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讨厌过自己的生日,每个生日她都会做相同的梦,在开动的地铁上,她寻找着一个人,她没有见过他,不知道寻找他的理由,地铁要过19站,当地铁开过一站的时候,她就醒了,第二年,同样的梦,不同的是,她寻找了两站,第三年,三站,第四年,四站,剩余的站点数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少,直到这一天,她明白,该是揭开宿命答案的时候了。
他是斯芬克斯的调查员,天生有异于常人,可以清楚地读得到别人的心理活动。
他有一个幸福的家庭,一个美丽的妻子,一个可爱的儿子。
现在他需要在上海待24小时,侦查一件伪造证件的案件。
犯罪嫌疑人就是她。
“papelles”是斯芬克斯公司发行的一种特殊证件,凭此证件才可以进入城市生活,没有持有证件的人只能生活在“外面”的沙漠地区,条件恶劣,难于生存。
她是斯芬克斯公司的雇员,利用工作之便,她偷出一些证件给予一些想进入城市的人,他很明白把她交给组织是他分内的事情,然而他保护了她,并没有揭发她的作为,他爱上了她。
他们在她的房间里做爱,在午夜之前,他义无反顾地离开她,他的证件只够在上海停留24小时。
他回到他的妻子和儿子的身边。
由于证件被偷的事件并没有解决,他继续被公司派回上海,仍然只有24小时的停留时间。
当他再次见到她的时候,她却已经不记得他了。
因为克隆人的增多,传统的伦理受到了挑战,政府为此颁布了所谓的代码46,当两个人基因有100%,50%,25%相同,那么他们就没有生育的权利,否则为违法。
她正是他亲生母亲基因的克隆品。
由于违反了46号代码,他留在她身体里的精子,连同她关于他的那一部分记忆都被清除。
然而,他们无法清除她那个做了20年的梦,她还是记起他。
他们去了一个叫做杰贝阿里的地方,那里不需要证件,虽然四周是她所讨厌的沙漠,但自由,快乐,爱情,还有他,足以让她忘掉一切,幸福的光环环绕着他们。
但一切都是暂时的。
一场车祸让他们都晕了过去。
昏睡中,他被消除了有关她的所有记忆,醒来后的他,微笑着亲吻他的妻子,说我想你。
斯芬克斯还给她所有的记忆,然后驱逐了她。
她带着她的记忆,坐在沙漠中,面对着枯树和天空。
它不象我想的那样。
它是个小小的东西,模糊的,缥缈的,甜蜜的小东西。
它只是关于一个短短的爱情,也许不,它其实只是关于一个小小的,甜蜜的女孩。
她不漂亮,有点胖,可她竟让我有一点难忘。
其实也不是啦,它讲的还是这样的一个世界:它被管理得很好,井井有条,人们能去哪里、能在哪里生活、能进入哪里,什么问题能得到回答,无不得到详尽的规定。
这个世界充满IC卡、密码、网络。
它真的管理得很好。
可是它有一个毛病:它无视人们的情感和梦想。
这电影挺合我的意。
因为它没有剖析什么,批判什么。
不愤怒,不塑造英雄。
它不指望证明这世界不合理,相反,它让它显得严密、高效。
因此,在这样的一个无可指责的世界里,我们只能有点冷漠、有点无奈、有点忧伤地倾听一个小小的爱情故事罢了。
它完全有赖于这个小小的女孩,这个乏善可陈的爱情故事,这部乏善可陈的电影。
她真的不漂亮,矮矮的,有点胖,头发短的象男孩,总穿汗背心。
可她,和那些有点冷漠、有点无奈、有点忧伤的电子音乐,却造就了这部电影。
她毫不犹豫地创造了这个爱情,这个违反了“代码46”的爱情。
代码46一点也不官僚,代码46非常合理,尤其在一个克隆盛行的未来世界里。
它禁止在两个基因相似度在30%以上的人之间产生爱情。
这理所当然。
这是最典型的“为你们好”式的教条。
虽然这个好,有点好得过分:他们会“带”你去打掉不合理的孩子,然后为了避免残留的爱情和回忆的痛苦,他们会体贴地删除你关于那段爱情和那个人的所有记忆。
她创造了这个爱情,用她漫不经心的微笑,孩子气的直接,和迷迷糊糊的甜蜜。
爱情时常成为救赎,这次也不例外。
这个男人决定逃了,逃往“外面”,那是没有通行证的人们被放逐之地,却成为短暂的爱情天堂。
这一段是这部电影里我唯一喜欢的影像,有黄昏变蓝的河水和天空,带马达的船,被灯照亮的脸。
热带的房间,窗口传来嘈杂的夜晚街市的声音。
还有那段非常性感,非常甜蜜的做爱,虽然导演让人恼火地让女孩子从头到尾都穿着汗背心,可还是让观影的人对那小天使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仿佛变成一个跟她做了一夜爱的男人。
然后,然后。
然后男人被抹去记忆,毫无痛苦地回到原来的生活中去。
小天使被放逐,但保留了记忆,因为没人在乎“外面”的人有什么回忆。
她恢复了先前的面无表情,蓝色的眼睛怔怔地注视前方。
粉红的灰,橙橙的沙漠,没有尽头的路,走调的歌。
很久之前,我看这部电影,因为我喜欢的一个人,也看这部电影。
:) 真是很孩子气的事情呐。
因为喜欢一个人,因为知道他喜欢里面的女孩,才去好奇的搜来看。
现在都还记得下好片子以后迟疑着不敢打开看,那种胆怯又复杂的心情,在电脑面前犹犹豫豫,明明是大白天一个人在家,却好像是傍晚回家时,转过街角发现他靠在电线杆旁笑话我一样,那种暗暗的激动,又有些难为情。
后来当然还是看了,虽然分了两次,并且因为看得难过,中间隔很久。
嗯,是很简单的故事,浪漫,单薄,但美。
那么美。
美梦的美。
所以是很老套的剧情,是不是因为故事太老套了,而不得不把环境设在未来世界呢,讲基因讲规则讲制度,用细小的枝节来铺层,打上灰灰的金属色光,显得好像时髦一些。
爱情真是个老气的东西啊,碰撞跟发生永远有相似的火花来辨认,就好像世界对于他们俩,就永远只有他们俩。
我看的时候特地关注了那个女孩,她很特别,男生气,单纯,热烈,一个人的时候漫不经心,遇到他以后开始散发独特气息,周身灵巧,软软的男生头,骨架小小的,多肉,习惯性的舔嘴唇,有像瓷器一样的天真的笑,很打动人。
男人则标准的中年男人,大个儿,柔情,不过分成熟、不过分收敛,也不过分坚强,一切都刚好。
而在电影里,不管是两个人的相遇,说话,微笑,分别,彼此内心的挣扎,和后面的私奔,嗯,也不算私奔,总之是短暂的在一起,以及最后的收场。
都那么美,我是说感情,美的像是我心里的一个梦,所有的冲突都不算什么,我的世界只有你一个。
不是不羡慕的,所以看到一大半因为难过而有些后悔打开这部电影。
就好像今天记下这些,就又会想起你一遍。
晚上看了《code 46》,结局有些出乎我的意料,于是整个心似乎被弥漫在一种悲伤的氛围之中。
看这部片子,也是因为大部分在上海的取景:外滩、南京路、浦东机场。
只是镜头里的上海,对我而言既熟悉又陌生。
就如同这部片子给我的感觉,既清晰又朦胧。
故事发生在遥远的未来,那个时候的人类生活在城市中,大部分是克隆人。
由于外界环境的恶化,基因的缺陷,因此人们必须需要通行证。
如果没有通行证,将寸步难行,将被排挤在城市生活之外。
威廉生活在西雅图,有深爱的妻子,可爱的儿子。
他有一项特殊功能,能够通过别人描述一件关于自己的事情从而获悉那人的内心。
此时发生了通行证伪造事件,威廉被派往上海调查事件主谋,于是他遇上了玛丽。
他明知玛丽就是偷携通行证并获利的那个人,可是他犹豫了。
也许是因为他感染了情毒,也许因为她微笑的样子让他情不自禁地受到感染。
总之,他背弃了他的公司,放纵了玛丽。
只是他鬼使神差地跟着她,上海拥挤的地铁、上海迷乱的酒吧,上海苍白的公寓,在玛丽25岁生日的那晚,她圆了她每年生日都会做的那个梦。
而他,在雪白的床单上尽情的放纵了一回。
第二天,他不得不走,尽管她想挽留。
有个道理,其实不一定人人知道。
当你不能选择的时候,你其实是已经选择了。
于是威廉回到了西雅图,回到了家。
只是他的心并没有回来,于是面对温情的妻子,他的借口是很累。
他通过他的公司探询玛丽的过去,她所游历的地方。
因为玛丽说过她花了10年才拿到了进城的通行证,因此她偷通行证出售的目的也不是为了钱,而是知道那些人得不到通行证的痛。
威廉的上司开始怀疑他,因为他调查后又出现了三例非正常途经的通行证,为此还死了三人。
于是威廉不得不再次来到上海。
结果他发现玛丽被带至城外治疗,通过他的特异功能,他了解到了玛丽作为克隆人拥有和他妈妈一样的基因,于是他们的结合违反了code 46。
因此玛丽被抹去了一切和他有关的记忆,被中止了妊娠。
只是强烈的感情致使威廉带走了玛丽,他们偷偷去了玛丽的家乡,他们希望可以快乐地生活。
只是玛丽在被抹去记忆的同时,也被注射了相应的病毒。
尽管她朦胧地知道可以跟这个男人走,但是病毒控制她打了告密电话。
一起车祸之后,威廉被抹去了记忆,回复了以往的平静生活。
而玛丽则被剥夺了通行证,恢复了记忆并被驱逐到沙漠生活。
影片的结局,是在荒凉的沙漠。
玛丽孤寂地一个人走着,神情安然。
然而回忆令她想起两个人曾经有过的幸福,难解的痛楚也是可以暂时压抑。
画外音低沉地说着“I miss you ,I miss you ."。
也许她的人生将在寂寞中幽幽地流逝,但也许人生所有的意义,就是可以回想曾经在一起的甘甜。
尽管身处漫无边际的荒凉的沙漠,但是不是只要拥有曾经深爱的记忆,就已经足够?
人生最为重要的是爱的记忆,也许就是这部影片想告诉我们的。
http://vcbear.mblogger.cn/posts/36505.aspx(Code46)是一部别致的类科幻片,片名的含义其实和机器人三大定律一样,不过是针对克隆人的:“基因有25%以上相同的人不能结婚生子”,这很好理解,近亲都不能结婚嘛。
之所以说是类科幻片,是因为片子的科幻成分一般,除了一些古怪的科幻小道具之外,其实是个爱情故事:某人在调查假证案件过程和自己母亲的克隆人产生了一段婚外情(恋母情结??),违反了代码46(应该是条例46),就这么简单。
看点是影帝蒂姆.罗宾斯的表演,和上海街景。
未来的上海周边已经是广袤的沙漠,城市里还是那个辉煌样,不过导演说了故事发生在哪没有关系,只是到上海取个外景而已。
上海拍到电影里,还真有点国际大都市的样子,不过仔细一看,街上小日本广告就是多....还有,通篇并没有听到上海话,除了寥寥几句蹩脚的"你好"之外,就是街上混杂人声中依稀的一两句粤语,难怪有人评论说鬼佬对于中文的概念除了普通话,就是粤语了.看过蒂姆.罗宾斯的《肖申克的救赎》之后,对这个演员很有好感.不过他比较流传的作品好像并不多。
在《Code46》里,他依旧是一幅文质彬彬很有风度的中产阶级样。
演女主角的莎曼塔·莫顿(Samantha Morton),比在《少数派报告》里表现得优雅温顺一些,不过她这个类型,还是蛮适合演有点病态的科幻片人物的,另外, 她还有一个比较彻底的露点镜头,再加上一段类SM表演,以及压抑的,涉及乱伦的主题,使影片显得颇有实验性..“人类并不是基因的囚徒”,影片里,人类更是通行证的囚徒,没有通行证的,是下等人,不能进入城市--让人想起“二线关”“暂住证”等主题,女主角从事的不就是“东南亚证件集团”的活儿嘛。
虽然影片整体显得有点单薄,也不热闹,但情节铺开的节奏,以及镜头,音乐都还不错,能让人安静的看完。
code基本意是代码,可是还有规则的含义,从内容来看明显应该理解为46规则。
这个故事发生在未来。
未来克隆,基因技术高度发达,记忆技术也发达,可以有选择地抹除人的部分记忆。
克隆技术的发达,造成了有很多一模一样基因的人存在,46规则就是指不能让基因相同的人结合在一起,有点像现在的禁止近亲乱伦的道德伦理,到了未来伦理转变为规则。
基因技术的发达使人可以得知哪些人由于有缺陷只能呆在某个地方,不能去外面的世界。
那些人不能结合,会造成劣等的下一代。
故事其实很好玩,一个外面世界的男人,应该算基因优越者在一次工作任务中,认识到一个某个地方(上海)的女人,男人中了情毒,和女人结合在一起,还为女人遮掩她的罪行。
算一次工作中的外遇吧,他回家后,上司告诉他的工作有问题,叫他回去再调查。
于是,他再次回到某个地方,结果女人被抹除了关于他们在一起的记忆,女人怀着的他们俩的孩子也被拿掉了。
他检查自己和女人基因的关系,结果发现女人和他母亲的基因一模一样。
好吧,这就是乱伦。
也就是违反了46规则。
他不是他母亲的亲生的,试管婴儿类似的出生,电影里说硫酸泡出来的,囧。
他帮助女人恢复记忆,还和她一起私奔出城。
到了另一个某个地方(迪拜),女人感染了病毒(也不知道什么病毒,诚实病毒吧,嘻嘻),自己打电话举报了他们在一起。
他们在路上飙车出了车祸,男人醒来后被清除了和女人在一起的记忆,过上以往的生活。
他的妻子宽容他,他的社会包容他,没有谴责。
他也米有任何出轨后的内疚感什么的,记忆消除了嘛。
女人就比较惨,被驱逐了,还不消除她私奔的记忆,让她在城外自生自灭,她还想念着男人。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出轨的后果,女人比男人严重。
嘻嘻。
影片中不够严谨的情节:比如那个由于私自出城染病毒流血死亡的喜欢蝙蝠的黑人,机构如果不批准他的出境,为什么不告知理由?
让他知道出去会死翘翘,他还会那么想出去吗?
人民有知情权的啊。
今天一觉睡醒,发现窗外的上海竟和昨晚看的code 46里的上海一般模样。
空气里漂浮着橘红色的灰尘,天空被厚厚灰色的云层所笼罩,看不见太阳,一派末世景象。
当然末世离我们还是有点远的,这一切不过是大雨将至的前兆。
从小就喜欢看科幻片,总是着迷于片子里描绘的未来和一切未知。
Code 46是一部科幻片,我们这样定义是因为片子里的故事发生在未来,而且牵涉到克隆人DNA等组成科幻片的要素。
但它同时也是一部情爱片,因为里面的男女主角发展了一段他们自己也无法解释清楚的禁忌之恋,或者说是在特殊社会体制下的不伦之恋。
女主角从有记忆起每年生日都会做同一个梦,梦里的她站在地铁车厢的一端急切的要朝地铁另一端找去。
地铁有20节车厢,而每年在梦里她只能向前走一节车厢的距离,她相信当她走到最后一节车厢时她会找到自己的命运。
于是她耐心等待,直到这一天的到来。
男主角在自己身上种了一种病毒,于是他能轻易的猜出他人心里的想法,并通过这种能力使自己成为了一名侦探。
他有稳定的工作,有完美的家庭,可是他想要的真的是这些吗?
或许他真正想要的不过是一次放逐,一次脱离于主流社会的自由之旅。
男女主人公因为一桩悬案而相遇相知,女主角勇敢的迎着自己的命运而去,却无法预知将给自己和对方带来的是什么。
整个故事的情节是简单的,可是却拍的引人入胜,一点也不让人觉得枯燥无聊,导演和编剧的功力还是了得。
在片尾男主角的孩子唱的一首歌我觉得是全片点睛之处,“Life is but a dream”,人生如梦,我们如此相信自己的头脑和记忆,却往往无法肯定地说出过去的一切是真实发生的抑或仅仅是一场梦。
当初选择看这部片子是因为此片由Tim Robbins和Samantha Morton主演,当然还因为片子大部分讲的是发生在未来上海的事。
上海是一个我已生活3年还感到陌生的城市,但在看这部片子的时候却让我产生了一种有如老朋友相见的亲密感。
南京路,高架桥,东方明珠,外滩,您别说,上海这样一个庞大,拥挤,复杂,带一点后现代感觉的城市到真的很适合拍这种有末世情节的影片。
看之前以为是游戏《代码47》的电影版,游戏本身是一个杀手完成各项任务的角色扮演游戏。
电影《代码46》却讲述了一个的未来的爱情故事,地球上的基因库缺乏多样性,生育下一代之前要做“近亲”检查,否则就违反了代码46。
这部电影,以前曾经看过,最近却又下了一遍,大致看了一次。
不过有几个有趣的地方:* 电影拍摄的外景是在上海,上海从一些特别的角度来看非常具有未来特色,而不需要特别的外景布置。
* 电影中采用的语言是混合语,英语为主应该是照顾观众。
语言中混杂中文(Nihao)、法语(pourquoi)、意大利语(si、grazie)、西班牙语等等,其实应该是对于未来语言不错的设想。
现实生活的例子不断,例如意大利语中的Ciao,在德国人口中一直出现;例如现在英语对于其他语言的渗透,历史上法语对于英语的渗透等等。
* 男主角(Tim Robbins扮演)第一次到女主角公寓,读了一本书,说这本书已经很久没有人读了,然后读了几句,从英语猜是本《圣经》。
这些东西,并非是电影的关键情节,却应该是导演故意布置的,以前就发现了,不过当时没有记录就丢弃在记忆的角落。
电影对于未来的设想,虽然没有太多的布景和场面,却在细节中给出了一个合理的图像,特别是在文化层面上,例如语言和信仰。
相比而言,库布里克的《2001漫游太空》(1968),之所以成为科幻经典(其实这本电影节奏慢,容易催眠),就在于导演对于未来而构筑的设想景象。
http://ganyx.spaces.live.com/blog/cns!58DE4DD15D043620!1739.entry
为什么我说了“又”了呢,是因为赵海虹那篇不错的科幻小说《伊俄卡斯达》,她就是传说中悲剧人物俄迪普斯的母亲,那个不幸的发现自己的丈夫就是自己的儿子的母亲。
小说里面用克隆技术让我们的女主角生下的儿子成了她自己的丈夫,电影里在滥用了克隆技术的未来,出现了一条法则——Code 46。
代码46:从基因学的角度,任何两个拥有相同的基因组的人可以认为是相同的人,由于体外受精以及胚胎移植和克隆技术的发展,防止意外地或故意的通过基因技术进行乱伦的繁殖,因此规定如下: 一:所有准备生育的父母在之前都必须作检查,如果有100%,50%或者25%的基因相同,他们将被禁止生育。
二:如果在受孕之前没有接受检查,那么胎儿必须接受检查,任何由有100%,50%或者25%的基因相同的父母受孕产生的胎儿必须打掉。
三:如果父母对他们的基因相似关系一无所知,本代码授权采取必需的医学措施,阻止任何可能的对代码46的进一步破坏。
四:如果父母在生育之前知道他们的基因相似关系,还继续生育,那么根据代码46这是一种犯罪行为。
这是电影《Code 46》开头的字幕。
Michael Winterbottom大部分在上海取景营造了一个极度两极分化的未来,里面的世界是繁华的都市空虚的人群,需要一种类似证件的papelles才能从一个城市到另外一个,想要得到papelles的人也必须经过严格的审核,它无情的限制了所有人的可能的活动,未来是一个可以控制的未来,整个城市就是一个严格运行的大公司。
外面的世界是荒漠一片,原始的人们和简陋的住房,Where people do not live,they survive。
和如此惨淡昏暗的未来交织的另一条主线就是男女主角的爱情,相爱,分离,重逢,真相(Maria是William母亲的克隆体),潜逃(因为他们违反了Code 46),被抓,伴随着Maria的独白和Coldplay的Warning Sign,在一句I miss you之后,故事结束。
两条线索紧密绞合在一起,在充斥着残酷法则的未来把他们的爱情逼上尽头。
对于大部分外国电影里面出现的中国,其实都让大部分看的中国人很不舒服,难免会让人说有种丑化的目的在里面,但是其实文化差异的原因会来的更大,这一次Winterbottom说:“影片大部分场景设置在上海,但是这个故事可以发生在任何地方。
它不是关于上海或中国当下的状况”,“一座城市是如此混杂以至于你根本无法分辨出究竟谁是本地人,谁是外来者,我喜欢这种感觉。
迪拜就是这样一个地方。
50年前,它还只是一片空地。
人们借鉴了各地的观念,建造了这座风格模糊、完全人工化的城市。
浦东也有这种快速被创造出来的古怪感觉。
”不过我想还有个预算的因素在里面,毕竟这是部小成本的电影。
这并不是一部会让人感觉到惬意的电影,对于漠然凄凉的未来,是科幻小说电影一贯常用的背景,Winterbottom一直喜欢关注下层阶级的人们,极度两极分化的世界是他基于现今对未来的勾画,这种思想秉承了乔治.奥威尔,同样的英国人,所以我们一次又一次看到1984里面世界的重现,可是这次Winterbottom失误在人物的塑造薄弱无力上。
Tim Robbins和Samantha Morton都是有实力的演员,可是这次前者的角色过于程式化,后者的角色有些难于琢磨和多余的语言和行为,两个人摆在一起的爱情没有一点的说服力,也是导致了很多评论对这电影评价不高的原因。
惨淡的未来让我们觉得寒冷,本该感动的爱情却让我们觉得麻木,难怪抱着柏林金熊的Winterbottom这次让人很是失望。
回到Code 46上面,这个法则的发布立即让我想到了著名的机器人三大定律,想到未来若是真的充满试管中出生的克隆人类,我宁可看到的是一个有着人情味的机器人,宁可天天陷入到自己究竟是Ghost还是Shell的思考中,也不想爱上一个人之后发现自己是他母亲的克隆体,毕竟如今能够去爱一个人已经变得很无力,若是在加上如此的打击,会将原本稀少的爱彻底的埋葬。
让俄迪普斯和伊俄卡斯达的故事一次又一次的上演是人类的不幸,是我们在神的手掌心里面永远是那么的渺小,每个人的命运和未来都是如此的不可控制,每个人对爱的恐惧汇聚了对未来的恐惧,真正的科幻小说不是预言未来,而是挖掘我们对未来的恐惧,从而让我们更勇敢的面对未来。
若是我们能够因为这些小说电影阻止了未来一个个Code 46如此的残酷法则出现的话,它们的存在就不是毫无意义了。
记住那个女孩的脸,突然抿住嘴笑起来的样子一闪一闪的club灯光下面寂静的眼睛危险的阳光下寂静的城市让情节随便老套去吧作者似乎本来就不在意那是什么故事只是那些忧伤,和失落只是寂静的脸
迷人的半成品 she reminds me of... just so many things
虽然有蒂姆助阵,但是中断2次看完,还是没搞明白这电影要表达什么?
费了老大力气找到的资源,2003年的上海就那么迷人了
“I miss you”
别致,阴冷,绝望
翻译者把code理解成代码,这也太瞎了吧。。。影片开头华丽丽的字幕里的Code 46 Article 1明明是第46号法典第1款的意思
没什么吸引力,拖着看完的,没什么印象了
身份ID是第二代,人是次世代,后代是先祖,文明的当代,原始的蛮荒时代和后现代
今天第二次看这个电影。居然一点印象都没有了。喜欢最后的歌。COLDPLAY。
狗屁不通什么破玩意。
最后的结局看的人心里一纠
我觉得他们俩之间未见的是多么深刻的爱情。更多是无以寄托的反叛。
上海场景
只要拥有曾经深爱的记忆就已经足够。而她是蒂姆母亲的克隆,又怎么能够与蒂姆在一起?
西方人对东方的另类歪歪,一个完全臆想的科幻故事,说不上精彩
有点诡异...有点混乱...好在最后终于理清楚是怎么一回事了...
对于这种外国电影取中国的景,感觉像看国产片一样。最后的露点感觉没必要,整部片感觉很长,唯有音乐不错。。
没怎么看懂
主线婚外情,科幻设定男主妈妈相同的基因的女主,代码就是防止近亲繁殖.场景好看,在上海夜景,后面在杰贝阿里.还有可以使用病毒获得能力.记忆去除.
一是给我的最爱warning sign,二是给画面。老子看电影是看画面,又不是看字幕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