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班》电影中那些看起来不起眼的细节和小事,都凸显了兄弟们的真情时刻。
比如最初团队的老大,阿力放弃了组建乐队,但他的兄弟们却包容他,认为他是为了自己的前程考虑兄弟之情也体现在牺牲精神,到最后为成全阿伦的事业,阿友带头主动退出乐队,却在剧组跑龙套却无怨无悔。
为人父母天下至善;为人子女天下大孝;为人兄弟同心同德;这句言语说的一点都没错。
偶像最吸引人的地方是什么?
年轻人是要追求理想还是屈从于现实?
当心中的追求与父母所望相背离我们又将如何处之,面对成功之路上的挫折,一个人或者是一个团队如何长久的生存下去做到永葆青春,在生命的路程中,我们确定了心中的理想不断向前,怀着一颗纯净而永远热血不冷的心,我们怎么做才能安然渡过那邂亲情、友情的磨难?
《兄弟班》在短短的90分钟内,向我们展示了70年代的香港年轻人面对这些问题时所做出的决定,同时也是那个时代年轻人打拼的一个缩影,让我们重新思考理想和现实,友情与亲情的关系,也让人们记住了这部电影。
《兄弟班》的成功在于它告诉了我们偶像原来可以不一样,偶像原来和我们一样。
说到现在的偶像,人们最多想到的事歌星、影星。
他们往往拥有姣好的面庞,衣着华丽,出入在各种演唱会,拥有万千粉丝。
是的他们不一样,但是我认为最不一样的是他们向我们展示的人性中那些可贵的品质,闪耀着永恒的光芒。
比如长久的友谊,对诺言的坚守和兄弟之间的纯净的情谊。
电影取材于温拿乐队的成长历程,温拿乐队从1973年正式成立至今足有45年,近50年的时光不仅没有让他们成为最熟悉的陌生人,相反五个人的情感却愈加坚实,这样的感情怎么不让人羡慕,一句“我们是兄弟”让这些年轻人紧紧的绑在一起,虽然有冲突矛盾,但从没有放弃过对方,即使现实将人们分开依然无法割裂他们对彼此的牵挂和忠诚。
但他们又是和我们一样的。
和我们一样的普通出身,从某种程度上还不如我们,比如单亲的阿力,性格内向不善言辞的阿B。
同样的出身,同样的叛逆,同样的对梦想充满热情,同样的在成长路上也遇到相同的挫折,亲人的离去,朋友的离开,爱情的失去,这些种种都引发了我们的共鸣,原来剥去偶像的外衣,我们和他们是一样的,于是我们便对未来更加充满希望,于是面对失败和困难我们有了理由告诉自己我们可以成为自己的偶像。
成为偶像的路程也是不断在梦想和现实中进行抉择的过程。
而梦想这个词总是和年轻人联系在一起,或者说成年人很少会谈梦想,成年人的世界充满了权衡利益和博弈,人们用这些冰冷的词语堆砌出一个冰雪城堡,把自己困在顶层告诉自己很安全,却也渴望着那年轻时身上迸发的火光,它或许是不稳定了,幼稚的却一定是充满温度的。
而对于一群尚未接触社会还在上学的高中生们,在众多挑战中最大的就是和父母的矛盾。
电影里面和普通人最像的就是阿健,父母把儿子绑在床上,给出当印刷工还是邮差这是父亲能给与孩子最好的选择了。
换来的确是阿健的哭诉和离开,相信那个时候两个人内心都是心痛和无奈的,幸运的是最后儿子成名,父亲也懂得了儿子的坚持,父子达成了理解,能够理解对方的难处,甚至最后当所有人要阿健的父亲卖掉酒馆时,父亲不再是个人独断而是把选择权交给了儿子。
因为包容所以理解,因为理解所以能沟通,拥有一颗同理心和包容心或许才是解决亲子之间代沟的答案吧。
经历过父母的阻挠,外人的质疑,一路跌跌撞撞,温拿乐队终于得到了人们的认可,然而繁荣之下隐藏危机,最坚固的堡垒往往从内部被攻克。
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成名之后本可以单飞的阿伦从未想过放弃每一位团员,抗住了压力抵制住了诱惑,他尽力为每一个人创造机会。
而团员中的其他人也小心翼翼的隐藏着自己的不甘心,因为外力他们最终分开,但情感却从未断开,五年之约温拿再聚,未来无数的五年证明了这段友情就注定不会停息。
《兄弟班》告诉了我们我们平凡的人也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成就不平凡的自己,温拿他们是平凡的偶像,却是不凡的榜样,拥有平凡的模样,却闪耀着不一样的光芒,那光芒是对梦想的执着,是对家人和朋友的包容,是平等之理解,是对友情的坚持,是对承诺的坚守。
历尽沧桑如今的温拿不仅是偶像更像一种信仰,那就是在如今的名利场,依然相信友情,用包容和奋斗成就一生的好兄弟,出走半世,归来他们依然是少年,那我们的友情也应当也可以拥抱青春。
岁月不老,青春不散,兄弟问一句,你还会回来吗?
我从未离开。
作为一名港乐迷,好久没有看到过类似的港产片了,一开始看海报以为会不怎么样,结果充满惊喜!
对于90后从小听港台音乐的我来说,对于温拿其实也就听过几首歌,但不少广州人都是从小看TVB、香港电影、听港乐长大,所以对于谭校长、阿B、彭建新、陈友其实还蛮熟悉的,而我爸爸喜欢校长,妈妈喜欢张国荣,所以他们的歌也算是从小听到大吧!
哈哈在电影里听到情怀满满的插曲,觉得好赞!
电影是根据温拿乐队的故事改编,而导演更是温拿成员之一,陈友!
以前看过很多香港电影,陈友多数都是配角,回忆中他蛮搞笑的,想不到还是一名导演,而我觉得这次执导还不错喔,反正对于喜欢港乐、喜欢主演、喜欢港产片的朋友来说,这是值得去看的一部电影!
故事说的还算流畅,而且也感受到了青春热血,为了梦想你可以去到几尽?
但更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他们的兄弟情!
真想不到原来温拿他们认识了这么久,从年少到年迈,即使中间有了隔阂,但一个拥抱便释怀,他们的互相鼓励、互相支持、彼此之间的兄弟情真的令人感动,虽然我不是他们的粉丝,但最后我都睇到眼湿湿啊!
主演们可能大家也有点陌生,最熟悉的可能就是王梓轩和陈家乐了!
个人十分喜欢陈家乐,帅啊!!!
哈哈自从看完TVB的《逆缘》便喜欢上它,第一次在大荧幕看他表演,还不错喔其次就是令人惊喜的配角,像惠英红、任达华、廖启智、金燕玲等都是实力演员啊!
演技冇得顶!
而且还有牛局长、武德训...哈哈哈出戏了看香港音乐颁奖典礼长大的我,睇到入边蛋哥主持颁奖礼,真的是惊喜了,也是一个彩蛋吧!
最后想说夹band真係一条几难行噶路,乐坛哪有多少个温拿?
有多少个五月天?
即使是beyond也解散了!
所以对于谭校长、阿B的单飞,其实也是无可奈何~
文:田金双
“我们从来没有换过人!
”看热血青春喜剧电影《兄弟班》,内心有种久违的感觉,诗意而张狂。
十五年过去了,当阿B和阿伦兄弟五人历经风雨后,一起登上了万众瞩目的舞台实现乐队的十五年之约时,一个铁杆女粉丝出现在镜头里挥动双手。
从当年的青春年少到如今的两鬓花白,始终陪伴着偶像的成长,这部“陪伴式的长情告白”令人感动,让人唏嘘不已。
多年前我曾经说过,粉丝和偶像会有同一气质,这就是传说中的粉丝气质。
细细历数,无论是张国荣、梅艳芳的粉丝,还是李宇春的粉丝,抑或Beyond乐队、温拿乐队的粉丝均是如此。
对粉丝来说,偶像就是自己生活动力的一部分,偶像能带给他们正能量,让自己内心更多激情和梦想。
细细历数,由导演陈友执导,陈家乐,于湉,王梓轩,林耀声,邓家乐,吴鹤谦主演,实力派老戏骨任达华,惠英红,金燕玲,廖启智特别出演的热血青春喜剧电影《兄弟班》中的青春绽放背后的诗意表达便是如此。
《兄弟班》主要讲述了几个年轻人因为音乐而走到一起,在现实与梦想的对搏中,兄弟五人为了音乐梦,一路携手经历重重考验。
他们遭到过家人的反对,被现实打倒过,也因为C位问题而僵持过。
除了心中不灭的信念,粉丝的支持也给予了他们坚持梦想的勇气,经历风雨,兄弟五人终于一起登上了万众瞩目大舞台的故事。
要知道,当年陈友执导的《不脱袜的人》让张曼玉首获金像奖,如今这部《兄弟班》亦让人看到他执掌热血青春燃情电影的功力。
陈友镜头里的燃,委实不可小觑!
讲真,观看该片前,我以为《兄弟班》本就是一部讲述兄弟情义的故事,但事实绝非如此简单,影片中既有好兄弟一起疯来一起闯,一起抱头痛哭倾说衷肠,也有为音乐不顾一切,直到因为种种无常被迫分开,直到多年后,阿B和阿伦等人为了乐队的十五年之约,筹办万人演唱会。
可以说,影片中太多青春太多感动,陪伴式的长情告白才是真主题。
《兄弟班》这部影片的内容,很容易让人联想到那支著名的香港乐队——温拿乐队。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部电影的背景音乐均是温拿乐队的经典老歌,每首都辣么好听。
该片中场中个于湉吹萨克斯出场的情节,这个桥段反衬了青春之燃。
于湉内心一直拥有着音乐梦,不管现实有多难,他一直都不放弃自己的音乐梦想,到了组建自己的乐队。
这种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的情怀,一直延续到多年后兄弟共约登上大舞台,痛快淋漓地唱出自己的歌。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就《兄弟班》精神文本表达来说,这本就是一部反映“青春很燃,陪伴长情”的作品。
青春的真谛在于不断造梦不断追梦,此中过程有痛苦有纠结也有快意,但问题是各种矛盾积累之后,所有的造梦人和梦想追求者能重归于好找到生命的爆发点,让青春肆意绽放。
纵观该片,无论是影片前半段兄弟之间细碎的琐事和小纠结,还是彼此相约多年以后共同登台时的会心一笑,均是对青春激情燃烧“陪伴式的长情告白”的最好验证。
电影真的很走心了,无论是剧情,场景还是演员。
剧情根据真实的温拿乐队故事改编,感觉把我们都拉到了当时的那个年代,但是又跟现在的时代不脱节。
因为同样的在乐坛,在影视圈,每天都有人在努力为了梦想前进,为了能红拼搏,为了各种各样的目的,有的人还在等机遇有的人已经红得发紫了,但就像陈友导演说的:老天都是公平的,十几年以后大家都是一样的嘛电影里有很多笑点,看起来很高冷又神神叨叨实际上总是能给乐队出点子守着约定的帅气阿B,佛系的阿友莫名的很萌但也有泪点~看到阿健一个人弹着吉他唱歌,开的餐厅最终只能被收购,默默的流了泪,梦想的实现真的那么难么?
一路来,有艰难有机遇有快乐有误会,好在温拿乐队的大家都记得约定,五年都要聚在一起开演唱会。
阿B不舍得离开舞台,因为未来的事谁也说不准啊~最后结尾看到温拿五虎的这些年一直举办的演唱会,看到一直追随他们的粉丝,听到他们的感言,伴着《千载不变》一直泪流不止~大家都是一辈子的好兄弟啊
片名不及格。
香港名会不会是“兄弟BANG”?
直接叫《温拿乐队》都比这个强。
电影的前面部分太模仿《岁月神偷》了,试图拍出70年代的香港味道,可是在佛山的影视城拍摄,并不能拍出骨髓之味。
而有些画面、场景的处理,又显得童话化、动漫画,未能全程做到以地气地道来打动人。
电影的后面则偏向纪录片,前后有点脱节了。
对了,没有贯穿的爱情线,少了色彩。
励志也可以爱情的嘛。
如果由始至终坚持70年代风情画式拍摄(如《海角七号》),又或以励志片来拍摄,又或者更加戏剧化、喜剧化,是不是更好?
别安乐队当年曾经拍摄过《莫欺少年穷》,走的是喜剧、励志路线,看着还不错的,尤其里面很多他们的歌,《不再犹豫》让人热血沸腾。
父子斗法,音响对乐队这段变成了喜剧,笑死了,郑敬基充当了林敏聪一样的搞笑角色。
父子的和解(无论是任达华与阿健、钱小豪与阿友),都是父亲看到儿子成名后。
望子成龙,是强迫儿女按照自己指定的路去走,还是让儿女根据自己的内心去闯?
这里面只有惠英红是支持儿子追梦的,可惜儿子最后却远走他方(对了,电影没有提及他的结局,不对啊,他前面抢了那么多戏份,其实电影如果把他和阿伦两个人结合成一个人就好了,可惜,陈友有点太“忠实原型”了)。
大概因为拍摄地是在佛山的影视城,所以看到了几个内地(广州)演员熟悉的面孔,有牛局长(鲁牛),而西洋菜(富贵)成了个追债的。
坦白讲,在一部香港情怀的港产片里看到两个内地面孔,有点违和。
里面接电话的台湾女工作人员也是广州的演员。
阿BOb又做了搞屎棍的角色。
林子聪没什么存在感。
酒吧斗音,打败老乐队很有点燃。
成名初始一幕还是颇动人的。
《爱在深秋》也是很带感的。
乐队暂时解散和短期重组很兄弟,很热血,很煽情。
那个眼镜姑娘是谁啊?
寓意乐队的忠实粉丝?
原来真是这个意思。
扮演者是广州演员王莉莉(奀妹)。
最后的最后,真正的温拿五虎出现,情怀到达最高点。
这部电影太低调了,几乎没有宣传,看到三流海报差点以为是烂片而错过。
讲的温拿乐队的出道经历,又是一部情怀电影,充满了香港乐坛黄金时代偶像团体的集体回忆。
里面的歌都很好听,友情是贯穿全剧不变的主题。
几个香港实力派老演员甘当绿叶,最后真实演唱会片段唱出友谊永远点题又动情。
@沙坪坝金逸 陈友自己拍自己的故事拍得轻拿轻放隔靴搔痒的,还不如做个纪录片呢。
温拿乐队鼓手陈友执导,比起他们四十年前的半传记电影[追赶跑跳碰]都差几个层级。
经过四十年的沉淀,陈友把乐队的成长发展拍成了任何一个局外人都能编出来的致青春、洒热血的情节剧。
对那个时期香港音乐的环境、乐队成员内心抉择的角力,着墨简单,匆匆忙忙流水账般讲完乐队成军、走红、复合的过程。
最值得看的部分可能就是真实的温拿乐队出镜,在演唱会上的倾诉。
情懷....讓一切隨風, 愛在深秋--如果早注定分手......何必假意挽留.....但換成友情, 就可千載不變.....纯粹是为了感谢温拿打星 这部电影应该让所有逐梦演艺圈的少男少女们都看看,真是太现实了。
没想到“温拿五虎”的传记,男主角不是阿伦(谭咏麟),也不是阿B(钟镇涛),而是被说最没有星味儿的阿健(彭健新)——因为要讲的不是传统主角的故事。
影片前半段是讲6个大男孩儿(温拿五虎+大哥)是怎样出于对音乐的热爱而不顾家人反对抛家舍业地组了个乐队并经过努力唱出名的。
很励志吧?
但这片儿好就好在没有拍成一个简单的励志剧。
你以为乐队红了你就能功成名就实现理想了吗?
答案是“不一定”!
我们看过的很多励志文章、小说、影视剧甚至综艺节目等都告诉我们,只要全身心投入地去努力并坚持不懈,“不忘初心”,终有一天你会实现自己的理想,比如成为大明星。
可事实上呢?
拿温拿五虎来说,能玩儿乐队的多少都有点儿理想主义,但其实这6个人中最热爱音乐的坚定的理想主义者就是阿健。
他是第一个为了音乐跟家人决裂的,他是一直坚持做乐队的几个留守者中的一个(大哥跑路了,阿伦跟女朋友去了新加坡读书),后来,在乐队“背景墙”散伙后他是三人中唯一一个还在玩儿音乐的人,以至于自己的餐厅经营不善关张了。
那么,他实现理想了吗?
对于乐队,每个人都不可或缺,他们当初能抢占一个像样的演出舞台,靠的是五个人的才华,但成名后大众就只记住了英俊的主唱阿伦和阿B,其余三人则沦为了玩儿乐器的工作人员——就算服饰一样,在舞台上永远是背景,电视镜头里都见不到一个清晰的正脸儿。
所以结果是你们的乐队红了,也出了大明星,但你的明星梦没有实现。
是因为你不够努力吗?
可外观条件和观众缘这些是你努力得来的吗?
——做明星真的是有门槛儿的!
现实就是这么残酷,应该说温拿乐队能重聚还演出了一年又一年是全靠大明星的兄弟情,如果没有阿伦和阿B回来帮衬,“背景墙”三人的音乐人梦也早在40年前就结束了。
明星万众瞩目,所以有那么多热血少年在做着明星梦并为之努力奋斗着,可是付出了努力就一定能成功实现理想吗?
有些人该醒醒了。
为情而喜欢音乐,又因为兄弟的互相的鼓励而坚持!
因为彼此的境遇而隔阂!
多年后依旧重聚,不为别的因为兄弟,兄弟大概就是最符合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这种关系的称谓了吧!
这是一部卖情怀的电影!
但我们明知道却仍旧捧场,因为我们在追忆,或是好奇那个年代!
我离那个年代太远了!
大叔们,谢谢你们活着,你们是我们的青春的时间,又或是他人口中值得追忆的传奇!
电影描述了几个年轻人勇于追梦并坚持不懈完成人生理想的励志故事,很好地呈现出那种不离不舍、风雨同舟、同甘共苦的兄弟情。
到了电影的最后,通过谭咏麟的口真诚地说出了“我们是兄弟”时,很多人的泪水都止不住了。
从这个角度看,电影算成功了。
温拿乐队从1973年正式成立至今足有45年,电影的故事还是从1968年谭咏麟、陈友,彭健新、叶智强及陈百祥等组成的Loosers乐队开始的,在香港乐坛的影响力不言而喻。
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对于这部电影可以说是爱恨交织。
可能在上映前对电影有了过高的期望,所以电影看下去还是不免有些失落。
爱的是情怀,恨的也是情怀。
原来以为故事可以比较完整地反映出温拿乐队的成长过程,可惜还是有较多的改动。
对于熟悉和喜爱香港音乐的观众来说,可能有点不能接受。
例如彭健新,好歹也是出过好些的音乐作品,也拍了不少的电影,不至于在电影中的角色那般的落魄。
真正的温拿五虎,在电影的参与度不高,还真的感觉有点失望。
五虎将真人在电影里没有出演多少,就算有,也是录影的场面。
就连配音,也大部分不是他们的声音。
若是其他几位演员都是歌手亲自配音就好了,就像钟镇涛,听起来就很有亲切感。
另外,温拿乐队好歹都开过超过70场的演唱会,原本以为电影中肯定会听到不少的经典金曲,或是部分他们的辉煌演出,可惜,都太少了,真的是意犹未尽。
这个时候有点怀念以前的印度片,一言不合就唱歌,一不高兴就跳舞,那该多好啊,说不定还可以提高杜比影院的排片量呢。
电影中饰演Loosers乐队及温拿乐队成员的几位年轻演员,除了林耀声、王梓轩稍有表演经验,其余几位,例如通过《快乐男声》比赛获得关注的于湉等都是比较空白。
导演敢于启用这几个年轻演员,虽然说可以完全地表达出温拿刚出道时的失落与挫折感,这些演员们也看得出已经很努力了,但是能明显感觉到他们的火候和功力未到,表演有点生硬和不自然,总之就没能给观众那种感觉。
而且在任达华、廖启智等知名演员的对比下,更显出他们的不足。
电影的导演是陈友,喜欢港产片的朋友应该不会陌生,上个世纪70--90年代,他拍了很多的僵尸片。
多年过去,陈友还是没有放下他的音乐梦,拍了这部的电影。
他作为温拿五虎将之一,将自己的亲身经历,经过改编,通过镜头表达出来,应该是可以发挥得淋漓尽致的。
但是每一次要表达年轻人们失落的心情及挫折的感受时,都是通过恰好的滂沱大雨来表达,显得有点单一及重复。
对于温拿乐队最后的成功,感觉拍得有点紧缩,不够放得开,没能显示出当时温拿辉煌成就。
五人齐回头后的调侃、阿健一把鼻涕 一把眼泪都是倔强和女粉丝数十年如一日的笃定和爱慕还是感动了我,愿我们都能和温拿乐队一样保有一颗简单澄澈的心。
如果说,你年少时的伙伴们在你中年乃至老年时还在你身旁,和你一起一直坚持着心中的音乐梦,你是不是觉得完满得有些不切实际呢?
而电影恰展现了这样一种情感,相识于微时的五人,因趣味相投组建了乐队,之后的辉煌、暂时别离和再聚首都是难以磨灭的记忆,也正是因为五个人都还记得当年looser 乐队组建的不易和体味过的甜蜜,大家才相约每五年再聚一次并发行一张唱片,极力去促成每一次的相会。
温拿乐队俨然成了那个时代的一页书签,每次演唱会都让大家去回顾那个美好的时代,那个不管不顾,一心追求心中所想,哪怕被所有人不看好也要憋着一股劲儿去证明自己的少年时代。
W zyx gjy csg
最初感觉是一部烂片,结果看下来觉得还不错,那个时代的初心兄弟之间的感情资源的分配,一个团体之间的互相包容一些做,每一个问题放到今天都很现实,那个时代情怀却让人感动。于田为自己选的这部电影,真挺不错的。
这是关于情怀的电影,满满的香港乐团的回忆,会让你想起香港乐坛这么多年来的歌曲。无论你知不知道温拿五虎,可总有些粤语歌曲是会让你单曲循环的。电影算是类似于温拿五虎当年乐坛的一种伪纪录片,故事情节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好听的歌曲。虽然我以为我没听过,但总有些曲子一响起,就会想着,啊,原来是它。看这部片子,适合找个音响效果好的影院,真的值得去听听电影里面的歌曲。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惠英红,不愧是老戏骨,一举一动都是戏。我第一次知道她,是看一个报道,里面附了她一个几秒的小动图,她形容憔悴含着眼泪却慢慢仰起脸对着镜头努力想要微笑,我盯着看了几秒,也忍不住要掉下泪来。
温拿乐队的故事;不过前90分钟让人看不下去,差得很。
温拿乐队,45年来历经分分合合,但五位成员从未更换过,现实的传奇性比起电影更动人。电影除了些金曲能唤起大龄人的美好回忆外,整体乏善可陈,追梦受阻、音乐PK、兄弟情谊等都很平淡很套路。。。
18年夏天国内看的第22部。以为是一般的电影,没想到是讲谭咏麟和他乐队的,看完之后挺感动的。
海报做得像烂片,实际上电影还是不错的,除了开头比较老套啰嗦,剧情都还比较完整。我没有经历过温拿乐队那个年,但也看到了满满的情怀,特别是经典歌曲听着相当舒服。最喜欢乐队跟金毛狮王斗琴那段,《野蜂飞舞》改编得超级炸!里面演员也都是有两把刷子的,比《缝纫机乐队》好太多。
The Wynners的歌还挺好听的呀~
若我也有这样的勇气
温拿乐队的传记,只是不太明白为什么总说乐队或是摇滚很难做
时代。
一个时代的音乐偶像和友情回忆,没有经历过温拿乐队那段光辉岁月,再加上香港独特的文化符号,我很难理解这种怀旧和致敬,不过一众香港实力派甘当绿叶的客串倒是很有看点。
还行吧,没那么差的,当年的青年生活,不就是如此!
对乐队来说散伙就是诅咒,能永远留下的只有那段无畏的青春和相伴的岁月。陈友拍得倒是比预想的风格活泼多了,几段斗乐很有激情。很高兴这五个阿伯仍然能在舞台上谈笑风生,时间只带走了容颜。请一定要看粤语。ps:海报就应该放大真正的五虎…宣发怎么想的.....
看之前不知道是温拿五虎的电影,后面才知道,多了一份激动,因为片名,差点错过,推荐
不谈剧本上有问题的地方,有点公式化的电影。但全片能感受到温拿哪种兄弟之前的感情。
情懷無價(質量也不差 至少四星)少年男女演員表演自然不做作其實很難得,尤其是戲份不多的女學生,書香氣滿分,在新加坡給父母打電話撒謊盡展嬌憨之態;槽點在於house of the rising sun無限循環太洗腦啦⋯⋯不過片尾16演唱會talking part一出來真讓fans忍不住淚流
推荐给60、70年代出生的人
怀旧电影1星,1星是送给温拿5虎和谭咏麟+钟镇涛+任达华+惠英红等港星的感情分!
两星半,兄弟情还不错,必须吐槽下海报,请的临时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