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囱里的麻雀
Der Spatz im Kamin,The Sparrow in the Chimney,The Sparrow and the Chimney
导演:拉蒙·曲尔歇尔
主演:玛伦·艾格特,布里塔·哈梅尔施泰因,路易斯·海耶尔,利奥·佐伊·沃斯,Ilja Bultmann,安德烈亚斯·德勒,Milian Zerzawy,Paula Schindler,Luana Greco,Finnigan Inan
类型:电影地区:瑞士语言:德语年份:2024
简介:凯伦(玛伦·艾格特饰)和马库斯(安德烈亚斯·多赫勒饰)与他们的孩子们一起住在凯伦父母的房子里。凯伦的妹妹朱勒(布里塔·哈梅尔斯泰因饰)带着她的家人来参加马库斯的生日派对。当凯伦以她那专横的态度令所有人震惊时,朱勒则完全相反。渐渐地,大家开始联合起来对抗凯伦,直到一切最终升级为一场激烈的风暴。这场风暴摧毁了旧有的关..详细 >
Since when you became so vicious?
男人拍的鬼东西。
纠结了一个晚上,还是觉得成立。这部很明显地来源于伯格曼,但别说伯格曼,就是比哈内克也要凶狠一些。前半段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彻底失望以至绝望,后半段一反(调度极其精彩的)室内剧惯性地直接飞起,从隐而不发的心理剧升级成视觉上的爆发。有趣的是这种爆发最终还是递归回了心理性(从《女孩与蜘蛛》的船舱延展到整个环境,或者也可以说是小木屋窗外的一切),外部依旧是灿烂的风平浪静,只是这种无限循环的残酷伤害可能还要远远超过真正的爆发所带来的终结,灿烂和美也产生了完全反讽性的恐怖含义。所以在这里人不是主角,凶宅空间才是真正的主角。
在微波炉,洗衣机,院子,还有脑子里放屁
虎头蛇尾真可惜,前面腐坏的气息和节奏多棒啊
太装了,导演完全是个老灯
一部以老房子,有或者说以厨房为中心的一部欧洲电影,太喜欢这个调调了(除了两段先锋形式的幻境表达)。群戏一点也不乱,画面很漂亮,演员也拿捏适度,看得出是一个成熟型的导演在掌控!2025#香港国际电影节#看的第二部电影
与自己拧巴,和他人别扭
#10680. #8th PYIFF# 卧虎(可以提前发最佳了)-果然是最佳影片。前入围2024洛迦诺主竞赛。9分,曲尔歇尔哥俩这套风格强烈视听体系用来拍惊悚片竟然出奇地优秀,这种亲人之间相互折磨拍得真是让人又痛又爽,比起《奇怪的小猫》和《女孩与蜘蛛》的纯形式推演真是上了好大一个台阶。当然硬扣点分就是结尾那个烧房子其实没啥必要,前面一个梦境的视觉华彩段就够了……结尾有点冗。另外这片大概也是影史级别的对萤火虫的用法……#年度十佳候选#
家庭即地狱,好几次感觉怎么说话这么刻薄尖锐,想想倒也理解了
前三分之二4+,后三分之一1。
正如片中角色乔安娜所说,“比身体的疼痛更大的痛苦,是我没有办法爱我的母亲”,这是一个没有爱的爱的故事(a love story without love),里面固然有很多恨和痛苦,但恨正是爱的另一副面孔,你不可能对一个人有很强烈的情感,但同时你并不爱他。
毛毛虫变成蝴蝶被女人掐死,猫钻进洗衣机滚筒被人类甩干。海蛸吃掉自己的大脑扎根在海底,再也不会飘走。雌性萤火虫产卵之后被雄性吃掉,再也不会飞翔。如果你看过微波炉里的火花,就知道比手臂更疼痛的是无法爱自己的母亲。如果你见过鸬鹚消失的小岛,就知道比失火更恐怖的是不离婚让孩子生活在地狱。
有点看不懂,音乐推的很满,剧情莫名其妙。(ps,我现在脑海里还是,副馆长奔跑着来关灯,叠加三年前被另一位导演鸽的回忆杀……) #北影节 @CBD万达
#Locarno国际竞赛
挑战惯常的观影习惯,冲突引而不发,美好的静物拍摄与残忍相辅相成,一个段落结束都有明显的标记(好像那个交响乐)。一个专制控制又有同性恋情的祖母和一个孤独悲伤的祖父是这套大宅的幽魂,原生家庭好像人间地狱般耸立着。女主换衣后就起飞了,现实空间和心理空间的界限消弭了。编剧爱好生物,打造了非常棒的意象(麻雀、萤火虫、海鞘)。但比起同一个女主作为令人不解的母亲的演出,更喜欢《沉默》
感觉全家都有精神病
相比于《女孩与蜘蛛》,这部没有那么可爱了,一大家子每个人都不太正常,邪恶在一代代中滋生传递,一觉醒来,无论是彻底堕入疯狂还是获得解脱都不过是梦,现实依然不变。影片的调度依然延续前作,室内空间固定镜头,通过人物的出入画、视点匹配剪辑以及画外音来创造画内-画外空间的互动,展现事物之间的变动不息的相互影响以及人物之间权力关系的较量(表现为话语的交锋),比较飞的段落无疑是两段梦境,尤其是第一段叠化效果很好,与大部分日常时刻形成强烈的反差,简单有效的处理方式。当然家庭肯定不仅仅局限于家庭,不过整体往寓言怪异那一挂做,还是有些靠近兰斯莫斯了,生出一些担忧。
#8thPYIFF 4.4/5 目前平遥最佳。或许算是女版的《博很恐惧》? 相比于A24的疯癫心理惊悚,又多了些贝洛基奥式的新浪潮家庭伦理崩坏。在极狭小的叙事空间里精巧地使用各种镜像与意象进行调度,利用“永不上锁的门”这个设定,在反复偷听与被偷听中寻找家庭代际的情感联结,完成度惊人。《分手派对》的导演可以来看看什么才叫真正的repeat。
太难看了,非常难看,空有电影节的腔调没有电影节的水平。现在的导演和现在的观众一样浮躁。矫揉造作,评分很典。最重要的一点是,难看。而且是前面3/4和后面1/4难分伯仲的难看,一个个还在这取舍上了。。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