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2月07日,22:59,看完《式日》。
惊喜而诧异地发现,她在日历中圈起来的今天也是12月07日。
诡异的蝴蝶眼镜,艳丽的打扮,纵横交错的车轨,鲜红的雨伞,鲜红的电话,铺天盖地的红色,镜头仿佛是通过红色的滤纸,记录了这个神秘的殿堂。
演绎三星 为立意再加一星 如果这部影片可以到“我就知道会这样。
”这里结束 我或许会打五星 唉 前半部分真的挺喜欢的 夸张点也无法 本来就是文艺片 但后半部分有几处挺不舒服的 比如女主说“我叫你滚,你为什么不滚?
”我当时心里 【嗯?
这不明摆着为了等一个深情告白吗。
】然后果然 接下来就是一段轨道告白的桥段 再然后 女主就被狠狠治愈了 情节又开始往好的方向转变 真就,这么容易转变吗。。
反正这里我的感受是:为了情节而情节。
后面也有几处有这种感觉。
其实我真的挺感激能有这样立意的影片的,这也是我最柔软和敏感的一面,但也正因它的特别,我才更希望它不要落俗。
不要让我哭笑不得地看到,被人救赎 被治愈 这么顺其自然。
并没有一次把片子看完,总是看了一段就不能往下看,看了好几天终于看到了结局。
那一声声,“今天是什么日子,今天是我的生日。
”是对世人宣告她不寂寞吧,有人陪伴她的,难怕她并不确定这种陪伴能有多久,但现在总是好的吧。
其实我们自己何尝不是这样呢,为了不寂寞,便拼命找寄托,有人抽烟,有人喝酒,有人哭泣,有人咆哮。。。
我们总是不愿承认自己是寂寞的,自己对寂寞是惧怕的,不同的是我们都比女主角能自制,纵使我们心里有千万的寂寞,神伤,都以最薄弱的神情压制着。
但其实,女主角是幸福的,最后仍有那么个男子不管她是否发狂,都愿陪伴她。
我承认最初我看式日完全是冲着岩井俊二这四个字去的。
电影看到10分钟后才开始真正吸引我。
大片大片的红下面,是她的歇斯底里和神经质。
她跟现实中的我有些相似的东西,不自觉开始认真关注着。
不知道幸还是不幸,她遇见了他,而他喜欢上了这个奇特的女子。
然而他终究是要回到现实的,在她一系列的欢喜中,他仿佛渐渐失去了勇气和耐性。
电影里反复出现日期跟时差,加上开始时她想象的那两辆火车的画面,让我一再的认为这会是一部悲剧。
她若有似无的那些活仿佛字字珠玑,就如她出门的那把红伞一般坚持。
他看到了她的脆弱,看到她寂寞的背后,是大片的荒芜和绝望。
电话的铃声在空旷的楼梯中回荡,片刻之后,恢复平静。
类似的场面仿佛似曾相识,就像那束枯萎的花,就像她问她:你知道明天是什么日子?
他跟她说,明天是你的生日。
这个表面沉默的男子拿起了相机,记录了关于她的点滴。
内心却因为她倒数死亡的日子而惶恐。
惧怕恐惧,期待明天。
她会在每天凌晨的六点用自己的方式来证明着逃避现实。
那些破碎的日历就是最好的证据。
她在废旧的楼宇里所表现的破碎让他不知所措。
地下室里到处是水跟大把大把的红伞。
13日的雨天是她情绪的宣泄,直到遇见她的恐惧之源。
然而除了逃避,她不会其他。
她养的那只叫作JIM的猫终究还是离开了她。
她只能在自己的世界里拼命的跳舞,不停的跳。
在还剩10日的时候她回来了,却也无法自已。
这条路,终究是无法回头的。
你要跟我在一起,在我生日那天,永远跟我在一起,好吗?
他却没有回答。
而他,却已疲惫不堪。
他的沉默,无视,刺伤了她单薄的壳。
时间很快只有最后两天。
他意识到自己的软弱,于她,终究是会放弃的。
她终于连自己也不想做,她成了她姐姐。
假相的面具怎么抵得过真实的穿刺,她在从前的他面前崩溃。
为什么我看不到未来,也许我们没有未来。
他接到了她母亲的电话。
看着那一路由她铺成的石子铁轨,他还是发现自己喜欢她。
我叫你走你为什么不走?
因为我...我....喜欢你...我喜欢你。
时间仿佛静止,母亲似乎变得模糊,而记忆却开始复苏。
33日过去,而她依旧未完成。
原本总觉的这种调调的影片到最后总会以生命的爆裂来给给我留下更深的影响,相反的,迎接我的是一片苍穹的蓝。
红色代表一种绝对,对生命态度的绝对,就好比选择失意式的逃避。
对一个坚持将自己的幻想努力用想象改编成现实的人来说,忘记要比什么都来得容易,清空然后重新构建。
女主角彩绘式头发,涂鸦式得脸蛋,永远格格不入的打扮,宣告自己的与众不同。
那一幢貌似废弃工厂的建筑物,大概可以被称为寄居地吧,所有装饰的重复,无不压抑着戏里的他们,戏外的我们。
出口——铁轨、天台、地下室……这些是我盾身的处所,但一旦体会到属于人的温存,寂寞展开展开自己无止境欲望,但最终缠住了自己。
影片中她成功了。
曾经的曾经,有人问我,是否会把现实与梦境混淆,我笑了。
又曾经我搞不清楚停课的通知是真是假是,她们笑了。
现在,我们中的很多人在面对这个问题时笑不出来了……
她总是一遍一遍问这个穿着风衣的沉默男人你知道 明天是什么日子吗她的明天永不会来临因为我们恐惧着 我们抗拒着那些会伤害我们的东西那些回忆 那些抽丝剥茧的思绪高兴一点高兴一点高兴一点她在铁轨上铺满石块高兴一点这是一个仪式让我得到救赎的仪式即使你不懂即使全世界都不懂但这个仪式 它保护我像那把红色雨伞晴天 雨天总是在身边 保护我如果你可以不离开我 我可以为你付出一切你知道 明天是什么日子吗是我的生日忍不住 泪如雨下
《式日》很坚固地排列在我最喜欢电影的首位三年了,一直没有变过。
要说原因。
里面的绝望让人感受到生的希望。
没有遇到过这么彻底的绝望。
从里面挣脱出来很难,但就像我们猜得到结局一样。
总有清醒的一天。
实在是看得我无从下笔……庵野秀明早期执导的真人电影,岩井俊二主演,故事改编自女主藤谷文子的小说,又双叒叕讲述了一个因为原生家庭的破裂所酿成的一系列变故和奇遇。
一方面,女主的逃避、懦弱、憎恶、活在自我蒙蔽的想象空间等性格,与碇真嗣如出一辙。
为了逃避生日那天所发生的家庭变故,女主每天都会说自己的生日是明天。
但这日复一日的强调,反倒说明她永远也无法逃脱;另一方面,女性角色独有的细腻多思又颇为可爱。
哪怕其情绪始终反复无常,顶多也就是让人一头雾水,但更多还是对她好奇,被她的灵动所吸引。
以为是纯爱片,结果演着演着就成了悬疑片,一直最后的结尾才解扣,以至于观影体验非常懵逼……从剧本上来讲,委实有些跳脱,不过人物的情绪塑造和镜头运用,相对掩盖了文本的不足。
可能老痞子这辈子无论拍什么,都摆脱不了EVA的影子(具体就不展开细说了),不知道应该称之为【风格】,还是【诅咒】。
(PS:老痞子你给女主穿红配绿的花布衣服,真不是故意的吗……不知道的还以为这是在东北拍得呢)
烟囱和喷涌而出的烟雾,木然的砼体和金属冰凉的撞击声,这是我们的世界。
河岸甚远,在意念的某处,有两个人停留期间,无言相对。
一个渴望亲情的女孩,一个陷入创作空洞的导演在家乡的铁路线上偶遇了“她”女孩奇异的彩妆让我们慢慢接近她隐匿许久的内心世界。
蝶形的墨镜 一双期望飞翔的翅膀,红色的衣服艳丽似火,斜倚在铁轨上,象人鱼误坠尘间,孤助无缘,亦有种颓废的美。
意念和伤感在衰败的铁道线弥漫,发生和往生都是不可言说的,可以言说的是人的行走,无法言说的是行走之中发生。
那么,跟随摄影机吧,让它启动你和镜像间可能的沟通,在某种的色调中寻找魂的家园,相信,总有一种颜色印证你的运命,如同兰波的诗句,如同你梦中的另一个希望着的世界。
伞,无数的红伞的镜头映入眼帘,伞下,能否容下你的寂寥和孤独,在夸张的表象之外,“式日”连接着母亲的子宫温暖湿润的感觉,直到有一天我们不幸降生,在一次次的“式日”中靠近衰老和死亡。
明天,是你的节日,那么,今天就是对往生的告别。
可以留下一个倾听的人,可是又有谁能完全消除间隔,让灵魂亲密无间?!
可以找到一个诉说的人,可是又有谁能抚慰不可察觉的伤痕,让时间的沙漏带走每一寸的痛。
影片的背景让我想到了《红色沙漠》,一种沁入肺腑的阴冷,身处在金属般冰凉的工业时代,什么力量将燃起我们灵魂的热度?
是阅读在引领 我们的思绪吗?
是邂逅改变了我们未临的架构吗?
我们经历,我们无法拒绝命运的安排,真的,下一秒钟,你将发现一切正在改变,一切都已经无法挽回。
红伞 隔断了此与彼 隔断了今天和明天 至少,我们在红伞下感知着阳光的暖意。
感知者灵魂的设望。
伞是间隔,铁道的栅栏是间隔,心是否有着间隔?!
琴声敲击着心房,让我们在寂寥的日子里看见自己独自的行走。
无限接近“式日”,接近心灵黑暗的极限,等待在黑暗中破茧而出,还是沉迷在黑色中沉醉?!
相遇,在虚幻和现实的接口,相遇,在意念和想象的轮转中,在视线和心意的切入处,心栖息的向往。
他木讷的 在她的影像中留下自己的存在。
她向往无限接近却克制着可能的发生。
红伞,拢住心灵的念相,红伞,给世界一个留影,语声之外。
他跟着她 心灵在相对中发现属于自己的世界,理由深处必定隐藏着孤单。
在寻找安慰的漫长中,夺目的红和寂清的幽蓝在世界的两极穿行,你是否随着雨色而来。
在等待的尽头 红和蓝 以及一把必须的伞。
画面的意义是眼见的所有,你的读解和我的读解,因心而生。
两把重叠的伞,是否重叠住两颗心,在瑟瑟的雨里,往事和雨一同而在。
渴望接近一份孤独的愿望是善意的,在她人的寂寥中文明能否将自己的愿望传递,化解她人眼中的凄苦。
早上,晨光射入窗棂拖着长长的倦意,晨风拂动风铃,清脆的铃音摇醒睡意。
你将带我去向何方?
当新的一天还有着朝露和阳光。
高处,和蓝天相近,瞩目,对自己的询问和质疑,谁是一道风景,点缀城市流失的色彩。
记录是为了收藏和道别吗?
当列车远离地平线,当地平线上的朝霞映入你的历史,寻找迷失就成为一种理由。
在杂草丛生的衰败之地,少女的漫游显露颓废的美,目睹你的灿烂之红。
意念中的旋转,视野中的期待,镀上红晕的镜像等待人的相近。
意识流和表现主义的结合,让我们在梦田飞行,诗意地飞行。
她的故事也就是你的故事。
我们都是孤单的孩子,在厚重的壳中探出头颅,迷迷糊糊看着五光十色的尘世间,渴望亲近,又害怕遭到伤害。
在所有呼吸的今天等待明天,在所有的黑夜中相信明天,明天是个“式日”让往事的忧伤不再!
生路的过程是学会麻木和遗忘,快乐的短暂,无谓的久长以及被存在撕裂的伤口将整个世界抹上红色,残缺的记忆让生命无法复原拥有的一瞬,言辞的世界是文字夸张的营造。
心, 念, 意,漠然 无言在铁轨之上,我们通向何方,我们又想通向何方?!
无数红伞象午夜静谧中开放的花朵,少女在洁白的浴缸中卷缩,如同母亲的子宫泛着幽蓝的光。
水波的印痕在墙上游弋,我们的逃避直接指向我们的母体,一个遮风避雨的永恒的港湾。
雨将阳光熄灭,洗净铅华的女孩,也洗刷着她的忧伤,至少,雨忧愁的背面连接着天晴的希望。
摄影机记录了一切,但是,无法复制那时那地的心境,因为那刻已在那刻死亡。
记忆的追索会让心第二次承担旧创,魅影和现时的混和让心忧伤。
无论有过什么,心意里有母亲的拥抱。
一个人的舞蹈,一个人在命神的魔棒下舞蹈!
无数介入世界的方式,幽浮般的念头,可 子宫之暖意 在梦幻和存在中,女人永远是双重的身份,在酸楚和担当的内侧,如冰寒凉。
出走和回家重叠在一双手臂之中。
靠着我吧,在无声中我的呼吸应和着你的呼吸,你的心跳让我听到世界的声音。
感觉着你,跟着意念,行走在感觉里。
静卧在大地的怀抱,聆听万物有序的成长,我与你,在同一刻感知对方。
任何的坚强背后,都是一颗需要慰籍的灵魂,人,孤独的站立,站立在你的对应中期待一个眼神或者拥抱。
记录她的他,渐渐接近女孩,但是我们的心是否能够靠近,在身体的距离之外。
TOUCH ME TOUCH YOU 留下和远离 你和我 红与蓝 瞬间和永恒 信念和事实 我们介入 我们行走 我们期待 母亲是我们存在的媒介 母亲的目光跟随着我们一生 母亲的影子伴随着我们的长路 我们的未知中深藏母亲的咒语。
而 母亲也将在漫漫人生后带我们回家 回到子宫 回到彼岸 回到意念中不断闪烁和消隐的天堂。
最后一天 式日的来到,母亲和孩子的间隔却无法调和 那么 我们等待吧!
等待天堂饶恕一切恩怨,等待无嗔无怨的天堂 相信未来吧!
在上帝的怀抱,母亲和你将相拥相抱!
相信今天吧,宽恕和理解是一种人道,在泪水洗净沧桑以后。
梦里 梦外 母亲有着相同的面容,而我梦中 我是 我非 坦率的讲,这是一部小众电影,一个饱偿寄人篱下滋味的女孩试图用影像语言表述自己的往生和将来,这部电影的场景我一再想到《红色沙漠》,工业时代人的疏远、孤单和绝望,整个片子在压抑和虚幻的梦魇中,孤独是自我的事,但是也是需要对应才能体现的。
但是导演藤谷文子显然沉迷于孤独的形式之中,以一大堆她心念中的意象堆砌在我们面前,但是由于体验是个体的事,所以,更多的时候观者不知所谓。
我们应当看到,藤谷文子只有21岁,岁月会让她成熟,作为一部处女作还是值得关注的,至少,她想说出这种难以言表的感觉 在镜像之中 和 镜像之外。
【注一】式日:在古日本语当中,举行仪式的那天被称为“式日”(Shikijitus)。
【注二】 2003年8月17日 星期日 17时36分 OSAMA KAVKALU 于雷雨前的 寒鸦精舍
一开始我只是,在云里雾里,看这样一部颜色鲜艳不知所云的片子。
不看到最后不会明白它的意思。
很多这样的片子。
越是看到最后越会觉出它的好。
始终红色的女孩,沉默的男人,简单的人物。
她的美不因为她的奇怪装束而削弱。
这样的女孩也许是我喜欢的。
脆弱的敏感的歇斯底里的汹涌的自我封的的。
想来因为我大概也是这样的。
到底需要不需要一个男人,把我们救出来。
一个人的世界,除了自己没有任何人存在的世界。
阴暗是底色。
是无法摆脱的。
可是,我们要走出来。
1。
她,红衣少女,喜欢打一把红色阳伞,卧在铁轨上发呆。
他,黑衣男子,简单的行李,电影导演。
邂逅,他爱上这个奇怪的女孩。
2。
她每天都会问他:“你知道明天是什么日子吗?
”然后说,“明天是我的生日。
”一个月,以倒计日显示。
3。
家,她的密室。
红色的无数奇怪摆设,还有她,不合时宜的红色奇装异服,诡异妆容。
她带他来到这里。
早晨六点她去到天台,红色鞋子甩脱,纤细身子钻出栏杆任凭大风吹。
这是她的方式,宣告新的一天的来临。
雨天,她的情绪失控,她只是高兴没有理由。
他打着伞为她,自己的身体淋湿。
却没有拥抱她的勇气。
4。
三架红色电话,一卷录音磁带,记录母亲旧日的来电,放了又放。
日子继续以倒计的方式匆匆走过。
那间地下室,始终只是她的密室,他被拒之门外。
5。
摄像机记录她的一切行踪,他要追随的她。
一圈又一圈绕着桌子走,喃喃道,“我要乐观起来,我要乐观起来”的她。
他失去追随她的气力。
6。
她捡来一只猫,同它玩忽略他的存在。
三天后它逃走了。
7。
他终于进入那间禁忌的地下室。
几十把红色的阳伞,水流,浴缸里没有水,只有蜷缩着身子的她。
一盏红色的风铃鼓动,在她脸上投下未知的阴影。
搭建的灵牌前,他想点烟,被她一桶水,从头浇下。
8。
那架无人接听的电话,仍兀自响着。
墙上涂鸦般的蜡笔画,一根木棍插入女人的身体,她的神情变得狰狞。
她是谁?他不小心碰了一下画。
墙轰然倒下,另一面墙。
墙上是同一个女人的同一张照片,黑白照。
无数张。
他的影子映在墙上,影子的手,拎起话筒。
9。
混乱,一片混乱。
蓬发男子,少女的姐姐相继出现。
可是她却失踪了。
10。
她知道不知道,他的爱不在于她的身体,也不在于她怪异的脾气。
重要的是心。
是灵魂。
11。
她又出现,回到那幢孤单的楼。
当然还有她的他。
他熟悉的怀抱使她不再拒绝睡眠,可以触摸,可以依靠。
她诉说。
母亲在她幼时便诅咒父亲。
终于父亲离她们而去。
她觉得母亲爱姐姐比较多。
除了她生日那天,给她买的红伞红鞋可是母亲也死了。
姐姐也被她杀死了。
她的生日愿望,是所有她不喜欢的人都从世界上消失。
所以她在一个人的世界里面,把幻觉当作现实。
反复说明天是她的生日。
铁轨是安全的,当两列火车呼啸着在她两侧经过,没有什么可以永远。
12。
那个电话是母亲打来的。
她们面对面说话。
那么多年以后她意识到自己作为母亲的失职和不负责任。
她请求女儿的原谅。
她拒绝。
13。
只有他陪着她带她走出那个世界。
一个人的世界始终过于荒芜。
他不要她再一个人这样过下去每天仿佛末日。
故事的最后是她醒来,旁边是他。
他们穿同样深蓝的体恤,那天阳光灿烂。
把挂历上这一天的位置圈起来。
她说,你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么?
今天是我的生日。
她终于走了出来。
狂意识流
很疯但很美、很魔但很美、很丧但很美、很压抑绝望但很绝美、很抽象但很感动、日本的此类电影、我真的喜欢到不行!爱到不行!
他的一切都如此。而且看到了第二个little C。
不得不说,日本人把精神错乱的世界已经拍到了世界无其他国家可及的地步。但我对这部电影始终提不起兴趣,虽然过程中有些地方看不懂,但是连推敲的心思都没有。。
庵野秀明,怪不得有那么多鲜明而反差的颜色
太琐碎,太亢长,太虚浮,太疯狂。不推荐。
连男女主角长啥样都不记得了,只记得一些场景,sigh~
没看出个什么道道~~~~很真诚的说
男主角是岩井俊二,女主角就是原作者兼编剧。不知所云,意识流,演技也很一般。折磨了两个小时总算看完。cocco的歌还不错。
我到底在期待什么?看这种烂片就是浪费生命
岩井俊二亲自上阵了,但故事太异于生活,不是很有共鸣。女孩的古怪让人有不舒服的感觉。。
没看懂。
我是为了庵也秀明而不是岩井俊二看的这部片子。女主角很像陈绮贞~~哇哈哈~~~日本人拍心理片和美国人就是不一样~
很久以前在梦里见到过的,满载了天空的红伞。
支離破碎講述内心深處的片段。像小説一樣的電影。她倔強而又脆弱的微笑,我理解得到。
BD日语中字,昏昏入睡,场景道具布置不错,廉价意识流,后面实在顶不住直接快进,我也忘记是什么原因下的片,可能装b者最爱...
看不懂
拍景非常好 结局太清楚了,没感觉
发展了三十年,国内喜欢这种调调的空虚中产们也多了起来,可惜终究是一小撮,进不了主流叙事的眼界,他们也看不上劳苦大众,然后就这么一直架着,上不着下不落,愈加空虚起来,也愈加封闭和愤懑。正好昨天2022·11·11,有位勇士为爱狂奔,一个鲜活又愁苦,哀伤又丑陋的故事,像一个玩笑,像是苦瓜味的跳跳糖,
6.8/10。岩井俊二原来长这样,60%的杨洋 +35%的叫兽易小星+5%的高晓松。拍vlog那段还挺有意思,湿答答的雨天,撑红伞的少女,神秘的小天地,布满水的地下室。不过整体还是过于矫情中二了,情感细节也刻画得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