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

태풍,核子风暴(台),Typhoon

主演:张东健,李政宰,李美妍

类型:电影地区:韩国语言:韩语年份:2005

《台风》剧照

《台风》剧情介绍

台风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在台湾基隆港东北220公里处的海面上,一艘装载着核卫星导航装置的舰艇离奇失踪,经过调查确定他被一个名叫信(张东健饰)为首的海盗团伙夺取。在1983 年,年幼的信跟随全家人从北朝鲜逃往韩国寻求政治庇护,却被韩国政府拒之门外,除信和姐姐明珠(李美妍饰)得以逃生之外,其他人员均遭杀害。姐弟二人自此失去了联系,后来信成为海盗,对韩国的仇恨与日俱增,最终引发了现在的挟制核舰艇事件。 多年来信一直在寻找姐姐的下落,韩国防部查明底细后,派出海军高级军官姜世宗(李政宰饰)展开追捕行动。通过线报姜世宗探得明珠现在俄罗斯境内,在接触中,世宗产生了怜悯,同时矛盾不已。与此同时,信也得到明珠的下落,两个男人将展开一场殊死较量……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以吻之名悲剧女孩三重威胁之跨国大营救阿雅与魔女开心宾馆莫拉德基督山伯爵狙击目标虽然只是弄丢了手机2大山深处110九尾狐与仙鹤黑狐:忍者时代星际牛仔为何是吴秀在老吴的账单情深不悔,再爱难为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第五季最初的梦想喇嘛山的儿女主君的太阳冰雪奇缘:生日惊喜最后的假期忍者通告不大可能完成的任务红色幽灵达尔文游戏吓死鬼第七谎言别惹流氓兔马修第二季欢闹夏令营第一季

《台风》长篇影评

 1 ) 反华情绪

我喜欢李政宰,才去看了这电影。

看了之后却很难过,李政宰怎么去演这样的片子呢?

既然选择去演,那么至少是认同导演所传递的浓厚的反华情结的吧?

首先,这部影片并没有把南北朝鲜分裂所造成的内在苦痛表现出来。

反而这样沉重的情绪给了张东健所扮演的歇斯底里疯狂的仇恨--我想,北朝鲜对韩国的感情很难用这种歇斯底里来表达。

影片在这里把握不住,便失了灵魂。

因此只剩下了一个所谓大片的空架子。

然后最令人反感的,当然是影片露骨的反华情绪。

我就不明白,干嘛张的家人遭到韩国拒绝非要中国军人送回韩国呢?

他们韩国人干吗去了?

中国的军人有那么无耻吗?

动不动杀死十几个朝鲜人?

这种事情编的也太没谱了!!!

二战我们也没这样吧?

现实中果真发生这种事情可是很严重的国际事件啊。

中国军队有那么蠢吗?

影片显然是要把南北朝鲜分裂的罪过全都推到中国身上。

大约中国的确起了不好的作用吧?公平的说,我不知道内幕。

但是最令人气愤的,是对整体中华民族的仇恨。

张跟他的姐姐流亡在中国时,据说所有的人都痛恨他们,唾弃他们。

对他们猪狗不如。

中国的孩子都打他们。

张的姐姐在中国人家里要饭的时候,那人便顺手强奸了她。

--我就tm不明白了,我怎么没见过这样的中国人呢?

我怎么没见过我那些农民的父老乡亲们强奸一个要饭的啊?

我小时候,叫花子要饭我家里总是拿出馒头之类给他们吃,到谁家都给他们些什么。

不知道这是说哪个呢??

批判一国的政府我无话可说,这样污蔑我的国民,我已经无言了。

因为这已经疯狂的仇恨在其中了。

对于这位导演兼编剧,我只能说,很可怕。

我在这里也有韩国的同学,大约她也是在国外,因此我实在看不出她那么痛恨中国。

不知这位导演何以如此嚣张并且愚昧。

 2 ) 小烂

号称去年韩国投资最大的电影,与世界接轨,拯救韩国人民于水火之中的反恐电影,除了张东健的扮相简直一无是处,都想笑的,大恨的。

 3 ) 《台风》:标准韩式大片

在韩国的商业大片中,政治、战争通常都是重大噱头和卖点。

同样,《台风》也是一部以政治为题材的影片,朝韩关系一直是韩国人关注的热点,不仅如此,几乎近年来能获得票房成功的素材,如飞车、枪战、爆破、生化武器、恐怖袭击、特工追踪等等都被加入了影片中,使得《台风》成为了融合多种元素在内的名副其实的商业大片。

从整体来看,本片还是具有一定水准的,比很多我们国产的所谓大制作要好很多,其中最关键的就在于影片的剧本非常扎实,情节紧凑,能不断保持一定的悬念,并将人物强烈的爱恨情仇贯穿其间,把个人、家庭的命运放到历史、政治的洪流中去演绎,挖掘人物在极端情感下的表现,唤起观众共鸣,感染力极强。

影片中的矛盾非常复杂,增添了强大的历史厚重感,从人与人、人与家庭再到个人家庭和国家政治,甚至国家和国家,影片充满了多元化戏剧张力,显得非常大气。

影片叙事张弛有道,并多处采用插叙、旁白等叙事技巧,突出影片的主体是故事,场面只不过是一种表现手段。

而就场面来说,《台风》也毫不逊色于好莱坞制作的大片。

一些特工突破、枪战、爆炸的场面从场面调度到剪辑都有声有色有板有眼,颇有好莱坞的架势。

特别是最后一场决斗,在台风中行进的船上进行,巨浪滔天,狂风暴雨充斥整个画面,雨水、汗水、鲜血交织在一起,显得非常有气势,也很有诗意。

当然,这样的大片最终要打动观众,关键还是要靠“情”。

有评论说《台风》在表现情感方面“苍白无力,宏大的形式下难掩情感的枯竭”。

我却不这么认为。

很明显,《台风》的情感表达走的不是《JSA》那样的细腻刻画路线,而是大开大阖式的,具有强烈的冲击力。

影片中包含了感人至深的亲情,惺惺相惜的友情以及对祖国、民族的忠诚之情。

人物的情感往往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的、复杂的、立体的,这不仅对人物的塑造有很大促进,也使得影片的表现力更上一个台阶。

例如阿信和姐姐的感情,影片通过插叙姐姐讲述的遇难后悲惨艰辛的过去来表现姐弟两人从小建立的相濡以沫的深厚感情,细节上更有姐姐保存20多年之久的弟弟的一封信加以辅助说明,而这刻骨的亲情则在两人时隔20余年后相见时完全释放出来,场面非常震撼人心。

但对于导演郭景泽来说,这部《台风》刻画人物的水平却不如他的上一部大片《朋友》。

虽然《台风》中情感丰富,矛盾复杂,但落实到人物身上,却总是感觉力度不够,三个主要人物,心理层面都比较苍白,除了情感的流露,基本就没有其它东西了。

这恐怕也是本片票房在开始走高,最后却惨败的内在原因吧。

《台风》融合拿来主义和本土特色并集合大投资、大制作、大明星、大故事、多元素的模式可能会在今后一段时间内成为韩国商业巨制的标准,应该说,从本片起,先前还有些稚嫩的韩国大片,走上了成熟的路。

 4 ) 历史中的个人

历史总是一幅冷漠的面孔,它沿着自己的轨道,辗过个人的挣扎和撕喊.冰冷的历史承载的更多的是民族与利益,人不过是金字塔中的细沙,组成但不独立.自由的意志从不能独立的成立.于是,历史带来的更多的痛苦与泪水.报复,报复历史还是报复个人.在政治里个人永远是工具.就如阿道夫·艾希曼,这个杀人如麻的刽子手,在面对审判时说不是一个恶魔.历史的意志如一辆高速的列车,携夹着所有人,无法偏离.人们在平庸的执行中,造下了自己的罪恶.信是受害者,他的一家不过是想换个车箱,无通行证的穿越.不幸的是,他们被选择为受难者.他的痛全都转换为恨,无边的恨,没有需求,没有激情,冷冷的只有恨.姜世宗也是受害者,在苦难里他学会的是爱,对于国家的爱,对于生命的爱,当他把枪口对准信的时候,他所不能做的就是扣动扳机.两个男人,在历史中演译着自我的人生哲学.

 5 ) 张东健演得很出色,只有演得出色,才能让观众同情反面角色

韩国的大制作影片比普通的垃圾喜剧片强很多倍,情节曲折。

个人感觉韩国人喜欢反思自己曾经的苦痛和命运,并且非常重视顶天立地的情感。

整部影片看下来让人紧张加感慨。

 6 ) 有型的东健,没劲的台风

韩国影片《台风》有一个超强的卡司和一个超弱的剧情,造成了一个超大的落差导演很卖力地模仿好莱坞大片却无法摆脱韩国电影骨子里的小家子气反恐主题最终落脚于个人的爱恨情仇,韩国人擅长的还是个体感情的刻画影片虽然不怎么样,但并不妨碍对演员的欣赏,张东健颠覆性的表现很亮眼PS:一个小插曲,在看到李政宰过关检查的镜头时突然想起在《我的女孩》里出现过这部片子,当时女主角看着这部片酣然入睡,现在想想也挺正常的,哪能不睡啊。

 7 ) 关于朋友,因为《台风》

“下辈子,我们再做朋友!

”《台风》中两个富有英雄色彩的男人,有着同样的内心坦白。

认真的讲,这部韩国大片拍的并不精彩。

两位演员,李正宰和张东健,他们赋予了各自角色足够的冷酷和悲情,展现了他们相当的电影表演功力。

但是,故事讲的不好,情节设计平白,电影整体上缺乏一种穿透人心脏的力。

因为不具备结构电影语言的能力,所以我不能从表达太多技术层面看法。

我更关注电影故事传达的关于朋友的悲情。

朋友,就个体语境来说,人与人关系一种,并不复杂,取决于个体之间的互动。

“君子之交淡如水”,真正的朋友纯粹是一种感觉,愿意彼此分享的感觉。

这种互动的感觉,或是来自喜欢,或来自尊重,或来自习惯,或三者兼有。

真正的朋友关系,如水一般纯净自然,不会承付太多情感负担,也无从悲情之说。

问题在于,人是社会的人,个体从属于社会群体,朋友的关系不可能单单存在个体语境。

于是,朋友关系,需要解释于社会语境下。

社会语境下,朋友的关系表达得如水一般,只能是一种过于理想的状态了。

《台风》想表达的或许就是社会语境下的朋友关系,描写普通个体的关系如何被所谓的家仇国敌,如台风般将冲击得荡然无存!

电影中,信和圭,两个英雄般人物,彼此敬重,成了你死我活的对手。

这样关系,不是他们愿意的,却是他们需要去选择的。

信的一家,在逃离北韩的途中被南韩人出卖。

信目睹了父母亲的惨死,自此开始受进凌辱的逃往生活,心中也埋下了“杀死韩国猪”的复仇心。

圭,南韩的一位军人,从小接受父亲的熏陶,“作为军人是最值得骄傲的,即使国家利用了你!

”信劫持了美国军舰上的核燃料,开始他复仇南韩人的计划。

圭,接到了上级命令,只身前往,粉碎信的攻击企图。

于是,两个彷佛天生有缘的人,有了相识的机会。

狭路相逢,这样的相识机会,老天给的机会残忍。

不过,他们珍惜这样的狭路相逢,纵然付出性命代价。

山顶上的圭居高临下,对着信的眼神,他终究没有扣动手中的扳机;海船上的悬锁上,两个人殊死搏斗,信的匕首没有冲向圭,而是刺进了自己的身体。

他们身上肩负着不同的使命,他们不得不去搏斗。

只是到了关键时刻,他们会想到对方是朋友,会回归到对这份情谊的珍惜。

信已经走了,只剩下了一个圭,一个时常愿意看着大海的圭,一个时常想着小时候读着一个北韩小朋友来信的圭。

他们本来就应该是最真的朋友,他们本应该很早相识,他们本应该一样过着幸福的生活,可是,政治改变了一切,历史让他们以对手的身份重逢,博杀,直到一个永久离去。

这样的朋友关系,岂止是一种悲情?

一直很喜欢韩国电影,喜欢他们对社会的反思,他们关注个体的生存困境(《亲切的金子》(2005),《老男孩》(2003))。

他们的电影能够直面过去,坚强面对历史。

他们的电影探讨战争对社会个体的影响(《欢迎来到东莫村》(2005),《Joint Security Area 》(2000),收件人不明(2001)),探讨政治事件留下的社会整体后遗症(《爱的色放》(2001),《下流人生》(2001))。

这样的反思也是我们内地电影常常缺失的。

等到那天,我们的社会意识开始珍视个体的生存价值,我们的社会才算真正文明了。

 8 ) 动作+政治+亲情+友情=佳作!

首先我想说的是,这绝对是一部动作片,大家不会否认吧。。

既然是动作片就不要太苛求什么剧情,逻辑,内涵了。。。

被陈凯歌“蹂躏”过后,张东健终于还是在韩国的片子又一次活得洋洋洒洒!

真金终于还是藏不住!

有人评论说韩国片不过是学日本学美国,这要是说特技那也许不假,不过特技本来就是互相学习的不是么?

好莱坞每年有那么那么多的动作片问世,可是反而历来被人认为情节简单像美式快餐一样毫无营养。。。

但韩国编剧的笔下,除了打斗,政治等题材之外,又被赋予了浓浓的人情味。

国家和个体的抗争,亲情与仇恨的交织被刻画得淋漓尽致。

动作片在观赏性之外能够打动人,探讨一些大的主题这在我看来就是最高境界了,,,烂片太多的世界里,《台风》绝对算得上佳作!

 9 ) 核桃般的大韩民国

<台风>应该在电影院里欣赏的片子,在电脑里看真是委屈了。。

情节紧凑,跌宕起伏,大事件和人性本善交织在一起,让人深思。。

同时,看这个片子,明显感到,大韩民族的崛起,不同于日本民族的侵略性,韩国弄得像个核桃一样树立在东亚,警惕着 中国俄罗斯日本,当然跟 美国的关系也相当微妙,想借助美国的威力,但同时自己态度决不软弱。。

在片子中,把以上几个国家捎带手还全给了一个嘴巴,尤其揭发了美国喜欢销毁证据的阴谋。。

近年来,韩国许多片子,都涉及了政治题材,让人很钦佩。

许多年过后,人们应该站在历史的角度去反思过去,总结教训。。

这个是中国电影相当缺乏的。。

中国电影最近老是跟王干上了,电影科技含量越来越多,画面越来越唯美,中国武术轻功歌舞表现的淋漓尽致,可是落实到讲述人性善恶上却亏欠不少。。

莫非这是一个电影发展的必然趋势?!

 10 ) 为了谁——永远的南北题材

1. 2005年底,中国贺岁片市场并没有出现什么期想中的PK大战,在《无极》面前,张艺谋用一次题材回归化解了正面交锋。

在那之后一枝独秀的《无极》遭到了前所未有、全方位立体式的口水攻击以及倒陈运动,从平媒到网络,从地方到部门,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所有中国电影发展过程中的罪恶失败一一被它包揽没收,想必陈凯歌也是苦不堪言。

以中国电影市场形势开篇只有一个原因,《无极》里面有韩国型男张东健,他那句“跟着你,有肉吃”一度也是年轻人嘴边的笑谈,而且《台风》与《无极》两部片子在IMDB都是相同尴尬的不及格分数。

几乎同一时间,2005年在韩国,由张东健主演的《台风》正面与彼得.杰克逊的《金刚》碰撞,两部片子仅隔一天先后上映,《台风》有导演郭景泽和张东健等明星护驾本是行家看好,对于美国大猩猩自然无所畏惧,然而后来的局面却是无人料及的:它们谁都没有最后胜出。

《王的男人》搭上2005年最后一趟班车,并且一路笑到了最后,创造了韩国电影票房史上的奇迹。

2. 一遍《台风》过后,不幸地应验了先前的猜想——郭景泽导演也来尝试起南北题材,以大制作的宣传方式谋求更多商业利益以及市场号召。

韩国导演对于南北题材的偏好就如中国导演对文革题材的爱不释手,非得借助它来检验一下自己的功力火候,互不示弱。

于是韩国导演里的南北题材有朴赞郁的一举成名、姜帝圭的功成名就、也有金基德的相对失色;有《生死谍变》的突破局面,有《欢迎来到东莫村》的大家同乐,也有《台风》的意外落败。

型男张东健败给了号称“最美男人”的李俊基,刀疤脸不敌中性美——这些可以作为小报标题大肆渲染,流行审美观又一次翻天覆地的变化?

无须考虑我坚定地站在了张东健这边,即便这是一部口碑不佳的作品,但这丝毫不会影响我观看的兴致。

在《王的男人》表面是丑角男色、宫廷争斗,实则是故国王朝的凭吊畅想之后,无数国人看完之余摇头大骂。

那么在一部早已被定为票房失败、口碑不佳的片子面前,火上浇油的行径已经不需要考虑在内。

事实上《台风》失败并不仅仅是题材上的原因,但如我这般好事者总是想做些联想(影片依然挤得进韩国影史票房前20名)。

在《朋友》及其他两部影片之后,郭景泽也想尝试下南北题材,与张东健再度联手,转战泰国等地取景拍摄,野心不可谓不大,可惜南北题材并非良药秘方。

即便是山珍海味,韩国导演一次次拿来给韩国人品尝,但观众总难免要发腻的。

3. 回到第一段,当小时侯的Sin说起逃出朝鲜,奔向韩国的美好向往只是希望“天天有肉吃”,姐姐回他说“怎么可以天天吃肉,一个月吃一次就够了”,我无可避免地联系到了《无极》,还有在《台风》里面为了刀疤脸的冷酷海盗形象。

不知道少吃多少肉达到最终瘦身效果的大帅哥张东健,他的形象牺牲足以让无数粉丝心酸一把。

《台风》里最精彩的演员表演来自张东健和李美妍,同样的他们作出了形象牺牲:一个批头散发,布满血丝的眼睛,一个容颜枯瘦,脆弱不堪的躯体;相对而言,李正宰的人物性格刻画力度不够,总感觉浮于表面。

这对失散姐弟的多年苦怨、命运起伏化做了影片里无法克制的仇恨,也是最为强大感人的力量。

闪回之后的重逢段落虽知影片要开始煽情,但还是被小小感动了一下。

南北题材总是要夹杂国仇家恨才显得刻骨铭心,否则它就不足以被众多导演一次次去搬到银幕上。

千方百计要逃到韩国却吃了个闭门羹,小我的惨死在国家分裂面前是那么微不足道;情如手足的士兵在意外面前也会拔枪,对着兄弟般的朋友射击;战争的苦难罪恶,南北分裂的事实,期待统一的半岛,韩国电影试图反映的太多。

4. 影片最为张弛有度的一段来自俄罗斯的故事,剧情发展、矛盾冲突、摄影配乐、应景抒情达到了表里如一的和谐。

Ussuriysk的城区风貌承载了影片的重头戏:包括意外得见、碰面重逢到侥幸逃脱,Sin的明知算计偏向虎山行,姐姐的追忆和反抗,姐弟俩的人物形象顿时丰满,也让观众惦记着他们的性命安危。

《台风》从一开始从台海附近周转到亚洲各地拍摄,展示着泰国附近、韩国直到俄罗斯不同国家地区的风土人情,出现泰国的水上集市、釜山广安吊桥等场景。

整个过程伴随着不断的抖包袱,悬念并不重,Sin的身份、姐姐的下落、Gang Se-jong的追查过程甚至两个男主角第一次擦肩而过就能凭感觉产生联系。

飞车追逐走过场一般出现,它们并不是影片重心。

顺便也留心了下那些追逐车戏、发生爆炸的汽车牌子,果然都是韩国现代汽车牌子。

整体上影片前半部分衔接还是比较紧凑,节奏也显得明快。

在《太极旗飘扬》的战争场面之后,韩国电影在模仿借鉴好莱坞的基础上完成了自己的突破创新。

《台风》以1500万美元制造了海上激战、惊涛骇浪的场景,虽然不尽完美,感觉还是物有所值,比之3亿堆出《无极》纸糊一般的城墙宫殿要好上太多。

5. 《台风》的最大问题来自标题里的:为了谁。

你会在影片后半段里无数次想起这首歌,不对,是这三个字。

比如李正宰怎么要放过姐弟俩,为什么违命登船作战;张东健为何对手下有着模糊不清的态度又突然放弃计划。

拼死斗活的交战又都是为了谁,如果在最高原则面前屈服,李正宰的内心纷乱并没有充分表现,有的只是一封家书;如果是强调人性至上,那么他更应该去制止Sin的疯狂计划而不是理解宽容。

韩国士兵何以追随着Gang Se-jong做无谓牺牲,尤其是在收到上级命令之后;Toto等手下到临死之前还追随着Sin,但影片又表现得不到位,除了一首韩语歌;目标都是“台风号”,韩国和美国之间的具体矛盾又在哪,鱼雷为何迟迟不打。

《台风》里类似的问题实在太多以至让观众迷糊。

错综复杂的线索没能集中到一个点上或者迎来一场真正的矛盾冲突,也就是说影片结尾只存在一个伪高潮。

始终没明白两人为什么要用那样一种方式决斗,莫非是古语的棋逢对手,然后以Sin那句“下辈子,我们……”作结,如此做法实在太低估观众鉴赏能力,同时也使得影片落入了类型片英雄模式的最后圈套。

仇恨可以化解只是由于姐姐死前劝说还是Sin的良心发现或者根本是韩国人的意淫,一人对抗一个国家,如此苦心经营的计划只能说是庞大,如此惊世骇俗的设想只能说是天才,在911和拉登之前从未产生过如此崇高的对等联系,仇恨竟可以达到这般程度。

一方面《台风》反复渲染着Sin的仇恨情绪,一方面又劝告说伟大的事业总是要有牺牲,韩国人在Sin身上强加了自己的价值观,同时美化了他的梦想希冀,包括姐姐身上投射出来的爱与宽容、为了得到韩国认同。

即便影片最后加了一段姐姐和弟弟的海边谈话以及片尾在奥地利驻华使馆的快乐时光,但它们都在最后粉碎一空、不复存在。

最后友情提醒:有愤怒青年潜质的朋友千万得留意影片中出现的一些与中国有关人物、话语、场景,它们又将是有力罪证。

附: All Time Box Office Top 20 (Korean Films) 单位:观众人次 01. 王的男人 (The King and The Clown) - 12,298,280 [2005] 02. 太极旗飘扬 (Taegukgi) - 11,746,135 [2004] 03. 实尾岛 (Silmido) - 11,074,000 [2003] 04. 朋友 (Friend) - 8,180,000 [2001] 05. 欢迎来到东莫村 (Welcome To Dongmakol) - 8,002,594 [2005] 06. 生死谍变 (Shiri) - 6,210,000 [1999] 08. JSA共同警备区 JSA (Joint Security Area) - 5,830,000 [2000] 17. 台风 (Typhoon) - 4,180,000 [2005] http://moviel.movblogs.com/article-139076.html

《台风》短评

这他妹的莫不是个搞笑片?五常里黑了三个最大的,男主的铁拳从南亚打到远东,还以为导演编剧要搞什么惊天地泣鬼神的大事,结果就让张东健在台风中心放了几个爱与和平的气球?

7分钟前
  • 妖一
  • 较差

期望挺高,结果各种凑合。。

8分钟前
  • Frenger
  • 还行

处处都很用力但是基本那哪儿都没用上劲的野心之作······

10分钟前
  • 大A啊大A
  • 较差

黑了韩国,黑了美国,黑了中国,黑了朝鲜,黑了泰国,唯独日本和匈牙利是好基友~

14分钟前
  • 零氪大佬
  • 力荐

张sir...

16分钟前
  • 小猪猪
  • 还行

一部本想随便看看,却不得不重新认真欣赏的影片。张东健这两年越来越往霸气和深沉范儿走了,有厚度,有深度,果然台风。

19分钟前
  • 姚叶经年
  • 力荐

记忆最深的一句台词:你吃过人肉吗。。。

20分钟前
  • 天空的方式
  • 推荐

K284

25分钟前
  • 安弟人人
  • 很差

我就是喜欢李政宰……片子内容一般,但是很酷

27分钟前
  • 老农民的女儿
  • 力荐

一般般

31分钟前
  • 文森特爱学习
  • 还行

如此阵容本应更加精彩,剧情稍有些混乱,光看人了

32分钟前
  • comet4ever
  • 力荐

棒子只敢在电影里欺负🇺🇸爸爸

36分钟前
  • 咕咕蛋🥚
  • 较差

张东健李政宰

37分钟前
  • 慢手
  • 还行

场面够恢宏,不过剪得有点乱,看者郁闷

38分钟前
  • 女王不拿鞭
  • 推荐

全靠李政宰的颜值和演技的支撑才看完了

39分钟前
  • 那一天不是我
  • 较差

张东健狼一样的眼神啊!李政宰差点被比下去,不过还好,旗鼓相当吧!这部电影真是把六方会谈的所有国家都黑了个遍啊。

42分钟前
  • nancy527
  • 推荐

剧情乱,不喜欢。

44分钟前
  • 西门吹花
  • 还行

演技一流

46分钟前
  • [已注销]
  • 力荐

这可能是近期看过的最难看的韩国片子了。可能野心太大了,剧情、人物形象、情感铺垫全都乱七八糟。也想玩儿好莱坞的拯救那一套,结果没整明白,两位男主的颜也拯救不了片子的难看了。

47分钟前
  • 什么昂
  • 较差

没有想象中好看,剧情不够紧凑。李作为警察来讲还不精神。

51分钟前
  • 莫莫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