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追击者》推波助澜犯罪惊悚题材超越南北题材成为韩国导演第一梦,除了洪尚秀和李沧东之外,基本每个导演都在琢磨着拍一部属于自己的《追击者》。
这不,趁康佑硕的《苔藓》刚刚下水,金知云的《看见恶魔》便扑了个正着——罗宏镇要是能预见到如此盛况,也不会现在急着用一部《黄海》来证明实力。
不过,将《看见恶魔》等同于《追击者》那种很有社会责任感的犯罪惊悚片,其实是一种对于它的误读。
虽然,暴力来源于人的同时,势必会延伸出有关人性和社会的探讨。
但是,在两个特种兵一般的男人无征服主义式的互相虐杀中,让《看见恶魔》早就摆脱了“犯罪”二字,也就摆脱了“社会属性”,专注于研究暴力本身不拘一格的表现形式﹑另类的魅力以及多元的功能性,一如《蔷薇,红莲》对形式美的极致追求,《好家伙,坏家伙,怪家伙》对枪战场面的大张旗鼓,原始且纯粹,戏里戏外都像一场游戏。
也就是说,作为一部惊悚片,《看见恶魔》情节上的张力,剧情上的悬念,或者对于复仇理论性的探讨都是扯谈,能让旁观者不知不觉陷入这场终极死亡游戏,在哪个情节拐角处于暴力撞了个满怀,才是电影本身带给我们的终极挑战!
从这个角度来看,《看见恶魔》并没有用悲观狂想将人性逼到黑暗边缘,这又与朴赞郁的《我要复仇》(情节相似)无法相提并论。
尽管如此,影片在“暴力美学”发挥极致的同时,将人性扭曲变异的诱因放在易察觉的层面,随着情节的递进,对待《看见恶魔》最好的方式,就是打开心脏享受冲击,切忌过度阐释,否者收获的可能是一片虚无。
令人心惊肉跳的杀人过程不必多虑,《看见恶魔》势必会给你一个充满血浆的答案。
除此之外,金知云还设计了很多体现无因暴力的桥段,比如惹怒电影等级委员会的撕裂尸体,食用人肉,将碎尸抛于狗食、放入冰箱等“损毁人类生存尊严与价值的场面”,而且大都直接运用镜头对它们进行了不带感情色彩的“记录”——恐怕这是让评委们花容失色的最大原因。
与此同时,金知云也没有放弃对暴力场面进行艺术层面上的加工修饰。
锥子、镰刀、猎枪、尖头铁棍的使用方法、杀伤力以及动作设计都要彻底和血性效果挂钩,而且它们交替登场,足以让观众的肾上腺素保持曲线变化——值得一提的是,崔岷植手持小锤子的造型,势必让《老男孩》的忠实粉丝嗷嗷直叫。
事实上,《看见恶魔》的每个小细节都渗透着金知云美学的痕迹,比如崔岷植雨夜杀人时所使用的雨具,颜色和材料的选择,无不匠心独运,以达到“在夜晚光线阴暗的仓库中给人污秽的感觉”的效果。
为了将影片中的两个角色(崔岷植和李秉宪)的矛盾冲突推到极致,金知云从角色形象到人物性格的设计都做到了完全对立,暴力戏也是干净到只有两种,即崔岷植狂扁李秉宪和李秉宪狂K崔岷植。
崔岷植面目狰狞、身形臃肿、一头乱发、衣衫不整,亡命之徒的气质一览无遗,丝毫不掩饰对于虐杀快感的贪婪,体现的就是“复仇,越是热越残忍”。
而衣冠楚楚、面无表情的前情报员李秉宪,虽为了复仇变得冷酷残忍,内心却为妻子蚕丝带来的愤怒悲伤导致不安内疚等五味杂陈情绪撕扯着,象征的是“复仇,越是冷越至毒。
”延伸到戏外,此片第一次送审时,便得到了“限制上映”的标签,这对于影片来说无疑是一纸禁令,而后经过两次申诉后,以及删减7处共11分钟的牺牲后,韩国映像等级委员会才终于发给此片一张“18岁以下不得观看”的通行证。
种种限制,让闹得满城风雨的《看见恶魔》势必要威武一阵子了。
DEC.26LC
腕骨骨折是什么概念,整个手掌无法用力,无法握拳,更别提疼痛难忍了。
跟腱割断什么概念,小腿无法用力,无法行走,更别提发力和跑步。
后脑被爆,颅后骨开放性骨折什么概念,昏迷不醒,手脚无法行动,甚至死亡。
可是就是这三种伤都齐了的大叔,居然活蹦乱跳地杀了药店老板,上厕所的警察,多年经验的侦探,掳走年轻女子并且奸杀。
好吧,就算你开挂无限血攻击力无限,也别把一个有三十多年重案组经验的退休探长写成弱智啊。
这探长还把凶手的照片找了出来给女婿,怎么就认不出这个假装送快递的,浑身是血的凶手了呢?
既然片名叫看见魔鬼,那这个凶手就是魔鬼吧。
可是最后被帅哥用潇洒的越野车虏去,怎么就温顺地躺在了帅哥的大腿上不动了呢?
帅哥开着车直奔你住宅去,那可是准备要你的命啊,怎么手里还拿着刀的你,受了重伤还能连杀4人的你,这回就乖乖地躺在了帅男的大腿上,静静地等着他开车把你带走了?
开的挂突然崩溃了吗亲?
《看见恶魔》这类题材的作品,大多数情况下会被处理成感官意义上的爽片,金知云显然深谙此道,但他同时又有着更进一步的能力,在爽利之余,还能重重的在观众脑后敲上一锤。
故事的主线围绕李秉宪饰演的金秀贤与崔岷植饰演的张京哲之间“猎人”与“猎物”身份不断转换展开,就像是一个高速旋转的轮盘,不到最后,你不会知道胜利的指针指向谁。
故事本身的“无尿点”为暗线——对于人性的边界的探讨——做足了铺垫。
在复仇张京哲的过程中,金秀贤起先是以猎人的身份对猎物进行一次次抓捕又一次次放逐,通过不断叠加的“抓、放”增加张京哲的痛苦,用以对等未婚妻被肢解的苦痛,这一切尚在等式范畴内。
但,当张京哲发现体内的“药丸”(定位)后,猎人和猎物的关系发生了倒置,金秀贤因再次没能保护家人而陷入癫狂几近疯魔,此时,猎物与猎人的身份表皮之下,多出了一层恶魔VS恶魔的意味,前一个恶魔是“天生坏种”张京哲,后一个“恶魔”是被张京哲勾出魔性的金秀贤,他们之间的对决,最终成为一场谁能伤谁更深、谁能戳谁更痛的游戏。
金秀贤用一条绳子、一柄铡刀、两个绳环,还有张京哲的三位至亲,让后者被亲人“手刃”,并让滚落的头颅如巨石般砸在至亲心中,用恶魔的方式向恶魔复仇,必须先成为恶魔,金秀贤从善良凡人化身恶魔,并不比把大象装进冰箱复杂,只需要一个恶魔的“引诱”。
当我们看到金秀贤复仇成功时,内心的爽感完完全全被一种莫名的悲痛与恐惧压制,那是因为,我们在银幕上看到了一个人成魔的过程,它是如此简单,又如此痛彻心扉,我们与恶魔之间的距离,远比想象中的近,心悸,对,心悸,是《看见恶魔》留给观众的警世录。
从来没有写过豆瓣影评 即使再喜欢的片子这部片子之所以站出来说两句是因为有太多反对的声音很多人挑逻辑毛病 认为这种复仇方法太不理智我只能说那么只庆幸你不是主人公如果你是那么你也会不顾一切也许我偏爱这部片子的原因是一直在做类似的构思因此它其中的许多点都让我觉得设计的很棒只是如果可以再加猛点宗教元素我觉得更好金知云不错 但是比起金基德或者朴赞郁可能还差一步之遥但是我认为这个故事讲得不错已经有了血肉看影片的时候我就在想看见恶魔到底是片中的哪个才算真正的恶魔直到后来第一次从潺涌的鲜血中感受到快意我在看到自己内心的恶魔以毒攻毒 以暴制暴即使我万劫不复也要让你魂飞魄散!!
Q:你对这个片子挺期待的?
L:对,首先,崔岷植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位演员,虽然之前在《亲切的金子》里演过变态,但还是期待他的发挥。
其次,这种黑色风格的犯罪片,算是韩国电影的代表类型,大都在水准之上,除了《亲切的金子》,我印象深刻的还有《杀人记忆》、《那家伙的声音》,《追击者》我个人不是很喜欢,但看得出还是用心的片子。
Q:期待落空了貌似。
L:还是得相信人民群众的口碑啊。
这片出了这么久,除了被限制上映的新闻,反正我这里没听到谁怎么提过,相关的评论基本没见到,看之前心里就毛毛的,心想,不会让我发现一神作吧。
看到五分之一吧,就知道完了,怪不得没人提。
Q:五分之一是什么情节?
L:崔岷植第二次犯案,那个时候正是观众关心李秉宪能不能逮住崔岷植的时候,突然跳到崔岷植第二次犯案,突兀,跳离主线,而且整个过程也没比第一次犯案多交代什么细节,比如崔岷植杀人是为了吃人肉这类的。
(笑)Q:我发现你经常因为电影的一个失误,尤其是开头部分的失误,就否定掉一部影片。
L:如果,蒙娜丽莎的嘴是歪的,其他部分都完美,蒙娜丽莎还能是名画不?!
Q:你标准不能定这么高!
L:法其上才能得其中。
观众苛刻,电影人才不敢放松,才不敢净拍些傻逼电影蒙人,以为老百姓整天就看中央一,中央八。
(笑)而且,我自己也写东西,我觉得,放过一个已知的错误,无异于诈骗,加上浪费观众的宝贵时间,可以上升到谋财害命的高度。
Q:我觉得创作者尽力了就好,没有艺术品是完美的。
L:如果尽力了,尽力到《蒙娜丽莎》的水平,那没啥可说的;如果使出吃奶的劲儿画,人嘴老是歪的,那只能说你不适合画画,适合干点儿别的。
审美,没有什么情面好讲,市场的残酷本身就说明这一点,假情假意说几句好话,对创作者没用,也砸了你的招牌。
Q:我到现在也没明白你因为主创的一点儿失误就否定一部影片的凭据是什么?
L:集体失误先不说,就是主创创作受干扰这种情况,先放下,它太复杂,也没什么实际指导的意义。
我们假定每部电影都是一个人说了算,导演也行,制片人也行,反正一个人说了算,把一个集体算作一个人也OK,一辈子不敢说,在一段时间内,就是拍电影的半年或一两年里,一个人的艺术水准是一定的,这就像是用卡尺剃头,六号卡尺,六毫米,高于六毫米的统统剃掉,我发现的一个坏点子,就相当于一跟九毫米的头发,六毫米优秀,怎么这里有一根九毫米的,说明主创的艺术水准没到六毫米的程度,最多九毫米,他能放过这一根,就能且必须放过所有的九毫米,如果他意识到哪根九毫米有问题,卡尺理论告诉我们,他会收拾掉所有九毫米的头发。
因此,我奉劝各位,不要坚持看电影,看到几分钟,烦了,直接老板换碟,不要浪费时间。
就算你坚持看完,你心烦的地方就像是一颗老鼠屎,让整锅汤都丧失了审美的价值。
就我个人来说,看了几千部电影,因公因私坚持下来看完的,全部后悔,没有例外。
如果看烂片没人给你钱,这是何苦呢?!
Q:你真能侃。
L:让我喝口水。
Q:回到《见到恶魔》,既然看到五分之一你发现毛病了,为什么还要坚持看完?
L:我对犯罪片确实感兴趣,就像政治片和鬼片,再烂,我也会看完,这就是个人兴趣的范畴了。
当然,看完还是后悔。
(笑)《见到恶魔》,从哪里让我觉得还有些趣味呢,从李秉宪第一次放走崔岷植那儿,我C,有点儿意思,可惜,这么好个头儿,没有个好过程和好尾儿,就像把两块巨石扔进了万丈深渊,一直到影片结尾,也没听见响。
Q:不知道想表达什么?
L:形而上和形而下的表达都不清晰,踩不到实处。
李秉宪玩儿崔岷植,算是一次漫长的报复,最后搭上了岳父和妻妹,算是没玩儿好,ok,片子想让观众怎么想,李秉宪报仇不对,李秉宪报仇方式不对,还是对崔岷植这种疯子报仇是没意义的?!
交代的不清不楚,导致最后李秉宪的哭成了多义性的哭,哭不该报仇,哭早该杀崔岷植,还是哭报仇没意义,而不是开放式的哭。
多义性,说明之前的叙事有漏洞,导致多向理解,开放式的哭,属于万念俱灰,我们摸不清他哭得重点。
多义性,可以找到相反项,比如“该报仇要早杀崔岷植”和“根本就不该报仇”,有了相反项的理解,观众不晕还就怪了。
Q:有些电影结尾是开放的,也有相反项啊,比如开枪还是不开枪?
L:那也必须是将来时,不能是追溯时。
叙事线进行到最后,由观众判断,其实,这类影片所表达的就是抉择的困难,开放式结尾,相反的选择,让观众感受到这种抉择的困难,就已经达到目的了。
《见到恶魔》却不同,你根本不能从之前的叙事中找到清晰的主题,世事的无常,生活的无情,命运的非理性,以暴制暴的缺陷,人性兽性界限的消失等等,貌似都有,又好像什么都浅尝辄止,只是捎带表达的,找不到清晰主题,最后李秉宪的哭,就只成了一次姿态的表现,具体什么姿态,就模糊得过分了。
此外,影片的人为感过强也是个大毛病,关键情节的设计都能看到商业考量,崔岷植半夜打车,为什么就刚好打到了劫匪的车,变成黑吃黑?!
就概率说,当然是可能的,但更清晰的原因放在那儿,没法用概率做遮羞布:试想,如果因为李秉宪放掉崔岷植,崔岷植杀了些无辜人民群众,观众还会认同李秉宪吗?
影片最令人惋惜的地方就在这里,我就想不通了,反正被限制上映了,那为什么不能再走远一些,更真实一些,这样,一个在复仇与内疚中饱受煎熬的灰色李秉宪不是更令人难忘吗?
Q:尽管如此,抢劫出租车那场戏你还是起立鼓掌了。
L:如此运镜来表现暴力场面,至少我没见过,加上配乐,感觉很对,像斗犬,很不错!
Q:看来坚持看完片子还是有好处的。
L:这次是碰上的,九毫米丛里有一根六毫米的头发,可遇不可求,为了偶尔一两根,浪费太多时间就划不来了。
刘强爱电影第一百一十六集之《看见恶魔》:你想干什么?!
我很喜欢韩国导演金知云的电影,比如《死不张扬离奇失魂事件》,比如《甜蜜的人生》,这两部电影是我眼中的佳作。
金知云是靠拍恐怖片出名的,那部《蔷薇红莲》,还有《三更》中的《回忆》。
我觉得,他拍的恐怖片远不如黑色片好看。
(现在我就把黑色电影叫作黑色片吧)。
这家伙的骨子里应该有一种与生俱来的绝望情绪。
说实话,这种情绪也经常蔓延在我的体内。
所以我才会在看完《甜蜜的人生》的时候,绝望得无比过瘾。
就在前几天,我孤身一人,在旅馆内看了《看见恶魔》,很高兴,玩了一把《好坏怪》后,金知云回来了。
《看见恶魔》很冷静,冷得吓人。
其血腥程度,赶不上彭浩翔的《维多利亚一号》,但就因为太冷静,反而让人觉得太过暴力。
我相信,冷静应该是黑色片的一个标准。
彭浩翔的《维多利亚一号》有点偏抒情了,所以黑色程度少了许多,算是一个惊悚片。
但《看见恶魔》就是一个标准的黑色片。
梅尔梅尔那样的黑色片中的黑色主要来自社会环境和难以掌握的宿命结局。
《看见恶魔》不同,它的黑色完全来自人性,而人性中的恶,是推动情节发展的主要动力。
崔岷植扮演的是一个真正的恶魔式的人物。
不要相信这个世界上没有真正的坏人,也不要坚持说什么人都有好的一面。
在我认识的人中,就有彻底的坏人。
我相信像崔岷植这种彻底的坏蛋,肯定是有的。
他杀人完全是兴致所至,不分青红皂白,不分男女老幼,但从电影中看,美貌少女更对他的胃口。
他杀人的手法可谓简单粗暴,主要采用钝器,连续猛击对方头部。
电影没有交待他以前是个什么样的人。
只有那些烂俗的电影才会交待人物是怎么变成这样的,以示看问题全面客观,妄图加深故事的内涵。
《看见恶魔》不那样,崔岷植生来就是恶魔,管他是怎么来的,他除了杀人,还是杀人。
这样真酷,而且让故事更加简单,更加纯粹了。
其实,导演主要想讲的是李秉宪的事,崔岷植的主要主要任务是杀人和被追杀。
让角色做好自己的事,导演是对的。
李秉宪自从演了《甜蜜的人生》后,他就和这类苦大仇深的角色卯上了。
在电影里,他挺好的一个女朋友被崔岷植杀了,他是警察,找到了崔岷植,要报仇很容易,但他没有,反而玩起了猫和老鼠的游戏。
猫抓到老鼠后,往往不会马上吃掉,而是乐在其中地纵擒一番。
李秉宪低估了崔岷植的实力,他玩的这个游戏要了很多人的命。
李秉宪越来越疯狂,越来越像一个恶魔。
他终究是个好人,和恶魔玩游戏,只能比恶魔更疯狂。
那他为什么非要玩这个游戏呢?
因为他舍不得一下子就把仇人杀死。
仇人一死,他的生活目标荡然无存,生命失去意义。
他要一遍一遍,不厌其烦地重复报仇雪恨的过程。
复仇的感觉很爽,太容易让人上瘾。
我思考人生,想自己活得如此没意思,可能就是缺少一个仇人。
《看见恶魔》该算我今年看过的最好看的韩国电影。
虽然其总体质量比《杀人的回忆》差了一截。
崔岷植又奉献了一次完美的演出。
他几乎要成为变态杀人狂专业户了。
他不停地杀人,不停地施虐,又不停地受虐,堪称永远打不死的小强,精神可嘉。
从警30年的重案组老组长退休了。
两个女儿,个个年轻貌美。
尤其是大女儿,还嫁了个国安局的大内高手(李秉宪)。
这女婿(李秉宪)英俊潇洒,武功高超,跟老岳父(老组长)是非常合得来。
但是,很不幸,大女儿夜遇杀人恶魔(崔岷植),被分尸了!
老组长很郁闷:他没想到恶魔(崔岷植)太不讲江湖规矩——竟然敢对堂堂的重案组组长的女儿下手!
老组长把四个嫌疑人的照片,交给了国安女婿李秉宪——意思很明显:我当了一辈子警察,知道我们国家的警察是个啥鸟样。
这案子如果交给警察,八成是不会有结果了。
还是你这个国安局的大内高手来私下解决吧!!
果然,国安高手就是不一样,李秉宪三下五去二就找到了杀人恶魔崔岷植。
【这效率比警察不晓得高到哪里去了。
从影片看来,女子失踪不是一次两次了,警察从来都没有破过案。
】但是,但是,这女婿李秉宪不晓得哪根筋出问题了——完全可以一招制敌、杀死恶魔,替妻子报仇的。
但他偏不!!!
非要玩“猫捉老鼠”的玩意。
从这里,女婿的智商开始堪忧了。
第一低智商的展现:作为大内国手,国安人员,应该尽量摸清楚情况后再动手。
但显然,这次,女婿李秉宪完全没有搞清楚这个杀人恶魔崔岷植的来头:此人完全是钢铁侠转世投胎啊!
打不死的小强!
恢复能力特快!
1、此人在大棚里,脑袋在石头上硬撞了5次,居然没起包红肿,也没有开裂。
手断了,还可以在飞驰的出租车上手刃俩中年健康男子。
那么快的车撞树上了,崔岷植没有系安全带,居然一点事情没有。
杀人之后开车继续走。
【话说那车质量也挺好的,是汽车广告么?
】2、此人在医院被挑断脚筋后,居然行走无碍。
开车无妨。
在变态吃人朋友那里,被李秉宪按地下打了44钢棍,后脑重击9下后脑、是后脑哦,打得都滋血了。
在医院躺两天后,马上活蹦乱跳了。
且脑袋也没有开裂红肿起包。
连包扎都没有。
头发还是那么的凌乱潇洒。
这些血淋淋的事实,都没有让女婿李秉宪警醒。
第二低智商展现:1、没有医学常识。
那个闪光的跟踪器,那么大。
至少比我们平时吃的速效感冒胶囊要大得多吧,吞咽下去肯定很难受的。
李秉宪强行把那玩意儿塞进崔岷植的口里。
就算崔岷植硬被逼着吞进去了,他难道事后不会疑惑,这家伙让我吃的啥玩意啊?
另外,这玩意儿,吃进去虽然消化不了,但也不可能长期待在胃里啊,总是会随着粑粑拉出来的。
到时候,你怎么跟踪这个恶魔咧?
事实上,崔岷植硬是把跟踪器拉出来了嘛!
2、没有保密意识。
作为国安特工。
居然就在恶魔(崔岷植)旁边说话。
丝毫没有考虑保密的事情。
虽然问了一句,说是打了麻药,恶魔不可能听到。
可是恶魔(崔岷植)偏偏听到了哦!
是麻药失效了?
还是恶魔(崔岷植)又神灵附体了?
还是那个哥们故意骗他说打了麻药?
从上面恶魔(崔岷植)金刚不坏之身来看,估计还是恶魔神灵附体的可能性比较大。
但无论如何,从职业素养来说,你一个堂堂国安人员就不应该在犯罪人身边谈有关机密事情,不是么?
第三低智商展现:这是要了老岳父和小姨子命的致命伤。
影片一开始,李秉宪就跟老婆手机通话,聊得飞起,还不怕浪费电话费,电话里唱起了情歌。
可是,当最后恶魔(崔岷植)给他来电话,明确告知要报复他时,他居然想不起来第一时间给老岳父和小姨子打电话(座机、手机都行),而是磨磨叽叽的跑到医院找那个被他爆头的食人变态男问情况。
这不有病吗?
你先给老岳父、小姨子打完电话再去找人会死啊?
那恶魔(崔岷植)再快,能比电话快么?
事实是,恶魔(崔岷植)先到医院去找泻药,然后重伤药店老板,然后吃泻药拉出跟踪器,然后跑到一个厕所打伤一个上厕所的家伙,然后把跟踪器塞进那人的口里,最后再去找的老岳父和小姨子。
这长的时间里,女婿李秉宪就是不给老岳父和小姨子去电话。
郁闷!
当然,这也不怪女婿李秉宪智商低。
老话说得好“有什么样的老妈,就有什么样的女儿”。
这里套用一下:“有什么智商的老岳父,就有什么样智商的女婿”啊。
老岳父从警30年,还是重案组的。
可以说阅坏人无数了。
这个恶魔,经过低智商女婿李秉宪的排查,已经确认就是杀害自己女儿的凶手了。
且这个凶手的照片还是老岳父亲自给女婿李秉宪的。
应该说,作为一个老警察,老岳父应该对杀人犯的外貌特征非常的熟悉。
怎么可能面对一个手断、脚瘸、满头伤的假冒快递员没有丝毫的警惕呢?
就算隔着门也可以看出问题啊!
但这位30年警龄的老警察(老岳父)硬是把这个残疾快递员放进来了。
这不是低智商么?
这么低的智商,还搞了30年重案组的组长,那破案效率可见一斑啊!
所以,女婿(李秉宪)的低智商老岳父完全看不出来——老岳父自己智商就够低的啊!
有网友提醒了:女婿(李秉宪)根本就是高智商啊。
影片里有提醒:李秉宪假装卖保险的,跑去找恶魔的父母。
恶魔父母说找不到恶魔(他们认为恶魔八成是死了)。
但恶魔父母对恶魔的死活并不关心,他们关心的是——恶魔如果死了——那么恶魔的保险,他们作为父母,能不能得到?
这句话提醒了女婿李秉宪——老婆死了,老岳父一家人又那么弱智——要是老岳父一家都死了,他们的保险是不是他这个女婿就可以得到了呢?
靠!!!
这个智商实在是太高了。
原来,女婿跟恶魔玩“猫捉老鼠”的游戏,就是故意让恶魔去杀死自己的低智商岳父和小姨子的啊!!!
这样一来,所有的故事都解释通了。
女婿每次把恶魔都打个半死,那是给外人看的:你们瞧,我多痛恨他啊!
然后又出钱把恶魔救活,那是怕恶魔死了,自己的计划没法实现啊!
然后故意在恶魔旁边泄密,让恶魔好找到老岳父和小姨子。
然后故意不给老岳父和小姨子去电话,给恶魔足够的时间去灭老岳父和小姨子。
恶魔为啥那么快就得知了老岳父和小姨子的住所的呢?
显然是女婿告诉的啊!
最后,保险得到手,干掉恶魔,杀人灭口。
恶魔家人也不会告发他——因为他们也可以得到恶魔的保险。
难怪恶魔自首的时候,手里拿刀站在街道上,而不是直接到警察局,就是为了等李秉宪开车来接他啊!
不然,他趴在李秉宪大腿上,一刀就嗝屁掉李秉宪了。
高啊!!!
实在是高!!
无意中发现了这部片子,看了豆瓣评分尚可,于是找了资源。
不谈主题(尽管也确实没在说什么有内涵的东西,杀人变态和复仇警察的“猫鼠”游戏),因为看的未删减版,大量血腥镜头对我冲击比较大,所以加了一颗星,也颇有感触,写下这第一篇影评。
谈谈忍不住想吐槽的几处“bug”:1.为了让故事(或者说“猫鼠游戏”)顺利进行下去,凶手化身韩版金刚狼,超强的自愈能力+超强的攻击力,受到断骨、挑筋、爆头等AD伤害,包下纱布、缠点绷带之后依然以一敌二,怒杀出租车劫匪二人组,逼傻医院年轻护士妹,干翻别墅同伙老相好,刺倒诊所无辜老药师,复仇资深退休老主任并劫杀天真无邪二女儿……身手矫健、稳如老狗。
2.因为是退休老主任的女婿,老主任又是现局长的大哥,关系摆在这儿,金警官自然“为所欲为”。
仗着跟踪胶囊,恣意狩猎变态狂,整个警局也跟着折腾得团团转,并且没有对相关亲属做好安全防护措施,导致最后被变态狂端了老巢。
3.老主任看过变态狂的照片,他可是杀了你女儿呀,你能不把这张脸铭刻在心里吗,心咋就这么大呢,隔着铁栏杆就老眼昏花啦?
知道女婿在外跟变态狂“玩游戏”,这种时间点电话不接跑去拿快递,几十年的侦查意识跟着退休都还给老师啦?
这么大年纪被爆了几次头,还等着女婿赶过来握握手,你也是金刚狼?
4.跟踪胶囊被拉出来以后,金警官接到变态狂的电话,都这么暗示你接下来要去搞你的家人了,不,简直就是在明示啊!
你还跑去医院折磨一下他曾经的同伙,被仇恨蒙蔽了机灵的小脑瓜?
叫我这种智商25.0的都立马知道你家里人要遭殃了呀。
5.……抱着刺激的心态,会让人大呼过瘾,但是喜欢挑逻辑的,请放空自己的脑瓜子🤪🤪🤪
看见恶魔2010年8月11日,金知云导演,拍摄过《新世界》朴勋政编剧的《看见恶魔》在韩国上映,这部电影的尺度极大,片中对复仇的描写,那种生猛的暴力,血腥,无节制的场面,以及电影结尾犹如深渊那样黑暗,成为了首部在韩国限制上映的商业片。
片中的李秉宪以及崔珉植对这两个角色诠释十分到位。
该片也在韩国大钟奖荣获最佳影片,男主,摄影,服装等提名。
主题思想影片通过平铺直叙的叙事,全片黑暗压抑的氛围,金知云在这部将暴力,血腥,性极端化,以及在人性的刻画以及描写,因为复仇与兽性导致人性扭曲,极端,比起以往的复仇类型电影,韩国复仇类型电影,例如《我要复仇》,《老男孩》,《圣殇》等都探讨了复仇后的结果代价,并且反思复仇,这部也是,尼采说过:当你凝视深渊,深渊也在凝视你。
金秀贤也慢慢被复仇吞噬,成为恶魔。
最后的结尾复仇牺牲了自己人性以及家人,使全片压抑到结尾。
人物解析 本片两个主人公,一个是警察金秀贤,一个是张京哲,本片刻画最多的便是男主金秀贤,前面寥寥几笔刻画了未婚妻和他感情很深,不论是偷偷唱歌还是台词,当妻子死的时候,扮演者李秉宪也演技到位,从忍住不哭直到看到照片后哭泣,他下定决心开始复仇,他偷偷和好友拿走了跟踪器,拿起通缉令照片上四个人,都发泄自己的怒火将他们重伤,直到张京哲,他用尽自己暴力手段,踩断手腕,他的复仇便是体验猎人与猎物之间的博弈,让张京哲成为猎物,他体会这种复仇的爽感,张京哲犯案时候他都能教训他,到张京哲同伙家时候,他复仇一直带有怒火,他拿起鱼竿用力砸着张京哲的脑袋,用力发泄,犹如疾风暴雨般,鲜血也飙到自己脸上,直到棍子软了都不肯停手,后面再镜子上擦拭时候,看到自己满脸鲜血以及刚才愤怒情形,连他自己都有点后怕,他从来没有这样,如果不是复仇,镜子里那种情形这辈子也不会见到,后面没有想到因为让张京哲知道跟踪器的事,猎物的复仇更加残忍,他杀掉了岳父和小姨子,甚至他狂妄的到警察局门口自首,金秀贤彻底愤怒,抓住张京哲,讲他咬着机关,没有咬住会被机关斩首,他用了最凶狠的办法进行这场复仇,让他体会到那种绝望,他戴着耳机听到张京哲那惨叫,他的表情从冷脸到崩溃大哭,他悔恨自己的自大,悔恨自己因为复仇献祭了自己的人性以及家人,他没有感到复仇的那种爽感,更多是绝望以及心如死灰。
为了复仇献祭了这些,他不知道该怎么办...... 另一个男主便是崔岷植扮演的张京哲,从金秀贤到家里时候,我们也侧面了解到张京哲就是父亲严厉到苛刻,母亲溺爱那种,他是连环的杀人狂,想猎人一样盯着女性,然后发泄自己兽性,最后分尸,他每次杀完人都很享受,甚至还很优先的敷面膜和唱歌,当他分尸未婚妻时候,听到肚子怀有孩子也能面无表情那样砍下去,但不知道这次他惹到了大麻烦,当他要在女学生身上发泄兽性再埋掉时候,他碰到了“猎人”金秀贤,他原本毫无畏惧,结果却被很快制服,并且被踩掉了手腕,他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成为了猎物,当他打到出租车并且看到同行时候,他残忍的杀掉,他犹如恶魔那样,刀刀毙命,到医院想强奸小护士时候,突然被赶来的金秀贤暴打,他也发觉到自己是否被跟踪,但没有发现,等到了同伙家时候,他对同伙“妻子”发泄自己兽欲,他在床上思索想到了金秀贤可能是谁的丈夫以及自己和他是猎物与猎人那样,但金秀贤到来时候,原本以为自己有猎枪可以成为“猎人”,机关却被他算计,金秀贤的鱼竿犹如狂风骤雨那样击打着他,他从未受到这种怀着极端愤怒的复仇,当他知道跟踪器在自己肚子里时候,他笑得如此癫狂,同伙说过他复仇也犹如猎狗一样,他杀掉了金秀贤的岳父以及小姨子,他满怀胜利的心情来到警察局自首时候,结果却被秀贤抓上车,这是他第一次害怕,也是他最后一次,他咬着机关,来开门的是他的家人,他恐惧的表情遍布全脸,他畏惧死亡,最后死在自己家人手上。
崔岷植的演技也很到位,不论是杀人时候癫狂以及杀人后还安然自得化妆等,简直完全没有演的痕迹。
镜头语言 本片的打光都是冷色光为主,为了塑造这种压抑黑暗绝望的氛围,本片用的最多的颜色便是黑色,白色,蓝色,黑色主要运用在张京哲犯罪时候的镜头语言上,例如开始周围便是未婚妻在车内第一视角,在黑夜中开场,慢慢开到黑暗,这也在暗示未婚妻的命运走向黑暗,还有在人物打光上,在塑造张京哲和金秀贤时候,用的最多的便是侧光和低光,侧光主要塑造威胁,例如张京哲第一次杀人时候,金秀贤与张京哲对决时候,金秀贤的打光是用顶光,顶光一般都是塑造恐怖,压迫感,例如《教父》里老教父出场,以及《沉默的羔羊》里汉尼拔杀人时候,这部也是,底光主要运用在金秀贤,随着故事发展,从正面到,侧面,到顶光到底光,他慢慢被复仇的怒火吞噬,也成为了恶魔。
白色的运用主要是在本片的开场便是在白雪皑皑的雪夜开始的,雪在电影里一般都是寒冷,绝望的,就犹如这部电影的氛围一样,绝望,寒冷的氛围看着两个恶魔的决斗,蓝色也是这部电影里不能缺少的颜色,他在最后金秀贤处决完复仇后离开张京哲地下室时候,蓝色遍布全片,也便是电影里的黑夜那样,他也从面无表情到后悔大哭,他因为家人的死亡而大哭,他内心极度痛苦,悔恨。
韩国电影也注重在视听化以及大尺度,血腥等,金知云用镜头语言制造吓人效果,例如第一次杀人时候,未婚妻在车内,趴在窗户假意帮忙的张京哲脸上打光便是侧光,铺垫也同时塑造了一个杀人犯,我们用上帝视角时候,张京哲假意离开,当未婚妻看到前面漆黑打开灯的时候,没人,然后张京哲突然出现在窗户上砸窗,起到jump scare的效果,该片也同时是一部暴力美学佳作,在对受害人分尸上,以及对张京哲以及他同伙施展暴力时候,将暴力血腥场面呈现出来。
同时也有着色彩以及构图,雪夜的白黑,分尸时候红,以及动作场面上的残忍也让人不禁冷颤。
结尾:这部电影可以说是部反复仇的电影,金秀贤因为复仇慢慢成为了一只恶魔,慢慢被复仇怒火吞噬,张京哲是从一开始就是恶魔,他们两个在人性刻画上都是带有韩国电影特有的极端化那样,极端的恶。
同时有韩国电影的社会性以及批判性,为什么张京哲这种恶魔能活到现在,为什么他甚至敢在警察局面前自首,他知道韩国没有死刑,他可以逍遥法外,这让观影者也感到了和张京哲那样的愤怒以及无力,批判了复仇,复仇付出了什么代价,也正照应了尼采的那句话:屠龙的少年成为了恶龙。
复仇者被复仇的怒火吞噬,这比深渊还黑暗啊。
曾经看过一个报道,一个伊朗女孩被求婚不成的男人泼了硫酸毁容,女孩一只眼瞎了,法院判刑时询问女孩,要赔偿还是以眼还眼,女孩选择以眼还眼,法院判准,由女孩动手泼等量的硫酸,同时在麻醉下向罪犯眼中滴硫酸。
我为世上还有这样古老而公平的律法叫好,快意恩仇正是我的理想。
片中的恶魔肮脏残忍,女孩子们像一个个待宰的羔羊,等待这下贱的魂灵的折磨。
男主用古老的法则惩处这恶魔,虽历经磨难,但这结局真正快慰,如果是我,我也会选择同样的结局。
由这恶魔的至亲亲眼亲手断送自己的带血的骨肉,这复仇是多么来劲。
片头男主给心爱的人偷偷唱着情歌,这甜美的时刻转瞬变成噩梦,恶魔没有缘由地杀死了天使,父亲和爱人看着女孩的头颅,这一刻复仇之箭已经射出。
尽管还有情节的不够严谨,但是韩国电影无疑已经抛开我们太远。
从这部片子可以看到七宗罪的影子,但依然不妨碍它自己的优点,节奏紧凑,动作干净利落,情节安排紧张,观影的过程心率在加速,肾上腺素飙升,是值得一看的犯罪类型片。
大概因为是天蝎,本人一贯喜爱此类片种,但看过的好的不算太多,这算一个,至少吸引了我,全程没有走神。
看完后意犹未尽地想,如果我是男主,一切结束后会怎样?
我想我会释然,一切放下,先睡个好觉。
现实生活太多的丑恶无奈,邪恶恒生,正义惨败,如果可以,快意恩仇就是我的理想,但是总是侠义无处伸张,或许生错了时代。
实在是一般,血腥离我的标准还差很多
和大叔拖着看完的……以后慎看韩国片……
这逼怎么都死不了。韩国的审查制度还真宽啊,什么货都能上。
情节和血腥场面拍得还是很自然的。不过最后的结果是沉重的
太长了些, 再剪点更紧凑些会更好.
只看了剧情图片 好想吐 适合元儿的口味
看到結尾發現Bug其實很大也很多,許多說不通的地方。李秉憲真是丑斃了。遊戲手法和結尾我比較喜歡。至多就三星了。
本片中的韩国警察办事效率可以VS中国人民警察了,不过被杀是干部女儿的话中国警方还是屌一点的
一味的展示恶趣味,没有必要存在的性、暴力和杀戮让这部主题上本来就没什么追求的影片变得更加虚无!就好比这猫鼠游戏般的复仇过程,复仇者最终得到的也只有虚无!生而为人,神马神马的一切都是浮云!★★
故事还是很传统的复仇,跟某篇小说相似。悬念把握地很好,一直很期待金秀贤如何对付张京哲。虽然张被亲人杀死,而金的亲人也因金而死,金秀贤受的痛苦是更大,张京哲那个家庭都破败了,张京哲也是个没皮没血的人,折磨他无法给他带来痛苦。不过在燕珠一家被谋害的情况下,这种复仇方式是最好的。
“猫抓耗子”游戏,这样的好处是无限次循环之后可以把电影拉长到两个半小时,不知道编剧是偷懒呢还是觉得这样的剧本真的很牛逼。点到为止又泛滥的血腥暴力,没完没了又挑不起欲望的情色裸露场景,还有李秉宪史诗级别的演技,一切都乏善可陈、毫无创新。
这个虐得我很爽啊!
和《杀人回忆》的巨大差距。。。方向错了,劲儿使得越大,结果越走越远。。。国际版公映版吃人肉,韩国版公映版啪啪啪,没啥差。。。
头脑混乱的垃圾产物。无意义的东西太多,镜头也好、幼稚却自以为高深的对白也好,何苦拿珍贵的人命来作这种浅薄复仇的垫脚石,愚蠢。这导演只知道依葫芦画瓢却没有丝毫靠自己的脑子想出来的东西,他的脑子是个复印机。
这片子还不错
3.5
暴力的杀来杀去
怜悯。最后一幕,他静静带上耳机走入了雨里。满眼绿茵皆是荒芜。我已经记了7年。在电影资料馆,观影完毕已是几近窒息。
太他娘的血腥了!崔大叔的演技真是不错。
太你妈血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