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根本是黑帮之间互殴吧,最后儿子选择别的帮派了而已。
整部片子各种人物莫名其妙,镜头抖得快tm跟八级地震似的,中间还各种不必要的惊悚镜头和音效(鹰女变人形的时候我tm还以为是有什么鬼要出来了,地动山摇画面闪得跟精神病坐过山车一样)。
整个影片充斥着黑客帝国一样的滤镜(中间大家一直戴着墨镜还以为是黑客帝国分国),但是和黑客帝国不一样的是始终笼罩着昏暗的灯光令人压抑郁闷,虽说主角一方代表光明但我没有觉得他们是。
剧情也非常平庸,设定很吸引人,但这就跟一三流电影厂制作的一样(或者真是),与好莱坞那种起码能好好讲故事差实在太远了。
还有守日人邻居父子和那个女明星没有很好地交代就没有了,好的电影即使一个配角也要处理好。
这电影实在太阴冷了,跟鬼片似的(或者是我弄错了,导演本来就是想把这拍成鬼片),不知道俄罗斯人拍电影都这样还是这电影不对,总之对俄罗斯电影好感少了几分。
《守夜人》讲述光明黑暗之争象个童话故事,让这个故事不俗的不只是他特别的影像风格,还有贯穿全片的伏笔设置,前后呼应。
电影的最后,决定命运的孩子选择了黑暗面,这是因为在电影的开始,光明一派用他做诱饵来引诱黑暗一派犯错并捕杀他们。
这个贯穿始终的线索指明所谓的光明其实也并非如他们所说的那样“光明”。
他们把无辜者送入黑暗一派的手中,讨好他们,让他们犯错,然后他们就有理由剿灭黑暗。
在光明眼中,众生根本无足轻重,那只是他们和黑暗作战的工具。
他们和黑暗一样的无情,眼中只有帮派战争。
所以男主角和邻居吸血鬼的友情会被监视,他会被迫利用和邻居的友情来剿杀吸血鬼。
这样的阴谋设置让这个故事脱离了一般常见的光明黑暗之争类的童话。
今天早上我突然想起,《守夜人》的小说和电影都来自俄罗斯,这是前共产主义政治斗争运动的圣地。
所以这个故事受到前苏联的政治形态的影响,才会描绘一个自称正义实际上却心黑手辣的党派。
他们歧视犹太人,他们和纳粹达成协议,他们和纳粹一起瓜分波兰,他们引蛇出洞再聚而奸之,他们搞阶级斗争把人送入古拉格群岛。
所以《守夜人》中有一队以无辜者为粮食的黑暗战士,有一队用无辜者做活饵来猎杀黑暗的光明战士。
众生在两者之前完全无力反抗,只能等着看他们谁来动手。
相应的,罗琳阿姨生活在欧洲,年轻时在人权组织工作,所以她的故事中充斥着无所不在的种族歧视和迫害,以及一小群为了平等自由而舍生奋斗的人。
http://likeyesterday.spaces.live.com
昨天刚看完小说,今天就把电影翻出来看看了,据说当时是俄罗斯做的最好的商业片了。
撇开原著从电影本身来说,故事方面,没看过小说的人一定会想问到底这片子表达的重点是什么,人物关系有的没有交待清楚,而且从最后看导演一定是为第二部做铺垫的。
从镜头看,因为里面牵扯到黄昏届,还有男主角一直不清醒的状态,还有些打斗场面,镜头一直在晃,让我看的头疼,如果是近几年做成3D的话,估计我就疯了。
从特技打斗方面,果然不如美国做的漂亮,不知道是自己美国的片子看多了,看这样的就不习惯了还是怎么的,安定和男吸血鬼打斗的那段如果给香港做的话,一定会漂亮很多,还是导演说我本身就不在意打斗场面的。
对于文文化,这故事本来就是发生在俄罗斯,对于我们外国人看,肯定没有俄国人看的感同身受,比如地铁,医生什么的。
如果不是为了原著我是不会看这电影的与原著相比较我更喜欢原著,虽然电影版在情节方面加了也戈尔是安东的儿子还有煞也夫的谋划,虎熊之间的感情这样的商业元素,但是很多都让人觉得很晦涩。
而且对于书中后三分之一安东对于黑暗光明的疑惑的自我思索方面,电影有所体现了,但是对于未看小说的人肯定会说这男主角是怎么了,救世的主题也没把握好,表现不好不如不呈现他的自我矛盾了,不过男主满可爱的,奥利加没我想象中漂亮。
果然小说有些地方是电影不能表现的,例如奥利加唱的歌等等。
俄罗斯人在里面讲的英语真让我头疼,讲不好就别,讲何必呢。
电影还是不错地,尤其是对于我这种只看过《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之流片子的人。
不过那个软广告也实在是太说不过去了,我就不信了,喝过“白鹰”的人怎么可能还喝得下雀巢?
通过这部电影以及阿布同学的经历,我们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只要俄国人想折腾,就绝对不比美帝差弱弱的问一句,他们是不是偷了哈里波特的猫头鹰?
电影的开头就阐述了大致的故事背景,在人类当中有不少拥有异能的超凡入,分为光明和黑暗两个阵营,两者势均力敌,于一次大战之后签订协议,分为了守日人和守夜人两个对立的阵营。
而在一个预言中,会有一个超凡大帝的诞生,既可以选择光明,亦可以选择黑暗,超凡大帝的站位势必将打破两个阵营势均力敌的平衡状态,导致新的大战打响。
守日人大帝萨武龙早就预料到了超凡大帝的诞生(电影中没说怎么预料的),于是布了一个超大的局,而这个局就是本电影的一条主线,布局的对象主要就是男主——安东,因为男主的儿子——伊戈就是未来的超凡大帝。
萨武龙想让伊戈站在黑暗阵营,就要激发出伊戈心里的恶念,于是,他让男主安东的女友出轨,并骗男主说女友肚子里孩子(伊戈)并不是他所亲生的,于是就有了影片开始的第一个事件,男主去找女巫师,想要用魔法除掉女友肚子里的孩子。
而后,故事的展开根据两条主线进行。
男主知道了自己是超凡人,其拥有的超能力就是在紧急的关头可以预见未来的某一个场景,并且还可以获得别人相同的感受。
利用后面的这个能力,男接到一个任务,一对吸血鬼男女,利用魔音吸引一个小男孩(伊戈),想要吸食男孩的血液。
男主通感,在去救男孩的地铁上,却意外的碰见了一个奇怪的女子——女医生。
男主看到了女医生头上会带来大灾难的漩涡。
故事到这里,就依据着两条主线展开。
一条主线是围绕着伊戈进行:男主为了解救伊戈,杀了男吸血鬼,女吸血鬼逃脱,男主也身负重伤。
1.男主受伤,被守夜人老大盖瑟救治,紧急关头男主看到了未来的几个场景,知道小男孩伊戈还会有危险,想要过去保护他,与此同时将自己遇到女医生的事情告诉了老大盖瑟。
2.男吸血鬼被杀众多守日人不满,为接下来的大战埋下了伏笔,其中一个表现就是男主的邻居过来质问男主为何要杀死那个吸血鬼。
3.女吸血鬼逃跑,被守日人诱导,想要去喝伊戈的血,然后用伊戈威胁男主,替自己的男友报仇。
女吸血鬼第一次接触伊戈的时候,男主赶到,救下伊戈。
无意中竟然发现伊戈是自己的亲生儿子。
女吸血鬼第二次接触伊戈,是在两条故事主线汇合的时候。
另一条主线围绕着女医生展开:男主将自己遇到女医生的事情告诉了老大,老大则根据伊戈古老的预言,推断女医生是被别人下了毒咒的人,她会带来灾难漩涡,引发很大的灾难。
破解方法有两个,一个是找出施咒的人并解咒,另一个就是杀了本人。
到了最后的关头,城市即将面临大的灾难,还是没有找到施咒的人,这个时候男主奉命过去杀害女医生。
就在男主想要动手的时候,得知了自己儿子伊戈落入了吸血鬼之手。
此时,女医生终于坦白(这里有点莫名其妙),原施毒咒的不是别人,正是她自己(这个解释其实也有点不够完美),于是灾难漩涡解除,男主以为没了什么大事,连忙跑到了自己儿子伊戈那里。
两条主线汇合:这时故事的大结局和高潮所在。
男主来到了伊戈的所在,想要解救他,女吸血鬼让其解除武器和护身。
最后几人追逐的时候。
却发现守日人的老大过来了,痛打男主一顿,紧急关头,男主又看到了未来的场景,两派势力终于爆发了又一次的大战。
见到男主被打,伊戈过来给男主送护身符,而男主不知为何竟然想要对伊戈下手(电影里面有交待吗?
),这时,故事迎来了高潮。
故事的高潮就在于守日人老大告诉男主,伊戈就是未来的超凡大帝,而且老大将十二年前男主想要用黑魔法杀死胎中的伊戈讲述了出来,伊戈心里的恶意被激发,觉得男主只是一个伪善之人,主动站到了守日人的阵营那里。
《守日人》的剧情到此为止。
逆推:故事开始第一个事件,也就是男主去找那个女巫,实则已经敲定了故事的主要结局。
第一,男主通过此事知道了自己是超凡人,之后男主日后的生活也随此敲定。
;第二,男主已经中计入局,女巫故意骗他说女友肚子里的孩子是他人的,让男主主动想要动用黑魔法杀害未来的超凡大帝,是一条伏线和铺垫。
故事开始的第二个事件:男主去救一个小男孩(正是伊戈),杀了一个男吸血鬼,制造两派的矛盾;逃走一个女吸血鬼,想要杀了伊戈和男主为男友报仇。
而在途中,男主遇见了女医生,展开第二条主线,乌龙主线,因为守夜人都以为女医生事件是大灾难的开始,却没有想到真正的开始是伊戈。
设置一条乌龙主线,可以最大化的调动观众的情绪:废了一番气力以为解除了危机,却发现真正的危机原来一直隐藏在它下面。
类似于给定时炸弹剪线的时候,以为时间不动就成功了,却发现之后的时间却成倍前进。
穿插在现在的过去和未来。
三维以外的黄昏空间。
不是人类的异类。
一种不同于平凡的宽广和深度。
光明和黑暗的划分,善和恶的归属。
模糊了一千年的协议。
大法师。
吸血鬼。
光明战士。
天性里对于奇异和特别的偏好,被宠溺。
這部電影我是兩年前看到了。
但是記憶卻很深。
一直都是灰暗的色調,講述著灰色的一面。
一直記得那個女人詛咒自己永世不得超生。
記得那個可愛的小男孩。
最后他竟然就是那個可以打破黑暗和光明平衡的人。
當年他父親明明后悔了。
一切都是黑暗勢力演戲的結果。
結局明明表示著另外一種艱辛的開始。
我等待第二部好久了....
主角,什么都不会,还当狩猎人当几吧啊。
连个小怪都打不过。
抓个吸血鬼把还受了重伤,命都快没了,这么笨要他干啥啊..第二部上还行,会两下子.....第一部啥都不会,还爱装B...
巫婆跟男主说:她有了别人的孩子。
因为这个孩子,她只记新欢,遗忘旧爱。
于是男主决意要暗下药令她堕胎。
然后他就能和她过“幸福快乐”的生活。
这就是DNA鉴定盛行的逻辑基础。
“我才不要养那个无血缘关系的胎儿。
我才不要养那个不忠于我的女人”。
从理性来说,男人维护自己的利益,不愿被非亲生牵累,几乎是理所当然。
对他来说没出生的孩子是不可能有任何后果的。
而大部分男人见到未堕胎成功的孩子后的第一反应是抢回来。
他们意识到自己失去了一个当父亲的机会。
孩子越优秀可人,他们后悔就越严重。
反扑也更严重。
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
在孩子在母腹中,妨碍他行房,迫使他遵照世间的规则来承担责任,对他来说只是压在身上的一座山。
根据快乐原则和有利自己的原则,他没做错。
即使看到一百个痛失亲子的例子,当面临他所面对的诱惑时,大部分男人仍会选择跟他一样行事。
谁知道盒子里是什么,是巧克力,还是空气。
因为孩子的母亲不是奇特珍物,孩子也不会更珍奇。
即使失去一个珍奇宝贝,世上还有许多女人,一定还能生。
哈哈哈。
“哲学”这个词是洋味十足的,十九世纪末,日本人西周将希腊文philosophia译成汉文“哲学”,黄遵宪将此词引入中国,当年似乎还引发中国有无哲学的争论,当然结果大家都知道了,有,肯定有,例如孔子此人就成功地戴上许多帽子登上世界舞台,其中一顶帽子就是哲学家。
当然哲学本身是意识形态斗争的主战场,在上至80岁下至8岁的人必谈唯物必斗唯心的那个年代,御用哲学家们不忘老祖宗,深刻挖掘历史长河中可以扣上哲学家的祖先们,并一一戴上唯物唯心的帽子,这是另话,暂且不表。
老李读书不多,粗人一个,以我浅显的目光,看待所谓国学两千余年的发展,无非就是儒学向理学的发展过程,专业话叫做从训诂之学到义理之学。
这两个学说分别盛现于中华文明的两个鼎盛时期,汉朝及宋明。
这两个时期均出现了老李认为在当时是具有一顶程度上超越时代的著作:王允的《论衡》和王阳明的《传习录》。
《传习录》暂按不表,这里只稍谈《论衡》。
其实《论衡》此书对主流意识形态影响不大,甚至还被列为禁书。
老李欣赏此书的原因不仅仅是其有把皇帝拉下地的勇气,最主要还是他最早较系统地阐述了“衡”这个哲学范畴。
他讲的“衡”是平衡和均衡的,拿时髦话说就是矛盾的对立和统一。
当然,《国语·郑语》记载早在西周时,周太史史伯就提出了“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和,本身就是中华哲学的一个最基本的概念,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这些命题早深入每个中国人的内心,影响中国人的行为。
但是,老李认为,所谓哲学,自圆其说。
今天最热门的哲学词汇是“和谐”,在这个词汇背后的力量下,一批批御用哲学家蜂拥而出,“平衡论”就是他们的最大成果,当然,孔德、斯宾塞和布哈林等人也被一一定义,一个个半新不旧的概念喷薄而出,真正达到咱们学贯东西的身价,唉,学术界。
老李认为,放眼全球,最有骨气的文人和最没有骨气的文人都出在咱中国,当代,是以后者为绝大多数。
回到《守夜人》本身,这部电影被公认为俄罗斯现今电影的辉煌之作。
俄罗斯的文艺自从当年的主旋律创作题材惊艳全球之后,一直处于衰退状态,包括电影。
据说《守夜人》的拍摄成本也就500万美元,就形式而言,你可能会说他是一部大拼盘,的确,在本片中你会找到很多好莱坞电影的影子,但是,这部电影想要所透露的思想性还是让人眼前一亮。
和与平衡的维持,善与恶的选择,这本身就是很有艺术创作的题材。
2009-07-20首发百度http://hi.baidu.com/leeyzh/item/5da21505730e8337a2332a79
缺了原味多了硬伤
呃。。。不甚欣赏
飞叶子了吗
初中那会看的给我震惊坏了,觉得太好看了
mark
有的画面略乡土
画面很好,其他没有想太多
好僵硬。。
不知所云。
另一种思路的灵异也颇令人耳目一新
视觉效果不错。
处女诅咒自己。光明使者曾想杀自己儿子。呃。导演的拍摄手法还是蛮有创意的。
没读过原著,它有多好我不知道,反正这电影拍得很烂,乱七八糟的闪回剪辑和莫名其妙的剧情发展,甚至没一个让我喜欢的角色。这电影放20年前,年纪小的我或许还看得下去,但以现在的眼光来看,同时期的好莱坞魔幻电影个个都完爆这电影。
細節超帥
熟悉的剧情,不同的表达方式,不熟悉的看点,实在无感
俄国片画面很有质感
充满想象力
揭示善虚伪表面 投向恶的怀抱 嗷! 英文配音实在不行 傻不拉几的
剪辑非常酷。不喜欢这些演员,不喜欢他们的表演,总之是对俄罗斯电影的不适应。
Night Watch是Day Watch的前传,一样精彩,满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