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拜天在家没事,本来是找部电视打发时间的,可看着看着就上瘾的。
揪心呐。
以前对周渝民没大关注,对于他演这样题材的电视更加没有想过。
总觉得他的形象演战争剧很突兀,看了后,觉得周渝民演的真的很好。
那坎坷的经历,那两撇胡子,那深邃的眼神,直逼梁朝伟。
别人说某女演电视从来就是一个表情,死难看。
我也这么认为。
周渝民在这部剧里面基本也就一个表情,可是,就这一个表情,让人心疼。
我特喜欢看见他和蒋雯在一起的镜头,只有和蒋雯在一起的时候,他才有笑容。
历经万苦终于在上海又找到了她,有了他们自己的孩子。
可是,在最后一起回台湾的关键时候,又分开了。
没看简介的时候,我认为应该是圆满结局,他们都回台湾或者留在上海,过着幸福日子。
看了简介后,我以为结局会是,他在上海被害,蒋雯带着孩子在台湾一直等他。
可真正的结局,太让人唏嘘了。
编剧好好狠的心呐。
周渝民转型不错。
支持。
1945是悲情的年代,这部电影给我们带来战争外的生活。
这那个年代,或者并不是容易的事,更别说回家。
侯孝賢導演的<悲情城市>還原了台灣228的慘案,而這部劇故事的後半段的一系列悲劇,都是在這個大背景下發生的,台灣人很可憐,被清廷割給日本,國府去了台灣依舊排除異己,殘害台灣人,所謂的台獨思想,就是被這一段不堪的歷史點燃的,台昌在日劇時代沒死,國府去了幾個月就死了,這說明甚麼?
值得中國人思考的東西,求同存異和去偽存真是國人永遠要學習的,窩裡鬥,也是很國人最大的陋習。
在真情面前,強盜只能更加地為虎作倀
故事的简介很简单,讲的是一个男孩子寻找回家的路。
结果发现是一个能穿着白大褂治病救人的医生,因为自己的家乡台湾被祖国在甲午战争后舍弃,沦为日本的殖民地而在日侵华战争中被押送战场。
战争结束却不知道还能不能找到回家的路,能不能与久未谋面的血亲再次重逢的故事。
《彼岸1945》给我们讲述一段千里寻亲记。
片子刚开头我觉得还不错,周渝民终于不演偶像剧了。
除了演蒋文的那个人其他演员都很到位,比如水枝婶,苏老大,蒋师长等等。
但是,到台湾后编剧就开始在这种年代剧里撒“典型性台湾偶像剧”的狗血了!!!
凸(゜皿゜メ) 靠!
好好一部片子!!!
本来我都快要捏着鼻子无视蒋文那张脸给这片打四星了!!!
尼玛你又是多角恋又是兄弟恋上同一个女人的!!!
次奥!
不来点儿这种桥段就显示不出你有台湾血统啊?!!!
看到目前第八集,我来说一下我的感受,之前因为烈火如歌的原因,感受到仔仔的颜值,所以又开始翻看他的经典剧作,痞子英雄,但是我觉得痞子英雄里面,仔仔更喜欢去使用他的面部表情,做很多多余的面部动作,虽然他黑化时非常的帅气,转折也非常的强烈,但是依然觉得面部表情过多是他的硬伤,是他的败笔。
四年后这一部片子,让我感觉到他整个人的蜕变。
面部肌肉的控制比以前要更加流畅,而且没有那么多多余的动作更多的是靠自己的眼神来给观众传递他的情绪。
整部片子基本上格调以及背景渲染,都是由他一个人来带动出来的,给人感觉就是一种沉浸式的深深的忧伤,以及在这种国难和背井离乡的大环境下,一种无奈以及非常深刻的思乡之情。
目前看到这里还没有太多的后续发展,只能就仔仔个人的形象及表演,发表一些观感,我看的是台湾版本的闽南话,日语,英语,国语交织,真的非常考验我的耐力呀。
各位仔爷的粉丝们,看到下文请不要打我...从F4年代开始,周瑜明在我心中就是一典型的“绣花枕头一包草”...可能是我有漫画先入为主的关系吧,无论是花泽类还是零,由他诠释起来,除了那张不笑时还算精致的五官以外,实在找不到什么让人称道的。
且,找女友还能找上大S这样的,可见其品味啊... ...(据说大S生活中比小S那个啥多了...)最最不能忍受的是他的台词功底,说实话,到现在仍然是,平卷舌不分,HF不分,这两天看他说日文之后,我由衷地发出感慨,仔仔你还是说日语吧!
-_-|||可是...可是,可是,昨天无意中看到彼岸的预告片,说实话,最初真的就是被“周瑜明出现在一部红色剧集中会有多雷人的表现”这一好奇心驱使的,没想到看完预告片之后,彻底震撼了!
那是一种80后偶像们绝少能表现出的真实感,那种发自内心的绝望和忧愁,似乎,只能在80年代剧集老一辈演员中找到的,竟然很自然地在他身上流露... (明道之前也和一谋女郎演过大上海的年代剧,和某勋站在一起时,让人觉得他们其实是在横店拍两部戏来着...)对我来说,简直就像是换了一个人,虽然还是那张脸,但所传达的深度会一下子让人错觉这是另一个演员。
和王学圻站在一起时,虽不能说平分秋色,但至少我没感觉出任何的出位感。
尤记得周瑜明在一集快乐大本营中说过“没有人能小看你,除了你自己”我想说:仔爷,对不住,之前小看了你!
O(∩_∩)O哈哈
这部电视一定会勾起许多经历了那个年代的人的感怀。
比如我,当然我没有经历。
其实提及的也无非是那些敏感字眼,那个听爸爸讲了许多次的故事,也从小见证爷爷是怎样煎熬着并深受其害。
很长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发誓不加入XXX,在我甚至都无法完全明白那代表什么的时候。
那是第一次亲眼见到爷爷发病,看他跪地痛苦到连自己也不认识的时候,对身处的这片土地深深的厌恶和疲惫几乎让我窒息。
那时我不到十岁。
只懂得用这样的稚言作为对至亲的疼惜和对尊严的捍卫。
那个年代,牵一发而动全身,有太多的人因为那一场残酷的战事回不了家。
爷爷唯一的哥哥便是这样的。
终于在上个世纪某次大动荡后,因为立场不同,他二人从此陌路,隔海相望。
而这一别,竟是永远。
在爷爷发病的那些年,我一次次走进精神病院,眼见爷爷和那些我曾不懂事讥笑过的人别无他样时,心里的疑问越来越大。
值得吗?
难道回家回到亲人身边不是最重要的吗?
妥协隐忍换来的除了至亲的离散更是遭遇多年的不公对待,剩下的还有什么呢?
爸爸说这不是他们的选择。
是时代。
时代。
所以伯爷选择留在那个孤独的小岛,所以爷爷选择将一封封跨海信件永远埋葬。
一直记得在爷爷去世前和他通过的最后一个电话,依然是满满的担忧和嘱咐:坚持把书法练下去,好好学习DXP理论和3个代表,满招损,谦受益。
不知道自己有没有做到。
只是常常祝福着,爷爷你们见面了吧?
终于你们都可以一起回家。
当时看这部剧时,他的名字叫做回家,多么简单又美好的愿望啊,可是所有的人都回不了家了。
台英被拉壮丁,在战场上九死一生,唯一的愿望就是回家,可是最后却落得一个孤家寡人,孤独终老的结局,雪子没有什么远大的理想,唯一的奢望就是嫁给台英,好好地过日子,可是为了救台英,她被人强暴了,最后在和台英结婚前夕上吊自尽,大哥才是雪子的未婚夫,为了成全台英和雪子甘愿装疯卖傻,最后也为了台英死了,哪怕是我最不喜欢的女主,历经了千辛万苦,终于和台英在一起了,一场海难,却将这个家庭又搞得支零破碎,只留下台英孤零零的一个人。
终究所有的人都回不了家了。
首先说明我看的是台版《回家》。
演员都是原音,三种语言交替讲,非常有时代感和代入感。
看到很多评论说不喜欢蒋雯,说台英太压抑,说幸福为什么一定要有牺牲和成全?
因为那个年代人的思想本来就是和现在不一样的。
每个角色的性格和选择,都是他成长环境下的必然。
少一点自以为是,多一点同理心,就会觉得这部剧真的值得五颗星!
(另外,说周渝民出戏的,是因为太帅了吗?
一边难过得胃疼还一边舔颜的我,确实觉得他这张脸太让人分心了至于演技嘛,自家孩子,我不太好意思夸,95分是有啦)
四星半,周渝民的封帝之作,小时候其实没太看懂,闲来无聊翻出重看,发现拍得着实不错,但内地剪辑版不如台版流畅,虽然台版也多少为了避开敏感因素在故事上稍有欠缺。总体质量较高,不过可惜周渝民在此次封帝之后始终没能再拿出一部真正的代表作……
没有想象的好,王学圻和张晨光是亮点,李志毅演的弟弟也很不错,有点意外,李李仁戏份太少了,有点可惜,张钧甯演得还行,可惜台词念太慢,我不适应,仔仔开头和结尾表现尚可,中间有很多集不知道为啥眉头总是皱着,整个表情看着有点不自然,说台词也过于低沉,跟其他演员不太搭,总体来说这剧比一般偶
除了仔仔居然还有李李仁!!
好好看 仔仔演技进步很多……离开插刀赵和痞子系列 周渝民和张钧甯可以过得更好
看一半看不下去了立意很不错可惜没拍好各种常识性错误就不说了配音渣得要多出戏有多出戏女主荣登全剧最丑女性角色男主全程脸拧巴得像苦瓜,声音永远气若游丝,走路像丧尸晃啊晃的年轻一辈和老一辈演技完全不在同一个级别经常有一会儿在看年代剧一会儿在看劣质偶像剧的精分感
陪爸爸看的,切入点还是挺不错的。
一把鼻涕一把泪TQT (金钟你把🏆还给仔仔😭😭😭
五颗星全给仔仔 啥时候给他个影帝 等太久了
节奏慢,剧情简单
因为仔仔多加的一颗心,后面太拖沓,13集以后弃。
最后什么都没有了,一切都淹没在茫茫大海中
仔仔的又一转型力作,看着苏台英,想想曾经的花泽类,真的是感慨万千。仔仔真的在一步一个脚印经营他的演艺事业,也让所有人看到了他的成绩,向偶像学习。
开头看到战场上给敌方治疗伤员,战壕挖那么浅、还敢站起来,果断弃剧。
虎头蛇尾啊,结局实在太烂了。。女主角选的,,可惜了仔仔。。。
我不太喜欢这部啊,还是喜欢花泽类和陈零时候青涩的仔仔,接受不了他长大,就变了个人,看不进去,他演技也有吧,但还是小动作多,不自然,他真的比较适合偶像剧…
周渝民拍这种题材的电视剧居然不会给人别扭的感觉,反而挺不错的
五分给周渝民,就是演得好
看了一集 因为仔仔 据说结局很悲 不想看下去了 今年该把金钟还给他了吧
除了吐血的多角恋不可忍外....
被仔仔最后的老年妆震得不轻、还是帅啊、无与伦比、仔仔帅到老娘每每想到这辈子得不到就心痛得暗自神伤那种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