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东狮吼2》有感观影后不禁说出SHIT,旁边一位老者语重心长道:“孩子,你心中有污秽,所以看什么都是污秽。
”我顿觉春风扑面,凝视起他的脸膛来,真希望能如他所说一般!
不得不承认,辨别事物时会不由自主地带入些主观情感,从而产生误差和失真,但事实该是如此还是那样。
就好比越国西施,再怎样诽谤都不能诋毁她的美貌。
同理,齐国的无盐,再怎么夸赞,也还是难以掩盖其貌丑的缺陷。
小芝芝,一个风雨过后的彩虹女人,已然蜕化成当之无愧的烂片女王。
自从复出以后,仿佛要改变人们心目中荡妇淫娃的形象,拍片不断,但难寻佳作,都是些无诚意、无深度、无演技的“三无”伪产品。
虽然作为演员的她在本片中按照自己惯用的套路完成了一个演员应尽的义务,但无奈整部影片水平低能。
这样一味儿讲究数量而无视质量的做法,只能让厌恶你的人更加恶心你。
再说小沈阳。
如果让他当观众,对自己的表演是否认可?
我想回答是肯定的,因为他延续了三枪、大笑中二人转式的肤浅表演风格,语言与行为与思想脱钩严重,丝毫无任何惊喜可言。
让他这样一个外表有些憨态、又略带小聪明的小品演员,去扮一个城府深、心机重、感情杂的狗头军师,明显张力不足,捉襟见肘。
于是我们在电影中,又一次看到小沈阳除了耍二就是充愣!
失望之极啊!
好不容易挨到了结束,那电影到底讲了些什么?
好像有爱情、有战争,但我刚看完就已经淡忘了,只记得那发出过的一阵阵可悲可气的无奈尴尬的笑声。
我想引用以前《第十放映室》里说过的一句话:作为一部中国本土电影,如果失去了自己的本,剩下的也就只有土了。
开场二十分钟实在忍不住掏出手机看豆瓣上大家怎么评价,看到二点七分我就笑了,本来在电影院掏出手机来还挺不好意思的,转眼发现我旁边的大叔打呼噜打得特别爽于是释怀了,由于鄙人对电影的要求比较低,基本上去电影院看哪个时间上最近就看哪个了。
我后悔了,真的后悔了,一个准高三学生宝贵的星期天下午竟然浪费在这种片子上!!
导演你情何以堪啊,你不知道一个准高三学生抽出两个小时来看电影是多么不容易的事情吗。
一句话,没下限。
电影上映前一天,时光网的评分是2.9,说明大众对这部电影的期待值都不高,去看这部电影,有些也许是为了消磨时间。
不得不说,《河东狮吼》第一部的时候,票房是有目共睹的,那段经典对白现在依稀还能记起;而这次的第二部,无疑可以借东风。
当然,男主从古天乐换成了小沈阳,确实让人有点难以接受,姑且当成是喜剧电影的一种催化;但是看完电影,真的让人抓狂了,找不到亮点,无数个吐槽点。
马伟豪导演的电影,像《新扎师妹》、《地下铁》都是非常成功的,但这次却让人大跌眼镜;无疑这部戏从剧本上就让人觉得很无语,不是无厘头得无语,是无聊得让人无语。
一开始,张柏芝仍延续第一部的架势,野蛮无理,大嗓门的豪迈,她老爹(本山大叔还是那一副演小品的腔调啦,不过还能接受)一出来也想让观众笑了一把。
紧接着,我就有点被雷到了,小沈阳来了,一副翩翩佳公子的路数,一张冬瓜脸,一种东北二人转的腔调,一场不知所谓的辩论下来,两人就莫名其妙的同居了!
这部戏的标签是爱情喜剧,单说喜剧,几句不痛不痒的调侃,几个有点弱智的桥段,尽管我们还是能偶尔笑一笑,但多数不再为电影的意义,而是笑这部片子的无聊滑稽;而爱情呢,由同居引发的感情,没有任何理由地爱了,居然还有点难分难舍的调调,我只能看成是牵强附会。
好吧,撇开标签,这大概只是一部闹剧。
张柏芝的演技是有目共睹的,金像奖影后,《喜剧之王》、《忘不了》这类片子有口皆碑,而当年第一部的柳月虹,到了第二部的王月英,简直千差万别,豪情万丈不复当初,连执拗的性格都俨然不再。
河东狮不应该是敢爱敢恨的么,可是这部戏里面,我们失望地看到,王月英的生活似乎更多的是无奈和妥协;这样的河东狮还是河东狮么?
这样的张柏芝还是当初那个么?
不得不嗟叹,岁月如梭,当年她还是那个香港影坛红极一时的人物,经过生活的磨砺,到如今日渐消瘦,眼角眉梢也有了深深的皱纹,让人不免唏嘘。
尽管为了生计,接拍这类片子也并非本意,但是自贬身价这种错误,犯一次已经足够。
我们要的不是票房毒药,我们想看到的是风采依旧的影后,爽利干脆的河东狮。
至于这部戏的框架,一个伪三国的故事,相信已经被足够多的人吐槽过了,面目全非的名字,乱七八糟的剧情,一群来自各个领域的演员,明明、英英、统统、空空……这样的名字,把我雷了个外焦里嫩。
以及戏的最后,小沈阳一脸憋屈的表情,讲了一堆肉麻痴情的台词,实在让人难以接受,相信大众的评价也只有三个字:不合适。
我把这部电影称作“电影版刘老根大舞台”,并不是对演员有个人偏见,只是把一些八竿子打不着的人硬拉来演出一个不知所谓的剧本,大众都无法接受这样一个成果。
商业化是趋势,但做电影最基本的诚心,是所有人的呼声,我仍旧期待张柏芝的好电影,仍旧期待小沈阳、本山叔逗趣的小品。
希望一切主流能回归正常轨道。
PS:现在豆瓣对这部电影的评分是2.4,显然比期待值更低,如果你想笑一笑,建议在网上看一看就可以了,无谓增加这部戏的票房,我们都希望把钱花在值得的电影上。
今天看完《河东狮吼2》,俺就注册了豆瓣,说实话,俺就是个懒人,喜欢看不喜欢写,那么多烂片都没逼俺注册豆瓣,《河东2》你成功了,你烂的太TMD成功了!!
这两年中国电影市场怎么了?
《孤岛惊魂》把我看哭了,这就是咱内地的恐怖电影;《宝岛双雄》把我给看吐了,看来二世祖真没法接他老爸的班了;《河东2》是把我看怒了,把一个好脾气的人看怒了,我擦,就说咱笨吧,尼玛也不带这么侮辱俺滴智商吧?!!
我本以为咱不聪明,看看商业片看看娱乐片哈哈一乐闹个自己哄自己高兴得了,没成想这么悲哀,让电影把俺娱乐了,太欺负老实人了!!
写这篇文字的时候,俺一直在心里说:注意素质!
俺们村儿那些脏口粗口就不说了,只羞涩地提一个问题给编剧大哥:您那语文课是体育老师教的吧??
拜托,骗钱也要用用心呀!
一个表现爱情忠贞唯一的主题让您拍的这么恶心捏?
其实我倒想替演员们说句公道话:一个烂片的根子就是因为一个烂编剧,情节*操**蛋**多好的演员也没用,总不能叫演员们都像刘谦一样无中生有,高喊着“见证奇迹的时刻”吧!
小沈阳呀,演技不是很出众就找好点的本子吧,再不行别进电影圈规规矩矩演你的小品去呗,辛辛苦苦二十年演小品得来的名气两部电影就糟蹋完了,你说你何苦捏?
也许有的人说了,有你说的这么烂吗?
那我问下看过的给我解释下:小沈阳饰演的卧龙先生应该是当世最高明的智者吧,要不然不会让刘大和司马空抢着去当军师,就这么一个智者在辩论会上只会白痴的装逼?
在军营里那么二的整治军纪?
尼玛智在哪了?
高明在哪了?
凤雏更别提了,整个一个小丑,还是脑残那种的,靠,导演编剧二位大人小心,别让这两位古人从地下爬出来砸你们家玻璃去!
拜托导演编剧们别尼玛再说什么现在的观众欣赏水平高了,口味高了,层次高了,少往观众脸上贴金,还是多往你们作品上贴贴金吧!
指着大腕指着炒作指着拿观众当傻子早晚有一天会把中国电影搞成中国足球那样臭,那样令人唾弃!
真到了你们自己把自己的饭碗砸掉的那一天,你们难道去吃屎吗?
唉
RT…………小沈阳真心不适合这种睿智淡然的角色,张柏芝婚后演技大不如前,这片的爱情在哪里,剧情在哪里,喜剧色彩在哪里?
片子有狗血的韩剧开头,打打赌,结结婚,然后,连风花雪月都木有,就直接爱上了,充分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你永远找不到爱情的开头……然后,对于混乱的剧情我都懒得剧透,我觉得烂片基本的共通点就是剧情烂,你找不到编辑的逻辑在哪里。
剧情薄弱可以用演技和感情补,但如果剧情烂和没逻辑,那就是侮辱人的智商了。
另外的另外,你们能不用这剧情去侮辱三国么!
这演技……小沈阳还是适合舞台的搞笑,张柏芝还是找找婚前的感觉比较好。
而且,小沈阳和张柏芝报在一起的画面真的好违和啊!!!!!!!!!!
柏芝啊,选片需谨慎啊!!
烂片的问题,我比较相信的一句话是,Fool me once, shame on you; Fool me twice, shame on me!
河东狮吼2,到底是不是个烂片,这个可以毋庸置疑了。
不看内容只看卡司就能料到这是一部烂到家的电影,所以,这种电影不需要影评,所以,不如让我来换个角度给你们来讲故事。
我们先来说说张柏芝好不好。
我虽然从来不觉得她美,但是我不否认她在艳照门前还是拍了不少好电影的。
但和陈老师的合照流散坊间后,我们的柏芝姐姐顶着人老珠黄的脸义无反顾的扛起了中国烂片之王的大旗。
很多人都说张柏芝不会演戏了,其实转念想想,是一个无依无靠连自己都不相信的女人,你还奢求她怎么样呢?
要不是为了奶粉钱,我相信柏芝姐姐也不会这么死皮赖脸。
再来说说我们的本山大哥吧。
对于本山大哥,我认为是可以和郭大爷想提并论的。
他们在各自小品和相声方面的造诣是别人难以企及的,这个没人可以否认。
但老话说的好,术业有专攻。
我只是想劝劝各位玩票的前辈们,跳好二人转唱好大鼓书就差不离了,非得糟践糟践电影,还整得自己身败名裂,就有点划不来了,对不对。
最后,再瞧瞧小沈阳。
你看我搭理他么。。。
但是话说回来,虽然是部烂片,但是我们不可以这么草率的否认它,因为作为烂片,它烂的还是很有教育意义的。
拟人化的形容一下,河东狮吼2就是一个有着优良血统的孩子,可是长的丑到爆,经过自己努力后,发现社会太黑暗,于是就破罐破摔自暴自弃了。
但大家要相信,不要拿它和原先的河东狮吼相比,港式的鸳鸯奶茶又怎么能和东北的棒碴粥相提并论呢,但是你细细看来,我竟然惊讶的发现,河东狮吼2竟然是这三年恶搞三国的电影中故事讲的最好的。
自从吴宇森要拍赤壁,全世界都知道恶搞三国有钱赚,但一个个都飞在天上不肯下来,都以为越不接地气越牛逼。
我想马伟豪的本意也绝非是要借尸还魂。
要是古天乐肯接这部戏的话他一定愿意拍河东狮的婚后幸福生活,但就是这么个无心插柳,却不失丢出了几个好梗。
我深刻的承认,这是一部能烂到吐血的片子,尤其是听到小沈阳的东北话时,我时刻在提醒自己不是在看乡村爱情,但是,哪怕是无意之举,它至少不是为了搞笑而单纯的搞笑,这点很让人欣慰,和惊喜。
老话还说过,讲笑话千万不能自己先笑场。
这个极富教育意义的电影还告诉我们一点,好演员也许不能让一部烂片更好,但是烂演员完全能秒杀一切。
河东狮吼2,走好柏芝姐姐,走好本山大叔,走好小沈阳,你走吧,求你别回来了
我记得很早的时候看过河东狮吼1,那时候还看不懂,但依稀记得张柏芝那撕心裂肺的一吼,我当时想河东狮吼应该是门很高深的武艺,那时候虽然看不懂但我却发自内心的觉得两主演是男才女貌,可这部戏的男主角算是怎么一回事?
哪个次元来的,每次看到他说话我都会以为他要忘词了,那猥琐的小眼睛哪像有智慧的人,还莫名其妙的两个人就擦出火花了,他和本山大叔的台词就是两个庸俗无聊之极的两个老男人之间才会有的对话,他俩也就适合演演小品,春晚都不参加了还来拍这种垃圾片,这真的是喜剧吗?
都是什么乱七八糟的人凑在了一起啊司马空是这部戏中唯一的男人。
其实张柏芝我一直都挺喜欢她,野蛮秘笈,旺角黑夜以至于无极我都喜欢,真心觉得她好看,这部片也觉得不行了,那表情好生硬,像个市井大妈,清纯一去不复返。
实在忍不住了来吐槽,我可是白蛇传说,画壁这类的电影都会觉得好看的人啊..但是河东狮吼2真的让我受不了了..小沈阳这人长得很有喜感是没错..可是看着他在那里耍帅真的很不爽啊,他讲话时鼻孔还一会儿小一会儿大的,看着他的脸我完全无法把他和万千少女都迷恋的孔明哥联系在一起..剧情感觉是一段段联系在一起的,有些镜头根本没必要,那么努力牵扯进来是想干嘛!!!打战也莫名其妙.笑点也莫名其妙,人物关系莫名其妙,结局莫名其妙..紫嫣真的就这样死了?云儿也这样死了?月英就这样毁容了?说好的解药呢!张柏芝的高低眉毛看得我很揪心啊..真想把它弄在一条直线上赵本山在海报上占据那么大空间,实际演的没多少,还不如张馨予演的多..这部片真的很烂!!!!
是因为本山吗?
柏芝一出来我就觉得沧桑了。
没有喜剧的气场。
怀念第一部的青春和喜庆。
本山一出来鸡皮疙瘩都冒出来了。
直到镜头来到明哥出来了,然后给个侧脸,应该是沈阳妹妹要出场了吧,因为这个时候我已经受不了了。
下载了15%好像直接删除了。
我都觉得对不起我的快播,然后切换到最近比较热门的某岛国电影去了。
你懂得。
我真的是求你了,本山大叔。
你就不要拍什么电影了好吗做好你小品二人转东北那旮瘩乡村电视剧这些有前途的事业去好吗虽然都说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但是你不能数学转换那样,以为地方的就是全国的吧。
你那东北味,哥也就一年看一次会觉得幽默。
您要让我多见几次,我吐给你看啊。
只是,柏芝真的沧桑啊!
看着就心疼。
自己折腾了那么些年,虽然大红,但是戏路却停止折腾了,复活搞来稿去都是这些喜剧之类的。
做为明星,你已经很够档次了,但是做为演员却失败了。
张柏芝的演技有目共睹,这四分只是给她和搞笑成分。
导演和女主都没换,在一定程度上使前片的风格得以延续,但本山大叔和小沈阳的加盟,使原本无厘头的港片混了一股“酸菜”的味道。台词“软穿越”,柏芝演的很认真,却太用力,小沈阳演的不搞笑但其“本身”却很搞笑,倒是许绍雄演的刘大绝对高端黑,不简单哪
搞笑太生硬
真能折腾
我不得不说在这个片子上 豆瓣的豆友有多么的一致阿 烂片!
前面还有点搞笑 后面就。。。。
看完了,知道这电影讲了个冷笑话,太冷了,我大概都忘了如何去笑。导演都是原班的,可片子拍的却是不入流的。
唉,别对演员抱有这么大恶意吧……配音的话,粤语版我觉得还可以,没什么大错误,张柏芝美貌加分喜剧片还是宽容点吧,相对于现在国内很多喜剧,真的是不错了,男主…..算辽别太挑镜头:好像没什么她们在房顶那个旋转椅上
但是为毛赶脚木有以前的好看
尼玛每个月总有那么几天想强奸一下自己的大脑,轮奸一下自己的眼睛,寻找寻找国产电影的下限在哪里。难看的一米啊卧槽!!!【中间忍不下去了跳着看,喵的可见我的功力还需长久磨练。】
可不可以不要用地雷火药来打仗啊啊啊啊
我就不明白了,很多人都没进电影院就来给一星二星的,你们大脑有屎啊?
豆瓣里评分在3以下的恐怖片,都可以看一看,因为它们总有难得的笑点;豆瓣里评分在3以下的喜剧片。。。。。。。。。。。。。。你就当恐怖片看了吧
还我古天乐。
烂片榜TOP 1应该没啥悬念了
我非常羞耻地说:这么超级无敌烂的片也让我在IPAD上看了。
幸好依托了千古闻名的诸葛亮的背景,否则光是小沈阳和张柏芝谈情说爱怎么看得下去?小沈阳真的好丑啊,不过这部戏里尽量改动他以前舞台表演的那些表情和动作,还算有一些真诚。值回一颗星。
其实不至于那么差
张柏芝有几件衣服还挺好看的~
看过,个人觉得还不错啊,一开始赵本山出场很搞笑,后面主要都是小沈阳了,各种段子,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