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想象的好,但是值得上四颗星。
怪物特效没有真实到让你以为这不是特效,但还不错,看起来成本不菲。
杜比音效,对得起观众票钱。
用了The Orphanage的CGI特效,《后天》的特效也有部分CGI。
总的来说类型很杂的片子。
骗眼泪的和搞笑的戏码总是穿在一起。
感情戏用力过多(尿点还是不少),但绝不是表面上那样一家子口齿不清不知何处申冤、敢死队一样去救孩子的故事。
导演的吐槽有时尖利得很。
裴斗娜真好看。
-片头的实验室,拍得好像停尸间:Young Korean Doctor: But, you know, this is not just any toxic chemicals -US Doctor in Morgue: The Han River is very broad, Mr. Kim. Let's try to be broad-minded about this. Anyway, that's an order. So, start pouring.洋博士一顿没由头的恶批加上不负责任的命令。
韩国博士纵然表示了反对也还是不得不唯唯诺诺。
-有个衣着光鲜的男人要跳江。
第一个发现怪物的人。
赶来劝他的两个人都看不到那个怪物。
跳江的尹先生:You are dimwits, right to the end. I'll see you in hell.-怪物出水。
一屋子小孩子和怪物一起被关在车厢里,只有两个人去开门:别人都觉得他脑子不好的Gang-du和美国军官。
美国军官被韩国女友拉着不放。
-政府的态度:从黄衣人第一次出现在生还者大厅,到家属在医院里的待遇,要不是设施比较好我会以为在朝鲜。
Park一家求政府追踪小女孩的电话,官方只说不是给anybody都能做的。
她在deceased list上,别想了。
军方在河边发现Park家踪迹时候说,发现人了,one deceased, one caught. 黄衣人都是美国派过来的(CDC,- -)。
美国军官死了,死因居然要美国政府批准韩国官方才能公布,这里的嘲讽虽然一句带过但是满明显啊。
结尾那边怪物出现江边,不管在场有没有抗议群众就直接喷毒气。
抗议的人后来吐出来黑色液体。
小儿子被家人奚落,无业大学生。
小儿子抱怨说我把青春献给这个国家的民主化,现在政府连个工作都不能给我。
两秒内想出回形针短路掉整层楼,啤酒瓶做土炸弹像个专家,应该还挺高智商的愤青。
老爸的回应比较酸苦:政府都说了这样,我们能怎样。
没受过高等教育的老一辈人逆来顺受的态度。
父亲由于枪里面没有子弹死在怪物爪子里,也意味着什么。
掩瞒真相的方法就是把知道真相的Gang-du关起来,治傻了。
那段的确是又像飞越疯人院又像发条橙。
至少人家的人民还有江边抗议的自由和意识。
-整个故事根据维基从美国人把福尔马林丢入汉江到黄衣人原型Agent Orange都是来自2000年的事情。
可以回答这样一部作品为什么不能拿韩国票房冠军:2006年韩片期待榜的第一位、好导演好演员、非同一般的类型片。
这是恰如其份的成绩。
正因为奉俊昊导演在怪物出场后的处理(我们应该注意到不少人强调的怪物白天出场这一要点),观众看到了完全不一样的剧情发展,不是英雄无比的警察,高智商或古怪的科学家出场,酣畅淋漓地和怪物英雄搏斗,在一片恢弘无比的音乐中让无数痴迷真实震撼的观众着迷回味,为美国大片大导演所折服。
如果按照这般套路来拍,《The Host》又会被众多倒韩派视为画虎不成反类犬的失败之作,结尾怪物着火的非真实就会被无限放大。
欣慰的是现在并没有人这么说,而是把矛头对准了过于幽默甚至温情的影片基调,绝大多数人也对韩国能制作出这样一部批着科幻怪兽之类宣传幌子的影片表示了赞赏,也没有跳梁小丑出来乱扣帽子,惟恐天下人不知地高呼它抄袭了谁。
从来不是,奉俊昊之前仅有的两部长片都不是,《杀人回忆》的结尾困惑了无数人,否则就落入惊悚悬念片的圈套。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导演想拍的绝不是搬来照用,而观众终于看到了第一部带着近邻出品、韩国光环的“怪兽片”,只是好得不那么明白,又不至于能够全盘否定。
特技在《The Host》是有重要位置,但显然不是全部。
只要不是傻子,谁都看得出片子里比怪物还可怕的是什么,终于也不再有人扯着意淫之类的词语来诋毁,是啊,韩国多么脆弱,官僚机构多腐败,人心多凶险,不再夸耀他们如何强大如何辉煌,只能被老美牵着鼻子走,国人可以安心地畅所欲言。
作为一个经受2003年SARS侵袭的国度,好了伤疤忘了疼。
那种一触即倒的预险机制,群体恐慌的阴影在很多人心头还消失不去。
试问有人以电影这一载体去善意地反思反映该问题,答案是否定的,渺小的个人不值一提。
不值一提,有太多的不值一提,所以韩国人在怪兽片之外又掺了点关于病毒的调侃:不分场合的喷药水消毒,严防死守的戒备,虽然后来那被证明不过是场虚惊。
同样,也不能认为个人在强大的国家机器或者社会面前真能像宋康昊那样突出重围,飞越封锁;也好奇在最后的黄色雾气中,三个人能屹立着而不吐血,以大无畏的方式消灭怪物。
米兰.昆德拉说过:一个创作人不应该只做本土人才明白的创作,原因是你对不起其他文化的人,令他们不能看你的作品,而更甚的是你对不起本土文化的人,他们因为看了你的作品而变得目光短浅。
而从任何一个角度上讲,从立意到主题、从筹备到呈现,《The Host》都是一部真诚的作品(不无险恶的对比下, 比中国导演的“大片”要真诚),用一系列形容词来说就是讽刺的、悲伤的、琐碎的、浑然的。
它颠覆了以怪兽片或科幻片的旧模式,极大地适应了韩国市场,美军、汉江、媒体、机构,芸芸众生,罗列开来。
事后诸葛的叫嚣就免了,单是《The Host》那张下水道的电影海报也让想象了许久,这究竟是一个怎么样的场景,怎么样的一个角度。
带着该疑问,影片后来给了解答。
怪兽片并不一定要极尽撕裂之能事,基于科幻色彩的怪兽们往往被归咎于人们的自取灭亡,也不乏纯粹为了刺激观众而制造出来的玩意。
面对被翻过千百次的各类怪兽们,奉俊昊在开片就交代了所有一切,不管你认为合理与否,然后连带批了周围一通(美国无疑是第一位,虽然不限于此)。
宋康昊大叔在最后染回了黑色头发,什么?
你还是不明白。
你看看东亚几个国家,大街上的小伙子大姑娘有多少染一头黄毛之类,你就明白什么了:标新立异?
形象出众?
遗憾的都不是。
从朴海日的那脚飞踹算起,自己已在不断留意《The Host》的众多细节(如果你记得《杀人回忆》里的飞踹相识话),这群人无一形象高大或者风度翩翩,既没俊男也没靓女甚至可以用寒碜来形容,然而表演都是异常到位,每个角色都值细说。
看似混混庸庸的宋康昊,丢自制燃烧瓶的朴海日,目光坚毅地射箭的裴斗娜还有关爱一家的边熙峰老头(那套自救行动的配套装备是他出的钱),后者也将竞争本月中旬青龙奖的最佳男配角。
《The Host》没有我们想象的好,但其实已经不错了。
看完《The Host》意犹未尽,跑到了街边烧烤摊要了串鱿鱼来填腹,突然炭火中有个莫名发烫的小东西飞进了眼睛,当下泪流不止。
我想着,自己是不是也该去买瓶“真露”来灌醉。
1、力量对比:康斗一家与驻韩美军医生及政府势力的对抗。
康斗一家不仅要追捕怪物寻找女孩,还要躲避来自政府势力的追捕;同时康斗一家不断取得成效,最终打败怪物,而美军及政府只是编造谎言、片面的镇压运动,在灾难面前维护的只是统治者的利益。
2、对盲众的刻画:群众与康斗一家人形成鲜明对比。
他们在河边“喂食”挑逗怪物玩耍,面对政府人员的镇压默不作声,为了赏金合伙抓二弟,最后的示威游行被跑来的怪物吓得退散。
这些举动与康斗一家积极且付出惨痛代价的行为形成鲜明对比,达到社会盲众讽刺的效果。
3、怪物的隐喻:是驻韩美军的“形象”指代,以及美军势力影响下的政府。
开头怪物的出现正是因为美方医生的强制性命令,而后的一系列病毒传闻、军事封锁、镇压活动都与美军势力有逃不开的关系。
他们与怪物一样,作为对立面的存在,威胁着康斗一家人的安全,结兄妹三人的通力合作将怪物杀死,也同时杀死了美国的权威与力量。
(最后通过电视机揭穿美军的谎言。
)4、一些细节:1:怪物刚开始出没,与怪物战斗的康斗和美国人带来两种结果。
美国人休克致死导致病毒流言的传开,将怪物变得更加可怕;而康斗最终杀死怪物,活了下来,终结流言。
2:弟弟的大学生身份,找不到工作,在大学掌握了示威游行的技巧,扔酒瓶助攻杀死怪物,换个视角,也许是说大学生的民权运动解救韩国危机。
3:姐姐在比赛中丧失机会,只得到铜牌,最后对怪物射出的那一箭正是对之前未射出的箭的补充。
4:南珠的死亡,和小男孩的存活,对于康斗来说是对于女儿生命的延续。
他的那头脏乱黄毛在最后变成了梳理好的黑发,对应着康斗父亲的死去以及他自己作为父亲角色的树立。
5:康斗最后用脚趾头关掉美方发言的电视机画面,表现出对于美方势力的不屑与讽刺。
韩国化学家在美国化学家的命令下将甲醛倒入汉江之中2006年老板跳江轻生,“愚蠢的人类,祝你们幸福”被怪物吞掉6:26固定长镜头前后景——前景爸爸趴在小卖部柜台前酣睡,中景小孩偷东西被哥哥拽走,爷爷从左入画为顾客结账爸爸烤鱿鱼,看见女儿任鱿鱼烤焦,扑向女儿却摔倒——喜剧性细节设计怪物上岸,爸爸和美国人勇斗怪物,女儿被带走,海岸被封锁灵堂上一家人哭泣打滚,被媒体拍照——喜剧性——即使是这样的悲情桥段,导演都不会设计地过于悲情,而是融入喜剧色彩政府带人隔离爸爸,用烟雾弹驱逐民众爷爷叔叔从公交车的电视上得知接触怪物的人有传染病,制造悬念 爸爸真的得了传染病了么医生嘱咐爸爸为了明天的检查禁食晚上爸爸偷吃东西接到女儿的电话怪物捕食回到老巢一家人想警察求助,但警察不相信爸爸所言39:30一家人从医院地下停车场逃离,姑姑没有上车,追逐戏拍的很有趣——喜剧性(奉俊昊在重要的情节上喜欢做有喜剧性的桥段)爷爷被接他们出医院的人敲诈一家人在关口遇到检查 爷爷把爸爸的泡面私房钱给了检查人员一家人在下水道寻找女儿,吓到了一对小孩,小孩在超市里搜刮食物,48:00长镜头场面调度——一家人在下水道中寻找,两个小孩遭遇怪物的猎杀时刻省略了,直接给结果——避免过于残暴直露的血腥镜头,避免太残忍的动作一家人回到超市吃东西,女儿在下水道救醒小男孩一家人与怪物对干,爷爷死了,叔叔姑姑逃掉,爸爸被抓叔叔找同学帮忙查出女儿所在天桥,从警察包围中逃出,讲消息告诉给姑姑姑姑被怪物甩到了下水道缝隙美国医生前来慰问,爸爸知道病毒并不存在的事实,女儿尝试自救逃跑爸爸劫持护士离开集装箱搭建的医院——视觉奇观叔叔和流浪汉制作炸药瓶赶往元晓大桥女儿逃跑失败一家人杀了怪物(政府对怪物束手无措,是一群底层小人物和流浪汉拯救了韩国)风雪职业,爸爸和小男孩在冷清的小卖部中吃饭,一片温馨,电视中美国承认自己情报有误怪兽居然是为了产仔人物形象爷爷:圆滑,遇事用钱解决叔叔:正直刚烈,喜欢硬刚,没工作的大学生姑姑:慢性子爸爸:不靠谱但正义勇敢1.主题环保,奉俊昊具有人文关怀,具有反思的气质。
《杀人回忆》反思军事政治,《汉江怪物》反思环保,反思人类对环境的破坏政治隐喻谴责政府和社会制度——对社会高度关注,政府失责,大学生没有工作,贷款上学,谴责公职人员不作为
它给我的感觉与《釜山行》很相似,都是怪兽的入侵。
在危机面前,俗人的丑态,英雄的坚毅果敢,而激发起英雄的良知的,往往是亲情的力量。
美国当局在这部片中扮演了一个很不讨喜的角色,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他们是这起危机的始作俑者,是操纵的幕后黑手。
当年的导演真是很有勇气啊,居然用这样一种方式表达自己内心的不满。
男主人公是一个痴痴傻傻的卖货郎,好吃懒做但极其疼惜女儿。
他因为一时失误,害得女儿命丧鱼肚,一时间自责不已。
幸好女儿并没有因此殒命,知道真相的男主人公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救回她。
于是,一家人踏上了归途渺茫的前路,他们所希望的路的前方,是生的光明。
个中艰辛自然不必言说,在庞大的怪物面前,方知人类如此渺小,常规武器的攻击不会让它有一丝一毫的损伤,或许它还会在心中暗自嘲笑人类的不自量力,螳臂当车。
更糟糕的是,在灾难面前,信任危机再次显现(日常生活中好像也是这样),没有人相信那个被眼睁睁吞进鱼肚的小女孩还有生还的可能。
而亲耳听到女儿消息的爸爸,也被误以为是病毒侵入脑袋导致精神失常。
或许我们不能够过分苛责当局,毕竟他们不会做赔本的事情,坚持自己的所谓“大局”视野是他们一贯的原则。
令人哭笑不得的是:众人始终坚持不懈地找寻男主人公身上的子虚乌有的病毒,事实证明这一病毒只是美国人为了维持那位被吓死的“英雄”的尊严而杜撰出来的,从后来发动的黄色武器攻击上看,可能也是为了对韩国进行大规模的干预和掌控。
联系近期的萨德事件,当时美国对韩国的掌控已然很明显,导演以一部影片的方式向我们含蓄地表达了内心的不满,可是,直至现在,还有太多人被蒙在鼓里。
最大的感想是:黑过头了。
电影里政府就跟摆设一样,看不到什么有效的处理措施,撒完化学制剂,才来澄清是判断失误,并不存在什么病毒。
导演似乎是想批判体制,但把体制刻画成弱智再去批判,跟杰克苏小说的意淫有什么区别,同样是强行把反派降低智商,然后再拳打脚踢,好像自上至下给予了制裁。
有点好笑,像小孩子过家家游戏,还没人家小孩子可爱。
大哥遇到的工作人员,不肯听他说话,不肯相信他,甚至不愿意帮一点小忙。
看到这些场面似乎应当激起观众的愤怒,奇怪的是看完并没有什么感觉,只觉得电影里的反面人物一个个嘟嘟囔囔,像是听不懂人话,嗅不到一点人味。
比起活人,更像是一群道具在演出。
对道具有什么好生气的呢?
连较真的念头都没有,只觉得疲累,看导演还能怎么折腾这家人。
结局以为是全死光了,没想到化学制剂毒性没那么强,兄妹三个都活得很好。
汉江怪物当然不止一个,期待雪夜的一跃而出,不过并不想看续集。
裴斗娜在电视里比赛射箭的镜头很美,还是第一次觉得她漂亮。
不知道大家是不是和我一样奔着看恐怖画面和环环相扣的情节坐下来看电影的。
可是现实总是会给人当头一棒。
但是呢不看完又会很难受的心态不知道算不算强迫症,所以你猜到了我是从头到尾看完了,只想说喵的导演,你以为我的时间就是不值钱对吗?
多了不说,谈谈电影,谈谈作为观众的愤怒吧。
首先这部电影是导演处心积虑模仿《异形》的路线来制作的。
但是当怪物出现在江边我真的以为是在看岛国的奥特曼呢好么,可是没多久我就已然改变了自己幼稚的想法,因为果然还是奥特曼打小怪兽更好看一些。
然后呢,傻子老爸拉着别人家女儿手逃跑的时候,捏了一把汗,这个时候不傻的话就应该知道他自己的女儿也就是玄舒肯定会受伤甚至被吃掉。
于是剧情也就有借口在混乱之中发展下去了———救人。
整个世界都混乱了,伤的伤死的死,当然有怪物出现的汉江边也自然成为禁区,人们接受杀菌、隔离。
就是在这个时候那个在开头和傻子一起对付怪物的歪果仁死翘翘了,最后才知道他自己本来就有病,不是死于怪物的病毒。
所以傻子就得来承担失去亲人还不被人理解的痛苦了。
因为大家都以为他的天然呆是由于受病毒影响。
在这个时候他接到了女儿玄舒的来电,说自己在一个下水道。
这个时候我是最愤怒最无奈的时候,大韩民国的人难道脑子也被整容了吗?
这么多人同样是处理怪物的事情,目的也就是要把它抓住杀死。
(诶说句题外话政府和医院这么想了解病毒为什么不直接针对怪物来研究呢)为什么就没有人想到要找到小女孩的位置?
卫星定位没有这技术?
警察是吃闲饭的?
聪明人和正常思维的人都被怪物吃掉了?
果然还是被整容了吧。。。
这个时候也有人在讲是在对政府的讽刺,但是抱歉我不是韩国人,对你们国家的政治政策都不感兴趣,我,只是在看电影。
其实我很是佩服小姑娘玄舒的,首先她勇敢,然后还是比较聪明的。
电影的高潮就是一家四口一起救玄舒,这个地方把亲情的温度升高到位了,还是比较可以的。
老头死的挺冤。
傻子不识数么,哎。
后边后边呢 。。。。
我忘记了。
但是最后好像玄舒被救出来了,但是那个时候已经是一具尸体。
有什么用呢?呵呵了。
既然电影浪费了我的时间,那么评论就不要再多废话了,节省时间打lol去了
汉江里水陆两栖的怪兽是一头“怪物”,而政府的各级官僚机构是一群“怪物”,《汉江怪物》里康斗和他一家人要在这一头“怪物”和这一群“怪物”的夹缝中间,营救女儿贤秀。
和多数灾难片不同,《汉江怪物》在“灾难”之外并置了一条戏份几乎同等吃重的情节线,康斗一家一边要想方设法寻找贤秀下落,一边还要千方百计躲避政府的追捕。
这两条线索构成了有趣的对照,一边是看得见摸得着、凶相毕露、“惹不起躲得起”的怪物,一边是无形但无处不在、表面和善可亲实际上却冷漠无能的官僚机构。
影片结尾,汉江怪物被消灭,可康斗还必须和谎话连篇的政府一同生活,他能做的,就是伸出脚去把电视关掉。
在这个充满怪物的世界,我们能依靠谁?
《汉江怪物》给出的答案是家庭。
这个家庭实际上已经不是亚洲传统价值观里等级有序的家庭:康斗是一个让人瞧不起的父亲,兄弟间彼此轻视,康斗父亲的谆谆教诲令儿女昏昏欲睡。
然而当贤秀遇险,他们还是在一瞬间就达成了共识,磕磕绊绊但是义无反顾地踏上了营救之旅。
整个营救过程,只有一个流浪汉和一个男孩加入进来,而那个男孩后来替代死去的贤秀,和康斗重组一个父子家庭,康斗挽救家庭的英雄行为在象征意义上获得了成功。
《汉江怪物》的娱乐性除了表面上的视觉奇观和对官僚机构的辛辣嘲讽外,它能让我们心满意足至少还因为它对这种家庭价值的肯定。
无论是面对超现实主义的汉江怪物,还是面对现实主义的权力机构,“他救”太虚无缥缈,“自救”又过于势单力薄,惟有家庭成员间的“互救”仍能让我们信任。
对于在传统的集体主义和现代的个体主义之间徘徊不定的亚洲人来说,这是最后的救命稻草。
一开始我是打定主意绝对不看这部电影——一来是我从来不追恐怖片,二来看着宣传上频频出镜的那只怪物实在是不够很吓人,效果也有欠逼真。
机缘巧合,到底还是去看了这部韩国电影,而且还是看的午夜场。
我一进电影院就和Garfield说好,如果看得害怕,莫怪我拿她来练我的九阴白骨爪。
结果完全不是这么回事。
这个怪物是个大陪衬,大“花瓶”。
没人注意它长什么样子,到底是不是面目可憎。
就连那电脑效果的瑕疵也当作没有看见。
因为这部片子关注的是那相依为命、不离不弃的一家人。
他们都是社会的小人物,没有什么家世,没有钱,没有其他人关心他们的感受,没有地位,只有彼此。
爷爷是个爱唠叨但是很和气关键时候总能迸发男子汉风范的小老头,爸爸是脑子不太灵光,明明好吃懒做但是爱女如命的小店老板,叔叔是最聪明的人,懂电脑、懂逃亡、懂得拿一瓶瓶韩国烧酒做土质炸弹去攻击怪物。
可是怎么老是失业酗酒呢?
——原来是当年韩国学运的参与者(此中大有深意,略了解那段历史的人看这个角色会特别多感慨)。
阿姨是韩国箭术队的队员,平时总是慢条斯理有点秀斗。
最好成绩是全国箭术比赛第三名。
可是那块铜牌来不及让家里的小公主看。
因为小女孩那天被这个怪物卷走了,扔在一个小水道里面做储备粮食。
13岁的小孩不但要生存下来,还要保护比她更小的一个孩子。
最后她和这个孩子一起被怪兽吞了下去。
等到她和小男孩一起被爸爸康斗从怪兽的喉管里拖出来的时候,女孩死了,可是一直被她抱得紧紧的、护在怀里的孩子活了下来。
有很多值得记住的画面:爷爷拿着只剩一发子弹的步枪说我一定要干掉这个家伙时候的坚毅,和最后临死前挥手让儿子快跑的慈爱和永别的无奈。
爸爸一直让大家相信自己女儿还活着的坚持,还有最后拿着铁棍冲上去和怪物决斗的勇气。
叔叔在生物药品的烟尘粉雾中用自制的米酒炸弹一直攻击那个杀了自己亲人的怪物。
阿姨站在通道上用一支箭瞄准正面而来的怪物的瘦弱身影。
还有小女孩永远黑白分明的眼睛。
在这部电影里面我看到很多在我期待之外的东西:最质朴的亲情、官僚的无能腐败和漠然、小人物的友情、小人物的勇气、埋葬在岁月中快要被遗忘的那段残酷青春、人类在莫名病毒前脆弱和恐慌、东方人对美国人的盲目推崇、美国人的不负责任和自私......还有很多。
所以我决定要请Garfield和Zeze吃饭。
为了她们拖着我看了这一部这样好的“恐怖片”。
PS:这篇影评2011年3月14日就发上了豆瓣,一直相安无事。
直到2012年11月12日,有人来豆邮,说自己是一所大学的电影教师,班上有个学生写的影评80%都是抄袭我这篇,但学生否认,所以他来信问我是否是原创,我告诉他这是我的原创。
5小时候,我收到了豆瓣的系统邮件,说这篇已经被删除,不给任何理由。
这件事让我觉得十分奇妙。
更奇妙的是: 被删第二天,我收到了系统邮件:“你的豆瓣账号 http://www.douban.com/people/daisychen1942/ 在2011-3-14日对电影 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1763134/ 发布的影评,由于系统出现暂时性问题,造成了误删除,稍后我们会对该内容做恢复,很抱歉给你造成不便。
如果你在使用豆瓣时有任何问题可以参考帮助中心 http://www.douban.com/help/ ,或者通过邮箱 [email protected] 联系我们。
感谢你对豆瓣的支持和关注。
” 那个,豆娘啊,你这个误删除,那篇文章恢复是恢复了,下面的评论全没了··········===================我是正文的分割线====================怎么把正腐这个大怪物撂倒 (2011-03-14 13:53) 这哪里是怪物片,这是红果果的政治隐喻片。
小民一家苦苦抵抗的,其实是同样吃掉你的血肉,吐掉你的骨头,且没有屁眼的正腐。
蝾螈状的触手系怪物走的是可怕路线,同样身为怪物的正腐却走的是滑稽路线,片中有无数信手拈来的挖苦,虽是小细节,却十分自然:韩国人对着代表更强大政府的美国人唯唯诺诺,说着蹩脚的英语;一家人对着女孩的遗像嚎啕大哭,记者却只忙着拍照,这时有管理员跑来怒斥一位女士乱停车,叫她快开走;宣布封锁令的黄衣正腐职员还没说话就摔了一跤,最后连电视台都调不来;一大通折腾后到了医院,居然医生护士们都不穿防护服乱跑;要进入隔离区,一本正经地索贿的工作人员,却先无比正义地训斥你;叔叔去找胖子帮忙,羡慕地问胖子薪水有没有7百万韩元,胖子黯然地说:有是有,信用卡的欠账也有7百万了····胖子出卖叔叔拿了钱,第一件事是问警察:这得交多少税呀?
警察居然在这种情况下详细地回答他收税规则······体制的集权昏聩,商业化社会的无孔不入,在这些小笑料里,慢慢又合理地渗入了片子的基调:就是在这一片光怪陆离下,才理所当然地产生了那个吞噬一切的怪物。
对正腐的控诉还包括一些不那么滑稽的信息,典型的就是因为参加学运而一直处于失业状态,郁郁不得志的叔叔。
在车上看通缉新闻,连全家人里看起来最废柴的爸爸都有一张正规照片和职业介绍(虽然姑姑说:完全就是地铁站拍的大头贴····),叔叔却一句介绍都没有。
这算不算韩国式的敏感词事件?
什么时候本邦也能在电影里挖苦下20多年前的某事件捏?
关于片子的背景和结构什么的豆瓣上已经说的很多了,再赘述下去也没有意思。
值得一说的是,片子的最后,一家人合力撂倒了这个怪物,怎么撂倒的呢?
过分解读下,这个精心设计的过程里传达了导演的政治理念: 1靠老年人肯定不行。
片中老年人的代表爷爷,在子女抱怨正腐时,麻木地说:政府怎么说,我们就怎么相信,还能怎么样。
这是连怀疑之心都被磨平了的人群,在事关生死时,虽然爆发了令人炫目的勇气,却第一个被灭掉; 2只靠革命先行者肯定不行。
叔叔就是先行者的代表,他的任务是点燃火种,但这未必就能一定成功,最后一个燃烧瓶意外却又不意外丢失手,叔叔丢掉的其实是他的年华; 3但火种永远不灭,这时需要姑姑这样更年轻的人,克服犹豫和迟疑,把火种传递下去,才能击中怪物, 4给怪物最沉痛最致命的一击的是爸爸代表的全体小民,平时像蚂蚁一样生活的他们,扔掉往日的昏昏沉沉,勇敢坚定地用钢管顶着怪物,即使背后是深渊,即使手被顶残,仍然一步不退地坚持到底,这一步最重要的就是不依不饶,坚持到底。
5至此革命结束了吗?
算是,但“从来没有人在战争中真正得胜”,牺牲总是出乎意外。
女孩最后还是死了,不过还有更年幼的男孩代替女孩活了下来,他是延续的花朵,生生不息。
6当然了,整个过程中,最重要的是爱,勇气和希望。
(忘掉日漫里老土的说教吧)。
麻木,嗜睡,糊涂,失业,酗酒,拖拖拉拉,互相挖苦,这家人看上去好像没治了,但是他们心中始终点燃着爱,勇气和希望,所以才能放手一搏,自救且拯救世界。
他们才是这个世界的光和盐。
看看片子的最后,世界的光和盐是怎么对待那些庙堂之高的空话的:用屁股对着他们的脸,用脚趾头关上了呱噪的电视机。
看来韩国的科幻片也是“非主流”。
不舒服
我们被自己想像出来的怪物恐吓,打斗,于是,发现了人性的弱点,找到了生活的真理。
人会吃鱿鱼,鱿鱼也会吃人。人会把鱿鱼做成罐头,鱿鱼会把人屯起来吃。对我们来说变异的鱿鱼是怪物,对鱿鱼来说可恶的人类一直都是怪物。人还可以把互相当成怪物。 怪物出场那段戏,视角变幻之淋漓尽致,在渲染的同时追求现实临场感,完爆好莱坞假大空怪物片。
就是一个搞笑片
暴力美学的一种。前段的追赶跑跳不过是韩国电影的行货,最后一场黄烟弥漫的人兽大战,一招致命,戳中民族性格和国民阵痛。韩国电影讲了这么多年人是怪物、体制是怪物,《汉江怪物》中面对真正的怪物才看到热血之下的无奈,勇气身后的惶恐。
看了开头就知道结尾的剧情,棒子一贯的不舒服的表演,相当一般
影像的粘稠感知,并未如《杀人》和《母亲》做得那般出色。用吞噬一切的怪物隐喻国家机器,并塞入了个人的纯意识结构,以扫描社会个人精神形态结构的自身内容和客体对象,好看异常。影城二厅,3D不给力。
这不是怪物片,这是红果果的政治隐喻片,政府才是怪物
拍什么不好,一个扯淡的怪物?
无聊。
苛政猛于虎
感受到很浓的反政府了,十分喜欢这样说着a其实是在骂b的手法!看得很舒服!
比所谓的怪兽片好看很多
韩国人在技术上已经远远超越我们了;故事有些破碎。
还不错
恩 感觉矛盾的片子
要不是班会课看的 估计这辈子都不要看。。
奉俊昊颠覆了好莱坞传统的怪物题材灾难片,亲情、政治讽刺、社会批判和黑色幽默交替出现,让人看了大呼过瘾。宋康昊和裴斗娜演技大赞,配乐代入感足够。随着孤胆英雄的缺席,一次次慢镜头下的蓄势待发只换来让人捧腹又心酸的无厘头失误,小人物的无力与脆弱和政府的冷漠不作为形成鲜明对比。(8.0/10)
韩国很有代表性的一部怪物电影,很不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