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和陌生人
Friends and Strangers
导演:詹姆斯·沃恩
主演:Fergus Wilson,Victoria Maxwell,Amelia Conway,Emma Diaz,Poppy Jones,Malcolm Kennard
类型:电影地区:澳大利亚语言:英语年份:2021
简介:《朋友和陌生人》是一部超现实主义喜剧影片,通过两个中产阶级千禧年人的视角,探讨当代澳大利亚人的流离失所、失联孤独、心态厌倦的现状。透过大胆的剧情框架和细腻的层次,影片展示了爱丽丝和雷所经历的生活中的几个片段,这两个年近30岁还游手好闲的年轻人出生在富裕的家庭,但似乎没有能力驾驭枯燥的工作、诡异的爱情和半吊子的创业..详细 >
看似是漫无目的的云淡风轻,其实在处处碰壁中夹杂的是无处可逃的沮丧和无力,片子比外表来得要锋利许多。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也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而犹豫间手中的机会也溜走了,在真实的人物互动中,片子成功讲出了这种让人感同身受的挣扎。不过,展示归展示,在展示过后似乎并没有更多的东西了。虽然片子也有对澳大利亚殖民史的影射批评,但终究也是很难在引起共鸣的基础上击中心灵更深层。能从片子中带走的东西并不算多,只是真心感叹:夏天快来吧,想露营了!C
导演以“唯我主义”来定义男主一代人,应该是成立的吧。影片对此最直接的体现,一是朋友和陌生人有时并无二致,所有人际关系与任何往来对象都不是恒定的,是fragile不牢固的,只有“我”是不变的;二是这代人的实质生活和精神状态就像墙上画作一样一拳即破,是fragile易损的,不能够用力推敲。 * 本片极像一篇漫不经心的随笔,从日常散漫里捕捉到了某代人/某类人的寻常松懈。
小而美吧。
当那个声音响起而且不再间断的时候,它彻底成为电影的主导,变成一种伍尔夫式脑内的纷繁杂念。女孩与蜘蛛,与引见。
慢热痴情少男遇到失恋散心渣女的主线。不论剧情的话画面不错,导演想表达的内容很杂,略怪,但是我没法把它们整合一起理解。
【B】本以为会如同「Ciao」那类睡前电影一般,用亲昵和呢喃的声音形成极其舒适的视听,而后影像开始随空间变化而变化,从而滋生出焦躁、间离等不同的情绪观感。很精准的设计,但不会显得刻意。
飘着的日子,焦点总是走神,是因为要避免聚焦严肃的东西。于是就开始在蜂巢城市里乱飞,老感到日常中充满诡异。失去event,也就失去感觉,失去叙事,聊以表示对自由主义的腻味。
片头好惊艳哦 然后逐渐趋于平淡
好像一直对不感兴趣的人与事提不起兴趣(sad)
视线游移或凝望,停顿的时长一如情绪倾注程度的深浅。虽是讲人的关系,但更像是一部城市电影,机械或僵硬,深情或灵动,荒诞或惊悚,日常或超常。不见得有多好,但很难得。
漫不经心最自在。一切都像是假的,只有海、森林、建筑是真的。
澳大利亚《毕业生》
结合了洪常秀的散漫片段式叙事,美国独立电影“呢喃核”的对话设计,以及安东尼奥尼风格的空间构图,诞生出一部独树一帜的白日梦喜剧。
既然无趣,无聊又无知,那么就让温馨的色调和环境的噪声说话吧。
是我不理解的年度wtf之作了。景观,符号,走马观花,当代世界。
乏善可陈
作者论者很容易意识到影片和侯麦的相似性,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侯麦之外的不相似性展开了一种更为能产的考察。“朋友与陌生人”是社交软件的分类学,也是后福特社会大数据至上的控制成瘾症,影片被“青少年”的对话湮没,“青少年”不再是生理范畴,而是被抹杀了深度的表层社交。语言的过量实则为空无。正如两人的名字:Ray是radioactive的简写,Alice则总是与奇遇相遇,两位延迟生长的“青少年”似乎是本雅明式的,城市的闲散者与收集者,这种收集或是数据库的,或是开场诸画作暗示的早期博物学,在他们身上,后现代的“拼贴”解构让位于“下载”———所有的影像似乎均是从Ins,Tinder或Tik Tok之中下载而来,因此闪烁着情色的灵光;空镜头模拟于游客的视角,发掘某种伪能产性的凝视。
帐篷、车内和别墅三场对话描写青年一代对爱情责任思想的无所适从和漠不关心,任由时代潮流沉浮然后搁浅。后半段观感奇妙(老头真的很聒噪)
+
整部电影都有种疏离感,游离在所有关系之外的男主,永远都困在尴尬和不知所措的环境中,交流的错位令人印象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