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很新颖,但收尾太仓促,看起来“大快人心”,实则老套无趣,过于敷衍。
估计,韩国当局对上映影片的审查也很严格吧。
真实的世界,哪里有那么多的公平正义可言,不过是“权衡”罢了。
记得片中的总检察官对曹承佑饰演的被停职的检察官说,“现在求我也没用,早干嘛去了?!
要么就怪自己没有一个好点儿的出身吧!
” 。
话说的很露骨,也很现实。
现实生活不是童话故事,真实的你我没有魔法,也没有法力无边神兽守在左右,想要的太多,又没有非凡的才能,只能收获沮丧和绝望。
面对这个看不透的世界,活得积极一点儿,努力一点儿,剩下的就交给天意吧。
“反正大众是猪狗,猪狗有什么好在意的,叫一段时间就会自己停下来。
” 意思就是再大的事情,猪狗能做的,就只能叫得大声一点,可是叫得再怎么撕心裂肺,最终都是能停息下来的。
末了该吃饭的吃饭,该睡觉的睡觉。
然后还举了很多的例子,比如某幼儿园的事情,豫章书院的事情,更早的还有北影的,还有很多很多其他的,最后质问“喊了那么久,现在情况怎么样了?
” 你看,再怎么叫,还不是无济于事,大众不就是猪狗吗?
接着他还转发了知乎上的一个问答,叫“那些曾经轰动一时的新闻事件,都有哪些后续的发展”。
他似乎想通过大量的事例,来证明大众的“呼喊”是毫无用处的,最后证明“大众是猪狗。
” 越围观越恶心。
恶心的点在于,“大众是猪狗”这种话,本应该是那些所谓的精英们说的,现在却由“大众”本身来说出来。
这令人感到非常悲哀。
这就是典型的“习惯了黑暗并为黑暗辩护”,也是典型的犬儒主义的说辞。
02 有一个很悲哀的现象是,现在每一次热点事件过去之后,就会有人出来说:“你看,现在谁还会记得XX”。
仿佛,从关注一个热点,到关注另一个热点,是一种原罪。
比如说,之前关注某影性侵案的人,在开始关注某航性侵案之后,就开始有人义愤填膺地喊起来:“你看,现在谁还记得某影性侵案?
” 似乎是那群不再关注的人的错一般。
于是很多人理所当然地认为,事情没有得到解决,是人们的关注度还不够一样。
这本身就是有问题的。
如果一件事,一件需要司法机构或者其他机构,按照正当的程序去解决的事情,却要根据“人们关注够不够”来解决“能不能得到解决”,这本身就有问题。
而且问题很大。
当网友用一种智者的语气说出“大众是猪狗”的时候,他就把自己排斥出了大众的行列之中。
他以为自己是那只特立独行的猪。
可特立独行的猪,终究还是要被按到砧板上去,任人宰割的。
这就是我觉得非常恶心的原因。
“大众是猪狗”这种话是不能由一个自己也是大众的人说出口的,这种话是那些掌控着一切,那些隐藏在幕后的人说的。
他们必须说"大众皆是猪狗"并且让大众成为猪狗。
而身为大众的我们,则不能自称猪狗,不能互称猪狗,更不能轻易变成猪狗,这真的太悲哀了。
猪狗是彻底不会反抗的,它们只会哀鸣。
但大众是会反抗的,而且大众是能够清醒地反抗的,大众知道应该怎么发声,同时也知道应该得到什么。
只不过最终总是沦为失败而已。
这种失败,是光荣的失败,是身负重伤的无奈,这种失败,和猪狗是不一样的。
03 像前几天的那件事,大众已经没有办法说什么了,说了都要被删除,最终只能通过说一些晦涩难懂的话让大家去猜了。
你能说大众是猪狗吗?
不,不行,大家都明白着呢,但就是发不了声而已。
很多人都努力过了,很多人也都关注过了,只不过没见效而已,这不能成为论证“大众是猪狗”的论据。
另一点,大众们强烈反抗的时候,不也改变了很多东西吗?
新浪查封同性恋的内容,不也是掀起了巨大的反响,最后改变了政策了吗?
你能说大众的呐喊没有用?
鸿茅药酒出了问题,凉城警方千里迢迢从内蒙古来广州抓人,然后掀起了大量的呼声,不也是让谭医生出来了吗?
你能说大众的呐喊没有用?
有用的,真的有用的,舆论的压力总能改变很多东西的。
即使很多时候,我们发现无数的人都在呐喊,也没有改变什么,但是这不怪大众, 大众已经尽力了。
即使很多时候,大众又遗忘了那些曾经轰动一时的新闻事件,那也不怪大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
每一个人都已经活得很不容易了,可在生活的柴米油盐之外,依然有人愿意站出来说点什么,企图做点什么。
这种人,再怎么样我都不会嘲笑他。
“反正大众是猪狗,猪狗有什么好在意的,叫一段时间就会自己停下来。
”有的人说。
放心吧,大众从来不是猪狗,有些东西过去是过去了,可是它终究会留下点痕迹。
三个小时的导演剪辑版韩国电影《局内人》,看过之后让人对现实真是绝望啊。
这部电影的原著和最好的韩剧之一《未生》是同一个漫画作家的作品,其特点是有现实感,《未生》尤其明显,多现实的不确定性,少硬逻辑的因果。
有人说《局内人》之尺度是国内拍不出的。
然而,在影视上,还是觉得韩国人的创作始终是一种“盒子”式的思维模式。
即,他会在语言上写的听上去足够现实,在事件上抓住某一现实问题细说,然后就在一个点,一个面上去制作复杂感和现实感,事实上,从旁观者看来,这一切就如同是在一个盒子里的小剧场。
这种思维方式或许是受长期的韩剧童话故事的模式的影响,即单线性,明显因果结局。
这部《局内人》虽然在某些方面有国内所不能为之为,比如政经媒的联合,以及在情色与血腥画面的尺度上。
但其实还是一个简单的警察加黑帮的破案故事。
在现实感上,其实不如《未生》体现明显,对于某些问题只是组合式的提到式展示,比如女星的自杀。
整部电影的前面百分之九十都是有态度的,到最后打入政局内部,到视频流出,到这里都好,就是最后一个略简的画面又归到童话结局上了,他们两个竟可最后那样安然的笑,太小孩打怪兽了。
是一个虎头蛇尾的结局,让前面那些严肃认真劲也丢了气质。
不知道原著的结尾如何。
相比《未生》的结尾就很好,实习生并没有因为他多优秀,多努力就转为正式职员。
还是要另找工作。
并不成因果。
不会因为你是好人就一定打败怪兽,也不会因为你多努力就一定成功。
现实是混乱纷杂的,并没有明显的逻辑,或许有,只有神明才看得清。
普通人也不过是努力去挣活而已,相伴着贫瘠的运气。
这部电影最近被广泛关注,或许就因它的所谓尺度吧。
相比国内电影,我们的素材,和有创作能力的人,要比韩国多的多,只不过我们的态度和才能都比较中庸。
然而即使中庸,我们也不是“盒子”思维。
我们在复杂逻辑和多线条上比他们强,只不过事实作品还不如他们好,原因很多,勿需多说。
而且韩剧成功恰恰是得益于他们的成熟模式。
这部《局内人》,加前面的《暗杀》和《思悼》,都是盒子思维。
后两部历史片,虽然在反思和正面过去上比较诚肯,但韩片的历史剧还是驾驭不成熟。
当然也不乏好片,比如最近各电影网站上又翻出的一部旧片《黄真伊》就不错。
但是,在情色片上,韩国人拍的却不盒子思维,而是很有国际气质,主题视角也新颖,有着挑战传统的活泼。
比如比较优秀的《第二次爱情》和《情事》,并不会因为他们大胆的撞破传统和规则,就一定有个悲惨的结局,而是有个转角式的或有待商榷的出口。
给了情感和伦理一种好的流动。
虽然《局内人》看后让人有对现实的绝望感,但其实电影中所谓的现实与真正的现实差的远着呢。
现实虽然混乱无章,虽然污杂不堪,但也因此有神秘和机遇,否则那些好坏参半的好从哪里来的呢。
电影中有句有意思的台词说,“圣人和大师们总是说,减少欲望,能使人年轻。
事实是,充满欲望才能让人保持年轻,人只有在对权利,金钱,和欲望的不停追逐中,才能感觉自己的年轻。
”或许这就是对现实的一种最普遍的描述吧。
电影中还有一句台词说,“百姓都是些蠢猪,不用管他们的叫喊,他们叫一会就不再叫了。
”或许这就是所谓局内局外吧。
然而,大了说,不还是局内吗。
所有人都是局内人,一直都是。
古语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于是,就先多读些书修身吧。
看了三个多小时的电影,惊艳于韩国人的对腐败权力的想像力,三个道貌岸然的政届、企业家、资深媒体人,聚众淫乱的事,也象是互交投名状,一起坐过牢、一起扛过枪、一起嫖过娼,是成为一根绳子上的蚂蚱的标配,用男性器官作为高尔夫球杆击打酒杯,很有创意。
多数人都在为最终结局的前半小时鼓掌,但是现实却往往止步于前面两个小时,就是检查官同志利用录音弥补上他族谱的缺失开始进入局内。
政治是化骨绵掌,让你深入骨髓的消失自己,否则就成为灰烬。
现实不会因为你是好人就一定打败终极怪物,也不会因为你多努力就一定成功。
真相是混乱纷杂的,各种级别怪兽之间的博弈空间完成之后才是普罗大众的生存。
在普罗大众阶层,人们也不过是努力去挣生存空间,也许连思考空间都被人局限好了范围,只能无谓的痛哭和谩骂而已。
身在局外就学会享受虚像,处在局内就思考制造虚像;能否进入局内才是人生的一种境界。
电影中有句有意思的台词说,“圣人和大师们总是说,减少欲望,能使人年轻。
事实是,充满欲望才能让人保持年轻,人只有在对权利,金钱,和欲望的不停追逐中,才能感觉自己的年轻。
”或许这就是对现实的一种最普遍的描述吧。
<图片1>
要夸的地方太多了!
加长版三小时 完整 过瘾第一支配乐响起的时候就抓住了我的心😉……(鼓点节奏放在这里再妥帖不过)插叙倒叙 人物关系反而更清晰 人物性格更饱满选角到位 拿搬砖的家伙真是斯文变态讽刺了人性 官商勾结 政治操控舆论等等赤裸裸的社会黑暗面一次又一次颠覆反转 目不暇接 好没被导演提溜着看了人追求的到底是真实还是欲望而已 问自己在一个个热点新闻爆炸的时代 你是不是同样“解除压力就扔到一边了”一开篇就被安利了另一部电影《唐人街》台词好评:–朱恩惠:“尚久哥哥 我们一起走吧 报仇有什么意思 去像马尔代夫那样的地方 跟我喝一杯莫吉托吧 像以前一样”(莫吉托这个梗结尾有出现 但尚久装傻) 安尚久:“回忆埋在心里 忘记已经错过的巴士” (泪目 朱恩惠大概是安尚久爱过的女人吧 谁知道这是最后一面了呢 只留一抹美丽的goodbye kiss)–李江熙:“很难说有什么意图 很难说是故意的 很难说有什么关联 很难说有什么请求”李江熙:“可以说另有意图 可以说是故意的 可以说是有关联的 可以说是有请求 甚至可以写成 明确的可以说的意思啊” (看这段的时候被绕晕了 但现在单拿出来 似乎懂了些 )伍章勋:“妈的你想干什么”李江熙:“就算是说同一句话 有些人说很难看出来是怎样怎样的 有些人却说怎样怎样看的很清楚 语言是权利 也是力量”(笔杆子真的是力量 人们何时会不被文字蛊惑?
)–伍章勋:“我可是大韩民国的检察官伍章勋”(燃!
)–李江熙:“他们想要的只是些喝酒上网的时候用来嚼的下酒菜而已 嚼到一定的时候就会吐掉了 嘴也累了 还要忙于生计……我们国家的民族主义 本来就是燃得快灭得也快不是吗 稍微嚼一嚼 就和别的下酒菜一样扔在一边了 反正他们想要的 也不是真相 烦恼的事情就会觉得烦恼 好笑的事情就会笑出来 想骂的事情就会去骂 就是这样 努力地烦恼了 笑了 骂了之后 解除了压力之后 最后就会觉得累了” (嗯……李江熙是台词担当无误……)细节好评:–烟 女士烟是细长款–烟圈 每个人都吐得不一样又好好看!
–光 角色性格发展从打光就看得出来 内心戏也足–板砖 两次毫无防备的袭击(走路不发出声音神技)令人惊喜的在第二次–女色 被一打一打的裸体群演惊吓到 这是真·露点又露脸啊 好奇现场会不会hin尴尬–走人 检察官看到社长进门 脸色又青转暖 下一秒起立拿衣服走人 帅气!
–相机闪光 好几处场景衔接的时候紧张的配乐和相机的闪光灯给人突然又冲突的感受 比如前银行长跳楼自杀时被记者围住狂拍–李秉宪的纹身 虽然知道是假的 但是太精致了 而且不是青色 是黑色–模糊的厕所玻璃 唯一觉得好笑的地方😂–桥底/水泥顶 检察官知道自己父亲拿钱后 颓然站在桥底下 只单影薄 背影上面是厚重的水泥面 烘托得恰到好处–短信 全国人民手机同时接到短信 滴滴声带来转机 请问在天气预报都不可能同时收到的天朝 这咋实现呢😂–镜头推移 重点在最后一幕啊啊啊 以为一切尘埃落定之时 李江熙慢条斯理在桌子前的不知在跟谁打着电话(估计是那个社长?
)以为他在牢房罢了 谁知镜头从俯瞰移至水平线 后面的背景是他之前在报社的办公室!
(我:卒)–笑声 李江熙最后的笑声……
其实算是很平常的一部韩国的黑电影。
除了黑的人高度有所上升,再加上暴力(锯手)以及色情,冠上一个19禁的名号,其他的稀松平常。
其实很多政治人物以及经济大亨的所反映的生活方式以及手段,是很多无法接触及想象的。
有时导演拍这样的演片,就好像乞丐觉得皇帝的生活是天天吃各类美味佳肴等等,所以觉得那个场景真的不真实,更多的是一种臆想。
看到一半就知道中国的部分观众又要开始骂广电了,又开始说审核的问题了,哎,有些事情平常心吧。
韩国电影针砭时弊的力度在天朝看来,大到无法无天!
《局内人》,尺度够大,易黄易暴,官、商、媒、黑帮、娱乐圈沆瀣一气,所谓上流的社会生态圈就没有一块净土,权力就是最好的春药,“圣人和大师总在说,减少欲望能使人年轻。
事实上,充满欲望才能使人保持年轻,人只有在对权力、金钱和欲望的不停追逐中,才能感觉得到自己的年轻”,局内是欲望,局外是仰望,欲无止境,编导也算裸奔了,彻底放飞自我!
影片的单线条的叙事结构并不复杂,但剧情进展高潮迭起,尤其后半程的两次反转酣畅淋漓!
一堆戏骨火星四溅的演技碰撞,才能让那个荒唐的世界更有说服力。
尤其是李秉宪,业务能力确实强,从一个权力者的“猎狗”,鞍前马后、坏事做尽,到兔死狗烹被无情抛弃,变成废人后为了报仇,又转变为政治流氓,男主整个心路历程的变化被他富有层次感的演技完美撑起了!
严重推荐!!!
韩国黑金政治类影片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部作品,将财阀、黑帮、政治、媒体与大众全方位立体式结合,进行了深层次地揭露和狗血淋头般地讽刺与批判,尺度之大与力度之强,即便放在全世界范围内也都可以名列前茅,而影片公映后在韩国引起了现象级的反响,这本身已经是一种莫大的成功。
此片的公映版本和导演剪辑版差别很大,公映版由于时长所限,一些重要的细节和人物关系都没有交代清楚,看上去有些云里雾里,特别是在男主与报社主编的交往史部分,导演版讲述得十分详细,这也是串联剧情前后逻辑的必要铺垫,另外作为噱头之一的性招待环节也在公映版里进行了弱化展示,类似这种的删减在某种程度上或多或少影响了影片的整体性,因此导演版才是具有真实灵魂的作品。
片中聚集了几位韩国公认的演技大咖,李秉宪再次为自己正名,主编李康熙的阴毒则令人背脊发凉。
《局内人: The Original》导演剪辑版从2014年7月开拍,到本应2015年6月上映,却遭遇演员风波档期推迟至年底,再到上映前一个月补拍结尾,其跌宕起伏不亚于影片本身所带给观众们的惊心动魄。
公映版票房的爆棚,令三小时导演剪辑版有幸浮出水面。
思路清晰的故事线带引出政客、媒体、检察、黑帮等一系列的暗中勾结,赤裸裸揭开令人咋舌的背后黑幕。
为了影片的顺利公映,导演进行补拍结尾可能有其妥协的一面(还是得有正义的存在),不过导演剪辑版中白允植的片尾彩蛋,又表明了导演坚定的看空态度。
令人过目不忘的还有众演员,每一个熟悉的面孔,把外表下隐藏的丑陋的人类本性,各个演绎得栩栩如生。
对于何时我国才能有这样的电影出现,恐怕只有停止倒退,以先学会独立思考为前提。
值得五星 可能深夜看完的电影都让人感叹吧 看了三小时版的我看了四小时,因为刚开始那段愣是没看懂,便翻来覆去的看 早上还看了《七宗罪》 我在想杀人犯和黑帮是有本质区别的吧,按理说黑帮应该是讲感情的吧,甚至还能为别人为他准备热饭而感动,可杀人犯为什呢没有感情呢,因为宗教吗 可是信仰宗教的人千千万万为什么就要剑走偏锋呢 算了不想想《七宗罪》带给我的感受了想了一天了 最讨厌那个赵常务,妈的狗腿子连条狗都算不上 狗都比他有感情妈的那个李狗打死不承认的时候,他在被检察官问话的时候那个油嘴滑舌,打死不承认,你能拿我怎么样的样子真真是想让人冲进去扇死他,安尚九突然出现时还想通过一支笔来反抗,可见他对自己的笔杆子能杀人有多深信不疑,舆论的力量有多可怕,单单用笔就能杀人! 很奇怪竟然总共写的两篇全是韩国的,大概更激起我内心的波涛汹涌 还有,简介有问题吧,呼叫豆瓣啊,不要把那个检察官写的那么坏好不好....让我一开始以为他真的是个坏蛋 ,他明明是个多可爱的检察官 确实,这世界没有绝对的正义,毕竟谁也不是上帝,可 干干净净的正义总比肮脏不堪的正义好太多吧 实在睡不着一想到国内的舆论更是如此就觉得恶心 三个月没看朋友圈,快半个月没看微博热搜,希望有一天全世界都能摆脱被舆论所左右的厄运 我觉得这是个厄运 , 尽管不知道如何才能坚持下午,试试吧,如此 如果未来人们都能不被舆论所左右,不要陷入信息漩涡,坚持自己的判断力,就好啦
李秉宪还是应该在韩国多接些好片子 这种变态资质去当好莱坞的小人兵实在太可惜了
这电影跟李秉宪的脸一样,都太长了。我看的还是130分钟版,导演剪辑的181分版得拍得拖成怎么样,难以想像。
一个能安全逃到美帝又能安全返回韩国的关键污点证人,在已被检察机关控制情况下却仅仅因为收到一则自己的xxoo床上视频威胁后就自杀了?威胁的点是行长骄傲的脸面?纯洁的自尊心?请问我应该质疑谁的智商?你告诉我这是一部深刻揭露批判了官商勾结黑暗政圈的写实力作?不好意思就这?我愿意给导演/编剧免费辅导一下逻辑学和人类心理学。最后,导演有点迷影情结。
对比现实的政治,局内之局,水还是太浅了。种种斗法,只是编导的一厢情愿。看的三个小时导演剪辑版,感觉有点拖沓,但若剪掉一个小时,又觉得砍掉太多了。
5/10
弃子小混混、热血检察官、道貌岸然烂到骨子里的官商媒,三方交锋火花四溅
豆瓣评分奇高的韩国政治惊悚片,尽管坐拥题材优势,并享有宽容的审查环境和充分的创作自由,然而纵览全片,却也只有尺度而已。叙事冗长,节奏沉闷,人物苍白,反转亦乏善可陈。政商勾结的传统组合之外,又引入操纵舆情的新闻媒体,然而三方强势联手之下却未能成功制造出令人绝望的窒息感。导演和编剧皆黔驴技穷,创意枯竭,只有依靠廉价的血腥和色情博取眼球。
李秉宪又扮演了一个他擅长的角色,但的确很帅
曹承佑帅炸啊以前为什么没发现!方言和口头禅都莫名好萌!全是演技派所以演技上挑不出一点毛病来 暴力场面直接掩面没敢看色情场面真的让人感觉好恶心 剧情很棒 除了我的韩语太渣没能完全理解台词外都很棒 国内这种电影可能就直接不允许你拍吧 这方面真的感觉差韩国好多
硬过,还是软了。
如坐针毡
浪费时间
韩国电影黑起政府来,真的十不留一丝情面,不过感觉却是莫名的爽。
特意找了3小时版来看,看到58分钟就弃了。对白里一堆人名像绕口令一样根本分不清谁是谁,字幕的翻译很烂有一定关系
节奏好差
下载的是个加长版,结果又臭又长,哪哪都是幼稚的bug…刚拜码头就能带去性招待场子,这在国内怕是村干部这一级都不会干出这么降智的事来吧
人们都膜拜权力,崇尚世俗意义的成功,然而天下乌鸦一般黑……韩国片子真敢拍啊
南山的部长又来19尽,美凶秀,惊呆了狗腿子的复仇,不如去马尔代夫喝一杯莫吉托引设朴大妈青龙奖
3.5/5
本想刷了導剪版再m但貌似也沒差太多(以後有時間刷吧)。至於所謂的反轉再反轉,根本沒覺得是什麼「反轉」啊⋯⋯一切順理成章很類型化,還有鋪墊很明顯不是嘛!(點贊李秉憲!)0201 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