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区

Green Zone,叛逆谍战(港),关键指令(台),绿色地带

主演:马特·达蒙,格雷戈·金尼尔,詹森·艾萨克,布莱丹·格里森,艾米·莱安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法国,西班牙,英国语言:英语,阿拉伯语年份:2010

《绿区》剧照

绿区 剧照 NO.1绿区 剧照 NO.2绿区 剧照 NO.3绿区 剧照 NO.4绿区 剧照 NO.5绿区 剧照 NO.6绿区 剧照 NO.13绿区 剧照 NO.14绿区 剧照 NO.15绿区 剧照 NO.16绿区 剧照 NO.17绿区 剧照 NO.18绿区 剧照 NO.19绿区 剧照 NO.20

《绿区》剧情介绍

绿区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2003年,伊拉克战争爆发。萨达姆政府受到重创,大规模杀伤性武器(WMD)成为美国出兵伊拉克的有力借口。罗伊·米勒(马特·戴蒙 Matt Damon 饰)所率领的小分队奉命在伊拉克境内寻找WMD,然而无数次的搜寻皆无所获,这令米勒对线报的来源心生疑惑。某次行动中,他遇到当地的独腿男子法哈迪,从对方口中米勒得知一众伊拉克关键人物正在某地集会,行动中意外发现扑克牌通缉令上的艾尔·拉威(Yigal Naor 饰)也在其中,而艾尔·拉威似乎和美国政府有着错综复杂的关系。米勒不顾劝阻展开独立调查,发现所谓的WMD不过是包藏了无数丑恶真相的谎言而已…… 本片根据《华盛顿邮报》驻巴格达记者拉吉夫·产德拉斯卡兰(Rajiv Chandrasekaran)的作品《翡翠城的帝王生活:伊拉克绿色地带深处》改编。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嗨1995绝代艳后我将喜欢告诉了风功勋成为一只珍珠鸡辣妹刺客2车库拍卖神秘案件2:金玉其外通话惊魂山水恋人侏罗纪入侵岸边露伴一动不动真人剧新作没有你依然灿烂白月光拯救计划亡命驾驶雨季不再来萌鸡小队:萌闯新世界月光光心慌慌8骇人秘事波比特浴火凤凰茶香龙行天下略解风情引以为戒2主妇的反击老师来了!装台扬名立万你有念大学吗?青春MT大叔转生恶役大小姐

《绿区》长篇影评

 1 ) 从越南战争到伊拉克战争

美方用谎言覆盖发动伊拉克战争的利己目的,编造出伊拉克有WMD(weapons of mass destruction)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谎言,制造发布假情报蒙蔽自己士兵去执行任务。

是随从大流完成任务安全回家还是寻找真相?

街道上要么是愤怒失控的难民要么是狙击手在暗处放冷弹,米勒在整部电影中保持镇静和怀疑精神,最终发现WMD只是一个战争借口,是美国政府故意被线人误导还是刻意制造谎言发动战争?

华尔街日报为了博取阅读量对不经证实的消息大篇报道,误导民众,联想现在西方媒体对于中国处理港独暴乱的刻意抹黑和失实报道。

当然,美国制度的可爱之处在于能够把政府的阴暗面拍出来,而电影中也有英雄出来反对权威,有记者遵守职业道德报道真相。

但无论如何,从持续20年的越南战争,到接近10年的伊拉克战争,政治家的利益博弈背后,是几十万上百万人民的死亡和战争之后留下的几百万难民和永久挥之不去的战争伤痛。

电影最后Freddy枪杀了将军对米勒说的那句话意味深长:Its not for you to decide what happens here.越南和伊拉克要的不是美国强加的民主和现代化,美国美丽民主外衣下,是对于别人家事的粗暴干涉。

何曾听过别人民众自己的声音?

 2 ) Solid story with smart subtlety

With a solid story backbone, Green Zone is not another RPG game-turn-movie like Hurt Locker; it's critical yet subtle, ambitious but not over the top. Without overemphasizing on the conspiracy and scheming or finger-pointing, more perspectives that shape how the Iraq war was perceived were shown when the story slowly unfolds. Green Zone is not the typical Hollywood thriller - it made its points, it was cleverly shot (the cinematography and editing are tight and neat). The ending was particularly terrific when the translator got the general killed and said "It's not up to you to decide what happens here!" - which had the message pinned down.Though it might not be the most intense war story, Green Zone is definitely intriguing and worth seeing.

 3 ) 个人关于伊战的一些思考

推荐!

一看导演好眼熟,居然又是greengrass!

前一阵才看过他的93号航班,印象深刻啊,看来这导演很不错的样子,于是又去搜了下他获奖的一些影片,于是开始用QQ旋风下载谍影重重3部曲,谍影重重是个动作片吧?

居然8分多!

期待啊!

还有就是发现本片主角是马特·达蒙,谍影的主角也是他,记住啦!

又顺便看了下马特·达蒙的简介,看来也是个优秀的演员呐,居然还是个不错的编剧,厉害!

代表作《心灵捕手》《天才瑞普利》(裘德洛好像参演了)《谍影重重》三部曲,以后一定慢慢看完!

说说片子本身内容吧:总体感觉不错,是值得推荐一看的,不过并没有力荐的程度,因为毕竟这种题材的片子无法震撼人心。

推荐的理由挺简单,看完后能对伊拉克战争有更多的了解,本来我就是抱着更多地了解伊拉克战争的目的去看的,这片子就是我在百度上搜伊战的相关影片才得知的,然后看评分还算不错就开看。

看完确实又对伊战增加了不少认识,也对以往的一些观念进行了再思考。

片子中明显地揭露了美国发动伊战理由的虚假,所谓的WMD只是堂皇捏造的借口,帮助伊拉克建立民主自由的政府更是显得可笑,纯粹是布什政府为了某些利益集团的利益摆出的说辞,在政客们丑恶的操纵下,无论是美国大兵还是伊拉克平民的生命都显得无足轻重,他们为了实现个人目的是不择手段的。

那个五角大楼的官员只是白宫命令下的一个执行者,他所做的一切完全只是听从上面的安排,是政客们操作链条的一部分。

不过幸好美国一些部门是存在一定的独立性,并且受一些制度的制约,籍此一些官员也得以保持相当的独立人格和判断,比如CIA,据我所知,当时水门事件发生的时候FBI和CIA就拒绝了尼克松的一些过分的要求。

所以刚开始的时候CIA能够独立地进行和五角大楼不同道的研究,直到五角大楼得到了来自白宫的命令。

除了WMD的问题,片中还有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到底该不该继续支持复兴党的将军,是继续扶持他们稳定政局还是就地解散他们的武装?

个人认为是应该继续扶持。

纵然那些萨达姆的手下或者说走狗们犯下滔天罪行(从那个青年伊拉克人最后枪杀将军可见一斑),但是我仍认为继续靠他们来稳定伊拉克政局是最好的选择,而就地宣布解散他们的武装,宣布复兴党党员不担任所有公职是个愚蠢的决定。

记得片中有个镜头是2003年5月1日布什总统在亚伯拉罕·林肯号航空母舰对全国以及飞行甲板上的水兵和飞行员发表了“任务完成”这篇演讲,因为伊拉克的常规部队的战败而宣布美军胜利。

记得当时观看电视直播的大厅里的人们都表示庆祝,可是在这部电影上映的2010,在死伤那么多美国士兵和对伊拉克民众造成巨大损害的那时,人们难道真的可以说胜利了么?

正如片中那个伊拉克将军所说的“你认为你们在巴格达,所以战争就已经结束了?

你等着吧,战争才刚开始”诚如斯言,布什宣布美军胜利后的若干年里,人体炸弹、汽车爆炸等恐怖袭击此起彼伏,在伊美军人人风声鹤唳,有的开始受战争戕害泯灭人性,战时虐待俘虏肆意屠杀,退伍后受战后心里综合症困扰,不能自拔。

明显美军没处理好战后伊拉克问题,我想这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这只是政客们了为了个人利益发动的丑恶战争,完全不是真心地想给伊拉克带来民主与自由,如果本身的动机值得质疑,那你如何期盼他们会用心把事情给办好呢?

首要目的是不顾一切、千方百计地攫取利益!

民主自由什么的只是给舆论给公众看得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的,稍微表现表现就好了。

我觉得如果真心想为伊拉克好是应该扶持原来的复兴党的,草率地否认原政权的一切是不可理喻的,一个在民主转型期间的国家是非常复杂和难以处理的,必须有一个有力的中央政府维持稳定,转型必须循序渐进,一点一点地来,可以在美国和联合国和世界舆论的监督下,一点一点改起,慢慢调和矛盾,慢慢开放自由,悍然宣布复兴党非法只能让它走向对立,带来持久的动荡不安。

在一个战后的混乱时期(尤其是像伊拉克这样的宗教、民主等种种冲突存在的地区),民主不是最急需的,稳定才是重要的,我认为,民众迫切地需要安抚战争的伤口,休养生息,需要有一个安定的环境重建家园,而这一切,依靠原来的政权是必要的,毕竟不是每一个复兴党党员都是支持萨达姆的,可以慢慢地遴选出那些好的,淘汰那些坏的,并最终可以将做过恶事的送上审判席,诸如纽伦堡或者战后德国的审判一样。

布什政府居然一下子开除所有复兴党员在学校、医院的职务,实在让人匪夷所思。

关于民主转型期的研究,我还在细细的思考,毕竟这可能就是未来可能发生的,我现在还需要好好地多看一些书看一些历史,认真的思考。

战争是万恶之首,独裁暴政与之相比也略微逊色。

如果战争是正义的,还可以接受,但从伊战的发动理由和过程进展和战后举措来看,我只能看到不义的痕迹。

最后准尉给各大报纸杂志发了email还让人不至于绝望,在政府这个张牙舞爪的巨兽面前,至少还有自由,还有独立的报道能够制约一下,所以我们能够看到诸如虐囚等消息都是美国媒体披露的,总有一些尚未泯灭良心的人提供报道真相,让舆论公民的力量制约监督这头巨兽,让这个世界不至于在欲望与贪婪中绝望。

2012.9.30 17:39

 4 ) 从大兵到驴

和谍影重重一样的不仅有抖动的手持摄影,还有个人反抗国家意志的内核,不同的是这里有一个看似正义的党派在帮他,但是这个党派帮他的原因仅仅是因为对手站在正义的反面,而不是正义本身。

而最后达蒙和那个高官的对峙就好像两个世界的对话,对方所说都是普通话,但是就是听不懂。

我如果能够知道他们俩所掌握的信息,那站在两个人的角度上都能够理解他们的所作所为,如果他们两个人停下来仔细从对方的立场角度考虑一下这件事情当然也必然能够“理解”对方所做的事情,这就是存在即合理,这个其中的合理和他们理解对方的那个理解一样,都是和物理规律上一样的理,和法律一样的理,情理之中的那个理。

如果故事继续下去,各个媒体在报道这件事情一段时间之后,甚至是报道次日,政府高官依然在为了国家利益干着“不可告人”的事情,达蒙依然在为了自己“正义”世界不崩塌而努力。

又或者是高官在退休后可以匡扶正义的事像年轻的达蒙一样倾尽全力,而达蒙在遭到数次打击之后选择曲线匡扶正义,在从大兵到政客身份转变的过程中,手里掌握的信息不断变多,需要考虑的因素更加复杂,达蒙正义世界的一砖一瓦不断被替换。

达蒙区别于其他高官的地方可能在于遇到年轻时的自己选择无语凝噎,接受批评。

这是宿命。

国家,政府,企业,团体,个人在为了各种各样的目的做着各种各样的事情,一小部分人不断揭露这些丑恶、暴力、龌龊的事情,就像蠢驴追着眼前的萝卜,结果是主人来收磨好的豆浆。

 5 ) 不爱看政治题材和奔着看黑鹰坠落那样的战争场面的人可以不用看了

6.5分到7分吧,绿草地惯有的具有巨大信息量的手持摄影在这里依旧保持得很好,政治背景的复杂度一点没落下,但是有两个我个人认为很致命的缺点,一是没有一个鲜活的人物立起来,绿草地在这里讲的政治的东西太多了兼顾不了人物?

可是人物无论如何都不能放弃,因为它是牵动住观众的关键,尤其是主角的动机、人物弧光的完成在这里都很微弱。

里面有一个情节是马特达蒙瞒过上司,追到给他们情报的伊拉克男人时,把他假肢给扯掉了,举着枪质问他跑什么,那个人又委屈又害怕地说,你们长官在揍你,有人追我我当然要跑啦,我本来就是要把笔记本(情报)给你的。

马特达蒙搞清楚之后说,你给我情报我会给你报酬的,那个人立马说,你以为我是为了钱?

我是为了我的国家才这么做的,没有人比我更希望结束这一切。

马特达蒙好像懵了,那一刻是我在整部电影中感受到的最大的情感张力的时刻,如果沿着这条线把马特达蒙和那个伊拉克男人之间的这种在非常时期敌人和朋友可以互换的关系说清楚点,出来的人物弧光可能会更大一点,观众也更能共情一些。

还有一个是那场夜景追逐的本应该是高潮的段落,剪辑节奏和配乐多热血啊,但是因为前面的人物没竖立起来,导致我很难带入角色,即便马特达蒙冒着生命危险和违抗上头的命令也要救下证人,听起来多辉煌啊,但是出来的结果是你们追啊跑啊,我看着一片乌漆麻黑想睡觉。

最后美国如愿以偿推翻萨达姆政权,说“这是一个新的伊拉克,是暴政的终结自由的开始”,但是伊拉克陷入四分五裂,局面好像更加混乱了,然后有人发问,美军什么时候撤?

呵呵那个美国的代表说,as long as they(我们) needed.最后马特达蒙曝出了发动战争的骗局,但是what’s done is done,政治纷争中的阴谋和骗局还少吗?

 6 ) 纯洁的象小白兔一样的美国民众

主题......狂汗,师出有名,没有就他妈的造一个,这个道理领导知道、干事知道、当兵的知道、老百姓知道,连小孩子都知道啊。

君不见,赵小龙同学翻王小菲同学的书包时会说我的铅笔不见啦,会不会在你这里啦?

皇帝的新衣具体是什么内容忘了,大致应该是老百姓看赤裸裸的皇帝心想,是皇后就好了,但看看也蛮爽,免费的脱衣舞类,管他身材怎么样,结果一小孩毁了大家饭后观赏的乐趣,寓意应该是该装傻就装傻,凡事点明了就不好玩了,此片就是那个小屁孩,似乎冒了天下大不韪说明了真相,显示美帝国主义民主高挂,人人参政,正义感强烈的直上九霄,然后阅片结束后的观众们或大哭或大笑,不是慷慨上书就是去白宫丢披萨、鸡翅、西红柿,再然后举国哀悼参与莫名战争的两国人民,立马撤军,再再然后赔款万把亿美元的,把喝下的石油抛向伊拉克的什么什么河,最后把什么屎盆子啦、夜壶啦往前总统小布屎身上一扣,民主正义得以完美体现,可能伐啦?

此片节奏明快,小板砖演得正气凛然,可看,不错。

 7 ) 向伟大的美国致敬!!!!!!!

向伟大的美国致敬!!!!!!!美国真的是这个世界上最为神奇的存在. 它是唯一一个---可以撅着屁股硬说是脸, 之后又派人出来朝着屁股狠踹一脚说:你丫就是个屁股---的国家. 这部电影就是讲的Matt Damon朝着小布什的脸猛踹了一下然后告诉全世界那张不是脸是屁股,那个洞出来的不是人话全是屎.于是亚非拉的人民,尤其是伊拉克的人民感动了, 他们泪流满面说, 这世上还有真理在, 美国虽然操蛋, 但是起码还有民主和自由, 你看, 这么反政府的电影都拍出来了, 为我们伸张了正义, 揭露了他们自己政府丑恶而虚伪的嘴脸, 哦买糕的,我们内心有一种情感在升腾,无法言表, 只觉得冥冥之中有天意......前段时间我在twitter上写, 从不理解什么叫"浪子回头金不换", 所谓的浪子回头, 全部是因为混过玩过不屌了所以转回来, 可悲的卫道士们站在他们转弯的路口手捻山羊胡眼泛泪花欣慰的长叹"金不换啊金不换". 且不说他们根本不了解推动这转变的原力是什么, 就说如果这时真的给出去了几个大金砖, 我担保80%的浪子们立马原地再回头, 坚定不移的朝着原来的方向继续走下去了.美国的荒淫无耻不是一个Matt Damon可以洗刷的了的, 软弱的被欺侮国家人民也不必眼巴巴泪汪汪的被一部擦屁股的电影所感动. 强权既真理的意思就是, 即使他后来抽着自己的假脸说:我就是个屁股, 也改变不了他用这个屁股喷了你一脸屎的事实. 而他想要的, 就是这个事实. 事后抽抽脸, 完全是为了给哭哭啼啼的小弱者们一个安慰. 这个无关紧要的小安慰在小弱者那里, 却可以被当成是天给的恩赐. 拿着枪的屁股的精彩买卖.所以看清了, 浪子不是等着被拯救的, 他们是走着自己的路来逗你玩儿的.

 8 ) 看看几年前被美国【普世价值观】洗脑的憨憨们

美国的【普世价值观】在18年之前,纵横中国洗脑无数憨憨,幼稚的憨憨们以【独立思考】为旗帜,美其名誉【众人皆醉我独醒】。

2019年新冠病毒彻底揭开美国的遮羞布,抹黑造谣中国,阻挠中国回归强大。

看看当年无知的愤青有多幼稚。

美国拍了电影《绿区》就反思了伊拉克战争?

打完了伊拉克,撤出伊拉克,反思。

再打阿富汗,利比亚,叙利亚,再撤出阿富汗,利比亚,叙利亚,只留下一地鸡毛。

美国还拍了《黑影坠落》了,拍的就像征兵广告一样,大义凛然。

还拍摄很多DC和漫威的超级英雄电影,超级英雄们真的拯救世界了吗?

连美国自己都没拯救。

美国好莱坞,拍着最正义的电影,美国白宫的政客们,却做着最龌龊的勾当。

 9 ) 从另一个方向走来

《绿区》是2010年初上映的一部美国电影,导演保罗·格林格拉斯继《谍影重重2》和《谍影重重3》后,与麦特-戴蒙的再一次合作。

《绿区》的整体架构和风格与《谍影重重》系列极为相似,走的都是紧张刺激的动作片路线,主角在不知不觉中陷入了一场阴谋,必须靠自己的力量找出事情的真相,在体制内打击邪恶势力、伸张正义。

不过这次的故事背景落在萨达姆政权被推翻后的伊拉克,核心阴谋则是伊拉克大杀伤性武器的真相。

《绿区》的整体格局不大,故事情节也不复杂,没有上穷碧落地牵扯进华府核心官员,也没有下至黄泉地展开系列血腥谋杀,一个派驻伊拉克的美国军官,几次寻找大杀伤性武器都扑空后,开始怀疑信息频频出错的真实原因。

这名军官在一次行动中意外发现,一名前伊拉克将军与大杀伤性武器的信息有密切关系。

在上报了自己的发现后,这名军官立即被美国派驻当地的官员隔绝在后续调查行动之外,他于是决定带领几名手下独立展开追查。

接下来就是双方的斗智和街头巷尾的追逐。

最终虽然真相大白,但证人却遭杀害而无法出面指证背后的阴谋。

《绿区》的故事结构本身尽管是一般的商业娱乐片,但其中直白地呈现的两个议题却让人不得不关注。

第一个议题是大杀伤性武器到底在那里,另一个议题是美军对伊拉克的重建如何进展。

伊拉克握有大杀伤性武器是美国对其宣战的理由,但布什政府已经承认战前的信息并不正确,伊拉克里没有大杀伤性武器,当时的出兵决定是在被某个伊拉克间谍误导的情况下做出的。

对于布什政府的辩解,《绿区》影片中表达了非常明确的观点,一个错误信息可以轻易地被核实,但布什政府却在没有核实的情况下决定攻打伊拉克,唯一合理的理由就是布什政府刻意不核实,刻意用不可靠的信息作为出兵的理由,大杀伤性武器的存在只是出兵的借口。

《绿区》对于这个议题还提出了一项控诉,就是新闻媒体在这个过程中成为帮凶,记者完全根据布什政府提供的资料,在未经调查的情况下进行发布与宣传,因此造成美国百姓的恐慌和一致性的舆论方向,如果布什政府有罪,这些新闻媒体也需要负一定的责任。

《绿区》中的第二个议题是重建伊拉克的方式。

如果大杀伤性武器是布什政府攻打伊拉克所用的借口,则推翻萨达姆政权、为伊拉克人民建立民主政治是布什政府使用的宣传口号。

在影片中,美国派驻当地的官员解散了伊拉克的政府和军队,并找来了一位流亡海外三十年的伊拉克人,作为新政府的领导人。

同一时间,一位中情局的官员质疑这种做法,认为只有伊拉克当地人才了解伊拉克,应该从旧政权中寻找反对萨达姆、但被老百姓所了解的人来组织新政府。

影片并指出美国派驻当地官员的做法,其实是为了成立一个美国的傀儡政权,让美国在撤军后仍能掌控这个国家。

在这个议题上,《绿区》做了一个很有趣的安排,片中特意增添了一个伊拉克百姓的角色,在过程中全力协助美国军官寻找真相,但却在结局中开枪射杀前伊拉克将军这个关键证人。

无论美国出兵伊拉克的真实用意何在,推翻萨达姆政权终究是伊拉克老百姓的愿望,然而当美国的官员们躲在“绿区”这个世外天堂,一边游泳晒太阳,一边讨论如何重建伊拉克时,是不是应该走出去看看眼下的伊拉克百姓正过着什么样的生活,是不是应该问问伊拉克老百姓究竟想要一个什么样的新政府?

对伊拉克的重建,应该真心以伊拉克人的幸福为首要考虑,而不是着眼于美国未来的控制,或如何让美军尽快撤出伊拉克。

《绿区》是一部立场极为鲜明的影片,姑且不论其中所表达的信念是否正确,但在布什政权后,终于有不一样的意见能够被大声说出来。

随着布什政权的结束,越来越多人开始检讨布什政府的政策得失,说是权力斗争也好,说是秋后算账也罢。

但这终究是政党轮替所带来的好处,一项政策的好坏终究会被摊在阳光下检讨,可以有不同的声音来引导人民的思考。

奥巴马在竞选总统之际便承诺了从伊拉克撤军,但在上台后显然发现事情比想象中的复杂,撤军与否牵扯到美国本身在中东的利益和伊拉克百姓的福祉,但民主制度的真谛就是由全国百姓共同对重大国家议题做决策,什么是好、什么是坏,必须老百姓说了才算,否则单方面以政府、以总统的观点来行事,在个别事件上也许更有效率和合理性,但最终的结果却是走向独裁专政。

而一个政府要能真正地听到老百姓的声音,就必须开放媒体自由和言论自由,让老百姓可以从多种面向来理解事件,作出自身的判断后自由表达个人的意见,如此的舆论形成机制才能正确反映老百姓的想法,才能保证政府的施政不会偏离民意太远。

《绿区》于2007年便开拍,预计于2008年3月12日上映。

但最后因为各种原因,推迟至两年后的2010年3月12日。

 10 ) 牺牲人物讲故事

这两年好莱坞反思伊拉克战争的电影越来越多,但多数还都停留在战争对普通百姓尤其是军人家属的影响上。

相比之下,本片的可以说向更高层的反思探出了一步,但多数时间还是遮遮掩掩,而且重心也完全放在了戴蒙历尽艰险的场面上。

看这部影片时,我想起了很多其他影片,或者说,这片子有太多其他影片的影子,无论是从内容还是思想上都缺乏原创元素,但终究并不妨碍其较高的观赏性。

戴蒙饰演的Miller很容易让人想到今年在奥斯卡上大红大紫的《拆弹部队》里的男主角William,同是有些玩儿命精神的美国大兵,同样对当地人心存同情,但相信少有人期冀小马哥能凭着Miller这个角色拿到奥斯卡提名。

原因不是小马哥演得不好,而是剧本对这个角色的刻画有缺欠。

Miller这个角色刚出场时给人的感觉是坚决服从命令的底层军官,但从执行完搜索马桶厂的任务就开始质疑一切,之后虽历经千难万险也从不动摇。

究竟是什么个人原因促使他和其他士兵不一样,电影里没有向我们交代他的任何背景。

而实际上《拆弹部队》里也没做这些交代,但随着剧情的推进,我们似乎能逐渐理解男主角的行为:这是个专业能力极高的疯子,他不太喜欢和人打交道,拆弹是他最大的乐趣,通过拆弹救人是体现他人生价值的唯一途径。

但回过头来想想《绿色地带》里的Miller,全片看完了我们还是不知道他究竟是怎样一个人,或者说,他在影片里更像是一个线索性人物,所作所为完全是为剧情服务,而缺乏清晰心理脉络的贯穿。

细想想,其实片中其他角色也都是符号型人物,皆因这部戏讲的是事而不是人。

比如Greg Kinnear的Poundstone代表白宫,Amy Ryan的Dayne代表媒体,Brendan Gleeson的Martin代表政府中的反对意见,那个瘸子Freddy当然就代表伊拉克人民。

这种符号性的设定,使本片更偏向于像《鹰眼》或《全民公敌》那样的略带反思批判的娱乐大片,而非像《辛瑞那》、《不朽的园丁》那样的纯粹反思剖析政府决策的影片,实际上《绿色地带》最后那一段多方追踪也实在是精彩好看,只是觉得有些浪费这一票演技派……好吧,我要求的太多了。

要求高的原因或许是因为我从这片子开拍就开始期待,主要是因为Greg Kinnear,觉得这家伙选片眼光总是挺准的,可塑性也超强。

但本片里发挥空间实在有限,角色本身只是个白宫的替罪羊而已,连个big boss也谈不上。

不过看他和马特戴蒙演对手戏,猛然想到了两人竟合作过那部超扯的《贴身兄弟》,不禁对着屏幕笑出声来。

昔日的连体兄弟如今大动干戈,对两人来说也是种另类的怀旧方式吧。

《绿区》短评

无头无尾的政治电影,但是最后米勒的愤怒是感受到了。

5分钟前
  • Luke
  • 较差

两个小时就是为了让弗莱迪和梅花J将军代表伊拉克人民说那几句话,显得大而无当了。说清它想说的阴谋论,需要一部电视剧的长度。美国人的政府架构,感觉也许人脉关系比我朝还重要啊。每次看马特达蒙被人一顿胖揍,我就觉得他是在替伯恩还债。

9分钟前
  • 大头绿豆
  • 还行

作为一个天朝的幸福孩子,觉得他完全在无病呻吟....只是后悔我为啥要下6G的版本.......

10分钟前
  • Lane_
  • 还行

“这不是你能决定的事情啊。”这就是政治戏剧永远的高潮,即使每个角色都代表一个人物与符号,一种态度与价值观,但成王败寇以后,真相本身已经毫无意义。好莱坞的银幕英雄与华盛顿的电视总统在本质上没什么区别,都像世界小姐选美一样鼓吹世界和平与民主,私下的勾当足够养活一批花边小报。

15分钟前
  • 全面回忆
  • 较差

20分钟前
  • 大臀村
  • 力荐

HOT!HOT!HOT!

25分钟前
  • marsha
  • 推荐

别搞得最后真相传到媒体手里就万事大吉了

27分钟前
  • hanstveit
  • 还行

现在看这部电影,简直就是极大的讽刺。人类果然只是在不断重复那些经历过的悲剧。因为911,整个美国社会包括好莱坞对于恐怖主义以及阿拉伯世界充满了敌意,直接导致了后来的伊拉克战争,那个时候很多明星是支持发动战争的,等战争结束后,大家又开始反思,这部电影出现于2010年,正赶上反思的浪潮。去年,以色列的一个音乐节遭到了恐怖袭击,260名无辜百姓丧生,以色列暴怒了,中东战争再次打响,美国公开支持以色列,新一轮的战争又开始了,群众也个个群情激奋,好莱坞也选择了政治战队。等战争结束,再过几年,他们又要开始反思了。不断地重复重复重复......我很疑惑,拍这些电影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呢?

32分钟前
  • 木石子
  • 较差

国际版虎胆龙威

35分钟前
  • 老泰瑞
  • 还行

一扯到政治 电影就失去悬念了。。。。不过 既然开战了 还利用军阀来管理伊拉克的话 的确会很稳定。。。但和萨达姆时期又有什么区别呢。。。

36分钟前
  • Nico
  • 还行

谍影重重的巴格达版, 情节和战争场面都很紧凑且精彩, 可是政治题材类的电影永远摆脱不了肮脏的政客, 假大空的propaganda.

41分钟前
  • SilentTyler
  • 还行

没有绿色的绿区……

45分钟前
  • eakon
  • 力荐

这实际是一部剧情片.

49分钟前
  • cache
  • 推荐

晃到吐……阴谋做的也很简单俗套。

54分钟前
  • ᑐᑌᑎᕮ
  • 较差

巴格达那种氛围刻画的蛮好哒 纪实风格的战争片看着也不错

55分钟前
  • 禾希食反
  • 还行

让我这种军事政治白痴看这片子真是浪费啊。没有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战争怎么看都是隔岸观火,又怎会理解导演的一片苦心呢?

60分钟前
  • asfishinwater
  • 还行

你可能永远无法了解真相,但是,你不能失去了解真相的勇气!

1小时前
  • 北极光
  • 推荐

greengras 这次晃得也太狠了吧老美的装备真先进

1小时前
  • ButtMan
  • 还行

x

1小时前
  • 我还是我
  • 较差

每人都有犯2的那么几次。。。

1小时前
  • 小鸡破逼于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