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古拉斯.凯奇的这部《后来》算是他今年的强档娱乐大片了。
看之前我听说了不少负面的评论,比如他表演一贯耍酷啦,比如情节上特别虎头蛇尾啦等等。
不过我对于娱乐片的一贯观点是故事不要刻意拔高,观众不要要求太多——一言以概之,看电影要懂得自己去看的是什么,只要表演吻合片中人物性格特色,节奏掌握得好,不沉闷,视觉效果棒,故事前后自圆其说没有硬伤,这样的动作娱乐大片就基本达到要求了。
如此想来,这部《后来》的故事竟然有很多让人惊喜的细节。
尽管情节说的是尼古拉斯.凯奇饰演的Christ能够看到与自身相关的两分钟之内将要发生的事情,貌似时间旅行类科幻题材;可在我看来,这简直就是对博弈论的一个视觉展示。
Christ做的与一个研究博弈论的经济学家做的也差不多:在限定条件之下,推导出未来发生的无限可能,然后比较这些可能的结果得出最优结论。
不过Chris不用像经济学家那样用电脑啊或者通过原始的数学公式手算,他是内在能力,生出来就能看见。
所以影片开始Chris在赌场逃离警卫追踪一节真是精彩得让人拍手称快!
这简直就是一博弈论机器人那!
尼古拉斯.凯奇在类似片段中的表演说“耍酷”也好,说“到位”也罢,按照故事情节,如果这样的提前最优选择是可能的,那生活就是这样神奇这样酷的,所以影院里观众才一边大笑一边骂着:这小子真是走了狗屎运!
后来电影在现实与推测之中反复跳跃,如果站在博弈论的角度看,整个故事就是在讨论可能性与选择的关系,那就完全合理完全正常了。
比较吸引我的一个细节是Julian Moore饰演的FBI侦探与Jessica Biel饰演的Chris女朋友Liz谈话,要她回旅馆房间后给Chris下药,但不能一进屋立刻下药,而是等待两分钟后再行动。
我反复思量这个安排是否合理:Liz一进门Chris来迎接他,从这时起他就能看见之后两分钟内发生的一切可能,所以不能在两分钟内下药;可是随着时间发展,Chris应该也能顺延看见三分钟、四分钟之后的一切可能啊。
电影中暗示的解释是Liz与Chris见面后,Chris进入卫生间刮胡子,所以他是只能看见与他自身活动相关物理空间内的未来可能的,Liz两分钟后下药的事因为发生在另一个房间,所以他看不到。
尽管这个解释还不十分完美,比如,假设Chris和Liz在旅馆门口谈话一分钟才进入卫生间,而Liz刚好在2分59秒下药,那在一分钟这一时刻Chris还是能看到Liz下药的举动的;再比如,后面Chris进入仓库推断一切可能从而找出最优行进路线的时候,他的“可视范围”是不受物理范围限制的。
这个细节上的偏颇是影片理论体系的一处硬伤,其目的性只是为了表现Liz对Chris的感情,其实可以删除,不过加入倒也不影响影片整体的博弈体系。
对于很多人讨厌的虎头蛇尾的结尾,我个人竟是非常喜欢其中的某个元素的。
Chris运用自己的超能力,在每个两分钟时段都做着一切最优化选择来实现一个最完美最正确的未来,可最后竟然发现每一步的完美走入的仍然是灭亡的结局。
这种博弈论中阶段性正确与整体正确的悖论再一次通过具体的故事被视觉化——人在对未来做推测的过程中每次都是竭尽所能选择最优行动方案的,但由于“幸运”这个因素的扰乱,即使每一步都做到最优,最后可能还是负负得正选了最错的一条路。
其实如果故事减少动作片元素而把力量都放到这个悖论上来,深度也可以上去,有趣性也能增加不少。
不过还是那句话,对于娱乐片要有娱乐片的标准,如果你接受了《后来》这个故事的前提限定,不上来就因为“一个小人物被FBI找来拯救世界”这样荒谬的情节所吓跑,那么这部电影还是有很多值得玩味值得体会的地方的。
部分内容刊登在《电影世界》杂志,如转载请注明。
从头到尾道德绑架。
不会求人?
不会好好说?
三顾茅庐没听过?
你利用人家的善心怎么说?
你破坏人家的生活怎么说?
也就是尼古拉斯脾气好,搁我我早投奔恐怖分子炸死你们了。
现实中这种人也是极度的可恶,自我陶醉自我感动。
你拯救800万人跟我什么关系?
ZF发给你钱这是你的责任凭什么要转嫁到我身上?
我强我活该?
你弱你有理?
你可以来求我,可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但是你不能对我用强。
凭什么?
我有超能力我就是神,我不杀你就已经说明我是好人了,你还来挑衅我?
你觉得自己是个什么东西?
一见钟情在现实中实在难见,但是在电影中却可以让人津津乐道。
尼古拉斯•凯奇是一位能吸引众多人眼球的人物,在电影里,他所具备的超能力让人羡慕,但是,总得发生什么。
爱情,是一个经久不衰的题材。
于是,他便用他的超能力,遇见了爱情。
山间景色很漂亮,但是美好时光很短暂。
他和她,她当然是他的爱人,从相遇到相爱,似乎只有一天,算上她不知道的那个夜晚。
他们应该是在那个还没真实发生的梦里深深地爱上对方,但是,最后,他让它没有发生,那样,她还会像经历过梦境里那些磨难后那么爱他吗?
其实,我一直想知道,一见钟情的爱情,该怎么继续,而电影却没有答案。
Here’s the thing about the future. Every time you look at the future, it changes, because you looked at it. 这可以说是电影里非常出彩的一句台词,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哲理。
事实上,人们总是感觉看到不到未来。
迷茫,是一种游离的状态,多数人处于此,因为没有看清自己。
想到在另一部电影中看到,人在逃避困难的时候,也是在逃避自己,最后逃避人生。
而他,却总是在看着自己的未来。
她若知道她得到的是被安排好的爱情,不知道会怎样,但是,他的选择或放弃都是因为她,这样应该能让人感动。
实在不知道该怎样好好地评论这部影片,想法都是混乱的,有些像影片的顺序,你不知道什么时候是正常发生的,什么时候是被预见的。
如果你有预见未来的能力,你会用来改变什么?
他只是,遇见了他的爱情。
这是科幻惊悚动作片,讲述一名拉斯维加斯魔术师,运用自己“预见未来”的特异功能,帮助FBI打击恐怖分子拯救世界的故事。
预知未来绝对不是什么好事,话说凯奇的发型好丑。
这部讲述超能力的,我怎么看怎么觉着太严肃了。
漫威里的英雄们都能那么搞笑接地气,尼古拉斯大叔才能预见两分钟的未来就满脸愁容,觉着承受了要拯救世界的巨大压力。
故事挺不错的。
有时候知道多了并不好,你必须学会承担比普通人多得多的责任。
这是一部关于未来的穷游,我知道我们要去哪,但是却没有财力改变现实。
凯奇和摩尔的联袂演出也为本片增色不少,总体来说,值得一看。
最近接连看了2个尼古拉斯凯奇的片子,另一个是《火柴男人》。
好电影要想功成名就不仅要有好剧本,好演员,更要有好的机遇。
如果这些不是全具备,仅仅具备其中几条还是能够成为一部供消谴的好片子。
这个电影给我印象最深的场面就是尼古拉斯凯奇带领全副武装的FBI,靠着可预见未来的特异功能,指哪打哪,恐怖分子就像预先摆设好的肉靶子被打的一塌糊涂,真是够酷。
看完之后我始终在想的事情就是:人类始终在研究超级计算机,现在也有意向生物处理器方面展开研究,我觉得人类的大脑就够研究上几百年了。
就像片子中的凯奇短短的时间就对未来尝试了无数种可能,不断的分身尝试未来的情形,在计算机中模拟的话就是一堆的 if,else if;case if …… 并且还是多线程,集群并发性计算。
如果真把人脑的功能发挥到如此效果,恐怕地球上所有用电的服务器处理器资源加起来也没这个牛。
以前看过科幻世界上的一个小说,名字忘了,讲的也是预见未来。
其中一个理论:如果你可以预见到2分钟后的未来,那么就可以在预见的未来中,继续预见下2分钟未来。
有点拗口,像嵌套循环。
最后小说中的主角小孩就是这样陷入嵌套循环给累死了。
事后想想如果大脑能重启,那个小孩兴许就能得救了,我们管理的近百个 CPU的服务器被死循环搞死的时候都这么救的。
尼古拉斯·凯奇饰演的约翰逊有预测未来两分钟发生的事情的能力,这样他就能提前作出行动躲避危险。
FBI看中了他这个能力,希望他帮助找到丢失的核弹,但是约翰逊只想做个普通人。
杰西卡·贝尔饰演的利兹偶然和约翰逊邂逅,也被卷进这件事中来。
这部片子的看点就是类似于《蝴蝶效应》的时间旅行,所不同的是本片时作出预测而改变未来,《蝴蝶效应》是回到过去改变现在。
本片算是有一定新意,动作场面也还不错,不过没有《蝴蝶效应》那么系统复杂,定位应该是中小成本的娱乐动作片。
顺便提一下,这部片子的片尾字幕是从上往下走的。
微信公众号:肥嘟嘟看电影(feidudumovie)
结局还有点意思,情节上比较老套,当然更经不起推敲。
可能由于投资限制,在特效的制作和大场面上也比较差。
印象深刻的是男女主人公在餐馆的结识、结伴而行那段戏,凯奇还是迷人的温情男人啊。
无论如何,这是一部他本人为之倾力的电影。
我们为什么要评论它不好呢?
无论商业还是剧情或者其他因素,难道我们没有觉得有震撼之处吗?
OK,你们可以说我没有评价的资格,因为我是个看电影的。
大部分电影我都喜欢看。
我觉得拍出来的也都不容易,为什么要评论说他不好吗?
我们不能博爱一点嘛,干嘛总是挑这个挑那个的呢?
首先说,这是我在随便找的时候找到的电影,因为一直很喜欢CAGE的片子,所以趁着外面下大雨的时候看了这电影。
其次,很好看,为什么呢,因为场面也蛮巨大的,我相信也是花了不少钱的。
然后,当最后的时候,那些大的场面,最后缩小到CAGE眼睛里的时候,我在感叹,原来还未发生,只是未来会发生。
我特别欣慰。
最后,我想了想,如果预知那一开始就是灾难,还是选择一个人去面对吧。
这爱情,伟大。
LAST:预见未来,预见爱情。
喜欢这电影。
还有CAGE躲子弹时帅得不的了的动作。!!!!!!
这电影讲述一个有着预知未来这一能力的人。
对未来的这种预知,让我联想到函数调用时的递归。
影片中的主人公能预见未来,这也就使得他能看到未来的自己对未来的预见。
这就像两块镜片相对时,由于镜像里的镜像使得你能看见无数个镜像。
就像影片里所说,当你看着未来时,未来就发生了变化。
这不只是一次分枝,由于你能递归的看见未来的自己,于是对未来的改变也将是无限次的,这使未来仍然进入了不可知的状态。
尽管很多人觉得拥有超能力是一件好事 尽管我也曾幻想能够拥有超能力 可它真的是件好事吗?
如果能预见未来的两分钟是好,那么感应到自己心爱的人死亡呢?
如果能改变未来的两分钟是好,那么让自己心爱的人一次又一次的经受折磨呢?
如果能有无数次改变未来的机会是好,那么最后却是无法改变的结局呢?
班长推荐我看《惊魂下一秒》, 有他喜欢的尼古拉斯·凯奇 能预见自己在未来两分钟内即将发生的故事并且可以对其进行修改。
一如既往的酷角色,对于爱情的展现依旧动人。
班长交代任务让我欣赏完写影评, 可是我没有漂亮的词藻,也没有犀利的言辞, 只能写下随笔,与班长分享啦。
在看到Nicolas一次又一次预见并施救他心爱的人时, 我想起了《蝴蝶效应》 无论怎样处心积虑,想方设法改变 仍然无法避免悲剧的结局。
就像我们常常会后悔、后悔当初的选择,于是会说如果我当初如何如何,今天就能如何如何了——真的会是这样的吗?
知道了结局,就能改变起因吗?
如果对不起有用的话,还要警察干吗?
如果后悔有药的话,那就不会有人伤心了吧?
一切都是变数,“here's the thing about the furture everytime you look at it it changes because you looked at it and that changes everything else”下一秒,下一分钟,会发生什么,无法预知也许就连上帝也不知道吧。
变化是生活中永远的主题,爱情也是一种宿命吧。
在旅馆里Liz两分钟长久的纠结,最终信任Nicolas,没有让他喝下药的橙汁,她不想他死,她爱他。
短暂的邂逅,义无反顾的爱。
只是美好的爱情摆在眼前,最终留下的仍是悲剧,为了她不受伤害,身负救世重任的他还是要离开留下最最令人期待的承诺“也许一周,也许一个月,如果你愿意等我,我总能找到你”可是期限呢?
要等待多久呢?
如果要我用一生去等待一个奇迹,那我宁愿相信它永远不会发生。
只是有时候,我们并不知道自己做不到,不是吗?
那些誓言,那些承诺,说出口时,总以为能做到。
那些爱情,一开始也总是真的。
只是后来,慢慢的变成了假的,慢慢的不得不背弃了约定。
又想起了那句话,我想要一份爱,持久,坚韧,并且永不止息又有谁给得起呢…让我与你相遇/再与你别离/完成上帝所做的一首诗/再缓缓的老去。
————席慕容
= = 没...太多意思 额...
结尾有点被忽悠的感觉~人生和选择本来就只有一次,不喜欢为了大团圆结局而给第二次机会~
感觉尼古拉斯·凯奇自从战争之王后便开始从一线往二线慢慢过渡.....
看了20来分钟就困得要命了
条理不清
美国片
老凯奇,让我对你怎么办才好?
不好看。
论PKD的小说造福了多少好莱坞电影人
决战大BOSS分明就是火影分身术~这一刻 凯奇被NARUTO灵魂附体~
烂尾
每个人都有这样的能力
逻辑上压根就讲不通。烂片之王凯奇的表现完全可以用毫无演技来形容。他的电影除了早先那几部,剩下的8X倍速看完绝对不后悔。
原来一切只是一场梦的结局最狗血了
剧本不错。。可是为毛没有第二部!?
睡着了,又醒了,又睡着了,又醒了,电影演完了……
话说尼古拉斯凯奇的头发真的很倒胃口。
扯!!!
一般,结局毁了前面的所有。。。
这部电影起码有一个小时的剧情都是浮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