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言
The Testament,Haedut
导演:阿米查伊·格伦伯格
主演:Ori Pfeffer,Rivka Gur,Hagit Dasberg,Orna Rotenberg,Emanuel Cohn,奥里·雅尼夫
类型:电影地区:以色列,奥地利语言:希伯来语年份:2017
简介:45岁的约埃尔是大屠杀研究方面的国际专家,他花了超过15年的时间努力研究纳粹在奥地利和匈牙利消灭犹太人的方法。在他的研究过程中,他偶然间发现了一些机密文件,这些文件暗示他的母亲生活在假身份之下。他确信这是一个错误,但他越深入研究,就越怀疑他母亲的犹太身份。这是关于一个人愿意冒一切风险去寻找真相的故事。详细 >
7
致敬那些奉献一切 无论自己怎么看自己 别人怎么看自己 都尽自己全力去活的人
2018.6.18 siff “In honor of who lost everything but chose life” 施害者和被害者已经和解,但历史依旧有难以发现也难以治愈的隐疾,然而真相和信仰都不是解药。
历史很残酷,尤其对那些不应该死去的人来说更是如此。
SFCDX,SCF,L.
3.5,是很大的一个议题。关于犹太人,关于大屠杀下的人们。我对以色列或者伊朗的电影真是比较有好感。献给丢掉了人生,却还选择了生活的人。
敬失去所有,仍旧选择生活的人
premise那么灵 拍得什么鬼样子
艺术品总是简化现实。惊心动魄的艺术品,简化的是无法言表的现实。
事实就是事实,只有接受和否认。
可以算作一些战争相关创伤的求解之路,或者说,战争以外的附带影响远比想象的还要大一些,比较沉静而且近乎刻板的人物塑造,但不可否认,民族矛盾叠加战争创伤附带国际关系,故事里有太多的故事了。
SIFF2018第五场。
正好之前花时间了解了一个犹太家庭 可能现代犹太人或犹太教徒的子女对自己身份的认知并没有那么细究
6/24@丁香 三星半
一个笃定的人出现了身份认同的偏差,母亲的死既是迷茫的结束也是更加坚定的开始。不是犹太人的母亲愿意被认可为犹太人并为此付出生命。她说“我想在死之前成为新娘,可我不是犹太人”,而他说“来吧,我们是天作之合”
追求真实用什么身份不重要,真实不可变,要么接受,要么否认。最后十分钟非常精彩了。好片是好片,容易看睡着🤣
犹太人+大屠杀固定组合,很难拍出新意。虽然导演也略微改换了方向,但仍不充分
挖不到的坟,找不到的魂终于是认清自己的来处,放下苦寻的认同,踏踏实实为200位亡灵觅得遗骨,算是不枉安身立命的教授之职有点以色列老塔的味道?
致那些失去了一切,仍选择生活的人们。
耻辱,愧疚,让知情人缄默。死亡,让真相消逝。若命运使我必负重前行,我选择背负真相而不是秘密。无论好坏,为过去画上句点,然后才能向前。在追寻大屠杀的真相和主角身世的真相中,都贯彻着执着的信念。所有大屠杀的电影里,这部不是最震撼的,但依旧有触动人心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