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话影评:好看两句话影评:如果你对演员有信心的话,这个电影不会让你失望。
这是部靠演员撑起来的电影。
三句话影评:真别当3D电影看,把3D眼镜摘了看效果更好。
故事主线很明朗,如果不对照原著看,没有明显的硬伤。
如果抱着看烂片的心理来看,那你就会失望了,最起码比《三枪》好看很多,心理有数了吧。
第四句话:没有哪个导演喜欢拍烂片,花个上千万上亿的,故意拍一个烂片,除非是导演脑子有病。
我真的是很难用简单的几个形容词来描述这部电影。
这个···不是说拍的不好,而是导演在迎合观众这个层面上做的还不够。
但的确他是有自己想法在电影里面的,在特效制作,魔幻的环境氛围,服饰道具,台词,还有音乐都可以看的出,这个电影是下了功夫的。
看完不会说你觉得这个电影票不值就对了。
第五句话:个人是很支持国产电影的,特别是内地电影,虽然一直没有看到很优秀的电影出现,看真的可以看到我们的导演在很努力的尝试一些新的类型的电影或者是新的视角去讲述一个新的故事。
这个方向是可喜的。
而且觉得用正面的情绪去面对现在这些电影中的不足才是可贵的。
比如一个小孩子,我们去鼓励他,善意的告诉他哪里还需要努力,可以做的更好。
尝试着用更宽容的心去接受我们自己的电影。
第六句话:我喜欢的几个情节:1 翠花不断地提醒唐吉可德:“我叫翠花,不叫香香公主”2 唐吉可德手执一朵花对着坏人们说:“我就用这个 让你们三招” 那种情怀啊3 “我是司马迁的第十四代传人司马万”4 “你叫很三,那你哥哥一定是叫很二吧”第七句话:有待改进的地方:1 演员太出彩,故事显得有点散。
2 镜头运用方式不够流畅。
3 3D技术方面的确是欠缺的太多了。
虽然整个片子的基调都定在喜剧的层面上,但是就像是一本漫画书,总会有让人感触的地方,特别是在这感触点上大家早已有了共识。
从开头唐吉可得就严肃的说明了自己的宗旨:精神。
一直活在自己虚幻的世界中 ,当把现实与虚幻的界限模糊了,大侠就真的是大侠了。
最后的结尾是因为情感上的慰藉还是因为理想的实现,唐主角不再有了自己的世界,反而因受他影响的奴仆出现幻觉,当一个人能改变另一个人的时候,重要的已不再是最初的初衷,而是被改变之人会怎么延续吧!
中秋节前几天,男友特别兴奋的告诉我,他在微博抢到了中秋节和导演阿甘近距离接触的机会,包括参观阿甘的工作室,与阿甘一起观看他导演的中国首部3D巨作——《唐吉可德》的40分钟内容,期间将与阿甘一起喝咖啡,观影后与阿甘讨论电影,然后阿甘会亲手包饺子给我们吃。
这个一共只有10个人的机会,我男友抢到了2个,于是我们特别期待那个日子的到来,虽然我并没听过看过神马阿甘的电影。。。
那天,我们按照手机短信确认的信息地址赶过去。
到朝阳某个BUS站,距离终点还有2站地的时候,我们决定打车过去,可是上了三个车,居然没有司机知道那个叫做环铁艺术城的地儿。。。
好不容易等来了BUS,到目的地的时候,那可真是一片荒芜啊。。。
男友拉着我一直往前走,大家能够想象么?
黑乎乎的路上没有任何灯,连个人影都没有!!!
偶尔有几辆过去的私家车。
走了大概20分钟,我已经风中凌乱鸟。
奈何男友说已经占用了人家的名额,我们要重信守诺。
于是只能继续风中凌乱的向夜得更深处迈进。。。
此间省略形容环境阴森晦涩的描述2万字。。。
我们在外面等了十几分钟,有个貌似助理得人过来把我们带进某个貌似工作室的地方。
上了2楼,安排我们入座,此时已有一男一女坐在位置上。
(如果带上楼称为参观所谓的工作室的话)等了十几分钟,又来了2个男的,于是观影开始,助理帅哥发给我们每人一个3D眼镜。
片子看了大概40分钟,内容暂且不透露。
总之对于我来说绝对不会去看这种让人昏昏欲睡的烂片儿。
(观影期间未见阿甘,未有咖啡,连白开水都木有一滴!!!
)观影后助理帅哥询问我们感受,冠冕堂皇的说了几句,此时后面的一男一女忍不住问下面是否还有活动。
助理帅哥平静的说到:“导演比较忙,今天没办法过来,大家可以自行回去了。
”想到还要穿越漫长的近半个小时的时间,从阴森恐怖的可以拍鬼片的地方到能够见到TAXI影子的有路灯的地段,我就寒毛直竖。
此刻助理帅哥却无声息的消失了。。。
幸好一男一女2个好心人手机里有黑车司机的电话,于是我和男友才得以平安返家。。。
这就是偶与阿甘导演的“近距离”接触经历。。。
提醒各位小盆友,参加活动要慎重昂。。。
以前我看电影,我总是喜欢看一下别人的评分,虽然大多时候,这是不错的办法,能让我没有去浪费生命看一下无聊垃圾没有内涵的电影。
在看这个电影之前,我也看了一下评分,本来是不打算看,不过幸好我手贱了一下,打算看一会儿,如果不好就关掉,然后就没有关掉。。。
虽然从剧情动作上以及场景布置等等,我不得不承认是相当的粗糙。
但是目前中国电影都流于表面,我看完电影丝毫没有心灵上的颤动及共鸣。
这也许是我比较没欣赏水平吧。。
特别喜欢结尾的那段台词:“我就是一个疯子,生下来就是,在你们眼里,我只是一个没有能力的疯子傻瓜而已,但是事情总要有人去做,既然那些有能力的聪明人都已经躲起来不做事,我只能勉为其难了,如果这条街上的每个人都保持沉默,我相信这个世界一定鸦雀无声,我们今天来,就是要让那些有能力的聪明人看到,在这个世界上,还有像我这样头脑简单的傻瓜,遇到了危难不会袖手旁观,坚信邪不压正的简单道理,没错,我是来送死的,但是为了翠花姑娘,为了街上的所有人,该来我还是要来的。
” 最后结局也是桑丘接下堂吉诃德的使命——继续当一个“傻子”。
总有第一个勇于吃螃蟹的人,也许他们没有什么大能,但他们有勇气,也即是电影里面所说的精神!
人没有了精神,那是什么?
就是能让人妖、行将草木的老头、溜须拍马之辈以及丑陋不堪之流横行于世。
这是麻木不仁以及沉默的悲哀啊!
这也就让我想到了鲁迅的那句话——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3D,没去电影院看。
中国版《堂吉诃德》,想起孟京辉的话剧版。
有疯子,有傻子,还有很多内地的熟面孔。
有点二,但是最后结局那段挺具有现实意义的。
有时候,聪明反而是“魔障”。
101214晚外公家
我姓唐,名吉,字可德。
《管子·内业篇》里讲,不可止以力,只可安以德。
父亲希望我认真读书,做一个顺应时代,善于赚钱的劳心者。
而我却更沉迷于武侠小说,我一直在想,爷爷传下来的这杆霸王神枪,有多长时间没有用了?
我要做一个云游大侠,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行侠仗义,除暴安良,而后流芳千古……前两天我问弟弟,你知道堂吉诃德的故事么?
他说,嗯,就是那个满脑子都是幻觉的傻逼,全是不现实的想法,跟风车打仗。
我说没错,小的时候我也听老师和长辈说,堂吉诃德是一个不识时务的疯子,他的故事用来讽刺了那些空有幻想,不切实际的人,是一个典型的被嘲笑的反面人物,不过现在大家对这个角色宽容多了,很多人肯定他古典唯美的中世纪骑士精神,视他为一个敢于行动,正义勇敢的人。
老弟狐疑的嗯了一声,接着看83港版的射雕英雄传。
我问自己,堂吉诃德这样的人来到中国会是怎样的境遇。
面对这样一个圆融粘稠如嚼烂的泡泡糖一样的社会,堂吉诃德所面临的痛苦和危险,肯定要比面对死板而守规矩的风车巨大得多。
多亏电影给了我一次思考的机会,堂吉诃德的精神横跨欧亚来到中国,附体在一个出身背景相似的人身上,这正是测试堂吉诃德精神在中国的可行性发展的一次尝试。
依据电影这个媒介的需求,这次尝试是成功了,堂吉诃德成功的从一位理想主义者成长为知识分子,唤醒大众推翻强权,抱得美名与美人。
但现实中,一个堂吉诃德想要在这个时代生存都是极其困难的,更别提有机会获得话语权和女人的青睐。
一个被认可的堂吉诃德身后,必定躺着一万个被嘲笑的堂吉诃德,可谓一堂功成万堂枯。
他们想要成功,拥有了必要的思想和能力,还要攒好足够的运气,这可不比中彩票容易,但堂吉诃德们明知如此,依然自我执着的前行,不以个人成功为目标,而以弘扬公正为己任,我认为这种精气神,就可以称之为公民意识。
此刻,我就找到了这个问题的答案。
堂吉诃德精神在中国存在的意义,就是打破沉默、召唤正义。
即便现在大部分小堂吉诃德们还很幼稚冲动、任性愤怒,但这种精神也是值得肯定和赞赏的,更不应该招来“愤青”“不且实际”等自以为成熟的冷漠回应。
给堂吉诃德们多一点时间和空间,其中就会有多一些堂吉诃德长成为参天大树,日后为我们顶烈日、挡风雨。
最后,再引用影片里主人公说的一段话。
面对敌人骂唐为疯子时,他说:对,你说的没错,我就是一个疯子,生下来就是。
在你们的眼力,我只不过是一个没有能力的疯子、傻瓜而已,但是事情总要有人去做,既然那些有能力的聪明人都已经躲起来不做事,我只能勉为其难了。
如果这条街上的每个人都保持沉默,我相信这个世界一定鸦雀无声,我们今天来,就是要让那些有能力的聪明人看到,在这个世界上,还有像我这样的头脑简单的傻瓜,遇到危难不会修手旁观,坚信邪不压正的简单道理。
现在,这个世界更加需要这样的堂吉诃德,请允许我奉他为优秀公民。
国庆节回老家,跟康同学和她的同事一起吃饭。
康同学的同事一直念叨“唐吉可(三声)德”要上映了。
我纳闷道:“是堂吉诃(一声)德吧?
”康的同事纠正说:“不,是唐吉可德。
唐吉可德是国产的一部电影,3D的哦。
”柯呃——可,三声可。
唐吉可德,普通话歪念,听上去跟我们家乡话正儿八经念一样——这样的读法让我想起文学巨匠莎士比亚,莎翁的名字用我的家乡话读法听上去就像是在问一个科普知识问题——“啥是逼呀?
”话说,在今天以前我还没看过3D电影呢,因此一直在影评界低三下二抬不起头来。
从今天下午十七点四十以后,土老帽韦哥终于可以扬眉吐气的高呼:“我看过3D电影啦!
我看过3D电影啦!。。。。
呃,什么3D4D,原来不过如此。
”导演。。。
唐吉可得圆了我的3D梦!
谢谢阿甘老师。
不管3D的二哥是不是2B,在烂片中使用新技术高科技都是应该鼓励的,这也是我给阿甘老师的 《唐吉可得》打一星的原因。
编剧。。。
我记得去年冬天在电视里看过俞白眉的访谈,他说他刚出道的时候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写剧本,一写就写好多天。
房间里有几个地铺,有储备了几个月的粮食,写作的那段时间不下楼,不和任何人交往。
几个月以后出门,看见邻居和路人,不由自主的就想冲对方笑。
那种笑是一种久闭后看见同类时的表达欲望。
那段话说的我怦然心动。
从此对俞白眉非常有好感。
当时我想,有这样创作经历的人,内心一定踏实安详,写出了的作品一定真诚深刻。
不料今天看完电影出来,一看编剧的署名,竟然是他!
他竟然写出了“唐吉可德”这样的神作!
难道他就不怕塞万提斯先生泉下有知,托梦抽他耳光吗?
郭涛先生。。。
很早以前我发现,郭涛先生自从主演了《疯狂的石头》以后就不会演电影了。
表情和声音常常用力过猛。
我们笑点真的那么低吗?
我们需要的是幽默,不是胡闹。
拜托你真诚一点行不行?
大屏幕上你丑态百出,电影院里所有人都绷着脸面无表情,这种情景是很尴尬的!
故事。。。
还有比英雄救美女,然后美女嫁英雄更无聊的故事吗?
再说了,郭老师扮演的唐大侠一点都不像个英雄。
如果有哪个美女爱上这样脑袋被门挤过的英雄,那她的脑袋就一定被驴踢过。
故事结局,桑丘说唐大侠的梦想就是归隐田园,男耕女织!
我操,丫的梦想不是打通任督二脉,武功盖世、天下第一吗?
什么时候又成归隐田园了?
他就是从田园出来的归隐个球啊归隐?
另外插句闲话,我有个中医朋友,我曾经真诚的向他打听过打通任督二脉这件事。
老先生考虑良久决定告诉我真相:“任督二脉是不可能打得通的。
如果真的打通了,结果很可能是大小便失禁。
”——所以,各位大侠还是小心为妙。
总结:这部电影告诉我们:1.围观的永远是群众,群众里永远藏龙卧虎;2.要想造反打倒有权有势的个人和团伙,又傻又疯又笨又色都没关系,关键是要会演讲有煽动群众的口才,据说我们D就是这么夺天下的。
嘘再说就跨省了。
这部取材自塞万提斯的巨著《堂•吉诃德》的电影名叫《魔侠传之唐吉可德》。
电影一开场,主人公自报姓名“本人姓唐名吉字可德”的时候,我不由产生一种观看诸如《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等恶搞影片的心情,坐观导演会将如何故作声势地塑造“堂•吉诃德”这个经典人物,并且如何在中国古代的背景下讲述发生在17世纪西班牙社会的故事。
个人觉得国人在向欧美电影学习拍摄此类大制作魔幻电影的时候,总有一种画虎不成反类犬的感觉,往往是单纯为了追求场面的宏大而虚张声势地对场景加以渲染和制作,却忽略了艺术作品最核心的东西——人物的精神气质和影片的内涵。
我正是抱着这样一种不屑和鄙夷的心情开始观看这部电影的,而影片一开始,唐吉可德为牧羊人“行侠仗义”和恳求乞丐为其打通经脉以便成为游侠之士等荒谬情节,确实印证了我的想法。
然而,随着电影情节的逐步展开,我开始正视这部《唐吉可德》了。
如果抛开制作技术这一因素而言,这部电影在塑造唐吉可德——沉浸在骑士文学中不能自拔的疯癫绅士的形象上不无可取之处。
表面上,这个滑稽可笑的骑士似乎永远活在自己幻想的世界中,对现实社会的人情冷暖和世事险恶一窍不通,荒唐地认为自己有一身天下无敌的本事能够行侠仗义,凭他一副锈迹斑斑的盔甲和瘦骨嶙峋的老马就能游走天下。
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发现甚至敬佩该人物身上的正面品质。
比如电影采用的“风车之险”的经典情节,唐吉可德在看到风车扬起的灰尘时将其当成敌人的千军万马,不顾仆人桑丘在一旁“那只是风车而已”的提醒,骑着瘦马“爪黄飞电”冲锋杀敌,最终却被风车弄得遍体鳞伤。
作为观众,在感慨他的荒唐可笑之余,我亦不禁为唐吉可德一脸严肃、正义的表情所打动。
因为和很多同类电影和文学作品塑造的滑稽人物形象不同,此片中的唐吉可德并非故意装出一副大义凛然的样子糊弄别人,或是一副荒唐可笑的嘴脸逢迎他人,而是发自内心地认为自己在行侠仗义。
又如在解救被他假想为“香香公主”的翠花姑娘时,唐吉可德的一段台词:“我就是一个疯子,生下来就是,在你们眼里,我只是一个没有能力的疯子傻瓜而已,但是事情总要有人去做,既然那些有能力的聪明人都已经躲起来不做事,我只能勉为其难了,如果这条街上的每个人都保持沉默,我相信这个世界一定鸦雀无声,我们今天来,就是要让那些有能力的聪明人看到,在这个世界上,还有像我这样头脑简单的傻瓜,遇到了危难不会袖手旁观,坚信邪不压正的简单道理,没错,我是来送死的,但是为了翠花姑娘,为了街上的所有人,该来我还是要来的。
”很明显,唐吉可德并不属于那种丧失理性的愚蠢的疯子,他有着自己对现实世界的价值观和对理想的信仰。
且不论其行为是否癫狂,单纯这种严肃认真的追求理想的精神也足以让人敬佩,而这也正是原著《堂•吉诃德》给我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
原著中,堂•吉诃德是个没落的绅士,由于沉浸在骑士小说中不能自拔,而自认是一介游侠义士,把锄强扶弱、伸张正义的骑士精神作为自己信仰,在老马驽骍难得和傻仆人桑丘的“辅佐”下,开始闯荡世界。
即使受到世人的愚弄和耻笑,他仍旧是一副“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世人看不穿”的心态,坚持自己所信奉的正义,在唐朝背景下饱读诗书并在游走天下时遭遇玄武堂的阴险之徒的唐吉可德所坚持的精神与此实有异曲同工之妙。
我们尝试去理解塞万提斯塑造堂•吉诃德这一形象的良苦用心,这个滑稽荒唐的人物究竟是讽刺的对象还是讽刺者?
是可笑的疯子还是可悲的英雄?
如果就其不分现实与幻想,硬是把自己当游侠、把风车当巨人、把客店当城堡、把农村姑娘当与自己定情的公主贵人的疯言疯行而言,使人的耻笑和讥讽确实情有可原。
然而,难道我们判断一个人是疯子还是英雄的标准仅仅是他是否符合同时代的潮流而不论这种潮流是否高尚和符合人性?
我们不得不承认,英雄在思想和行为上往往走在同时代人的前列,甚至常常得不到当时社会的理解和认同。
而堂•吉诃德恰好具备了这种精神气质。
堂•吉诃德虽是一个滑稽人物,但他并不是作为一个懦夫的形象而和真正的骑士形成对比的——相反,他具有所有骑士应该有的胆量、精神和渊博的知识。
他之所以可笑,是因为时代的衬托,因为它信仰了绝大多数愚昧和庸碌的人所不信仰的东西,于是遭到来自整个社会的排斥。
令人更感滑稽的是,他半路收纳的侍从桑丘•潘沙竟然也愿意忠心耿耿地跟随这个疯癫的主人,并相信他将会让自己坐上一个海岛的总督或是国王之类的宝座,在听到主人不着边际的理想和教诲时还敬佩得五体投地,感激涕零地亲吻主人的手和铠甲。
我想,不妨可以认为桑丘是真正意义上的傻气,缺乏基本的理性和辨别能力,才会不像其他人那样鄙夷堂•吉诃德的理想。
在品味桑丘这个人物时,我们虽然最初看到的是他的傻,渐渐地却会喜欢上这个小人物。
与其孤立地看到他势利,淳朴,善良,耍小聪明,始终忠心耿耿地跟在主人身后,不如说他就是堂•吉诃德的另一面,时时刻刻提醒着堂•吉诃德现实的情况。
虽然电影在体现主人公的精神气质上与原著一脉相承,在结局的处理上,二者的格调却是有所不同的。
书中的堂•吉诃德在历尽挫折之后,最终仍旧一事无成,回到家乡郁郁而终,隐约象征着一种骑士精神的没落和消亡,在一种理所应当的气氛之余更令人感到无奈。
而对于电影的风车之险的取材,我个人认为既是创新也是升华之处。
除了唐吉可德初踏征程时大战风车的情节,电影末尾,拼死救得意中人翠花姑娘的唐吉可德却无奈脱下疯癫的铠甲,失去了激情的他决定从此以后走出幻想、直面残酷的现实,而此时他的侍从桑丘看见风车,却一脸毅然地让主人小心,自己骑着瘦弱的灰驴去与风车搏斗,不可不说是一个点睛之笔。
书中的堂•吉诃德和桑丘最终一身狼狈回到家乡,堂•吉诃德也最终意识到自己的疯癫并感到后悔,但是电影中此处的唐吉可德虽然同样在无奈之下放弃了游侠的疯狂理想,成为一个脚踏实地的现实的人,但是桑丘的举动却又让我们燃起了希望——就是这种精神并没有消失,而是转而激励着桑丘甚至后人去不断追求自己的理想。
即使与原著略有不同,我认为这个呼应并升华结局的处理非常成功。
生活中,也许大部分人大部分时间都是傻乎乎的桑丘,但是一旦受到某种精神的鼓舞,我们都有可能成为一个唐吉可德式的英雄,超越自己,勇敢、坚决地追求自己的理想和抱负,而不顾世人鄙夷的眼光。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电影对于原著具有中国特色的改编也可视为一个可喜之处而并非我最初认为的败笔。
把故事发生的背景从17世纪的西班牙转移到了中国的唐朝——盛世之后社会矛盾逐渐显露的年代,赋予了故事新鲜的背景,可以说是恰到好处地创新。
同时,电影大部分情节发生在唐吉可德与玄武堂诸人之间,以此象征着原著中堂•吉诃德游历过程中经历的所有事情,不得不说也是一个巧妙的浓缩。
总而言之,就人物形象的塑造和精神品质的刻画而言,我认为不论是《堂•吉诃德》还是《唐吉可德》,都成功地展示给读者和观众一个鲜明的堂•吉诃德,他是一个疯癫的清醒者,是可笑的理想主义者,是一个没有本事却坚持骑士精神的游侠。
电影纵然有许多不足之处,技术亦有待成熟,但都不足以掩盖堂吉诃德式的精神所带来的光辉。
《唐吉可德》,还敢再假点吗?
整个场景假的不能再假了!
做的跟游戏里的场景似的!
也就郭涛还值得一看了!
本来对林嘉欣期望值很高,结果太令我失望了!
好在还有刘桦!
整个一杯具加洗具!
荒诞与现实荒诞与现实其实并没有多远,他们相互交织在一起,让我们无法分辨。
生命中的敲钟人在哪里?
或许答案就在每个人自己的心中。
先不说郭涛的表演,最出彩的是王刚对桑丘的演绎,塞万提斯可能也没有想到自己笔下的不知名的小配角被一个中国人演的如此神似。
还有就是扮演道长的仁兄,台词说的那个顺流,不得不佩服。
当时一听他说“八卦门的当然是为八卦而来”就忍俊不禁,太有才了,呵呵。
一部电影,可以有很多看法。
只要有好的立意,都值得去尝试,现在很多的电影不都是褒贬不一么?
真没有见过几部大家都异口同声来评价好坏的片子。
这部电影也一样,很多人都说是一部烂片。
我感觉是太荒诞了点,但却有很多现实意义。
江湖是什么?
唐的眼中的江湖就是如同书中描写的那样,有云游大侠走南闯北,为民解难。
而现实中,他给人的感觉是个疯子。
最后的市集中的那段肺腑之言还是非常令人钦佩。
借来自: 捏脸大王南方 的评论中:“我就是一个疯子,生下来就是,在你们眼里,我只是一个没有能力的疯子傻瓜而已,但是事情总要有人去做,既然那些有能力的聪明人都已经躲起来不做事,我只能勉为其难了,如果这条街上的每个人都保持沉默,我相信这个世界一定鸦雀无声,我们今天来,就是要让那些有能力的聪明人看到,在这个世界上,还有像我这样头脑简单的傻瓜,遇到了危难不会袖手旁观,坚信邪不压正的简单道理,没错,我是来送死的,但是为了翠花姑娘,为了街上的所有人,该来我还是要来的。
”荒诞么?
或许这些话还是会让一些人不屑一顾,这里我想起一件自己经历过的事情,还是在部队的时候,探亲回部队的长途车上遇到有人用卑劣的手段骗钱,我站出来指出还被人误解为同伙,而当时我还穿着军装!
冷漠,有的时候并不可悲,可悲的是看不清楚自己。
就如同自己认为的现实在别人眼里却是荒诞不羁一个道理。
荒诞与现实并不遥远。
一路傻到底,在公路上看挺合适的
星星献郭涛
我只能抱着同情的心看完这部弱智电影= =现在演员接电影难道都不先看剧本的吗..
为了隐喻,5分~
我不觉得这是烂片,相反的,在这个荒诞的故事里,我很为那种傻气的精神所感动。我觉得这部影片是真诚地反映着原著精神、甚至进一步将其理想主义化、宣扬和呼唤这种精神的。正如那段台词所说,“如果这条街上的每个人都保持沉默,我相信这个世界一定鸦雀无声”。而总是要有人站出来当这个唐的。
原来给的4星.后来看到大家都1星2星的就改成3星了.因为最后说的那些话比较适合现在的社会.
看不懂的人自然不知道好看其实特效一般故事很不错
虽然电影不怎么样,但是有点寓意哦~~~那些沉默的大多数们,是可以看看的~~~王刚的桑丘是个大亮点,不亏是高手~~~
还是蛮搞笑的……
其实我觉得没那么差吧 特效还没那么好啊 就是不要宣传打着3D的名号
借着世界经典的噱头来演绎国内烂片的内容。
妈逼,3D效果还没有我家边上烧烤摊的电视好呢……
7分以上
2010-12-12: 有些事我们不能选择,有些事我们可以选择。
片子很一般。但是为了最后这段话“ 我就是一个疯子,生下来就是,在你们眼里,我只是一个没有能力的疯子傻瓜而已,但是事情总要有人去做,既然那些有能力的聪明人都已经躲起来不做事,我只能勉为其难了,如果这条街上的每个人都保持沉默,我相信这个世界一定鸦雀无声...”给4星!!!
很雷人,但还是有亮点的
生活在空想中,想法是好的,生活是悲剧的。这就是v1.0版的烈士
凑合也能看,远景和近景不协调,打架简直是村口斗殴,七八年前我刚开始看电影,看看还行。如果是个小成本,跑来解构名著,不管出来什么水平还是值得表扬的,但是我看了下当时阵势也不小,而且据说3D糟糕,那就该批评了
阿甘 你牛逼透了!
“我就是一个疯子,生下来就是,在你们眼里,我只是一个没有能力的疯子傻瓜而已,但是事情总要有人去做,既然那些有能力的聪明人都已经躲起来不做事,我只能勉为其难了,如果这条街上的每个人都保持沉默,我相信这个世界一定鸦雀无声,我们今天来,就是要让那些有能力的聪明人看到,在这个世界上,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