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的幸存者

Lone Survivor,绝地孤军(港),红翼行动(台),孤独的生还者,孤独幸存者,唯一幸存者

主演:马克·沃尔伯格,泰勒·克奇,埃米尔·赫斯基,本·福斯特,艾瑞克·巴纳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英国语言:英语,阿拉伯语年份:2013

《孤独的幸存者》剧照

孤独的幸存者 剧照 NO.1孤独的幸存者 剧照 NO.2孤独的幸存者 剧照 NO.3孤独的幸存者 剧照 NO.4孤独的幸存者 剧照 NO.5孤独的幸存者 剧照 NO.6孤独的幸存者 剧照 NO.13孤独的幸存者 剧照 NO.14孤独的幸存者 剧照 NO.15孤独的幸存者 剧照 NO.16孤独的幸存者 剧照 NO.17孤独的幸存者 剧照 NO.18孤独的幸存者 剧照 NO.19孤独的幸存者 剧照 NO.20

《孤独的幸存者》剧情介绍

孤独的幸存者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阿富汗国会大选召开在即,为了保证大选的顺利进行,美国海军陆战队联合特种部队对辖区进行一系列彻底的清查。在某个动荡的地区,前塔利班头目艾哈迈德·沙赫趁机做大,成为了一个美国急欲除掉的眼中钉。根据线报,沙赫的武装部队隐藏在某个山区,海豹侦察小队中尉麦克·墨菲(泰勒·克奇 Taylor Kitsch 饰)带领丹尼·迪茨(埃米尔·赫斯基 Emile Hirsch 饰)、麦特·阿克塞尔森(本·福斯特 Ben Foster 饰)以及马库斯·拉特尔(马克·沃尔伯格 Mark Wahlberg 饰)三名队员前去搜寻情报。但是他们的行踪很快被当地的牧羊人发现,虽然对方是普通的平民,可却为小队提出了难题。处决牧羊人,小队将面临军事法庭的审判;释放牧羊人,这四个美国军人将可能陷入前所未有的灭顶之灾中…… 本片根据马库斯·拉特尔(Marcus Luttrell)的同名回忆录...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海诗行动ICQ幽灵宇宙战队球连者VS宇宙小队太平天国放纵狂欢2朱勒的生活人偶新娘跨次元少女大作战合约情侣父母天下精灵宝可梦:护林员与沧海的王子玛纳霏险恶2COSPLAY侠·缘起罪后真相阴影之中大地情深来自樱桃巷的节日问候法医秦明之雨中协奏曲战斗的青春纪子的餐桌无品大将迷魂战争霸传奇雪季过客柠檬卡珊德拉之梦少年的深渊我自己的房间猎场书剑恩仇录唐顿庄园第二季

《孤独的幸存者》长篇影评

 1 ) 关于《孤独的生还者》的评论

这是一部写实风格的电影,尤其是电影所涉及的时间,是一次发生在阿富汗的黑鹰坠落时间。

虽然美军方封锁了具体事件,但是根据新闻及塔利班所公布的视频,很快你就会与本片联系起来。

真是事件是一次侦查任务(绝非突击任务),因执行任务的小队迷失的坐标(原因各说纷纭),导致被塔利班发现并围攻。

战斗中小队成员几乎全部阵亡,只有一名负伤的士兵躲进一个小村子里(绝没有影片中被搭救事件,完全是因为特种部队化妆的效果原因)。

美军出动一架支奴干并搭载另一只海报突击队小队前往营救,谁知中途被塔利班用RPG搞飞机了、、,当时曾引起极度轰动的大事件。

好了上面说的便是该片的‘源动力’,现在让我们来分析一下这部感人的影片。

影片开头用即时的形式,叙述要成为美军最精英部队中的精英,需要多少艰苦的选拔和磨练,给观众留下一个心理暗示,他们是精英中的精英,他们不会犯错,至少不会犯一般军人的错。

其实这段影片完全是一种哗众取宠的伏笔,什么是特战队?

不是拍电影,也不是选秀,更不是达人赛。

军队要的是无所不用其极的杀手,而不是如中国国考出来的秀才,只有做到与做不到,当你的YES数量达到了军方的要求,那么恭喜你-你成为了世界最疯狂部队的一员。

敲钟、放下的头盔,那些只会存在于世界国际训练中,美军中没有(至少真实的海报选拔没用过)。

影片的第二段,一开头便是宁静而美丽的阿富汗,一架孤独的黑鹰(注意是孤独的黑鹰,这里我想是导演想要表达,阿富汗是美控制区的概念。

)飞跃空旷的荒漠将一名伤兵送到战地临时医院。

鲜血、恐怖的伤口、呆滞的眼神,绝对卖萌求粉的手法。

而后便是战地天使不懈的努力,与死神进行着殊死搏斗,当然生死都不是他们,而是手术台上的伤兵(纯黑色幽默)。

这段最蠢的表现,完全‘借鉴’黑鹰坠落最后的桥段,可惜还没有做到位,让人看了紧张不起来也同情不下去。

影片第三段采用倒叙回忆手法,从那生死前途不明的伤兵双眼中,给观众打开了故事的始末。

人性必须着重描写,因为这关系到欧美强调的人权,人可以做坏事但不能没有人权。

当兵的家庭绝对是军队卖萌的招牌,这里也是点缀了一下,让观众理解当兵的也是人,和你我他都一样(其实说起来很对,但是若果你亲身经历过战争,你就会知道战争中没有人只有最原始的动物。

)。

任务加坐标,然后是武器一堆,美军数字化网络化作战的典范镜头。

可惜网络在阿富汗的山区收到干扰,一提到这个我就想笑,某知名通讯公司那覆盖全球信号的广告。

接下来是战争的失误,一个很矛盾又搞笑的问题出现,三个当地的老百姓。

阿富汗放羊需要三人?

老人、青年、孩子貌似一家有不像,三人遇见美军表现竟截然不同。

老人的恐惧,青年的愤怒,孩子的不知所措,成了特战小队争执的焦点。

1个决定是杀掉灭口保证任务(他们执行的是非攻击任务),原因是那十几名武装塔利班分子。

第二个决定是放走然后撤退,因为不想上头条,美军杀害儿童老人的新闻(我就纳闷,在深山用刀砍死三个人,也会让人联想到美军、、反正国内这么多未破的命案没有一件联系到美军)。

最可笑的是第三个决定,将三人留在荒野,哦对了还有一群羊让他们加它们自生自灭(这种猪脑想法也能凑出来,我无语不解释)。

影片再一次强调了人权的意义,三个当地人并且还是携带通讯设备的可疑人,被美军友好的放走了,当然结局就招来貌似一个加强营的火力围剿。

狼牙山五壮士是我军一个真实的传说,他们曾感动很多爱国者,但是在该影片中被好莱坞山寨了,对于被称为山寨国度的我们应该感到奇耻大辱啊。

不过话说,好莱坞还是深得艺术的造诣,将现实升华得令人瞠目结舌。

先不说那猪脑队长为毛下令让部下滚下上坡,将一群完全保存战斗力的小队变成丐帮分子。

就说那一次次致命的撞击后,各个都能抗住几乎全身粉碎性骨折的伤势,依然坚定第二次的猪脑指挥我大呼神哉!

好吧就算猪脑指挥的没问题,全身粉碎性骨折也没问题,在被居高而且曾半包围的火力网下,猪脑指挥官留下一句豪言壮语,就直接冲向死亡高地,为的是打一个重要的电话、、。

普及下小常识,美军士兵用的单兵地面作战武器,首选那影片中特写频频M4。

话说这神奇的模块化武器,也有个致命弱点,你要是将它从高处扔下重甩以后,如果不调试矫正的话是不能继续使用的。

再来,美军特种作战确实穿防弹衣,但是防弹衣只有防弹的功能,绝对没有防摔功能,且不要模仿影片中的英雄 摔酷的极限运动。

而人体任何骨关节受损,绝对无法行动的,你的意志再强也不会影响人体自身承受能力。

片中那连跑带跳甚至还标准作战姿势,出现在重摔之后的诸位咸蛋身上让我斯巴达好久呢。

好吧继续旅程,最后幸存者诞生了,因为他的博爱感动了阿富汗人民。

再FUCK了很久后,终于同阿富汗自由组织取得了共识,一起挑战塔利班的霸主地位。

我其实很想FUCK这位仁兄,作为美军精英中的精英,在地面交火未结束支奴干前来支援时,竟然不知道对援军鸣枪示警I服了HE了。

那枚RPG很舒服的完爆支奴干,为美军现实的丢脸行为,贴上无奈而又炫目的光环(那飞机上足足有十多名美军,就这样傻不拉几的报销了)。

影片最后表达了幸存者的坚强活下去的动力,那几位兄弟舍命为他留下的机会,他要去享受活着的意义去消费去纳税去FUCK。

整部片子贯穿了美国一贯的英雄主义加正义人权的特色,但是我自始至终看不到这些东西的存在,存在的是广告效应后面三无产品的可怕。

为了一个伤兵,可以损失数名士兵,为力获得开火的借口,无限夸大敌人的残忍和自己的仁慈。

该影片最成功的,莫过于音效各种武器的音效相当真实,如果您有一个不错的声卡外加一套好一点的音响,您可以将片中武器音效截取下来,绝对是市面上最真实的音效。

 2 ) 改编的硬伤太多

看到一半都有点看不下去啦,虽然是源自真事改编,但这样把着几个海豹编死,算不算自黑啊。

莫非海豹突击队的战术课都是数学老师教的?

自述一下几处感觉匪夷所思的地方啊:1、特种兵的侦查分队,就这么容易被三个放养滴发现,怎么境界的,提前不知道挪个窝啊,还被踩到脚了,我晕;2、抓到放养的,为毛只有三个选择,要么放了等人家回去报信,要么杀了。

你们他娘滴就不知道带着俘虏,派个人挪个地方找卫星信号吗?

等后援部队来了再放了三个俘虏不行啊,还不耽搁执行任务。

还有啊,为毛作战部队前线紧急通讯,都非得找指挥官通话才能报告,又不是卧底行动,其他人就不能记录并转告吗?

非得等到信号没了再说。

3、既然放了,人家下山跑那么快,明摆着报信去啦,你们四个还优哉游哉的慢慢往山上爬,起码也要找个制高点,对方报信加包抄,最快也得一个小时吧,找个适合防守的地方啊总可以吧。

4、为毛要跳山,为毛要跳山,还连跳两次,就算对方有火箭炮,你们还有枪榴弹呢,一个一个跳了以后摔到残血不说,还正好被别人压着头顶打,太他妈虐心了。

5、明明一个一个装备后便都背着头盔,为毛不戴,专门当清兵的护心镜用的吗?

看到这儿后便的都是快进了,至于支奴干为毛被打下来,还一飞机人都被端了,我就不吐槽了,反正是真实事件。

总之看完以后,觉得陆战队片头的残酷训练果然没错,一个一个都特抗打还抗摔。

真牛

 3 ) 虎口逃生

2011年5月1日,美军海豹突击队击毙本•拉登,与海豹相关的题材成为好莱坞的香饽饽。

《猎杀本•拉登》《勇者行动》《菲利普船长》,以及根据海豹队员马库斯•拉特尔的自传改编的同名影片《孤独的生还者》,为美式主旋律注入纪实的音符。

2005年6月28日,马库斯等4名海豹突击队员执行“红翼行动”,在阿富汗边境山区与3个牧羊人狭路相逢。

桑德尔《公正:该如何做是好?

》有一节“阿富汗的牧羊人”,专门讨论海豹队员的道德困境:究竟该杀死还是放掉牧羊人?

明知海豹队员放掉牧羊人陷入重围,死伤惨重,舌绽莲花的桑德尔对“该如何做是好”依旧答非所问,天晓得“促进德性”的最佳路径在哪儿。

如同一道脑筋急转弯的智力抢答,当你殚智竭力甘拜下风想要看看正确答案,出题者居然无可奉告,这太荒谬了。

尤其可恶的是,无论海豹队员作何选择,桑德尔都会非常高明地指出另一种可能,证明你的选择有待商榷,之后莫测高深地置身事外。

在中国巡回演讲期间,媒体问及处于那种极端的道德困境桑德尔自己会如何选择,他总是顾左右而言他。

饰智矜愚的桑德尔能在中国暴红,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中国教育的失败和哲学的贫困。

事实上,马库斯们面临的情况比桑德尔想象的还要复杂。

干掉牧羊人,羊群无法处理,照样会暴露行踪,还可能上军事法庭。

或许,押着牧羊人一起走,直到跟上级恢复联系(当时电台没有信号),听取上级命令、等待救援,才是唯一可行的选择。

美国政府签署的文件表明,参与围攻的塔利班分子有数十名,与马库斯认为的250人差距很大。

在不熟悉地形的情况下,4名海豹以一当十、重创拥有火箭筒的敌人,充分显示了片头所展示的魔鬼训练的威力。

影片的枪战场面乏善可陈,难望《黑鹰坠落》(2002)之项背。

看上去非常混乱,毫无层次可言。

围攻4名海豹的塔利班并非乌合之众,他们训练有素、装备精良,善于利用地形、地物交叉掩护。

最要命的是,他们和海豹一样无所畏惧。

身负重伤的马库斯能够奇迹般地虎口逃生,除了他不可思议的强健体魄和军事素质,以及美军强大的救援能力,主要归功于普什图族的“洛克海”法则。

“洛克海”直译“把锅给他”,引申为誓死保护你的客人,哪怕全村战至最后一人。

遗憾的是,为了增加观赏性,导演把镜头更多地留给了战争场面,竟然舍弃了原著的精华部分,搞得观众一头雾水: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萨伯拉村的村民凭啥跟塔利班火拼也要救助萍水相逢的马库斯,就不担心报复?

当地人都是有枪的带路党,在自然环境异常恶劣的兴都库什山区,塔利班如何生存?

在漫长而苦难的血族复仇、抗击外敌的历史中,民风剽悍的普什图人深知,谁都可能落入孤悬客寄的无助境地。

“洛克海”法则意味着来者都是客,管你是美国大兵还是塔利班,有难同当、不惜一切代价护卫客人安全、谢绝任何酬报。

践踏“洛克海”法则,不仅部落长老的权威荡然无存,在道义上也等于宣判了自己的死刑。

这条普什图族严格遵循了2000年的古训,凶残如塔利班,亦望而生畏。

在军事角度上孤独求败的美军,反恐战争之所以步履维艰,不仅因为他们不可能施行“三光”政策,在文化上可能也需要更多地了解阿富汗。

影片最感人的一幕:为拯救部下的生命,红翼行动指挥官迈克爬到山顶打卫星电话求援,自己被打成了筛子;塔利班的火箭弹击中前来增援的MH-47“支奴干”,另一架“支奴干”被迫飞离危险地带,一名海豹救人心切,情急之下竟掏出手枪威逼飞行员强行降落,将海豹绝不放弃同袍的精神演绎得淋漓尽致。

因为这个镜头,在五星满分的豆瓣,我给这部不无遗憾的影片打了四星。

(媒体用稿)

 4 ) Shane Patton speech - Moderation is for cowards.

“I’ve been around the world twice, talked to everyone once. I’ve seen two whales fuck, been to three world fairs. And I met an old man in Thailand with a wooden cock. Pushed more peeter, more sweeter and more completer than any other peter pusher around. I am a hard bodied, hairy-chested, rootin, tootin, shootin, parachutin, demolition double cap crimping Frogman.There ain’t nothing I can’t do.No sky too high, no sea too rough, no Muff too tough. I’ve learned a lot of lessons in my life. Never shoot a large caliber man with a small caliber bullet. I drive all kinds of trucks. 2x’s, 4x’s, 6x’s even those big trucks that bend and go TSSHHTT TSSHHTT when you step on the brakes.Anything in life worth doing is worth overdoing. Moderation is for cowards.I’m a lover, I’m a fighter, I’m a UDT/SEAL Diver. If your feeling froggy then you better jump because this Frogman has been there, done that and is going back for more.Cheers boys.”

 5 ) 屎一样的战争片,把海豹部队拍的跟日本鬼子一样 。

屎一样的情节,还没开始打就快把自己摔死了。

还有这基地组织穿的新衣服,是过开斋节的新衣服吗?

还有这漫山遍野的大松柏是阿富汗吗?

支援的黑鹰来两架一架被干下来,另一架看不太行就飞走了。

然后一架阿帕奇来看了一下下报告自己没油了也飞走了。。。。。。

你编故事好歹编的像样点。

要么干脆就别来,可以到最后都快死的时候无线电通了然后美军飞机来进行搜索发现小分队都牺牲了,除了主演。。

其实个人觉得马克演的跟个傻逼一样。

最早死的就应该是他 。

整个电影漏洞百出,有些地方让我觉得都可笑 。

穆斯林杀个牛都要念叨半天呢 。

杀人的时候不给真主说点啥吗 ?

然后美军基地一直都很悠哉。

主演得到了当地百姓的帮助,百姓为了一个美国士兵和平时都不敢反抗的基地组织干起仗来了。。

美军和当地百姓充满了友情。。。。。

我都快吐了。。

这是美军的洗脑片吗???????????

垃圾电影还这么高分。

整个电影是最后播放现实阵亡的这些战士我才感觉到兄弟情和感动, 干脆拍成纪录片,一样可以缅怀英雄,拍成这样,你对得起谁。

 6 ) 如果你想要看这部片子,让我告诉你——(剧透慎入):

我很少写长影评,除非特别坑爹!!

(评分和片子质量严重不符);一是吐槽,二是希望没看想看的人可以多点不同角度的了解。

下面就是我第一感受、不吐不快的几个槽点(当然会剧透了介意的就不用看下面了):1,表错情:你不要以为这是一部严肃意义上的带有致敬、真实、传记性质的片子!!

不是的!!

这是一部帅哥明星云集的好莱坞偶像大片!!

只是为了让你舔屏的!!

2,最震撼、最奇葩:世界闻名的海豹突击队唯一的强项就是“耐摔”!!

智商为负(下详)!!

辛苦练肌肉就是为了“摔”!!

要摔出美感摔出花样看谁最耐摔!!

摔一遍摔两遍摔三遍!!

打不过就滚下山!!

骨碌碌!!

(叹为观止!

前无古人后无来者)3,整个事件(非常简单):去执行任务(到了目的地)——等待(信号故障)——突变(被放羊人发现)——直接放人(有点智商的人也知道至少把放羊人打晕或捆绑拖延时间吧!!

)——被追杀被完虐。

期间没有任何技术含量和起承转合的亮点或桥段!!

仅仅因为“信号永远无法联络”——被“痛打落水狗”!!

真的只讲了这么一点事情!!

除了景色、美颜、军械欣赏之外你感觉不到任何镜头的技巧、导演的想法,就是平铺直叙!!

我被编剧的智商惊呆了!!

4,海豹突击队员的智商:1)真正的海豹突击队员真的处理不了被放羊人发现这种情况吗?

很难吗?

这种情况真的不可预见吗?

我不相信。

2)在战争中对敌人仁慈就是对自己残忍,敌人的命是命,自己的命就不是命?

在战争中逞英雄主义发扬人性光辉真的好吗不就是不要自己的命吗...主角莫名的圣人光环来自哪里?

3)片中通过对话多次表示他们认为可以以4人之力打败至少是百人之力的敌人(真的不是开玩笑吗这是要有多自负!!

)...我不相信真正的海豹突击队是这样的水平和智力。

我再次对于制作方的智商之低下感到震惊...他们一定觉得有颜就足够了!!!

4)综合以上导致在看他们被虐时心里一直泛起一种恶毒的快感脑子里不可遏制的想着“活该...活该...”同时还要忍住想拉快进条的手...导演真的很厉害,让观众有精分的体验!!

5,关于“信号无法联络”的梗:这个梗从头至尾就没有给出交代,仅仅提到山头挡住了信号,那么如此优良的军队连这个都无法解决就派出士兵送死吗?!

出事后剧情显示长官有提到派出任务前就知道这个问题(这个更可怕),然后呢就又没有交代了!!!!

导演脑子里都是猪屎吗!!

6,导演就是拍着玩的1)如果这真的是一部向烈士致敬的片子,前面的卖肉、小白脸扭屁股舞真的好吗?

和后面沉重的氛围真的合衬吗?

只觉得很突兀!

2)到了目的地讯号不良无法接受上级指示,大家就都开始睡觉了...觉了...了...你没看错,就是睡觉了!!

感情是通讯一直联络不上就会睡一天!!

等啊等,等来了牧羊人!!!

3)4个人全副武装去危险区域执行任务期间,长官觉得没事做,就去睡觉了...睡觉了!!

你还是没看错!!

(导演是有多喜欢睡觉!!

)后来好不容易联系上,让一个配角(且此人很不情愿觉得打扰长官睡觉不好)悠悠然穿过营房去叫长官起床,然后还要仔细拍长官睡眼惺忪的样子...还有慢慢走回去的镜头!!

我内心一万匹草泥马奔腾啊!!

导演你一定是有病啊!!!

然后你就猜到等他终于摸到电话差不多也断线了...我一直不好意思不停帮导演脑补啊圆场啊!!!

4)看似重要的长官和配角在片尾乘飞机去救他们,晃了一下脸,然后就被炸死了...导演是来逗人玩的!!!!

7,适合人群:它适合主演的粉丝们,各种360度脸蛋、肌肉精致特写绝对包你满意;听说还适合军迷?

酷炫的大枪真好看,闪闪的空艇真威风,然并卵——辣么好的装备怎么就死于讯号不良??!!

8,你将看到什么:全片出现最多是“fuck”这个词;“摔摔摔滚滚滚”(慢动作);“哒哒哒”机枪声,没了!!

浪费了大制作,浪费了明星云集,就因为用了一个傻逼导演!!

9,总结:观影过程一直很不痛快,就好像如果弱小的人被虐杀你会觉得很正常,顺理成章;而前面经过大量各种正面侧面描写、精英中的精英、经过无比严苛的训练、出类拔萃身心俱优堪称男人中的极品、完美化身的海豹突击队员全副武装却被明显各方面不如自己的敌人玩虐、爆头?

原因仅仅是在战区 “通讯不良”+圣母(莫名)放人??

以致于看到最后正方被痛打落水狗除了惋惜反而觉得“活该”,创作方真的达到了致敬真实人物和事件的用意吗?

导演和创作方真的走心了吗?!

我本着崇敬致敬的心情来体会一部肃冷风格、感人至深的战争传记片,但这是什么鬼!!!!!

上了豆瓣评分的当入手50G蓝光碟以为可以收藏,直接扔了最后为了拉低评分打了一星,客观地说应该是3星,美男们还是不错滴PS:顺带吐槽下马克沃尔伯格这个影星的个人感受:明明颜很一般(路人)、也不高、表情大部分时间就是川字眉装深沉,膈应得很,也没感受到什么特别的气质,却一直在一线演大片当主角,背景有多硬呀

 7 ) 电影中英勇的海豹,现实里孤独的逃兵

经救援队和收留马库斯的阿富汗人双方证实,救下马库斯时他身上携带的11个弹匣几乎子弹全满。

据称美军无人机当时也拍下马库斯弃队友逃跑的过程。

红翼行动原本是海军陆战队的任务,海军陆战队也长期在该地区活动,熟悉该地区的环境,有丰富的作战经验。

但当时陆战队直升机短缺,于是陆战队找到160航空团希望能载他们过去。

160航空团以只能载特种部队为由拒绝了,陆战队又找到海豹指挥官。

海豹指挥官告诉他们按规定160团的飞机你们不能坐,这个任务我帮你们做了。

直升机载着四人小队达到预定地点时,巨大的轰鸣声已经引起了游击队的警觉,只是这时游击队并不知道海豹的具体方位。

四人小队遇到牧羊人后便知道自己已经暴露无法继续完成任务,于是想通过电台报告撤离,但当时通讯站的士兵在外面玩飞盘,延误了最佳撤退时机。

小队接敌后依然联系不上基地,于是直接打通了美国本土的作战指挥室才叫到支援。

投票环节是马库斯一人的说辞无法证实,毕竟剩下三个人再也说不了话了。

至今也不知道放走牧羊人真实原因。

美军部分士兵和军官也对放走牧羊人的作法表示无法理解。

当天被叫去支援的第一支部队本来是海豹6队,但是6队指挥官阻止了他们,指挥官认为该地有SA-7防空导弹,直升机过去太危险了。

后来让海豹10队去了。

载有16名海豹10队士兵的支奴干直升机,经多名士兵目视辨别是被SA-7防空导弹击落,而不是单兵手持的RPG。

当时伏击海豹的阿富汗游击队带了两台摄像机全程摄影,画面中只出现了十几名阿富汗游击队员。

美军救援队勘察现场及事后调查也认为敌军只有15-16人的规模,重点是救援队用10天时间在该区域搜寻三名海豹尸体时并未发现阿富汗游击队的尸体、血迹以及丢失的装备。

救援队在村子里找到马库斯时问他队员在哪里,他说都阵亡了。

接着问在什么位置,他说自己也不知道反正就是那片山。

指挥官认为既然人都死了,那么我们不必着急,多派点人慢慢搜山就行了,避免更多不必要的伤亡。

搜救行动第十天,救援小队在红翼四人小队制定的撤离路线上找到了丹尼的尸体,经军队验证丹尼实际死亡时间是被找到的前一天而不是作战当天。

以下是对马库斯的访谈,可能确实心存愧疚最终还是透露了部分实情

 8 ) 孤独的幸存者

美国海军陆战队小组欲袭杀塔利班头人,心慈手软放了牧羊少年,结果给塔利班通风报信被群起而攻之,打的滚下山去,丹尼受伤被俘而死,麦克墨菲拼死到悬崖打卫星电话后牺牲,救援的鱼鹰被击落,阿克斯被围攻弹尽身亡,最后马库斯被反塔利班的村庄所救,他自己挖弹疗伤就值得五星好评,真实故事改编,如今美国从阿富汗撤军,塔利班卷土重来,一切努力都化为泡影

 9 ) 【转载】小孩和牧民是特种部队的天敌——《孤独的幸存者》乱弹

引自:http://blog.163.com/gunworld@126/blog/static/122144283200973073058529/作者写这篇博文的时候,电影还没上映。

他是看了原著,然后有点感想。

所以准确说这不是影评。

作者从军事角度分析了“红翼行动”和其它几个类似的特种作战案例。

PS:作者是鼎鼎大名的华语第一枪械百科网站“强暴师姐”(枪炮世界http://www.firearmsworld.net/)的站长,外号“叫兽”的D boy 同志。

传说中的华语网络世界第一枪械达人。

前段时间看了关于“红翼行动”的书《孤独的幸存者》,不禁想起B20小队。

看样子这牧羊人真是特种部队的天敌。

为什么这么说呢?

我们先来看看“红翼行动”的大概经过。

这是海豹10队在2005年6月进行的一次渗透侦察行动。

一个四人侦察小组对一条怀疑藏有塔利班头目的村庄进行监视,他们的藏身之处被三个阿富汗牧羊人(其中一个是小男孩)闯入。

抓住这三个阿富汗平民后,这四名海豹经过两票反对一票赞成一票弃权的投票,决定不灭口。

虽然他们立即撤退,但得到牧羊人报警的当地塔利班也蜂涌而至。

由于4名海豹所处的地势较低,无法用无线电信号呼叫增援,不得不边打边退,其中一名海豹以多次中弹最后失血过多为代价,独自爬上高地向指挥部发出求救信号,虽然叫来了“支奴干”,但却被塔利班打了下来。

最近这次行动导致三名海豹的侦察兵、八名160特种航空团的机组成员和八名乘坐直升机参与救援的海豹阵亡,唯一的一名幸存的侦察兵受了重伤,躲了几天,又被亲近美军的当地人捡到,收养了几天,最后被陆军的特种部队救了回去(看来美军也有“海军被包围,陆军去营救”的传统啊,例如格林纳达)。

正所谓“渗透有风险,侦察须慎重”,这支四人侦察小组本来就不宜与大部队正面交战的,如果不是因为被牧羊人发现了,即使他们没有成功达到原定目标——找到名单上的塔利班头目,至少也能全身而退吧。

结果最后既达不到目标,又导致损失一架直升机,11名海豹和8名160SOAR机组,战果是只干掉了几十名塔利班,这比起1993年在索马里明显是亏大发了。

起码当年在索马里虽然损失了两架直升机和同样是19人,但至少抓到了要抓的人,又打死了大批艾迪德民兵和不明真相的围观群众。

要是这队海豹没被牧羊人发现,该有多美好哇。

但只此一个事件不能证实这个“牧民是特种部队的天敌”的观点,所以我们再来看看1991年的另一个例子——英国SAS的一支代号B20的侦察队在寻找飞毛腿时的故事。

据说“红翼行动”将要拍电影了,而B20小队的事件,则已经拍了两部电影了。

在“沙漠风暴”期间,萨达姆知道自己的力量不能抵御多国部队的进攻,为了把以色列拖进来,企图让多国部队中的阿拉伯国家发生内哄,伊拉克就不断用飞毛腿导弹袭击以色列。

最初多国部队的指挥官没把飞毛腿看成是严重的战术威胁,所以在最早的空袭计划中几乎没关照它们,只在沙漠风暴的初始阶段摧毁了几个已知的飞毛腿阵地而矣。

然而当飞毛腿的心理威胁几乎让以色列人出动空军时,美国人一方面竭力安抚以色列人,一方面让空袭部队暂时改变打击重心,集中对付飞毛腿导弹。

但由于许多飞毛腿是采用流动发射器,又安置了大量的假目标,因此只靠卫星照片或航拍照片是很难及时发现目标的。

为此,由于越战遭遇而一向看不起特种部队的施瓦茨科普夫不得不倚重美军和英军的特种部队渗透到伊拉克境内搜寻飞毛腿发射车。

SAS派出A连和D连组成的四支机动小分队,使用轻型车辆在沙漠上到处游击。

同时也派出B连对伊拉克境内从幼发拉底河谷到约旦边境的三条主要补给路线进行监视。

B连的侦察分队由三个八人徒步小分队组成,分别向北部、中部和南部做道路侦察。

由于A连和D连的奔袭行动取走了大部分的装备,所以B连装备不足,其中就缺少了M203的榴弹,地图也有问题。

负责南部和中部道路监视的徒步小分队发现此地的地形不适合他们从事秘密活动,立即决定放弃计划返回基地。

其中一个小分队通过直升机送回,另一个小分队则是徒步步行二百公里后回到沙特阿拉伯。

剩下的负责北部道路监视的B20小分队决定冒险留下完成任务。

B20小队在潜伏地点只呆了一晚,第二天早上就被一个伊拉克的放羊小孩给发现了。

B20小队放过了这个小孩,虽然马上撤离,但也被大队伊军追上。

SAS边打边撤,最终结果是最后两人死于低温症,一人阵亡,四人被俘,只有一个人只身步行二百公里逃到了叙利亚。

http://img.bimg.126.net/photo/GomQ7-FEFfmHRBiLBg8rHA==/5673691105557608390.jpg怪黍蜀企图用巧克力引诱小正太失败,假如当年他改用棒棒糖也许会成功的http://img.bimg.126.net/photo/7mtSOef4UAgn5rzAU2Zr4Q==/5673691105557608373.jpg真实的B20小队,按照SAS公开照片的惯例,没有挂掉的人都要当“骑兵”,挂掉的人才可以当“步兵”。

此外还一个例子同样发生在沙漠风暴期间,那是在地面进攻开始以前,“绿色贝雷帽”派出了许多侦察队先行渗透到第18空降军计划进攻的区域,摸清这些地区的伊军实力和调动情况。

当时,由第5特种大队A523小队调出的三个人所组成的008B特种侦察小组由黑鹰秘密送到加瓦姆阿姆哈姆扎尔附近的一个地方,然后步行四公里到另一个地方藏了起来。

第二天早上,他们的藏身洞外来了一群贝都因人(这个阿拉伯语意为“荒原上的游牧民”),到了中午的时候,一个小女孩和她的父亲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捉迷藏而闯进绿色贝雷帽的藏身之处,特种兵们没有开枪。

这两个贝都因人也吓跑了出去,绿色贝雷帽也赶紧收拾东西离开。

但其他的贝都因人以为他们是落难的飞行员,打算抓住他们去领奖金,于是三个绿色贝雷帽便与之交火。

和前述的海豹小队和SAS不同的是,这三个绿色贝雷帽运气非常好,他们的通讯是正常的。

所以他们立即呼叫空中支援,并请求空中撤离。

虽然伊拉克人越聚越多,但在F-16的掩护下,这三人得以成功撤退。

同一时间,还是第5特种大队的ODA525分队更倒霉。

这是一支完整的A队,他们潜伏在一条伊拉克人的村庄附近,结果被几个玩耍的小孩闯进藏身之处(不知道是不是玩捉迷藏,只有玩这种到处钻洞的游戏才会老是有小P孩跑进特种兵的隐蔽地点),队员们问带队的军士长杀不杀,军士长说不杀。

于是也是马上收拾东西就跑。

然后大批伊拉克武装农民和军队追上,这十二个人里面有五个枪法很好的,在七百码外就和伊军的追兵交火,坚持一小时后空中支援赶到。

伊军虽然同样也有增援,甚至有装甲车,幸好ODA525的人也是通讯良好,他们也接受过空中引导攻击的培训,所以在大批空中支援的帮助下,一直支撑到了MH60直升机赶过来把他们接走。

(Youtube上关于ODA525的介绍 http://www.youtube.com/watch?v=wI6Xpn-Cp24)上述这两个绿色贝雷帽的例子虽然都能全身而退,然而,正是由于小P孩和牧民的干扰,使得他们无法完成原定的任务。

由此可见, 小P孩和牧民都是特种部队的天敌啊。

PS:其实还有更古佬的例子耶,大家还记得《歌唱二小放牛郎》吗?

 10 ) 用Arma3复盘测试的结果马库斯大概率是逃兵

我根据马库斯的叙述在Arma3里找了个差不多的山区林地,设计了相同的环境。

四个海豹对塔利班,海豹的装备也都基本还原。

我一开始设置的塔利班从200人开始,四个海豹在几秒钟内被杀了,火力点太多完全没有隐蔽的机会,增加了许多石块掩体,也就增加了几秒的存活机会。

把200塔利班减少到150,再减少到80,存活时间能够延长几秒。

再减少到40人,到20,能活接近一分钟。

反复测试了无数次,都不可能翻盘,而且无论做什么都会在之后几十秒内被打死。

主要原因是敌人人数多于你时会散开,向两侧打开阵型,从很多不同角度射来致命的子弹,更不要说有rpg,根本无处藏身。

而切勿论我怎么反击,单个海豹都无法射杀超过三个。

还是人数问题,在一个角度一次射杀一个敌人,就会迅速被其他角度的敌人打死。

四个人打死对手的极限差不多10-12个,大多情况下只能打死4-5个甚至更糟……后来我增加了一架阿帕奇提供空中火力压制,结果还是不行。

第一次攻击完还没等盘旋回来,四个海豹就被打死了……总之除非夜战己方有夜视仪而对方没有,否则人少还是无法打败人多,即使对方是用李恩菲尔德也一样,同时射击你的角度太多了。

根据这个测试(我测试了几十次结果都差不多)。

马库斯只有一种情况能逃生,就是在双方相距500-600米刚开始交火时撒丫子就跑,头也不回,才有机会逃到火力杀伤区之外,否则根本跑不出去,跑的越晚情况越糟。

《孤独的幸存者》短评

说是真实事件。第一,海豹去执行刺杀行动。目标出现了,可以打死他。但是他们愚蠢到要等命令。第二,他们居然没有安全的地面撤离计划,只能困住被人打。第三,通讯不好就没有解决方案。第四,盲目自信。以为打起来无所谓,甚至都快死了还想回去救人,或者去平原消灭他们。第五,计划本身有问题。

7分钟前
  • 黄小佳
  • 还行

看到了拯救大兵的兄弟情谊 当地居民的表现也值得深思

12分钟前
  • 马饕饕饕
  • 推荐

野战场面的还原度相当不错,摄影风格相当真实带入。除此之外电影做得还不是很足,铺垫和过渡的节奏都很沉闷,村民对抗塔利班要不是说真实改变还真不一定敢相信。只能说是一部好的战场体验片。

15分钟前
  • 蛤蟆不哭
  • 还行

三观不正 拍摄过于直白 没有故事情节 美国主旋律YY 你们侵略别的国家还指望这个国家的人为了就侵略者把全村人性命搭上?扯淡。

20分钟前
  • 井柏然不然
  • 很差

有点假,美国主旋律,其实就是一个完全失败、毫无亮点的行动~在国家面前无所谓什么人权主权,根本无所谓正义,只有利益而已,美国、中国、俄罗斯,不外如是。可笑还有人觉得美国是正义的使者,被洗脑的可怜虫

24分钟前
  • A~浩
  • 较差

2014-009

25分钟前
  • 记忆错觉
  • 还行

中间树林那一段太棒了

26分钟前
  • 大臀村
  • 推荐

能把战争题材拍成风光片,导演是变态啊还是变态?无处不在的后期光斑,加起来得有上百处,后期公司是不是计件收费?简单的剧情,犯困的场面,扯蛋的逻辑,四个猴哥身中数枪外加摔崖两次,照样谈笑风声灵活自如,人缘更是天下第一,连村民都舍命搭救,猫屎一号最终还是来了。

29分钟前
  • sskl1q
  • 较差

米国主旋律,不过我喜欢。就是有点夸张,中n枪了,就想没事一样跑的飞快。不过比抗日雷剧的打不中好太多了吧

31分钟前
  • Wayne
  • 推荐

非常主旋律,但也非常好看,战争场面的还原真实而残酷,遭受塔利班围攻时的临场感和压迫感太强大了。尽管是真人真事,还是觉得主角获救的过程太奇情了,完全理解不了亲美的阿富汗群众的生存哲学。最后的真人照片出现时,真被打动了。

32分钟前
  • 麻绳
  • 推荐

美国的超级主旋律电影,难道阿帕奇直升机就不会误伤贫民么?

33分钟前
  • coldjoke
  • 较差

一部很不错的电影,竟然还是真实故事改编的

38分钟前
  • 可缓缓归矣
  • 推荐

救了你还骂街 该死

39分钟前
  • DkeeeeeR
  • 很差

丛林站紧张

44分钟前
  • ThinK
  • 力荐

算是质量中上的战争片吧。最开始放羊人那块,就不能俩人看守俩人上山联络么,非得4个人一起行动?

48分钟前
  • Alec
  • 还行

“我被人道主义洗过脑,我有特殊的自杀技巧”——端好爆米花,看米阿相爱相杀。死者不自怜,生者不要脸,战场上撒的不是鲜血是狗血,上战场的不是士兵是锡兵。呸!

53分钟前
  • 小J²
  • 很差

正片始终没有对那个本地人置全村人生命于险境去救美国兵给出解释。这样的deus ex machina很差强人意。等到出字幕了,把救人的行为动机归结到了一个当地传统,而这个传统怎么看都是很具争议性的。这个解释不如不加。

58分钟前
  • 绿色🍇
  • 还行

音效和摄影都可圈可点,尤其是丛林中的枪战,真过瘾。但是架不住叙事太鸡肋,开头丛林中的争吵对于战争片来说简直显得婆婆妈妈,主旋律成脉冲状态喷射,中间还穿插狼牙山五壮士跳崖的即视感。

1小时前
  • 倁乌
  • 还行

电影里美国佬的通讯设备质量真差

1小时前
  • 獨孤求敗
  • 还行

拍的太假了 完全游戏style 一路挨枪子 一路摔 依然不死 满地乱串 假

1小时前
  • viking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