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往这种不知名少被吹捧的电影观看时容易产生惊喜。
谁知道一个新生代的导演郑保瑞和唱歌捞过界的陈奕迅主演的电影能这么出彩,一千万投资,3百万票房,真是可怜。
两种爱情作为两个线索引出故事,枪战反而不是重点了,编剧已经达到好莱坞水准了。
开头15分钟只是都市言情,几个场景主角配角关系交代清楚,生活化的细节把人拉进故事,15分钟后的枪战夸张也就不让观众突兀。
一个是都市男女的爱情,一个是贼的爱情,王志文演得贼有个大肚子老婆,为了将来,不顾一切的抢钱,有了钱才有将来,爱情已经是他们毫无疑问要保卫的,最后陈奕迅与王志文举枪对峙,王志文说“你们都活的太容易,不爱惜生命”,颇是令人玩味。
现在香港电影的贼都是东南亚来的了,新马泰人民怎么得罪他们了,想来是内地人民富裕了,不需要再去香港做贼了,做贼的不用出国就有的抢,当然是为了躲避审查。
没听过东南亚人民哪个普通话说的像王志文那么字正腔圆的。
千禧年初,随着中国大陆与香港签订首项自由贸易协议(CEPA),香港不少本地导演开始一举北上与内地电影界合作拍片,为打开广阔的电影市场。
作为首批参与这项政策的香港导演,郑保瑞可谓摸着石头过河,一连三部作品都是在坚守个人风格趣味上的类型实验之作,《古宅心慌慌》是惊悚恐怖结合青春偶像喜剧,《怪物》同样是惊悚类型与现实题材融合。
而糅合爱情与枪战动作类型的《爱·作战》可谓一次大胆的挑战,将港式爱情浪漫剧衔接上“省港旗兵”式的火拼情节,最终又回到对爱情的憧憬之中。
其初衷也许是想迎合两种类型的观众口味,吸引更多的捧场客,结果却是一言难尽。
在早期几部一举成名的恐怖片里,郑保瑞已流露出贯穿其创作的母题:人性中的执念与残忍的兽性,而这部《爱·作战》更将感情中的偏执色彩刻画得触目惊心:人与人之间免不了要互相伤害、斗争对抗才能领悟出爱情的真谛。
开头十来分钟甚为精彩,从大陆乡村迅速切换到香港都市场景,再以碎片化的生活细节堆砌出一对年轻恋人的交往,将热恋中最美好动人的时刻提取出来,也埋下两人相处中的不满情绪。
随着彼此过分迁就、付出得不到回应,感情危机一触即发。
两人在停车场一幕的争吵戏,彻底撕破此前的幸福表象,暴露出两人的矛盾裂痕。
这一段堪称港产爱情片中对感情危机最细致而深刻的展示。
之后,导演大胆将“省港旗兵”式的警匪枪战情节移植到这个摇摇欲坠的爱情故事里,以一种突发的外力冲击作为两人感情的考验,使其上升至“为爱而战到底”的主题。
这种突兀的类型嵌入,首先不排除有商业上的考量,喜爱港产动作枪战片的大陆观众向来是一个庞大的群体。
这部作品可谓顺应了当年合拍片的潮流趋势,既由香港偶像红星担纲主演,也让大陆演员有份参演(尽管大多数情况下饰演的是反派角色)。
王志文和秦海璐饰演的大盗夫妻与陈奕迅、周丽淇饰演的恋人互为映照:大贼为了怀孕的妻子与即将出生的小孩过上好日子不惜抢劫银行,而这对小情侣则是在经历一连串绑架枪战后,懂得彼此仍深爱对方。
此外,这也不应排除是郑保瑞在类型实验文本里安插的隐喻,关于身份政治的表达往往与香港/大陆演员的角色密切相关,这一点在他之后的《车手》里则更加明显。
除了“旗兵杀手”隐喻着香港人对大陆的恐惧之外,这部片中的类型突变也不难解读为大陆 CEPA 政策对香港电影产业的冲击,当年北上的香港导演为了迎合大陆审查制度与观众口味,港产片逐渐失去了往日生猛尖锐的特色。
而最终凸显“为爱而战”的主题又暗中反映出,来自大陆的狠角色令香港人解除了危机,在看清了现实之际,彼此之间的感情更亲密深厚。
然而,这场类型实验难让人满意。
这个欠缺考究的剧本将两种类型情节生硬地拉拢,比例过于平均,侧重点不够突出。
其次,剧本采用太夸张的巧合事件强行推进情节,导致不少的逻辑漏洞频繁出现,简直不忍直视,整体而言颇有 TVB 剧集浓缩版的味道。
而最后水底高潮戏更凭空出现字幕,强行点题的手法实在令人大跌眼镜。
也许这种偷懒的方式能博得观众一秒感动,但是前后氛围的断裂脱节让观感大打折扣。
1、吵架两个人也许就是因为一些小事情,在生活中,就这样吵起来。
然后,将这些小事情都说出来,就会让气氛更加不好。
最后,气头上,“分手”就成了最简单、最直接的解决办法。
虽然,也是最不可取的。
看到片头的吵架,就像看到生活中的自己。
一模一样。
2、缘分就像一个电话,仅仅是一个很不起眼的电话,也许就改变了两个人一辈子。
缘分就是这样,错过了一时,也许,就错过了一世。
3、方案B很早以前看“学徒”的时候 ,常常讲到,需要准备一个Plan B,来应对各种情况。
现在发现,这种方式真的很重要。
比如,被别人出卖后,船上也都是别人的人了,这时候就发现没有备用方案,只有紧急找办法。
司机也是,就那么一个会开车的,出事儿了连个能开车的人都没有。
这样缺乏计划和考虑,当贼也当不成什么大贼啊
爱,若是一生相随。
但愿能,作战到底。
不是每个恋曲都有美好回忆。
我是在久违的网吧感受着这部电影的温度,边上小哥抽着小烟聊着视频,而我热泪盈眶。
是不是世上的每对情侣都是如此,热恋,争吵,分别,想念,直至另一个人填补空缺。
然后,周而复返,继续着上一段循环?
等到过马路,习惯伸出的右手边,只剩空荡荡一片,恰似深秋的寒风,钻入心头的寒意冷的发抖,只得裹紧双臂抱紧自己,眼眶不自觉凋落昨日的繁华,形影孤单……家锐和阿靖相识在水边,时值盛夏,涟漪层层荡漾,开出美妙的花朵。
蝉鸣乡野,白杨树排成的林荫间,情愫悄然绽放……毕竟每段爱情的保鲜期就那么长。
我不小心瞥到边上小哥正因获悉网友的生日手舞足蹈,兴奋之情洋溢于表。
看吧,这就是怦动,当一个全新的世界向你敞开的时候,一切都是那么新奇,所以才会有人用“如胶似漆”来形容热恋中的男女,当然,现在也可以是男男( 《断背山》 ),或是女女( 《花吃了那女孩儿》 )。
哲学老师告诉我们,这其实就是人类的窥视性在作祟。
哎哟老师,爱情多么美好圣洁,您别整这么理性成不?
我怎么才是爱你呢?
我迁就你不是么?
你要我煮饭我就煮饭,你要我去潜水,我就去潜水,尽管我根本不会游泳,你要旅行,我放下手中的一切工作,陪你去……可,为何你还是不满足?
家锐有些无奈,有些烦躁,到底在爱情里面,怎样才是对的。
他问阿靖。
我只是不想你敷衍我,你陪我潜水,你开心么?
煮饭,心甘情愿的么?
只是不想你敷衍我。
男人所谓的敷衍,哪怕他不愿意面对的事情,也承受着做完,只为了看到女人那张甜蜜满足的笑脸,他认为,这就是爱,为了爱而勉强自己,值得。
你要他在面对单位领导的无理要求,依旧笑脸相迎?
他完全可以拂袖而去,工作有的是,而你,却只有这么一个。
我对着你真的好辛苦!
女人们呐,这句话多么让男人心碎……在2002年的夏天,情歌王子王力宏用他那磁性的嗓子,给万千痴男怨女们带来谆谆教诲。
于是,大街小巷里,充斥着这么一句歌词:失去了才懂得珍惜……热恋的人紧紧拥着对方,发着一生一世的誓言。
手边微凉的孤单人儿,触景伤情抹着眼泪,将之前的照片看了一遍又一遍。
总会在某个时刻,想起曾经的温存,那时的天空是湛蓝的,身体轻盈的可以飞舞起来。
回去吧,回到那个人的身边,这样就不会一个人面对到来的寒冬了。
可世事总是与愿相违的,不是么?
我们都期待家锐和阿靖能够圆满结局,哪怕仅仅是相拥在一起,这样的结局我们也爱。
但那个叫郑保瑞的“鬼片导演”,为他们安排了一场生死别离。
突如其来的一群悍匪,恰如相聚路上的泥石流,冲垮了圆满的田园,乌云遮天,电闪雷鸣。
有一个很傻冒的男人必答题,当有一天,女朋友和妈妈同时掉到水里,你会先救谁?
任何一个答案,都会被认为是自私,不孝。
有人问过没有,这个男人会水么?
阿靖连车带人困在水底,家锐拖着中弹的胳膊腿脚,决然跃入水中……我以为,爱情,是一种秘密。
来不及说爱你,自己也忘记。
只因为懦弱,才让我犯错,等一切谢幕,还有谁原谅我,没时间再看你最后一眼,还没发现,没有永远,相聚和你不过只隔了一条线……电影里,阿靖的这首歌,我一共听了50遍……爱,若是一生相随。
但愿能,作战到底。
[枪林恋曲]在港上映时,片名叫[爱。
作战](在现代汉语里,这应该算是一个很时髦的语法结构吧),它直接了当地概括了整部影片最重要的两个动作,很有些“救。
风尘”的味道。
影片前15分钟的感情戏比较到位,而且很流畅,完全可以作为一个爱情短片单独拿出来欣赏。
陈奕迅脸上似乎依然保留着[12夜]里厌厌的表情,周丽淇则准确再造了一个既可爱又可恼的现世女子,两个人停车场的分手戏是这一段的高潮,非常精彩——我的意思是说,非常真实。
15分钟后,这对恋人惨烈分手,“爱”的动作即将被迫中断,这时剧情突然插入一个绑架、枪杀的暴力现场,将“爱”变成了“作战”。
这个巨大的转折,是影片最漂亮的一个创意,也是这一次郑保瑞让人感到极大惊喜的原因之一。
当我们发现一部爱情电影在被人用力拖入一部警匪片的框架时,就会产生一种极大的审美颠覆,这是很爽的事情,某种程度上讲可能比[大事件]的“媒体介入”还要爽。
然后,一个小爱情开始在强大的戏剧冲突面前再次萌发,先前几乎破裂的爱情逐渐弥合,而且变得动荡和感人,以至到最后每个人都恍然大悟,原来,这还是一部彻头彻尾的爱情片!
那一切善恶冲突、生死怨恨,都只是生活里不断涌现的变数种种。
你应该留意到后来陈奕迅反复对王志文说的那句话了——“我一直在救人,你们一直在杀人”,其实这是埋藏在这个爱情剧本里的大玄机,这个处理是水到渠成的,某种程度上讲比[大只佬]更自然,而且它点到即止,不把附加意义浓缩或夸大来破坏爱情主题,这都是很明智的做法。
这片子的确很好看,而且有股不寻常的现实劲儿,剧本、导演手法都有新意,表演也绝对不差——陈奕迅身上有种现实感很强的气质,他只要不演厕所喜剧,这种气质就会像他的歌一样切实地感动一些人;王志文说台词虽然还是脱不了戏剧腔,但表演并不差,而且也确实很酷;两个女人周丽淇和秦海璐,虽然并不非常出彩,但也算各有千秋,是比较有实力的表演;配角方面,黄浩然的表演较之以前,算是非常非常的放松,很符合那个角色的性格。
不过,这电影的硬伤也实在不少,首先是逻辑上的漏洞,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就是秦海璐跳车,临产的孕妇居然跳车,而且还安然无恙?
还比如警察,他们时而忙作一团,时而集体消失,太多配合剧情的刻意为之;然后是制作上的粗糙(特别是音乐和摄影,似乎缺少有效的控制),如果这部电影制作足够精良,应该能上一个很大的台阶;再有就是结尾,明显煽情过度,尤其是那串幼稚的字幕,然人怀疑这是马伟豪的主意。
虽然如此,[枪林恋曲]也还算是今年港片不可多得的佳作,郑保瑞进步之大,更是令人大大地吃惊。
因为喜欢周丽淇而找到这部电影,因为还有实力派演员陈奕迅、王志文、秦海璐而有些欣喜。
其实并不特别喜欢中港两地的合作产品,总感觉有些不伦不类,但总不乏一些特别的推荐之作,比如这部。
周丽淇和陈奕迅本是平凡至极的情侣,因为琐事每日争吵,但是在王志文给他们带来的凭空灾难面前,两个人坚定不移的爱情让人感动,多不容易多难得,真正的生死与共相比也许就是这样诠释得。
B.T.W.港片的名字起的比大陆版的好太多。
支持一个
我想打三星半,没有选项。
很多人说感动哭了,我是真的没接收到。
觉得这部枪战+爱情的组合有点不伦不类。
并不是这种组合不好,但是它的比例不应该是这么分配的,几乎五五分成了,让你看完之后说不清到底看了哪种类型的片子。
就比如一副画,它应该是有个主色调的,看了才会让人舒服,试想一下如果一幅画一半全是蓝色,一半全是黄色,而大色块上面点缀的有红有绿有紫,就是没有这两种主色,结果会是什么样?
是不是感觉视觉很忙,审美有点混乱?
感觉编剧塞了太多的东西分别演绎“枪战”和“爱情”这两件事,但是最后反而哪一个都没有交代清楚。
就枪战而言,最起码它应该是严谨和刺激的,但是这里面的细节简直不忍推敲,或者说用不着花多少心思细想,到处都是bug。
首先绑匪偷了陈奕迅的车,又把它开走了,那为什么还要停在不远处,还躲在后备箱里呢?
真是百思不得其解。
只能说是为了等陈奕迅和警车的到来,前者是为了铺垫后文,后者大概就是体现绑匪的残暴吧。
然后疗伤可以在车上,偏要去陈奕迅的家里,他明明说了家里有人的嘛!
好吧,就当是回去拿药棉神马的吧。
在陈奕迅家里做饭那场戏真是莫名其妙的温馨啊。
王志文打电话交易白粉的镜头显得那么的经验老道,结果到了交易地点才知道原来是乡下来的土鳖,以为只是单纯的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就可以搞定呢,一点后备手段都没有,硬拼啊?
抢白粉那帮人也是绝,连个枪都不带,就敢放狠话,以为80年代古惑仔街头火拼呢,喂,那可是白粉啊!
这场戏演的简直是太简单粗暴了!
秦海璐的出场让我瞬间想到了《西游记》里妖怪们的把戏,瞬间跳戏啊有没有?
陈奕迅他不是和尚,你确定你这点小把戏真能骗他上当?
那可是生死存亡的时刻,要多伟大的人格才能在那个时刻还去关心一个不相干的人的死活?
既然是有意为之,就不应该存在假设的巧合啊!
在高速公路上那场戏倒是惊心动魄,陈奕迅演技大爆发,可是嫉恶如仇的劫匪居然只是用“你看你闯了多大祸”的眼神看了陈奕迅一眼,就这么算了。
其实我一直都觉得对于绑匪的人格刻画有点自相矛盾,对警察对巡警都残暴至极,对陈奕迅一对小情侣却格外宽容,去陈奕迅家里的时候干嘛要鬼鬼祟祟的,一枪打死周丽淇不才应该是正确的打开方式吗?
秦海璐在押运车外面赶走周丽淇,其实是想救她吧,拿了血袋回去的路上还推心置腹了一番,最后居然为了杀她不惜犯险跳车,那你之前还说什么“希望你们能一生一世”的屁话啊?!
再来说说感情线,整部电影的感情线简直比“作战”部分处理的还要粗糙。
我不明白为什么要安排男女主角在乡下认识,这对于后面的剧情既没有铺垫作用,也没有推动作用,纯粹为了不平凡在抖机灵,无法理解。
电影前十五分钟,摘录了男女主角在都市生活的几个片段,跟朋友们在简陋却热闹的小店吃饭,点餐的细节,短短几分钟既交代了男女主角正被平凡的琐碎搞得心浮气躁,又生动的刻画了身边人的不同性格,在回去的路上因为等不等红灯而发生争吵,因为有了第三个发泄对象而彼此伪装起对对方的愤怒。
这些小细节都处理的非常微妙。
看到这里我以为会看到一个如《十二夜》一般精彩麻辣的爱情文艺故事。
到了旅游当天,吃面关窗的镜头就显得有点过于拖沓,不过为了后面精彩故事的期待,我忍了。
停车场分手是这段感情戏的高潮,建议看粤语版本的,国语版陈奕迅的配音太吵了。
接下来是陈奕迅在出租车上看到两人的情侣通讯手表,开始后悔了,要司机掉头回去。
然后,狗血的劫匪就出场了。
接下来基本上就是两个人各种惦念,各种维护,各种奋不顾身,各种自我牺牲。
这本身就有点矛盾了。
如果你欲意是想歌颂爱情,你前面就不要铺垫那么多的争吵,甚至还分了手。
如果你是想表达爱虽然会争吵,到了关键时刻还是愿意为对方死,这本身就是错误的爱情观,看看,大纲都不对。
所以它表现出来的观点,既前后矛盾,又站不住脚。
因为你仔细想前面那些争吵的根源,已经不仅仅是在“琐碎”这个范畴里了,根本只差一步就点到要害,这两个人从兴趣爱好到生活习惯,再到理想追求都是大不相同的!
旅游出发前甚至感受到了强颜欢笑的影子。
陈奕迅为了跟女朋友去旅游哄她开心,还跟朋友翻了脸,感觉就是在尽最大的努力在挽回。
这十五分钟的细节是很精彩的,但放到整个电影里来看,它却是失败的。
入手点就不对。
根据前面的剧情,接下来应该是陈奕迅回去找周丽淇,俩人和好了,然后陈奕迅说我们去旅行吧,车子回来再找。
然后在旅行的时候又出现一些小矛盾。
终于在欧洲两个人不欢而散。
回来之后经过一番波折,发现原来各自以前都有不对的地方,女的任性,男的敷衍,最后要么安排一个机缘,俩人破镜重圆,要么虽然最后懂了,却也永远的错过了。
这就是纯粹的一部爱情片了。
如果要表达后面的意图,前面就不要安排那么多争吵,至少甜蜜应该多于矛盾的,才够有说服力吧。
一对处在分手边缘的恋人,用什么立场来证明爱情的伟大?
谁的生活每天都那么惊心动魄呢?
爱情终究要归于平淡,一个不能陪你平淡的人,再轰轰烈烈又有什么用?
爱情可以超越年龄,距离,性别,疾病,生死,却往往输给平凡的琐碎。
说白了,能为你死这一点靠肾上腺素就能解释了。
尤其是刚分手的恋人,其相爱程度可达平时的十倍不止。
所以直到最后,这部电影也没有感动到我。
有点为了煽情而煽情,全然不理逻辑性。
真的很可惜,如果能够再多花些时间去精雕细琢,会是个不错的电影,可惜空有一副花架子,没有深究的价值。
我在上高三时,偶然的一天中午在电视上看到了这部影片。
那时我正着迷于陈奕迅的专辑“七”,于是好奇的开始看他主演的这部影片。
对于情节,我觉得是很不错的。
两个人处于分手的边缘,然而突发的事件却让两人的心从新聚到一起。
他们一直是相爱的,只是因为时间消磨了激情。
当他们意识到彼此的重要时,却分隔在了生死两边。
当我看到结局时,他拖着中弹的双腿爬到水边,嘶声力竭的喊着她,然后跳下水,寻找她,救出她......最后的他被卡在水下,吐出最后一口搀着血的水,而她依然反复于水面吸气、水下救他,不愿相信他的死亡,我真的是哭的稀里哗啦的。
无辜卷入了一场战争,他是个懦弱怕事的人,从害怕到无畏死亡,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他对她的爱。
感情线是这部电影的亮点之一。
当然还包括王志文与秦海璐的感情线。
本人不热衷枪战片,本人鄙视合拍片,本人讨厌好人被整的很惨的片。
看了介绍,枪林恋曲,基本上是集本人之大恶要素于一片。
尤其,主演还有志文儿,一个完全和港片调调不搭的人。
于是没有想看这部片子的念头,哪怕主演是一个叫陈奕迅的胖子。
直到最近西片看多了出现审美疲劳,要回归中文环境,又在论坛上看到有人推荐该片。
于是。。。。
看完,电影本身硬伤无数。
想破头也不明白,为什么悍匪偷了车之后又把车停在某处?
即使理解为:有同伴受伤,又看到车上小阿瑞的工作证,决心绑架小阿瑞做疗伤之用。
但是他们是如何肯定小阿瑞丢了车后不去报警呢。
哦,对,他们不怕警察,警察都是软柿子,一枪不开就屎掉了,还不如城管威武。
阿锐被绑后实实在在东郭了好几回,智商明显偏低。
一个小人物,从未见过如此彪悍的场面的小人物,遇到如此剽的匪徒,傻缺也是正常的,电影中警察完全无能,小阿瑞的生命指数还是顽强的。
当然他是令人十分生气的,到最后面对两个重伤,一个大肚婆土匪太太,他居然还没有半点反抗意识。。。
看得我真是恨啊,真可谓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说到匪太太,太可恶了,可以说人家演技好。
也可以说天生的优势,这般不漂亮的颜,凶悍起来让人绝不会想要找些理由给她开脱。
只是想着,真他妈讨厌,希望小阿靖把她肚子踹破。
其实,我宁愿它是个文艺小品,希望好像十二夜那样,平淡琐碎,你可以看到男人女的战斗,不带血腥。
可以相爱,可以分开,可以厌倦,可以平淡,但不要有狗血的匪徒。
只有开头符合我的幻想,有这样一个细节让我印象深刻:小两口出去旅行,小阿瑞在吃杯面之前,走到阳台前关窗。
他细心,他知道旅行前管好门窗,他适合一起生活,即使煮出烂饭。。。。
不知道为什么,陈奕迅对此类角色的把握好像是天生的能力,没有一点雕琢的痕迹,他自然的平凡着温暖着。
一个理想男人形象就是这样,像常在我心里面的小段,像每当变幻时的鱼佬,他们什么都没有,他们却能让你感觉安全。
可能和外形有关吧,陈胖子他身材不好,有点五短,但是肩膀很宽阔,肉背厚。
真希望身边也有这样的人出现,不需要才华横溢,不需智商超群,不需要家缠万贯。。。
偏题了。。。
最后阿锐的死,伴着有些矫情的文字,还是让我流眼泪了,这不是说我感动了。
我理解是生命这东西,太无常了。
有人说郑宝瑞的这部片子其实胜过他最近的那部意外,我个人还是更喜欢意外。
但是狗咬狗更棒,三部片子血腥的场面都干净利落,看着有感官的刺激,又不觉得恶心。。。。
总之,枪林恋曲,开头真的不错。
爱若是一生相随,但愿能作战到底。
淡淡的哀愁,在我的面前掠过。
《枪林恋曲》至少是一部值得看的电影,我是这样认为。
据说它的票房并不好,但我觉得,如果投资的老板有完整的看过这部片,我希望,他也能被感动。
我发现一部比较好的电影,如果没有宣传,也是无人问津。
被感动过后的人好像都不会跟别人说,我是为什么被感动的。
也许,由此,才导致这部电影默默无闻吧。
或者我可以剖析一番。
《枪林恋曲》,粤语片名《爱,作战》,这部电影在我还没看过前可以说是知道的,在作宣传期间,我在网上看到的,知道是陈奕迅和王志文在一起拍了部戏,但是这些报道没说什么和电影相关的内容,我倒是知道了,王志文和陈奕迅两人对双方的彼此一些看法,但这些对要吸引看电影的人有什么帮助,我还暂时没想到。
从一名普通人的角度来说,想要看电影的动机是什么,有时还真是很难说的明白。
但通常都是在无聊的时候,想要消遣些时间。
如果说在这样的时候,我选择要看的电影,通常都是选一些想要适合自己的东西。
我不得不说,有些电影,你看到电影名或者简介就会忽略了,但是如果让你直接就看这部电影,你反而会被他吸引住,而被他抓进剧情里。
爱若是一生相随,但愿能作战到底。
这句话,你在没看过故事前,单看这句话,被冲击的力道是很小的。
但是,在看过整个故事后,相信,你自会有你的感触。
电影名字,爱-作战 直接点题,连接了两段故事,结尾那句煽情的话也照应了这个主题。因为爱,敷衍也是因为爱,作战就是因为爱你。只是觉得这部戏枪战戏不像枪战,交易白粉不专业,抢劫银行也没抢到,杀警察只是为了杀警察,逃命也不知道为了什么,还有莫名其妙的要个护工去不断救人开车。
看过最扯的片子 没有之一
演技:6剧情:4综合:4.8
王志文的悍匪演的真不错。两个女人的戏写得不错。
同意前十五分钟最好 后面非常Soso 王志文和秦海璐在这个人以为演的都不好 那些损友们演的反而不错 可是四颗星给医生
看了个结尾,无疑为烂片。不过能在这地界看到电视上放的中文节目,多给一颗星吧。
难道这么老的片子都有水军?这给五星完全是高中观影水准啊。我被陈奕迅和王志文的名字坑了,这片从头至尾整个狗血。最开始的枪战还行,后面拖沓得我想哭。还有这爱情戏真是太生硬了,片尾那句话矫情到滑稽。不过,王志文的气场确实足,好有范儿,加一星。而且不知为何,我偏偏有点喜欢周丽淇。
所谓非典型警匪片,但硬伤太多.带着硬伤去表达情感,往往会被人忽略共鸣.编剧是司徒锦源,导演是郑保瑞,其实这部戏中很多细节上的东西都是可以避免的,却没看到你们的用心.
前面好看,刚想说这场吵架铺垫和拍得都胜过叶念琛,非常突然地转到银河的大贼案,21世纪大圈是王志文绅春装派头,看他吐槽陈奕迅不会做饭好笑。给港女的实力发挥远不及内地贼婆。爱情片按枪战片拍才对。文戏应当见缝插针,华语片太爱横生支节非死不可导致后面泄力。凡人的恋爱没有一场倾城大案来拯救,生死相许易,待人如初难啊
整体不错就是实在有点逻辑不通啊。 王志文牛逼。
很感人,陈奕迅很具爆发力的表演,王志文和秦海璐的患难夫妻表演也很到位,但感觉整部影片明显煽情过度~~
很不错的电影,港片遗珠。
看完最后几个镜头,嚎啕大哭。。。
3.5 「愛」在《愛•作戰》並不像《熱血青年》那般只是作為災厄之根源與誘使人物沉淪墮落的衝動碎片(自願犧牲的Joy對阿樂的愛意不是那麼明顯);它的另一層意義,是驅動置身極端情境的人物奮起對抗命運的無情擺佈(儘管死亡是註定到來的)。因此,「愛」既是消耗心力、窮盡環境的衰退/破壞符號,又是修補受損關係、不斷行動(為愛,作戰到底)的動力符號。或許是《命案》的前傳?
剧情真的有点脑残
???一头雾水
电影很好,就是Eason最后死了。。。所以一分
2010.7.14 虎跃上看的
陈奕迅真心为爱在作战,周丽淇呢?
其实剧情还行 悍匪和护士 救人还是杀人 但拍的很粗糙 还不停的乱插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