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三分,立意五分。
科学精神,和愚昧的大众。
现在的情况是,倒未必是被恐惧(对科学后果的担忧)所绑架,会是被利益(转基因的应用)所绑架!
真的出于爱吗,如果不是,那就不是最好的动机。
真的爱科学,更多的是出自一种崇高的趣味,就像拉姆塞在球场上闪耀,而科学家却在深邃的万物之中,找寻那一点思维闪烁和爱的延拓之光辉,借以达到物我两忘与宇宙融为一体的境界。
感觉就是他早期两部短片的加工再创作。
模棱两可带着个人投射的主人公,淡淡的柔和情绪,风格化形象的保持,化简为繁的故事情节都让人感觉回到一个简单的波顿。
外表黑暗,内心温暖,这就是一直喜欢他的原因,即便最后貌似演变成“侏罗纪公园”,Sparky不能免俗的再次复活,但却成为10年来,《大鱼》后个人最喜欢的蒂姆·波顿 Tim Burton电影。
这又是一部典型的蒂姆•波顿式的电影,从配乐、画风,到富有深意的人物对话,都表明了——是他的电影。
影片一开始就用一段看似不起眼的对话揭示出这部影片的主旨。
新任科学老师和学生关于“闪电为什么会击中人”的讨论背后,反映的是科学(老师的观点——闪电遵循最小阻力路径在天空和地面之间形成通路)和幻想(也就是学生的观点——小镇上的动物坟场以及其他因素吸引了闪电,导致这个小镇上闪电击中人的概率出乎异常地高)之间的矛盾。
而这也是蒂姆•波顿电影的主旨。
一个信仰迷信思想的小镇和几个信奉科学(现实)观念的人,构成了影片发生的背景环境。
就如同一个信奉巫术的小镇和城市派来探案的警探(《断头谷》)、遵循礼教的英国贵族和不愿爱上自己不喜欢的人的爱丽丝(《爱丽丝漫游仙境》)、爱讲奇幻故事的爸爸和不相信它们、觉得它们都是编出来的儿子(《大鱼》),奇幻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
而蒂姆•波顿以他一贯的方式,通过让电影情节在这种坚不可摧的科学环境下上演,颠覆这种环境,践行着他奇幻的理念。
而这部电影与其他电影的区别在于,蒂姆•波顿其他电影的落脚点是奇幻,而这部电影的落脚点是科学。
其他电影试图冲击人们一直以来坚信不疑的理念,从而传达信念、许愿的力量。
就像《爱丽丝漫游仙境》令人铭记的台词——爱丽丝说:“这不可能”,而疯帽匠说:“除非你相信它”。
而《科学怪狗》试图让人们明白的是我们该怎样对待科学。
新任科学老师离任前,弗兰肯斯坦(主人公小孩)在他的车前问了他一个问题:“为什么我在第一次做实验时成功了(他用闪电复活了他的小狗),而在第二次做实验时失败了呢?
(在小伙伴的要求下他用闪电帮他复活了一条金鱼,但金鱼最后消失了)”老师回答:“一个人开展实验的目的是影响实验结果的变量。
用爱的观念开展科学和用恨的观念开展科学结果完全不同。
”这句话看似是蒂姆•波顿的奇幻,可我们又怎能说它不是对“科学本身的价值体现在何处?
”的回答呢科学本身脱离于奇幻,人们用逻辑演算、实验解释世界,而蒂姆•波顿站在一个幻想世界的视角告诉我们,当我们在研究科学时我们在研究什么。
这就是这部电影的主旨。
而结合这部电影所植根的作品《科学怪人》,以及它所表现的主旨,就更能看出这就是导演想说的。
从电影的角度来看。
首先这部电影采用的动画形式就给了电影极大的发挥空间,让导演的思路得到充分展现,就比如不同的猫和狗宠物的形象、开头看电影的情节(这些是我很喜欢的情节)。
这部电影借《科学怪人》之壳,创造性地演绎了用闪电复活生命这个故事,这也是蒂姆•波顿十分擅长的——“再创造”一个故事,就像对《爱丽丝漫游仙境》的背景设定、《大鱼》对原著的改编,虽然这些电影他不全是编剧,但我相信这些改编绝对有他的参与。
而对于这部电影来说,他把这个冷酷的小说成功改编成了一个动画片,把单调的情节构造成了一个发生在“荷兰市”这个精心打造的城镇、不是由科学家和大人完成而是由小孩完成的、且富于家庭观念的故事,而且对故事赋予了新的意义。
这点上看,这个改编无疑十分成功。
蒂姆•波顿位列我最喜欢的电影导演之一。
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的电影主题是奇幻,可他虽然没有点明,却在奇幻的情节中传达了很多他对人生的理念,而这些理念和我认为的十分相同,所以我完全理解他的意思。
而且奇幻本身也是我所喜欢的,所以更加觉得他的电影很棒。
最后这就是科学怪狗,一个在奇幻基础上构筑的科学故事。
可能是我个人的问题吧,其实看这个简单“幼稚”的动画,我一直都在哭。
它有着一种很天真单纯的孤独,而且victor和sparky的关系其实很像我和我的猫猫,有些东西你大概除了会和你的动物朋友分享以外,不会再和任何人类诉说了。
这个故事虽然不是很复杂,也充满了很多在商业性上难以具有说服力的幻想,但其实可以感觉到导演很强的执念,想要守护一些无法被现实容纳的美好,其中还包含了一些对社会的暗喻。
有些人可能会觉得最后sparky的复活太狗血了,如果不要复活的话,会比较唯美。
实际上我感觉导演正是为了在电影里实现这个没有办法在现实中实现的梦想,才一定要将他复活的。
现实太残酷了,所以他才只能自己创造一个幻想泡泡让这样的美好存在不是吗?
所以在这个世界里,生死不会将sparky和victor分开,victor也不必长大,他们能够永远在一起。
一个小男孩的爱狗被车撞死后,他十分伤心郁闷。
在学校上课的时候,当老师做用电击青蛙的方法使其神经抽搐的实验时,他有了救活他的小狗的灵感。
于是晚上,他引了天上的雷电电击小狗的尸体,使它复活。
重生的小狗吓坏了男孩家的邻居们,他们视这只狗为怪物。
邻居们追赶狗时将狗和男孩逼进一间小木屋,失手几乎烧死他们。
但小狗却将男孩救出,自己死去。
邻居和男孩的父母为之感动,决心再次救活它。
他们用汽车发动机制造电能,又一次救活了这只狗。
作为一部翻拍电影,《科学怪狗》动用了新形势,在故事中填塞了更多的内容。
无论好坏,至少让情节很切实的丰富了许多。
因为感情的丰满,使这部定格动画有了那么些许别有风情的意义,很像是上了年纪的人在寻找逝去的青春与美好。
感觉这其实是导演的一个梦。
哥特的造型,黑白画风,加上诙谐的人偶,这样的定格动画,大多说的都是结局不怎么好的讽刺故事,或恐怖故事,但是这个电影,却给人不一样的感觉。
一个小孩新搬到一个地方,相比于面对那些怪异的同学,只有自己的狗能让自己开心一些。
父母想让他更好更快的融入镇子,但是让他做的那些事,并不是他喜欢做的。
但是自己的朋友被车撞死了,每天都很不开心。
终于,在课堂上听老师说,看到老师的用电实验,受到启发,为了朋友他可以做所有的事,虽然他知道这件事是不该做的。
但是事情还是被别人知道了,他的同学威胁维克多,如果不答应他的要求,就把这件事告诉所有人,维克多没办法,只能照做。
而后来,这件事又被学校的其他同学知道,他们决定,在一天晚上,去做一件大事。
所以同样的技术,有的人选择用来救自己的朋友,有的人却选择用来满足自己的欲望。
维克多不想让自己的朋友离自己而去,对于他来说,但是的sparky是自己唯一的朋友,只有它和电影能带给自己快乐,就连父亲只会让自己去做他认为正确的事。
但是朋友死了他只想救活他。
而复活的了的狗,也没有做什么坏事,虽然他在除男孩所有人眼中都是个不该存在的异端。
但,相比于,只想用复活技术给自己牟利的那些维克多的同学,它,反而更正常。
而那些同样用了这项技术的人,却做出来了恶魔,给镇上的人带来了麻烦。
可是最后还是sparky救了那个其实自己的镇长的侄女,也救了维克多。
也许整部电影是导演童年时代的一个梦,有着一个美好的解决,虽然是黑白的、荒诞的,可在梦中朋友没有离去,而父母和身边的所有人也都接受了这个怪异的朋友的存在。
但梦就是梦想来,片中所有人都在其实他,无论是维克多的父母还是镇长亦或者镇子上的其他人,都歧视它。
如果它没有救了维克多也许维克多的父母就不会选择再次复活它,如果它没有救了镇长的侄女,镇长和镇子上的其他人也不会选择帮助维克多的父母来发电。
这无疑是讽刺的。
导演虽然想表达的是一个美好的梦,但是这些对立的事情,让原本的梦折射进了现实。
虽然现实,最后大家还是会歧视sparky,更不会救它。
美好的梦存在么?
不一定,但是残酷的现实一定会存在。
就如sparky,就如维克多。
在经历了爱丽丝梦游仙境的失望以后,抱着怀疑的心情去看了Frankenweenie。
不能说Burton没有想象力了,只能说比他还有想象力的人才辈出了, 比如制作了鬼妈妈和Paranoma的LEIKA。
作为一部Burton自己的怀旧制作,我觉得还是比较好看的,一如既往的哥特风格,诡异的构思,还有极具创意的角色制作。
那段关于用猫的poo poo做语言的片段真的非常有创意。
把隔壁家贵宾狗的发型弄成白加黑也算是向科学怪人致敬了。
只能说,Burton细小的创意都还在,只是大局上的创意早不如前,再也不能给我们圣诞夜惊魂或者剪刀手爱德华里面的那种冲击了。
而且这个片子给我最强烈的感觉就是,放过那只狗…………它都死了好么……它都开始烂了好么……他都招苍蝇了好么……它死了又活了又死了好么……就让它死了好么……不得不说,老美的信仰观念真是跟我们不同,要是中国电影从墓里面招这么个玩意儿出来,那该有多晦气!
虽然这部片子在创意上略有点借鉴科学怪人的意思,感觉这么多年,看过burton的几乎所有片子,感觉这部Frankenweenie还是很珍贵的。
因为在时隔多年之后,终于又有一种在电影中看到Burton自己心声的感觉,而上一次有这种强烈的感觉,还是看剪刀手爱德华的时候。
如果说爱德华是年轻时候的Burton的写照,那么这部Frankenweenie中的Victor则是他童年状态的折射。
作为一个Burton的忠粉,能看到这种感觉,就已经很感动了。
只是……能不能放过那只狗……
这个电影都是黑白的,却有些新鲜感。
电影里的人物身材都挺独特,有的像筷子一样纤瘦,有的像土豆一样肥圆,很奇特的卡通形象。
在电影里一切都是黑白灰的,却给人一种艺术的既视感。
开篇黑化的迪士尼,我就有预感这是一个好电影,事实上,这个哥特童话确实不会令人失望。
我感觉维多就像作者的缩影,一个怪咖,所有人都不相信他会成功,可最后他还是成功了。
《科学怪狗》作为一个翻拍电影,对比之前,似乎填充了很多新事物,比如维多的感情。
整个电影看上去就像一个年轻人在寻找自己逝去的美好。
电影的讽刺意味很深,二十年前那只重生的机器狗搞得小镇天翻地覆,人们对未知的恐惧二十年后仍未消退,人们仍是那么善于曲解可能。
再过二十几年,我们是否不再恐惧,不再善于曲解可能,而是制造可能。
我们不能永远安于现状,至少应该保留着好奇心,坚决不能让那重蹈覆撤的世袭制延续下去。
人们不爱科学,但至少应该保留孩子们的好奇心。
1.中间那只死耗子蹦出来我虽然有心理准备但是还是差点被直接送走2.继1,整部动画画风诡异,加上色彩配乐,我愿称之为一部动画惊悚片3.继2,再结合故事情节,其实最后的完美结局很突兀。
整片的人物塑造支离破碎不说(好吧动画我就不计较了毕竟就这么长),单看情节,其实片子里对大人的讽刺意味极强,从前期开会声讨科学老师表现出的愚昧到后面看着维克多在风车上救人一群大人竟然无动于衷(要么是讽刺要么是剧情一个bug)。
整部片子大人形象较为正面的也就父母和科学老师,小孩也没几个正面形象的,有几个小孩画风真是要把我送走,所以到结局突然所有人帮助维克多救狗,鼓掌,我没有任何感觉,只觉得突兀。
4.其实我更希望剧情能照应上画风,结局可以happy ending,但仍保持大部分人物的反面性,一部画风黑暗恐怖,结局温暖但暗含讽刺的成人动画不也是很酷吗?
5.总而言之大概就是影片用另类的画面和剧情,在前期给足了观众刺激之后,最后憋出来一个大家看的不能再多的普通动画的理想美化结局,有点可惜。
6.看过几部动画之后个人明显感觉大多动画都是专注于刺激精彩的剧情和极具特色的画风形式,其它方面仍有不足。
也有诸如《疯狂原始人》和《玛丽和马克思》等动画,对人物塑造和主题探讨方面有呈现的。
当然创作者个人表达重点以及影片本身的受众当然各不相同,或许这类动画也并不适合以一般剧情片的标准去评判。
7.以上仅为拙见
如果你有一只狗,你会乐意照顾它、陪它玩么?
是的,我会。
因为,我有一只小狗,我喜欢每天下班回家就看到她屁颠屁颠的在门口守候我,见到我就站起来抱着我的腿朝我微笑;我喜欢陪她玩丢球捡球的游戏,她总是被我骗得跑错方向,但是很快又能找到球;我喜欢在春天,我励志减肥的季节带着她出去跑步,她总是跑的比我快,但是又会停下来等我;我喜欢夏天的傍晚带着她出去散步,我们两坐在路边分享一根烤香肠,她一定不会主动问我要着吃,而是用她那双对事物饱含深情的眼睛一直盯着我看;我喜欢在深秋家里木有暖气的时候抱着她取暖,她总是能在我怀里睡着;我喜欢冬天她和我在雪地里撒欢的跑,她看到我丢出去的雪球到处去找,有时候雪球打到她的脸上,看着她胡子上全是雪站起来趴在我腿上求饶,那样子真的好可爱。
如果你也有一只小狗,你会爱他\她,待他\她和家人一样么?
我的答案还是肯定的!
虽然她很贪吃,睡觉会打呼,有时候还会干坏事,例如:撕碎卷筒纸、偷偷吃掉我的零食、咬坏凳子、莫名其妙的狂吠…可是我还是当她是我的家人,这也是我为啥每次看关于狗狗的电影都会被感动的原因吧。
也是我很能理解电影中维克多小朋友的感受的原因。
如果有一天,我要失去我的狗狗,我一定也会不舍,会非常难过,如果有机会让狗狗起死回生,我也会疯狂的去从鬼门关拽回我的家人!
这部黑白定格动画电影是波顿在迪士尼拍摄的第二部3D电影,前一部是《爱丽丝梦游仙境》。
《科学怪狗》是一部翻拍的电影,其原作是波顿的同名真人短片。
要把《科学怪狗》用定格动画的方式搬上银幕,一直是波顿的一个心愿,迪士尼遇到了波顿,风格也从华丽丽变得有点阴森可怖,所幸的是,这个电影有一个迪士尼式的happy ending。
电影比84年版本的短片铺垫要长一些,一开篇讲述了男孩和狗狗之间的感情基础,维克多是个喜欢科学的小男孩,电影一开始,就展示了他很有才华的一幕,给爸妈播放自己拍摄的电影,而电影的主角就是他的小狗Sparky。
Sparky对世界的好奇心与自己的主人维克多相得益彰。
和所有的狗狗一样,它喜欢追球,有着无穷无尽的活力与热情,当然,他也很爱他的主人。
一次意外让Sparky被车撞死,可小主人却因为自然课的老师上课的实验而萌生了一个想法——用电击使Sparky复活!
一切进行的很顺利,但是每个故事总有一个大坏蛋要出来捣乱,正如每个故事都有一个胖子一样(当然也不尽然),维克托的同学发现了他的秘密,他们开始“疯狂”的做起电击科学实验来,结果就是让一群怪物诞生了。
因为做实验,如果没有“心”,结果就会不同。
虽然维克托用他的机智解决了那些大麻烦,可人们还是将一切罪过迁怒于复活的Sparky,直到Sparky英勇的救了艾尔莎,并且将昏倒的维克托从大火里救出,人们才被这个忠诚的小家伙感动了。
看到Sparky救主人这桥段,我再次落泪了(当年看短片就落泪了),他真是个勇敢的好孩子。
我猜想蒂姆•伯顿一定不喜欢猫吧,这部《科学怪狗》里他让那只猫最后变成了吸血蝙蝠猫,下场还很悲催。
而勇敢的小狗Sparky则被大伙儿救了回来。
其实早在《僵尸新娘》里,就已经出现了Sparky的“身影”,这个关于僵尸新娘的故事的男主角也叫做——维克托,他确实也在地下遇到了自己的爱犬Sparky,当然,那是一堆骨头狗。
波顿貌似对维克托和爱德华这两个名字也情有独钟呢这部电影也有些许讽刺意味,自然课的老师说,无知的人,把科学当妖魔鬼怪。
而小镇里的人们的行为刚刚好印证了这句。
片尾Karen O的那首歌真心赞!
今年看了波顿两部电影,《黑暗阴影》和这部黑白定格动画,虽然不停的感叹波顿他老人家也在吃老本,但是一样看的津津有味的。
比起《黑影》,我更喜欢这部定格动画,配音、人设都很有《僵尸新娘》的感觉,是黑暗童话,但骨子里还是善良美好的元素。
看过的最黑暗的动画片
看得很开心,其中像了很多SF作者致敬,片尾ED很赞·
充满爱的……黑色动画电影!喜欢Tim Burton的孩子都会喜欢的~~
其实还不错,没有想象中那么差,吐槽炒冷饭的人你怎么不想想PJ的金刚?上一次伯顿一年两部还是05年,但这部动画实在好过同年的《黑影》太多,也好过同哥特系的《通灵男孩诺曼》,而且,这部动画cult电影梗着实有点多,对此类电影不熟的人也许不能完全地欣赏本片
提姆·波顿的哥特式童话,如王尔德的童话一样,形成了童话王国中美丽的一页画卷。
3d 前面有点小无聊
因为是波顿的才看的,完全是他的风格,不过剧情没劲
今年看的动画 第一无敌破坏王 第二这个 可惜都达不到五星
丑
飞机上看到睡着。。。
波顿真怪
也许蒂姆波顿是简单的,可是每一次我们都能从他简单的故事里看到这个复杂的世界。我更喜欢这样的波顿!
看哭了……
黑白定格好赞!!!!阴郁画风下,科学小宅男跟呆萌好宠物的温情小故事。。。片尾曲很好听啊~
还用多说什么吗?有蒂姆波顿就是必爱的象征啊!
三不像黑白動畫 小孩大人兩不討好 tim burton出品 自問看過不少 看到直接關機唯這一套
太有趣了! -- 2013-3-3
不好看!
全是黑眼圈。片尾曲很不错啊。就是Tim Burton有歧视+虐待猫的嫌疑哟。。我没有看过原作,应该找来看看的,片尾有点太迪士尼了,搞得让我想到《TED》。。。
一个很好的题材,拍的稀里哗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