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到游本昌,估计很多朋友的第一印象就是想到他的济公形象,没办法,游氏的济公简直是深入人心啊,也算是中国内地电视剧时代上的经典人物了。
而现在没想到在息影了挺长的时间后,游本昌居然又出现在电影中了,而且还是一个喜剧片《大片》,讲述了一个电影剧组内发生的种种稀奇古怪的事,在游中,游本昌不仅与于谦有戏搭,而且居然还与香港知名演员吴孟达进行了合作,从而将喜剧气氛捧到了最高潮。
想一想就知道了,游本昌是那个时代中国最出名的喜剧形象,而吴孟达也不甘示弱,曾经与周星驰成为香港喜剧片时代的票房保证,特别是他们俩合作的大话西游和少林足球,更是无数人带去了难得的欢乐。
而这就是喜剧明星们的魅力,不管过去了多久,他们的形象依然有着很强的生命力,一直留在了人们的脑海中,被人们深深记住。
对于那些喷子,我就问你你能做到?
就会喷人,多照照镜子去吧,看看自己的毛病再去评论别人,说不定你会羞愧的自杀,哼。
这电影蛮好,有点寓意,笑点也不算少,总的来说还好。
作为你们这种喷子,你们有点脸哈!
自己一天天无所事事,光想着对别人评头论足的,拿出点资本,让众多网友看看
不知道注册豆瓣多久了一直在看书评看影评,从来没有评论过啊,今天终于要说了啊,内伤很重,不得不说啊,端午才看的山居图啊,今天又是一次灾难啊。
看了一眼海报就去了,冲着达叔和谦哥去的啊。
和基友一起去的啊,好基友不容易啊。
看完他只说了一声“我艹,终于tmd结束了”。
我很尴尬啊,结果后排也这么说啊,其实我也这么想啊。
整个片毫无笑点啊,偶尔能笑的地方感觉也是在隔靴搔痒啊。
回来看影评啊。
竟然各种四星五星啊,还是职业影评啊,您不是在秀下限啊,您是没上限啊。
我是普通观众啊,为什么就看不出任何亮点呢。
难道这种片不是拍给大众的吗,其实泰囧当时还是笑的很开心的。
屌丝片的逆袭,小制作大梦想,我也知道啊,您的影评咋一点细节都不提呢。
您完整的看过整部电影吗。
剧情很拖沓啊,很拖沓啊。
看一会就得玩一会手机啊。
毫无衔接啊。
包袱很无趣啊。
而且男主角的表演超烂啊,各种没节操啊。
请了的各路大腕虽然演的都很卖力,但也挽救不了一个糟透了的剧本。
所有的小制作都有大片的梦想啊,但您的好好拍啊,好好演啊,看看人家疯狂的石头,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无力吐槽了。。
这不电影带给我的感动很难超越毕业时学弟学妹们上传到网上的微电影啊。
终于清闲下来,想着看场轻松点儿的电影,用朋友的电影票根到八月照相馆领了两张电影票,正好是部喜剧片。
除了吴孟达、于谦、游本昌这些老戏骨之外,最深入我心的就是扮演厨子的王宁。
第一次看王宁的戏,还是他演的话剧《乌龙山伯爵》。
有的喜剧演员用尽浑身解数也只是让观众觉得刻意和乏味,但王宁却不一样,他是个天生的喜剧演员。
王宁在《大片》中堪称一个“表情帝”,卖萌、扮酷、耍贱等神态配合无节操的造型,他也算是为了《大片》献身了。
虽然名字叫《大片》,但其实这是一部围绕小人物展开的片子。
不管是戏中的人物还是剧情都看似荒诞不经,可也是在这种插科打诨的表演里我收获了最温暖、最朴素的感动。
在这些小人物的喜怒哀乐中,我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导演和小花之间朦胧温暖的爱情,群众演员父亲和导演之间浓浓的亲情,厨子、剧照、小花和导演四人因为梦想而愈加坚定的友情,都让我在捧腹大笑之余流出眼泪。
这就是这种温情小电影的力量,虽然没有好莱坞大片的特技效果和复杂剧情,但它让我边笑边哭着把它看完。
还有不得不提的一样,《大片》取景的都江堰太美了,忙完这段一定要去都江堰走一走,还可以用上电影票附赠的携程网电子卡和消费券。
《大片》笑料是足够充分的,表演也是完全及格的,剧情也是合情合理的,用一种恶搞但不失严肃,荒诞但不缺真实的手法表现出了一群追求电影青年的极致狂欢,有人读懂了恶搞,有人感受到了梦想的正能量,有一点是相同的,他会让你笑到,对于一部喜剧片来说,这也就足矣。
影片在后半部分的致敬环节是相当富于自嘲精神但相同又万分的别具一格,当一众PS的电影海报一张张呈现在观众眼前的时候,我们不仅仅可以看到这种恶搞带来的欢乐,还有就是剧中主人公以及导演所一直想要的这种对于好电影的追求与期望,对于影迷来说,这是一种万分黑色幽默式的致敬。
前几天有幸看过这个电影,作为一个笑点偏低的女汉子来说,有的情节还是挺爆笑的,王宁是个活宝。
但是,也抵不住这电影是个烂片的事实。
满心欢喜的上豆瓣,以为可以看到广大豆油的吐槽,没想到这片子人气太低,都是电影公司请的水军在刷,本来想给三星的,一怒之下给了一星!
如果烂片烂,还不让人自由吐槽,那它的存在还有什么意义。
对了,导演,超越泰囧什么的就不要想了,虽然我也不喜欢太囧,但是人家好歹剧情还算饱满,还有黄渤和宝宝的精彩演出。
对了,女猪长得可不就是一群演的样?
还没有那个护士妹儿长得乖还有女猪的斗鸡眼还有治么?
早发现早治疗啊,以免影响星途啊!!
达叔,不是主演,不要拿达叔当噱头,达叔的演技没得说,周星驰和吴孟达的搭配是一代人的电影记忆!
一星给达叔,一星给免费看的电影
一直很喜欢达哥,以前星爷经典的影片中他是必不可少的。
但是前一阵子两人闹得不愉快,加上《西游降魔》也没有他的出演,还以为达哥不会再复出了。
不过前一阵子突然看到达哥要拍《大片》,当时很兴奋,想着一定要看一看。
总的来说《大片》是一部很不错的电影。
不仅有搞笑的剧情,还有很多残酷的现实。
尤其是在最后达哥所扮演的导演父亲出现后,剧情由搞笑转成感人,过度的很不错。
小花、厨师与剧照的跟随也是导演成功的坚强后盾。
虽然导演一度要抛弃他们,但是在父亲的劝说下,他们终于团结一致,开拓出自己的天地!
另外,购买电影票的时候投资方会赠送礼品给大家,内容我大致看了一下,礼包很丰厚啊!
给力!
我喜欢旅游,这次就有国航的优惠。
每次都有20元的折上优惠,再加上800公里的额外里程奖励,真是大礼啊!
看电影的同时就可以享受到这样的优惠,的确是第一次的说。。。
从2012年末贺岁档问世的《泰囧》、《十二生肖》到今年上半年大卖的《北京遇上西雅图》、《致青春》等多部大卖电影,虽然这些在市场上取得了不俗票房成绩的电影题材各异,但都同时保留了一个很大的特色,那就是充满着大量的喜剧元素,这些通过嬉笑娱乐的方式来讲述一段故事、彰显一段主题的电影无疑是时下最具票房潜力的,而时下正在热映的《大片》无疑恰好就是这类电影的典型。
电影《大片》主要讲述了一群怀揣着电影梦想的草根小人物试图努力通过各种途径获取成名却遭遇了一系列让人啼笑皆非的故事。
片中以风靡全亚洲的鸟叔为核心人物,四位身份、性格、都迥然不同的小人物为主人公,用一种关注社会中普通草根生活与梦想的宗旨而展开情节。
值得一提的是,该片另辟蹊径地摒弃了在彰显大梦想时死板说教的风格以及沉重严肃的氛围,用一种更加欢快轻松方式的描述了最底层人的可悲可叹的生活,以至于可以让观众在观影的过程中达到笑中带泪,泪中含笑的极致体验。
或许这是大陆近年来在影视行业沉淀数十年后的爆发的新瓶口,平淡忧郁中带给希望,这也是喜剧魅力的所在,而此前还有业内人士表示“这正是导演向飞所追求的精神和情感上的共鸣”。
近年来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泡沫经济复苏,娱乐行业有人欢笑有人哭,我们都知道世界上百分之九十的财富掌握在百分之七的人手里,经济危机是一个笑谈,没有战乱,娱乐行业生生不息。
娱乐行业说穿了就是投资交易的行业,令人感叹的是它并不是以回报的多少来决定成败。
尽管有些电影是文艺的,深沉的,经久的,它还是改变不了一个血淋淋的事实:没有投资,任何电影都不会问世。
在这个大前提下,《大片》正是描述了这个阶层的社会现实,人潮中涌出无数的双手企图想抓住攀向名利的绳索,你可以看见片中导演四处拉投资的狼狈,你或许会鄙视小花为获得女主角演出机会的种种行为,你也许为大厨和摄影的“轴”噎到无语,或许你就是这样一个人,所以说这部作品以搞笑开始以文艺结束。
很多影评人称,《大片》在有益看齐《泰囧》,当然这种看齐不是体现在票房在要与《泰囧》一较高下,毕竟《泰囧》是一部难以复制的现象级电影,甚至可以说是内地电影史上的一个奇迹,这也是许多业内外人士所始料未及的。
当然,就影片的演员题材、阵容、剧情等诸多因素来看,两部影片可谓实力相当,《泰囧》主打内地三大当红笑星王宝强、黄渤、徐铮,话题与号召力不容小觑,而《大片》则选择了吴孟达、于谦、句号、董立范等众多两岸三地的资深实力派喜剧戏骨,在票房号召力得到保障的同时又附加了刘芸、王宁等新晋科班出生的喜剧演员,可谓老中青三代喜剧演员的一次大集合,看点十足。
尽管两部电影有着很多饿相似之处,但不得不提的是《泰囧》在整篇旋律中更倾向于搞笑,而《大片》则在搞笑之余则掺杂了写实。
我们每个人的身边不会都有王宝强这种憨傻笨的人物,但我们总会怀揣着一些看似远大却又真切强烈的梦想。
回到前面所言的细节问题,《泰囧》几乎彻底倾向于为搞笑而服务,而《大片》还在内容上下足了功夫,剧情紧凑、悬念迭起、思想饱满,短短的几十分钟内讲述了电影行业不同人寻求的成名捷径,诸如制片人携款潜逃、女演员主动向导演行潜规则、婚外情跟踪等等各种现实中存在的热门现象。
不可否认,与一般喜剧电影相比,电影《大片》在喜剧元素丰满密集之余,还加入了更多温情感人的戏份,其中最值得一提的莫过于偏重对老年人的无尽关怀与爱护了,无论是吴孟达扮演的父亲为了满足儿子早日实现拍电影梦想的煞费苦心,还是片中导演在医院与一老人从不识到相知再到成挚友的过程,无不感人至深。
影片前半段的爆笑与后半段的温情形成鲜明对比,从而会让观众泪洒电影院。
08年钮承泽导演用一部“伪纪录片”《情非得已之生存之道》颇为自嘲地描述了小导演的生存之道,既辛辣又无奈,电影《大片》同样表现的是怀有大片梦的年轻人故事,只不过,它采用的是一种更为戏谑与颠覆的手法,在笑中带泪的过程中吊丝实现了逆袭,而导演则完成了致敬。
影片的故事很简单,怀揣着制作一部大片的梦想和激情,遭遇“投资方”不过是一场精心设计的骗局。
剧组成员顿时作鸟兽散,却有三名不明真相的剧组底层员工留了下来同导演募集拍摄资金,继续在“大片”之路上前行。
从整体上看,这是一部吊丝逆袭的喜剧,而从诸多细节上看,这也是是一部电影从业者血泪史的自嘲解读。
《大片》从风格上来看,这是一部玩尽了混搭的影片,嬉笑怒骂皆成文章,你很难界定它究竟属于哪一种类型,或许也可以把它归结到很多类型片里。
导演向飞用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对整个导演行业,乃至社会,都进行了种种犀利的解读,在影片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笑料百出的场景,也可以看到诸多经典致敬的CULT元素,与此同时,影片涵盖的人物百态几乎就是如今这个时代的缩影,有见利忘义的电影投资人,有让人哭笑不得的黑道大哥,有心事重重的富婆……但最重要的是,有一群极具正能量的二逼青年,他们用自己的无畏与无惧,带观众进入这样一场极具冒险与热血的追梦旅途中。
影片从老父亲的自白开始,期间穿插了多个主题,有亲情、有梦想、有欺骗,也有无奈,而更多主题则是通过一种戏谑的方式展开,导演用无所不用其极的笑料来让观众看到这群青年的坚持与难能可贵,在影片中,盒饭小哥当起了制片人,临时演员成了女主角,拍摄花絮的做了专业摄影,黑帮大哥玩起了正能量……这种近乎夸张的表达方式都在某种层面宣告着导演的的野心,有着敢于直视一切的勇气,在这庞大的格局与人物颠覆中,导演完成了自己对于电影圈辛辣的嘲讽。
可以说,《大片》既有新兴导演的锐气与冲劲,又有着先天不足的缺乏老练,导演的故事很新颖与独到,但在故事的整体连贯性上,又是有所欠缺的,但比较让人欣喜的是,剧中演员的出色表现让影片在笑料上是做足了功夫,无论是导演的本色出演,或是刘芸等新生代的卖力演出,甚至于谦等资深演员,都跳脱出以往形象,给了观众最强烈的惊喜。
影片的喜剧效果是毋庸置疑的,而在影片后半部分,导演还玩了一把致敬,在让人目不暇接的COS中,导演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出自己的大片梦,以及剧中人的那种可贵的电影梦想。
对于大片来说,描写情非得已的生存之道是一种戏谑,也是一种自我激励,导演用这样一种欢笑与泪水齐飞的方式向我们传递了这个时代的无穷正能量,有梦想,有闯劲,这就比任何东西都珍贵。
说实话,这部喜剧我笑了不止一次,但真正打动我的还是老吴最后那段煽情。
吴孟达是绝对的演技派,没有了周星驰他依旧可以演得很好。
只不过,很多人都忽略了周星驰也好,吴孟达也罢,其实,很多港台明星之所以能够走红,另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的声音角色扮演者。
没了石班瑜,星爷便落拓失色。
没了御用配音,后果不言而喻。
如佛经中讲:色、声、香、味、触、法。
个人认为就目前主流电影而言,一般只涉及:色、声、法。
没了好的声音演绎,等于缺了三分之一。
不禁让人怀念老一辈的译制片配音演员及老译制片,尤其是《虎口脱险》。
至今,尚荣先生那句流利的“斯丹尼斯拉斯拉佛”,仍时常在耳畔回响。
路易德菲奈斯饰演的指挥家在中国观众中之所以深入人心,配音演员绝对功不可没。
就此功效而言,还有如童自荣声音版的《佐罗》等等。
依稀记得年少时有个电台的节目叫《电影录音剪辑》,个人相当喜欢,很多对电影的回忆都来源于此。
后来,随着俗务渐多便没有再专门聆听那个节目,也不知现在是不是还有。
真心的建议有兴趣的人,在第二次欣赏一部电影并评估其优劣的时候,关掉画面,只听声音。
或许,会有不一样的收获和认知。
有些段子不错,但煽情太过。
有点意思 但是整个剧明显没hold住。
2013.08.28
希望越来越好,给颗鼓励星
实在看不下去。真的是导演能力问题,没那本事就别自编自导自演还是男一号啦。其实有的点是可以笑的,但就是笑不出来。
被戳中 看到医院里的老人写出来和导演老爸一样的欠条就憋不住泪了。这部片应该有更高的评分
敢不敢再瞎一点???!!!
支持一下。
好看致敬星爷
挺有意思,就是太乱了
满眼荒唐事,暗藏辛酸梦
又看了一遍,我觉得可以四星
我还看哭了 真的觉得可以
豆瓣上的人民都好矫情好装13 ,喜剧片在我看来能让我笑就是好片子~
相声段子凑成的电影?呵呵
冲着谦哥看的,我没觉得拍的差,挺感人的,哭半天
一直搞笑就好了,扯亲情就不好了。
积水潭医院急诊楼输液室里墙上挂着的电视,么法调台,好难看,真难看的烂片
功力不足啊
用心的片子,可以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