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妹妹
Schwesterlein,My Little Sister,我的親親小妹(台)
导演:斯蒂芬妮·楚特,韦罗妮克·雷蒙
主演:尼娜·霍斯,拉斯·艾丁格,玛尔特·克勒尔,彦斯·阿尔比努斯,托马斯·奥斯特迈尔,伊莎贝尔·凯拉,Urs Jucker,Paulo dos Santos,Linne-Lu Lungershausen,Moritz Gottwald,Noah Ts
类型:电影地区:瑞士语言:德语,法语,英语年份:2020
简介:Brilliant playwright, Lisa, no longer writes. She lives in Switzerland with her family but her heart has stayed in Berlin, beating to the rhythm of her broth..详细 >
和《不一样的天空》相似,都是从身边的人和事出发的,但没有那么戏剧化,基本上都是可以想象到真正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以平常的剧情打动人。正是这些构成了生命和生活的意义,珍惜和所爱之人在一起的每一刻。名字采用“我的妹妹”是从男性哥哥的视角出发的,这个我不是很懂。想了一下为什么以《我的妹妹》为名,我想是因为女主一直是受着哥哥的限制,在不能摆脱妹妹这个身份的情况下才会把这个身份作为介绍自己的一个标志。我不是很满意这个做法,像女人总是别人的附属品似的,不能以自己介绍自己 但我暂且想不到别的
30 min 之内见微知著了 晃动 摇移 过曝 失焦 Hänsel und Gretel 真的美好
7 之前看的都忘了标了
三星半。抗癌主题,故事情节过于简单,拼凑感严重,基本依靠演员的表演支撑。又以女性视角,探讨了女性作为各种角色所遭受的窒息般的压力与无奈。结尾十分钟的兄妹戏份可以列入我的2020年度十佳,台词的美感和充满张力表演,用晃动的镜头呈现,产生极大的触动。lars和女主的演技太厉害了,全片看点还是不少的。
演员表现很好,电影不难看,就是无聊
专门来看演员
很感人的兄妹情,但也僅止如此
3.5,女性视角下的抗癌题材,演员的表演可圈可点
C,剧情上没什么新奇的,尼娜的演技才是最大的看点,尤其是垃圾箱哭泣那场戏。身患绝症对于自己和亲人都是极大的折磨,怕拖累是真,渴望得到关爱也不假,希望回到正常更是可望而不可及。杀死一个人有很多种方式,最有效的恐怕还是击溃他的心理防线;患难之下才见真情,大难临头的各自飞倒是不要也罢。
微博上有姐妹提醒很多是邵宾纳cast我直接一个流泪猫猫头😭如果当作拉老师人生if线那也太虐了……妹妹视角下觉得她好累回头再看Sven哈姆雷特念白我崩了😭
写诗那段还行,其他bof……
健康是第一位的
讲了兄妹情,父母,还有婚姻,亲密关系。但居然是be,我好难受,开头讲hamlet,那种虚拟与现实的重叠,是现如今影视库的趋势吗?我当时看消消气也是。
同志、家庭和癌症,有点像几年前的“其他人”。女主塑造得很成功,糖果屋童话里的勇敢妹妹,也会被生活逼得痛哭发泄判若两人。如果不是已经拿过一个柏林影后,今年完全可以再拿的~~~
问题出在哪儿呢?章法了无新意,以演技为支柱点的烂俗故事,影后可给可不给。当然,也不该选进主竞赛单元。
静静地 离去
完成度,工整程度引起舒适。
#70th Berlinale#主竞赛+泰迪。5分。两位女导演第三次合作,首作也是洛迦诺出身……不过这部片实在让人看着叹气。反正能想到的桥段基本都有,女主角妮娜·霍斯的表演很优秀,也很用力很准确但是毫无惊喜(比如哥哥去世时脸上压抑着哭和笑的微妙表情,以及很优秀但十分套路的“流下一滴眼泪”),给人一种十足的“快听老娘给你们上表演课”的感觉。目测又要有一波吹影后的?希望评审团不要做这种不动脑子的决定……看了这种家庭情节剧才觉得,电影节还是应该选[温蒂妮]这种。影片并不是差,只是平庸,在柏林取景挺讨喜的,还用了德国童话《汉斯和格蕾特》的兄妹梗,Lisa为无法出演《哈姆雷特》的Sven写了一部“monologue/dialogue”的戏,有一段很精彩动人的双人朗诵。但这并不能让这部片子成为一部佳作。
今年主竞赛是尼玛的摇号摇出来的吗?
剧组真的是给邵宾纳大广告位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