鮀·恋

鮀·恋,鱼和它之恋,鮀恋,Love & Swatow

主演:杨婕,吴启垒,朱海彬,张楚芝,林蔚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潮汕话,汉语普通话,粤语年份:2012

《鮀·恋》剧照

鮀·恋 剧照 NO.1鮀·恋 剧照 NO.2鮀·恋 剧照 NO.3鮀·恋 剧照 NO.4鮀·恋 剧照 NO.5鮀·恋 剧照 NO.6鮀·恋 剧照 NO.13鮀·恋 剧照 NO.14鮀·恋 剧照 NO.15鮀·恋 剧照 NO.16鮀·恋 剧照 NO.17鮀·恋 剧照 NO.18鮀·恋 剧照 NO.19鮀·恋 剧照 NO.20

《鮀·恋》剧情介绍

鮀·恋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林奕新(朱海彬 饰)一家在汕头经营一家小杂货店,他和妹妹都在读中学。他在汕头金山中学就读,和同学梁梦洁(卢倩 饰)青梅竹马,互有好感。本来梦洁准备大学考中山大学的,奕新也跟着报了中大。谁料后来梦洁反而去了杭州一所大学,只有奕新上了中大。在大学里,两人仍有书信往来,虽然梦洁也有了男朋友。奕新(吴启垒 饰)被选去演话剧《暗恋桃花源》,和他搭档的是可爱的女生,来自苏州的苏心蕊(杨婕 饰)。日复一日的排练中,心蕊对奕新情愫暗生。然而奕新却对梦洁念念不忘,他无法接受心蕊的爱也有因为心蕊是外省女生的缘故。于是心蕊狠下心来到了汕头,准备了解奕新的成长环境,更好的接近他。奕新和心蕊偶然在汕头重逢,两人回到了广州,正式成了恋人。然而有一天梦洁的突然出现,又扰乱了奕新的世界......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控制中心皇家猎杀我们家的微幸福生活唇齿之间第二季我的仨妈俩爸讨厌你的方法血色湘西恋爱的那点事儿梅朵与月光亲亲偷心人黑暗集会随性所欲第二季变装大师红色护卫达尔瓦唐顿庄园铁路浪漫谭摇滚校园刺绣俏掌柜秘密精品店魂囚西门逃跑的新郎豆包县令不期而遇的夏天琼森帮归来大唐英豪之曼陀罗之谜赤桥下的暖流一周的朋友皇家大变身

《鮀·恋》长篇影评

 1 ) 关于鮀恋的一些杂感

这部片子刚出来的时候,我正好在大四的毕业季,找完工作比较清闲的时候。

微博上的金中校友各种@,在广州的大学城有好几个放映点,在潮汕大学生的圈子里炒的还是蛮火的;我比较懒,没有到现场看,自己找了个枪版一个人宿舍看了。

观后还是唏嘘了好一阵,并非电影多么感人催泪,只是让人想起中学的青春和潮汕老家的很多事情;感觉这部电影是拍给我们这一代潮汕学生看的,所以我从不推荐周围打工的同龄同乡或者外地的同学去看,——所谓一蜜顶十黑,除了给这部辛苦拍出来的片子制造更多恶评之外别无它用。

现在7.6的评分还是高了点——7.5以上就是佳片的水准了,7.0左右的评分应该是既能照顾主创心情又不致误导不明真相群众的分数。

本来我是没有写影评的习惯的,但是这部片子的设定真的和自己太有缘了,好像不写点什么就对不起这份缘分的感觉:首先我高中是在金中读的,大学在中大,毕业后第一份工又在苏州,电影里的很多取景都曾经印过我的足迹。

看这种电影,虽然技术上有欠缺但是主观上很有诚意,就我个人而言,很难没有代入感。

我对金中的感情比较寡淡,毕业后一直没有回去看过;这部电影还是勾起我很多对中学生活的回忆。

男主角很像我的一些同学:学习很好的乖乖仔,在同学中人缘很好,在社团或学生会混的开,有一些女同学暗恋的那种。

猥琐的男二号有时会爆两句经典的潮汕话对白,让人莞尔,不知道为什么使我想起金中的元旦晚会:整个学年大家最high的时候,我最喜欢的是一些很有意思的情景剧,带有早期中文互联网的无厘头因子,让人惊异这帮学霸居然也有创造力勃发的时候。

作为观众我比较喜欢电影的前半段,有点潮汕人自己的青春电影的意思,后面渐渐有点虎头蛇尾,好像有点主题先行的羁绊。

男主在剧中的表现不太讨喜,承受太重,前行自然艰难。

这方面我还是有同情的;因为在金中读书的基本就是潮汕家长口中的“别人家的孩子”,远的不说,中表亲戚的小孩都是看着你成长的,背后很多眼睛盯着你,所以要规行矩步,不能随便出轨。

所以大家压力还是蛮大的,哪次模拟考的分数跌的太厉害就像天塌下来一样。

记得当年高考数学比较难,考完去饭堂吃饭发现满屋子的学生家长哭成一团,好像到了追悼会现场一样。

扯远了。。。

说回这部电影。

有段时间我常意淫,如果我来拍这部电影,会把他拍成什么样子:首先要像侯孝贤一样不厌其烦地用长镜头,让人物在金中古树葱郁的校园里或者汕头老市区富于沧桑感的老巷子里自由活动;对白用很地道的潮汕话,男主生硬的普通话对白尽量减少,总之前半段要有侯氏的乡土气息;后面的恩怨情仇要师法杨德昌,表现世道的灰暗和艰辛,苏州女生设定得更加温婉执着,发小女则在堕落中蜕变得奔放而勇敢,这样一来男主虽然还是温吞水一样boring,但是起码的戏剧张力应该有保障了;另外,大妖都的城中村这样后现代的活背景不涉及真是太可惜了,所以可以把康乐园的背景换成神魔乱舞的康乐村——没有岩井俊二的功力,整部片子都是这么干净的色调会显得我们像没走出过校园的书呆子一样。

(MD中花总的毒太深了)毕竟是半年前看的片子,现在来写观感有些隔膜了;脑子里残留的只是人民广场的渡口,金中门口那条阳光灿烂的坡道,康乐园里面的红墙绿树……也不知道哪些是电影里面的,哪些是自己杜撰的;虽然前面说了很多刻薄的话,还是要感谢电影的剧组,为我们这个特定的人群呈献一部深度定制的青春电影,让我们在谋生余暇可以感概下我们的青春——虽然大多时候不像电影里的那么诗意和优雅。

 2 ) 鱼和它之恋

我终于看了“鱼和它的恋”感触太多简单几笔1.从侧面的角度。

几天前,老妈又向我强调了:不准娶外省的女孩!

而我接着问她,那非潮汕地区的广东人行不?

“也不行,她们听不懂潮汕话,沟通起来很麻烦的” 2.电影台词“在潮汕,宗族亲戚间互相帮衬关心,是一种温暖可是,有时候,也是一种困扰”人情往来,搞好关系,这些潮汕地域文化从小就植入我们的思维,所以潮汕人人际交往处理得好,可同时也让我们的思维缺乏创造性,坚持实用主义!

3.不少潮汕人也有过自己的追求,可是在地域文化背景和家庭生活压力下,还是委身选择了经商、公务员等等人生路途.最残酷的青春也会成为最美好的回忆/献给所有勇敢直面平凡的人们/ 鱼和它之恋 不管怎样,感谢鮀恋剧组带给我们的感触

 3 ) 纯属个人吐槽

首先,电影情节确实一般,对情节不做过多评论。

然而,看完之后久久不能平息,只因剧中某些情节产生强烈共鸣。

同样来自潮汕、中大求学、在校6年交往一个省外女孩,最后没能走到一起,只因自己的思想无法摆脱潮汕那种桎梏。

恰如剧中心蕊说的:你是不是想说只有相同文化背景的女孩儿才能融入你的家庭?

即使现在在省属单位工作,仍心思故乡,念着家乡那一方故土,是否是潮汕那种特有的文化已深深埋藏心底,冥冥之中呼唤着回去。

看完这个电影之后让我内心更加纠结……

 4 ) 切身体会《鮀恋》拍摄

尽管是后来才加入电影的拍摄,但是我错过的情节不多。

并不专业的操作,让我们吃了许多苦口,但我们都是在困难中找寻解决方法,因此学到了很多很多。

尽管我是负责配乐的人员,却经常跟导演编剧混在一块,讨论演员讨论剧本,这部电影之所以拍了这么久,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我们不断改进不断重新拍,尽力做好每个步骤!

这部电影是我们从菜鸟向专业进步过程的产物,是我们一群追梦人共同孕育的“孩子”。

追梦的旅途,从不停歇……

 5 ) 鮀·恋观后感

我是汕头人,中山大学毕业,父亲在我本科期间鼻咽癌过世。

有过与潮汕女孩的初恋,现任女友是湖北人。

这部片对来我说,异常沉重。

有太多的相似与似曾相识,让太多的回忆如潮水般涌入我的脑海。

我默默的把这些镜头换成灰白记录片,在自己的脑海中循环播放,只是主角变成了自己,然后情绪变得异常激动。

当广场轮渡再次破开海浪一如既往地往来在浅浅的汕头内海的时候,我也相对平静了很多。

闭上眼睛,我仿佛听到了海的呼吸。

人生会有潮起也会有潮落,苦难其实并不可怕,重要的是要对得起自己经历过的那些苦难。

奕新是个好孩子,选择了亲人甚至是家族。

至于我呢?

毕业以后,即将入职深圳移动。

这也许是个不错的归宿,但对于母亲,多少有些愧疚,虽然她从来对我没有任何要求。

或许有一天,我会想回家,因为自己亏欠这片土地太多太多。

 6 ) 潮汕独立电影《鮀恋》

潮汕独立电影《鮀恋》非商业,剧组,演员0报酬,拍摄三年鮀恋-幕后 https://v.youku.com/v_show/id_XNDc2ODEwOTI0.html鮀恋 (豆瓣) https://movie.douban.com/subject/19964002/-> 观影 鮀恋_腾讯视频 https://v.qq.com/x/cover/ulu3mcsuinlofi7.html***潮汕独立电影《鮀恋》非商业,剧组,演员0报酬,拍摄三年鮀恋-幕后 https://v.youku.com/v_show/id_XNDc2ODEwOTI0.html鮀恋 (豆瓣) https://movie.douban.com/subject/19964002/-> 观影 鮀恋_腾讯视频 https://v.qq.com/x/cover/ulu3mcsuinlofi7.html

 7 ) 鮀恋

这是我第一次写影评,以前看别的电影从来没有这样的习惯,但是上星期看完鮀恋之后却让我有了打开电脑留下感想的冲动。

我不是一个潮汕人,但是这部电影里面家庭的羁绊,爱情的抉择,现实的无奈,都让我产生了深深的共鸣。

我文笔不好,就随便写一点感想。

奕新走过了青涩懵懂的青春,把他心中的梦洁留在了那段时光里。

走过了逐渐懂事的大学,把心蕊留在了那段时光里。

青春莽撞后,和曾经不起眼的普通的女孩晓楠在一起了。

想到这里,觉得结局不免有些残酷,但这恰恰就是现实的写照。

其实我们大部分人都这样,沉醉过,执着过,迷惘过,然后选了一条普普通通的路,成为一个普普通通的人,经历普普通通的快乐或是痛苦。

在未来的某一天里,你突然回想起曾经你暗恋过的女孩,想起你曾经执着过的梦想,想起一段曾经以为会天长地久的恋情,想起逐渐在你世界里褪色的人或事,你可能只会笑一笑,便把他们搁置在记忆的深处。

我觉得鮀恋已经并不是潮汕人的自娱自乐,而是发生在这一个特定地方的青春。

可能潮汕人看到里面熟悉的场景,熟悉的人会心生感触,泪流满面,但是这并不代表一个没有经历过这些的人无法看懂其中的苦涩。

其实我非常佩服心蕊,她虽然是一个女孩,但是为了不确定的爱情可以付出那么多,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去,认识他的城市。

可以为他改变,为他牺牲。

这让我想起了自己。

今年年初的时候我因为周末没事做去参加了一个小型比赛,遇见了W,她是汕头的。

当时她穿着黑色的裙子,白色的上衣,扎着马尾辫,带着黑框眼镜,在走廊上打电话通知报了名参赛的人。

从侧面看过去有点可爱,有点傻。

W并不是很漂亮,但是却给我一种难以言喻的感觉,很舒服。

自从那以后,我偶尔会在她的微博上留言,qq上聊一下天,但是一直没有勇气去追。

我一直都尝试着去了解W,听她喜欢听的歌,看她喜欢的动画,了解她长大的环境。

这次去看鮀恋也是找了个借口跟她一起去的,结束之后有一种寒假就一个人去汕头的冲动。

就在前天,晚上11点过的时候,我和朋友约出去骑车,经过宿舍的时候看到了她和她前男友走在一起,然后就想着,这个故事应该有结局了。

 8 ) 引用电影最后一句话; 献给勇敢直面平凡的人!

通过自己看片+其他人影评+自己胡思乱想+跟编剧的深度小沟通,所以有了以下这堆不知道叫不叫故事线的东西。

首先,故事应该是从女主角心蕊的角度讲的,是个倒叙。

影片一开始苏州女子心蕊来到男主角生活的潮汕,希望通过了解这个地方来了解他的过去。

然后故事就进入男主角的高中时期了。

男主角奕新在高中有个心仪的女生叫梦洁,在他眼里梦洁就跟刘亦菲一样,是他的女神。

基本上属于大部分人可能会有的情况。

奕新偷撕梦洁的相片被主任追,被主任教训,最后通过同学(这是 大boss)和梦洁联系。

中间电影为了好看,穿插了一些有意思的龙套和剧情。

比如,我比较喜欢的“你怎么不去死”的天才同学。

接下来,要到高考了,梦洁说要考中大,不想读师范。

又是很多人的想法,不想读师范。

于是,奕新报了师范,结果梦洁去了杭州。

奕新在渡口等待梦洁不来,笔掉在公车上是否暗示了他们应该不会在一起?

、?

上了大学,一起来就一封奕新写给梦洁的书信,他俩依旧保持着联系,只是没有说破。

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梦洁写给奕新2封书信的内容没有,我仔细琢磨了一下。

第一次,梦洁听说奕新要演话剧《暗恋桃花源》,她说自己并不喜欢,更喜欢《红玫瑰白玫瑰》【小范围思想分歧】第二次,梦洁说奕新寄给她的文章,她觉得太深奥,看不懂【大规模思想分歧】第三次,梦洁说自己当初不想报师范现在想考教师证,然后换了演员。

梦洁变得成熟看起来已经不太单纯。

这样的人物变化,也许是为了突出人物的变化?

反正,一句话,梦洁已经不是原来奕新心里的乖乖女梦洁了。

也注定了,奕新一定不会选择梦洁。

回到奕新刚上大学,奕新迎来了新的世界,有了新的同学,新的空间,新的视眼。

就像他自己说的,世俗改变了他。

他也迎来了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女主角苏心蕊他们通过试验舞台剧男女主角相识,喜欢看“两小无猜”这种类型的电影。

【认出3部片。

《两小无猜》《怦然心动》《小情人》】其他几部不认识很自然,他们产生了互相的爱慕,也可能是对彼此都感兴趣。

接着,男主角还展现了一些理性分析能力,男人魅力神马的,女主就坚定的爱上了他。

在和女主的对话中,就是讲述是否去北京的问题上,可以看出男主很想留在外面的。

到这个阶段要说下,男主的家庭。

高中阶段可以看出,男主爸爸身体不好,估计应该是长久住院型,男主妈妈是典型的潮汕勤劳妇女,照看2个孩子照看铺子(男主家开了间杂货店,小卖部)。

当大学看似你侬我侬的时候,父亲病重,男主回家探病。

男主在陪妈妈拜神的时候遇见老同学(隔壁班班花),隔壁班班花开始述说梦洁的改变还要了奕新的电话,奕新对待别人说梦洁的坏话表现得还是挺绅士风度的,帮她圆了一下。

可以看出,男主虽然不再爱梦洁,或许忘不了过去的美好,还是蛮爱护梦洁的。

这就是“一起长大”的好处了。

然后,接下来,妈妈来了,很自然看到女同学会想到奕新的“终身大事”,就叮嘱奕新不要找外省的,要看八字什么的。

这个地方很多人笑了,当然我想大家是会心一笑,潮汕普遍存在的现象非潮汕人会吐槽潮汕人封建,这是他们不能理解的,我认为这算是潮汕人的一种精神寄托吧。

当然,其实现在也不是所有家庭都会这样,片子里只能算一部分潮汕家庭的缩影吧。

作为孝顺的潮汕男人,奕新肯定也是受到影响了,所以当心蕊问奕新说,为什么不接受她?

是不是只有同样文化地域背景的女孩儿才能融入他的家庭。

奕新没有给明确答案,但从奕新的表情可以看出,他很难启齿,或者说他在某一程度上是认同这个观点,毕竟母亲说不想找外地的,他知道自己不是一个人活在世界上,他以后是要照顾妈妈和妹妹的,所以不能随便乱下决定。

这点我很欣赏他,至少不像一些男人看到美女就想着先谈谈玩玩再说,可以看出奕新对待心蕊或者对待情感是个负责任认真的男人。

他没有明确的答复心蕊,或者看似很回避的答复,其实是对心蕊的一种保护。

毕竟,让一个苏州的温室花朵植入他这种略显普通的潮汕家庭,他觉得心蕊会受委屈。

而,作为心蕊,她好像误会了,她以为奕新在乎的是远方的梦洁。

所以,她问奕新,一起长大很重要么,我想告诉心蕊,一起长大真的很重要,这是先入为主的,你抗争不了。

可是,你错了,你太低估自己了,你虽然没有先入为主,但你后来居上。

你让他为你动容,甚至让他为你烦恼,甚至让他不忍伤害你。

而且,他说:他对梦洁不是爱。

我想他说的是真的,没有任何欺骗。

就像他后面自己说,他喜欢的也许只是当时的懵懂的初恋,而不是梦洁具体这个人吧。

看完片子,特别是听到片尾,奕新内心的独白,他说他愿意把心蕊永远放在心底。

来回想这个场景,就特别感动。

这就是爱吧,太沉重的爱,太深情的爱。

可是为什么要有误会,也许梁静茹《勇气》那首歌唱得好,我们都需要勇气。

假如没有那么多负重,是不是能够长相厮守。

可是,没有。

奕新选择了拒绝心蕊。

然后片子回到了片头的场景。

心蕊来到了奕新的家乡,希望通过在这里生活下来,寻找答案。

小篇幅讲了心蕊在汕头生活的艰辛。

一首《血》又把时间拉回到奕新拒绝心蕊的那个时间点,就是剧场奕新离开的时间点。

奕新说自己后悔了,可以看出心蕊确实对他是重要的。

接下来,爸爸居然去世了!所以,这也应该是奕新没有立即去找回心蕊的原因吧。

在家办完丧事,奕新准备回广州,在汕头街头偶遇了心蕊。

两个分开的线又交织在一起,奕新最终和心蕊确立了关系。

然后他俩回到广州生活,从心蕊在咖啡厅打电话给奕新中出现了小蛮腰猜测。

时间应该是在毕业后了。

本来准备赴心蕊约的奕新,突然发现有人敲门(梦洁来了),结果爽约了。

【第一次爽约】梦洁似乎过得很不好,这点应该和她可悲的身世有关。

高中时期,妹妹对奕新说到梦洁不是亲生,还有妈妈说到梦洁父母不爱她什么的。

从梦洁来找奕新看出,她应该属于习惯性依赖奕新的人。

但是作为女性,我想说我很不欣赏这种行为,首先,不管你是不是对方的女神,请不要干扰别人的生活。

特别是你不确定你要不要跟那个男人的时候,就不要乱给机会。

接下来,奕新因为工作忙,各种原因,爽了心蕊3次约。

心蕊当初会起疑,于是,她发现了梦洁住在奕新家里。

心蕊愤怒了,但是她的愤怒是无声的。

我想这是绝望吧,想想为了一个男人付出了太多太多,居然还是这个结果,就像她对服务生说的,为了奕新做出了很多牺牲,却比不上一个“一起长大”,平时不在,也不关心奕新的梦洁,真够痛心的,所以,她决定走得干净。

也没有像平时电影电视剧那样,大哭大闹,或者责备男人,就是一声不吭的走了。

挺欣赏她的举动的,起码作为女人来说在男人面前有尊严不难看。

然后,中间有小段奕新和梦洁的对话。

我估计应该是素材剪断的原因,可能有些人会看的觉得跳。

我估计应该是,梦洁偷听到奕新和心蕊的电话,也知道对方不再有自己了,然后瞬间对奕新没有热情了。

然后两人彻底扯完,一起回了汕头,做了了断。

回到家的奕新,开始想方设法说服母亲和爷爷,自己想去苏州发展,可见他多么想追回心蕊。

假如不是家庭的羁绊,也许他后来一定会义无反顾的追去苏州,然后陪在心蕊身边,陪她到永远,用他的行动弥补心蕊的一切。

但是现实是,他不可能走。

作为独子的他,应该被家庭深深羁绊住了。

最后,他当了一名公务员,每天过着无聊琐碎的生活。

太痛心了,当初那个清高阳光的少年,那个和心蕊一起奔跑一起看海的年轻人,就这样每天听着街坊投诉,处理各种琐碎得不能再琐碎的事情。

也许,这就是一生。

在这一刻,我多么希望谁能帮帮他,让他和心蕊再相见。

或者心蕊能够再次给他带来爱和希望。

可是,没有。

最后,他居然和一个本来无关紧要,也就是前面那个邮递员(帮他高中给梦洁传递纸条的女孩儿)在一起了。

太痛心了,生活太残忍了,总是让有情人不能相守。

最后他不再写清高的文字,不再愤青,不再活力,然后平平凡凡的生活下去,这就是故事的结局……无力了。

也许用电影最好不过: 献给勇敢直面平凡的人!

 9 ) 我们的感情,厚于电影——观《鮀·恋》60分钟试映有感

我喜欢试映会那天,门口宣传板上那句话:“一直以来的这种坚持,走到了最后。

”浮躁社会里,少有的坚定执拗,被一帮80后年轻人诠释的很彻底,因了几个激荡人心的标签或字眼——“全体非专业、历时3年、自筹资金、回溯青春、留住这个城市的回忆”——让许多人还未目睹一个电影画面,心里就已经生发出温暖和感动。

我总感觉这就是《鮀·恋》这部电影带给所有汕头人最初的触动心弦的感觉。

许多的人,期待了3年,其中最幸运的少数人,等来了60分钟的试映影片。

那天我坐在小小的试映厅,主持人的声音响起,灯光暗下来,梦想和青春被一再撩拨,一种很奇怪的情绪在发酵和蔓延,是温暖、青涩,是按耐不住又无处诉说的淡淡忧伤,是对旧时光的眷恋,是对沉淀在这座城爱与忧的纠结,其中应该还夹杂着不可名状的对追梦团队的赞叹和向往。

就是这种复杂的情绪,带领我们在现实和电影画面间交叉穿行。

礐石轮渡的汽笛声、如火红棉、摇曳烛光、锣鼓声起……我会偷偷告诉你,直到心蕊一直重复那句:“是不是只有同样地域文化背景的女孩才能融入你的家庭?

”在一瞬间让我掉下泪来。

我们好似看的不是电影,一幕幕回放的是我们的过去。

那些背着书包上学的日子,午后校园广播里青春跳跃的音乐,课堂上的秘密纸条,还有青春年少懵懂的心动和深情……哈妮说她看前半段,在里面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仿佛那就是自己小时候的校园生活;中年导演说他记忆深刻的是奕新兄妹坐在门口吃草粿/龟苓膏的那个平实场景,还有奕新和爷爷一起并排走远的背影,那么生活化就像是曾经发生在自己身上;而我,感同身受地被不同地域文化的情感纠结紧紧抓住……有那么一刻,我想我们都是带着厚于故事原本情感脉络的感情在看电影,我们不断在熟悉的画面里切入自己的经历和情绪,我甚至觉得不是电影故事在带我们去感受青春、回望过去,反而是人们对这座城的深情对旧时光的怀念对这个追梦团队的感动促使我们那么用力地去关注这个影片,去细细品味这个艰辛过程中的每一个切面,情感的推动力到了这一刻大过了影片带来的冲击感,就像编剧业青曾经说的:““电影里的情节,百分之九十都是真实的,是发生在不同年轻人身上的集合体。

”所以我们在充盈心间的感动和温暖中,各自找到了故事里属于自己的那部分真实的回忆。

是这座城市这里的文化这里的过去留给我们的不能磨灭难以忘却深入骨髓温暖人心的记忆碎片。

只是有时我们迷失了,忽略了。

以为自己不记得了。

以为自己是不爱这里的。

现在,这种感觉越发强烈,因为我们已经不是在讨论一部本土电影,我们在讨论追梦的青年。

不断的、越来越多的人期待电影的上映,除了想一睹里面潮汕元素的诠释之外,我感觉另一种更实诚的情绪是,他们是想见证“一群追梦青年历经3年千辛万苦的成果是什么样的”。

我相信每个人都希望它是好的,因为那些坚持的过程,更像一部写实的纪录片,给了年轻的浮于燥世的我们鼓励和信念,当然结果最好也是美好的、成功的,那样,让所有摇摆的、迷茫的人相信坚持、相信自己、相信一些美好的与钱财奢华无关的东西,叫“梦想可以实现”。

电影结束之后,人员各自散去,主创人员在收拾会场,合力把桌子搬进去,一起挤电梯,一起意气风发地走在路上,那一瞬间,i我恍惚感觉这也是电影里的画面,那种温暖感动的力量在这个秋意渐浓的黄昏微微震荡。

末了,我必须诚实地说道,不能因为它带给我们太多的情感冲击,就抹去有待完善的部分,60分钟的试映,未完待续,在我看来,它确确实实超出了许多人的想象,它是真正意义上的电影,但它也还有生涩、不自然的片段,没有成熟到无可挑剔,它比业余制作好太多,它还在向一部成熟影片迈进的征程上,,但它已经具备好电影的力量,电影无非就是引起观者的共鸣,让我们有所感悟,定省自身。

如今看来,它也已经超脱了一部电影自身的意义,除了给观者带来美的享受、情感的冲击之外,它的象征意义也被反复讨论,影视人认为这是撕开了汕头本土电影拍摄的第一个口子,让这个被视为文艺沙漠的城市出现了一片绿洲,盖起了第一个小房子,又或者换一个角度,如导演智敏所说,“到后来,我们更想说的不是如何拍电影,而是告诉人们如何勇敢地去追寻梦想。

”《鮀·恋》不仅仅是一部影片,它温暖人心的力量,更依附于它背后年轻的团队的执着信念和追梦勇气。

(写于2012年10月28日 夜)

 10 ) 不管拍得怎么样,为潮汕影人喝彩

很早就听说过《鮀恋》,应该也是12年的时候,我的书法老师朱海彬告诉我最近上了一部潮语电影,片名就是他写的,让我们去看。

当时我才12岁,对这种节奏缓慢的残酷青春电影根本看不下去,所以就搁置了。

没想到多年后,我居然自己读了电影,自己也想为汕头拍部片。

所以不可避免地要回头来再看一下《鮀恋》,为什么第一部潮汕本土电影就这样扑得无声无息。

开头的海湾拍得还行,但从场景转入金中开始我就倒吸一口凉气。

我也是金中的,对那里太熟悉了。

哥姐们这个拍法好像就没有打光也没有做美术,直接扛着机器带着演员就去拍了。

诚然画质也很不太行,但这不是画面缺少电影感的关键。

个人认为电影感最重要的来源就是灯光和美术,这两者做好了,画面不会拉到哪里去。

很多镜头是没有信息的,愿称之为废镜头,对叙事完全没有帮助。

感觉分镜就没有磨好,不过第一部长片,经验不足情有可原,我在这里也是说风凉话了。

声音也是大问题。

电影是一门视听的艺术,录音的讲究不必摄影少。

它不是把对白录下来就完事,这片子里很多声音听不出空间关系,音色也“不实”。

所以听起来就会让人不适。

调色!

太糟心了!

好像直接套了个黄色的阴间滤镜!

来中传动院找找人,五千块绝对能调一版更好的!

演员的台词功底太差了,尬到让我很害怕,潮汕没有好演员可怎么办呢?

当然了,我知道这些问题哥姐们肯定都努力想要避免过,肯定是没有办法才留下的遗憾。

但是我写下来,是想提醒自己如果要拍的话,可以做得更好。

不知为何,潮汕地区的电影人很少。

我在学院读书,很羡慕他们那些“长沙帮”、“河南帮”之类,一个地区的同学总是互帮互助,可以拍自己的家乡。

但我好像真的是整个学院唯一一个潮汕人,想要回家拍片,也知道汕头当地没有影视资源,困难重重。

所以不管《鮀恋》拍得怎么样,我钦佩哥姐们的勇气和毅力,为你们喝彩!

希望未来潮汕的电影人可以越来越多!

《鮀·恋》短评

看完《恋恋风尘》之后看的,发现有很多向其学习(致敬)的镜头,例如男主角在田园中跟爷爷说话。希望有多一点用闽南话拍摄的电影。导演很用心,谢谢。电影没有给出答案,很好。

8分钟前
  • yrh
  • 推荐

看在是业余作品的份上我就不毒舌了。只能说该干嘛干嘛,还嫌华语烂片不够多吗?演少年男主的倒是很清秀。

9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还行

稍微有点文艺气质就叫好,豆瓣的装逼青年成就了一部又一部皇帝的新装,电影归根结底是要讲故事,而这个故事太太平淡了,国外也有很多这种清新纯爱的初恋电影,比如《春逝》,比如《初恋那件小事》,学学吧

14分钟前
  • 神奇的剧照师
  • 很差

好久之前看的剧情有些遗忘了,记得这个题材还是挺贴切的,也让我对潮汕那个地方多了一些认识

19分钟前
  • 🌸
  • 推荐

除了主角说普通话时特感觉像在诗朗诵的说,其他的蛮精彩,有很多笑点与泪点。

24分钟前
  • 微升骤落
  • 推荐

没有选择的人生

29分钟前
  • 醉舟
  • 推荐

校园风,非专业演员本色演出

34分钟前
  • 凉泉粒
  • 还行

配音做作了点,情节一般。不过,一颗送给音乐,一颗送给画面,一颗送给团队,一颗送给方言背景。一起长大真的有那么重要吗?

36分钟前
  • Horizon
  • 推荐

单初明明就多把人家当女神 还刘亦菲巴拉巴拉 然后就那不是爱 我的感情很单纯 不能犯错巴拉巴拉 男主真烦,不过片尾字幕真是很感人 鼓励一下

38分钟前
  • 杀手欧阳短手
  • 还行

地地道道的潮汕风情,值得推荐。

40分钟前
  • 某夜
  • 推荐

莫非不是潮汕人看不懂???

41分钟前
  • 七七
  • 还行

得失 或许那些失的本来就不该拥有

45分钟前
  • 洛罹
  • 还行

最残酷的青春也会成为最美好的回忆。http://v.qq.com/cover/u/ulu3mcsuinlofi7.html

50分钟前
  • kiki204629
  • 还行

配音太造作了吧,小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感觉

51分钟前
  • 贺初九
  • 较差

对白不像电影中的语言,略显生硬不接地气。

55分钟前
  • 比尔石
  • 推荐

以一个青春故事讲述潮汕文化或者是一座城市立意很好。不在一座城市成长没有共同文化的人就无法在一起?这显然是“致前度”式的偏见。电影反高潮但却没做到平淡而近自然,剧中两次出现的歌仔戏还有其他的电影片段本可以把它们作为传达电影内蕴的一部分但却被浪费掉了。节奏很乱电影整体可以更好点。加油

60分钟前
  • 陶城小五
  • 还行

終究稚嫩,但也不乏令人感動的片段,給三星算鼓勵吧。如果沒有潮汕因素,我想我不會看完。

1小时前
  • 老处女
  • 还行

再见,过往,你我。

1小时前
  • Leo
  • 力荐

讲真,结尾有点不满意,没有结局的结局。但过程拍得有些贴本土风味了…加分啊!穿插着潮汕文化的特色,例如不娶不嫁外省仔!!!哈哈哈~潮汕人看这部电影会很有味道,但估计外省的就麻麻地了~

1小时前
  • Vince
  • 还行

最终每个与林奕新相似的潮汕孩子都变成回答时第一个字都是好好好的人。不再去争取自己心中最向往的了。

1小时前
  • salas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