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槽帖假如光吐槽其实很不负责。
另外,本帖不作剧情讨论,只是一个对大片视觉效果的屌丝吐槽罢了。
那么我们就说说全片亮点,也就是全片能够成为预告片的前半段吧。
我想说,太炫了有没有!!!!
奔驰广告有木有!!!
我的dream car G550 还是 G50 好强悍有木有。
当年在北京拥挤的路上看着一个带墨镜的哥们开着有着完美设计的奔驰棺材车从我坐得桑塔纳出租车旁边开过去的时候,我立马就爱上它了。
扯远了。
在莫斯科公路上飙车,把GC主义社会的和谐弄得颠三倒四,但是觉得是在太爽了!!
当奔驰大装甲车最后侧漏在圆柱上的时候,我就他妈觉得只有Die Hard才能超越Die Hard啊!!!!
但是你妹,从这里开始,全片霸气就泻光光了!!!
****来吐槽吧的分割线*****1 老布老了!!
打戏明显没4多了,而且女贼一号明显逊色于DH4的Maggie Q,估计真打起来也会秒杀对方吧。
于是好心酸好心酸,万一老布等不到第六部了,这样的编剧怎么对得起老布扛着老骨头狂奔在枪林弹雨的执着!!!
2 爷俩开车前往切尔诺贝利的时候突然就觉得这电影脱节了。
从动作片直奔科幻片啊!!!!
对,这是剧情需要,但是你妹你干嘛要把人派去核侧漏的地方,你丫不知道很多观众自从看了 切尔诺贝利日记 这个大烂片之后就对那地方起了丧尸异性怪胎的意淫印象嘛!!!
莫斯科很好,圣彼得堡也不会差吧!!
我这个地理白痴起码也知道俄罗斯还有这两个地方!!!!
你这么一整,DH4那种很生活,很惊恐,很沸腾的感觉就没有了!!!!
3 爷俩整装待发准备潜入切尔诺贝利古堡的时候,嗯,相信大家都想到了!!
泥马那是魂斗罗好吗!!!!
而且jack的手臂比我大腿泥马都粗,曾春二哥你们颜面何存!!!
4 红豆罗二人最后分工合作,整了飞机锯了大boss,女儿情急决定同归于尽。
最后在慢动作的烘托下,红豆罗爷俩与女贼六目相视。
我乐个去,这是Die Hard嘛!!!
这短短的10秒简直泥马就是琼瑶剧!!!
配上"你是风儿我是沙"就完美了!!!
你麻痹的。
总体看,整部剧头大脚轻。
前半段刺激程度太高(当然跟4比起来只能说刚好平起平坐,点子上无法超越)后半段的庸俗程度跟之前形成极大对比。
不禁让我觉得,啊!!
好失望,就这么结束了。
艾玛,现在想想,4和5之前隔了那么久,到6出来的时候,老布可能老得到真的只有说笑话的作用了。
想着就伤心。
所以5真的不能让人满意,虽然像我这样的很多观众口味刁地发贱。
但是我真的接受不了一个到了后面失望感十足的Die Hard。
谢谢,老布,你很努力,祝你长命百岁,到了DH7,来中国取景,好好闹腾一下。
我会上美国亚马逊买一张正版蓝光,因为那电影一定不能播,或者,剪得只剩下你的美式幽默了。
原本给2星,一星给车战,一星敬给我们的英雄,老布!!!
警匪题材的影片,不是场面越火爆越好,剧情要跟上,主角能力起码要做到合理,自洽。
先看看《虎胆龙威》系列这几部走向:系列的第一部,主角符合优秀警察的形象,面对匪徒也会怕,会躲,小心谨慎,抓住时机,步步为营,靠智力、机敏和勇敢取胜,更贴近观众,观众仿佛和主角一样困在大厦里,共同求生的感觉。
虽然剧情集中在一个大厦里面,但节奏张弛有度,险象环生。
能充分利用大厦的地理特点逐个击破,看得很过瘾。
第二部匪徒劫持机场,很聪明,劫持飞机不如控制机场,这样天上等待降落的飞机们都成了要挟的工具。
反派智商高能衬托出主角的强悍,而用其他警察的愚笨来解释主角单枪匹马的原因。
第三部匪徒依然智商在线,靠定时炸弹声东击西偷金库,但主角就稍微有点夸张了,不说智商武力值,光是体力就过分得好,东奔西跑可劲折腾总是有力气,还可以接受。
到了第四部,虽然黑客控制了掌握国家命脉部门的系统是可能的,但这种想法有点简单了点。
重点是主角有点超人了,用汽车炸完直升飞机,又炸战斗机了,他是警察吗?
我感觉他比谍影重重特工还牛,同级或者超过碟中谍主角的能力了。
第五部,剧情来说反派身份反转是唯一亮点。
主角父子多次高空坠落、翻车都没事,好吧。
宽容点说,对近六十岁布鲁斯威利斯来说,打情怀牌搞点场面收割点money,开心就好。
再来说我的观点,第一现在信息通达,谁还没看过几部酷炫的枪战动作场面,虽然这种场面没到烂大街的程度,但缺乏新意难免落入俗套。
不是搞多少飞车爆破,搞多少没有内涵的大场面赚眼球就好看,我是不稀罕。
第二,一旦主角能力超出了普遍认知中对于警察解决问题的既定能力,警察比特工还牛,甚至像蝙蝠侠,就离谱,脱离现实观众很难带入进去,就容易出戏。
这一点上《虎胆龙威》系列前三部都还好。
最后,多从编剧下功夫,琢磨把握观众心理,把反派立起来,让观众跟着主角紧张,观众慢慢假定自己是主人公的立场一起想对策,才能入戏。
比如《无间道》《电话谋杀案》《追击者》《十二怒汉》,看的时候,有一直跟着剧情紧张的感觉,一直揪着心在关心角色命运。
这点来说,《虎胆龙威》系列第一部和第三部做得好一些。
《虎胆龙威5》的制作已经完全在美剧水准之下了。
这是近年看过的最烂的一部大片。
超烂的梗,超低级的人物关系处理,超弱智的剧情,超没创意的动作场面组成了一部超级烂的电影。
老布童鞋干瘪得像个在抽屉里放了俩月的苹果,感觉跑起来都“嘎嘣嘎嘣”直响。
严重缺乏创意的末流团队彻底毁了这个系列。
事实上《虎胆龙威系列》的剧情模式跟后来的电视剧集《24小时》一样,程式化的故事严重让续集缺乏创意带来的生命力。
尽管第二集人物关系并未有太多变化,更大的场面和紧张刺激的情节让影片更为惊心动魄。
第三集加入的猜谜和塞缪尔·杰克逊的角色让麦克兰不再孤军奋战,成为影片一大亮点。
时隔多年的第四集则发展出了拯救女儿的故事,老古董与新人类的矛盾冲突尽管很贫,却也能看。
到了《虎胆龙威5》,整个幕后团队的业余暴露得一塌糊涂。
影片走的是跟新版《007》截然相反的路线,直追烂片《敢死队》去了。
老布扮演的约翰·麦克兰,但麦克兰始终拿不出新东西,旧的又过于卖弄。
全片缺乏戏剧性,各种自以为是的吐槽很不给力。
蹩脚的玩笑和冗长的追车、枪战场面让人一再犯困,提不起精神。
影片开头生硬地交代出麦克兰有个跟自己近乎断绝关系的儿子。
但很显然,“工作太忙疏忽儿子”这个理由并不成立。
麦克兰几次遇险几本都是假期,而他惹麻烦会被停职。
就是说,麦克兰实际是个享受着高福利和各种被动假期的警官。
而麦克兰见到儿子后,儿子的表现憎恶远大于冷漠,让人感觉莫名其妙。
如果设定麦克兰跟妻子离异导致父子关系破裂倒还说得过去。
编导过度追求的父子关系问题和无法自圆其说的理由让父子关系这条线显得莫名其妙。
动作场面的处理同样不够入流。
开场后一段追车戏尽管撞车无数,却毫无紧张感觉。
超级淡定的麦克兰就像在游乐场里开碰碰车,过度炫耀甚至让人感觉造作恶心。
俄罗斯军车的出现确是亮点,但军车与民用车的对抗并未显示出任何打破观众预期的东西,无法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最后跟军用飞机的对抗也过于炫耀麦克兰父子的“不死系”血统,看起来严重欠缺该系列的屌丝精神。
当年麦克兰赤脚踩碎玻璃勇斗悍匪的精彩创意已经消失殆尽。
片中段子同样不够入流。
麦克兰分明为了儿子特意去的俄罗斯,却始终造作地念叨“我只是来度假的”。
各种造作和卖弄让人突然觉得曾经那个很东北爷们儿的麦克兰成了足以让人呕吐的卖萌不死系。
麦克兰跟儿子调侃拥抱的桥段是个亮点,但两人和解得过于突然,让人莫名其妙。
编剧的不足未能被导演弥补。
相比之下《碟中谍4》就处理得很好。
《碟4》故事同样并不复杂,但导演很会制造气氛。
《虎胆龙威5》的导演水平明显很低,严重在三流电视剧导演水准之下。
被弄得黑乎乎的色彩也跟大片无法比肩,颜色调节得还不如最不入流的美剧。
《虎胆龙威5》是迄今为止该系列最烂的一部,麦克兰的儿子在错误的时间拼了错误的爹。
相信这部影片毁了无数人的童年。
(电影发狂/灌,转载请注明出处)
觉得作为一个已经到5的系列,这个第五集我很满意=v=。
Bruce 还是好带感啊,儿子也不错,剧情也很完整,奔驰也做足了广告。
作为好莱坞流水线上的作品非常完整,虽然不是什么神来之作但是绝对是标准之作。
毕竟来电影院的大家为了看什么大家心里都很清楚。
而制片人看来确实摸清了观众的心里,该做足的做足了,大家都开心。
怀抱极大的期望看这个片子的恐怕要失望,但是我要说那是你们心态没有摆正= =。。。。
顺便说下,觉得近年来在电影院看过最渣的动作片no.1是Dredd; no.2是Taken 2
这第五次虎胆龙威终于上映了,布鲁斯·威利斯能再捅出多大的娄子来呢?
抱着这种好奇,我来到了影院。
影片在一系列的阴谋中开场,然后一个小子走进了莫斯科的一家夜总会说了句相当《教父》的台词,然后开枪杀人。
随即镜头转到了布鲁斯·威利斯这里,不得不说这位真的是老了,虽说是光头造型,但两鬓的白发和眼角无数的褶子,昭示着这位当年叱咤风云的猛男早已不再年轻,但这两年不知道是为什么,上了年纪的他反而好像焕发了青春,无论是主演还是担当配角,这新作品是一部接一部,统统都是动作片,而且每部的质量都还不错,这忙的叫一个充实。
在《越狱》中展露头角的阿莫里·诺拉斯科出来跑了个龙套之后,扮演父亲的布鲁斯·威利斯来到了莫斯科,在法院门口见到了自己的儿子。
就在他苦恼如何营救自己儿子的时候,一场爆炸解开了虎胆龙威式的火爆场面。
街头飙车追逐,好戏终于开场了,这一通撞啊,绝对是让车迷们心碎,在路上当木桩被撞的零件乱飞,甚至支离破碎的汽车数不胜数,其中还不乏名车,光我认识的就有保时捷跑车和多款奔驰相继报废,据我估计就那几分钟的破坏,最少价值上千万人民币的汽车报销了。
不过这奔驰的质量真的是没话说,给撞成那样,这司机楞没什么事就爬出来了。
最牛X的要数“G500”这款SUV了长得跟饭盒差不多的车,在跟那结实的跟坦克似的猛车的硬撼当中,居然没吃什么亏,就看到两辆猛车同时起飞,这一场惨烈的飙车总算是结束了。
在此之后,故事在两个人互相的阴谋当中延续,火爆的场面有增无减,居然出现了武装直升机,不过命硬程度堪比青铜圣斗士的布鲁斯·威利斯带着他的儿子在密集的活力覆盖下,居然没事,就是摔的惨了点。
然后一个镜头扫过无数豪车的屁股,“迈巴赫”成为了这对不死父子的座驾。
在切尔诺贝利的废墟中,故事终于来到了最终的场景,在这里故事走向了高潮,激烈的火并加上剧烈的爆炸、再有血腥的分尸、再加上大型直升机的自杀式攻击,乖乖这场面!
在描写这父子两的最后一组坠落的慢镜头中,影片的画面处理也到了最为高潮的环节。
然后一切都结束了。
看完之后真的觉得是相当过瘾,影片的火爆程度一如既往,布鲁斯·威利斯虽说是老了但绝对是勇猛不减当年。
那出身CIA的儿子,号称职业特工的他,标榜着自己行动是有计划的,是专业的,然而最终却不得不采用老爹的方式——直接冲进门,然后猛开枪。
然后迎来虎胆龙威式的遍体鳞伤的结局。
影片除了火爆的镜头之外,布鲁斯·威利斯永远挂在嘴边的那句——我是来度假的,也相当玩味,好似如此惊险之场面在他来说犹如度假般休闲。
而不得不说说莫斯科这座城市,这父子俩折腾出这么大动静来,就楞没看到几辆警车的出现,而且这城市上空飞着直升机也就罢了,飞个武装直升机就真有点离谱了,而且还对着大楼一通乱轰,这还有没有人管啊,这莫斯科的治安能乱成这样?
有点难以置信。
最后再说一说这扮演儿子的杰·科特尼,又是一位澳洲帅哥兼猛男,又是连续在大片中担当重要角色,先是跟汤姆克鲁斯合作在《侠探杰克》中扮演反面角色,这边又扮演布鲁斯·威利斯的儿子,跟老爹出生入死。
这种状况像极了几年之前的萨姆·沃辛顿,一部《阿凡达》让他世人皆知,然后又陆续在《终结者2018》和《诸神之战》中担当重要角色。
这真是想不火都难,演了这部父子档之后,不知道是不是会出现子承父业的状况,将《虎胆龙威》这个系列再继续下去。
期待着这位新晋帅哥的其他作品问世吧。
《虎胆龙威》系列,我觉得最好最宏大就是第四代了,整一个超级大作的风范,而作为后续的第五代...不仅只有区区的90分钟,剧情就不用说了,又是老掉牙的那一套,只是后面的发展确实挺出乎意料的。
布鲁斯威利斯一直在唠唠叨叨,口头禅有两句:“Jesus Christ”“I am on my vacation”,全片都不知道说多少次了,和第四代的形象想去甚远高潮戏有三段,一段是公路追逐,一段是高楼战斗,一段是最后的大战,三段都很无聊,相对于更无聊的剧情来说,要是没这三段就真是要睡着了真是太坑爹了总体评分:2.5/5.0娱乐指数:2.8/5.0电影里的警察很爱打酱油
一个下雨的星期天下午,有些日子没进电影院,选择了看这样一部电影。
放映前,我还跟我老公说,虎胆龙威1-4我都木有看过。
不过一点也不影响我对这部电影的喜爱。
女主角穿着黑色皮衣超级好看,帅气,美艳。
激励我穿衣风格往欧美发展的心。
整部影片我最心疼的就是那些豪车,不知道毁坏的只是一个壳子还是真车。
百度一下该电影拍摄过程中共损毁了132台车,另有518台车需要进行大幅维修,在激烈追逐打斗中损毁的车辆,大概价值1100万美元。
大片就是费钱。
最血腥的一个镜头就是大亨被直升机的螺旋桨瞬间达成肉泥,她的女儿把直升飞机装进大楼和特工父子同归于尽的一幕。
走出电影院的时候,我看到一个爸爸带着儿子走出放映厅,边走边告诉儿子,这个片子表达的父子之间有时候并不是靠温柔的语言表达,那样也是一种情感。
忽然很羡慕那个孩子。
虎胆龙威系列是电影史上最有影响力的品牌之一,在著名的IMDB电影排行榜中高居一百零九位,排在它前面的的是著名科幻电影银翼杀手。
它诞生于八十年代,美国在那个里根总统统治下的铁血时代,银幕上充斥着各种杀不死的硬汉,代表施瓦辛格的终结者,代表史泰龙的兰博均是诞生于那时,而与他两人齐名的布鲁斯·威利斯,以及他的标签约翰·麦克莱恩也是那个时代著名的硬汉。
在先后毁了洛杉矶和纽约,接着又几乎毁了大半个美国之后,麦克莱恩又把他的魔爪伸向了俄罗斯,这次他不但要救自己的儿子,还顺带着要收拾一个恐怖分子,把世界从核战争的边缘拯救出来。
听来很耳熟吧,说到拯救世界,若要找出一个固定人物,那一定是零零七詹姆斯·邦德先生了。
可麦克莱恩并不是风度翩翩的詹姆斯·邦德,他的迷人之处是莽撞的坏,以及身陷绝境时的无畏,这部电影在人物定位上就出现了偏差,麦克莱恩是为家人勇往直前的,这次他的儿子更多地是与他并肩作战。
虽然这一趋势在第三集中已经出现,但是亲情的力量完全被国家大义压到。
蓝领阶层的金属腥气被美国的大国文化所取代,唯一保留的就是,他的那些戏谑性的冷笑话,这当年是锦上添花的一笔,现在却成了对这个人物的唯一标签。
就这些足以看出,本片不是在发掘这个人物,而是在透支他的剩余价值。
故事不是动作片所长,这已经是一个共识,但是这个金科玉律在虎胆龙威上并不适用,尤其是前三部中,情节经常到绝处峰回路转,震惊丝毫不亚于那些动作场面,这个系列最大的魅力是动作与情节的结合,往往是感觉到所有事情尘埃落定时,真正的危险才刚刚出现。
可是随着观众对场面的要求越来越高,电影的对大场面的投资也越来越多,从开始的两千一百万,一路攀升至第四部的一亿一千万,就算是考虑到物价上涨的因素也是长了很多的,这次电影却只有九千二百万投资,这可真是每一分钱都用在了刀刃上,因为电影能让人记住的就只有那几个大场面了,情节上就算不白痴,也只是一套流水账,唯一剧情又让人意想不到的大概就只有那个另一个反派为什么会那么容易就被杀死。
虽说这个系列使得布鲁斯·威利斯成为世界顶级动作巨星,可是大场面的动作戏一直不是这部电影的特点,它是以情节才得以在动作片里鹤立鸡群,辅之以麦克莱恩拼命地闯荡,动作在片子中是一个附加值,就算没有那么多的大场面,片子依然有趣,要不然一部动作片在电影史上的排名不会那么高。
这次麦克莱恩开始干起零零七的工作,手里的东西也不可以像以前那么寒酸,之前的MP15、M16A1都是小儿科,这次随手就是重型机关枪,开着越野车也可以和装甲车玩碰碰车,最火爆的一幕是单挑Mi-26光晕直升机,那一瞬间仿佛我看的终结者T-800在对抗飞机。
越来越火爆的场面是符合如今美国大片的制作模式,可丧失了电影最初的那种,以一敌百、猫鼠游戏的特点,越来越往超级英雄片的模式上靠近。
一向被动作明星所痛恨的CGI特效,在电影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布鲁斯·威利斯的放纵,使得史泰龙和施瓦辛格的坚守更加令人唏嘘。
看起来更加刺激的场面,其实人变得软弱了。
你说为了找儿子,去莫斯科撞坏了那么多车,你都不知道自己在干嘛,瞎掺和到最后把切尔诺贝利还炸了一遍?
女演员很漂亮,滚石的老头子们的歌真好听,还有就是我完全没看出来虎胆龙威的感觉,麦克连从硬汉变成莽夫只需要一个不怎么样的剧本和一个不怎么懂拍文戏的导演,前半段那段追车也太长了吧,这节奏乱的我实在是提不起精神
《虎胆龙威5》很猛,但感觉不对,该系列横向比较起来,本片就有点掉价了,这其中有剧本的因素,也有节奏问题,包括反派不太给力在内这些,最主要的是缺少了约翰·麦克莱恩传统的那种无拘无束、自由不羁的牛仔韧性,变成了单纯为猛而猛的神经大条男。
不要以为说几句冷笑话,一身狼狈的从废墟中站起来嘴角挂着轻蔑的微笑,这就是约翰·麦克莱恩。
从前几集来看,主要是前三集,真正的约翰·麦克莱恩应该是这样的:1、每次都是被动参加战斗,可以在任何情况下被卷入突然事件中,错误的时间出现在错误的地方。
案例:全部《虎胆龙威》2、无论身边有没有战友,都是困兽之斗,就像一个发疯的狮子一样,战斗时流露出狂傲的神态。
案例:第一集的大楼、第二集的飞机场3、由于亲人或者人质在敌人手中,不能硬碰硬,只能在暗中搞鬼,一直在周旋,典型的弱势。
案例:第一集东躲西藏、第二集在特种部队和犯罪分子之间、第三集争分夺秒的智力游戏4、表面上神经大条,但内心缜密,与反派玩捉智游戏,他也会失败,从弱势到强势,最后胜利。
案例:第一集的电梯井、第二集发现特种部队的骗局、第三集从谜题中发现反派的诡计5、胜利是“惨胜”,伤痕累累、狼狈不堪,他不是超人,每次都很危险,命悬一线,关键时刻是他果断的行为救了自己,解决敌人。
案例:第一集结尾从楼上带着消防栓跳下到结果了“斯内普”教授,第二集被打下飞机后点燃地下的油渍引爆飞机,第三集屡次失败后一枪打断电线缠住直升机导致后者爆炸,第四集给自己来了一枪6、他代表了蓝领阶层,小的不能再小的片儿警。
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屌丝,从人物性格和与反派的针锋相对中充满了自嘲和不屑的精神。
案例:不管反派把他损的多厉害,多么鄙视他,换来的都只有一句脏话:“Yippee-ki-yay, Motherfucker!
”以上就是约翰·麦克莱恩的牛仔精神,其实在第四集中这种精神就比较少见了,但依稀有点以前的影子,不过到了《虎胆龙威5》中,除了第一条符合标准外,其余特点荡然无存:1、符合2、不是困兽之斗,而是美国驻俄罗斯拆迁办事处处长,跟反派玩爆炸游戏,举着枪到处跑,到哪端哪。
3、表面上是弱势,实际反派比他还要惨,就像影子一样,反派到哪跟到哪,开打,爆炸,倒霉的是反派和路人。
4、神经大条男子,单线模式,没有捉智游戏,实际上一直是强势,没有展现周旋和针锋相对的机会。
5、虽是“惨胜”,但他是超人,从翻滚的汽车中爬出,从四层楼跳下,从飞机上跳下,看样子就快刀枪不入了。
不是命悬一线,而是在多么离谱的事件中永远也死不了。
结尾开汽车冲下飞机能看出他的果断行为,但这种方式跟找死没什么区别,没死只能说约翰·麦克莱恩人品太强了。
6、已经超越了一般小警察的本领,上升为007式的人气,还好意思说自己是屌丝吗?
所以说《虎胆龙威5》这个名字基本上已经没什么用了,本片只是一部火爆的动作片而已。
终究而言,《虎胆龙威》还是属于硬碰硬的老式动作片,尤其是第一部更是开启好莱坞动作片的黄金年代,不单单是一个神经大条的男子,而是他身上的小人物精神。
如今这类这类老式动作片已经式微严重,新世纪动作片苟延残喘,能出彩的仅有两个类型:其一,像《谍影重重》追求技巧性的动作片,讲究剧情曲折和主角智商、速度、身手的“三高”,哪怕就像《飓风营救》这样的单线电影,也是在主角身手和果断上大做文章,才能吸引眼球。
其二,就是像007和《碟中谍》这样的老品牌,要么保持原来的格调,比如《碟中谍4》,要么就改头换面,比如《007》。
而《虎胆龙威5》这个品牌首先第一点就丧失了,第二点改的不是地方,詹姆斯·邦德已经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绅士,也会受伤也会寂寞,变得贴近生活了。
而《虎胆龙威5》却把原来很贴近生活的硬汉变得高高在上,即便动不动受伤的本领还没丢,但观众已经发现这个人物变了。
《虎胆龙威5》剩下的只有火爆的动作了,而这个动作还是很给面子的,没有丢掉一贯的传统。
开场没多久那场莫斯科街头大追车非常好看,单纯的冲撞和翻滚,毁坏的车辆不计其数,而且能看出很少用电脑特效,因此质感强烈,很是养眼。
而随后的几场动作戏相对一般,爆炸和枪战,结尾飞机坠毁也是比较有看点,但不如第一场动作给力。
因此,对于普通观众来说,这些动作片还是值回票价的,但对于一个老粉丝来说,《虎胆龙威5》已经跟它的片名相距甚远了。
最后说下导演约翰·摩尔。
我对这个导演是比较没脾气的,处女作《深入敌后》是我非常喜欢的一部作品,约翰·摩尔是个军事专家,拍这种电影非常顺手,尤其是主角穿越雷区的那场戏很是精彩。
但随后这位哥们的水准掉的比腹泻还严重,《凤凰劫》中规中矩,新版《天魔666》乏善可陈,只能说约翰·摩尔没有在他擅长的领域施展不开。
可随后《马克思佩恩》我操,这他妈什么烂片,那时我已经怀疑这个胖子的才能是不是在《深入敌后》以后就耗尽了。
而到了本片,首先来说动作戏还是能看出导演对场面的驾驭能力,再者这个军事专家又开始鼓捣拿手的本领,米-24雌鹿架着四管12.7毫米卡特林机炮怒喷火舌,米26光晕2门23毫米机炮慢速射击,再加上大小轻武器,这些场面效果不俗,最关键的一点,各种武器的声效做的很好,每种枪的声效不同,这大概是约翰·摩尔的长项。
而至于本片一些负面问题,剧本垃圾、牛仔精神丧失,他也要负责。
不能说他毁了这部电影,只能说在烂剧本面前,他不像那些大导演一样有回天之术,只是按部就班的完成自己的任务,仅此而已。
PS:盘点下里面的名车本片应该是毁掉名车最多的一部了,主要集中在第一场动作戏中,小弟的习惯就是在动作片中除了认武器就是认车,眼不尖认不太准,回来又翻资料脑补一下,确认了型号,在此罗列:1、6×6 MRAP“美洲狮”反地雷防伏击车(MRAP)现在电影里越来越待见这种重型车辆了,《黑暗骑士崛起》中的HEMTT(重扩充移动战略装甲车),《变形金刚1》中的大水牛重型排雷车。
这种重型车辆像压路机一样,又具备速度,造成了毁坏和质感非常强,可在莫斯科街头出现一部美国公司生产的军用车辆,别说麦克莱恩,谁都能看出问题。
2、奔驰G系奔驰车明摆着赞助《虎胆龙威5》,所以里面的奔驰车多到随处可见,而且逆天。
奔驰G系虽说性能优良,但能把MRAP挤下立交桥,太不科学了,要知道后者19吨,而奔驰G只有2吨多,撼大树的本领也太离谱了,这广告打的。
3、奔驰凌特主角儿子逃亡时开的那辆跟依维柯差不多的小客车,被MRAP撞了一下没翻个,也很强。
4、奔驰乌尼莫克麦克莱恩开的那辆小卡车,号称越野之王,片中漂移风骚,100万人民币。
5、奔驰Zetros麦克莱恩从飞机上开出来的那款卡车,卡车中的战斗机,据说国外很多富豪购买该车改装成装甲车自娱自乐,足见本车的优秀,200多万呐!
6、奔驰C最常见的奔驰车,麦克莱恩和他女儿去飞机场开得这车。
6、伏尔加出租车莫斯科街头随处可见,我国人民80-90年代的老朋友,被MRAP冲下来撞飞到隧道顶上,奔驰真是高级黑。
7、宝马7系既然是奔驰赞助的电影,开场炸你几辆宝马那是应该的。
8、迈巴赫57麦克莱恩父子偷的那辆车臣豪车,后备箱里全是武器,迈巴赫这个牌子已经没了,该系车全部停售,不存在广告嫌疑,只是母公司奔驰还拉出来露露面,比较也是旗下的奢侈车系,一千万人民币啊。
搞笑的是,电影里给了该车一个前脸的特写,电影院旁边一对情侣大呼:华晨中华!
不愧是die hard. 够晒震撼火爆
念在你砸了那么多车的份上给个三星吧出来才发现早场去看Die Hard都是中熟女......
没有人物,没有故事,没有情节,只有轮番的撞车扫射轰炸和爆破,整部电影几乎靠特技演员就能演完了,不在乎脑残动作片,只想着飚肾上腺激素的纯爷们儿倒是可以爽一把,它也就只能给你这些了。真希望片中所有的人都可以闭上他们那不说人话的臭嘴,只开车开枪肉搏和火拼就行了。★★
yippee ki yay
反正就是屌爆的俩人,怎么都死不了的!特别是他爹。。。
场面不错,结局是不是少了什么。
凌晨的电影,我和不爱的人看这场哈欠连连的电影
动作戏还行,武装直升机很帅,反派太弱。黑完毛子下一个黑谁?
奔驰广告,不知道要歧视谁...
不能够谈什么剧情呀逻辑呀~这类片子就是孤胆英雄,狂轰滥炸~额。。。
我还是喜欢3,这部太无厘头了!剧情渣死,就是轰轰轰轰!越高智商的人最后死的越无厘头,头脑简单直接冲上前突突突突的活到了最后!
1星给吧台之战用的是AK74U,玩过COD的都知道,接着出来的是mi24雌鹿,最后能塞卡车的是mi26,世界直升机之最,汶川的时候国内就1台还是林业部门的~~1星给脑残粉的布鲁斯威利斯!1星给奔驰的广告!
父子齐上阵,爆破动作戏接连不断,主角永远不会死。布鲁斯威利斯的硬汉形象居然支撑了这么久还能上阵
每况愈下
一个美国老警察在度假期间到俄罗斯找儿子,结果杀了俄罗斯政治犯父女和几十个人,毁了一架直升飞机和无数量汽车,顺便制止核扩散拯救了世界,然后乘专机回家了。
老了老了
我叉,这片子竟然还有5? 别再有6了吧。
总结起来就是三个字 啪啪啪
苦逼警察大叔变成了喜欢吐槽的度假老爷爷。。。拍RED的后遗症吗?缺点是:一个vacation的梗用了一整集,镜头晃得太厉害不酥湖。不过看看叔提着冲锋枪啊嗒嗒嗒嗒嗒嗒嗒我就满足了啦!!╮(╯▽╰)╭
因为是在电影院看的...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