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冲直撞好莱坞》,虽然这是个中国人在美国冒险的故事,但让我万万没想到的是,居然能请来几个在中国非常知名的好莱坞影星客串,总让我觉得很是微妙。
不过说真的,这就是那种娱乐观众的电影,真的没必要去深入探讨剧情,认真你就输了。
不过本片最大的亮点,如果你看了就都会明白了。
总之,爱看不看。
警告:以下内容含《横冲直撞好莱坞》少量剧透,请三思而必看有些电影就算被剧透一百次,你也只能在看到的时候才知道有多牛逼,用这个标准来看,以下内容的少量剧透根本不影响你之后的观影。
虽然片方给自己的定位是爆米花电影,但是横冲直撞好莱坞因为有真的好莱坞幕后团队制作,爆米花的口味也区别于国内一帮的三四流喜剧,客串班底虽然并不是十二分的豪华,以美剧演员为多,但每一个都是熟面孔,可谓是精心安排。
略夸张的说这部电影送给好莱坞影迷和美剧迷的一桶美味爆米花,有太多的梗可以玩,以至于剧情有一段被各种梗搞得眼花缭乱,但是Who care,这就是一桶好吃的爆米花。
现在豆瓣评分被一堆“看见小明/赵薇就1分”的脑残黑刷到了5以下,个别段位稍高的黑子从逻辑啊角色啊什么的攻击这部电影,其实一部爆米花电影,揪着逻辑攻击实在是让人无语,但是就算说逻辑,好莱坞也不用露怯,那么小麻就从自己看了一遍的回忆中解释一下这几个黑点,仅供参考。
黑子黑点一:中间在沙漠酒吧里的狂欢简直是莫名其妙!
小麻解读: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在片子最开始小明看电视的那一段,有人可能就为了看小明换衣服秀身材,殊不知那一段的电视画面里已经安排了太多的伏笔,其中就包含了沙漠酒吧狂欢——美国电视真人秀“打我一拳”轮番轰炸,内容是一个人打另外一个人一拳头,然后紧接着是电视画面上很多人兴奋的大叫,浅显的理解,小明在酒吧里想到这一点,是利用了从电视上看到的所谓“美国文化”,这只是情节合理化的第一层意思,更深一层是对电视节目给民众洗脑的一种讽刺,给你两个毫无关系的画面,打人和狂欢,一遍一遍的播放,小明在国内看到了,在酒吧也看到了,所以他知道在这些人的潜意识里,这些人看到打人一拳,就会兴奋起来,所以利用了这一点,把外部矛盾转化成内部矛盾,呈现出酒吧众人乐见的“打我一拳”游戏,所有人都high了起来。
黑子黑点二:佟大为前期耍贱后期开挂转换太快不合理!
小麻解读:佟大为是整个片子的大bug,不是剧情的,是这个人就开挂模式存在的,人家情节设定,你说不合理,那你觉得奥特曼打小怪兽合理吗?
至于转换不自然,那么我希望你可以回忆一下或者再去看一遍:佟大为第一次说起自己的身世,影院里的观众和小明的角色一样,都觉得是“你特么是逗我吧?
”,对蝙蝠侠不熟悉的人会觉得旁边的人笑得莫名其妙,但如果这个身世仅仅是一个梗,那么就跟T1000在本片里的出现一样成为恶搞,但是大为说完之后,就把手里的黄金鸟扔了出去,然后黄金鸟神奇的转了一圈又回来了,电影里的角色和观众都见惯了这个人的各种不靠谱,是碰运气瞎玩也不一定,所以在这里都不会特别注意:为什么这个黄金鸟这么牛逼?
但是往后看到大为开挂,回头一想,其实他早就露过一手了。
而且大为贡献了很多笑点,虽然预告片里爆出来很多,当时觉得浮夸,但是穿着剧情去看,就不会觉得不自然了,还是那个问题,接受人物设定,行为符合设定,就没什么问题了。
黑子黑点三:开头十几分钟简直是无聊到爆,小明在家里走来走去不穿衣服什么的根本没有意义!
小麻解读:开头十几分钟信息量大,没看出来只能说明你没用心:“打我一拳”在前面解释过了,“导演和大明星”的宿敌设置也是在一开始电视机的八卦新闻里,还有大明星是濒危动物保护者的设定,到后来呼应到几个人开车司机high大了撞到了大明星的公益广告牌,到最后大明星出场,这是一条暗线,也是对于好莱坞名利场的讽刺;小明在家走来走去不穿衣服,他穿不穿衣服或者穿不一样的衣服,说的是时间的流逝,他每天除了穿衣服不一样,过的日子走的路都是完全一样的,这一块儿实际上还用了很多的特技去展示,充满了小机灵,直到女友甩了他,他一个规划狂居然光着下体就走出去了,这是他人生计划被打破的象征,而且仅仅是第一步,往后在好莱坞发生的一切才是主菜。
(我觉得这个地方解释起来都太低幼了,麻烦黑子们来点高智商的攻击好吗?
)黑子黑点四:这片子跟不二神探、分手大师没什么区别,就是无脑喜剧!
小麻解读:其实在入场之前,有一个也是薇迷的朋友比我早半个小时开始看了,他一直在跟我直播,说很失望什么的,搞的我预期有点低,后来我进场,他就安生了,出场后告诉我,电影过了半个小时后他就完全进入状态了,觉得后面很棒,其实就是我一开始说的那个问题,接受设定需要时间,一开始编剧一直在铺路,光是小明看电视的那些素材,如果不知道后面有这么多呼应的,肯定会觉得这是什么狗屁玩意儿?
就是因为大家看国产电影都觉得不用脑子了,习惯了打开电视看电影和金鹰剧场神马的所见即所得观影模式,一旦有一个看起来像是国产电影的片子,就大脑自动关闭部分功能进入省电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前面二十多分钟让你坐立难安一点都不难解释,但是我想,如果是诺兰的电影,前面不管多无聊,很多人都会凝神屏息的看,生怕错过了什么线索,好莱坞的编剧团队在同类型的创作中甩国内编剧多少条街我想都不用说了,但如果有一点心思,都会在看到后面的时候后悔自己没有认真的看开始,反而因此获得了惊喜。
至于拿不二神探和分手大师跟本片对比的那位所谓影评人大师,不是我人参公鸡他,此人跟王晶混的最多,每次王晶新片一出来他就忙不迭地跪舔,之前在跟其他人打赌的时候输了钱王晶还帮他垫了一部分,提到王晶这个名字,我想就不用多说了,去看看他拍摄电影的水平,就知道这位所谓影评人的口味了。
黑子黑点五:赵薇台词能力太差了!
小麻解读:赵薇台词被攻击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但是似乎是从画皮开始的,因为之前黑子都攻击赵薇演戏咋咋呼呼,画皮里忽然蜕变成了一个隐忍的妻子,黑子们慌了神了,赶紧去找别的黑点,于是试图从学术的角度来攻击,对所谓台词处理技巧不懂得人来说,乍一看似乎还是蛮有道理的,专业的问题留给专业的人去考虑,但是可惜的是你们挑错了电影,本片里赵薇有相当一部分台词都是英文的,而且说的好极了,还有一两句波斯语神马的,里面还说了小明一句:其实你英文没那么差!
这个梗你也懂的黑子黑点六:号称好莱坞大牌明星客串,其实就是几个美剧咖!
小麻解读:可能是您看惯了国内的大牌到好莱坞打酱油,这一次见到了美国明星在国人主演的片子里打酱油就不适应了,客串的明星阵容的确不是小李子啊皮特啊之类的超豪华阵容,但是你指望他们来给你打酱油?
疯了吧!
而且都说了是打酱油,这几个角色在里面大部分都负责恶搞和笑点,只有那个导演、大明星是有剧情推动功效的,而且就算是美剧咖,你让别的电影把他们攒齐了试试?
黑子黑点七:赵薇说黄晓明是皇帝外国人居然相信了这太扯了!
小麻解读:这里是个讽刺,就跟试镜的时候赵薇用种族歧视跟前台大吵一样,看起来是抖机灵,其实是自嘲华人演员在好莱坞不被重视,并且你以为奥运会世博会办了之后所有的外国人都知道中国是什么样的了?
在国外票房高的几部华语电影大都是古装啊功夫啊之类的,很多外国人来了中国才发现大街上跑的最多的居然不是自行车——天知道他们看的是哪一年的纪录片?!
就像国内很多人并不知道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是怎么一回事一样(可能是我无知我并没有真的弄清楚而且关我什么事呢),美国主流媒体也不会跟他们介绍中国是什么样的,指不定有什么以讹传讹的故事存在,所以对于一个安检员来说,来自东方的遥远国度里发生的事情并不清楚也是合情合理合乎逻辑的(一笑而过)。
与黑子斗也是各种操碎心,一直以来赵薇身边都是黑子与粉丝齐飞,现在再加上黄晓明同学,这两个人天生是吸粉招黑体质,佟大为被人质疑演技也不是一两天的事儿了,但是还是那句话,这是一桶爆米花,你想吃出啥味儿来?
我把电影看完了,可是在看到标签之前我竟然不知道它是部爱情片电影内容蛮浮夸,男主角黄晓明去美国找分手的女友,偶然跟了一个相亲团,和佟大为成了cp,然后不知怎么就勾搭了走私的导游赵薇,然后在于赵薇暧昧的同时,寻找女票。
后来在经历一系列动作片的煞笔剧情后,抱得美人归,并继续与赵薇暧昧 大部分经典爱情片,个人以为其实处理得都像战争片。
主人公怎么相爱不是重点:一次偶遇就期盼天长地久,一个眼神就约定至死不渝,着力描述的大多是克服障碍的过程:《罗密欧与朱丽叶》对抗家族恩怨,《罗马假日》有阶层差距,《断背山》就是性别藩篱了。
说白了,性冲动做起点后,接下来都是“为了在一起”展开的战斗——观众乐于接受“一见钟情”的设定,然后揪着心看主人公一路打怪通关。
这类爱情片催眠观众的利器,是主人公全过程抱定决心“无论如何,我要我们在一起”,终点是什么呢?
感人肺腑的爱情片,结束于我方英勇,有情人终成眷属;催人泪下的爱情片,终止于敌人强大,我方一死一伤(也有双双阵亡的),虽败犹荣。
这不是战争片,是什么?
(这两段摘自顿河) 大部分经典爱情片,个人以为其实处理得都像战争片。
主人公怎么相爱不是重点:一次偶遇就期盼天长地久,一个眼神就约定至死不渝,着力描述的大多是克服障碍的过程:《罗密欧与朱丽叶》对抗家族恩怨,《罗马假日》有阶层差距,《断背山》就是性别藩篱了。
说白了,性冲动做起点后,接下来都是“为了在一起”展开的战斗——观众乐于接受“一见钟情”的设定,然后揪着心看主人公一路打怪通关。
这类爱情片催眠观众的利器,是主人公全过程抱定决心“无论如何,我要我们在一起”,终点是什么呢?
感人肺腑的爱情片,结束于我方英勇,有情人终成眷属;催人泪下的爱情片,终止于敌人强大,我方一死一伤(也有双双阵亡的),虽败犹荣。
这不是战争片,是什么?
(这两段摘自顿河,侵,删)我想这是个以好莱坞为噱头的喜剧(虽然太烂),虽然凯特戴琳斯确实很美,但我更习惯她说"what is up,bitches,"当女神之类的就算了吧,虽然显然剧组很有钱,特效很棒,车也有砸。
但是还是掩饰不住烂剧的本质。
毫无深意的笑点,脑残的对白,大卫科波菲尔式的傻逼自白,以及佟大为点醒脑残的旁白。
这可能是个无聊的动作片,这可能是个蛮赚钱的商业片,但是这特么的居然是个爱情片,这特么连一见钟情都免了的煞笔,居然能骗我买电影票的钱。
我不想拯救我倒下的三观了,更不想说那几个看的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的票友,电影对我而言,是艺术,而不仅仅是为了票房而存在的聚金器。
还想再写一些,奈何太困,最后送上一句来自克莱尔麦克福尔的话“如果我真的存在,也是因为你需要我。
”一部好的电影大概就是我作为一个合格的影迷所想要的吧,包裹可笑的商业片,再怎么精致,也掩饰不住它恶俗的内涵。
它沉淀的除了畸形价值观,又有什么呢?
在星期四看零点场是需要勇气的。
想想看,下着大雨,第二天还有早班,不在温床上舒舒服服玩着手机睡睡觉,特地从城东到城西,纷纷扰扰忙碌碌,真是人不如畜。
可是真值啊。
《横冲直撞好莱坞》给我的那种观影快感。
电影叙事非常流畅,小明出场至登机的转场节奏一气呵成。
大伟出来操着一口东北话真是绝了,赵薇薇那震惊四座的语言天赋真真神人也。
近两个小时的片长,时间真是不知不觉就过去了,等到彩蛋都出来的时候,自己还在期待。
想着还有没还有没,头脑清醒异常,完全没有睡意,简直有孔子听韶乐三月不知肉味的投入了。
这是好莱坞大片的规格,加上中国精神的内核,东西方一次巧妙的融合。
你以为它是好莱坞超级英雄的模式?
不不不,它其实是对超级英雄的一次善意调侃,充斥着对好莱坞大片程式的解构,然后从东方视角去做出幽默阐释与评判,进行一次有中国身份参与的重构。
至于到底解构了哪些大片,这里不能说,你得自己去瞧。
你以为它只解构好莱坞?
不不不,它连中国大陆国产票房冠军泰囧也进行了一次戏仿与消解。
北京首映礼徐峥陶虹黄渤三人来捧好莱坞的场,徐峥更戏称好莱坞其实是囧系列港囧的预告,赵薇幽默回应峥哥说的对,因为自己也有港囧女主角的身份。
这么一联系,【横冲直撞好莱坞】已经不止电影本身,它的文本容量已经扩展到戏外,一环扣一环,一链锁一链,具有极大的文本互证性,是可以进行再解构再阐释再重构的奇妙电影。
未完待续……
从娱乐的角度看的哈哈一笑我就觉得挺不错的,当然别给我上升什么深层次的人文情怀之类的,就博观众一乐呵吧,这部电影适合在你饥饿的状态下,疯狂的饱餐一顿,对,只为填饱肚子,无所谓好吃不好吃,营养不营养,只为填饱肚子。
至于上升到品味的问题,那是填饱肚子之后的事情了。
饿肚子是吃什么都是好的吧,只顾肚子的情况下,是分辨不出太好太坏吧,差不多就行了
现在在资金,技术和宣传上华语片都有很大进步,问题是现在都在玩资源拼盘,什么噱头大,什么号召力强就不管合适不合适的拼在一块。
这就是资源中心制。
编剧中心——》导演中心——》明星中心——》资源中心,这是一种比一种差的模式,可悲而又必然的是倒过来发展,从改开前具有政治背景的狭隘的编剧中心制,到改开初的大导演中心,再到新千年后从港台学来的打造明星,再到现在消费明星的资源中心模式。
形成资源中心制的原因则是缺乏正常的市场经济认识,常年对西方市场经济黑暗化解读后的反噬。
简单的说,认为别人走的是歪路,结果自己又要走,当然就自以为正确的当歪路走。
其实《横冲直撞》恰恰是不自觉的对这种反噬在电影界的表现,先误解和贬低别人,瞎定义所谓的“爆米花”片,然后自己又去模仿,结果就是模仿自己的误解。
精神上要否定对方,物质上又说好像只有这条路可走,这种灵与肉的割裂,从整体的中心制变化,到单个的影片内容,直到肯定这类片的影评,都有一脉相承的表现。
为什么好国产片没票房,原因很简单,就是国内娱乐圈和艺术圈在玩拼盘游戏,而不以拼盘为根本指导方针的就会被边缘化。
玩的越大的分到的市场资源,包括排片比也就越高,当然水军资源也越多。
在资源中心制下,水军会成为重要资源,所以水军是天然支持资源中心制的
近期大热的《横冲直撞好莱坞》这部电影引起了不少争议,其实俺关注这部电影在于演员,就是佟大为饰演的人生赢家方大伟这个角色,电影不评价,关于这个逗萌的角色我很喜欢,所以对于这个角色我是要好好说说的。
《横冲直撞好莱坞》是一部典型的“三人行”电影,三位主角各司其职,这三个人在片中的作用并非随机选那么三个人,其实很有学问,就像勾股定理那样,已知两条边的长度,求第三边,成为一个最基本的几何定律,又如三足鼎立那样,三人之间的错综复杂的关系构成了最坚实的“铁三角”基础,其中佟大为这个角色看似戏份其实不如赵薇与黄晓明,后两者都是有“故事”的人,方大伟笔墨相对不多。
但这个人物却是片中最不可或缺的。
要问为什么?
举个例子,《古惑仔》大家都熟悉,陈浩南与山鸡是两条主线,但他们中间永远有个大天二,而《横冲直撞好莱坞》中的佟大为,就像《古惑仔》中的大天二。
有意思的是,佟大为很擅长饰演这类润滑剂般的角色,包括《中国合伙人》中的王阳也是这样的角色。
从头分析该人物,从他身上能看到什么呢?
开场典型的一个甘草角色,好莱坞狂热影迷,操着一口东北腔的话唠,鬼点子很多,敢作敢为这么个人。
是影视剧中在主人公身边常见的那种搞怪角色,假如该片是一部双人档电影,那么方大伟就如《尖峰时刻》中的克里斯·塔克,《致命武器》中丹尼·格洛弗,《最差拍档》中的克里斯·洛克,纯属活跃气氛的大甘草,然而在这部“铁三角”构成的角色群中,这个角色又因其个性和定位而显得格外突出。
回到这部作品的起因,一头蓬松的爆炸头,外表玩世不恭,起赵薇与黄晓明比较复杂的动机,这个方大伟参与到事件中的契机尽管很入俗,单纯的好莱坞狂热分子,却是个引子。
与整体格格不入的身段和逗比的定位, 用“衬托”这个词形容方大伟不太合适,因为他是主角之一,这个人物算是“对比”,对比了稳重的赵薇薇、锋利的何宇明,呈现出三足鼎立的姿态。
方大伟是三者之中的润滑剂,从事件的旁观者到参与者,在伙伴们陷入危险时,他看出了端倪,之前深藏不露的方大伟率先发难,成功解围,才有了后来的故事,否则《横冲直撞好莱坞》就成了“颠三倒四好莱坞”了。
所以这个人物至关重要,不可或缺。
再说到佟大为本身的表演,别以为方大伟这个悠闲自得的搞笑角色好演,其实难度很大。
佟大为的表演与角色本身一样,很轻松,但要表现出人物内心就难了。
他就像《圣斗士》中的冰河,表面耍酷,内心火热。
这样的心态很难把握,却被佟大为演的活灵活现。
全体现在佟大为的表演风格上。
佟大为演得很好,把一个外表屌丝,内心充满期望又深藏不露的参与者、旁观者演的入木三分。
方大伟的角色在于一个“度”,不能过火也不能游离于剧情之外,而佟大为恰好把握住这个“度”。
很是巧妙。
前半段很多时候作为参与者的身份的方大伟,后半段以第一人称视角来审视这个故事的,成为团队的凝固力量。
导演很喜欢佟大为这样的演员,他的戏路很宽,可塑性很强。
出道以来演过各种类型,《赤壁》中淳朴的孙叔才,《金陵十三钗》中的温暖硬汉李教官,《中国合伙人》里活得最明白的王阳,《太平轮》中乐观机智的通讯兵佟大庆,《亲爱的》里代表人间真情的律师,《我的早更女友》中的暖男袁晓鸥,几乎演过各种角色。
不过如《横冲直撞好莱坞》中这样又是耍功夫、又是反串女装的东北话唠还是头一回。
而比起很多明星寻求转型而饰演那种大开大合的角色不同,佟大为无需转型,正因为其戏路很宽,任何角色都能自然发挥,比如方大伟,从超级影迷到“超级英雄”,最终抱得美人归,电影作品中最常见的升级类型角色,他不是事件的中心,却最终引导整个故事发展,不但可以活跃气氛也能够最后惊人举动救了大伙,这样的角色很讨人喜欢,起码俺这样认为。
完全好莱坞的搞笑风格,其实我们不必带着太多的心里包袱去看那么我就说说整部电影的几个亮点第一,赵薇赵薇的表演完全是驾轻就熟从出场到最后,表演很自然,而且在这种爆米花电影中,赵薇居然还有内心戏,对于这个角色的遭遇,也让我个人充满同情当然这种商业片,我们也别指望赵薇 能和【亲爱的】一样去捞什么奖不过演技,赵薇算是上乘表演并且赵薇本次是该片中的监制,最后的监制,赵薇和林诣彬并列出现赵薇本次在这部电影中的台词很好,开场的英文台词很流利并且还说到法语和波兰语赵薇的英语水平真的很赞!
后面赵薇一枪崩了成康的车,赵薇几次打枪的戏份很酷但是不装,最后还很有女神范第二,佟大为佟大为的表演绝对是出神入化,我个人认为佟大为和赵薇一起撑起了这部电影上海发布会的时候佟大为,笑称自己本次的角色是男版小燕子佟大为在片中的角色相当神秘,我最初以为是 个国际刑警,矫健的伸手都能和成龙大哥媲美了对于佟大为的本次表演,本宫绝对毫无吝啬的给予A级好评佟大为 最后的女装,哈哈,那姿态身材真心比其他的女演员还好看“人家喜欢这样子吗”我记得全场都笑喷了还有一口东北腔调真的很赞最后佟大为的出现居然是个猫咪超人Max 再次出现喊了声“老公”我记得昨天全场都尖叫了全场昨天几个高潮,基本都是佟大为带出来的第三,黄晓明和赵薇的首次合作作为第一男主角,黄晓明的的角色很2,刚出场,几场戏真的很帅;帅且2,本次的演出到是让我对黄晓明有了新的认识作为黄教主和我薇的首次合作,这是一个亮点,两人曾经多次合作,但不是计划夭折就是项目更变作为薇迷,我很喜欢黄教主和我薇的对手戏,因为黄教主无论是现实还是戏里都对我薇很好第四,成康,好莱坞的各个大腕成康看过本人觉得,比电影里面帅,而且很有魅力以前对成康的印象更多是在素鸡系列这次两颗大金牙哈哈痞子感十足【破产姐妹】女主角Max本次也有客串哦,虽然不多的三场戏,但是超级美第五,最后的彩蛋和钟汉良的主题曲最后的彩蛋,是几个主演的片花,很精彩还有就是小哇主唱的主题曲总之这是一部值得我们看的电影,很搞笑,特技真的很不错了,在投资有限的情况下,这部片子真的是很有诚意的作品
何宇明(黄晓明 饰)一心扑在工作上,只希望能存够了钱,迎娶身在洛杉矶的女友,然而,让他没有想到的是,痴心付出等来的却是女友决定同他分手的消息。
怎么也想不通的何宇明决定远赴洛杉矶,找女友当面问个清楚。
就这样,他加入了名为“好莱坞冒险之旅”的旅行团。
途中,何宇明结识了名叫方大伟(佟大为 饰)的骨灰级影迷和旅行团的导游赵薇薇(赵薇 饰),表面上相处融洽的三人并不知道的是,从他们加入旅行团的那一刻起,就已经被卷入了一场阴谋之中。
电光火石之间,三人从碌碌无名的小卒,一下子变为了警方跨国追捕的走私通缉犯,他们展开了逃亡行动,并发誓要找出事件的真相。
1、大为在车里的幻觉。
大为在吃了司机给的饼干后就嗨了,出现和女神在一起的幻觉,司机居然睡着了。
很多人吐槽大为的幻觉莫名其妙,最后司机忽然把车开走十分弱智。
但是这应该是吃了大麻饼干的原因。
好莱坞在加州,加州是大麻合法的8个州之一,电影里出现这样的情节符合美国国情,如果能够解释一下,观众可能就能理解。
可惜,估计由于审核的关系,电影始终没有明说饼干是什么,使得很多人看不懂。
2、赵薇在旅馆打小明。
电影有铺垫一档揍人的真人秀节目,小明最开始到旅馆看电视有调到这档节目,旅馆里的人喜欢这档节目。
所以,小明让赵薇揍自己以后,他们就觉得是朋友。
加州当地多民族融合,沙漠里的加州人民风比较彪悍,从电影里的打扮也能看出来,但是加州人算是最容易交往的美国人民之一,比较热情,容易相处。
电影里就是主角找到了当地人的兴趣点,迅速打成了一片。
这符合加州当地民风特点,但中国观众不了加州民风,不知道这档真人秀节目,可能就无法get到笑点。
3、种族歧视的讽刺。
大为想参加面试,但前台小姐拒绝,赵薇就说前台小姐歧视华人,前台小姐立马陪笑脸让大为参加面试。
这不是因为前台小姐傻,而是美国对于种族歧视问题都特别小心翼翼。
这里前台小姐的演绎多少有些暗讽的意味。
这个剧本来自林导,努力想把美国中国融合到一起,但是毕竟林导在中国生活时间不长,剧本里的一些笑点不够接地气。
不过这是一次不错的尝试,以后希望能将中美文化更好融合。
本来只想给4星,但为了那些没看懂就乱喷的黑子多加一星。
这尼玛的也叫喜剧,我宁愿去看肥婆摔倒一百遍。
不敢妄自预估票房如何。但是这种程度的好莱坞制作,也足以给国内安于现状的从业者敲响警钟了。落后就要挨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这篇意义在哪
有种致敬叫偷鸡不成蚀把米…sooooo…… boring!
赵薇是个妖异的存在,演技、颜都不出彩的情况下能霸一线这么多年,黄晓明真是够了,佟大为能不能认真点接片?
全剧充满cosplay的笑点 小明继续中二土 大伟继续暖男憨傻路线 薇薇和女友一比明显老了 最后的吻戏我强烈怀疑是小明自己加的 好莱坞 电影 将一切不可能化为可能 小哇的普通人太好听!加一星!
两星给佟大为。
别瞎逼逼了,人家这种电影本来就是娱乐大众了,你告诉我你没笑吗
好莱坞五毛的制作,内地一线演员的玻尿酸演技,速度与激情编剧的随笔,最大的咖居然还是max。。
hxm呵呵
好看哦,精彩的啦,某国鸡粉丝最好自重走开!!!!
好烂,林导怎么想的来导这种片子,还是回去素鸡8吧
三星半,不懂美式喜剧的人肯定给低分。
感觉会靠着林诣彬赚好多票房吧。看着还是过瘾就好咯。P.S.编剧!你这里面人名起的真的好草率呀!
实在没什么看的了,在想象中逗乐呗。那个演坏蛋的韩裔美国人姜成镐 Sung Kang演的还不错。赵薇的说话口气总是那个吐气样子。佟大为担了大部分逗乐任务。
没有靠谱的情感戏打底,闹剧就像没有爱情的A片,搞笑变成了纯粹的生理刺激。黄晓明、赵薇,以及佟大为,发扬了自邓超《分手大师》掀起的逗比精神,齐刷刷放下偶像身段,自黑、耍贱、搞怪样样玩到疯。
有的梗还是不错
电影院真的会把喜剧的缺点缩小,有笑了几下。晓明演的每一个角色好像性格都是一个样的。
其实我真的不是歧视, 蛮喜欢的国内一二线演员, 怎么和好莱坞的明星放到一起瞬间就显得low了呢.. 剧情这么三俗也接, 真的不是自黑么..
原来这个阵容很期待,但是看了电影以后,一言难尽,这三星给的是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