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五分钟

Five Minutes of Heaven

主演:詹姆斯·内斯比特,安娜玛丽亚·玛琳卡,莱勒·罗迪,连姆·尼森,吉尔·克劳福德,马克·赖德,迪尔米德·诺伊斯,妮雅姆·库萨克

类型:电影地区:英国语言:英语年份:2009

《天堂五分钟》剧照

《天堂五分钟》剧情介绍

天堂五分钟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1975年,北爱尔兰在北爱尔兰自愿军针对罗马天主教平民的暴力骚乱中饱受着苦难和创伤。当时年仅17岁的小阿里斯泰尔(连姆•尼森 Liam Neeson 饰)在暴力气氛的感染下也不由得加入了北爱尔兰自愿军,并且在一次针对罗马天主教平民的暴力活动中当着年幼的乔•格里芬(詹姆斯•内斯比特 James Nesbitt 饰)的面残忍地杀掉了乔的哥哥。随着骚乱的平息,阿里斯泰尔被判处十二年有期徒刑,而亲眼目睹哥哥被杀害的乔却始终生活在母亲的责难和愧疚之下。三十多年之后,一家电视台同时邀请长大成人的阿里斯泰尔和乔出席一次节目录制,试图通过访谈的形式不仅还原事件真相,同时也希望两人和解。但是面对弑兄凶手,一直备受心灵折磨的乔将如何面对?而阿里斯泰尔将如何向乔讲述当时的事件原貌?两人是否会由此和解,而他们的生活由此又会产生怎样的改变呢?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巴格诺德的夏日罗斯维尔第三季堕落街传奇第三季办公室第五季歌塑世界囧途夺宝时光之轮第二季玛丽的世界为了霍洛维茨天降之物F此生漫漫血荐轩辕欢迎来到我身边再见了指挥大师~父亲与我的热情~军情五处第八季蜕变我是一棵小草需要浪漫20121818编辑部识骨寻踪第七季需要浪漫3我们的七日战争一年十二个男人漫漫殡途蜜月我的妈急诊室的故事第十五季狂野情人神勇女侠剩余公主安昙春子下落不明

《天堂五分钟》长篇影评

 1 ) 以宽恕之名获得新生

在那个动乱的时代,处于青春期的孩子们急于给自己寻找一个组织,认为自己可以做些什么,阿里斯特尔加入了tartan帮,在那个组织里,天主教徒的死微不足道,他们认为他们做的都是对的,即使是杀了人,也认为这是在酒吧里为之自豪的事。

就像他在被采访时所说,思想已经被限制,没有人阻止他,告诉他这是错的。

而那个亲眼目睹阿里斯特尔杀死自己哥哥的乔,背负着母亲仇恨的眼神度过了十余年。

而在过去的三十多年里,阿里斯特尔背负着杀人的罪恶感,在监狱之中才有人告诉他,他的行为是错的。

他的脑海里一直挥之不去的是乔的脸,他为此无法拥有自己的生活,他需要救赎。

我的确为他感到心痛,他的所作所为,年代需要负一些责任,但他杀了人的事实也不会为此被掩盖。

他杀了一个人,毁了一个家庭,更让人心疼的是乔,在等待和阿里斯特尔见面时,乔的颤抖、自言自语,听不见身边人的说话,一心只想复仇,都是真真切切的。

那种心情,大概我们都不能完全去感受。

所以阿里斯特尔选择去和乔见面,其实他想到过自己的结局。

他说:乔想要的从来不是和解。

但最后,乔接近哭泣般说:我希望自己是一个好父亲,结束了,结束了。

那一刻,几乎快要哭出来,这其中需要多大的力量支撑着自己。

我不是个圣人,不会觉得这样的宽恕是理所应当,而是认为乔所做的,真的很伟大,真的。

他放弃了自己的天堂五分钟,选择了宽恕,解脱了自己,把自己还给了生活,也让阿里斯特尔拥有了自由。

真好,真好。

没想到,看电影时憋回去的眼泪,写影评的时候掉了。

 2 ) 《天堂五分钟》

关于英国的“北爱尔兰”问题,是我一直想了解却一直没来得及补的课,在我的影像经验中,反映“北爱尔兰”问题的影片,有《因父之名》、《风吹稻浪》,这两部影片都在国际知名的电影界上获得大奖。

2009年,英国又推出了一部新片《天堂五分钟》。

在这部根据小说改编的影片中,探讨了一个问题:在北爱尔兰冲突中,那些死去亲人的人,如何面对曾经的施暴者?

在这部影片中,主人公乔曾亲眼目睹自己的哥哥在枪杀,那一刻,他惊呆了,没有采取任何措施。

他的母亲一直埋怨他当时不救他的哥哥,导致他一生都活在阴影之中,他的家庭也因此受到了重创。

而凶手利特尔,在受到12年的牢狱之苦之后,依然没能摆脱自己的罪恶感,他过着苦行僧一样的生活,一直觉得在他举起枪的那一刻,那个十岁男孩的逼视一直在他左右,他亦无法心安理得地平静生活。

两个人都生活在痛苦之中。

一家电视台在做一期节目,试图让他们在镜头面前和解。

但是在最后一刻,乔逃逃了,他无法原谅那个将他的家庭损坏的男人,他要报仇。

而利特尔却试图跟乔和解,在当年的事发地,乔见到了利特尔,一番打斗之后,他们两人从二楼跌落,都幸运的活了下来。

利特尔希望乔能够忘掉过去,为他的家人而活,而不是因为他在过去所犯的罪恶。

最终,他们彼此了解,彼此解脱。

在上世纪七十年代的北爱尔兰冲突中,成千上万的人丧命,他们的亲人如何面临这种悲痛?

那些施暴者如何面临道德和灵魂的职责?

他们如何解脱?

这部影片给出了一种答案,这种答案是否能够有效,我们都不得而知。

这部影片名为“天堂五分钟”,为什么叫这样一个名字?

我百思不得其解,在影片中这句话出现过两次,都是乔说的,他在复仇心遭到激发的时候说过两次?

这句话究竟是什么意思?

原著中或许有说明,但在影片中实在是难以琢磨。

 3 ) 暗

英国片,一如既往地沉重,就是重得我看完后,我就一直坐在那里,发了一会呆:时间真的是能够冲淡一切么?

真的就能把内心的感情抚平,包括有的仇恨,有的爱慕,有的同情,有的低落,有的甜蜜。

有些是可以的,有些一定是不行的。

两个爱尔兰人:一个是杀手,一个是被害者的弟弟,三十三年后面对面。

说出来就这么一句话。

复仇么?

以牙还牙?

宽容?

凭什么?

那个妈妈,给我留下的印象也很深刻,她把满腔的抱怨和责任在事发当天就全部抛给了他的另外一个儿子,大声问,“你为什么不阻止他(那个杀手)”那个弟弟就一直背负着这个愧疚整整三十三年,直到见到那位杀手?

为什么妈妈能这样?

我不想说任何赎罪不赎罪的。

这种话题太深。

两名演员的演技真是一流。

被害者的弟弟一直表现是狂躁的,而杀手却是出奇地平静。

人物的描写非常有层次地被剥开,直到他们面对面,打了一架,往S里打的那种。

我很喜欢结尾。

因为我的悬的心终于放下了。

 4 ) 仇恨的受害者,最主要的就邁過那道坎

33年的糾葛,只是因爲當時他在場,他殺的人的親人在場,33年兩人都無法抹去的陰影,一個行兇者,一個被害人家屬,對於這麽漫長的時間,其實不是什麽仇,而是雙方内心的愧欠,永遠無法瞞過去的坎……電影以大部分的時間都在具體的描寫那一段場景二人内心的複雜情感:仇恨、緊張、逃避……其實兩人都屬於“受害者”——仇恨的受害者,最主要的就邁過那道坎……

 5 ) 一个暴乱的童年,一场直面的对话,一次内心的救赎

一个暴乱的童年,一场直面的对话,一次内心的救赎——《天堂五分钟》影片从头到尾讲述的是两个人的故事,Joe和Alistair。

Alistair生长在1970年代暴力横生的北爱尔兰小镇,他也不可避免的加入了恐怖组织,为了获得旁人的“肯定”,获取一种荣耀感,在街边射杀了小镇上另一个青年。

下手的时候,青年的弟弟Joe惊恐地目睹这一切。

在电视台的一档谈话节目中,导演安排Alistair和Joe见面。

然而从出发路上直到拍摄现成,Joe都处在一种精神紧张、思维混乱的状态,30多年前的一幕幕呈现在他的眼前,惊恐的场面,母亲的责备与不宽恕。

是复仇的心理在作祟,还是Joe在为自己30多年的煎熬寻找一个释放点,他一次次的摸索自己藏在衣服内的刺刀,周围只有自己颤抖的呼吸声。

这恰好印证了影片开始部分年轻的Alistair在自己衣服内藏枪的情节,但是两个人的所怀揣的激动心情缺截然相反。

Joe最终没有承受住这种煎熬,在见到Alistair前仓惶逃离的拍摄现场,他无法选择是原谅还是享受五分钟天堂的感觉。

Alistair打开了拍摄大厅的门,缺没有追上Joe。

内心饱受折磨的Alistair约了Joe去老宅见面。

Joe带上刺刀不顾家人的阻拦来到了当年的老宅,等待复仇。

Alistair眼前浮现出年轻时的景象,他是为了即将到来的解脱而高兴,但在进入老宅的时候,我们明显可以看出他内心的紧张与害怕。

Joe没有原谅Alistair,在打斗中两人从二楼的窗户坠落。

索性二楼不高,两人都没有摔死,Alistair的话也让Joe清醒了很多,他不能总生活在仇恨里面,他也要照顾自己的家庭。

镜头一转,Joe的两个女儿开心的开着电视,而Joe却木讷的看着他的女儿,女儿的微笑让Joe决心开始新的生活。

他开始尝试对着女儿微笑,虽然只是很僵硬的微笑,他开始去参加促进心理治疗的集体谈话,并最终给Alistair打了电话。

“We are finished”走在大街上的Alistair接到的Joe的电话,33年的煎熬终于在两人身上结束,新的生活在他们开始。

影片的前70分钟很枯燥,两个男人各自的心理活动实在是没有什么可看的,如果是在电影院里我一定会睡着,虽然说演员的表演很到位,但是这种纯粹的心理活动,在缺少支点,缺少两个人冲突的情况下,很难让观众耐着性子看下去。

在两个人有了正面接触的时候,也就是影片的最后20分钟,我认为才是电影真正的开始,前面的70分钟太过平淡。

如果导演能将前后比例适当调整,这部影片将会更加值得欣赏。

 6 ) You've only got 5 minutes to kill/save a man.

影片有着【暴力史】一般的冷峻和剑拔弩张,并且在挖掘犯罪和仇恨的深层根源上有着清晰的定义,涉及到宽恕和救赎的话题又充满爷们气概,两个男主演各自有良好的发挥……按理说,应该是部令人激赏的佳作。

可是,片子的气场太过于“豆瓣”了,如果你明白我的意思的话……看到一老外评论这部片子的标题"The film that could help to end terrorism",他还写道:"All I can say is that this film would bring the Dalai Lama to tears, or Yasser Arafat."我噗哧地笑了~

 7 ) 如何释怀,如何原谅

连姆尼森应该是很会选本子的演员,不仅塑造了孤胆爸爸的爆款,而且还有这种来自家乡的上佳小制作。

不过在本片中,连姆尼森确实是个配角,主角男表演的也是可圈可点,俩个人都表现上乘,最后看得人也是眼中含泪。

如果你也有个无法释怀的人,大概应该看看这部电影。

当然看完后大概也没有什么用,因为没有那个解决的契机,心结依然是心结,无法打开。

电影非常明了简洁的交代了故事的背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北爱独立运动风起云涌,年轻的连姆加入了极端组织,向同乡的小伙子举起了枪。

事后三十年成为他的魔障,同样留下更严重阴影的,是在现场目睹了这一切的受害者的弟弟。

因为年幼被吓傻在现场,导致妈妈的责怪以及接二连三的家庭的不幸。

对于加害者和被害者来说,都像是背负了沉重的十字架。

所以在电影中,两者有很好的镜像对照。

他们在本质上就像是一样的人。

无论是在行动之前照镜子隐藏刀枪的不安,还是见面前的颤抖和颤栗,这像是一个无法逾越的难题,横亘在两个人的人生里。

记录是客观而冷静,所以也是让人感觉相当可信的。

对于男主来说,那么多年无能的阴影的笼罩,只有铁与血才能洗刷他的清白,才能证明他并不是一个无用的男人。

而对于加害者来说,虽然面对媒体还是装逼说不会和解和道歉,其实内心几十年来的负罪感,是深深的需要来自男主的宽恕。

这大概是两个不幸的人。

电视台的努力终有失败了。

其实并不是他们尤其是主角个人的失败,而是电视台这种做节目形式本身的浅薄和肤浅,根本无法承载如此深刻的情感。

所以也算是失败的理所当然。

这是两个不幸的人,但最后却是幸运的,因为他们最终得以彼此释怀。

开始正式开展自己的人生。

但是有着类似遭遇的人肯定就没有那么幸运了。

因为片中的两个人,是通过相约到事发地,经过一系列生死搏斗最后才达成了和解,这大概是最终能够完全和解的方式的唯一一种可能。

大多数人是不可能拥有这种幸运的,虽然其中也蕴含着巨大的风险。

所以对于有着巨大心结的大多数人来讲,只能带着遗憾一步步进入死亡。

所以标题的天堂五分钟是小气了一点,那是过去的自我,对于和解之后的日子,每天都好像是天堂。

而大多数人都会带着一生无法告人的缺憾,无法原谅的悲愤,无法释怀的愧疚,告别这个令人爱恨交加的世界,不过也不必太过自怜,其实很多人也是这样的。

所以这样说来,这也算是两个幸运的人。

最近成龙的新片伦敦对决马上公映了,在搜索信息的时候发现影片是源自九十年代的一部小说,而背后的始作俑者就是北爱恐怖袭击问题,而本片恰好是以北爱问题作为背景,所以才看下来。

虽然中途有些无聊的感觉,好在90分钟也不是太长,而本片背后的人文思考也是令人感动。

 8 ) 复仇的情绪——《天堂五分钟》

复仇的情绪——《天堂五分钟》“天堂五分钟”(Five Minutes of Heaven),即“甜蜜、冷酷复仇”的时刻(sweet, cold revenge)。

2009年圣丹斯电影节获得导演奖与编剧奖的电影《天堂五分钟》即以简单的情节讲了一则复仇故事。

影片开始于倒叙,1970年代暴力横生的北爱尔兰小镇,“父亲和兄弟被杀死在大街上……我们感觉都需要做些什么”。

加入恐怖组织的17岁男孩阿里斯泰尔为了获得旁人的“肯定”,获取一种荣耀感,于街边射杀了小镇上另一个青年。

下手的时候,青年的弟弟乔惊恐地目睹这一切。

33年过去了,一个电视台要制作一档节目,便将阿里斯泰尔和乔都找到,叫他们见面,谈感受。

到这里,导演于情节中提出整部电影的头两个主题。

一是复仇的暴力循环,二是宽恕的可能性。

乔带了刀去拍摄现场,准备报仇。

他在二楼房间对着镜子将刀藏在裤子里,这跟倒叙中阿里斯泰尔出门杀人前藏枪的模样起了对应。

此时,阿里斯泰尔在楼下对着镜头拍摄采访内容,他剖析自己年轻时的愚蠢,并期望现在的世界能停止那种愚蠢,他在摄像机前说,为了“自豪的走进酒吧,所有人起身拍手称好,我愿意去射杀任何人……社会应该做的,是阻止人们沉迷于他们所参加组织的宗旨。

一旦你相信那个宗旨,就太晚了。

没人能阻止你,叫你改变主意。

”他期望得到乔的宽恕,并提出自己的态度:“以诚相对”。

拍摄现场楼上楼下的两位当事人,一位手脚颤抖地准备复仇,一位想安静的化解仇恨。

尽管没有见面,然而情绪的对立已经立于银幕。

导演在这里打断情节的行进。

乔拍摄第一次下楼的场景NG了,于是他回到房间准备拍第二遍,此时他听一位做节目剧务的小女孩儿说起阿里斯泰尔的生存状态,一个人住在贝尔法斯特的小公寓,公寓冷清,阿里斯泰尔一个人郁郁寡欢,被过去的罪行困扰的他只是生存着,没有“生活”。

乔起初恨恨地要杀人复仇的情绪于此时变化,他开始犹豫要不要干掉在拍摄现场阿里斯泰尔。

演员James Nesbitt此处这种微妙的转变,表演十分到位,抽烟、失神、说话腔调不似之前的愤恨。

终于,他在第二次拍摄中逃离了拍摄现场。

之后,导演将事情的最终解决安排到33年前的凶杀现场——乔小时候的家。

阿里斯泰尔回到当年的小镇,叫人带话找到乔,老婆竭力劝阻,他把老婆打翻在地,两个女儿惊恐地叫起来。

乔出了门,这次又带了刀。

在当年自己哥哥死掉的屋子里,乔要刺杀阿里斯泰尔,却打不过对方,但他一定要倾泻所有仇恨,于是两人狠命地斗起来,结果抱在一起跌出了二楼窗户。

此时画面顿时成为空镜头,但并未进行剪切,镜头开始缓缓前推,推向窗外,俯视,两人摔趴在地上。

这是个有趣的设计,刚刚激烈打斗制造出来的能量一瞬间收束于安静的镜头中,这能量并未消失或泄气,使得接下来醒过来的两人的对话仍有足够的情绪力度。

这种方法,是要叫人们忘记故事是怎样发展,而全神贯注于角色的情绪状态与精神状态。

曾拍过《致命拜访》与《帝国的毁灭》的导演Oliver Hirschbiegel,在《天堂五分钟》里其实处处故意“忽视”故事,这故事的潜力,本是可以制造极激烈冲突,制造历史跨越感,制造曲折情节的。

但这电影的一切手法瞩目于两个人不得不正视过去时,选择报仇或选择宽恕的艰难状态。

并让观众由这状态导致的神经质表演中,逐渐进入两个角色纠结的心,并与之共同思考。

二楼不高,摔下来的两人醒过来,此时他们终于要面对影片第三个主题,也便是导演愿意叫观众相信的观念:忘记仇恨背后的内心纠结,宽恕别人,并使自己获得新生。

阿里斯泰尔忍着痛,向乔说了一遍当年一时“愤青”杀掉他哥哥的前后过程,然后告诉他:“忘掉我,这样当你早晨醒来,引入你脑海的不是我的脸,而是你女儿们的脸,别把我带进他们的生活。

”演过辛德勒先生的连姆·尼森(Liam Neeson)那仿佛无表情而又充满痛苦的叙述,精彩极了。

乔一言不发,颤抖地点上烟,走掉了。

他治好摔伤,坐在家里陪老婆女儿看电影,他女儿突然转头对他笑,他在电影里第一回露了笑容,尽管僵硬得要命。

随后他参加促进心理治疗的集体谈话,扯了一些不着调的话,最后忽然说到正题:“我希望,我女儿,有个引以为傲的爸爸。

”他终于在影片最后的时刻领会了“新生”的意义。

尽管这新生的到来如此辛苦,毕竟在他亲爱的哥哥被杀死后,他面对指责他没有保护哥哥的妈妈,面对伤心的爸爸,面对败落的家,整整33年。

这33年的痛苦形成的仇恨脓疱,在他心里驻留得太久。

然而“新生”是有足够力量扫除痛苦的。

“新生”的衍生物,便是宽恕。

乔于是给阿里斯特尔打电话:“咱们两清了”。

阿里斯泰尔终于卸掉了30多年的复旦,在马路中间高兴地失神。

仇恨每天在生活中滋长,导演Oliver Hirschbiegel希望《天堂五分钟》能够提出一种讨论与解决这问题的方式。

他专注于人物情绪,没有通过曲折的故事来表达自己。

这一种方法令电影不刻意制造沉重,观点也说得极深入,举重若轻,颇引人回味。

(评分:7.5/10)影片资料:[天堂五分钟] Five Minutes of Heaven(2009)编剧: Guy Hibbert导演: Oliver Hirschbiegel主演: James Nesbitt / Anamaria Marinca / Lalor Roddy

 9 ) 发自内心

前几天坐车,在两座城市之间的一条马路上,一只灰狗斜穿马路,司机稍稍减了一点速度,不幸,压了上去。

坐在车里的我,感到了车子强烈颠簸了一下。

我没有回头,但估计这只狗活不成了。

司机一路狂奔,开出十几公里之后,笑道,还好没被狗主人拦下,不然得赔一笔了。

偶然的事故很正常,冲动下的过激行为也可以理解。

然而,在这个时代,我看不到真实的忏悔。

所有对错误的反思,我只看见背后的现实需要。

药家鑫,我爸是李刚,还有众多在镜头前痛心疾首的被抓贪污官员。

只有表演,迎合大众的表演,拙劣到令人恶心的程度。

如果说还有一点发自内心的忏悔,那也是来自于失去的一切。

是什么,让所有的一切都如此虚假?

 10 ) 艰难的和解之路

电影讲述的是20世纪后半叶的北爱尔兰的一段混乱的时期。

阿伦斯泰尔在17岁时就杀了人.在那个混乱时期的爱尔兰,只算得是冰山一角。

但是,只是这射出的一颗子弹,就毁掉了乔的整个家庭。

凶杀发生时,乔还只是一个踢着足球的小男孩,他眼睁睁的看着阿伦一枪杀掉了自己的兄长。

当时,他的眼睛里充满的是恐惧、无助,而阿伦并没有对这个无辜的小男孩下手。

乔的父母都因此事不久去世,只有乔活了下来。

阿伦也因此蹲了牢房。

他们都步入中年后,电视台策划了一场关于两人的会面,为的是二人的和解(好像和湖南都市的《寻情记》有类似之处?

)阿伦很明白乔要的不是一句简单的“sorry”,乔也不会这么轻易的原谅他。

而乔面对摄像机也是紧张得不敢进入房间和阿伦面对面。

乔最终逃离了现场。

而阿伦被告知“乔是想杀你”之后仍然决定主动约谈乔以求得和解。

看来矛盾的和解并靠不住媒体,也许当事人的私下沟通会更加有效。

这里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细节。

乔在准备复仇是别匕首的姿势和阿伦在影片开头时别手枪的姿势惊人的相似。

也许是制造出一种“复仇是永无止境的”的意蕴吧。

还好,是和解打断了复仇的恶性循环。

阿伦主动约谈乔之后,果不其然,乔不顾妻子的阻拦,还是想着报仇,在自己兄长被杀的旧宅(已成废墟)里再次出手,但刚开始不敌阿伦。

阿伦在打了乔两拳,压制住他的气焰后便收手,直说“enough”,表现出阿伦想要和解的立场。

乔不听,于是又打起来。

二人摔下二楼,元气大伤。

阿伦这才得以顺利讲述自己杀人的前因后果。

乔默默抽起一根烟,算是默许了和解。

回到家后的乔与妻子和女儿一起看电视。

女儿对他可爱地一笑,他一时呆住了,随后浮现出了僵硬的笑容。

对乔来说,他终于卸下了复仇的重担,选择了和解。

这在影片中是乔的第一次发自内心的笑容,这个笑容,改变了乔和阿伦。

阿伦搬家去了离乔很远的一个城市。

随着乔打给阿伦的一个电话,只有一句“We are finished “,也使得阿伦彻底解放了。

患有脸盲症的我在两人和解的情节把两人的身份看反了。

我以为乔是少年时的杀手,他长得比较凶残,而阿伦长的比较文雅,于是我认为阿伦是小时候的那个受害者。

然而后来再看,并不是如此。

果然外貌还是靠不住。

本片名为《天堂五分钟》。

原本是乔的伟大的复仇的五分钟。

却因为和解,双方回到了生活的正轨。

《天堂五分钟》短评

not a good time for serious movies...

6分钟前
  • 外出偷狗
  • 还行

做错事后会这么内疚的人真是很少见。在天朝,遗忘才是主流。

8分钟前
  • woa
  • 还行

。。。

12分钟前
  • 什么年代
  • 很差

难言佳片,前面30分钟一度交代无序,直到车里两个人自行讲述背景。这口锅应该导演来背。当然,跳窗后的镜头简直了,也应该是导演的功劳。总体来说,影片架构不够结实但有充足的想法,影片内蕴更多由两位主演充实一如海报所示,配角也足够给力。连姆真•影界不可多得的大才,堪比罗宾威廉姆斯。7.1

17分钟前
  • 妍春
  • 推荐

怎么今天看的都这么困?

21分钟前
  • 樱小路楠
  • 较差

不置可否

23分钟前
  • 七喜
  • 还行

嘿,有没有搞错,这分明是个短小精悍的黑色幽默片喏~~

25分钟前
  • 芹泽虾饺菌
  • 推荐

大闷片

26分钟前
  • 千寻亿选
  • 较差

刚开始有些无聊 不过后来渐渐有点意思了

29分钟前
  • such
  • 还行

2013.11.5 23:50

30分钟前
  • 心之旋影
  • 还行

英国式的阴郁和冷色彩,讲述一段33年的仇恨如何化解。

31分钟前
  • 任平生
  • 推荐

看得有点闷。

36分钟前
  • 改个中文名
  • 还行

好题材、好演技,但导演想要表达的东西完全没有拍出来,云里雾里了半天却没有任何亮点,浪费了两个好演员。blog.sina.com.cn/bluesliver

41分钟前
  • ken_zhang
  • 较差

这么多年的恩怨,居然被仇人一下子说服化解了?

44分钟前
  • Letitia
  • 还行

复仇比宽恕更沉重。

49分钟前
  • 照叶
  • 推荐

不得不說,這是一部很美的作品。情節和拍攝手法都很吸引人。

54分钟前
  • S要做八分姐
  • 推荐

算文艺电影吧,某个电台节目推荐的,因为剧情都知道了所以没惊喜?或者人家走的就是这个路线。

55分钟前
  • 机器猫
  • 还行

演技+小品

60分钟前
  • 面包的萌点。×
  • 还行

救赎也是博弈

1小时前
  • 观水
  • 还行

还是过程比较重要 结尾...

1小时前
  • Shawn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