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用拍电影的故事讲述故事的电影。
用电影讲述电影的类型,并不罕见,这几年甚至频繁出现爆款呢。
远一些的,八十年代丁荫楠的《电影人》,近一些的,翻拍自《魔幻时刻》的《这个杀手不太冷静》。
《电影人》里,充斥着孤独、不合群、清高、自傲,但绝对比《巴比伦》纯洁得多再比如《扬名立万》、《梦工厂》、《雨中曲》、《热带惊雷》《不是闹着玩的》……
最伟大的爱情片,莫过于为了爱去拍一部电影,这部电影将会凝结人因爱而诞生的智慧、勇气,甚至是随之而来的运气无数电影曾经向观众们展示过电影人的热情、疯狂、荣耀、堕落、执着、谎言、智慧、笨拙……这些电影都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征,就是以一部戏中戏作为剧情推动的动力,通过这一出戏中戏,展现拍摄电影的细节(猎奇心态),展现电影人的精神(精神共鸣)。
《了不起的夜晚》同样,也将充沛的感情注入了剧本中,注入了故事中。
马凯的两部作品,其实都有很多借鉴的成分,但是从剧本角度说,他的讲故事能力挺不错的它也再一次告诉观众,推动影片的核心动力,应该是故事。
所以用小《扬名立万》来称呼该片,既是表明了两个电影在题材方面的相似性,也可以充分肯定该片剧本的含金量。
说起来,二者还真是有一些微妙的缘分,《扬名立万》的大部分主创都是万合天宜的人,而《了不起的夜晚》的监制呢,是叫兽易小星。
都是讲拍电影,都是影片在一开始有前作风格,都是剧本为王,但扬名立万靠最后的一次反转,就干翻了本片这两部电影都有让人拍案叫绝的剧本,甚至可以说,两部电影的价值都是体现在剧本上的。
本片是我见过最多的剧情反转线,连续反转了五次!
短视频up暗访鬼片剧组拍视频——陆续将计就计偷拍up被吓的镜头——up了解真相后再次将计就计——剧组资金链断裂索性将整个经过拍成电影——最后高潮主角再次打破既定剧本。
马凯终于又一次证明了自己,中邪不是昙花一现。
该片风格非常复杂,我的评价就是——用喜剧作为底层逻辑,用惊悚作为推动剧情的动力和氛围催化剂,内核是电影人对电影的热爱,而最后用兄弟情为影片做了升华。
看完这部电影,会发现它和几部电影有微妙的联系。
首先开头的纪录片风格在提醒我,奥,果然是《中邪》导演的片子,随后影片的反转剧情线就是20年大火的日本电影《摄影机不要停》基本类似,而里面几个演员对于表演和电影的热爱,又让人想起《喜剧之王》和《我是路人甲》。
前5分钟,马凯使用了在《中邪》中体现的现实主义风格,以手持录像机的画风和素人的表演风格,展现了一段最像《中邪》风格的惊悚桥段;而后在进入正常叙事后,像其它涉及到拍电影的影片一样,开始展示拍电影的流程,这一段对于普通观众依然有吸引力,电影拍摄的神秘感,从电影诞生以后,就从来没有消失过。
随后陆续的几次装神弄鬼的反转,马凯完全摒弃了《中邪》中更加黑暗、更加残酷的色彩,把恐怖惊悚的程度保持了一个底线,一个基础出发点——不再是为了复仇,为了贪欲,本片里的人性是善,是单纯,他们所有的动机都是为了一部成功的电影、为了表演、为了观众。
这种动机的调整为影片的氛围始终笼罩了一层亮色的罩子,无论再血腥、惊悚的桥段,都没有捅破这层罩子。
影片中的惊悚桥段并不新奇,它所做到的是在恰当的时间出现,并且在观众的期待中给予一个理性而略带喜感的释放而最后的30分钟,所谓的真正戏中戏一段,我看到了《摄影机不要停》的影子:临时编写的剧本——剧组为了守护成片,杀出僵尸重围……荒诞到不能再荒诞,对吧。
临阵磨枪的演员,演员不够,导演来凑,特技演员不够,主演自己上。
看似混乱不堪,却有一个隐藏的秩序或者说是大家有高度的目的性,这一点和《摄影机不要停》特别像。
这部电影再次证明了编剧的重要性,以及对于电影的热爱是有多重要,里面的人,可以说,都是在电影行业底层游走的过客,而就在这电影的不到两个小时的时间里,却绽放出了耀眼的光芒,告诉我们为了理想而奋斗是多么光荣而自豪,而幸福的一瞬间,莫过于与人分享这光荣的一刻!
影片在最后一刻,当几名主创因为剧组解散,陷入绝望时,服装、化妆、灯光、摄影出现了,可以用到一个词——从天而降在聚光灯下,仿佛救世主。
他们此刻将生计问题抛诸脑后,此刻所有人的想法空前的一致——电影一定要拍完。
此刻每个人都是值得自豪的英雄。
对于影片最后一个反转,即我所谓的剧情升华,究竟是好是坏呢?
但从情节上来说,让主角的好兄弟“猴子”负了伤,这一点略带强行,而后“猴子”伤情越重,却不愿电影因他而停机——可以,但是动机要让观众信服,我们可以自己去推想,也许是为了救命钱、也许是为了一部凝结大家心血的作品,但是单从影片表达上,这一方面没有做出渲染,使得这一块为了表达兄弟情所做的升华,可以成为“强行”二字。
从最后的剧情看,兄弟友情是所有感情中导演最想表达的,但是很遗憾,这条线索在影片中间的闹剧中隐藏得太深,甚至是没有表达,而在最后突然的升华,反而让人感到措手不及至于演员方面,我对范丞丞了解不多,里面的演员其实都挺让我脸生的,只有梁龙的表现很惊艳,以后干脆就拍电影吧。
演员演技这块是整部影片我唯一觉得不值得多称道的东西。
但是并不代表电影对于刻画人物不上心,马凯在创作时,对于小情节的呼应,草蛇灰线,伏脉千里,这个技巧用得非常娴熟。
比如在影片开头和结尾,小山和豆这对影片和“里影片”和“里里影片”里的搭档,在面临生离死别时候的状态,前后之反差,真正做到了遥相呼应;再比如女主小红对于恐高症的变化。
小山这个角色借鉴的是尹天仇每一种呼应,都代表了人物在影片中的成长。
这种前后呼应的技巧,马凯在之前的《中邪》中,在一个更大的剧情框架里体现的更为明显。
该片在惊悚要素上,其尺度之大,近十年实属罕见,简直感觉仿佛电影局不存在一样的尺度。
吊死,断头杀之类的,我当时都惊了,不是因为吓人,是因为这个能过审。
而影片非常理智的是,在所有的惊悚桥段里都以一个幽默的爆点作为结尾,力图冲淡恐怖的要素,但是还能够保留类似的味道。
疫情以来,惊悚片在北美的地位越来越高,毕竟它一般来说成本更低,而受益更高,而从观众的角度看,惊悚片同时满足了人类对死亡和快乐这两种欲望:我们一边走向死亡,一边为它只发生在银幕上而感到高兴,这就是为什么人们在电影最可怕的时刻既尖叫又大笑的原因。
内地惊悚片的问题在于当这种恐怖是虚假的时,当观众无法从惊悚片中取得他们想要的那种安全感的时候,我们如何让观众感到高兴。
如果说马凯的《中邪》更接近北美惊悚片的出发点的话,《了不起的夜晚》中马凯没有放弃惊悚,这一次他试图将惊悚作为喜剧的一种另类元素,而非一个独立的类型。
我认为《坠落》这个创作方向的惊悚片,是比较适合内地文化和审美观取向的那么这部电影,究竟是会尖叫多一点呢?
还是笑声多一点呢?
无论是哪种声响,当它在你的耳边此起彼伏时,也许比电影更有意思呢。
去看了《了不起的夜晚》带着粉丝滤镜的说一句,范丞丞演技比灵域,门锁时期自然了很多很多!!
很灵!
去之前看了很多影评,有说有笑有泪很精彩的,有说惊悚又好笑反转多的,也有说结尾强行升华的总的来说,本人直观感受是,有笑有泪是真的,惊悚喜剧也是有的(本人不太容易被吓到所以对我来说不恐怖),小演员努力拍戏和结尾兄弟情也很感人,至于是不是强行升华看个人吧是点映场,人不多,但是该有的笑点反应都有,沉浸感upup 所有演员都很棒!
!蒋龙真的,腰部演员终于也有大舞台了演技大家在一喜都有目共睹啦很棒!
蒋易他真的我哭死呜呜呜呜莫名适合那个扮相哈哈哈哈哈哈演的好好啊萌萌就更不用说了吧,缝反缝缝缝缝王的名号不是白来的!
王子璇好漂亮啊就算扮鬼也很漂亮呜呜呜喜欢她的眼睛我算是一喜三蒋和丞丞还有子璇龙姨多厨狂喜吧,很nice!
夸夸各位演员!
『了不起的夜晚』开场纪录片视角有点延续导演前作《中邪》的风格,但在前作被雪藏的情况下,注定无法做到升级甚至延续,于是将喜剧与惊悚进行融合,前半部分集齐一众喜剧人小品式演绎,也算是拍出了不错的效果,但后半部分为了有个合理的解决强行升华“友谊”这个点,导致全片节奏彻底崩坏,所谓的戏中戏中戏也显得有些凌乱。
【6分】
负债累累,面临倒闭的短视频公司;一心向红,找人偷拍的十八线小演员;演员不给力,投资要泡汤的夹缝生存导演,再加上一群今天有饭,每天没辙的影视城闲散班子。
所有人都有困境,所有人都在底层。
这或许是导演多年以来的生存状态的真实写照。
本片的内容比之电影,的确更像sketch,game点就是扮鬼,你吓我,我吓他,吓人者,被吓者轮番交换身份。
如果缩短成为二十分钟左右的一场情景喜剧也许会有不错的表现,但撑起一场百来分钟的电影显然还力有不逮。
小山用片酬投资电影,还有八万块钱雇人派短视频。
所以这个十八线小演员片酬到底是多少?
而为了激励他展现演技,全组人陪着演戏,这戏中戏费时费力,他又有多大的背景。
这或许是全片最让人不明就里的设定了。
豹子三兄弟负债累累,狗子要退出的原因是因为猴子长了个瘤,不想拖累他。
可以当时的状态,是谁拖累谁。
结尾突然就兄弟情深了,价值上的也是太突兀。
尤其是开头结尾对索赔夫妻态度的一百八十度转变,看来钱的确可以改变人性。
王子璇和许馨文全程带着鬼妆,让人看不见真容,还不如个小护士露脸时间长。
一年一度喜剧大赛已经可以持续向影视圈输送人才了,但导演似乎只喜欢姓蒋的。
🎬《了不起的夜晚》三位短视频达人博主,为了挽救即将破产的影视公司,为了能够再次翻红、起死回生,他们来到惊悚片现场进行偷拍。
万万没想到,他们不仅拍到了剧组的意外,而且遭遇了一连串离奇事件。
他们决定拍下更多独家内幕,不料却踏入惊悚的闹鬼现场。
他们本是惊吓的制造者,却成为了被吓的参与者。
拍摄现场状况百出,各类人员矛盾频发,三个丽妃真假难辨,自媒体三兄弟随机应变,这个夜晚,注定不平静。
落魄博主、无名群演、不红导演,三队人马机缘巧合聚集于同一地,他们的目标都是一致的,对影视行业充满了热爱。
在面对绝境时,他们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
为了不让之前的努力付诸东流,三队人马最终集结在一起,共同完成了一次伟大创作。
所有人都拼尽全力,让这个惊悚的夜晚,变成大家实现梦想的高光时刻,他们共同创造出一个了不起的夜晚!
当所有人齐心协力为一件事努力时,你能看到每个人身上都散发出光芒。
那一刻,大家都成为了自己的英雄,那个汇聚了大家激情与汗水的夜晚,成为了每一个人的“了不起的夜晚”。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故事,也会有很多难以忘怀的夜晚。
无论是三兄弟,还是剧组人员,他们每一个人都在困境里挣扎,但并没有因此停下追梦的脚步。
在追逐梦想的路上,哪怕最后不能成功,相信也一定会遇到同行者。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了不起的夜晚 (2023)5.52023 / 中国大陆 / 喜剧 惊悚 / 马凯 / 范丞丞 蒋龙
有那么几年,伪纪录片题材的电影非常热门,造成这股风潮的始作俑者非《女巫布莱尔》莫属。
这部于1999年上映的恐怖片,采用DV的方式进行拍摄,成本也仅有6万美元,而全球票房则高达恐怖的2.48亿美元!
时隔8年后,上映的影片《灵动:鬼影实录》同样是采取的这种路数,成本更是压缩至1.1万美元,全球票房则高达1.93亿美元,此后更是成为一个经典的成功商业电影系列案例。
综合这两部电影来说,虽说拍摄手法非常粗糙,也没有大牌明星加持,但是贵在真实,那种如身临其境般的感受,是其它恐怖电影无法实现的恐怖效果。
在华语电影中,也有这么一部同类型的电影,电影的名字叫作《中邪》。
《中邪》上映于2016年,是青年导演马凯的处女作,这部影片的制作成本为7万元,其中还有2万元用于演员的医疗费用。
影片上映后,在观众间获得了广泛的好评,只不过在票房表现上比较难看,仅有41.6万的票房。
虽然商业表现不好,但却为马凯积攒了拍摄恐怖片的经验。
2023年3月份,马凯就推出了他导演生涯的第二部作品《了不起的夜晚》。
据说这部影片最初的剧本设想是在2012年,那时候的马凯还在横店漂流,也可能是出于对当时的怀念,所以影片的故事发生地就设定在横店影视城。
片中范丞丞出演的豹子三人组作为自媒体视频作者,为了拍摄出爆款视频,来到影视城进行拍摄,却无意间拍到演员发生意外的视频,当发生意外的演员再次出现在片场的时候,一场疑神疑鬼的恐怖故事就此展开。
有了上次《中邪》的经历,马凯显然有了更多商业的气息,在《了不起的夜晚》中他不仅加入了恐怖的元素,同时还加入了喜剧的元素,最终成为了一部恐怖喜剧片。
这种搭配早在1995年的时候,导演刘镇伟就找来周星驰拍摄了一部《回魂夜》,即便当时周星驰已经是香港电影中的一线巨星,但是该片也仅是拿到1620万的票房,可见这类影片并不太好拿捏。
那么《了不起的夜晚》表现如何呢?
首先这部影片没有大牌演员加持,这在当下的电影环境中来说,是明显的劣势。
其次影片的剧情也乏善可陈,远没有当年《回魂夜》那般有趣,仅有几处惊悚镜头处理还算不错。
第三影片满满的网大感觉,明显可以看得出廉价感,当然这也是制作成本所限,即便是该片的成本仅有千万,但相较于《中邪》来说也已经是富裕了太多太多。
影片整体呈现的效果,虽然有一定的惊喜,但是在协调性和条理性上还是有明显的短板,马凯意图胡子眉毛一把抓的计划也显得乱了章法。
《了不起的夜晚》至下线,累计票房仅有4690万,而同期上映的低成本影片《宇宙探索编辑部》也有着6700万的票房。
当然《了不起的夜晚》还不至于亏损,至少还是有些盈利的,对于下一步,马凯还有一部恐怖片《我和她》将要推出,至于表现如何,我们拭目以待吧。
【END】
最开始是没预期的,但看了几个博主的评价和大众口碑后给我把预期弄得很高,结果是低于预期了,还是不要抱有太高预期去看为好。
就电影本身来说我只能给个及格分多一点点,你说惊悚吧也没多惊悚,你说喜剧吧我也没怎么笑,但我的那场还是有蛮多人多次放声大笑,以及有个别人被吓到不敢看和几近哭,真的是感觉到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
我觉得整个故事没有多有趣,而且我一直觉得有一个逻辑上或者真实性的硬伤是:难道当小山和豆发现丽妃“死而复生”时,不想去弄清楚吗?
难道真的会相信是鬼并且还接着演戏吗?
我觉得这还是不太符合常理,现实中应该不是这样发展的。
其实我只想给三星,但又想多加一星,是《一喜》的蒋龙、蒋易和蒋诗萌出演,这是对ta们的认可,也是一个机会,ta们这些优秀的“腰部”演员也能出现在院线电影上了,我很高兴。
还有就是,这个故事本身,就像是ta们这群演员之前的困境和奋斗,小人物的历程,这倒有点像星爷的风格了。
导演将本片定位成惊悚喜剧片,的确有惊悚,比如三个丽妃装扮的人依次被当成真鬼,而吓到其他人。
由于他们都不是真鬼,所以在观众的视角来看,又属于喜剧。
虽然影片紧扣“惊悚喜剧”的tag,但整体观感并没有多么刺激,甚至不如同样定位的旧港片《鬼打鬼》。
影片的亮点是易小星的客串,以及梁龙饰演的导演。
讲述三个自媒体人闯入一个拍恐怖片的剧组,试图通过偷拍以取得流量,直至发现剧组里真的死了人。
而这次死人竟然是导演设的局,故意激发演员的灵感。
后来露馅后,三个自媒体人将计就计,也设计起了死人。
最终大家将剧组拍的和自媒体偷拍的,合成一部戏,还加拍了结尾,歌颂媒体人之间的兄弟情。
私信+++qun:
首先 我这个影片是我特别喜欢的类型!
整部影片以悬疑为主,喜剧为支撑,从大局上奠定了基调,让人看得明白,了解主旨,不会一头雾水但是让人带入进去思考。
这其实在悬疑片里就做的很不错了。
所有的主创都让人很惊喜,特别是丞丞,让人觉得这是不是他啊。
易小星的作品一直我非常喜欢,在快乐的同时会带入一些新奇而独特的想法。
前言说句难听的暴言,我在没有看过《了不起的夜晚》之前我是不理解为什么会有人如此讨厌剧本杀/狼人杀电影的,甚至我觉得《扬名立万》《满江红》这种就是属于乐呵乐呵大家看个开心就行了。
但现实不是这样,很多人厌恶剧作的偷懒和格局的营造,但前面两者所提及的,起码过程是享受的。
而《了不起的夜晚》似乎在迎合现在新潮流,而开辟了另一种电影——密室逃脱电影。
而给我的观感,就是非常典型的“尬文化集合体”,或者说是“尬”文化的大锅炖。
一方面要做到吓死人,另一方面要做到笑死人,但两者做不到,就只能尬死人。
1.定位尴尬首先这个电影最直接的是要做一个恐怖元素的喜剧电影的,而且是以商业片的节奏去拍的。
但是在观看的过程中只有无止无尽的尴尬症发作。
无数粗制滥造的网络梗ptsd抖机灵一场自我尴尬的电影。
在喜剧与恐怖片的衔接中没有合理的能力,而在上一秒恐怖元素(鬼片场),然后下一秒就闹笑话,特别的生硬,这是由内而外电影的第一观感。
再来是导演和制作团队,导演上一部电影《中邪》。
中邪 (2016)6.82016 / 中国大陆 / 惊悚 恐怖 / 马凯 / 董天文 何佳我反正没看过,但听说特别吓人,而《了夜》则要继续挖掘这种恐怖商业喜剧的风格,而且导演在采访中也透露了,这个电影的灵感来源是泰国的电影,导演采访中说是“抄”。
而这种灵感呈现最终拍成这个水土不服的观感,也非常的尴尬,因为东西是别人的,你学不好,还拍出来赚钱,就跟翻拍一部电影扑烂街一样,也很尴尬。
而再说到《中邪》,因为我没看过所以我假定它是吓人的。
但是《了夜》会吓人吗?
不会。
一个擅长拍恐怖片的导演,在一个恐怖喜剧中的恐怖元素,一点点吓人的程度都没有(对我来说),是不是很尴尬。
所有的尴尬在于,论好看不如剧本杀,论好笑不如开心麻花,而设置了一个影视城,融合了短视频,流量,粗制滥造,鬼吓鬼,非常吵,而凑出一出密室逃脱电影。
用院线的成本拍网大,甚至不如网大。
给你的体验感不如密室逃脱,既然如此,为什么不去玩真正的密室逃脱?
为什么要电影院支持网大?
2.制造尴尬我非常不能理解和无语的一点是电影设置根本没有实质性的尴尬内容,就是粗制滥造的鬼片片场戏中戏,串中串,无中生有,尴尬再尴尬困境制造,就早已算准要拍剧本杀电影通类,密室逃脱电影。
其人物行为动机紊乱,剧作目的分不清所以然,不断强调恐怖元素和赶鸭子上架式催促完成一出喜剧,企图乐呵乐呵就完了。
剧作衔接靠POV视角的切换+尴尬的段子集。
第一幕一开始小宝视角(策划炒作)而开始第一幕视角,
第一幕配图第二幕导演(设计丽妃假死从而吓小宝以逼迫出所谓的演技)
第二幕配图第三幕三宝知道导演设计的第二幕之后从而小小的设计了一下,但是不攻自破的结局。
要吓人,结果没吓到,就结束了。
第三幕配图第四幕也是最尴尬,生硬,煽情的一幕。
第四幕配图将所有的三幕合成一幕来拍成一部献给艺术的电影,从中不断煽情,升华,反映小群众,小人物,短视频媒体的不容易。
而将上面的三幕处理成《摄影机不要停》的那种程度上去。
在此过程中不断强调摄影机的存在,群众的不容易和每个小人物的内心独白,似乎猛闪过致敬《新·喜剧之王》和《我是路人甲》。
特别明显的观感就是想学《摄影机不要停》那样,而《摄影机》做到了两幕的滴水不漏和让观众猜不出来,而《了夜》并没有做到,让人白目,望眼欲穿的结局,就感觉他们很吵,很闹,想结束,很尴尬。
这种望眼欲穿,没有行为目的和层次逻辑的剧作,只剩下“真诚”的兄弟情,就更尴尬了,也蛮廉价的。
3.以尬止尬我完全无法理解电影里每个人物的每一种行为和每一段POV视角之间的逻辑差,最后是一段老套的模仿秀,让观众按头痛哭,最后要和社会话题挂钩,而导演也给出了一种非常合理的解释就是让尴尬打败尴尬,用密室逃脱打败剧本杀电影。
让煽情变得生硬和故事中的所有小人物,没有大明星的存在,都是小众人物体会生活的不易,最后归缪出一个“爱电影”与“兄弟情”的答案。
创作不易,而“爱创作”,“爱电影”的人会如此算计吗?
不会。
因为尴尬,所以所有的逻辑都可以用喜剧元素来完全概括掉恐怖元素的塑造失败。
因为不存在“鬼”,而这些“鬼”,都是善良的,可爱的,不容易的“鬼”,最后就是鬼吓吓鬼,小人物难为小人物的逻辑体系。
因为是喜剧啊,所以恐怖只是喜剧为服务,不管他是否真吓人。
现实观感是,喜剧恐怖片让人吓到是一种本事,让人笑是一种本事,让人哭是一种本事,让人尴尬也是一种本事。
制造矛盾对立和剧本的存在,就是最后靠痛骂无情万恶的资本而有了“创作”的存在。
丝毫不考虑到观众怎么样,反正我最后是真诚的就好啦,因为群众演员是渺小的,不容易的。
而最重要的演员,群戏反应当然是一团糟啊。
三宝,大宝,豆,丽妃,执行导演这群人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无厘头,因为算准了拍密室逃脱,就把他们当成NPC和参与者,设置一些恐怖元素,再请来NPC吓吓人,你吓吓我我吓吓你,大家吓吓自己,全程一顿乱吼乱叫,想干嘛就干嘛,一直跑,根本不用什么设计,因为最后都是水到渠成的闹剧效果,闹完之后还要呈现的结果就是一出让你感动,能量满满的吵的头疼的密室逃脱。
4.“尬文化”的矛盾自恰电影非常受限于制作和表达的东西,一会要让你笑,一会要让你吓人,一会儿有要让你感动,一会儿要让你哭,最后就是一场尴尬。
没有那么多的东西,导演自己为掏出真心的设计是一场无私奉献,实际是一场“尬文化”的盛宴。
如果《中邪》能够吓到观众的话,那么《了夜》的程度,就估计只能收起来吓吓自己了,毕竟拍出和呈现出来足够幽默了,只有不断的段子合集,当万恶的资本雷总最后促成这出密室逃脱的始作俑者最后说出一句:“这**就是艺术。
”的时候就证明“爱电影”,“爱创作”的荒谬性。
而三宝的归属还是短视频博主,妥妥的一个院线的网大,就够幽默死了。
为什么鼓励电影??
不要找借口XX不容易,XX不容易,我们观众花了钱,我们自己赚的钱也不容易,我们并没有义务要鼓励电影,创作的真诚与设计是能从电影由内而外的让观众感受到的。
鼓励与真诚是电影应该自己本身的,看剧本杀电影有人也会尴尬,有人也会说没有逻辑,密室逃脱也一样。
最后不过是一场又吵,又闹,尴尬的自我感动。
而且可以看看电影所谓被观众所知和被营销的“原创性”,“了不起”,“不容易”,看完这篇,凭什么不容易呢??
【三版对比】《了不起的夜晚》“抄袭”了吗?
说在最后无法代表所有玩过剧本杀的人喜欢不喜欢剧本杀电影,密室逃脱也一样。
有人喜欢剧本杀电影,有人喜欢密室逃脱电影,都可以,因为人本来就不一样的。
我只能说我不喜欢,剧本杀电影会让你开心,而重逻辑,而《了不起的夜晚》只让我尴尬,是以尬止尬,用密室逃脱打败剧本杀,用没有逻辑,打败逻辑。
以上,我很讨厌这个电影,谢谢。
了不起!马凯导演很有实力和潜力。类型的突破融合、结构的套层自反,虽有突然却不突兀,让人会联想起摄影机不要停、魔幻时刻等电影予人的情绪跌宕和观影快感。难得的是“假作真时”的情绪折射出在电影行业逐梦打拼的真实辛酸快乐,高潮的带组出场的确是非常感人。结尾歌词唱得是给自己打着气坚持走完这一路才会有的给劲。拍电影总是要有一个动机,他拍的是迷影电影,故而短视频融入的故事设计更显精彩:两路人马不同的梦想碰撞对话以及演员在其中的穿梭尤其具有现实性。
我要撤回我对这个电影的推荐………***,退钱!
导演的中邪还行,但是普通电影还是差点意思,剧情太乱了。
绝了绝了,马凯你太狠了,我夜里包场看这个,一开局就被吓到……………今晚连看三部电影,终于盼到包场,结果却无比期待有人聒噪,吃爆米花……好多场面我都不敢正视,甚至打开了音乐壮胆。不看预告和简介,这次跟头栽最狠。我平时都不看手机的,这次找朋友聊了几句,坚持到42分钟,还是落荒而逃。那个破落的三层小商场,也没人,就像那年玩恐怖密室后的场景,我一路跑下扶手电梯,听着有人用对讲机说,看电影那人是不是跑了啊……退场前还想过,员工发现恐怖片现场明明有人检票,结束后却没人出来会不会很恐怖……跑到大街上,还要走好一会儿才能见到活人……感谢没有跑出高反,也感谢路过两个酒吧,有俩人难听地唱《喜欢你》《男孩别哭》,让我回到人间。我本来就是想给马凯蒋龙蒋诗萌捧个场的!其实挺有意思,以后有人陪再刷。//240316看完
鬼中鬼
意外的选择,竟然还行,剧情反转反转再反转,演员选的也还可以。
也许有点想法,但实在太一般,怀旧可以,但不能只拍给自己。
还真的几乎全是夜晚的戏,这个可以加一星,虽然后面有点漫长和无聊,再控制节奏收紧点就好了,好累啊镣铐好重啊埋没多少鬼片导演了啊这纯阳之地,20230331@佛老汇周五晚中国巨幕厅黄金场票价十九块九。
还可以
中间部分惊悚和喜剧的结合看得很享受,但开始煽情就…开心麻花了起来。中间那段能上映,很不错了。
蒋易太不容易了,百乐门就挺喜欢他,这次真希望他能红。没有范丞丞,没有乐华,这个片子根本不会有人敢投。非常无厘头,尬起来也真的尬,但是我们的电影市场太需要这样的类型片了,马凯真的有点东西,恐怖元素超级棒。选梁龙 蒋龙 蒋诗萌也都选的很合适。
看了点映,挺不错的。伪记录的开场延续了导演前作《中邪》的创作风格,中间有惊吓也有笑点,挺自然的不尴尬,后面难免让人想到《摄影机不要停》,结尾挺不错,搞出了大鹏的《煎饼侠》想要拍但没拍出来的东西;范丞丞挺出乎意料,演的不错,一喜的几个演员就不用多说了,都很出彩。创作灵感是马凯导演自己,或者说是千千万万个像马凯导演这样"追梦"的电影人,其实电影中的演员也是这样 ,他们大多都不是大红大紫的演员,像蒋龙、蒋易这些"腰部演员"也是努力摸爬滚打多年才有了今天的发光发热,致敬这个时代仍热爱且认真做电影的"了不起"的他们
蒋龙演得特别好!肉眼可见的好!虽然有尿点还强制煽情,但是确实很好笑。真的很好笑。
上院線委屈了,上網大才合適。影視寒冬之整個影視城只有一個半劇組開夜戲,故事講得一團亂麻,自以為是的驚悚,自以為是的搞笑,自以為是的熱血,自以為是的感動。《中邪》的上映受阻,讓人對馬凱的期待超出他能力,現在是時候打回原型了。
蛮不错的电影,出乎意料的笑点,经过一番啼笑皆非的无厘头意外,大家清楚不能为一己冲动而毁掉电影,毁掉所有人的心血。又很励志,值得一看
“意淫”这个词没出现在字幕里;前面还行,可后面就有些“流于表面”……
™️的,是艺术:守住素材,逃命,内容为王,风雨无阻,一次机会,干!
太热血了,电影万岁!;开始还觉得把[新喜剧之王]里的一个段子演成一部电影也过于水了吧,然而当电影演到类似[摄影机不要停]的反转游戏开始转动起来之后,就变得动人多了;范丞丞这个妆造真绝……
作为上院线的惊悚片,里面每一处的反转都能被预料,就这点比较影响观影体验吧。至于结尾的强煽,本人倒也没有那么反感,梁龙好适合导演一角!
关于拍电影这件事儿的迷影,直到摩托车断头都全程高能,惊悚和娱乐效果兼具,值得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