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太太

Vợ Ba,小三妻(港),落红(台),第三夫人与发饰,The Third Wife

主演:阮如琼,陈女氤溪,阮芳茶眉,黎武隆,玛雅,清美

类型:电影地区:越南语言:越南语年份:2018

《三太太》剧照

三太太 剧照 NO.1三太太 剧照 NO.2三太太 剧照 NO.3三太太 剧照 NO.4三太太 剧照 NO.5三太太 剧照 NO.6三太太 剧照 NO.13三太太 剧照 NO.14三太太 剧照 NO.15三太太 剧照 NO.16三太太 剧照 NO.17三太太 剧照 NO.18三太太 剧照 NO.19三太太 剧照 NO.20

《三太太》剧情介绍

《三太太》长篇影评

 1 ) 封建社会的女性该何去何从?

《落红》一部反映近代封建社会女性悲哀的影片,一个年轻漂亮的16岁女孩嫁给一个三四十岁的老爷当三姨太的婚后生活,整个影片场景就是在一个树木丛生和竹子漫山遍野的小山村,生活场景则是一栋老宅,整个影片的背景音乐较安静,全片无任何振奋人心或是激情的配乐,但是影片却可以让观看者深刻的感到生活在那个时代女性的悲哀及无法反抗亦或是不敢反抗的无奈,整个剧情细腻又不失真本。

整个剧中可以说是有两段情节看了特别的让人呜呼哀哉,一个情节是大少爷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情况下和一位素未蒙面的年轻女子结婚,但是大少爷不喜欢她,就和老爷说想退婚,因为大少爷一直不能洞房,老爷在无奈的情况下,答应了大少爷的请求并找来女方父亲,告知女孩父亲依然女孩依然是处女,他们愿意以赔偿三倍的嫁妆退婚,并将女孩送回去,但是女孩父亲感觉这是一件很耻辱的事情,不答应退婚,后面女孩在父亲的逼迫下自杀了。

L另一个情节是女主怀孕,她一直祈求老天爷保佑她生一个男宝宝,最后宝宝出生的那天她知道自己生了一个女宝宝,她就自己抱着娃娃去湖边,用野草杀死了自己的孩子。

这两个情节表现出那个时期女性无法逃出厄运的那种无奈与无助,唯有已死来解放自己以及自己最心爱的孩子,因为活着要比死更痛苦,女主不想让将来她的女儿和她过一样的生活,承受着和她一样的内心折磨。

看完还是不得不感叹一句,现代社会真的是进步很多,现代女性也真的是幸福太多......

 2 ) 封建思想毒杀的女孩子

三太太封建思想毒杀的女孩子19世纪末,越南的重男轻女思想或许比封建中国还要严重。

影片通过一个普通地主的三太太的角度去看世界。

其实在哪个时代,足不出户的女子从出嫁才开始认识世界,虽然她已经14岁了,但就像个刚出生的孩子,对一切都感到新奇。

美其名曰三太太,其实除了享受称呼上的尊敬以外,其他日常杂事也需要亲力亲为,并不像中国的大家闺秀,凡事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被人伺候。

在婚礼时的惊鸿一瞥,让三太太对这个“二姐姐”春心萌动,自己却并不理解这种感情,懵懵懂懂,只是觉得她好看,不由自主的处处去留心她的一举一动。

不仅没有作为同一个男人的女人的勾心斗角,反而不由自主地喜爱和想靠近她。

在洞房之夜,只感到疼痛的女孩子,其实根本不知情为何物,更不懂两个姐姐觉得这是一种享受,而不应该是受罪。

怀孕之后,一边承受着这种必须完成的使命所带来的难受,一边才开始慢慢观察这个家庭,而这里相当于她的整个“世界”。

了解了所有人都是重男轻女的思想,并不去怀疑它的对错,只一心盼望着自己也能生个男孩。

在偷看到二姐姐和小少爷偷情时,想的不是这件事的对错和多么惊世骇俗,而只是觉得他们很享受其中,自己对情欲的好奇和渴望。

当她终于靠近了让自己有情欲的二姐姐时,被拒绝留下的心酸泪水,根本就不明白男女有别,为什么她这样是错的,而只是伤心二姐姐不喜欢自己而已。

喜欢,像女儿一样喜欢,这并不是她要的,她不懂爱,还是二姐姐以为她不懂而已,其实她对二姐姐的暗恋已经由来已久。

最痛苦的事情,莫过于看到别人家的女孩子和自己一般大的时候,嫁进这家门,被退婚后,无奈上吊自杀后,自己却生了个女儿。

想到女儿将来长大也可能因此自杀,或者和自己一样卑微的活着,就生了毒死女儿让她早早解脱的想法。

开放式的结局,并没说她是不是毒死了自己的女儿,或者自己也一起死了,只是这样的想法都已经很可怕了,其实,是这些封建思想毒害了一个个三太太这样的,14岁的,鲜花一样年纪的女孩子。

 3 ) 越南版的大红灯笼

越南版的大红灯笼,剧情还是比较压抑的,封建的旧的家族观念其实是整个东南亚民族的共同的特色,至于这个婚配习俗,更是伤疤。

越南版的大红灯笼,剧情还是比较压抑的,封建的旧的家族观念其实是整个东南亚民族的共同的特色,至于这个婚配习俗,更是伤疤。

越南版的大红灯笼,剧情还是比较压抑的,封建的旧的家族观念其实是整个东南亚民族的共同的特色,至于这个婚配习俗,更是伤疤。

 4 ) 14岁当人妻,男权社会中女性的悲哀,这片点破了人性和欲望

一、如果有人问你,14岁的女孩一般在干吗?

相信大家的反应差不多:这还用问?

放在今天,确实不言而喻,可在100年前,就不一定了。

越南少女小云14岁嫁人,丈夫是45岁的富家老爷,论年龄完全能给她当爹。

自己还是孩子的小云深知,想要在这深宅大院能有点尊严和地位的活下去,只有一条路:生儿子!

仿佛她来到世上,唯一的使命只在于此。

小云的命运,也是当时千千万万女性的命运……电影名叫《三太太》,由越南女导演阮芳英自编自导。

根据她奶奶的真实经历改编,在泰国某山沟拍摄三月完成。

故事发生在19世纪末,女主是一位14岁的女孩小云。

旧社会女子的婚姻,都是奉行“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自己却做不了主。

在小云尚不知嫁人为何物时,便被许配给大户人家的老爷做三太太。

她坐着小船前往夫家,舟行岸移,青山绿水,风景秀丽。

但配乐凝重低沉,小云眼里的空洞迷茫,都在暗示什么。

婚礼隆重而热闹,张灯结彩,宾朋满座,处处洋溢着喜庆的气氛。

可小云像局外人,她不敢说话只静静地坐着,打量着周遭的一切。

新婚之夜,小云的眼睛闪烁着明亮单纯,好奇、恐惧笼罩了婚房。

次日,垫在她身下的白布被仆人晒出来,鲜艳的落红代表着贞洁。

大太太亲自查验并确认过,她的三太太身份才算定了下来。

年幼懵懂的小云小心翼翼,用心观察着大院里的人和事,学习府上的规矩礼节。

温婉大方的大太太生有一子,也是家中唯一的儿子,在家里的地位很高。

二太太虽然貌美明艳,但只生了三个女儿,这让她总有些抬不起头。

小云从仆人口中得知,唯有生儿子才能得到老爷宠幸和下人的仰视。

她也渐渐明白,为何婚礼上大太太只用招呼客人就行,而二太太还要一展歌喉为众人助兴?

桌上的一碗石榴,象征多子多福,这些无不在警示她,必须得生儿子。

看到此处,观众想必会感慨,这不就是越南版的《大红灯笼高高挂》吗?

从男权社会背景下女性沦为传宗接代的生育工具这点来说,的确如此。

张艺谋的高明,在于他让掌控大权的陈老爷没有露正脸,全片笼罩着阴森恐怖的氛围。

“舍弃”了历史和权力的寓言,注重对女性的观察和生命体验的书写。

不同于陈府中四房太太勾心斗角的宅斗,本片里三位太太相处很和谐。

她们在一起聊天说笑,二太太甚至还为小云示范怎样侍奉老爷的秘诀。

小云因和二太太的女儿年纪相仿,两人总在一块玩。

在婚礼上她就被二太太迷人的风姿和美妙的歌声吸引,小云不自觉地对她有一种特殊情愫。

不久,小云怀孕了,日子在云淡风轻中一天天消逝。

她似乎少了点恐惧不安,对未来多了一份期待。

如果能生个儿子,她就能安稳地呆在老爷身边,享受她作为三太太的尊荣。

只是,意想不到的事情接连发生,一次次打破了她的美梦。

看似和谐有序的深宅大院,竟藏了那么多羞于启齿的丑事!

二、某夜,小云如厕,却瞅见一个鬼鬼祟祟的身影,像是二太太。

忍不住好奇心的驱使,便悄悄尾随。

定睛一看,正是二太太,她居然和大少爷偷情,直接吓坏了。

小云没有多看,她始终难以相信,慌慌张张地跑了。

对年少的小云来说,这种事不易理解,她的心里七上八下,不知如何是好。

躺在床上的小云,满脑子都是二太太温柔妩媚的样子。

第二日,小云又撞见另一桩“丑”事。

府上有一对仆人私通被发现,男仆身受鞭刑伺候,完了继续留下来干活。

可身怀六甲的女仆却糟糕了,落得个剃发出家的下场。

两件事对小云触动很大,她很清楚必须替二太太保密。

之后,小云更愿意和二太太亲近了。

她为她揉肚子涂抹精油时,小云将头凑了过去,她鼓足勇气表白,但遭到拒绝。

二太太当她是女儿来看待,而小云以为两个人可以有爱情。

不得不说,在高墙大院的森严秩序下人性很容易扭曲变形。

二太太和大少爷的不伦恋,既可能是因生不出儿子对大太太的“报复”,也可能是被丈夫冷落后的发泄。

小云对二太太的畸形恋,潜意识中是一个孩子对母爱的深情呼唤,或者说是“同是天涯沦落人”的相互怜爱罢了。

小云的肚子一天天大起来,可她心里没着没落。

在她养胎期间,处于“空窗期”的老爷,也让高龄的大太太怀上了孩子,这令小云深切地感受到无形的压力。

她担心大太太生儿子,竟跑到佛前祷告。

年龄一到大少爷的婚事被提上日程,可他不服从父母安排,心里只有二太太。

其实,他和二太太的苟且之事,仆人们和大太太早已知晓。

大太太爱子心切,自然嘴上不说啥,只想着安慰儿子。

可是不知趣的大少爷硬要“闹腾”,一度以死相威胁。

大太太一巴掌过去动了胎气,不幸流产,孩子没了。

大少爷执拗不过,只得和当初的小云一样,与一个从未见过的陌生人结婚。

初夜之时,他喝得烂醉迟迟不进房间,且拒绝圆房嚷嚷着要退婚。

老爷没办法只得叫来亲家处理,答应给他们三倍嫁妆的“赔偿”。

虽说姑娘仍是处女身,可以“告示”于众再嫁人,但他父亲丢下她走了。

觉得女儿无能辱没家族门面,嫁进门的新娘何其委屈,在河边自缢身亡。

府上接二连三的事让小云心惊胆战,身为女人的悲惨命运可谓在劫难逃。

尽管祈祷万千,但她生的还是女儿,一股不祥的压迫感从天而降。

影片的结尾是开放式的。

小云抱着孩子沿着河岸前行,目送着送葬队伍。

面无表情又若有所思,她像是要逃跑,摆脱男权文化封建枷锁的束缚。

追寻自我生命的掌控权和自由,是每个人骨子里的天性。

但小孩哭闹不已只好给喂奶,此时她摘下一朵颠茄花(有毒),犹豫不已。

也许,小云已经看到了自己悲惨命运的结局,她不想让女儿再重演。

也许,小云本身对生活已万念俱灰,所以有了轻生念头。

导演没有明确交代,而是将镜头切换到了二太太的女儿小闲。

她将长长的秀发剪去丢进河里,微笑的面庞似在宣示抗争和独立意识的觉醒。

三、《三太太》讲述了男权文化下,女性地位的卑微,以及情感欲望被压抑扭曲的生存境遇。

影片的画面很美,手法含蓄,极具东方美学的沉静幽远气质。

故事倒很“残酷”,视觉和文本的反差构成强烈的冲击力。

看似轻声细语不动声色,内里却暗流涌动留给观众极多遐思。

1、吃人的封建社会,女性存在的价值只是生儿育女的工具在讲究母以子贵的年代,能生个儿子是全体女性共同的追求。

片中的三位太太和刚出嫁的新娘无不卑微,她们以夫为纲,一生努力只为讨好男人。

大太太墨守成规,严格遵循府中规矩行事,帮老爷操持打理家族事务。

二太太看似敢于冲破枷锁,可她也坚定地和大少爷撇清关系,本质还是对男权的屈服。

她完全知道,自己和大少爷的感情见不得光,无论家庭还是社会均不被认同。

2、男尊女卑的既定规范,紧紧地束缚着女性诉求的实现片中一家人讨论卖掉小牛之后款项的去处。

老太爷称大少爷想要匹马,二太太用试探的口气说想为女儿买礼服。

大太太觉得少爷快结婚了,应该为他考虑。

老太爷点头默许,众人不再作声。

同样是孙辈,女性的诉求被忽视,大家习以为常。

掌握家族最高话语权的老太爷,也是男权的化身。

在这样的文化秩序下,女性只能是被压迫的对象。

3、能解放女性的是自身,从觉醒到蜕变还有很长路要走小闲是一抹清新的亮色,犹如一株积蓄着巨大能量的幼苗,代表向传统发起挑战。

当大人无情地杀死年老的母牛后,她怒气冲天地大吼大叫,控诉成人世界的丑陋。

《孝经》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但她偏要剪掉长发。

恰是女性的卑贱,被男权文化一味地压制,所以她厌恶自己的女性身份,祈求能变成男人。

毫无疑问,小闲将是这个深宅大院里十足的叛逆者,寄托着导演对越南新女性的希望。

时代变迁社会进步,但加诸在女性身上的一些思想束缚仍然还在。

无论越南抑或中国,只有摆脱束缚,女性的生活空间才能真正打开。

沉重的历史包袱下,女性独立绝不是一句空话或口号,而是需要所有人共同努力。

仅靠一部女性题材的影片,是不能改变现实的!

最后,夫人想说几句“题外话”:121年前,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慷慨激昂地写道: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

121年后的今天,夫人想大声疾呼:女性强则国强,女性独立则国独立。

女性在家庭、职场、社会中得和男性有一样的地位,男女平权。

女性之强之独立,事关家庭和谐幸福,事关下一代的教育培养。

不尊重女性的社会,是没有前途的,看越南、印度等就知道了。

 5 ) 《落红》影评 越南版大红灯笼高高挂

《大红灯笼高挂》大家耳熟能详,把封建社会的封建思想的丑陋一览无遗。

堪称国际电影的经典之作。

而这部越南电影《落红》与《大红灯笼》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影评拍的十分唯美,犹如女性的温柔,如水的清澈。

故事背景是19世纪的越南一位年仅14岁的少女云奉父母之命嫁给了当地的一个比她大几十岁的土豪,做三太太。

云与土豪素昧平生,却要共处一室行夫妻之实。

14岁的年纪,什么都不懂,云却成了名副其实的三太太与大太太和二太太同一屋檐下过起了三女一夫的生活。

白天三位太太帮忙干着家里的农活。

大太太给老爷生了唯一的儿子,地位显赫,是家中日常工作的负责人,虽然不苟言笑,但是还算通情达理十分贤惠。

二太太正值青春年华,温柔漂亮,行为举止端庄优雅,唯一美中不足的是生了两个女儿,地位尴尬。

三个女人同为太太,却相处的其乐融融,并没有上演宫廷剧。

大太太和二太太更是对三太太教诲有方,云也从她们身上学到了以前身为女人不知道的东西。

云也渐渐适应了这样的生活,并且觉得这样的人生没有什么不对劲。

而且她也明白生一个男孩对她来讲是多么的重要。

果不其然,别的不快怀孕最快。

云如愿以偿的怀孕了。

然而在不久的将来云发现了二太太的秘密,原来大少爷与二太太有着不伦之恋。

云出于好奇的看在眼里并没有告发她们。

不久后,老爷为大少爷安排了一桩婚事。

大少爷死活不从,他的心里只有二太太却又不敢公开表露,无奈加痛苦使大少爷以死相逼。

老爷无奈只能协商退婚,而女方家长视退婚为耻辱,女方的父亲绝情的丢下自己的女儿扬长而去。

最终悲剧发生了,女孩受不了打击上吊自尽。

这一切不合理的事件对于一个14岁的小女孩来讲造成的心理阴影极大,她庆幸自己被娶了,同时也看到了作为女孩的悲惨命运,而生一个男孩是多么的重要。

日复一日,云与二太太交往密切,感情得到了升华,而这又是背信弃义的,二太太深知如果任其发展必将以悲剧收场,所以果断的打消了云的念头。

10月已到,云顺利的生产,可惜事与愿违是个女儿。

云的内心是迷茫的,她独自带着女儿来到了小溪边,含泪给她喂下了毒花……

看完电影心里很不是滋味,真想为这些越南姑娘打抱不平。

同样是女人差距咋就这么大呢!

越南姑娘总是那么温柔如水,温文尔雅,而在那个悲剧的时代决定了他们悲剧的人生。

她们仿佛被体制化了一样,从出生到死亡,命运由不得她们自己来掌控。

她们可以成为商品一件件的被买卖,完全没有人权。

以往的封建社会简直令人发指。

对于女性来讲无论是妥协命运还是反抗,都是死路一条,重男轻女成为了扼杀女性的毒药。

封建迷信成为了社会发展的绊脚石,每个人都执迷不悟,麻木不仁,思想被禁锢,行为荒诞。

好在电影最后剪断头发的小女孩给了我们些许欣慰。

女孩剪掉了束缚,剪掉了压迫,断了封建思想,让反抗的决心重生。

这就是女性的自我觉醒,她们再也不能这么过,虽然困难重重但是只要坚持不懈就会有成功之时。

电影的重点非常突兀,就是为了女权发言,现如今女性的地位有了质的飞跃,男女平等的社会女性展现了她们智慧的一面,她们并不输给男人,甚至于在某些反面更胜于男人,比如说女篮,女足。

女人早就撑破了那半边天,尊重是靠她们早就赢来的。

她们更加独立,自由,不再依靠男人,或者不再需要男人,她们一样过的精彩。

作为一部文艺片《落红》拍得非常含蓄,画面感柔和舒适,隐隐约约,模模糊糊,美在其中,节奏缓慢却不乏张力,无声的呐喊隐藏其中,非常值得推荐的一部好片。

 6 ) 以清新、婉约的方式诠释男权压制下女性的卑微人生

越南电影《三太太》以清新、婉约的方式诠释男权压制下女性的卑微人生。

中国影史上这类题材很多,但风格却迥异(如《大红灯笼高高挂》)。

以十四岁女孩的视角观测被严重物化的女性不幸,女性只是男性欲望的对象,生育的工具,被奴化物化,没有尊严可言。

在表面的平静中隐忍的反抗,独特的视角与多处静物、自然的隐喻,描绘了一幅凄美的热带风情画卷。

女性的身体仅有的意义就是传宗接代,小牛的分娩、三太太的生产、蚕宝宝的生命律动都隐喻着自然的规律、生命的蓬勃生机。

在白丝缠绕的茧中挣扎的蚕,是众多女性无声反抗的象征。

小女儿幻想着长大后变成男人,也娶多房妻妾。

二太太与大少爷的乱伦、三太太对二太太同性爱恋的表白等都是难以言喻的抗争。

天然的生命之力如此汪洋恣肆,那被退婚的处女新娘却在青山秀水间以一条白绫结束自己的生命,乃父一句:“你就这唯一的用途也做不到。

”把女性的尊严、生命肆意践踏蹂躏。

清新的风吹拂着嗷嗷待哺的女婴,三太太那幼小的无助身体哺乳着将面临同样命运的女儿,她不可避免的沦入物化哀歌的轮回。

 7 ) 电影日志:19世纪越南新娘的生存现状

你14岁时,都在做什么?

读初中,写作业,暗恋隔壁班的谁,苦恼父母的管教,发愁朋友的小计较。

但对于少女梅来说,14岁这一年她成为了别人的三姨太。

电影的开始,就是梅坐在小船上从娘家嫁到陌生的婆家,这是一位本地有钱的富豪,但在结婚前梅从来没见过他。

19世纪的越南,女孩子一旦经历了初潮,就代表着“能嫁人了”,给予女孩自由思想的空间也十分有限,不过也就是嫁人后,是能做“大夫人”还是“二姨太”的区别。

嫁人前,女子被圈养在深宅大院里等待长大,嫁人后,女子被圈养在另一座深宅大院,等待怀孕。

这就是梅即将面临的生活,能不能生一个儿子?

和我们的《大红灯笼高高挂》不太一样的是,在《落红》中,女人虽心切怀孕生子,但女人之间却并没有所谓的勾心斗角。

梅进去后,终日跟着大姐(大夫人)二姐(二姨太)在一起,她们教给梅许多事,许多14岁的梅不知道的关于女人的事。

如果说大夫人还带着一丝家中女主人的威严,那么二姨太在梅心中,是这个家中难得的依靠。

在这部电影中,导演给予了女性分外的柔情,她没有让这些女人为了男性彼此厮杀,但导演也够心狠,她为这些女人斩断了所有的退路。

在梅逐渐融入这座大寨子的生活后,她也窥探到了这座宅子的秘密,她萌生了欲望,她萌生的嫉妒,她有了困惑。

她偷偷看到老爷和夫人的鱼水之欢,这让她感受到了占有欲的炙烤。

她偷偷跟踪二姨太,看到了二姨太和大少爷的禁忌之恋,她感到震惊。

但更让梅感到疑惑的是,前者占有欲的炙烤并没有让她更想拥有丈夫的爱,但后者二姨太的秘密却让她想念二姨太的拥抱。

但在越南的这个时代,一个女人爱上另一个女人,也不过是让脆弱更加脆弱。

此时,家中还出现了另一件大事,大少爷刚过们的妻子,上吊自杀了。

年青的大少爷并不想接受这位没见过的妻子,被退婚的姑娘成为了家族之耻。

这件事给了梅极大的震动,在这位刚过门就过世的少奶奶葬礼上,她仿佛看到了自己刚出生的女儿未来悲惨的一生。

14岁的她,刚刚嫁作妇人;15岁的她,刚刚成为母亲;现在她做了一个决定,这样女人的一生,她不想再给女儿。

在葬礼结束后,梅一个人抱着哭泣的婴儿,走到了河边,她用一朵有毒的花给了女儿解脱的亲吻。

在我们平常看的大多数电影中,实际上完全以女性角度来讲述的电影,比例是非常低的。

女性习惯了成为『被观看的人』。

比如说,007的邦女郎,标签就是“美艳,艳遇”;比如说,正在上映的复仇者联盟,女性英雄就只能作为“辅助,助攻”;再比如说,今年的第一热门流浪地球,唯一的重要女性角色妹妹,也是一个被拯救,被收养,被保护的存在,最终拯救地球的还是“父,兄”。

我们很缺像《落红》这样的电影,以女性视角来看待这个世界,来看待自己的欲望,来看待自己的存在。

哪怕只是回溯历史,思考上个世纪,上上个世纪女性的生存状况,也比让她永远只是故事里的陪衬好。

 8 ) 无声泣泪

19世纪末的越南乡郊像透明的玻璃,14岁的女孩像一张白纸,坐着小船摇啊摇,怀着好奇嫁人了。

如果说《大红灯笼高高挂》表现的是浓墨重彩的荒唐,那么《落红》是淡雅的图穷匕见。

看前者像看戏,高潮迭起;看后者像经历,静水深流。

《落红》表现的主题与《大红灯笼高高挂》高度一致,表现的角度却截然不同。

可能女生更能够感同身受。

女性间的窥视是这样的,女性间微妙的关系是这样的,女性悲伤和懦弱也是这样的。

看东西不能脱离时代背景,那个年代的女孩没有现在的社会地位,自然很难养出现在女孩的性格。

但是那个社会的吃人的嘴脸太明目张胆了,不管你顺从还是偷情还是反抗,全都死路一条。

你都会发现,活下去就要竭尽全力。

我觉得《落红》的思想境界更高。

因为你无路可逃。

 9 ) 十四岁的萝莉三姨太,画面唯美的越南女性题材电影《三太太》

《三太太》是越南女导演阮芳英自编自导的一部女性题材影片,描写十九世纪越南大家庭中女性地位,情感,欲望在父权社会之下,压抑、扭曲、无奈的生存状态。

三太太 Vợ Ba (2018)导演: 阮芳英编剧: 阮芳英主演: 阮如琼 / 陈女燕溪 / 阮芳茶眉 / 黎武隆 / 玛雅 .类型: 剧情制片国家/地区: 越南语言: 越南语上映日期: 2018-09-07(多伦多电影节) / 2019-05-17(越南)

电影的画面非常唯美,东方含蓄隐晦的表达方式,讲述一个残忍痛苦的故事。

虽然同处于儒家文化圈,毕竟相隔千山万水,文化传承还是区别很大的。

用山西深宅大院的思维去评价这部电影,不太合适,鲤鱼挺喜欢这种风格的,给7分。

十九世纪的越南,年仅14岁的少女小云,在父母的安排之下,嫁到了大户人家做三姨太,承担起了家族传宗接代的重任。

洞房之后的次日清晨,大太太荷检视小云的落红丝巾,认可了小云三姨太的家族身份。

电影包含了大量的越南传统文化元素,很多隐喻的静物特写,对于鲤鱼这样的北方人来说不是能够全部理解,可能广西、云南的朋友看起来会理解的更深刻一些。

家族中年事已高的老太爷依然健在,掌握着家族的最高话语权。

大太太荷育有一子,是家族第三代中唯一的男丁,操持着家中的日常事务。

二太太春虽然已经生下了三个女孩,但是因为没有男孩,即使在下人的眼中也还算不上家中真正的主人。

对一切还是懵懵懂懂的三太太小云,也懂得生下一个男孩,对于家庭和自己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一件事。

年轻的小云很容易就得到了丈夫的宠爱,不久之后就怀上了身孕。

就在小云安胎静养的期间,大太太荷也怀上了身孕。

心生嫉妒的小云,在祭祀祈祷时,祈求神灵保佑自己生下这个家族中最后一个男孩。

不久之后,小云还发现了二太太春和大太太之子山少爷之间,不伦的秘密。

不久之后大太太荷因为年龄的缘故而流产,小云得知以后,为了自己的祈祷而感到内疚。

为了照顾怀孕的小云,小云搬到了二太太春房间同住。

耳鬓厮磨的亲密接触,让小云对春产生了异样的情感,可当她对二太太表白时,却让二太太惊慌失措。

在对包办婚姻激烈的反抗无果之后,山少爷迎娶了自己陌生的新娘。

在这个妻贤子孝一派祥和的大家庭中,女性的悲歌不断重复的上演。

作为一部女性题材电影,这部用纤细敏感的视角,轻声细语的叙述方式,讲述了一个暗潮涌动的女性悲剧故事。

有评论说这部是越南版的《大红灯笼高高挂》,同处于儒家文化圈,近似的礼教观念让东亚的很多同类题材作品,都有相似之处。

不是只有苏童的《妻妾成群》,巴金的《家》,曹禺的《雷雨》可能都会找到近似的影子。

题材的确有近似之处,但在表现方式上,这部和中国的作品风格区别还是很大的。

我看过的越南电影不多,对越南电影的认知只停留在陈英雄,和这部里大太太的扮演者,陈英雄的妻子陈女燕溪的水平上。

单从我看过的几部来看,越南文艺电影在表现风格上,跟大华语圈的作品区别还是蛮大的。

从《三轮车夫》,《青木瓜之味》到《恋恋三季》越南导演的作品都以静谧安静的东方美学观念,来诠释戏剧冲突,娓娓道来轻声细语把暗潮涌动留在了画面之外的留白之处,让观众自己填补其余的高潮部分。

不只是电影,我对越南的整体文化都很陌生。

除了看过几部名气挺大的电影,压根也不了解这个国家文学,绘画,音乐之类的艺术作品,我不太清楚越南导演的这种风格,是否来自越南的文化传承。

看起来和日本人的“物哀”“凄美”有点类似,仔细品味还是有不同之处。

有一种,模糊的,朦胧的,淡淡的哀愁令人着迷。

在《三太太》这部里,大量青山秀水与静物的空境,演绎着和谐安详的田园生活。

这与张艺谋在《大红灯笼高高挂》中,刻意营造逼仄压抑的气氛烘托主题不同。

甚至可以说视觉风格与主题存在着相互独立的关系,用山水写意表现女性在封建礼教的压抑下宿命的悲剧。

电影中有一个桥段。

家中诞生一只小牛,一家人在吃饭时讨论小牛卖掉之后款项支出的用处。

二太太提出给自己女儿置办礼服。

老太爷说长孙需要一匹马。

大太太说儿子山少爷即将结婚,家里应该有些积蓄。

老太爷表示认可很小的一件事,看似波澜不惊的几句对白,暗潮涌动的话语权激烈争夺表现的淋漓尽致。

这部电影在内地的口碑不算高,这跟我们现在电影的欣赏习惯主要来自好莱坞有关。

美国人情感表达方式更直接,美国人讨论家庭支出时,可能会辩论,争吵甚至会投票。

东方人不会,含蓄的表达可以让所有家庭成员意会“长幼尊卑”的家庭秩序。

电影类似的地方很多,与工笔花鸟的精雕细琢不同,山水写意的留白可以让观众有更多的想象空间。

在有点儿小清新的风格之下,这部电影蕴含了很多极为激烈的伦理元素。

幼齿的童妻,SM的虐恋,子与庶母的不伦,暧昧的百合取向。

还好不是王晶,园子温或者三池崇史做导演,要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直接的、激烈的与含蓄的、舒缓的,究竟哪一种风格更好,这个没有定论完全取决于观众的审美价值观。

比如电影在表达欲望时,有人喜欢长镜头大特写,有人则喜欢点到为止,高潮在画面之外。

这个没有什么道理可讲,演技再好的演员也只能演出具体的林黛玉,而观众的想象力则有千变万化的空间。

含蓄之美,在于最美的部分在观众的脑海之中。

无论多么伟大的导演,也无法影像化所有观众想象的画面,留白可以做到。

挺不错的一部,推荐给喜欢小众文艺片的朋友。

 10 ) 蚕是既脆弱又没有自由的生物

第一次知道《三太太》是在2017年的香港,当时作为制作中的电影项目入围了当年亚洲电影投资会的WIP单元。

看到项目介绍的第一个反应是越南版的《大红灯笼高高挂》。

然后时间飞逝,两年之后,网络上已经有了这部电影的资源。

一言蔽之的话,就是有惊讶到我的地方,也有明显可以改善的细节。

作为长片处女作来看的话,算得上优秀。

先来说说优点,本片摄影的构图很优秀,色彩清新,有着越南电影一贯的干净质感。

电影本身是从一个15岁被迫成婚的少女的视角来讲述,色彩的基调很合拍。

电影中另外一个值得注意的细节,是导演通过蚕一生的不同片段来交代故事中时间的变化。

这样处理的用意可能有二:一来说明故事的主角——15岁的May内心的变化是很快的,尽管故事的叙事是宁静缓慢,但实际上在短时间内,主角的身心都发生了巨变。

二来,蚕是既脆弱又没有自由的生物,它们的一生为别人所左右,恰好是电影中女性群像的写照。

《三太太》短评

画面很美,节奏很慢,叙事差强人意,是西方人喜欢的东方电影。二太太春太美了,我也爱她。

8分钟前
  • 迟鸳鸳
  • 还行

畫面是藝術電影,某些情節太過隱諱,感覺故事有點離散

13分钟前
  • Wei
  • 还行

因为想了解一下越南过去的民风习俗,所以下载了看了一下。看完发现不管哪个国家,女孩永远是最受禁锢最没有自由的。

17分钟前
  • momo
  • 还行

全程看的时候就在想,这是不是都是中学生来的?这稚嫩的脸。青山绿水。不说是越南,换中文,印度,日韩,泰国,这故事都一模一样。重男轻女,不愧是古今中外啊。翻译干啥是the third wife?

21分钟前
  • 江湖大骗子
  • 还行

女主的纯美与封建的旧时代形成反差带来强烈讽刺那个公子反抗了礼教遵从了内心却也酿成了悲剧变成了罪人,是啊第一次见面就结婚的人怎么会有爱,可你全然不顾女孩和这落后时代的斩不断的关系,女孩万万难以活下去落后的时代,女性好像怎么都遭殃了,黑暗的生活仿佛没有一丝光这是一部好的作品呀8.0

24分钟前
  • 似懂freedom
  • 推荐

小清新,重口味。故事流于表面了。

28分钟前
  • 十文
  • 较差

什么啊,看得出来导演受妻妾成群/大红灯笼高高挂影响很深,但是拍出来的东西差人家十万八千里,不是剧情中搞点女同就是女性主义了好伐?评论区一水的什么夫权父权女性觉醒反正这几个词排列组合,真的受不了。拍得太烂了,散而无形,内核也很稀烂。全片唯二优点就是朦朦胧胧的景色还有女角色的辫子,没了。

31分钟前
  • 正直特(待命名
  • 很差

選角不要太合適⋯

36分钟前
  • Elbereth
  • 还行

有那么点像《大红灯笼高高挂》的情节。讲述重男轻女封建时代婚姻礼教下女性悲剧宿命人生。

37分钟前
  • mrfengge
  • 还行

为了引向主题零零碎碎讲了很多相关的点,特别是中间那段这里一笔那里一笔,我都看乱了。直到结尾仿佛出路只有生男孩或自己变男人?让人感觉怪怪的所谓觉醒。画面好看

38分钟前
  • 黑桃生
  • 较差

没看完。原来女主角就是导演,为了这个加了颗星。家,涵

41分钟前
  • 汉堡包
  • 较差

一个女性导演对这个曾经叫“安南”的国家处于封建社会时期下女性生存环境的一个描写。影片里带有女性独有的细腻和感触,讲述一个14岁少女见证“生”与“死”的过程,并在懵懂的青春里探索生与死,情与欲的秘密。没有复杂的故事,有的只是唯美的镜头和画面,隐晦的表达。颇有张艺谋的风范,旨在意境,不在内容。三星半

45分钟前
  • 八爪
  • 推荐

故作玄虚!

48分钟前
  • 海天痕
  • 较差

唉,太形式主义了吧。摄影不错,可这故事嘛,真的要好好琢磨。。。

49分钟前
  • WATERS XUE
  • 较差

拍的很美。从前日子很慢,人生却是自十四岁就开始。为人女,为人妇,为人母,没成年就已经过完人生这几个大阶段。从懵懂,到初识,到朦胧的追求。有欢愉,也有生死。习俗吃人。为男还能喘口气,为女简直毫无出口,哪怕在三太太嫁过去这么开明有爱的家庭里,都无法做到自主。女主年纪小小的,表现的真好,这么年轻的脸,初试人世,便是悲伤。不知这家里的小闲以后会不会能成为反抗者?

52分钟前
  • IRA
  • 推荐

一般,有几幕还不错

55分钟前
  • 起风了
  • 较差

故事很旧,但也表达的很清晰,与其缓缓的讲完这个故事,我觉得不如节奏更快一点,演员们本身都还不错,但放在一起好像缺少了点化学作用,越南真是太好拍了,这种自然凝练之美给故事又带来一些神秘和禁忌。

57分钟前
  • Morning
  • 较差

好山好水好无聊。主题隐隐约约,叙述模模糊糊。

1小时前
  • KK伊利🌈
  • 还行

男权社会,让人想起大红灯笼高高挂 灿烂千阳。但是跟宫斗剧不一样,有些不是人主观的恶,好像是文化的恶纵容了人性的恶,让人没法挣脱

1小时前
  • Portrait
  • 力荐

一个成为三姨太的少女的见闻与感悟,借成长和人生重要仪式来表现女性的生存状态,借景抒情,渐入佳境,最后虽然是 “何必有我”的压抑式女性觉醒,但悲美中也被注入了力量。

1小时前
  • Wednesday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