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忽至
...Y de Pronto el Amanecer,And suddenly the dawn
导演:西尔维奥·盖约齐
主演:胡利奥·晶,塞尔吉奥·埃尔南德斯,马格达莱娜·穆勒
类型:电影地区:智利语言:西班牙语年份:2017
简介:年迈的作家潘乔·维罗索回到家乡追忆往昔、寻找写作灵感,在儿时好友重聚和回忆的双线叙事中,一群人的命运、一个时代的画卷徐徐展开。影片采用第一人称,过去和现在双线交织的叙事手法,用如诗如画的影像和语言展现了智利的乡村,以及一代人是如何在传统和现代的冲击中成长的。详细 >
北影节敲字幕最长的一部了
197分的电影,镜头很美很美,如诗如画,但我始终无法共情,可能还没有那么深的乡愁吧。唯一感动的地方是父亲握住太阳的瞬间,最喜欢的是尤利西斯的故事——如果注定会死亡,那么不要捂起耳朵,要大声唱歌,与其被死亡的恐惧支配余生,不如与死亡共舞。2019.6.14电影资料馆。
哥们啊算了你来回折腾票都要花多少钱了...正常来吧而且本来也没有想看啥也能感觉出剧情的样子了无所谓 很喜欢这片的画风配乐其实不太有感觉但用的很节制确实节奏不太好有些转场各方面也看出导演不是太专业的毕竟也是自己玩着拍拍本人有魅力也是第一次和国外的见面整个剧情很好而我判断是不狗血.
像一部老电影般细腻绵长,影片画面很美,独白诗化,一个乡村族群的世事变迁有着类史诗气质。白发作家还乡,旧事总会触动心弦,片中的现实与作家的文学虚构交织而行,时光荏苒,往事已矣,那些有关家庭、亲情、友情、爱情、真相的事,或许尘封胜于揭示。影片整体叙事舒缓,节奏稍欠,时长195分钟,有冗长之嫌。
仍然关于解脱。大跨度时间下的爱情史诗,在南美背景下总有种马尔克斯即视感。
非常好看!色彩,构图,还有美丽的智利乡村!别那么老了再开始寻觅吧,记忆里的遗憾就当做某种恩赐好了,就像《路边野餐》,原来的归原来,往后的归往后。
漫长的电影,糖果色调,睡着又睡醒。世界上最美好的诗歌也许都写在墓志铭上,无论富贵贫贱。
终于借着爱奇艺送的会员把这个看了
长达三小时20分,像一首忧伤的散文诗,贯穿影片的是凄美的音乐,静谧的智利乡村风光,颇具文采的独白。除了部分镜头稍有刻意和部分节奏驾驭有点不足外,整部的观感很不错,甚至可做风景宣传片和风俗考片。另外其实更喜欢前半部分,后面Rosita的部分风格和前面有出入。7.5分另外跪求原声。
这类艺术片都是蓄力憋大招型,也像后爆发式的后摇作品——漫长的器乐铺垫,美则美矣不知所谓,但把情绪渲染到位层层深入,最后高潮炸个淋漓尽致稀里哗啦图穷匕见。是和【起承转合】迥异的叙事思路。实在坐得腰疼,没听映后谈直接撤了,小西天资料馆。
太难带入了,就这样吧
#资料馆留影#188min版,映后对谈,导演说,3个多小时的长度是为了服务剧情表达需要,只有这个长度能表达出电影的内核。文字化的叙述方式,回忆交织的镜像语言,奇妙的是,3个多小时不犯困而且渐入佳境,如同在阅读一本厚厚的乡土小说。童年,青年,然后现在的老年,老作家漫长的记忆之旅,承载的亦是智利那么多年的社会变迁。观影过程自然想起伯格曼的《野草莓》,回忆之于人生,如同镜子之于真我,在迷离光影中,你可否发现了真正的自己?ps 解开心结之后,老作家望着海边日出内心独白,堪称记忆中最美的几个电影尾声之一。
3.5
太长了太长了 画面是很美 但故事不怎么吸引人 无法静心看完.....
🌅“现在我只需为你而写。蒙面女士,我知道已经过去很多年了。但也许,某一天,有如今日一般的日出重现。你手里会拿着我的小说,读到我现在所写下的一切。因此,我会重新与你谈话,因为那个曾远远地观察过你的孩子,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变得更加想要了解你。”
南美文学性的气质;充斥着诗意般现实主义。从三个不同时期的自己出发叙述。前后部分风格切分,前半部分儿童时期的幻梦,后半部分的现实沉重,三小时过长讲的过于杂碎,使得充满美感的分线人物有点迷乱,被海卷走的捡螺女,藏在树洞下的“精灵”,带着面纱的女巫,死在追光中的父亲…等等,但是作为回忆录真的的美的太朦胧了。
算是半部好电影,前半部很是吸引人,导演的分寸与节奏掌握得都很精确。镜头尤其美,非常出色地表现了巴塔哥尼亚的美景。后半部很啰嗦,有些自恋,显得很无聊。智利的文人,似乎永远都走不出那个时代,皮诺切特成为他们心中永久的痛。剧中的主角太过自我,自己惹的祸,却一走了之,连累了朋友,又觉得他们均有歉于己。
风景太美了
看过,没看完
天黑之前 我们都是小精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