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大叔,一个体贴而又温暖、一个坚强而又正义的男人,对自己妻子体贴照顾,对别人也是挺身而出。
当他自知生存无望,他拜托石宇护妻儿周全,他告诉爱妻:咱们的女儿叫瑞妍。
当他用自己的身躯堵住喷涌而来的丧尸,用残存的那么一点意识回头再看一眼自己的爱妻,满眼尽是不舍,因为下一刻,你我就阴阳相隔。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 与子偕老。
多美的爱情誓言,如果不能陪你终老,拼死也要护你周全,大叔,你也让我感动了。
相顾无言,面对丈夫拼死的保护,你泣不成声,你不忍离去,却又不得不离去,只为腹中你们共同的守护。
所以你坚持着,你守护着,守护的不仅是你们的女儿,也是你们爱情的誓言。
对这个片子期待值挺高的,因为好几个影评大号都在热血澎湃的推荐。
可能就因为期待值太高吧,看完之后感觉比较平平——不是差,是很普通。
前面情节铺垫、人物塑造和氛围营造都很好,惊险刺激,展现人性,灾难片里常用的手段,这个片子运用的炉火纯青,但是到了后半截,此片犯了和其他韩国片一样的毛病,即在激昂的音乐下,主要角色们为了保全大局牺牲自己,此时镜头往往会停留很长时间,仿佛丧尸们也被感化了,放缓了匆匆的步伐,卸下了手上的力气。
这位从大热片《熔炉》走出来的男主,表情单一而僵硬,经常在火烧眉毛的时刻一脸痴呆地和丧尸们对眼,这很让我出戏。
而随着影片逐渐步入尾声,出现了诸如丧尸拉着火车,后面上百只丧尸拉着他,而他的手却不断掉,以及挺着那么大肚子的孕妇跑得和壮年男子一样快,甚至还自如的爬上了火车,等等这些明显不符合常理的细节,看得我有点尴尬。
我不知道为什么那么多人推崇这个片子,豆瓣8.4,万达时光网8.0,我觉得给个7.0比较合适。
尤其这位男主角,这么拙劣的演技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
就因为他演过一部敏感题材的电影吗?
我知道国产片很烂,但不用为了泄愤把韩国片捧得很高吧?
明天再检验另一部高分韩片《隧道》。
晚安!
微信:野评人2016年09月11日
<图片1>(文/雷米) 告别了名导及低成本电影崭露头角的上半年,终于来到了票房之战最为激烈的韩国影院夏季档。
《釜山行》成为了今年韩国影院首部票房超千万人次的电影,也是韩国票房史上第14部、包括外片在内的第18部“千万电影”,并刷新了多项票房纪录。
当我们谈韩影票房的时候,可能会经常听到“千万电影”这一名词。
简单解释下,韩国的票房一般按照观影人次统计,人次超千万的电影即为“千万电影”。
考虑到韩国人口总数为5062万(2015年基准),“千万电影”也意味着,至少有约五分之一的国民都曾到电影院看过这部电影。
在通稿中被冠以“灾难大片”头衔的《釜山行》,在我看来其实是一部新类型片下的社会批判之作。
而“亚洲丧尸片”的新类型,以及电影剧本中裹藏的社会批判信息,这两点使这部电影成为了冲击千万的种子影片。
<图片2>♦️从动画到真人,“2万”到“千万”或许之前有关注到延相昊导演的人并不算多,至少在今年戛纳之前。
因为他的前作都是动画作品,而中国主流媒体对于动画类型的关注度确实较为欠缺。
和上次提到的罗泓轸导演类似,延相昊导演是美术专业出身的。
他在中学时代是宫崎骏粉一枚,以后一直默默走在做动画的路上,偶然的机会下终于拍出了自己的第一部真人电影,没想到正是这部电影令他跻身“千万电影”导演行列。
他的代表长篇动画《猪猡之王》入围过戛纳导演双周单元,且获得了金摄影机奖提名。
这也是第一部入围的韩国本土动画长片。
《猪猡之王》于2011年在韩上映,票房仅为1万9798人次。
两年后的另一部动画长片《似而非》票房不过2万2366人次。
这两部长片动画都是恐怖惊悚类,所以他拍出一部真人丧尸片其实也完全在意料之中。
那么从2万到千万的跳跃究竟是如何修炼出来的呢?
先来了解一下《釜山行》的诞生故事吧。
其实比起《釜山行》,先构思出来的是动画电影《首尔站》,也就是《釜山行》的前传。
<图片3>最初,导演在做动画短片《地狱》的时候,想着从其中还能衍生出什么故事来,就想到了丧尸。
而《首尔站》就是这部讲丧尸的片子,本来打算做短片,后来变成长片了。
在和《首尔站》电影发行方交流时,有人提出了把《首尔站》拍成真人版的建议。
导演觉得,同样的电影做两遍不太好吧,就写了个坐上火车去釜山的丧尸故事梗概给对方看,就这样,《釜山行》诞生了。
至于剧本,延相昊导演和朴柱锡作家一同磨了大概六个月才出来。
《釜山行》中流浪汉这一人物是在朴作家建议下加入的,主要是为了和《首尔站》保持关联性。
而《釜山行》中饰演感染者的沈恩京也是为《首尔站》女主角配音的人。
之前曾有许多人建议导演拍真人化电影,但他始终坚持做动画,因为觉得还没有遇到合心意的真人片剧本,所以一直在等。
而这次通过《釜山行》可以和《首尔站》形成两部联作,并且《釜山行》先于《首尔站》上映,对这部姊妹篇动画的票房肯定也会有积极的引领作用。
确实还蛮聪明。
<图片4>♦️《釜山行》凭什么在韩国这么火?
起初是没想去影院看《釜山行》的,主要因为看不了惊悚恐怖类。
但韩国朋友坚持要我陪他去二刷,于是我问,为何非它不可呢?
朋友的理由加上个人的观影感受,可以总结出四点。
一、“15禁”丧尸片,但并不算可怕。
看了剧照和预告片之后,因为配乐声效和化装过于给力,很容易让人产生一种此片过于“惊悚”的错觉,但其实它只是视觉层面上的“恐怖”而已。
《釜山行》在韩国拿到的分级和五月份的《哭声》一样,都是“15禁”,也就是说连高中生都可以去看的电影。
所以朋友反问道,《哭声》比这个要可怕两百倍,你连《哭声》都看了,怎么就不能看《釜山行》呢?
<图片5>别忘了,当初不少人看完《哭声》抗议它应该被分到“19禁”。
看完后确实觉得,比起《哭声》来《釜山行》是比较轻松和畅快。
尽管两部电影涉及的恐怖元素都是较为非现实的,但《哭声》完全是黑色漩涡一般的解答体验,在大部分时间里都让人感到无比压抑;而《釜山行》则是无所畏惧,上演酣畅淋漓的过关斩将,又带来引人思考的灾难后感。
因此,对于那些因为“惊悚”而踌躇的人,以及处于15以上19以下的韩国青少年们,同档期的电影中,比起来国民主旋律的《仁川登陆作战》、《德惠翁主》,《国家代表2》来,毫无疑问《釜山行》会更具吸引力。
而我也有理由相信,像自己这样被朋友的口碑拉进了电影院的人大概也不在少数。
<图片6>二、全新类型的“亚洲丧尸片”。
毋需解释,“亚洲丧尸片”和“无枪纯肉搏”绝对是TOP看点。
丧尸片本身便已足够有话题性,延相昊导演说,在京畿道拍摄的时候就有好多围观群众,大家说“哇好像是僵尸片哦”,由此他才发觉,原来丧尸本身真的已经很大众化了呢。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先不说亚洲,在之前的韩国也并未拍出任何一部像模像样的真人丧尸片来,而如今竟然在一位动画导演手中实现了。
所以当韩国朋友说起《釜山行》带来的“亚洲丧尸电影”新类型,不仅带着一种“相见恨晚”的喜悦,还有种“前无古人”,短时期估计也不会有“来者”的魄力和自信。
对于丧尸片的一大票拥趸,《釜山行》的诞生无异于一条明亮的闪电。
另外,《釜山行》中与丧尸的对战完全是没有热兵器的纯肉搏。
且不只是体力博弈,还需要斗智斗勇。
这方面马东锡发挥出了超级出色的战斗力,连孔刘接受采访的时候都说,觉得马东锡特别能打。
<图片7>看《釜山行》之前,对马东锡的印象是个搞笑又可爱的肌肉大叔。
《釜山行》出来后他的人气又增加了不少,“马可爱”、“马宝宝”之类的别名也层出不穷。
戛纳展映后马叔一出场,全场马上掌声雷动。
虽然私下喜欢孔刘更多一点。
但在这部电影中,感觉马叔的压倒性气概抢走了一些孔刘的存在感,至于两人能否撑到最后,就不在此剧透了。
真人手撕僵尸的亮点则是从大田站下车后再次上车,为营救陷入千钧一发的怀孕妻子郑有美、女儿秀安,马东锡、孔刘、崔宇植需要一路作战,从9号向13号车厢移动的过程。
可以说在大田站合力与丧尸对抗,成功再次搭上列车后,孔刘和马叔才摒弃偏见,站在了统一战线上。
马叔把手臂拿胶布缠好,摩拳擦掌准备与丧尸大战。
饰演棒球队员的小生崔宇植也缠好胳臂握紧了球棒,没有怯场。
孔刘发挥出了与基金经理相匹配的智力,根据丧尸们仅听力发达,暗光下视力不好的弱点设计实施向13号车厢移动的计划。
还好《釜山行》里的丧尸还挺蠢的,要是和《首尔站》里的一样的话,恐怕斗智斗勇的手撕僵尸戏码也就无法上演了。
<图片8>三、社会批判意义。
《釜山行》并不是一部单纯讲述丧尸故事的恐怖惊悚片,在丧尸来袭时高铁上的人们如何应对极限的状况,如何求生存,电影对此有着非常现实性的描述,批判道义人性的同时顺带还黑了一把韩国政府。
从首尔出发的时候就已经不对劲了。
然而当被感染的丧尸对人类大举进攻之时,列车上新闻中的韩国政府人士为了维护人心安稳,公然谎报“各位国民安全哈密达!
”搭乘列车的人们用手机查到的网络视频中却分明是另一番景象,韩国多个城市都已告急。
而当列车到达官方声称的“安全且有军人把守”的大田,无辜的乘客们下车,却发现完全是另一番景象,只好为了求生再次搭上这趟载有丧尸的列车。
比起通过影像展现出的政府,列车上的人们为求生存的反应则让观众们不得不发出“人比丧尸更可怕”的感叹。
如果说作为都市人代表的孔刘的利己心在女儿秀安的反问,以及现实中血肉厮斗中,终于化为了人性之爱的话,那么金义城所代表的阶级便是一个为求生存完全不择手段,甚至不惜加害于人的权力所持者。
他在社会上拥有特权,在车厢里也是掌握着最高话语权的乘客,可以扭转乾坤。
金义城剧照四、高完成度以及动画导演的执导特色。
《釜山行》的票房成绩绝对和它高完成度获得的口碑息息相关。
尽管在戛纳,比起大尺度同性作《小姐》和外媒口碑爆棚的《哭声》,《釜山行》的曝光度并不算高,但是作为延相昊的首部真人商业片,《釜山行》已经在韩国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
在原剧本中,孔刘的孩子的设定是儿子,导演看了许多试镜一直都没有选到合适的男孩来演。
他看过金秀安的作品后,坚持要请她来演,甚至不惜把原来设定好的儿子改成了女儿,搞得制作团队的人直冒冷汗。
所幸金秀安这枚演技派小姑娘的表现完全在期待之上,比起《哭声》中的金焕熙,挑战度虽然没那么高,但极富层次的演技的她绝对足以入围韩国优秀童演榜单。
在美术方面,《釜山行》的丧尸特殊化装十分逼真,突出了爆裂的血管和颜色,后期对眼睛的处理看起来也让人竖汗毛。
动作方面,开拍前六个月起,丧尸演员们就开始接受特别训练了。
《釜山行》的动作指导之前也参与过《哭声》的制作,因此也从《哭声》里借鉴参考了一些处理方法。
<图片10>另外,延相昊作为动画导演的出身也令《釜山行》的场面颇具看点。
韩国朋友抱怨说,不少韩国导演常常执着于中近景固定镜头以及短镜头的使用,十分死板,难以看到让人激动的充满力度的镜头运动。
但是延相昊的执导风格带来了与众不同的新鲜感。
对片头最为记忆尤深。
影片的镜头从韩国特有的交警模型的脸部特写开始,这种交警模型的胳膊是可以不断机械挥动的,某种程度上似乎也呼应了丧尸们的动作风格,很有意思。
起始是一位中年男司机通过消毒站,对工作人员发牢骚。
然后在继续开车的路上,撞死了一只鹿。
司机大叔下车察看,发现是只鹿就骂了几声回去开走了车。
然后镜头摇到了这只鹿的尸体上,它抽搐着扭转肢体和脑袋,眼睛变色,化身丧尸鹿重新站了起来。
紧接着,银幕上出现了“釜山行”的片名。
<图片12>♦️为何说《釜山行》并不是典型“千万电影”?
尽管《釜山行》刷新了一连串票房纪录,仅用19天就跻身“千万电影”行列,成为今年韩国的首部千万之作,但纵观韩国的“千万电影”list不难发现,《釜山行》和之前那些“千万电影”还是有着明显区别的,可以说它打破了忠武路已经定型的“千万电影”法则。
首先,《釜山行》中并无英雄。
在既有的“千万电影”中,总是能看到以一个英雄角色为中心的剧情设定。
比如《鸣梁海战》中的海军大将李舜臣,《国际市场》中家庭的灵魂人物德秀,《老手》中的刑警道哲等,都属此类。
但是《釜山行》中的这些人,比起英雄来,更接近于一般人。
孔刘的“石宇”是一位事业成功,但对家庭不上心的典型年轻都市父亲。
一开始是一个怀着利己想法的人物,随着剧情的展开,不断受到冲击的他内心也发生了改变。
马东锡的“尚华”一看就是一个对妻子言听计从的男人,怀着既有的偏见对孔刘不断冷嘲热讽。
崔宇植的“英国”是个年轻棒球手,起初连面对心爱女生的勇气都没有,藏起感情只献给对方一张扑克脸。
这样三个过关斩将对战丧尸的男性,我们很难将其中的任何一位定义为“英雄”。
导演在这出激动人心的戏码上演之前,已经呈现出了这三个人本身具有的弱点。
并且从结局来看,创作者也并没有任何将男性塑造为英雄的倾向。
这与典型的“千万电影”有着分明的差异。
马东锡剧照其次,无爱国营销,反批判韩国政府。
所谓爱国营销,其实就是主旋律色彩的电影以观众们的爱国心作为营销重点。
这个在中国能否行得通暂且不说,至少韩国人愿意去为爱国题材买单。
尽管并非所有“千万电影”都用了爱国营销这一招,但大部分都具有掀起爱国热潮的话题性。
“千万电影”中票房首位的《鸣梁海战》就完全是一部主旋律历史片,讲述朝鲜名将率领海军抵抗倭寇的故事。
电影受到了政界的普遍支持,连总统朴槿惠都去看了,作为韩国人要是说自己没看过是不是有点说不过去呢;而亚军《国际市场》则是由小人物映射出了时代变幻,将韩国近代史展现在了大银幕上。
黄政民和吴达洙去西德挖煤之前要面试要搞签证,差点失利的他和朋友突然唱起了国歌,于是就鬼使神差地给了pass。
再看看《太极旗飘扬》的朝鲜半岛战争、《暗杀》的日据时代故事、《辩护人》以前总统卢武铉为原型、《实尾岛》的南北韩问题等也都具备了掀起爱国心热潮的全民话题性。
而这部《釜山行》呢,从头至尾看不到任何韩国式爱国主旋律线索。
政府反而成为了被批判和讽刺的对象。
《釜山行》主要是靠从戛纳和韩国观众处获得的口碑来传播的。
当然,“亚洲丧尸片”这个title也是吸引人走进影院的一大要因。
<图片15>最后一点,《釜山行》的大规模破格试映活动,这也是令它在韩国电影界遭受非议的一点。
一般来说,韩国电影在正式上映之前会举行媒体发行试映会和VIP试映会,有的电影也会举行一到两次的售票试映会。
总的来说,通过试映会累计到的票房都不会高于5万人次。
韩国票房史最高纪录的创造者《鸣梁海战》累计票房1761万人次,在正式上映前通过试映会累计观影人次仅为2万2500人次而已。
然而《釜山行》则完全打破了试映会的传统规则。
《釜山行》定于7月20日上映,在12日举办了媒体发行试映会,紧接着从15日到17日举行了多场大规模售票试映。
而结果就是,在电影正式上映前,便累计了56万人次的票房,确实是史无前例。
但是对《釜山行》来说,累计却不仅仅是票房,更重要的是口碑。
原定于7月第三周上映的电影,有些完全是为了避开《釜山行》上映的票房竞争,没想到发行公司搞了这么大规模的试映会,抢走了票房和热度,使得关于《釜山行》的话题在上映前就开始四处流传,第三周上映的影片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冲击。
比起同样在第四周上映的竞争作品,《釜山行》也已经抢占了先机。
<图片16>延相昊从独立动画导演到“千万导演”的成功也让人们开始期待他的下一部电影,他会继续做动画呢,还是乘胜追击继续做类型片?
其实他的下一部电影已经定了,真人片《念力》讲述一名偶然获得超能力(念力)的男人努力营救陷入意外事件的女儿的故事,将仍旧合作为《首尔站》配音的沈恩京和柳承龙两位演员。
《釜山行》的所谓前传,平行世界的姊妹篇——动画电影《首尔站》于8月18日在韩国上映。
《釜山行》中的丧尸比较蠢,只有听力发达、不会开门、无法准确识别攻击对象,而《首尔站》中的丧尸们可要聪明些了。
看完《釜山行》的各位,如果想了解片中的丧尸病毒是如何开始传播的,沈恩京饰演的那个姑娘是如何被感染的,开车前一天在首尔究竟发生了什么,那么也可以考虑看看这部《首尔站》。
(PS:感谢所有能看到最后的人……我知道我写太长了orz……)<图片17>PS:严禁未授权转载。
从来,灾难片所要展示的都是字一种极端的环境下,在人人自危的情况下。
面对人性的抉择,是选择大义,尽力帮助更多的人逃出升天,还是选择自保不惜以其他人的生命做代价?这是釜山行所展露出来的人性的看点。
从最开始的那只僵尸狗,奠定了全篇稍显惊悚的基调。
一列开往釜山的动车,却让无数人命丧。
既是要暴露人性 那必定是有善有恶。
一直保护着怀孕的妻子的大叔,一直保护自己的队友和心爱的女孩的学生,当然还有孔侑大叔的父亲。
这三个男人组成了最善的部分,保护该保护的人。
人性之恶一个是列车长,为了自保,牺牲了很多本不该死的人。
另一个体现在孔侑一行人冒着大危险从满是丧尸的车厢逃出 却不被安全车厢所接纳。
理由也很简单,从那种地方逃出来,谁知道你有没有被咬,为了一车人的安全选择放弃了相信其他人。
最后正面人物为了不去伤害别人而选择了各自的处理方式,剩下了怀孕的妇女和弱小的孩子。
最强大的人为了保护爱人而死,自私的人也都没有落得好下场。
这并不是绝对的,但是在影片里无意是一种凄惨的大团圆。
这部电影能堪为一部佳作真正的成因,不是他山之石的借鉴,而在于电影自身对人性洞悉的内核,《釜山行》里源于人性的可怕,远比行尸带来的惊悚更为恐怖,极为出色的角色塑造,使电影固然在人物上有着主次之分,但却可谓是一场真正的群戏,无论是自私的高层,还是镜头为数不多的老阿姨,每一个形象都被得以细致入微的精雕细琢,于此善与恶形成的反差,方才使电影之恶能令人咬牙切齿,善亦能璀璨夺目,而随着电影结局处男主的逝去,电影的意义也以远超过似曾相似的好莱坞美式英雄范畴。
从情感上来说,《釜山行》是极为充沛的,它不仅有着以父女亲情所构筑的主线脉络,还有着青涩的学生之恋,成年夫妻的美好之爱,姐妹间的难舍深情,甚至连电影的“坏人”,那个极度自私的高层,在最终也为他安排了一条渴望归家能见到母亲的情感线索,正是这些恰到好处的煽情,形成了电影虽并没有《行尸走肉》的篇幅,却有以与其可以并肩的人性思索,虽没有高昂的制作经费,却做到了就个人来看没有任何一部相同题材能做到的感人至深,个人之见这足以掩盖电影很多逻辑上的微瑕,毕竟相较于缜密的构思,其已用贯穿始终的情感交出了一份近乎完美的答卷。
《釜山行》就仿若一碗参鸡汤,行尸题材犹如一颗进补的高丽参,升华着已然略显疲软的韩国情感鸡汤,那醇厚悠长的浓情,确给人了以对韩国电影又一次全新的认知。
1、韩国人民好淡定、看到丧尸在吃人还一直看着。
跟丧尸就隔着一个玻璃门还是很淡定,不跑也不报警。
2号车厢隔壁全是丧尸,大伙居然不跑到1号车厢去?
整个电影都显的韩国人民不急不慢、动不动给个角色停顿的特写说几句话、你们不急着逃命我看得急死。
2、韩国军队也太弱、没有枪吗?
一队军队就全军覆没了?
大叔还可以一人揍好几个丧尸呢3、14车厢也是没有丧尸的,为何非要去15车厢?
三男人一起合力把丧尸推出去不就好了?
那大叔也就不会被咬了呀。
看到棒球小伙就知道在这边死命砸15车厢的玻璃门那个急啊、他砸了到时候丧尸不是挡都挡不住?
4、15车厢的人都是傻的、把更里面的空间留给了主角一伙,他们自己直接跟丧尸隔壁…更傻的是把另一边的门也绑起来了、出路也没有。
感觉就是强行要考验人性啥的、你要考验也把事情弄的更合理一点好嘛…5、主角一伙被压在火车底下的时候,居然不跑出去…看着要不行了才开始爬出去。
早一点出去流浪汉大叔也不会领便当啦~—————这个豆友说火车掉下来后才有一个洞口的6、多次不记得关门、你一次也就罢了、里面的人是没被丧尸追屁股后面就没关门习惯啊!
跟张杰学一学随手关门、小情侣也就不用撒狗粮式领便当了。
7、流浪汉的作用是什么?
为了凑足老弱病残的队伍?
他是开头撞鹿的那个司机吗?
突然在火车上非常突兀啊、作用也微乎其微、本来还以为他会有什么秘密呢———经过豆友解释发现作用大大的8、最后看到坏人被感染了、主角居然还跟他聊天?
exm?
非要他完全变丧尸了才开打、主角也只好强行领便当啰~9、黑暗的洞里你还唱歌?
不怕丧尸过来了吗?
里面设定丧尸对声音最敏感了。
军人也是,这么远还未确定就射杀了?
人命好不值钱哟———军人射击这点经大家解释也可理解10、这个孕妇太牛了、估计体质进化过的吧?
最后发现、这些人都是被导演强行领便当啊!
感觉就是先把这几个高潮定好,再想好情节补充进去。
例如先确定下来男主角是要死的,然后再开始设计他要怎么个死法。
这部片子其实不差、挺好看的,但是绝对没有豆友吹的那样好。
还什么以此看出韩国电影超我国三十年的、没事吧亲?
———————————————————。
这部电影作为商业电影来说很不错!
黄皮肤的丧尸看的也很有带入感。
可是当时8.7的高分实在捧吹厉害了……我只是把我当时看的一些内心OS吐槽出来而已,一个人看电影肯定会有疏漏的地方、有说不对的地方或者您有不同的见解来反驳就是、互相理解。
请不要动不动给我下定义。
谢谢。
在我看来更多的是用一场绝望至极的灾难对人性的极致拷问 可能也只有在这样的灾难面前 人性的弱点才会暴露无遗 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
最后不得不说 有责任感的男性魅力在几个大叔的身上给我深切触动!
当壮大叔紧守住门时,当老年人A开门放进来丧尸们时,当长发女被咬棒球男陪他时…最后孔侑被咬摸着女儿手叮嘱时开始飙泪,真的泪奔…与其说丧尸可怕,不如说人性更可怕。
最让我感动的是乞丐大叔,一开始男主不愿意让他跟自己一起走,结果男主被丧尸压在身下的时候,他不计前嫌的用跑过去用衣服盖住丧尸的眼睛。
后来为了孕妇和小孩那么怕死的他还是冲上去抵抗丧尸。
对这个电影觊觎很久了,终于昨天完成心愿,作为在韩的小伙伴我这么晚才看我也是爱的不够彻底。
可能会深度剧透,有介意的小伙伴还是就此关闭吧。
切入主题,电影看多了,套路又有几个猜不到的,可是这个套路偏偏是自己心里最想要的。
韩国向来都是敢揭示人性的。
几乎那种黑暗面都可以在韩国电影里看到。
可能是在天朝看多了光明,偶尔想要适度休息。
首先因为很喜欢个别演员,所以一直期待着上映。
可能因为先前的《熔炉》,所以对这个男主就是喜欢到停不下来。
花痴,跑题了……这个电影看起来很熟悉是因为觉得融进了太多其他电影的元素或者情节吧。
一开始匆匆交代就简单粗暴的进入厮杀模式。
选的主演们也都涵盖了各个年龄层,就是一个小型的社会代表。
善良勇敢的人总是很多,坏人则是会更多。
(有一种祸害遗千年的感觉)电影虽是恐怖片,但人性的问题流露更多。
下面,就是情节交代了。
一辆封闭的车,一个封闭的环境,给了主角们一个可以暂时生存下去的理由。
男主和女儿,准爸爸和准妈妈,高中生情侣,流浪人,高龄姐妹花,还有反派常务。
一个奇怪的女人引发了一场灾难,大家开始快速变异没办法阻挡,引发混乱,争相寻找生路。
男主差点害死即将有孩子的小夫妻,不过毕竟是正面角色所以良心发现开了门,就此主角都凑齐了。
大家都很恐慌,也各自想着活下去的办法,车在大田站停了,安静的异常就知道这只是高潮的开端,男主为了女儿活下去想自私的带她走,小女孩埋怨男主。
但是大田已经被感染了,关键时刻,准爸爸还是救了他,总是会有为了别人拼命抵抗的好人,但是人性是自私的,反派大叔怂恿开车,没有上车的人们差点就死在大田站。
人性流露,谁都希望活下去,可是强烈到用别人的命去换,也逃不过命运。
庆幸的是大家都还活了下来。
(主角光环-_-#)虽然活下来了,但是已经被冲散。
就此分成三派,自私派,解救派和被解救派。
九号车厢内的男主,准爸爸,高中男生,还有那个流浪人为了解救被困在十三号车厢卫生间的亲属,必须穿越中间有被感染人群的车厢。
因为这里的丧尸很低级,在穿越过程中,黑暗时且无声状况下,就不会主动攻击。
利用路上的隧道手机和强健的身体,成功解救了被困的亲人,不得不提的是,其中有一节车厢全部是高中男生的队友亦或是朋友,虽然已经被感染,但还是下不了手去攻击。
就在千钧一发时,车厢变黑了。
最终还是让这个男生完完整整是个好人。
总是这样,救了别人也是救自己。
解救派和被解救派终于汇合了,并且度过了一点安静的时光。
历经考验吧,到达了十五号车厢,但是,却被常务为首的自私派排斥,去到了别的车厢。
其中一点,因为常务和其他人的排斥,本来可以活下来的两个人死掉了。
姐妹花的妹妹眼睁睁看着姐姐被感染却无能为力,所以,就此除了主演们就全部“死了”。
车被逼停了,必须要重新选择逃生的路,常务依旧自私,为了活,害死了仅剩的四个人后逃离。
高中生情侣依旧死在他手里。
看到那个小男生绝望的抱着女朋友。
不辜负这个女孩子在被排外的生死危险情况下选择这个男生的心。
这是真爱。
流浪人为了男主的女儿和已经死掉丈夫的准妈妈,选择面对,选择保护。
坏人终是被感染,但是却也是个内心强大的坏人,自我意识很强大,想要活下去的意识很强大。
男主不幸被咬到,知道自己很快会失去理智,所以最快时间内告诉女儿和准妈妈怎么操作系统。
然后关了门,站在车尾。
最终我也还是哭了,就在男主变异后脑海里浮现着初次抱着女儿的画面,画面很柔,光线也很柔。
停在了釜山,女儿,准妈妈相依走向封锁线。
走进隧道,前面没有光明,后面也没有光明。
我不会写影评,也是第一次写这么长的影评,所以不知道怎么才是好文章,只是知道很喜欢这个电影,所以情节,细节都会很深刻,想要拿出来分享而已。
电影的手法,电影的成像,电影的技术,我不懂没有专业学习我也就不能去评价。
电影确实都是一样的套路,但是我偏偏喜欢这个调调。
希望真的喜欢又期待这个电影的同学们一定要去看看。
简单点拍戏的方式简单点递进的套路请省略你又不是个烂片别设计那些情节没意见我只想看看你怎么圆你煽情的太表面像没天赋的导演观众一眼能看见僵尸:该配合我演出的你却视而不见车厢群众:在逼一个最怕你的人即兴表演打两星吃瓜群众: 什么时候你们开始收起了底线打五星吃瓜群众:顺着别人的评分被动就不显得可怜——————(不知道该不该继续k歌的分割线)和流感差不多,又是一部为紧张而紧张的灾难片,好几处不合逻辑的制造紧张点,比如僵尸就在门后随时可能有意外顶破玻璃门,大家却很淡定散漫的等着(至少表现出恐惧情绪啊,至少里僵尸那个门远一点啊),又比如呆在安全车厢的自私的一伙乘客,却逼主角们去前面更安全的车厢呆着,无视后面一门之隔的僵尸,僵尸破门而出了又吓得屁滚尿流,这是一车智障吗。。。
另外老梗也太多,新意寥寥。
基本的逻辑不通,谈何人性,拼凑老梗而已。
太想表达概括人性,反而会显得比较肤浅。
现在豆瓣是不是越来越低龄化了,看的太少没见过真正好的,电影寓意跟人性沾点边就不明觉厉,纷纷献上四五星好评。
--说第二个例子没问题的。。
请问生命安全重要还是舒适面子重要?
那面玻璃门是练过金钟罩铁布衫吗?
其实这一点更令人费解的是,那群人丝毫没有表现出对隔门僵尸恐惧情绪,反而安然自若,这个可以算是令人出戏的大bug了。
被僵尸攻击是比死亡还恐怖的事情,你们这么淡定,僵尸不要面子的?
而这节车厢的人们,害怕主角们(表现十分正常,无僵尸化迹象,战斗力爆表)会变异(??
),却把他们赶到前一节车厢,【注意前一节车厢有可供逃生的车门】该追求生命的时候,导演和编剧在追求煽情。
这个情节无非想让主角活下来,让自私的人赶紧去死而已,让观众爽那一下,完全忽视本身逻辑。
而且全片都如此,好像车上的人都爱上了那种和僵尸一门之隔的感觉2333。
--有瓣友抓住金钟罩铁布衫这个词不放了。
我说的门不牢靠,包括两点:锁的牢靠,门的坚实度。
锁:电影里说了,群众们发现僵尸没有智商不会开门所以就放心了。。
这个理由我真的不知道从哪吐槽。。
电影里面讲了不是所有被咬的僵尸都会马上完全丧失神智的,那个老太太,主角孔侑,英勇大叔,还有一开始逃上车的女孩,被咬之后都没有立刻丧失神志,女孩还是过了很久才完全变成丧尸,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如何保证丧尸都不会开门?
求生意志强的呢?很饿很饿的呢?
而那种门,本身就是非常简单的锁,拨一下,门就自动打开,电影里有很多这样的镜头,就算僵尸都没有神智了,乱撞乱扒碰到了,怎么办?
凭什么如此淡定呢?
这是一部设定随着剧情需要想变就变的电影。
透明车门的坚实度,没具体描述,但有这样的镜头:僵尸们的手挤进来了,大叔和孔侑想把它们压迫回去,这时门咔嗞,裂掉了,缝隙越裂越多,然后大叔就英勇了。
门裂掉的一瞬间,你说看到这一幕的观众,会觉得门牢不可破?
门就算设定是牢不可破,但至少是个透明的,僵尸们在你三米之内,至少害怕一下吧。
僵尸:该配合我演出的你却视而不见。
————有反对我长评的瓣友让我推电影看看我是什么品味,那我就大方安利啦我扣题,就说讲人性的影片韩影推荐罗泓轸导演编剧、河叔主演的《黄海》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R-lEazgERac/韩剧推荐李幼贞编剧的《特殊失踪专案组M》http://www.iqiyi.com/lib/m_207366514.html再推一个美国的,邓肯·琼斯导演的《月球》http://www.bilibili.com/video/av2833440/看看情节是人性的棋子,和人性是情节的棋子,哪一个才真正在说人性。
(都是播放链接)--推这篇影评,切中了要害,应该被顶到我的长评之上(除了后面评论韩国影视整体我不能完全同意)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8083414/藏起你们情节上的威亚。
西凉虫 评论 釜山行 2016-09-13 15:11:46她好像一个提线木偶,每一个动作每一句话都来自是我的设想,缺少一种生命感。
——《三体2:黑暗森林》--1102更新看到底下一个评论,我深刻地认识到那些语气激动甚至口出不雅之词的人反驳我的原因了。
(有理论理的我都欢迎,这是一个原因推测,不是针对所有反对长评的人)那个评论反驳支持我的评论说:那你是没有看过《从天儿降》,《不可思异》吧。
这个原因其实我第四段已经说过了。
低龄化是我的大意推测,诸位海涵。
对不起这两部作品我也确实没有看过,一看到那阵容那预告,我衷心地祝福这种电影,看的人有如包场,亏到只剩三个钢镚儿叮当作响。
蓝瘦,我的祝福很少应验。
摘一篇收藏的热门微博,话糙理不糙,原po@RoarofAnitgone:
要是没有韩国同行的人性片和美国僵尸片,就和以上提到的几部国产比,这片4星,可以了吧。
我可能没有明了的指出结论,引用评论里面的一句吧。
@罗夏 2016-09-26 19:16:02中国近几年是没拍过几部好片,但这不是给那些外国拍的本身一般的电影好评的借口。
这部电影最大的bug其实不是我上面说的那些人看到僵尸那淡定散漫的反应,而是导演为煽情而煽情,为凸显人性而凸显人性的肤浅安排。
韩国电影为什么精品率比中国高,大多数也很精彩,但得到的国际奖项相对少?
我觉得,就是太想表现某种概念,剧情太过外放和夸张的通病。
抱歉我写这篇影评真的很激动,生平头一次看到这种格局的亚洲丧尸片。
作为一个十年前就看过《活死人黎明》之后写《僵*世界大战》和《完全自*手册》被新浪封过文的人,这样一部虽然引来刷屏但也绝对褒贬不一的韩国电影,给予我回忆与反思。
我并非一味的捧和杀,只说最真实的感受。
并且用读过的一本卡耐基的《人性的弱点》做标题。
其实书的什么内容已经忘了,只是想到那时上初中的我觉得未来很绝望,这种心情和电影里的人很像。
其实近年来我看韩国电影并不是很多,但对于韩国人经常讽刺政府、人性和现实表示很认同。
我又要提到刚刚看完的韩剧《信号》,还有之前看过的《恐怖直播》《杀人回忆》和还不敢看的《熔炉》和《素媛》。
我一直强调我是个冷血的人,但实际我内心脆弱到不敢看宠物电影。
反而那些虚构的带着科幻恐怖色彩的电影让我欲罢不能。
这也是我要先看《釜山行》的原因。
毕竟只是一部丧尸片而已啊!
话说这部纯纯的人海丧尸片,其中某些桥段很像是游戏里的升级打怪,尤其是几个男人穿越数个车厢的那一段。
可讽刺的是我身边认识玩游戏的人,动不动还玩爆头的即便是爷们也不敢看恐怖片。
其实这部片的僵尸没怎么吓到我,毕竟那都是一些无脑的生物。
他们连开关都不会开,只要看不见人就不会攻击(电影里的设定)。
他们的战斗力也没有想象中那么惊人,也是普通人的身量,所以魁梧的大叔可以一个打几个。
他们也只能走人海战术,攻击的套路也就是单一的咬人。
真正让我觉得恐惧的是---人性。
其中一个最大的反派是穿西装的大脸大叔,他是这个社会上自私自利的代表。
为了自己牺牲别人,诬陷别人做得驾轻就熟。
其他人想要救更多人的时候,他主张快开车,不顾他人的死活。
煽动大家不让其他车厢的人过来,还诬陷男主被感染。
和另外一个乌合之众死里逃生,关键时刻直接把对方推出去自己逃命。
为了自己逃命根本不会看一眼被攻击的女孩。
好心的火车司机也是干嘛要救他?
也牺牲了。
最后是男主被他咬伤自己死还得拉个垫背的。
这种人在现实中很多,对于自己得到的一切那般心安理得。
他变成僵尸之前说妈妈等他回家,好像是冷漠中的一丝温情。
可实则我想问问他的妈妈,如何教育的这样一个人?
是不是幼年对于这个孩子过分的保护导致他的自私?
早晨的时候坐公交车就遇到这么一位母亲,带着孩子上车,别人好心让座,她却只让孩子坐自己还要占一个人的地方,孩子更是坐得心安理得。
仿佛是如果别人不让这个座是社会的不正常。
又想起火车上那个母亲,自己的孩子已经很大了,却还是不撒手。
这仿佛是对孩子的爱,实际这些孩子长大之后是根本不会感恩戴德的。
火车上也有这样的母亲。
两个姐妹老太太,姐姐很朴实,妹妹画得很妖艳。
她们阴差阳错地都获救了。
妹妹在一群只想保命的普通人车厢,姐姐跟着另外一拨人逃过来。
普通人车厢的人不让他们过来,而因为耽误的时间,姐姐最终变成了僵尸。
保了命的妹妹自言自语地说,看你养了个儿子,钱都给他,你看你现在这个样子,看着玻璃窗那边变成僵尸的姐姐,把门打开于是这个普通人车厢里的人也变成了僵尸。。。
这段真的很震撼我。
如果做人做不好那就直接变僵尸好了!
这老太太很像是个英勇炸碉堡的战士,可这个举动又有多少无奈与绝望。
还有让人绝望的是男主之一的魁梧大叔。
大叔面冷心热,一直保护妻子和众人,但最后为了妻子,他一个人挡住僵尸,让妻子先逃。
这一段是让我想起曾看过《活死人黎明》的关键。
是的,那部经典神片里也有这样的桥段,最后几个人终于逃出来了可以坐船离开,但男主却被咬伤了,所以他没有走,而是留在了岸边,望着天空静等其他僵尸来把他保卫。
这个画面太踏马写意了!
而做了同样的事的还有那个一路上絮絮叨叨持续当BUG的流浪汉跟坚守到最后一刻不忘广播的火车司机。
火车司机的演员也演过《信号》,演一个同样善良但命运多舛的父亲。
即便是命运反转也依旧要杀死对自己女儿见死不救的人,算是个绝对悲剧的人物。
(那张脸就很悲情)还有演女儿的小演员,一路都是纯真的白莲花角色,除了跟自己的父亲不怎么和谐,对其他人都是一副热心肠。
可如果想到整列火车或者整个城市的小孩只活了她一个,她的白莲花角色也就没那么值得称道了。
反而是她的父亲,一路复杂的情绪转换,先是一脸懵逼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再到只希望自己和女儿活命,再到加入战斗最后得知真相的颤抖以及最终牺牲的那一刻解脱。
让我觉得更真实。
其实这一路大家都绷着,最后崩溃的点可能是小女孩的歌声。
那个想要唱给父亲的歌成了他们活命的关键。
影片此时戛然而止作为一部商业片,这次韩国人的煽情没有过分。
表达纯爱,只是让一路千辛万苦闯关的男孩死在了女孩的嘴下。
表达友情,就是对于昔日同伴变成僵尸的不忍下手。
表达夫妻之情,只是最后魁梧大叔说咱们的孩子今后叫什么。
表达姐妹之情,就是眼神。
表达父女之情算是有点过,小女孩的演技很到位,但是父爱的深沉表现得很好。
这就是亚洲电影和美帝电影的区别吧。
同样是僵尸人海战术,《僵*世界大战》我只是为了看布拉德皮特,而《釜山行》让我记住了好多人。
有人说《釜山行》甩了我们国产电影十年,也有人表示不服。
我只能说起码恐怖片这个门类是有的,国产所谓的恐怖片剧情胡邹八扯故弄玄虚,往往为了吓人而吓人做出那种一惊一乍的音效和主角的面孔,旁边观影人的举动可比电影吓人多了。
电影动不动就是上亿的投资,能有个盗墓题材都是巨大进步,日本《寄生兽》上映都要感天动地还被剪得巨和谐。
相比之韩国这个小国家能够拍出这样的电影,同样的祖先,不同的灵魂。
我觉得不止十年。
但我们国家真的拍不出这种情感的电影吗?我觉得并不是。
多年前我看过《南京南京》,同样的绝望。
封城,屠杀,比之僵尸更可怕的是真实。
看过刘震云写的《1942》,也是如此。
大饥荒,一家人逃难,地主父亲想保全全家,可最终只有他自己,路遇一个小女孩,凑成一家人。
以苦难和绝望为标杆,中国人的情感是最复杂的。
只是观众不买账,或者说观众更愿意去看虚幻的而不是真实的。
这也许是我们教育的缺失吧?
在学校里我们学的是粉饰太平的历史,学校不教我们怎样去面对复杂的社会,如何谋生与自救。
我们是在传承知识,一代又一代。
而做父母的,脑子未必清醒多少,于是,人熊熊一窝。
所以也只能从社会新闻上去看人性。
看隐藏几十年的杀人犯描述犯罪过程轻描淡写,看杀死同学的冷冷地说一句算她倒霉。
看因为贫穷毒死儿女之后又自杀的夫妻,身后还要被说不具备低保资格我说得多了,可能又要被和谐了!
只能点题了,这就是人性的弱点,无解。
看完後,感覺挺體現社會的現象的,是一部不錯的電影
韩国好老公,日剧跑孕妇,感脚孕妇把肚子都跑小了(¬˛¬&#34;)群众尸化2秒钟,男主被咬能活5分钟诶~
气死我了,你们为什么不等天黑再出来?为什么?!?!?!
尽管套路满满,转折生硬,好坏分明,但不失为一部完成度很高的亚洲丧尸片。★★★☆
丧尸群演精彩,几次蜂蛹都让人心跳加速,就是跑太快了,逼得人孕妇体力值大爆发。文戏有点拖进度,几场戏都是为了情节需要而故作铺垫略生硬,且切割了整部剧的节奏。人性挖掘其实是韩影做惯了的,精准召唤生理感知。
今年截止8月最致郁的电影。比贪婪可怕的是病毒,比病毒致命的是政治,比政治更黑暗的是人性。五星推荐。
韩国电影滥情的毛病在这部电影里面基本上把僵尸破坏的一切都给补上了。而且最重要的是,核心批判的主题实在太陈旧,真的不知道怎么吐槽了。就这样吧。
与其说人性恶毒,不如说把人性放在极端环境下去拷问才是恶毒
開頭有場父女戲,是老爸買禮物>忘記買過>畫面上放著多個重複的禮物,禮物數就是父多年對女缺乏關注的次數,親情透過視覺具現被量化了。橋段看似簡單,卻是那些只懂以吼叫與沉默兩道法子的文藝導編難為;若說韓國能給臺灣同行點破甚麼,編劇法必是其中之一。殭屍戲倒是挺無聊,還是回去把動畫版拍完吧
三星到四星之间。最爱角色是胡子大叔,好男人啊。韩影对政府和军队真是逮住机会就要黑一下,这个态度肥肠可爱。为什么韩国灾难片都要搞个小孩当主配角呢?烦,减分。
1.这就好像在一列16节的高铁里面,连续进行了好几场百米冲刺比赛一样,每一段煽情戏码就是比赛间隔的休息喝口水;2.韩国的灾难片的掌控能力也确实驾轻就熟了;3.几乎所有角色都处理得很好,连群演丧尸也是;4.喜欢马东锡夫妇、中学生小两口之间的煽情段落,很美!5.年度台词:这里更危险。
个人不喜欢韩国片和僵尸片,至于电影本身的质量,也只能说是一般商业片的水准,并无优秀之处。
丧尸不会吓到我,惊恐和恶心的是人性!!人性比丧尸恐怖多了~
好好拍个类型片不好吗,节奏就是个充满片儿汤话的韩剧,又急不可耐强行上人性伦理。这种做作突兀的”强行拷问人性”其实是很多韩片通病,但釜山行这种剧情漏洞一大堆还硬要标签式拔高的也不多。另外场面这么清汤寡水我这种hardcore丧尸片爱好者看着真是不习惯。
丧尸工作原理:只是因为在尸群中多看了你一眼……
演技浮夸 根本不是正常人遇到丧尸的反应 小白莲花更是无语豆瓣不能打零分真可惜浪费时间
不就是生化危机?
评分高的有点儿过分,感觉《流感》比这个不知道要高到哪里去了!
看了部好电影的感觉真是回味无穷,不爱电影的人简直无法理解不能沟通!——豆瓣九年,感谢依然有它提醒我保持初心。依旧没有爱人却也依旧爱电影,也没啥不好。
半小时的时候想他们为什么不就先躲在厕所里,一小时的时候想为什么他们不能在行李架上安静地趴一会儿,一个半小时的时候想如此危险怎么不知道把后门关上,两小时的时候想当爹的把那个死胖子做掉得了,最后想军人怎么不一枪把那个烦人的小孩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