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交错的三线并行加上影片前一个小时都在埋钩子,前期可能会看得有点云里雾里,但后面会一一揭开为什么电影名叫夹缝之间,为什么李青草要把女儿打扮成男孩子,为什么李青草对于女儿跟陌生人走了有这么大反应,为什么韩岩会成为刑警,另外三个小伙伴又究竟在掩盖什么真相,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非常精彩的电影,我们需要女性创作者
🎬《夹缝之间》在广袤的乡村土地上,有一群孩子被称作“留守儿童”。
这个特殊的群体,不仅承载着家庭的希望,也承载着全社会的关注。
这些孩子们,她们在生活的夹缝中挣扎。
夹缝之间,是天然的隐蔽场所,是儿时的秘密基地,是逼仄的生存空间,还是一段被掩藏的过去。
夹缝之间,是隐藏多年的黑暗秘密,是难已解决的现实困境;是人性污垢的藏匿场地,也是光能照进来的地方。
童年的一夜噩梦,五个留守儿童被裹挟进命运的洪流。
一夜之间,天翻地覆,改变了他们所有人的人生轨迹。
本应是天真的年纪,却无意目睹了最不堪入目的事。
从那以后,他们再没有了天真。
在一起长大的五个孩子,从此走上了不同的道路。
而夹缝之间的女孩子们,在生理和心理上面临的困境,要比男生们相对更多更复杂。
她们被要求辍学,她们被安排早婚,她们被区别对待,她们被侵犯伤害,她们绝望无助、无人问津,她们的命运在被批量复制。
每一朵花都应被珍惜,不论是售卖的、墙角里的,还是沙漠中的或篱笆后的。
每一朵花都应被尊重,迎寒绽放的也好,瑰丽盛大的也好,一朝一夕就陨灭的也好,再渺小再不起眼的也好。
没有人可以定义,一个女孩子该是什么样,也没有女孩应该被外界的脏手腐蚀。
那些被黑暗掩埋又挣脱泥沼的女孩,那些不被异样眼光粉碎摧毁的女孩,那些同疾病搏斗同脏手搏斗的女孩,在现实生活中,她们承担起了各种角色和责任,但她们也从未忘却过仰望星空,她们用自己温柔而坚韧的灵魂,开凿出充满更多可能性的路途。
历史的每一步前进,都离不开女性的力量。
保护花的方式有很多,但唯独不应该是不让花盛开。
应该被批判的是恶人、是恶行,绝不是合理合法行驶权利的人。
愿每一个孩子,都可以尽情在阳光下开心奔跑。
夹缝之间 (2023)6.72023 / 中国大陆 / 剧情 惊悚 犯罪 / 郭大路 / 陶昕然 赵炳锐
整个影片由一条插叙的旧事时间线和两条平行的故事线一齐展开。
有点像伪纪录片的镜头也非常利于把观众带入故事发生的当时当地。
悬疑的部分做的虽然没有很大的反转,但依然会在结局揭晓的那一刻被击中。
几次被人性的恶所震惊,又数次为人性之善所打动。
而另一条更为生活化的故事线也让我们感受到了母爱的伟大和亲情的联结。
真的是“女子本强,为母更刚”。
从甄嬛传起就很喜欢“安陵容”陶昕然老师,这个电影是陶老师自己制片的。
故事出发于真实案件,立意非常值得我们深思。
既关心了留守儿童的出境,同样也在为真实发生的社会案件而发声。
总体而言,值得一看!
很高兴参加了这次夹缝之间重庆站的路演,见到了陶昕然老师及电影的导演。
第一次见到陶昕然老师本人,真的很讶异,本人比起电视镜头里五官更加精致,小小的巴掌脸上是得体又温柔的微笑,整个人就像潺潺的溪水一样,让人觉得十分的舒适,而且老师对于影片的各种解答也让人更加的理解了电影想表达的故事,导演也很幽默。
关于影片,前面其实一直围绕李青草为了女儿李文甜上学的事情备受苦恼,作为一位单亲妈妈,没有文化,身处他乡,只能靠摆摊为生,并且一开始,我完全把李文甜当成男孩子,没有想到这其实是一个伏笔。
影片后面又围绕一桩十多年的案件慢慢像我们讲诉了李青草和其他角色的故事,伏笔才慢慢展现,才知道案件的背后是李青草一个很大的阴影,才明白李青草为什么不愿让李文甜留长发,才发现导演编剧的用意深远,推荐大家细细去品味,每个人都会有不一样的感受。
女性在片场掌握极大话语权的情况下我看到了很鲜活的李青草,她会在带着女儿上厕所时拿出万能钥匙把纸取出来开始吃包子,会操着一口粤语腔说自己爱吃辣椒(说起来 电影的语言结构真的特别复杂,感觉听到了起码三种口音),会爱抽烟喝酒打麻将,会一直染自己喜欢的发色(这些竟然会被那个男的否定他太没品了),这些都是李青草,和小时候成绩优秀被很多人喜欢的李青草一起构建了这个角色。
那天晚上之后的李青草再也没和韩岩说过话,走廊里漫长的沉默没有,一起陪审没有,他说她就听,听到“那天晚上我对不起你”就走,可能没有什么对不起的,一个小孩没跑也不会救下她,但作为观众我也想不到李青草该对他说什么,等阿甜留长头发那天再说吧。
这是今年看到陶昕然的第三部作品,在综艺里她是女儿是自己是有过大热角色的演员,但在电影里,她是妈妈是制片人是在童年听到一个故事能够感同身受为之发声的女性,这才是陶昕然。
路演提问过程中陶昕然面对提问有一句回答是“这个世界勇敢比完美更重要”,是的,就算影片可能还不够完美,能够自己攒局,把这样一个故事放到荧幕上表达,已经足够勇敢,足够值得被歌颂。
请继续去拍吧,你做的很好。
女性困境确实是有的但谈不上女性主义不如说是体现男性的恶不过导演又是男性有点既要又要所谓的女性主义不过是重点刻画了留守女童的遭遇确实是有展现出留守儿童和部分女性的困境但我想这些困境大家都是知道的重点是如何解决我以为结局不是好的解决方案上位者姿态下想到的解决方案是浅显的还有我认为女性是有无限可能的没有必要在映后强调成为母亲后怎么怎么样那些选择不成为母亲的也有可能是更加负责任的选择如果自己没有能力让自己的孩子摆脱留守去往更好的平台解决方案只能像女主这样的我并不觉得有必要生这个孩子当然我说话的视角也是上位者的了我意图不在否定母亲而是在于我觉得这个片子有些刻板印象了你可以说女主身上有很强大的女性力量她作为一个母亲是伟大的但这绝对不是女性主义真正的女性主义我认为应该是有益于女性的如果女主没有这个孩子她又会是怎样的呢?
请营销的时候放过女性主义这个点而留守儿童问题的展现又太过浅显如果展现不好太多请抓住一个重点就好了除了女主其他小孩的问题说的有些太少了留守儿童问题绝对不是一辆两辆校车能解决的这至少需要从教育方面去抓吧还有一个感触就是女性的困境男性是理解不了的所以请多一些全女班底去讲女性问题看了片子我觉得女制作人给男导演命题去写剧本我不敢苟同虽然出发点是好的想去帮助女性和留守儿童嘛但展现的不尽如人意可能换个女导演女编剧会更好?
男性永远只能看到表面的东西
今天路演完之后,有特别多的感受。
我想对优秀的演员,优秀的女制片人,陶昕然姐姐说:姐姐你好,我今天参加了您在武汉的第一场路演。
我必须承认,看这部电影,我是带着对您的感情和偏爱去看的,我很喜欢您的演技,您的性格,您的努力,您的坚持,我也很喜欢这种从细微处着手的,小人物叙事。
所以我买好票之后一直很激动,很期待这部电影,也很期待与您见面。
电影结束之后,我最大的感受是,我还是低估这部电影了,细节很多,留白很多,让我回去反复思考咀嚼品味的点也很多。
我觉得这部电影是有一点门槛的,因为它的叙事比较复杂,但是他的音乐,他和我记忆中的乡下一模一样的布局,他的生活化的灯光,能够非常好的让我静下心来引导我去仔细沉浸在这个故事里。
我在这个故事里有好几次忍不住眼泪,第一幕其实就是阿甜一个人往家里走,昏暗的灯光,喧闹的夜市,懂事的小孩儿,站在一旁只能目送孩子回家的母亲,这个画面特别让我有感触。
第二幕就是青草为了女儿想要牺牲自己的婚姻,委曲求全,而阿甜为了母亲不为她牺牲,想要离家出走,让母亲没有自己这个累赘。
我会想到我的母亲,她为了我在一段不幸福的婚姻里委曲求全了半辈子,我也曾经想过,如果没有我就好了,但还好,现在我和她是彼此坚强的后盾。
第三幕就是最后的最后,阿甜从此能够在好的环境里成长,我特别感恩,我也觉得特别真实,大部分时候我们都只是这个时代里的一颗沙烁,当这个时代变好了的时候,我们很多困难就迎刃而解了,当孩子们有了更多的关注,他们就可以坐着校车在干净的教室里上课了,所以未来一定会更好的。
非常非常可惜,在路演的过程中,我举手没有被主持人选中,但是我还是细细把文字写下来,我觉得夹缝之间值得被更多人看到,女制片人值得被更多人看到!
(姐姐,你就是一颗会自己发光的恒星,因为你的光芒过于闪亮,所以那些电灯泡就会嫉妒你,我希望你能好好休息,然后永远坚持下去)祝夹缝之间大卖!
好开心能参加夹缝之间首映礼!!!
🥳[微笑R] 看过综艺《是女儿是妈妈》,完全折服于陶昕然本人,很有内涵的姐姐,小时候真的有被《胭脂》里吸烟的镜头迷死🤓有观众评价时夸完她之后说,“以及其他主创们”她回答道“他们从来不是以及,没有他们就没有这部电影,他们是我的左膀右臂”😭😭🤣其实一开始看到电影宣传语,我还以为是单纯讲单亲妈妈带孩子的艰辛生活,但看完后,真的爆赞,完全可以称上我的年度最佳电影。
☺️电影是双线且以女性叙事视角为主的,我觉得剧本写的特别好,表达很细腻,囊括的元素很多,但又不会像某些商业片一样,过度堆积然后搞个‘包饺子’,女性安全,无学区房无户籍上学难,留守儿童安全与教育…影片未过多强调,但却给人很强的触动感。
[哭惹R]四岁前我是在农村长大的,运气好些,之后是跟着姥姥姥爷在县城做留守儿童,这样的经历使我更加感同身受。
里面发生的事情不会让我觉得出息或过度施加苦难,因为现实中真的很多这样的真实事件,脑炎未及时就医,打工被骗卖淫,无父母看管走上犯罪,毫无师德的教师,各种规则下上学难…🤧电影剪辑的很好,开头看起来毫无关系的两条线,就这么巧妙的连结在一起,在后半部分也出现让我完全意想不到的反转,某种程度算是一部很特别的悬疑片。
看完电影我真的很激动,因为在我的印象里,我似乎没在内地看到过类似的题材,但我们需要这样的题材,让更多人了解到这些事情真实存在,真实需要被关注,真实需要思考。
也很开心没看到在施暴时对准受害者的镜头,也期待更多的电影不要再把镜头对准受害者无助的时刻,而是对准那些残忍施暴者的丑陋狰狞的面目。
还要夸夸陈闯的扮演者,演技好好!
这个角色很丰满,演员演的也很好,完全是吸毒患者的神态,在面对死亡时,歌曲想起,真的哭死🤧ps:是陶昕然的女儿唱的🤓
(欢迎关注辉兔的影音杂货铺公众号) 以下内容涉及剧透,不喜勿看无意间翻出来的犯罪电影《夹缝之间》,在没有任何心理预期的前提下,竟然觉得故事讲得还不错。
以十余年前的杀人案为主线,侧面反映出留守儿童的安全与成长问题,以及外来务工子女的教育问题,有一定深度的思考性。
案件侦办过程一波三折,虽然明知道凶手一定是女主李青草,可直到最后才揭秘动机,能够自圆其说形成闭环,水准已经优于很多现代刑侦网大了。
对于五个孩子来说,案发当晚是足以影响人一生的可怕经历,偏偏又被撕开伤疤不得不重新面对,女主实惨。
好在李青草的结局还算美满,女儿李文甜也乖巧懂事。
李文甜的扮演者王奕雯演得挺好,出演了十二部影视作品,算是个小戏骨了,未来可期。
一所废弃小学拆除,夹墙中挖出一具陈年遗骸。
根据尸骨风化的程度判断,死亡时间超过十年,死者为男性,身高1米7左右,年龄介于40至50岁之间,生前是个瘸子。
根据学校记录,食堂管理员李志勇符合特征,属于突然人间蒸发。
刑警队长韩岩负责调查此案,从现场发现一个钥匙扣,是当年他和李青草等小伙伴一起去电视台录节目获得的,所以嫌疑锁定在其他四人。
杨大成和胡天意都说当晚与陈闯打牌到天亮,可以相互作证。
然而成为毒贩的陈闯被警方抓获,坦白承认自己是凶手,他是独自去偷油被李志勇发现,用斧头杀了对方。
李青草带着女儿李文甜,在外地靠经营一个夜市车摊维持生计,因为没房没户籍,迟迟无法为女儿办理入学事宜。
她想托关系走后门,被骗子骗走五万元。
想和离异老人快速结婚实现弯道超车,被女儿离家出走相逼作罢。
无奈之下,李青草带娃回到老家,遇到了韩岩。
案发当晚,李青草和韩岩走夜路回家遇上三个流氓,李青草遭到强暴,韩岩胆小独自逃跑。
所以后来韩岩选择当刑警,将三个流氓抓捕归案,可心结始终没解开。
李青草折返回到学校,李志勇见色起意被反杀,李青草惊恐之下慌乱逃离,还是陈闯三人帮忙埋的尸体。
关键时刻,他们三人比韩岩更可靠。
陈闯三人当时未满十四岁,不负刑事责任。
李青草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可以和女儿幸福的生活下去。
看到这个电影名一下子想到高中作文里写烂的那句万物皆有缝隙,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
电影里的夹墙,留守儿童和ta们长大后的生存环境,无一不处在夹缝当中,但仍然在夹缝里挣扎着,非常幸运有陶昕然这样一位演员关注到了这一点,并且愿意做些什么,整个团队一起出的地完成了这部片子,让夹缝被更多人看见,让更多的光涌入。
最后还有一点小小的建议,这部片子里女性角色的弧光是非常少的,甚至片中主要角色里只有一位女性,给其他四个男性设置了属于他们的高光时刻。
希望以后可以有更多女性角色交互、互相成就、互相帮助的电影。
不仅要上桌吃饭,还要吃饱!
故事很流畅,也比较简单,作为文艺片对背后的深层原因挖掘不够,作为犯罪片情节有些过于单薄,基本都在预料之中。电影里两条故事线,都是沿着九十年代和零零年代的制度和发展轨迹走的,里面很多细节都让人回想起那个时代的幽暗的乡村和火热打工潮。此外,电影本身的质感和演员的表演都很契合故事的氛围,几个主演包括演女主女儿的小朋友都演得很真实。陶昕然的可塑性太强了,完全看不出安陵容的影子,演什么像什么。
看了首映。。能看出整部电影想表达很多东西,但特别虎头蛇尾(?)导演功力还是比较有待加强。PS:主创辛苦!台风天还赶着来宣传。
伏特加太劲了,睡倒了前半场,所幸后半场揭秘很好懂。留守儿童项目,宣发有专项基金。双线叙事,小红是青草的镜像。
4-1星!城市的戏拍的真好,有点万箭穿心的感觉,陶昕然演的也好~可惜命案这条线处理可以更好一些,前面的悬疑感并没有在最后答案揭晓给人更多惊喜~瑕不掩瑜,期待下部!
映后见面会还蛮真诚的但这片真的很不行
给个四星鼓励吧,电影算不上很精彩,虽然是悬疑片,但悬疑感觉不是重点(也可能是导演功力不够),节奏也略慢,不过我个人还算比较喜欢,各方面都很真实,叙事也比较平实,反而让我有一种不可多得的感觉。而且人物都塑造得很完整,陶昕然演技很好。
故事很简单,但有野心,有表达,已经不错了
故事太单薄了,叙事语言本来是挺好的,现在却变成了有点故弄玄虚的意味,但总体完成度不错
不好看
虽然导演和编剧实际上都由郭大路完成,但无论是SIFF去年官宣亮相首映单元时情真意切的发文,还是海报上「监制/总制片人」的名头;都更像陶昕然站于中心位置的心血之作。从《找到你》那个在家暴中最终绝望爆发的妻子,再到这里努力在过往阴影夹缝间求得一丝生存的妈妈;大银幕上的她拥有比自己早已拥有的“人生角色”还要多的魅力,也始终展示着一种永远应该被值得肯定的决心。即使电影在讲述上对议题的“超热过载”是个很阻碍进行的毛病,但更想的,还是很多很多的鼓励。P.S. 赵炳锐照片不怎么贴,但是电影里有好几幕都好像没馒化前/粗犷版本的高庚杓?吃...
你们平时都说喜欢李青草,李青草真有事了你们真不上啊。
在抛出留守儿童的现实社会话题之余,影片抽丝剥茧揭开真相的剧情也引人入胜,非常好看,这是最难得的。
0分,导演是拳师
七分。影片题材是这两年国内新兴热门悬疑为主,但情节却从头到尾都聚焦在普通人的大事——落户上学。尤其是在siff这座城市,我楼下的山东餐馆老板夫妻去年把孩子送回了山东,因为留在上海也不能高考,悲愤又无力,这么多年了教育还是赤裸裸的不公平。至于剧情和细节完全是还有再打磨空间的,比如有一些多余的镜头和节奏,可以再推进再紧凑。最震撼的镜头是李青草一斧头劈在了禽兽仓管的头上,鲜血蔓延。情窦初开的少年用最后的生命守护了心爱的少女。主创团队也十分诚挚,可惜的是互动没cue到我。
值得一看。看完心情有点沉重。又很开心,又多了一位不错的女性制片人
聚焦留守儿童的罪与罚,这是基于缺爱与贫穷之上的顽疾,需要一代又一代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的付出。
因为相信陶昕然的创作态度所以对电影报了挺大的预期,但看了半个小时如坐针毡,一直在期待什么时候能双线合并,但几乎到了最后半小时才逐渐有关联。男主演技奇差,很难带入,镜头语言几乎没有,平淡如水。小孩子的演技是劣势,不知道为啥要给个长镜头表现他们的吃惊,反而没有藏拙。挺失望的。欣赏昕然对于表演的认真,但下次希望能和好一点的团队合作吧
2024大年初一 巴黎Pathé Les Fauvettes电影院 作者电影展。没想到放映结束还现场连线导演进行了一个观众提问环节。印象最深的就是导演说的那句“现实比电影更残酷”
三星半,画面很有纪录片的纪实感,但是故事情节有点撑不起来。
原来是一部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宣传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