殖民者
Los Colonos,The Settlers,Les Colons,血色之路(台),殖民溅血路(港)
导演:菲利普·加尔韦斯
主演:萨姆·斯普卢尔 ,马克·斯坦利,阿尔佛莱德·卡斯特罗,马里亚诺·利纳斯,本杰明·韦斯特法尔,马斯洛·阿兰瑟,路易斯·马辛,卡米洛·阿兰西比亚,海因茨·K·
类型:电影地区:智利,阿根廷,英国,中国台湾,德国,瑞典,法国,丹麦语言:西班牙语,英语年份:2023
简介:1901年,南美洲最南端的智利火地岛,西班牙富商坐拥广袤土地,立起围栏放牧羊群。然而长居在此的原住民,并不了解资本主义的私人财产观念,擅自猎羊引起富商震怒。富商雇用了凶残的英国前军官与美国佣兵,以及一名印地安与白种混血的当地人为向导,「清理」出一条通往海边的安全路线。当殖民的铁蹄哒哒响起,历史的粉饰亦纷纷重演,原..详细 >
#HKIFF48
智利版本的莱昂内和莫里康内(定音打鼓、勾弦低音)关于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原著和“羊毛沾染了血,就一文不值”;对美国是殖民地“叛徒”和英格兰苏格兰的刻板腐国印象
摄影颇有壮美感,那个深夜的本土精灵是南美奇幻必打卡角色。古典的杀戮原理获得高效率的枪炮,就会迎来现代的司法打击。尊重人权的伏尔泰最后清算了开辟基业的堂吉诃德,可以说是某程度的卸磨杀驴,但国家共同体的稳定和国际视野的和平共处,又不得不这么做。
亮点停留在将将呼之欲出的表意又极力克制的留白,比如上尉的称呼。最后五分钟一点没泄气,它上升到近乎天问的困惑:文明的起源与本质究竟是什么?
SIFF26 3.5 切入点挺好的,最后一场拉的足够有力度。
南美血泪史,作为导演首作是有力的,画面尤其精美。导演之前是剪辑师,可影片最大的特色恰恰是固定机位长镜头,也是很有意思。电影的文本有缓慢升温的力道,将欧美对智利阿根廷的殖民史从见血肉见涂炭的外部征服,到见独裁见谎言的征服内化,做了精简扼要的叙述,托出一个被出卖国家可悲的历史。比较喜欢最后一章,展现了放下屠刀后的政治如何进行,前面几章则太直奔主题,平铺直叙男人与马对绵羊的殖民史,内容相对老生常谈。影片最后一个长镜头的力量是可以连接到今天的,罗莎的拒绝诉说了无论谎言如何包装,看上去如何利好弱势,受害者只会相信自己的经验,绝不合作的态度,这恰与今天各种进步思潮的境遇对应。导演也没忘记用片中角色的国别背景影射现实中几个国家的关系矛盾,尤其是那场突兀的男男戏。
画面和配乐不错
3.5,政府,征服;强权,强奸;历来如此,历史是征服者政府书写的。其实看着一次次压住怒火的混血儿...谁看的更深有同感啊...懂的...
这竟然发生在20世纪初吗?人类(男人)比我想得罪恶的多
7.2/10
26th SIFF@CMG。看完查了下这部电影当时的场刊评分,emmm…差不多吧……有点高高举起轻轻放下的感觉。倒是片子里一些白男stereotype笑到我了…
印第安山脉的土地上,沾满血迹的羊毛见证着原始的罪恶,被暴力肆意践踏的文明,亦在结构性权力下倾塌,广袤荒蛮的美和血腥历史的悲在电影里融为一体。视听好评。
看过殖民地电影,这是集政治残酷美学一体,拍的最好的一部,那种阴冷的人性的恶从开篇延续到结束,真觉得人类的文明都是不值得被铭记的
3.5🌟
#SIFF2024 3.5 雾中的枪杀,雾中的人影,智利的山、海、风景。缓慢地讲一些疼痛的历史,不指向太多具体的观点,看完会思考具体的、真实的事件是怎样的样貌。权力关系末端的人,在异国的、殖民者的任何一个角度中都是虚弱的。提问是如此容易,要求是如此容易,回答是这样难。
从导演之前从事的行活儿来说表现得挺成熟的,至于故事也就是那些东西,中规中矩吧。
权力失衡下人类是不是永远无法逃离剥削,不仅是白人对少数族裔的殖民,也是宏观下国家对资本资本对民众,微观下男人对女人甚至其他男人的层层殖民嵌套。结尾沉默的反抗过分渺小,但能拒绝与自上而下的叙事同流合污大概也是普通个体能做出最具体的反抗了
沉闷。不好看。但是历史。
No.10035。#36th Tokyo IFF# 主竞赛,前获2023戛纳一种关注费比西奖。导演剪辑师出身,做了不少三大项目;本片是他长片首作,居然是杜笃之做的声音设计。片子非常之厉害,美服化道摄影都相当在线,续到西部片的历史脉络里都算得上是当代佳作了。更有意思的是影片结构所带出的、讨论智利历史上的暴力机制的自下而上的角度。
他没能举起对准殖民者的枪,他杀死被侮辱的同胞,他面对镜头陈述并举起茶杯微笑,而她磨好自己的刀,拒绝举起茶杯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