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地球,就像地表总有些凹凸不平。
有的地方薄,所以有了火山爆发。
有的地方厚,所以有了西马拉雅。
我想说什么呢。
我想说的是这个世界并不平坦。
虽然大部分的凹凸不平被海水掩盖。
可是内心的空洞却不是一滴眼泪可以掩埋。
他让他尝尽人生苦难。
却在临终前给了一个 piece of cake.饭后甜点。
如果这个世界能够给他一个幸福的理由,他不会选择被恶魔诅咒。
最终他成为上帝的羔羊。
仍感谢他给他的幸福时光。
人生没有那么平坦。
宽恕是最疼得戒疤。
人性的光明与软弱。
站在地狱里祈望天堂。
就算是最卑微的也有希望。
由于故事情节有点支离破碎,直到电影结束,片尾曲放出,我都只是呆呆地盯着屏幕,思考着郑尹洙是被电椅电死还是被绳子勒死这个问题……直到今天夜晚,我脱光衣服站在浴室的镜子前,拿起莲蓬头准备淋浴是,忽然嚎嚎大哭起来。
我明白到,《我们的幸福时光》不是在传播“宽恕是人类的美德”之类的正能量——它只是平静地讲述了两个可怜人的故事,不对,何止两个人吶!
两条主线索——线索一:女孩文有贞十五岁就被表哥强奸的女孩文有贞,曾经是一个拥有歌唱天赋、高干家庭出身、可爱的外貌等的闪闪发光的人儿。
但是,自从那件事之后,她开始自杀、暴力、冲动、冷漠。
不是因为被强奸这个事实让她改变,而是因为爱慕虚荣的母亲的冷漠,使她对于人世失去希望。
在遭受痛楚之后,不能得到最亲爱的人的抚慰,反而被责备,那是钻心的痛啊。
如果人是活在希望中的话,那么应该是在一个接一个的希望接力中将生命延续下去的。
但是,现在希望破灭了,它告诉你事实不是这样的,事实是世道本是如此——你不配得到抚慰、不配得到幸福。
有贞说我自杀比原谅你更加容易。
因为自杀是一种类似自我逃避是方式,逃避这个固有的事实;而原谅是一种直面事实的方式,事实将会无情地展现在你面前——那个被称之为“母亲”的人,曾经不顾你被强奸的伤痛,责备你不洁身自爱;现在她一边埋怨着你不关心她,一边别过脸对于你的“原谅”不置一词。
恨,是会累积的。
我有时会想——“原谅”是不是“恨”的反义词呢?
因为原谅会终结恨,就像水会终结大火一样。
那么,有了恨,为何还要有原谅呢?
原谅如果是必要的,当初的恨就是不必要的了吗?
为了让恨能继续存在,我们就不能原谅了吧。
因为一旦原谅了,一切恨的过程将会被推翻了不是吗?
被推翻的是什么?
——那难道不是我们自己的所作所为吗?
而问题的核心所在是——那个人,真的值得我们原谅吗?
有贞的母亲从头到尾都没有表示过自己的歉意,她只是一味放纵,自私地索取儿女的“无私”感情。
有贞无可奈何,她没有办法对自己的母亲表达恨意,她只能选择不去面对——然而,伤痕在她的心脏已经发炎溃烂了——因此她常常失控。
在举目无助的时候,她真的很失望,乃至绝望,来自内心的恨意和不堪的回忆,让她完全无法再爱上这个世上的任何人。
对于她来说,最好的自我保护方式就是离开每一个人,不要为一个人付出自己的感情,因为她怕她的依赖最终只会换来如母亲般的残忍。
有贞是一个单纯直率的女孩子,她想要的知识一个道歉,她想要只是一种简单幸福的生活——她一等再等,却等不到。
所以她失望了,自暴自弃,总是怀着一抹冷笑,冷冰冰地面对这个世界,谁都无法靠近她。
线索二:男孩郑尹洙从小就被母亲抛弃的男孩郑尹洙,带着弟弟颠沛流离。
天真单纯的他爱着自己的妈妈、爱着弟弟,他认真积极地生活。
为了帮弟弟治疗眼疾,他带着弟弟去地铁行乞,仔细地数着讨来的钱,高兴地笑着、憧憬着。
但是,上天并没有给他实现诺言的机会——恶人将哥俩的钱和谋生工具抢走了、弟弟在春天被冻死了……你甚至都不知道他是怎么长大起来的——我不是指身体的成长,而是心灵的发育。
二十几岁的他爱上一个在发廊打工的女孩,义无反顾地。
说实话,郑尹洙将那个看起来很廉价的发夹粘在发廊的玻璃窗上,送给那个女孩的时候,真是既温柔又粗暴。
一切美好的降临都是这样简单粗暴,我们要善于发现和记住,因为它们很快就会消失了。
他认真地工作、认真地谈恋爱,直到女孩宫外孕,急需医药费,他不得已跟着黑社会的人去干一票。
你甚至都不知道他是怎么长大起来的——经历了所有伤痛之后,还能拥有一颗赤子之心,闪闪发光地活着、爱着。
郑尹洙觉得他的“朋友们”是爱他的,所以他傻傻地扛下了所有谋杀的罪名。
但是他这样单纯善良的人,真的不适合在世上活着,对于这种人来说,世间过分复杂,他们只会处处碰壁。
他们是应该成为天使的。
两条线索连接:男孩郑尹洙和女孩文有贞相遇了,但是爱情也没有令他们的命运变得光明起来。
两个真性情的人,甚至都无须试探、询问和猜测,爱了就是爱了。
这份爱却是被死亡的阴霾笼罩的,岌岌可危的,所以,没有人提起过。
星期四,只属于我们的幸福时光,一个小时。
时间一到,狱警就会将郑尹洙带走。
或许女孩有贞不应该靠近郑尹洙的,不应该被他吸引的。
因为本来就脆弱的她,真的无法再承受一份如此脆弱的爱情,那个能倾听她诉说秘密的人、那颗同样冰冷的心灵,很快就会离开的啊。
这个“悲剧二人组”只是在分享彼此的不幸,还无法彼此慰藉和温暖呢。
对啊,两块冰块怎么可能互相取暖呢?!
故事有后续的话,如果那是:“有贞坚强地活着并且感化了更多的人”。
那该是多狗血的场面吶!!
所以,我猜想,看完男孩郑尹洙行刑、听到他的告白之后,女孩有贞很可能会进行第四次自杀,并且成功——这次她真的不是为了逼迫母亲道歉的把戏了。
因为,这个世界还是没有改变——母亲还是那副嘴脸、恶人还是顽固地霸道、卑微的人们说完自己已经原谅了某某的人只能悄悄地哭泣或者自责。
你看可怜的狱警們吧,他们只是被恶魔借用了双手来行凶,却活得比恶魔更加不幸!
有人会说,我们总是将不幸归因于外在环境,却没有扪心自问!
是的,我们应该扪心自问一下——是不是太爱别人了、是不是太天真了、是不是还相信宽恕和原谅那些破玩意儿……我们如果不是天使,不能回到天国的话,就请继续自私自利地做个好凡人吧,为了能继续活着。
我不是个痴迷韩剧的人,一直都不是。
故事的最后以主人公的死来渲染悲伤也是家常便饭屡见不鲜。
这个电影也没例外——《我们的幸福时光》。
但是我很喜欢。
爱情幻化出的灿烂幸福,告诉你人世间最珍贵的东西。
渴望死亡的女人和迎接死神的男人。
他们在命运的十字路口相遇。
从最初的抵制到相互的信赖与依靠,彼此间坦诚最心酸最伤痛的过往。
两个极端的人,用伤口抚慰伤口,用悲痛化解悲痛。
于是绝望,奇迹般的幻化成了最灿烂的幸福感。
她不再想自杀。
他第一次有了强烈的要活下去的欲望。
真心的理解,相见的幸福带来人世的爱情。
也让他们明白生命的可贵与对活着的渴望。
爱情的光芒映照了绝望的心,却躲不开死亡的影。
爱的救赎也换不来死亡的悲悯。
影片的最后没有省略男主角的死刑场面。
白色袋子罩住了他的头,临刑的那一刻,他说我好害怕。
哭得像个孩子。
上天赐予了希望却还是无法让他继续生命。
以至于在面对死亡时感觉到怕,这样是不是更残忍?
时间就像列车一样迅急的开往终点,他们的幸福时光将驶向何方……--一些记忆深刻的话与画昨天我睡的很香,很久没睡这么香了。
谢谢你,允秀。
能一直倾听我的故事。
允秀:我认为死是理所当然的,因为活着就像是在地狱。
我,现在却开始想活下去了。
允秀:一想到周四能和有贞见面我就高兴。
其实,知道我很快就要死了。
但我还不算最糟糕的吧?
允秀:我不能出去,但我希望,我能活着,哪怕在高墙之内……定格的画面:狱警整理允秀的遗物时,在一张女孩送给他的照片上写有这样一行字星期四的上午10点到13点,我们的幸福时光2个小时的阴郁情节里,一直疑惑着为何会有一个这样明媚的片名。
到这,终是明白。
文/三木倒是时间上的总合适宜,影片中的季节和现实的季节不谋而和的相同,于是,理所当然,在冬天的某个时刻写下点文字,关于《我们的幸福时光》。
我素来在看一部电影之前是很少去看它的剧情介绍的,所谓的悬念意味和现场感觉大致就是如此吧。
当然也有例外的时候,类似于一些我在某个阶段特别想看的恐怖电影,我会提前看其中的剧情介绍,以此来推断它有没有吓到我的能力。
《幸福的时光》同样是如此,彼时,只是看了这部电影的海报,拍的不算娓美,倒是十分的干净。
李娜英和姜东元,两个年轻人,我的第一反应,这应该是一部典型的韩国爱情剧。
是男女主角的不期邂逅,然后是义无返顾的相爱;还是男女主角从初次见面的不屑一顾到之后的日久生情......诸如此类。
不过,“我们的幸福时光”这一剧名,倒是正中我怀,颇有文艺气息。
这是我对其的第一印象。
李娜英,我对她了解不算多,认识她是从《球爱咖啡屋》开始,其扮演的是一位内向,温顺,并且有着暗恋情节的女子,她在剧中的表演不咸不淡,并没有给我留下很深刻的印象,加上男主角是我个人关注的并不怎么上心的郑在泳,所以这部电影在主角的选择上没有给我眼前一亮的感觉。
不过,整部电影的主题和情感倒还是让我有所动,当时也写了点关于此的文字。
给我的印象,大概就是如此。
看完《幸福的时光》,李娜英的表演确实是让我眼前一亮,而我得出此的结论,自然是将其在《球爱咖啡屋》中的表演进行了比较。
我常常觉得作为韩国的女演员,想扮演一个性格温顺,有着东方女性特有气质的角色,应该是驾轻就熟,算不上是挑战。
一个演员的好坏,除了你在舞台上的亲和力之外,另外就是你对一个角色的塑造能力。
李娜英在《我们的幸福时光》中饰演的这个角色应该是复杂的,表面上对自己的家人,尤其是对自己的母亲漠不关心,冲动,意气用事,但内心深处还是藏着一颗已经受伤,并且柔软的心。
两者相结合,就是复杂。
妈妈生日那天,撞车之后,沿途上微笑着痛哭;得知自己的妈妈重兵,马不停蹄的赶到医院;尹秀绞刑那天,完全失控的落泪......我们都可以深切的体会到,她心中的悲和苦,以及无人倾诉的煎熬,只是她藏的太深,她不愿意提及当初的懵懂,因为有哪个女孩希望自己永远停留在15岁呢?
姜东元,我对他的印象一直就是个孩子。
永远都是那么青青涩涩,像一个不知社会深暗的孩子。
东元在剧中扮演的这个角色,并没有太大的挑战难度。
当然,从我个人角度来看,他的形象还是比较适合这个角色的,因为年轻的冲动而不可预料的犯罪,因为固执而拒绝所有人的恩赐,因为有贞的倾诉,终于露出孩子般的笑脸,其实这就是一个未长大,未知深浅的大孩子的形象。
虽然有点桀骜,虽然犯了罪,但是内心却是善良的。
而姜东元的形象倒是正和此相吻合。
个人觉得整部电影的主题还是充满了人文关怀。
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和关系,应该是导演想要表现的重点。
犯人和受害人之间,监狱长和犯人之间,朋友和朋友之间,家人和家人之间。
那位痛苦却依旧善良的妈妈原谅了的罪行;神父对说:鱼变成活人,那是魔术,不是奇迹,只有脱胎换骨才是奇迹;有贞对妈妈说:我原谅你,求你不要死;执刑前,尹秀对有贞说:别把我忘了,我感谢你为我做的一切,我爱你......这些言语中,我们真切感受到的是那种人与人之间久违的温存。
影片中我不得不提的就是有关监狱生活的部分。
没有蹲过监狱,没有很特别的去研究,自然也就不知道监狱内部的生活到底是怎样的一种情形。
当年看《肖申客的救赎》,感叹狱中生活的如此复杂,黑白颠倒,简直就是一种非人的煎熬;之后看一些影象,国内的也好,国外的也罢,提及监狱生活,我联想到的首先是痛苦。
而在《幸福的时光》中,我看到的是截然相反的一面。
善良的监狱工作人员,友好的监狱朋友,宽容的神父和修女......这些怎么也不能让我将此与“监狱”二字联系起来。
我不知道,真正的韩国监狱生活是怎样的,但是值得肯定的是,导演在这方面的处理是打上了个人的理想主义色彩,他宁可用脱离真实的幸福来衬托影片,也不愿让邪恶的真实打破了其中的美好。
也许,我是可以理解导演的,其实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只要用最真诚的心彼此面对,彼此关怀,那么那道无形的坎儿终究是会被磨平的。
我没有经历过死亡,自然就不知道死亡有多么的恐怖。
更何况是一个年轻的生命,在面临被处死前的一瞬间,那会是一种怎样的心情。
焦躁不安;弥留人间;还是比这更复杂的思绪。
人,总要经历一些阶段,才能慢慢的长大,成熟。
在这样的过程中,难免会犯错误,但是没有关系,路还很长,抹去这些不光彩的印记,剩下的光阴依旧是绚烂的。
不要伤心,也不要难过,不要徘徊,也不是失望,为了那些爱你的人,好好的活着.
大维维当初给我推荐它时,我有点不以为然。
韩国的爱情片,无非很俗的套路,不是男女一方绝症就是最后才发现有血缘关系,总之,我对韩国的爱情悲剧,不报以太大希望。
但是大维维极力推荐,我又一念,名字比较好听,恩,大不了去看看。
从通州的家乐福回来,我很累,本来要躺床上看几集CSI,但因为考虑到要吃饭,看一些太血腥的有点影响食欲,咦,昨天刚载完我们的幸福时光,不如看这个。
趁着我有观看欲的此时,我便毫不犹豫的把它打开。
也好久没看看别人的爱情了,想看。
电影一开始的一片血腥令我惊愕,还不如看CSI。
但是接下来,我觉得我已经感受到它带给我的力量是最近看的别的电影所不能超越的。
整场电影之中,我没有聊一句QQ或MSN,甚至关掉网络,我把小笔搬到床上看。
其间。
没有喝水。
没有进食。
更没有聊天。
我全神贯注,完全进入剧情之中。
虽然电影沿袭了韩国电影以慢定性的套路,但是我并不像观看其他韩剧,我一点都没觉得烦,没觉得是在无奈的等,而是以真正意义的在欣赏。
男女主角生活在刚好两个极端之中,却有着相似的心境。
都想过死,都有过绝望,在无奈中并没有等到救赎。
而且并不需要什么救赎。
女主角在十五岁那年被堂兄强奸,在最脆弱时寻求母亲的慰藉,却遭到了母亲的辱骂与痛斥。
女儿瑟缩着身体,着衣明显有被撕扯过的痕迹,颤抖的声音向母亲求救:“妈妈……他闯进我的房间……我很疼……”而她的母亲,仓皇的神情嵌在麻木的脸上,渐被抖落的一干二净,她命令的口吻带给了女儿将近二十年的不安:“你对他做了什么……你要为你所做的感到耻辱!
”然后二十年来,女儿活在自闭之中,她不容忍自己去相信周围任何人。
直到碰到了男主角。
用最简单的话讲,他,是一个死囚,奸杀了十七岁少女。
小时候,他是孤儿,带着弟弟四处流浪。
他们的日子很苦,在地铁隧道,席地而睡。
弟弟生病,弟弟想要一双NIKE鞋,弟弟要听国歌,弟弟需要活下去的勇气。
而男主角也是个孩子,他也偶尔会有小脾气。
而就那一晚没有同弟弟讲话,不给他唱国歌,叫他闭嘴赶紧睡觉。
然后弟弟就再也没有醒来。
……这一段有点像《再见萤火虫》里那对感人的兄妹。
……然后男主角长大了,喜欢上一个女生,为她买了蝴蝶的发卡,把她落在雪地里的鞋拿回屋内。
然后女生宫外孕,需要大量的钱做手术。
为了救活老婆,男主角不得不参与刺死一个有钱的女人扒下她手指上的钻戒。
……男女主角的过去都不是那么美好,但是自从他们遇到一起的那一刻开始,他们对生的希望就像墙角的蓟一样,不屈不挠,旺盛有力。
每周四的早10点到11点,是他们的幸福时光。
只有一个小时,他们聊天,他们静坐,他们对视,他们让彼此学会如何是爱。
很多个星期四过去,执行时间马上就到。
记得男主角站在受刑台上,说到的一句最有力的话:“谢谢Molica修女为我带来了天使,让我学会什么是爱。
”……帘儿拉上了,死刑执行。
我哭的一塌糊涂,不是因为有人结束了生命,而是欣慰,他可以在那么绝望的死前,不再直言我不害怕,他开始害怕死亡因为他心里有了惦记的人。
他的世界不再空空如也,他开始了爱。
这样的爱情多么伟大,相比他,自己真的很渺小呢。
我一下子觉得生活不应该只局限在很自私的事情上你争我赶,似乎一瞬间,我看到了更美好的事情。
……好了我要去游泳了。
把眼泪留在游泳池里。
星期四的10:00---12:00,阳光透过小玻璃窗,射进小小的看望室.窗台上摆着几盆可爱的小花,桌子上是美味的蛋糕和温暖的茶.在这样温暖的时候,我,认识了你.明明是个悲伤的故事,却有个明媚的片名,最后,仍旧引得我们泪水涟涟.一个从小生活在富裕的家庭,当过歌手,现职教授,无论学业还是生活,看似都一帆风顺.一个从小被母亲抛弃,和弟弟相依为命,最后为帮女朋友看病筹钱铤而走险,最后杀了人.其实她在15岁那年遭堂兄的强奸,甚至母亲的安慰与帮助也只是一个巴掌和一顿怒骂.其实他是帮朋友背的黑锅,他有一张孩子气的脸,笑起来的时候很可爱,令旁边的人都会觉得幸福.他们明明是两个世界的人,各有各的不幸.却还是在星期四的上午10:00---12:00认识了,相爱了.他说,我不知道原来富人的生活也有难过之处.她说,生活中的一根刺,如果扎在自己生活,那就会有别人想象不到的痛.那么,确实是这样呢.所以,在看不见未来看不见光明的时候,他对生活失去了希望,他想快点了结自己的生命;她自杀过三次,每次醒来又看见她憎恨的母亲的脸.最后,当他们终于都可以拔出刺,抚平伤口的时候,他却要死掉.她流着泪跑到她母亲那里,说她不相信上帝,但是她希望,原谅她的母亲,因为她做除了对她来说这么艰难的事,上天应该会还她一个奇迹.可是还是没有.但我相信最后他们都还是拥有了幸福.因为最后的画面定格在了她对着玻璃窗第一次笑得那么幸福的脸以及他写下的星期四10:00---12:00 我们的幸福时光.
喜欢结尾的钢琴曲 是那么的纯粹又感伤 希望你们也会喜欢 加我QQ543025132 注明我们的幸福时光 我会发给喜欢它的你
<图片1>
<图片4><图片5><图片6><图片7><图片8>生活就像地狱,记忆一下翻涌出现,这两个人像是被生活“遗弃”,一个敏感而自我的中产,一个贫乏而多难的穷小子。
穷小子周围隔起一道墙,筑起了防备,好像任谁都穿不过去,但那份卑微和面具下的笑容很容易将墙打破。
其实就是一个很简单的人,你对他敞开心扉,他对你吐露心声。
很多场景都太戳中人了。
结尾的叙事手法不尽然克制,却足够戳中人心,将不具备意义的个人经验渲染出普世价值。
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情绪很差,我是一开始就知道故事大致内容的,只是想找个催泪弹让自己流点眼泪结果目的达到,后面眼泪一直掉一直掉.比预期的还要好很多,两个边缘男女间这样温暖的感情.他们的生命都承受了不能承受之重,对于生命一开始已经是绝望淡漠了的,可是两个人接近的过程是相互挖掘也是相互救赎.对姜东元的表扬刮目相看,帅气的外表暗淡下来他还是有很多的东西.还有李娜英,她有着精灵的笑容.原来她不笑的时候也是可以上演灰暗的.记得她拍的宝利龙照片,生活的美好细节的样子.记得他用心给他打磨十字架的样子.记得他说,能让我把这一顿吃完没有的样子.记得他唱国歌的样子,和玻璃上她的影子,和没来得及送出的生日礼物看过后一直压抑的心感觉好点了,那么绝望的人也在积极生活,我也要积极一点,我们都会有一段幸福时光.
《Maundy Thursday》,Maundy,天主教里面的词汇,意思是濯足仪式时分发的救济金,而Thursday,是女主角每个星期去监狱探望男主角的日子。
中文译名《我们的幸福时光》,很阳光明媚的翻译。
总觉得这幸福,来得太过悲伤,总归要阴阳相隔的两个人。
完全不同于一般的韩国电影。
我很喜欢女主角李娜英,Laneige刚刚进中国的时候,代言人就是她,她很适合无妆的打扮,特别是眼睛,没涂睫毛膏的样子,很忧伤。
这不是个俗套的爱情故事——至少在我看来,甚至电影演了大半,男女主角之间好像都还只是暂时互相适应的两个人(这句话很别扭,但我不知道怎么形容他们的关系,真的和以往的爱情不同)。
他们都是奇怪孤独的人。
这女人,走路的样子,很有气势。
就这样,一个自杀了三次的富家女,和一个死刑犯的爱情故事。
还有,宽恕。
其实,那个狱警很可爱,一直都很可爱。
我从来没看到过这么可爱的狱警——尤其是看了PB之后。
一边宽恕,一边幸福。
他们在分离时遇见
矛盾很冲突,也很有卖点,但是感觉刻画不够。
是不是因为人人都活得太好 我们就偏偏偏执。
节奏太慢 泪点不足
阶级爱情童话
狗屁救赎,一点点幸福就够了
心照不宣、惺惺相惜的银幕恋人不抠细节真的会很难理解。
我爱你,姐姐
抄袭《死囚漫步》
对韩影这么宽容吗?什么垃圾
3.5 其实还成
跟某些挖掘重刑犯背后故事塑造其悲剧形象的报道何其相似呀。这个电影太适合天海女王的那段话了。女佣的妈妈最后还是没有完全原谅他,她也没有这个义务。
除了长得还行,实在不觉得男主有何值得人们同情到这部田地
就演技而言、还不错、但就剧情与人物设定而言、却太过愚蠢、着实不喜欢看这种蠢货的故事、一个傻缺和一个傻缺朋友、做一些傻缺事情、活该如此、即使未杀一人、也该死。还没看明白其女友怎么了、是生病还是怀孕
为什么给死刑犯人希望
人生就这样让真情改变,心灵的大门刚刚要打开的时候,生命就这样无情地要关上了,这就是一个死刑犯的最后的时光——幸福、温暖又残酷。在国歌中,一个年轻的生命走向死亡。带着永远的爱
其实我并没有很喜欢姜东元,但是一看到他顶着那张脸穿着囚服出场,真的就会条件反射地觉得:不管他犯下了什么罪行,反正我从这一眼开始就决定全部原谅他了……
这种故事也能拍电影,真是佩服韩国人
思密达思密达。题材特殊 还算感人思密达= =
生活的地狱静静来临,无可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