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赫曼:沙漠之旅
Ingeborg Bachmann – Reise in die Wüste,女诗人情忘沙漠(港),英格博格·巴赫曼:沙漠之旅,巴赫曼的沙漠之旅,Bachmann & Frisch,Ingeborg Bachmann – Journey into the Desert
导演:玛加蕾特·冯·特罗塔
主演:薇姬·克里普斯,罗纳尔德·策尔费尔德,巴兹尔·伊登贝茨,卢娜·韦德勒,雷纳托·卡朋特理,马克·林帕赫,托拜厄斯·雷施,凯瑟琳娜`施马伦贝格,尼克尔·博森
类型:电影地区:奥地利,卢森堡,瑞士,德国语言:德语,意大利语,法语年份:2023
简介:奥地利诗人英格褒·巴赫曼与瑞士文豪马克斯·弗里施坠入爱河而又分手,为情所伤的她开启了前往沙漠的避世之旅。本片通过对巴赫曼与弗里施、德国作曲家汉斯·亨策、奥地利剧作家阿道夫·欧佩尔之间故事的交叉叙述,刻画了这位诗人从“为情所伤”到“追求意志独立”的女性自我觉醒过程。曾以《德国姐妹》拿下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的导演玛加蕾..详细 >
主要部分是沙漠疗伤和马克斯•弗里施失败恋情的交替蒙太奇,巴赫曼因为种种身份的叠加带来的矛盾,不是选择了某个立场就能调和得了的,她的生命是一张草图,她对弗里施的愤怒是被定义的愤怒,而不是对囿于日常生活的愤怒。遗憾的是这段经历完全没有提及策兰。
搞文字的人通常多情又滥情,不意外。很不讨喜的人设
不太信巴赫曼是这样的personality,当成虚构作品可能略好一点。
想要白色土陶罐子装的红玫瑰
没看的朋友有福了。
"婚烟制度不适合有工作,有思想,有主见的女性。〞#BJIFF2023 #天幕新彩云
37/2023
文学性极强的作者电影。然而玛加蕾特关于女性主义的表达还是陷入了传记片的囹圄,生活不是词句组成的,小资产阶级文艺批的几句金句或许能激发当下对等的思潮,但不是所有女性都能通过走近沙漠和找三个男的doi来消解情欲和痛苦吧?还是太有钱有闲了
玛加蕾特·冯·特罗塔果然是女性传记片大师 打破时间线的叙事 干净剔透的镜头 深沉优美的配乐 呈现出一位女诗人的痛苦纠结和被“谋杀”及“重生”的过程 巴赫曼说婚姻制度不适合有工作有思想有主见的女性 其实这话对男性也成立
拥抱自由需要巨大的勇气,人的本能是逃避自由的。另外,策尔菲尔德怎么胖成这样了?!
镜头语言什么的很不错 但可能对于恋爱小白的我来说 实在是没有太多办法可以做到很强的共情感
我好喜欢好喜欢的姐姐🥺
#BJIFF2023&电影资料馆 “婚姻制度不适合有工作、有思想、有主见的女性”,此句一出,现场响起点点掌声。将过去与当下用平行蒙太奇交织在一起,沙漠之旅,其实就是回溯不幸感情的历程。开头便是超现实段落,女性在黑暗中接起电话,电话那头响起的却是男性的冷笑。“每个人都喜欢你,是不是因为你打扮得像个明星”之类的话语无任何戏剧化的冲突,却又有刀刃的锋芒,揭示了男权社会无意识的对女性的压迫。女性需要通过写作,重新夺得主动权与话语权,第一要务是打破男权社会对女性的约束,像《小城之春》中的周玉纹与《她》中的米歇尔那样,夺回对性的掌控。烧掉日记,同时也是烧掉男性对女性的审视,男性缺少女性作为对象,便丧失了写作的动力。对话多以正反打为主,有几处镜头缓缓拉进深入人物内心,结尾打破第四堵墙,给予女性以力量。
被Vicky演的女主深深吸引,无论是她的才华还是古怪的脾气。
她究竟会多少种语言?\\“我喜欢年轻男人。”“我也喜欢。”\\我也想去巴黎罗马布拉格\\意料之外的隐逸派联动(没做功课)\\重要的总是艺术存在
这个电影告诉我们,一定要远离下头男。我的妈呀好离谱啊
#25TH SIFF# 文艺青年版婚姻故事 但沙漠太美,背景乐又太棒。我们人类终其一生,不断向外寻找和他人的连接,但无法摆脱本质上的孤独。因为,我们的情感太多,能翻译的太少。
自由的身躯,不屈的灵魂。
#BJIFF13#拍得没啥问题,流畅自然干净很有艺术氛围。但人物和故事本身不太具备可看点,或者是没拍出人物魅力,整体观感就平淡。
是我的人生,欲海也涉,沙海也涉。我的理想在沙漠之后,朝也灵薄,夕也灵薄。你说这是对异域想象的浪漫化,而这却是我深渊一样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