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影评,这是吐槽。
从小,我从来不哭。
挨打不哭,挨骂不哭,被委屈不哭,被欺负不哭,甚至亲人死了都不会哭。
因为,从记事开始,我一哭就会被父亲打,打完是无尽的辱骂。
母亲是一个逆来顺受的人,她顺从了父亲的教育方式,毫不避讳在任何场合对我殴打和责骂。
但我从来不哭,即使我母亲用菜刀打算砍死背不下政治题的我。
在他们心中。
错的永远是我,失败的永远是我,所有对我的夸奖都是虚伪,只有责骂属于我。
《那就是我的世界》因为这个电影,我哭了一个小时。
我是一条流浪的野狗,以为不需要人关爱也能活的很好。
李秉宪责问母亲为什么不带他走的时候,满眼是对关爱的期待。
像笼子外没人要的野狗,眼神犀利又可怜。
15岁,因为学习不好,被父母放弃,去体校学习自由式摔跤。
母亲的同事的老婆的妹夫把我送到摔跤队的时候,我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同意。
想想,大概是要把自己变得更强大吧。
从此,自我感觉可以保护好自己了,这种良好的感觉保持到了成年以后。
每当同学和朋友和家人诉苦或分享快乐,我会嗤之以鼻。
不懂他们为什么会和家人有那么好的关系,是他们不自立么?
每当朋友依偎在母亲怀里,我冷眼旁观。
那么大人了,怎么还跟幼儿园孩子似的腻在母亲身边?
有一天,同事在篮球场上被人恶意推搡,裁判却视而不见,他的父亲挺身而出站在篮球场中央要挑战教练。
我突然好羡慕,他爸怎么那么好呢?
在没有父母帮助的情况下,我独自学了技能,找了工作,开了公司。
在当了一辈子工人的父母强烈要求介入管理的情况下,公司开不下去了。
我又开辟新技能,做了新生意。
生意有了利润,手头有了积蓄,父母对我的态度发生了一点改变,让我萌发了与他们友好相处下去的念头。
母亲脑出血住了院,带着头套,无意识的躺在病床上然后,出院成了半瘫。
按照她的想法,送她和父亲去了三亚。
李秉宪打开病房门,母亲带着头套痛苦的叫着。
我不以为然,却忍不住抽泣。
再也没有人象母亲那样去关心李秉宪吃没吃饱,吃没吃好,睡的舒不舒服了。
他曾想要的关爱近在咫尺,马上就要失去了。
他曾以为此生都不会在意的那份情感,现在竟然是他最珍惜的东西。
有人说悲剧有套路,也有评论说旁边人哭的稀里哗啦,他却无动于衷。
这种人生活是幸运的,他生活中有足够的关爱,所以他无法在这个电影的剧情中找到共鸣。
很少电影对父子、母子关系说的这么真实、彻底。
《乞爱者》是我看到的第一部。
《那就是我的世界》是第二部。
韩国电影和日本电影有很多相似之处,他们珍惜细腻情感的表达,珍惜每一个可能会表达情感的小动作。
比如李秉宪和弟弟蹲在楼梯口吃冰淇淋时伸出的舌头,比如李秉宪第一次带弟弟出门回来被母亲责骂后离开的背影。
几个演员演的非常好,导演对流浪狗的观察也很细腻。
大概此剧的主创者中间,也有类似的流浪狗吧。
他们和李秉宪一样,怀揣脆弱,假装强大,内心可怜巴巴的渴望关爱,却对关爱满不在乎。
可他们应该十分清楚,他们人生中很难遇到那种有权有势有钱的会认可他们技能的伯乐。
虽然他们渴望遇到这种人。
仅此而已。
我的父母在三亚不打算回来了。
留我在黑龙江的小城市努力生活。
于是,当我发现李秉宪的母亲把弟弟交给他后,打算一个人死在外面。
我的心好疼。
莫名其妙的疼。
也许,我的父母也是这么想的。
三十几岁了,记忆中全是他们的殴打和辱骂。
但,他们只是不懂得正确的关爱方式而已。
他们不回来了,再也没有人像他们那样关爱我。
再没有人早上5点起床做一盆炖菜,用塑料袋装到我公司逼我吃下去了。
再没有人误解我的行为责骂我了。
再没有人在意我的言行而对我进行体罚了。
再没有人跟我照全家福了。
即使没有关爱,父母在,起码还能做个样子。
父母不在,连假象都没有。
假装坚强,因为不知道软弱给谁看。
所以,学的像其他人一样,抽一支烟,看似成长起来。
但前一个镜头他弟弟依偎在母亲怀抱里的时候,他在走廊里,多么希望也可以和弟弟一起依偎在母亲身边。
但野狗是要装作坚强的,内心再疼,也不能表现出来。
电影里李秉宪的弟弟是钢琴天才。
李秉宪曾经是亚洲冠军。
这显然有点夸张。
更多缺少关爱的野狗,生活在底层。
他们没有目标,没有梦想,不敢表达对关爱的渴望。
流浪在无尽的空虚中。
自生自灭。
当然,这也不绝对,有一个被大家吐槽很久的作家叫“蒋方舟”,从她的文章,她的新闻,她的采访里发现,她也是个从小缺少关爱的人。
纵然母亲对她有多年用心的培养,但这种培养对她来说,和虐待无异。
希望每个人都能得到关爱。
影片末尾有两次握手。
一次在去往音乐会的车上,祖河的手紧紧握着妈妈的手,她衰弱得像个孩子,而祖河的目光坚毅,是个有担当的儿子。
第二次是在过马路时,振泰想要抢着迈步,哥哥拦住了他,并牵起了弟弟的手。
第一次,他原谅了妈妈,原谅她当年丢下自己,让他与那个性情暴戾的父亲一起生活,独自吃饭,独自哭泣,忍受殴打,忍受孤独。
第二次,他接纳了弟弟,会代替母亲照顾他,保护了,关心他,和他一起好好地生活,让他的音乐之路能越走越宽广。
虽然明知这样的电影剧情都是套路,还是被感动。
因为我们的世界需要天才和绽放,需要亲情与温暖,需要原谅与宽恕,责任和担当。
原本是为了打发时间,随便找了一个电影打发时间,却在一开始被逗的笑的像个傻子,中间哭的像个傻子,最后给自己定下也要积极生活的目标。
在看完电影后忍不住想:3.原以为最坚强的人才是那个最敏感脆弱的人——金祖河;2.原以为那个最温柔善良伟大的人才是那个最残忍的人——周仁淑;1.原以为是最悲惨的人才是那个最不会痛苦,永远开心快乐的人——吴振泰。
1.原以为是最悲惨的人才是那个最不会痛苦,永远开心快乐的人——吴振泰。
一开始看电影,因为快进,最先看到的就是傻子一样的吴振泰和一直不离不弃照顾他的伟大母亲周仁淑。
被这个电影所以在电影看了大半的时候一直以为男主角是有2级抑郁症的吴正泰。
在整个电影中,两个人的角色形象都没有变过。
周母耐心劝说振泰不要在教堂看手机从一开始见到振泰,我就忍不住开始报以同情。
不能生活自理的振泰的未来将何去何从,年迈的母亲终究陪伴不了很久。
可是,在这部剧中,振泰却是独一无二的搞笑担当。
在游戏中屡战屡胜的开心,和房东女儿毫不输的对话。
偷偷跑进哥哥在住的原本自己的房间的小狡猾。
怕被哥哥打,一见到哥哥就带头盔。
睡着叫不醒,让哥哥满头大汗背自己回家,到家就立刻睡醒的奸诈。
因为出去吃饭睡着,哥哥背回来
刚放到床上就睡醒在小区大便被抓,让哥哥被罚钱。
原本气势汹汹的哥哥见到身高很高的警察立刻眼神变温顺。
最后的最后,不知道死亡是什么的吴振泰,在母亲的葬礼上溜出来,依旧开心快乐的弹琴,在道路的白条上跳来跳去。
在这个电影中,居然让人开始羡慕一个看起来傻傻的人的生活。
在他的世界里只有快乐,没有忧愁。
2.原以为那个最温柔善良伟大的人才是那个最残忍的人——周仁淑;那个以慈母形象出现,辛苦照顾振泰的周妈妈,确实对自己的大儿子-金祖河最残忍的那个人。
在金祖河小的时候,在金祖河的面前离开了家,留下的弱小的金祖河独自面对残暴的父亲。
渐渐习惯一个人的生活的时候,突然闯入他的生活。
渐渐让他接受了曾经抛弃自己的母亲和备受自己母亲宠爱的同母异父的弟弟。
可是,却在担心小儿子的安危时,忽略金祖河的感受,一次次的说出伤害他的话。
最后的最后,周妈妈因病去世,金祖河还没有开始习惯那个丧失已久的母爱,就要面对失去母亲的伤痛。
在临死的时候,母亲才说出:其实闯进他的生活是为了自己不久于人世之后可能照顾弟弟。
对一个从小就没有受到过宠爱的人来说何其残忍,3.原以为最坚强的人才是那个最敏感脆弱的人——金祖河
原以为一直独自生活,励志成为拳击手的金祖河早已经是一个感情上刀枪不入的人。
却在看到满墙母亲和弟弟幸福生活的照片的时候那种努力掩饰的痛苦和失落。
看似什么都不在乎,却很轻易就交出自己的心,渐渐开始觉得自己也可以有个家,也可以很幸福。
也渐渐接受了那个抢走自己所有母爱的人。
后来得知自己的母亲身患绝症,隐隐觉得,不想再一次面对失去亲人的痛苦,信誓旦旦的说不会原谅所有伤害自己的人,想要去国外生活。
最后还是留了下来。
照顾着自己的弟弟
虽然很讨厌,但是,生活中有了自己的弟弟,一切都不会变的孤单。
首先要说的是,电影中演员的演技都十分在线,在重刷电影第二遍的时候才能知道导演在在表达什么,又佩服导演细节选择之精彩。
韩国电影最好的一点就是把观众当成是学生一样,情节徐徐进展,引人入胜。
所有的会让观众疑惑的点都在最后一一解答。
妈妈一点也不爱祖河 她对祖河完全没有一点愧疚的心 她把祖河带回家一起生活 完全是因为死后想把小儿子托付给大儿子 我很恨这个妈妈 这类人看似柔弱善良 实则非常的自私 伤害他人 完全不顾别人感受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但她临死之前依然那么自私 她连好好的编织一个谎言安慰祖河都没有 世界上最残忍的人 就是这样的人!
故事很简单,但是就看大饼和弟弟的情义,我能看好久,好希望拍成电视剧,话说哥哥和秀珍妈妈很有感觉啊,这是暗示吗?
他们有四次见面,每次都很有意思,如果后续发展是不是有点可能呢?
大饼演啥是啥,刚看完他豪横的黑帮,又看他游走在真假君王之间的神演技,再看亦正亦邪的安尚久,还看老辣沉稳内敛的金部长,昨晚又看底层挣扎善良温情的哥哥,他的作品都是精品啊,开启迷妹无限循环模式哈!
李秉宪演技没的说 阳光先生更好看 演技爆炸 是我看过最好看的电视剧, 李秉宪大叔的戏路真宽,看一半还以为是个像《百元之恋》一样的故事,居然不是,依然是摆脱不了俗套的道路,但是哥哥也太苦了,这就是个“哭哭笑笑”的世界。
实际上,说起来也就是一个简单的故事。
拳击手金祖河因为个性问题陷入困境,无法在拳击圈内待下去,正在想办法出国发展,还在为出国存钱,此时生母周仁淑来找他,将他领到现在的住处,祖河此时方知自己有个自闭障碍二级的弟弟,名叫吴振泰。
此时,母亲已被查出罹患癌症,自知去日无多,临终前想要为有自闭障碍的振泰安排出路。
在相处过程中,祖河与生母、振泰和房东一家人渐渐融洽起来,甚至还为弟弟找来因车祸认识的残障女钢琴家韩佳率。
韩佳率一度拒绝帮忙指导,却被吴振泰精湛娴熟的琴技打动,不仅亲自出面担任指导,观看钢琴比赛,还为振泰争取演奏机会。
因为都过得太艰难了,所以即使对祖河来说,她没能成为一个称职的妈妈,也不能责怪她。
可是要多勇敢才能和抛弃自己的妈妈和解呢?她全心全意的爱着弟弟,只要弟弟出事,妈妈就不分青红皂白地责骂祖河。
明明进警察署是因为弟弟在小区的草坪上大号,明明那件衣服是为弟弟而买,明明是弟弟自己乱跑而伸出的拳头停了下来。
可就算妈妈责怪祖河,我也没办法去责怪妈妈的偏心。
相对于健康的祖河,更挂心的还是有2级自闭障碍的弟弟。
更何况自己快要死去,所以更着急的去希望哥哥能像自己一样爱着弟弟。
所以祖河啊,如果有下辈子,妈妈再去爱你吧。
电影中后半段泪点不断。
想着人生真的太艰难了,你要用多大的决心才能把往日里所有的孤独和委屈咽进去,代替妈妈照顾有障碍的弟弟。
《那就是我的世界》讲的是落魄的拳击手跟家人重逢的故事。
这次重逢,让他直面童年家暴、被母亲抛弃的记忆,内心对母亲的积怨,对父亲的忍耐终于得以表达,最后甚至放下出国的机会,留下来照顾自闭症却有钢琴天才的弟弟。
38岁的男主走不出幼年的阴影,事业和家庭都停滞不前;代入感极强的我对号入座,想到自己38岁会不会也如此衰败,然后反思自己是不是太自私任性,越想越悲从中来,哭到头痛。
但是,有句话说,对的人不会让你哭。
所以,等我反应过来的时候,马上觉得被编剧骗了:和解就和解,为什么要这么煽情?
实现自我和表达情绪都是让人身心舒畅的事情,男主的拳击事业走到山顶过,现在下山也不差;母亲临终前把男主找回来,就像断了的弦重新接回来,两人直接吵架和好不好吗? 片头是男主在发传单,看着街边电视机里的搏击场面入神,然后屏幕上浮现片名《那就是我的世界》。
我还以为是实现理想的励志片,人们功成名就以后当然会心怀感恩的原谅所有人,拥抱每一个还在身边的家人。
男主成功过,拿到过亚洲拳击冠军。
成功的时候,他尚且没有体谅过母亲的艰难。
现在走下坡路,又怎么会变这么体贴呢?
有两个原因:一是母亲临终;二是有一个傻白甜还能赚钱的天才弟弟。
电影看下来最让我感同身受的部分是父母往往偏爱某个子女。
明明李秉宪在初中就被留下像个孤儿一样长大,成年后虽然偶遇了母亲却也没有得到照顾,人生低谷时再次遇到母亲被小心翼翼得对待,带着弟弟出门稍微有点风吹草动都会被误会成不负责任、被质疑人品有问题………通篇,从头到尾他没有得到过父爱母爱,在那种毫无温暖的原生家庭中长大也并没有成长为很暴力很渣很自私的人,但是他的母亲也没有给予足够得肯定。
虽然,电影里妈妈是因为下定决心想要自杀所以并没有带他一起逃离,这些都可以理解,但是做为看客,我仍然觉得李秉宪太委屈了,如果我是他,可能我会走的远远得,再不相见。
只能说这个人物内心十分善良且柔软。
可能表述的很乱,看完电影十分心疼这个角色。
这部电影标题,这就是我的世界 。
但所概括的只是电影中残疾男孩音乐表达的内心一部分,电影一开始出现的是失落和过气的拳击手,但电影中并没有介绍这拳击手如何失意的剧情,整部电影围绕一个家庭而去表达 电影中母亲的癌症,弟弟的自闭症,哥哥的失意,充分的表达出来了,也许大家认为这是一部赚取眼泪的电影,其实大家没发觉电影中表达了一个男人到了一定的时候要承担必要时的责任吗?电影中哥哥本来要为了事业去外国,或许这种时候走了不尽人情,但在生活中这很现实,哥哥在机场听到电视中播到弟弟要表演,弟弟说的那句自己常常说的那句名言,让哥哥想起这一切都不是谁的错,自己没理由责怪,哥哥留下来了,看护妈妈,照顾弟弟,而弟弟表演也要开始了,妈妈的病也越来越重了,哥哥带着病重的妈妈来看弟弟表演,而弟弟钢琴演奏也得到大家的认可,最后妈妈走了,哥哥要带着弟弟生活了。
到这你们想到了什么了吗,哥哥放弃事业留下来,是因为他想到了这个家现在只有自己能撑,如果走了,妈妈病死后的后事谁来办,弟弟以后谁照顾,也许这就是一个男人真正是时候该担起的责任。
生活中每一个家庭都不一样,烦恼和责任都得有人去担,不然家不是家
如果弟弟不是钢琴天才呢?
剧情一般,都是主角巅峰,然后落寞,再逆转。好在铁汉柔情吧
我恨你们…
李秉宪演这些,简直游刃有余。
挺励志的一部片子吧。只有奋斗过,努力过才有机会,所有事情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加油!
剧情俗套,更喜欢李秉宪演这种不装逼的小人物,演技好不管演什么看着都很爽啊,朴正民太厉害了,角色也很出彩
还蛮煽情的,但确实也感动到了观众。中间还想前面被有钱人撞了一下是什么戏份,后面喜结良缘还是什么,后面才连上戏了。想说说男二,二级自闭障碍当然不是傻,其实还蛮人畜无害的,可能沟通上或认知上有点区别,但往往很单纯,进而善良,还不用担心他骗人,多难得的好人啊。惊讶的是男二不会钢琴,苦练6个月9首曲得此成果!
故事没有太大新意,演员不错,可能越是残缺,越容易打动人心
生命中会有那么一些瞬间,虽然不会狗血地响起BGM,但就是那些时刻人生会突然转弯。其实活得够久,就会觉得,泡菜国的这种悲情戏其实并不是什么洒狗血,只不过是这世界上有许许多多的人,正生活在为我们所不了解的苦难中。朴正民,真-宝藏男孩
表演很棒 其他挺cliché 常见的温情元素 朴正民把角色演得很可爱
尹汝贞奶奶还有罗文姬女士请一定要好好照顾身体,每次看到这两位都莫名的心疼,罗女士还总是招人笑。电影终归是不现实的,剧情的走向太过刻意与理想化,煽情戏份也总感觉不在泪点上,有点奇怪。为朴正民小哥哥打个电话,演的太棒了,况且才学了6个月的钢琴,太敬业了,期待新作。
当祖河发现妈妈的头发不见的时候,我就知道又要落入俗套
3级自闭症弟弟,遭受家庭暴力且身患癌症妈妈,人到中年失意的拳击手,设定真的是该怎么惨怎么来。。像这种纯粹为煽情而设定的文艺片韩国每年产量颇丰。所以,评价就是好的不彻底,坏的不明显,观众们在看完之后轻轻拭去快盈眶而出的眼泪,继续各自生活着。
尴尬了
落魄拳击手大哥,钢琴才华的弱智弟弟,身患绝症的单亲老母,熟悉的亲情牌,韩式催泪弹。
温情啊的
结尾一组镜头的隐喻很有意义。但艺术感的干劈情操有些饱和了,演奏画面堆叠得太多了,好像妈妈完全是为了作为一个动机而存在,李秉宪纯粹为了作为一个商业元素插入的,剧情也没指向什么结果,好像一个泡泡漂浮着就结束了
遭受挫折的一群人,互相,填补了对方心里的缺口
略微有点强行,不过还算自然。女主好美啊!
细节很到位,观感不错。虽然故事俗套了一些,但托孤+雨人+麻雀变凤凰的桥段,还是组合出一部温情脉脉流畅的小片。音乐运用也很自然。7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