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推荐大龄女青年看,但是我不认为这是给某一部份人看的。
其实这是教会你什么是真正的美,什么是爱,如何享受美,如何尊从自己内心的感受去活。
在这点,potter更特别一些,因为她可以用笔构勒她脑海里的梦,而这梦,又让她遇到她迟来的爱情,并且意想不到的创造了出乎她圆梦初衷之外的财富。
经济上的自由,可能让她在两情相悦的爱人不幸病逝后仍然可以买下湖区的山顶庄园,只为拥有完整的心境,何等洒脱!
除了继续拿起画笔坐在草地对着山峦,或是坐在湖边倚着树勾勒梦,还能做一个农妇,种地和喂猪,生活之美,岂在养尊处优?!
我想说个英国人和一部讲述她的电影,Miss Potter和《MissPotter》。
恕我浅薄,我至今仍然不知道彼得兔的故事,所以可以说我对Miss potter的全部理解完全来自这部电影,而这部电影的成功我想也正在于它使我等麻瓜对这位童话作家,甚至英国的儿童文学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顺便说一下,如果陈凯歌的新作《梅兰芳》能使得那些对京剧一无所知的外国人或更一无所知的某些中国人开始想了解京剧和这位大师了,那他陈凯歌也算得上功德无量,当然,他如果真能像宣传中讲的那样拍出“梅魂”来,那他还真能对外吹牛逼说自己是大师了。
话题扯回来,说说波特小姐。
在影片中,她是个天生的艺术家,小时候她就能看到自己笔下的画作活了起来,自己画得那些兔子、鸭子都开始和自己说话了,这种情况下容易出现两种后果,要么她疯了,要么她成艺术家了,结果她成艺术家了,要不说“不疯魔不成活”呢!
她长大后,依然有和自然沟通交流的能力,但那些其实在退化的人们却觉得她十分地不可理喻,比如Miss Potter的母亲,比如绝大多数的出版商们。
在其他人匪夷所思的目光中,Miss Potter独身到了30多岁,她终日与自己的故事和画作为伴,直到她遇见了年轻的出版商Norman......最后Norman死了,而Miss Potter也告别了喧嚣的伦敦,投身到真正属于她的大自然中去了。
Miss Potter和自然界的沟通能力,和自己心灵的沟通能力,和自己童趣的沟通能力让我可望而不可即,我想那很可能是只属于Miss Potter的吧?
但愿我们有一天也能开启自己尘封已久的想象力。
其实电影的故事很平淡,甚至包括Norman的死,可我觉得在看电影的100分钟里没有一秒钟会感觉无聊,我不是专业学电影的,不能从很理论的角度说为什么会这样,但作为影迷我能感觉得到主创人员的诚意。
他们没有把情节弄得很紧张,只是在终于史实(导演说的)地拍摄,没有俗套地故意加强戏剧冲突,而是把影片的各个细节做好,这样的电影影迷是能感觉到它的诚意的。
电影中一个亮点就是Miss Potter和自己画作互动的细节。
在这里,导演把动画处理得非常好,简洁、灵动、可爱、充满童趣的想象力,这也难怪,导演Chris Noonan十一年前的处女作《小猪宝贝》就是一部经典到想哭的动画片,虽然是2G动画,却要比所有总动员都更能抚慰心灵。
Renée Zellweger的优秀和自信自不必多说,作为一个阿麦瑞肯狗敢于出演一位英国传奇女作家就足够说明的了。
毕竟她有两部《BJ单身日记》的经验,所以对于英国的了解还是有基础的,但也许是BJ给我们的印象太深了,或是BJ对Renée Zellweger的影响太大了,总之在饰演Miss Potter的时候,我看到了很多BJ的影子,比如说动作,笑脸,眼神等,我想尽管Miss Potter在当时也算得上是女权主义者,但当时毕竟是维多利亚时期,以我无知的历史常识想象,Miss Potter也许应该比Renée Zellweger所表演出来的更优雅一些。
可我还是为Renée Zellweger未能凭借此片入围奥斯卡奖而遗憾,她的表演足够获得学院将的提名了,至于得奖,我想Miss Potter毕竟是“女王”陛下的子民。
看完电影我在想,英国人究竟是怎样的人?
我们常说英国人绅士,可英国足球流氓绅士吗?
我们又常说英国人严肃古板,可你能说《指环王》古板吗?
《哈里波特》古板吗?
Miss Potter古板吗?
换到别的国家也一样,你能想象五大三粗的俄罗斯老大娘年轻的时候很可能是一位芭蕾舞演员吗?
我想,人是一个一个的人,我们只能分析个案,不能一概而论,所以说所谓“80后”“第五代”的提法就很不靠谱。
1这是一个临终把4000亩地捐给国家的伟大女性,它也是保护了北方湖区的纯洁与干净。
在这部电影中不禁非常感动。
她做了很多男画家没有做到的事。
不仅有博大的胸怀,而且敢于放胆去做,认准了一个目标,大胆去干。
这就是一个女性的胸襟。
这部电影的重点是他与诺曼的爱情,以及皮特兔等第1批图书的出版。
她被人称为writer。
诺曼是家族出版社的第三子,因为家里人很想让她在家照顾母亲,所以这一单是初出茅庐。
没想到他颇有天赋,而且热爱这个绘画出版事业,竟然大获成功。
这当然是皆大欢喜的事儿,然后两个人还坠入了爱河,只可惜死的太早。
幸好两人没有真结婚,只是在北湖区分开的一段时间里,诺曼就死掉了。
麦奎格来出演,挺合适,因为彼得兔里的人类主人公的名字就叫麦奎格。
当时的英国是典型的等级社会,就如同印度的种姓制度一样,中产阶级贵族和平民很少通婚,戴安娜王妃也是一例。
所以波特其家族是从事政治的,反复强调不能和搞出版,天天混在印刷机、弄脏手的人结婚。
这现代人认为出版企业肯定是有钱人,但当时可不这么认为。
当时为了照顾妇女的清誉,还让一个老容嬷嬷一直跟在身边,阻止产生尴尬的事情。
以防万一。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设计,既符合时代,又增加了喜剧效果。
观众都很陌生。
2这部电影有很强烈的暗示,表明彼得兔这样经典图书的出版,跟爱的滋润有关系。
两个人一方面从艺术,一方面从技术之间相互激发。
事实上,从1900年到1910年代彩色绘本的爆棚,跟技术也很有关系。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2004年出了23本彼得兔的世界。
10年后任溶溶译、华师大又出了一套注音版(很多只有黑白图)。
还有像什么普及的6册本,8册本(北京理工大学2017年做到了英汉对照,而且开本有当年的风范,值得鼓励),10册本,12册本,都已经烂大街了。
我们在坐享波特当年的成就。
它的销量已经超过1亿册。
应该说吴兄的出版介绍是正逢其时,应运而生。
现在的孩子也真是幸福,跟我们当年看那种垃圾印刷完全不同,他们可以双语配音,英语单词游戏,可以扫码听别人给他们念书(如今叫语感启蒙),而且有英文有中文,全彩绘,全是铜版纸,局部花纹贴膜,手感摸起来也很棒。
与之相比,我们的童年就处在文化沙漠中。
电影处理的还一大亮点就是,波特小姐总把他笔下的人物想象成是活的,所以经常和他们在一起对话,里面的动画也使用得恰到好处,是点睛之笔。
英国人有讲故事的传统,从小就是这样,不仅仅是保姆在睡前给孩子讲,孩子自己也学着会讲故事。
小波特就像不断的排练一样讲着自己的故事。
读书的习惯也是这样被培养起来的。
事实上女性插画家自己,也是书籍的主体,他们不仅创作书,还要把这个书讲给孩子听,从这样的一本书可以窥见他们的幼教文化。
一向我是不大欣赏蕊妮齐薇格 总觉得她表情丰富的哪别扭 但我还是喜欢波特小姐的写意人生 开朗坚强从失声痛苦中再见阳光 真心感受生活和自己的心 一如既往的温婉坚定 波特小姐所画的动物 像是生活里的小精灵 它们出卖了波特小姐表面的平坦淡定 第一次见出版商时的窘迫不安却又企图得体适宜 一见钟情的欢欣鼓舞与羞于体验 痛失爱人的波澜壮阔的疼痛 都用着精致的画作一丝一毫的表现 她也在心底嘲笑一些人 比如那些相亲的对象 猪头三马一样的嗓音山羊般说话的烂男人 她的想象力跳一跳就让所有厌恶无聊的事情变得滑稽变得恶趣味 而想象力是可以让一切讨厌的事物带来纯粹的欢乐 这是不是波特小姐的秘籍你知道她的世界为什么总是愈发美好 她从未放弃理想 未质疑想象 她相信爱崇尚爱她并非不堪一击的脆弱 她会孤独而慈悲面对 她有悲伤但她仍拥抱这个世界 用最温暖的怀抱 她曾经历深深叹息 却仍是微笑对爸爸说 不是你的问题也不是母亲 是我必须走出自己的路 彼特兔之所以快乐 是因为创作它的人心怀信仰
整个电影的画面美丽极了,英国绅士的礼节动作,虽然有些是粗鄙而自以为是的人在做,但是带来的节奏的优雅是整个故事不可或缺的,难以想象这样的故事发生在其他民俗礼节下的样子,肯定不是这种丰润而优雅,充满着智慧的灵性。
简单的故事,和以往那个世纪背景下的许多故事一样,此故事的反叛,也由潜流到明白的摆出来。
做到了简单、平和、而又有回味无穷的韵味。
风景,人物,独白,一颦一笑,以及那可爱的动物图像,还有音乐,都在围绕这个节奏走。
美是溢出来的,感觉也是溢出来的,味道是慢慢氤氲过来的。
女性的独立与坚强,童话般的剧情,在电影里的体现,会使很多女性关注,感慨,内心里装上几个蹦跳的小兔子。
很显然,现代社会时带来这些的社会环境保障,没有商业精神的独立,和运转,主人公难以有那个童话,幸运而生此世,关键又不在此世,智慧与勇气永远闪耀着卓越的光芒,那些光芒在前,谁是后来者呢?
you!
PeterRabbit的作者Potter女士的传记类电影,但是并没有演绎她的平生概略,而只是将绝大多数笔墨单纯地放在了她年轻时的一次初恋上。
她唯一一位法定配偶在影片中也有几次出现,但除了片尾语焉不详地用两句对话为两人关系更加亲近埋下伏笔外,整部影片中那位配偶都只是以Potter女士的律师形象出现的。
而那位书商与她的感情故事,才是影片的几乎全部内容。
影片节奏相对英国传记影片来说毫不拖泥带水,也正因如此,影片最后未免给人意犹未尽之感。
Zellweger驾轻就熟地拖着懒散的美式伦敦腔将这位老小姐形象塑造得令人信服。
《波特小姐》不仅仅是一部传记片,更是一部丰富很多人精神世界的影片。
它成功地将英国童书作家毕翠克丝·波特的生平经历与她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的敬畏以及对文学的执着追求融合在一起,为我们呈现了一个真实而又动人的故事。
影片从波特小姐的童年开始,描绘了她与大自然的深厚情感。
波特小姐的童心和对动物的热爱,成为她日后创作的源泉。
在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到波特小姐如何将自己的绘画天赋运用到对大自然的描绘中,进而创作出深受儿童喜爱的《彼得兔》系列。
柯南·道尔是这套书的第一批读者之一,J·k·罗琳说,她每晚都会选择一个《彼得兔》的故事读给女儿们听。
这种将个人兴趣与职业完美结合的方式,不仅让人对波特小姐的才华深感敬佩,也让我们看到了坚持自我、追求梦想的重要性。
波特小姐永远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
影片除了描绘波特小姐的创作生涯,影片还着重展现了她的爱情故事。
波特小姐与出版商诺曼·沃恩的相遇、相知、相爱,成为影片中的一大看点。
这段恋情不仅为波特小姐的生活带来了欢乐与慰藉,也让她在事业上得到了支持。
然而,这段感情却遭到了波特家族的反对,尤其是她的母亲。
因为波特小姐出生在富贵之家,32岁尚未嫁人,母亲虽然心急如焚,但是坚持门当户对,她给波特小姐介绍的对象,波特都看不上。
直到遇到了出版商诺曼,可是家人反对她嫁给一个商人,就在波特小姐和父母僵持不下的时候,父亲想到一个折中的方法,他说这个夏天波特和他们一起去庄园度假,如果3个月后,他俩仍然坚持要在一起,那么他们就会同意并祝福他们。
没想到这一分别竟然是永别,这个夏天,诺曼生病去世了。
诺曼的离世让波特小姐痛苦不已,自此,她仿佛失去了画画的能力。
然而,经过长时间的精神磨练,波特小姐重新振作起来,以更加坚定的信念面对生活。
她搬离家里,在湖区买了一个农场,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画画和打理农场成为她的日常。
她深爱这片土地,当开发商想通过拍卖拿下这块地皮时,她用高于市场的价格买了这块土地,使得湖区保留了原本的自然风光和悠远宁静,同时给周围人提供了工作机会。
并且在这里,举世无双的美景激发了波特小姐源源不断的灵感。
她的书很畅销,这也给她积攒了一大笔财富,而她基本都用来购买农场,以确保土地不被滥用和破坏,让农民继续耕作。
在她离世后,她将自己一生的积蓄献给了国家,包括面积超过4000英亩的农田和农庄。
影片在刻画波特小姐的形象时,不仅展现了她作为作家的成就,更深入挖掘了她的内心世界。
波特小姐在面对家族压力、社会偏见以及个人情感困境时,始终保持着坚定的信念和乐观的态度。
她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女性同样可以在社会中发挥重要作用,实现自我价值。
此外,影片的画面非常美!
英国乡村的风景十分养眼,阳光柔和、遍地青草、流水淙淙,波特小姐一边画画一边和她笔下的小动物们对话,这个场景治愈极了!
而叛逆者、作家、画家、生物学家、商人、环保人士都是波特小姐的标签,波特小姐的一生或许比她创作的童话还要精彩。
从她的身上,我们看到女性最好的状态,眼有星辰,胸有大海,心里还有热爱。
并且她不会因为年龄而妥协结婚,也不会因为地位而放弃爱情。
影片中经典台词:男人对生活的贡献仅有两条:财务支持和传宗接代。
女人要从男人那里获得这些需要巨大的代价:家务缠身和生育孩子。
看起来各司其职,其实很不划算也不对等,修炼自我才是正解。
爱情不是必需品,而是锦上添花。
—————电影:《波特小姐》国家:英国上映:2007主演:蕾妮·齐薇格、伊万·麦克格雷格豆瓣:7.9====2024年,继续我的1000部电影计划!
大家好,我是亿亿!
今天给大家推荐1000部电影的第121部:《波特小姐》-over-
几年前,有朋友说:“单纯不是优点,只是特点。
”是她有点道理的经验之谈吧,有些单纯的人好像会令人不喜欢。
有些则很招人喜欢,比如波特小姐:)市面上有无数的职场畅销书,但本质上:“真正立于不败之地的还是人品与实力。
”并不歧视那些教习办公室政治的书,毕竟即便是个火星人,本着科学求知多看看世界的精神,也要研究下地球人的政治风貌才能更好生存。
同时也清楚如果没有那种天份不如就做自己,小胜靠智,大胜靠德。
何况那些书大多教的还不是智,而是小聪明。
一向觉得若真有人真照书中做了,其实会违心难受或遭遇不顺吧。
市面上还有无数教大家如何做女人的,美女,才女,富女云云,以及教大家如何找到好的另一半。
但似乎我所遭遇的一切是体验,是缘分,今天的我们如果觉得很幸福,这幸福是我们过去的自己走到今天遇见的,是在我们看过那些畅销书之前就遇见的。
所以后来看畅销故事的时候,也无从验证,看着有趣高兴就好了。
人生,是靠自己体验的,用自己的方式才有意义吧。
我肯定是无法给人讲什么大道理了。
只能散布我信仰的歪理邪说,比如:我们遭遇的一切都是自己过去所思所做的结果。
有朋友觉得我大智若愚,有朋友叫我傻孩子。
我不知道自己是聪明还是傻,也许有些方面聪明有些方面傻。
我知道的是其实所有人都差不多。
在没天份做聪明的方面,不如就做傻的比较轻松自在。
非常喜欢这部片,真的超过了预期。
很美好很美好。
突然觉得词汇太贫乏了,只能反复用美好来形容。
波特小姐是大龄文艺女青年里面超级可爱的一类,她很单纯,很阳光,很浪漫,她心里有很多很多爱,或许有人说因为她很幸运,她出身富贵,她足够有才华,那么好吧,也许这就是命运,虽然无法一句两句阐述清楚,但我始终相信一切都是应得的,所有人都从自身找原因或许反而会获得宁静,她所得到的一切一定是因为她值得。
每个人的成长环境经历道路都不同,别人的感悟,别人的书,别人的人生始终是别人的,看有益的书肯定是有好处的,只是觉得有时候成功这个词被妖魔化了统一化了。
人生最重要的是什么呢?
每个人都不一样吧。
如果你的答案是成功,那么你就认真学习那些教你成功的知识。
如果你的答案是美丽,那么你就认真学习那些教你美丽的知识。
我的答案是快乐,所以我也有我的道路。
总之独立的思考,发现自己认识自己,体验经历自己的人生才是最重要的吧。
彼此不同,世界多有意思。
单纯不是优点,只是特点。
但无可否认,是种力量。
而如果用的好,用在好的方面,就成为美好的力量。
而美好是万能的。
再重复一遍,我好喜欢这部片子啊,嘿嘿。
推荐大家都看看:)
试听地址:http://www.gougou.com/search?search=When%20you%20taught%20me%20how%20to%20dance&id=0When you taught me how to dance When you taught me how to dance Years ago with misty eyes Every step and silent glance Every move a sweet surprise Someone must have taught you well To beguile and to entrance For that night you cast your spell And you taught me how to dance Light reflections in a lake I recall what went before As I give, I'll learn to take And to be alone no more Other lights may light my way I may even find romance But I won't forget that night When you taught me how to dance Cold winds blow But on those hills you’ll find me And I know You're walking right behind me When you taught me how to dance Years ago with misty eyes Every step and silent glance Every move a sweet surprise Someone must have taught you well To beguile and to entrance For that night you cast your spell And you taught me how to dance And you taught me how to dance
被开场的宁静所打动了。
温暖的光线中,我们看到洁净的手指,不落灰尘的笔筒,看到她挑选粗粗细细的画笔,利落地削,用一滴清水搅动蓝色的层次,饱满笔尖的蓝色在水中在白纸上反复划出线条……同一种蓝色的那么多层次,深深浅浅,便有如她单纯的情感。
在画画的这个英国女人一点儿也不算漂亮,名字是Beatrix Potter。
在富裕的家中有一间自己的房,每天都要守规矩地吃早餐、喝下午茶、道晚安,但她是不安分的一个——衣裙上的颜料泄露着所有秘密。
从小就喜欢照着小兔子画画,画掉所有时间和想象力,画出所有快乐和满足。
这样一个爱画画的小女子,却有两个伟大的、任性的、不切实际的梦想:1,永不结婚;2,出版自己的图画书。
在那个时代,女人20岁不结婚就糟糕了,更何况年近30。
她母亲为她安排了各种各样的相亲,从军人到贵族,演够了粗鄙和庸俗,这种相亲只会让Miss Potter对男人更没兴趣。
“一个女人没有婚姻,也可以过得很好。
”如此这般,便和家人成了仇敌。
同样,在那个时代,不名一文的小女人画的乡间小动物,想要出版简直比不结婚还难。
她有那个胆子,抱着大大画夹去出版社自荐。
要不是有个愣头青在,她铁定没机会。
愣头青是出版商世家的三公子,不谙世事,但他对她的小动物们一见钟情。
他们在印刷厂里一版一版监督彩色的纯正度,一次一次贴近彼此分享面对美好作品的欣喜。
当彼得兔成为畅销小书时,他和她早已心心相印。
32岁才有初恋的Miss Potter像少女一样准备了圣诞节礼物:一副美轮美奂、细致入微的兔子家团聚图。
他呢,送给她一只八音盒,准备着两人独享的轻舞。
两人原本都是铁杆单身族,但在确凿的爱情面前,没必要固守誓言。
就做爱情的俘虏吧,也是任性,也是童真。
可他是商人,她是贵族,家长不认同这等伤风败俗的组合。
她做好了和父母翻脸、和家族断绝关系的准备。
有趣的是,这时候她去找会计师(那个年头,千金小姐几乎不需要去那种地方),后者看完帐面,惊讶地对她说,“波特小姐,其实你已经非常有钱了,买一栋房子根本不在话下。
”区区小书几本,竟有如此大的存在意义,她吓得嘴巴都合不拢——原本只当是爱好、梦想呀,原来竟是财富。
单身女有了钱、有了爱,简直太好了!
然而命运是喜欢捉弄人的。
就在婚期将近、眼看着家里人也被他们的诚恳和执着打动时,准新郎却暴病而亡。
刹那间,爱情占据了一切,确切地说,是爱情的骤亡断送了一切。
她不能画画,不能笑,看到小动物们就好像看到了爱人。
这时候,你不得不恐慌——爱太强势,而失去比获得更强势。
这时候,还好,有钱。
Miss Potter决定要有新生活,既然已是单身,不如索性独身生活。
她买下了儿时度夏的乡间小屋,面对宁静的湖,有足够小动物作伴,天然而宁静。
她甚至因为有钱,可以买下整片地,避免工厂主破坏环境。
金钱买不到爱情,至少能买来一片天地,供养独自的安乐。
在湖区风景中穿着布裙、坐在绿草山坡上安然作画,Miss Potter就宛如在天堂里。
天堂里还有她笔下的小动物们,穿蓝色外套的彼得兔,戴柔灰色小帽的鸭妈妈……它们只在画中和她窃窃私语、或可爱地淘气。
因为画画,她没有孤单。
哪怕,在独自一人的家里,对着画中的小鸭子说,不要哭。
女人要么有心爱的事业、要么有心爱的男人、要么就得有点钱。
但孤单时,女人最好还是改变环境。
Miss Potter这样的女人不可能有一见钟情的美事,也不可能趋炎附势地盘上高枝,虽有一点被动,但她只愿意听从命运,只有爱上她的画的男人,才能爱上她,也才能被她爱上。
一切之根源都在她从小到大的梦和爱。
在湖区的生活里,渐渐有了沉稳的律师男子相伴,曾是儿时的玩儿伴,曾一起编织童话,现在一起慢慢散步。
世间的纷杂各自经历,两条交叉线在此汇到交点。
20岁发誓单身,32岁初恋,47岁结婚。
这电影正如她说的,“写下故事的第一句话是非常美好的,你永远无法知道接下来的故事。
而我的故事把我带到了这里。
”故事讲到这里便完了。
电影画面一如既往的温婉,波澜不惊。
这是本年度我所看的最赏心悦目、最温柔的人物传记故事片,而且,很离奇的是,这样的故事竟会让人觉得安心——生活本该简单质朴,听从命运,不要奢望,也不该挣扎。
如此温暖而难忘
土豆 英语简字 1520 外公家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5044818/
美丽的乡间风景,美丽的古典爱情。
前一个小时甜得老夫的少男心都要化了。。。节奏很快,第一次觉得88分钟这么快。五星好评。
2013.11.29我是因为在青春期喜欢简奥斯丁 所以养成了现在的恋爱观是吧
Renee那两团高原红,真是很乡土呢
最迷人的精彩人生,创造出最动人的童话世界
她的眼角纹适合这个电影
乐观的情绪,如画的风景
5女演员嘴为什么一直要那样啊。。。看着好别扭以为是一部会和Peter rabbit有什么小故事的影片,结果还是离不开爱情......
88分钟的传记片只用了八分钟描述波特的个人成就吧……
我印象最深的不是那乖萌的兔子不是红脸蛋可爱的碧翠丝也不是害羞生涩的伊万 是米莉。其实中性打扮及对着碧翠丝那露骨又不暧昧的言语 大家也懂吧 她爱碧翠丝爱得那么隐忍 比嘴上说铭心刻骨却几年后就转嫁他人的女主要更美 也别说“总要走出来嘛”这些 因为总有些人 可以为了真正爱的去守护一世。
很简单的一部电影,英式口语浓重。。。
毫无情节设计可言。女性成功一帆风顺的意淫文。高潮部分在哪里?戏剧冲突在哪里?
一个爱画画的姑娘靠画画买了四千英亩土地,好像是个励志片?!
啊。真好。向往ING。。片尾曲是什么?好听
能把动物画生动的人心里有着烂漫的天真与简单质朴,能寄情于自然,享受乡村美妙的风光,纯净不言而喻,只是女主实在长得不好看,并且男主死的太突兀了,蹦的一下就灭了
所谓‘刻骨铭心’的爱,并未表现的那么刻骨……湖区风光很迷人,Willis先生的嗓音很迷人,其余的教训就是:如果你有一双严苛固执的父母,最好的摆脱方式是若即若离,不要试图去让他们接受你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当然最重要的一点:获得经济上的独立。
瞬间被开场的宁静打动。温暖的光线中,不落灰尘的笔筒,用一滴清水搅动蓝色的层次。她每天都要守规矩地吃早餐、喝下午茶、道晚安。从小就喜欢照着小兔子画画,画掉所有时间和想象力,画出所有快乐和满足。这样一个小女子,却有两个伟大又任性的梦想:永不结婚;出版自己的图画书。
bor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