夏季幸存者
Išgyventi vasarą,忘忧上路(台),夏日幸存者,Summer Survivors
导演:玛利亚·卡夫塔拉德泽
主演:Adrija Cepaite-Palsauskiene,盖尔米尼·格莱姆扎伊特,Vilija Grigaityte,Giedre Gudeikiene,Giedrius Jursys,Larisa Kalpokaite,卡罗利斯·考皮尼斯,Danas Kavaliauskas,Tekle Kavtaradze,吉德
类型:电影地区:立陶宛语言:立陶宛语年份:2018
简介:英德蕾(因德雷·帕考斯凯特 Indre Patkauskaite 饰)是一名精神病学专业的学生,在经历了数年的刻苦钻研之后,她终于得到了实习资格,成为了医师助手。然而,英德蕾实习期所接受的第一个任务就让她感到非常的头疼,她要同时护送两名精神病人前往另一家医院。他们分别是患有躁郁症,时而精神百倍兴奋不已,时而低落消..详细 >
很是惊喜的夏日小清新。仿佛是逃学一般获得了短暂的快慰,又用轻松的方式描绘出了精神病患的处境和外部污名对他们的压力。虽然是一部公路喜剧,但是阴云始终未散,最后一击正中心坎。
难得挺克制的
2021.5.28 AF
++
“他們永遠不會像我們這樣幸福。”
夏日之行
最后主角之一躺在床上,我有点跑神,思维放空想到她的室友“练习微笑”,然后自己也试了几下,突然发现主角也在同频“微笑”。“也许这样会好一点。”“我们都会好起来的。”
应该列入抑郁症患者必看电影清单。小确丧的公路片,散文电影,虽然只是故事的一个截面,也足够动人了。
公路救赎之旅。谁是精神病,谁不是精神病?
果然这届欧盟影展质量非常高。这部电影其实是能让我联想起自己作为精神病患的痛苦之处。突如其来的情绪崩溃,即便是平稳的时候也总是提心吊胆。并且本人对自己的情况总是深陷痛苦却不善于承认。电影对这个群体的描述非常准确。而社工人士最难处理的也恰恰是没有书本可以完美参考,只有和他们用心相处才可能观察到每个人的可爱之处,以及可能的处理办法。当然,结尾的处理(甚至可以说是反转)也是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精神疾病对于医患双方都是那么捉摸不透。整部电影的氛围丝毫不压抑,倒像是一种看破结局不可控之后的淡然,哪怕就像是自杀的蝴蝶那样,也只不过是应然生命过程中的一瞬罢了。4.5分。
感觉受了夏娜莱克的影响(结尾太幻视)。不过把欢脱因素加到柏林学派里,情绪既要浓重渲染又要大幅转换还是有点仓促。对于两个病人,专业人员这么脱线也挺危险的哈…也许也是在说泛化的社会心理问题吧hh,大家都需要呼吸。
可能我病的还不算重,没啥共鸣
温情小品,角色都特别可爱,每个人都在和自己抗争,加油就好。
简介电影,只看简介即可的电影
张口说话、拆开绷带、直面伤口、尝试微笑,一次轻松惬意的飞越疯人院,无甚新意的疗愈公路片。
让我想起在德国生活的日子
作为精神病患者的实事挡在中间:在情愫萌发时,愉快的聊天发生时,纱布被揭下时。他们也试着剥掉医患间的痂,以一辆车为集体面对车以外的世界。笑容和刺痛穿插着,如履薄冰。人的善和力总在与他者的触碰间显现。我会担心这古怪的周期永远不会过去,但我要告诉你,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可这份力又会在离开时骤然坍缩,窗外的树绿啊摇啊,我又回到了窒息的日常。
3.5
拿了立陶宛电影最高奖银鹤奖最佳影片。故事很简单的公路电影,情绪刻画得特别好,也有许多冷笑话,诗意感恰到好处。
真是部小细节非常非常多的影片,几乎走个神,就会漏东西…整部影片本以为会是非常压抑的,不但没有反倒是轻松愉快到真切感受到就如现实生活那般,现实生活没办法理解你的苦楚,你的情绪只能烂在自己的心里,自己体内。保罗自己挣扎呐喊着说:这就是不同阶段的切换,这什么时候能到头!那边妹子崩了,他立马上车陪在身边:只有都去过黑洞才知道黑洞的吸力有多大…保罗不同的依靠着车窗的镜头,废弃汽车旁小花的镜头,修车工对儿子说“跟你妈妈说我们爱她”,最后保罗扒拉药丸到桌上最后平静地接了医生的电话,姑娘开始做微笑练习。有些人活着已经很艰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