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晓明为什么就会那么红。。。
女生们说我嫉妒也好羡慕也好。。
我真的就想发自内心的说。。。
这SB怎么就那么2呢。。。
我敢断定这部片子肯定能成为史上最经典的烂片之一。。。
在此祝贺一下。。。
我得承认这片子其实很无厘头。
标题里带个括号说(2),这个2真没错!
导演很牛啊,能说服这么四个男星拍一部情节极度无聊演技极度垃圾搞笑极度无能的片子,李力持到底背后有什么力量在加持他啊?
黄晓明版唐伯虎,不风流,很纯情,不读书,很暴力,黄晓明整部戏表演一直是貌似很给力,当然不管他怎么给力,还是皮笑肉不笑,连表演一场假装纯情的戏都是眼神空洞,除了帅,就是傻笑。
至于周立波演祝枝山,我完全崩溃了,他是表演吗?
他是一直在找抽。
所以导演让他他被18铜人第二次一脚踢出去后,干脆就玩失踪了。
这人还是适合说海派清嘴,千万别拍喜剧片,这个人是没办法当配角的,当不好。
至于任贤齐,有必要这么糟蹋自己吗?
搞得像个印度瘪三,他不是在表演电影,是表演人是如何可以在电影中作为石头人,木偶人,箱底活人等道具出现的。
至于陈百祥,假如没有他,这片子完全没有演员懂喜剧了。
可在我印象中,陈百祥演喜剧从来不需要如此高调露肉来制作笑点。
还有罗家英,张达明所谓一帮笑星,都是来路过打酱油的,不知道打打酱油能捞多少片酬,还是友情出演?
我七岁的女儿很喜欢这烂片,虽然这让我很为女儿的品味伤心失望,但这也说明本片适合娱乐七岁儿童。
片子很烂,能说服各位有知名度的演员演出这么烂的片子的导演很牛,鉴于此,我给较差评分,向导演致敬。
早就上映的一部片子,打着搞笑和唐伯虎2的旗号本来对于我这种周星驰迷和搞笑控是很具有吸引力的,但是由于不是黄教的教徒,所以在上映时没有去为票房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这几天,由于实在无聊,本着纯粹是为了消磨时间看了他,没报什么希望,结果看后失望更大:黄晓明表情太假,演技太烂,为了搞笑而故意表现的很有喜剧效果,结果让我看了后只想吐;张静初更烂,纯粹是在背台词,本来就不美还要装成个倾国倾城的美女,表情僵硬,目光呆滞,实在是看不出哪美;而其他的配角人物,任贤齐顶着一脑袋的卷毛,演技并没有什么突破;黄百鸣依然还是他以前的那一套,光着身子,调戏美女不成反被揍;就是周立波的表现还不错,虽然我并不怎么喜欢这个人,因为我是那种吃大蒜的,没法和这种爱喝咖啡的高层人士相比,但是在这里,客观的说,他的表演还是不错的,演技超过了其他的主演和大腕,对于第一次演电影的他还是可圈可点的,一部片子下来,也就他塑造的人物影响能深一些。
再来说说这个剧本,对比周星驰演的那个唐伯虎点秋香,这个剧本毫无新意,更无笑料,节奏拖沓,简直是不知所云。
最后还要来个假到不能再假的特效......好吧,我承认我再一次的手贱点开了他......我犯错误了,再一次的,如果让我在选一次,我宁愿睡觉......
我觉得还行,主要是故事情节还算完整,几大配角也蛮出彩,黄晓明中规中矩,张静初一般般吧,但是爆笑的地方还是有的,暑假图个乐,这电影至少让我和朋友大笑了,放松了,就达到喜剧目的了。
最近鸭梨比较大... ...
思绪很乱,就挨个点评吧印象最深的是樊少皇,不论是主持造型还是海盗造型,表情身材都让人很萌,帅呆了!!
虽然就剧情上来说没有可以发挥演技的空间,就是一个没头没脑没动机的大恶人,但真的很坏又很帅啊!!
周立波是第二个留下印象的,基于本人性格特色,演的非常像又贱又搞笑的上海小男人。
那小眼睛一米米,很扯,可惜配音没有显示出特色来。
任贤齐和陈百祥是打酱油的,没印象,不知道在整部剧情中加这么于剧情没有帮助,于角色又没个性的人物干什么,偏偏镜头还很多。
黄晓明:弱智的让干啥就干啥的,没有个性的,没谈过恋爱的五岁小弟弟。
可问题是为什么角色叫唐伯虎啊!
倩倩:从头到尾没交代清楚到底是干什么的,到底什么性格都没交代清楚,就知道比黄晓明演的五岁小弟弟大点。
整个故事好像怪阿姨调教小弟弟。
本部影片最无厘头的就是大S的出场,她出来干什么啊干什么?
有什么用没?
就是为了让她露个脸,结局就让四大才子走进龙凤店?
进去干嘛?
进去电影就结束了是么?
整个剧情最精彩的剧情是透明丹那一段整蛊祝枝山,经过一系列的铺垫,总算让祝枝山相信了透明单,但是,编剧啊编剧,你花那么大的劲那么多镜头,就为了让祝枝山出丑么,怎么到后来虎头蛇尾,就这么完了呢?
黄教主亲自出马 让人唏嘘不已.但是 不可否认的是 同志们 在你们看了 嘻游记 之后 还会BS这部片子么 .本人认为 凡是都是对比出来的 黄教主这次已经赢了嘻游记.当然 我喜欢张静初
本片虽然大张旗鼓地打着周星驰《唐伯虎点秋香》前传的旗号,但剧情重心却截然不同,单从片名上看就尽显想吃老本又力不从心的纠结心态,到底是想突出“唐伯虎点秋香”还是“四大才子”呢?
显然片方对黄晓明搭档张静初明的票房号召力信心不足,只好找来周立波、任贤齐、陈百祥三位喜剧好手组成“四大才子”,从头到尾尽展耍宝搞怪之能事,至于“三笑”和“点秋香”的传统桥段则被严重边缘化,黄晓明版唐伯虎和张静初版秋香格外失色,爱情对手戏更是相当无味,动作打斗戏也设计得十分粗劣,再联系到今年同样口碑崩盘的郭德纲《三笑之才子佳人》等影片,翻拍经典在近几年俨然已经成了炮制烂片的代名词。
黄晓明虽然近几年人气爆棚,但在电影上无疑还是个“初哥”,商业号召力未经证实;张静初虽然是影坛熟面孔,但更多地给人以文艺片演员的平淡印象,不具备吸引眼球的足够能量。
比之当年周星驰、巩俐在各自电影事业如日中天之时强强联手,自然不可同日而语。
因而,周立波、任贤齐、陈百祥这三位已经被观众认可的笑星就被充实到主演阵容中,为影片票房增加信心保证。
不过这样一来,他们三人就瓜分了不少原本属于唐伯虎和秋香的戏份,剧情也就完全偏离了传统故事的轨道,才子佳人的浪漫情事被抛在一边,四大才子的癫狂耍宝成了影片核心。
影片一开始就花了不少篇幅描写“四大才子”不同的搞怪特征,此后的剧情推进也毫无主线脉络可言,只是一味展现他们放肆玩闹、互相整蛊的幼稚行为,张静初扮演的秋香直到20分钟之后才首次出现,跟唐伯虎的爱情戏同四大才子的搞怪戏相比,边缘化倾向显著,让张静初更像是个打酱油的角色,跟黄晓明的爱情戏明显生拼硬凑,毫无甜蜜感和浪漫感可言,两人对戏也擦不出什么火花,让最后两人生离死别的刻意煽情显得格外雷人。
《唐伯虎点秋香2》虽然想在剧情上搞搞新意,讲述“四大才子”成名前的状态以及唐伯虎与秋香的“前史”,但无奈讲故事的水准太差,根本形不成流畅完整的故事线,角色基本上除了耍宝再无看点,相当单调乏味,让影片沦为搞笑桥段的拼盘。
即便把搞笑桥段单拿出来审视,也多是对周星驰《唐伯点秋香》搞笑桥段的模仿,以及对其他经典影片元素的刻意恶搞,严重缺乏充满灵气与新意的创造性设计,基本上是拿无聊作有趣,把雷人当笑点,搞笑的层次相当低幼。
功夫打斗元素的加入也似乎仅仅为了让结尾热闹一下,制造一个伪高潮,实际上打斗动作设计得非常差劲,黄晓明的“金刚狼”式打法,同周星驰的“唐家霸王枪”相比,在精彩程度上的差距简直是天壤之别。
虽然黄晓明在电视剧《鹿鼎记》中演过韦小宝,但搞笑形象并未获得广泛认同,喜剧天赋也是平平。
此番担纲《唐伯虎点秋香2》,明显连他自己都未有足够自信,喜剧表演一味模仿周星驰,却完全达不到星爷自如流畅的发挥,总是显得用力过度,夸张过头或者幼稚可笑,没演出喜感倒把自身很“二”的特色表现得淋漓尽致,看来还是耍帅更适合黄晓明一些,喜剧表演还需要今后多多揣摩和历练。
张静初扮演的秋香虽然堪称她从影以来最为靓丽的扮相,但张静初本身并不具备商业片女主角的足够星气,演绎爱情戏也缺乏女性魅力和浓浓情意,结果把秋香越演越平凡,作为女主角完全起不到撑场的作用,让“唐伯虎点秋香”这个片名仅仅成为忽悠观众的幌子。
除了耍宝啥都不会的《唐伯虎点秋香2》并不只是个案,几个月前郭德纲《三笑之才子佳人》令人崩溃的程度有过之而无不及,再联想到《越光宝盒》、《花木兰》等片同样糟糕的口碑,会发现越是翻拍经典的作品,粗制滥造越是没有底线。
这充分说明在内地电影市场蓬勃发展的黄金时期,华语电影人只想吃老本赚快钱,不愿创新的偷懒心态。
翻拍经典自然省事多多,换汤不换药即可,而且基于观众对经典影片的广泛认知,无论是宣传还是票房都更容易操作,比全新创意的影片无疑有更多的保险系数。
因而如今翻拍片大行其道。
据新闻报道明年更是有“4位关公、4名白娘子、4个孙悟空、3桌鸿门宴”出击大银幕,但大多数翻拍片都没有得到影片主创的认真对待,只想图省事借势捞钱,不愿动脑子推陈出新,虽然有的片子在票房上取得了成功,但观众的审美趣味不会一直停留在低水准,被忽悠一次两次总会有长记性的时候,因而当前影坛这种透支经典信誉的行为,从长远看是注定要崩盘的。
(文/列文)——影评删节版刊登于北京青年报
片子我看二分钟就看不下去,于是我上豆瓣看看大家的感受.发现虽然大部人的感受都差不多,但竟然也有人评五星的,于是我就好奇的看一下全部作者资料:截止到七月二十五日,有十六个人评此电影为五星,只有一个人是2010年七月前注册豆瓣,其它十五个人全是七月十日到七月二十二日之间注册,所发评论大概都不超过四行字,大多一两行字.相信大家心里都知道原因.没创作诚意的电影,也只能是这样了....五千万的电影票房,是不是中国电影,中国电影观众的悲哀?
看了《唐伯虎点秋香2》,而且跟看《非诚勿扰》一样,被挤到第一排,仰望了整部电影,颈椎病又加重了。
四下里坐满了十几岁的少年儿童,逢喜点必笑,一个不落下,而且每次都笑得人仰马翻,上气不接下气,让面色平和的我徒生些许年龄上的自卑感。
《唐伯虎点秋香2》里没有秋香,而是《倩女幽魂》式的小倩,也就是说,这个故事除了四大才子,几乎所有的原故事人物都抹去了。
当然,在结尾处,故事告诉我们,秋香就是失忆的小倩,于是才有《唐伯虎点秋香1》。
导演李力特显然想通过这部前传证明一件事,即维持所有周星驰喜剧的元素,单不要周星驰,会有怎样的效果。
看了这部电影,你突然发现,其实周星驰喜剧的关键因素竟然就是周星驰,没了他,一切噱头都有山寨之嫌,就算加了原班人马依葫芦画瓢,依旧是一个精美的赝品。
看赝品的感觉就是,再怎么装修点缀,还是给人一种暴发户的感觉,缺乏内在的东西,经不起推敲,二个字,廉价。
一直在思考为什么周星驰就这么难以复制呢?
他身上有一种自然而颓废的喜感,游刃有余的嬉笑怒骂,港版无厘头的都市痞性,总之,独一无二,空前绝后。
黄晓明演才子真的有些像唐骏的博士学位,左看右看都长得不像。
他因为在新版《上海滩》里某些地方有超越发哥的亮点,于是就以为谁都可以超越了。
其实,明哥绝不是演喜剧的料,那部《鹿鼎记》就很说明问题,看上去不是令人羡慕地娶了9个俊俏媳妇儿,而是找了9个怒目圆睁的妈,把下半辈子的自由托管出去,无处可逃。
明哥的帅虽然亲切,但骨子里还是摆Pose扮酷,男模特那几招,一出道就是汉武大帝,接着不是贵族,就是英雄,八抬大轿抬出来的,很难走下神坛,痞性严重不足。
痞子大都举重若轻,而黄晓明演得很努力,很累,颇有大陆杰出艺人咬着牙的干劲儿。
哪知道一认真,就不自然了。
周星驰是跑龙套、扮路人甲混出来的,出镜几秒就被梅超风的九阴白骨爪拍死,轮回很多次后,终于修成正果,小人物的底蕴在,演啥都有一种平易近人的喜感,让观众很快移情于他。
对比黄晓明与周星驰与小强的对话,你会发现,前者手里的小强是PS上去的,互不相干,找不到感觉;而后者拿着小强就像拿着自己的前世,哥们儿对哥们儿,无话不谈,浑然一体。
无厘头,从本质上来讲,就是走投无路的老百姓臆想出来对付生活窘境的策略,是“不是办法的办法”。
《长江七号》被誉为最不周星驰的周星驰电影,其实,骨子里都一样,就是无路可走的穷人渴望无厘头的奇迹,说到底,周星驰吃过苦,悲天悯人。
颓废的喜感是周星驰独有的创造。
一般颓废都跟悲剧结合,很少跟喜剧搭配。
如果没有无厘头,周星驰的电影本质上是悲剧,因为小人物的问题在现实中是解决不了的,所以令人泄气。
然而有了无厘头的解决方式,悲剧被喜剧化了。
比如孙悟空、九品芝麻官和特工008都是受排挤的下级,若没有周星驰式的夸张,很难有皆大欢喜的结局。
在《唐伯虎点秋香1》里,唐伯虎在家被父母管着束手无策,到华府当家丁寄人篱下,也是不得自由。
整部戏里演家丁的时间多,这个周最拿手了。
小人物得过且过,安于现状的感觉通篇都是。
而明哥的唐伯虎,就是偶像剧《流星花园》里的道明寺,贵族寄宿学校住豪华单间的高价生,对社会的黑暗一无所知,天真无邪,谈不上颓废,倒是相当卡哇伊。
《唐伯虎点秋香2》故事编得还算流畅,该有的包袱都抖了,恶作剧的亮点也很多,互文性阅读的成分很高,讨巧但没有太大的硬伤。
只可惜演员组合颇为奇怪,还是喜欢香港演员演无厘头的电影。
大陆演员可以前卫先锋,就是没法时尚靓丽。
即使能时髦,也只是穿得时髦,而不是演得时髦。
周立波在剧里笑点虽多,但就是味道不正,骨子里没有瘫在泥地里小人物的贱性和灵活性,而是海派清口那种上海人看外地人居高临下的讽刺神态。
张静初饰演的倩女面部特写过多,导演可能是想掩盖她在动作上过于文艺的韵味。
而单就特写来说,也顾盼得过于得体,学院训练出来的那种得体,反而少了几分夸张的喜剧色彩。
陈百祥、任贤齐、朱咪咪、罗家英等香港演员倒是演得贴切,没有深一脚,浅一脚那种生分劲儿。
赵本山就是赵本山,周立波就是周立波,郭德纲就是郭德纲,而周星驰就是周星驰。
窜不得味儿。
1只能用一个字来形容这个片子,搞。
实在是太搞了。
从头到尾纯粹是不搞不高兴。
不晓得编剧是石榴姐还是四娘,有娱乐精神是好事,但您这样不要脸只要钱式的搞法真的不怕会上火吗。
2还是剧情的事儿,哦不,不是剧情的事儿。
这片子有剧情吗?
在哪儿呢?
谁能告诉我。
从头到尾都只见到一群人在那儿傻啦吧唧的欢乐得很,这场戏这个欢乐得嗝屁了,下场戏换拨人继续恶搞。
没事儿啊,反正现在的观众都很欢乐的,在单位被上司恶搞、在网上又恶搞别人,最后还要被玩跨省追捕的人反恶搞回去。。。
长此以往,大家都被恶搞的习惯了。
没事儿。
3唐伯虎招谁惹谁了,被从棺材里搬出来马甲都不带穿的上来表演,甚至套路都一模一样。
这次,只不过把网上那些被传烂了的三流段子加在一起再组合上周星星的人,一个加量更加价的大杂烩罢了。
人家那烂俗的海报就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了,我是来乱整的我是来骗钱的,你要不想来欢乐欢乐就去别家店算了,反正隔壁厅的那些货色也好不到哪儿去。
4小明啊小明,至于吗。
还嫌叶文2里面的表演不够惊艳不够2吗。
年轻演员有上进心,想多多尝试不同角色开阔开阔戏路是挺好的,但也要量力而行啊。
作为整部片子为数不多的看点,从看到您的那一刻起我就彻底地亮了。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宗教力量何其伟大。
能够把2的精神发扬光大并持之以恒的将其转化为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力的人,全天下除了凤姐恐怕就只有教主大人您了。
5其实还有比教主更为惊艳的张静初小妹妹表现的可圈可点。
这厮完全沉浸在角色的臆想世界中不可自拔,姑娘,为何要想不开接这样的戏呢。
您还是好好在《唐山大地震》剧组呆着吧,跟着冯大爷走天下可比这靠谱多了。
您说是不是?
6至于“周立波 / 任贤齐 / 陈百祥 / 朱咪咪 / 樊少皇 / 郑祖 / 张达明 / 罗家英 / 高亚麟 / 吴耀汉 / 田启文 / 苑琼丹”这一干人等,我只能请大家相信我,他们没疯,他们只不过是寂寞,只不过是想夺回被马诺、lady凤凤、小芙蓉等妖孽们霸占的江湖地位罢了。
7a想勾搭b,b被 a的可爱所感动,放弃伤害a的念头爱上了a。
这时出现反派c,ab两人联手搞定了它。
这剧情真讨厌,好考验人家的智商哦。
8事实证明,现如今黄晓明演的片子都很黄晓明。
9每分钟一个包袱,开头没有铺垫直接恶搞进入剧情让你以为片子被阉割了,之后继续恶搞,结尾想要煽情结果更加突兀不搭。。。
当你看到最后还在期待影片进入真正剧情的时候,你才恍然发现,这原来仅仅是个预告片,欲知后事如何还得到周星星同学那里去听上回分解。
10总之,这是一部注定要在影史中留下足迹的片子,它标志着中国电影正式进入比烂片还烂的时代。
除去史学价值,它的心理学价值在于,让你感到愧疚:原来那些我所一直坚持鄙视的烂片们竟然是那样的优秀。。。
11去影院认真的膜拜膜拜吧。
你可以研究一下它到底是怎样乱搞的。
而这个辩证的过程,想必要比阿迪王和春哥曾哥要来的有趣得多。
12这期《看电影》的特别关注就是烂片,这真可惜。
少了这部片子的“烂片”专题,就如同少了本山大叔的东北二人转一样,不具备代表性了。
是吧。。。。。。。。。。。。。。。。。。。。。。。。。。。。。。。。。。。。。
ps:对不住大家了,愤怒得只能这样写。
大家像看这片子一样将就看看这评论吧。
真对不住。
ps2:去看的首映式,看到了小明。
你们有什么要问的吗?
ps3:其实。。。
这种极品还是要自己去影院亲眼目睹一下才有快感。
有点搞笑
四位损友互相搞
当我在飞机上大哭的时候,我果断地选取这部烂片抚慰自己,我成功了。。于是我决定赏这部一星片五星。。教主,星星不是给你的!
全然无法超越周星驰啊
电影院看的 还可以
恶搞是要有个限度的~~
多加的星是给陪我看电影的人
额 笑点少·
没那么烂
还是可以的啊,不要跟1比
神马东西,二到家了!
张静初好好看~~~~~~ 结尾S出来是个败笔啊-。-
10/07/10
什么乱七八糟的
么营养 但笑色特我了
断ng~~~~~~~
波波同学9了下这部电影
二的没内容没笑点的 实在没法打三星
我怎么就笑不出来呢?!
一直在那里笑~~O(∩_∩)O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