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有多少人跟我一样,看《八英里》的动机纯熟是好奇的缘故,因为在此之前,虽然多少是知道一点关于RAP的东西,但对于艾米纳姆在美国的走红还是感觉百思不得其解,宣传里又说这部电影等于艾米纳姆的半自传性质的电影,想想可能里面讲述着所谓的RAP精神,于是就买来看了。
电影并未如我想像的那样神奇,除了中规中矩的好莱坞式的讲故事的方法,对RAP的解说和表达也没未见得有什么更加精辟的东西,但必须承认的是,是里面的每个人都很酷,不管他们是真酷还是假酷,至少每个人都在嘲笑着一切,他们开着一辆破车四处游荡,他们满嘴的FUCK,他们走路的姿势也是一付我很穷,但是我依然很吊的样子。
当然,里面最不酷的要数艾米纳姆,在头一次的对骂阵仗中,他就被人骂得哑口无言,他和女朋友分了手,没了车也没了房子住,只好去老妈的拖车里借宿,去工厂,工头又怎么都看他不顺眼,他是他所有朋友中最不酷的人,但是没关系,我们都知道,不久的将来,他会变得比谁都酷。
因为在网上看到影评,很多年轻人都说喜欢这部电影,并且认为它很酷。
坦率的说,我们必须承认代沟这一种东西的存在,虽然我也能理解所谓的酷是指什么,但是如果我没有看到最后的那场比赛中,艾米纳姆把话通扔掉的那一瞬间,没有告诉大家“我对谁输谁赢我她妈的根本不在乎我不在乎这场比赛”,没有在走出那个酒吧的时候跟他的那群哥们告别,坦坦荡荡的说我要回工厂去上晚班,我就不会认为这个叫做艾米纳姆的孩子真的很了不起。
这让我想起了好久以前看的另一部电影《猜火车》,虽然《八英里》不能在艺术成就上和这部电影相提并论,但是我的确是在看完《八英里》之后,又把《猜火车》翻出来看了一遍,仿佛要彻底重温一下青春的愤怒,也重温一下某一个清晨或者某一个夜晚,你突然从一场大梦中醒来,挥刀斩断过去的那一瞬。
那一瞬,伊万·麦克雷格的笑容,纯真而灿烂。
那一瞬,艾米纳姆的背影充满坚定。
白人的高尚住宅区和黑人的贫民窟相差只有八英里,天堂和地狱之间的那道鸿沟有的人一生也无法超越,艾米纳姆问他的伙伴,我们为什么要不停的说“操”?
我知道电影中这个以黑人方式成长起来的白人男孩正在开始真正反思他走过的人生之路。
在泥沼中生存并不是一件可怕的事情,可怕的是你从来不知道你已经变身为一只老鼠,而为自己找各种理由继续如此生活下去。
你不知道你身上带着枷锁,你以为你吸毒,用海洛因去麻醉自己就可以看不到这个生命中沉重的空虚,你以为你不去追求一切物质的东西,你咒骂所有你看不惯的东西,就能够得到解脱,就可以得到自由。
但是事实是,你却是这个世界上最不自由的一个。
他的伙伴回答不了这个问题,也觉得这个问题十分的无聊,于是就继续去过他们的日子,混在著名的黑人区,吹牛,嘲笑一切,有无数的梦想,却从不开始真正的干事。
每个曾经的愤怒青年都曾经有这样的一帮铁血朋友吧,对于麦克雷格所扮演的马克来说,他的朋友翻来覆去就是那么几个,他们处在一起不是因为爱,而是因为他们同样是混蛋,是因为他们聚在一起的时候不会感到自己并不是那么渺小和卑微,不会觉得那么无聊而已。
我们读过多少歌颂青春伟大,友谊万岁的文字?
我们曾经被教育过多少次,无论怎样,不背叛和离弃朋友是一种美德?
但是事过境迁,我们知道我们在书本上看到的那被粉饰的青春不过是满纸的谎话,我们的朋友曾经嘲笑过我们,曾经和我们竞争,不断的惹麻烦来让我们来收拾残局,他们要么是找你唠唠叨叨,把他自己的事情反复说上一百遍啊一百遍,要么再你开枪伤到自己的时候还要把你的事情当笑料四处传唱,要么是自私自利的把你的电视机卖掉换炸鸡吃。
他们和你一样对这个世界充满了愤怒,但是他们除了愤怒和咒骂以外,他们什么也不做。
一切都在于选择,我们在学习真诚的时候,也在学习背叛,一个人如果永远不能背叛自己,那么他就永远不会有明天,它就只能活在过去,我常常在我的身边,在网上到处可以看到这样的人,他们有满腔的怒火,他们有的人已经老了,但是他们除了抱怨和咒骂,一无所获,我想这就是艾米纳姆的朋友们,也是麦克雷格的朋友,无论他们咒骂的姿势是多么的神气,他们表现出来的样子是多么的不屑于世俗的禁锢,但实际上,扒了愤怒的这层皮囊,他们的中的很多人,一无是处,如果他们还年轻,那么他们还有本钱,咒骂的姿势至少还可以好看一些。
一旦等到他们老了的时候,他们肥胖的肚腩就再也掩饰不住他们的骨子里是个失败者。
愤怒依在,但我选择冷静,我想这就是艾米纳姆最后想要表达的自己吧。
他依然对这个社会不满,依然想骂就骂,但是他不再拒绝去加夜班,当工头问你怎么在工作的时候泡妞,他会说,我保证下次这种事情不会在出现。
毕竟,愤怒不可能换来白花花的美元来让他出唱片,要想得到梦想,就只有努力。
做一个清醒者,冷冷的旁观这个世界,向世界索取自己想要的东西,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人,该抓住的抓住,该舍弃的舍弃,该背叛的时候就背叛,这才是真正的够酷。
也许正因为这样,马克才在最后选择彻底的背叛了他的那些朋友,他要过自己想要的生活,就要踢开这些绊脚石,这样做也许真的不厚道,但是正如他所说的,他本来就是个混蛋。
只是那个早晨,他突然决定,不再愤怒。
这并不表示他会成为一个一般意义上的好人,我看到他走在阳光里,脸上突然绽放出灿烂的笑容,我想,他一定不是因为他将成为一个好人而微笑,那又怎样。
“我会象你一样,选择工作,选择职业,选择家庭。
选择他妈的一个大电视。
选择洗衣机,汽车,雷射唱机,电动开罐机,健康,低胆固醇,牙医保险,按揭,买楼,休闲装,皮箱,三件头西装,DIY,看电视,吃垃圾食品,生孩子,逛公园,朝九晚五,打高尔夫,洗车子,穿运动衬衫,过圣诞节,领养老金,有免税额,通下水道,改邪归正,安居乐业,等待归天”——猜火车
首先要说的是anti这个翻译成《8英里》。
我差点因为这个翻译错过了这个片子,只知道8 mile是当年Eminem的自传之作,但没想到翻译成中文之后,光看名字,我死活觉得这就是某个二战的战争片,以至于一直在校园网的FTP里对它视而不见。
直到某次将when i'm gone放给师姐听的时候,她说,你喜欢这样的音乐啊,可以去看看FTP里的那个《8英里》,电光火石间,我反应过来。
啊原来这个该死的《8英里》就是《8 mile》……看完之后觉得,比我想象中的和谐很多嘛。
看之前预想的那些嗑药啊滥交啊暴力啊,可以说是完全没见。
[也或许是我想得太过>_<]倒是很多时候让人觉得温馨,得到力量。
虽然Eminem是歌手出身,但是演技也算没得说,后来接着看了他几年前在NewYork City的一场Live,同样倾心于他全身全声流露出来的那种调调。
Rabbit第一次见到Alex,冲着她的背影竖起了中指,却在她转身回望时稍显惊慌羞涩的把手臂放下的时候;Rabbit抱着妹妹哄她睡觉的时候;Rabbit好几次沉默着冲上去揍free world的人的时候;Rabbit在最后的那场battle中和对手四目相对的时候;喜欢这样的Rabbit,但接下来想到的是,这个是Eminem?
or not?
他是在演他自己还是演另外一个他想要这样的人。
从一开始他给我的印象就是音乐界的痞子,脏话,毒品,暴力。
虽然一直知道他非常非常,非常爱他的女儿,但这似乎不能改变那个既定的印象,以至于看电影的过程中,好几次怀疑,这是他么。
随后立即放弃了这样的想法。
因为显然那样会忘记去欣赏电影而刻意挑剔。
于是采取了我一贯看所谓传记电影[也就是有人物原型的片子]的做法,那就是,忘记原型,忘记原型,忘记越多越好。
喜欢那个上工的早晨,在餐车前的那次free battle,由一个黑人妇女开始,在Rabbit这里达到高潮。
看到这些,就会感叹,果然某种文化的产生就是和产生它的人群所处的环境际遇有密切联系的,音乐是这样,语言是这样,很多行为艺术也是这样。
所以虽然街头嘻哈涂鸦等等这些这几年流行开去,但是还是看黑人做来才觉得最有感觉。
说到这个就不得不说,Eminem作为白人混迹到黑人的音乐圈,而且还混迹得那么光鲜成功,不得不说,he was born to do it。
真是太有调调了!
还喜欢Rabbit和朋友一起烧掉发生强奸案的破房子的情节,这些来自社会底层看似低下混乱的年轻人,表达对美好的向往,用的往往是这样看起来不美好的方式。
Rabbit在窗外被人揍,妹妹在屋里拍着玻璃哭喊,这段,我也差点哭出来。
至于最后那场精彩的battle,无需多言,只是真恨自己英语听力太一般,只能靠字幕翻译去感受其中的力量。
说到这些battle,其实说白了就喝着节奏想着不同的词儿要押韵要好听要煽动,来刺激对方,刺激的方式就是,骂,揭短,挑衅,侮辱……但不能完全没素质的骂,要有的放矢,要有据可循,这样就有意思。
比如Rabbit指着对方的白背心说,就连你的白背心都觉得成为你的背心很可耻。
嘿试过这样骂人么!
喜欢Rabbit用左手在那些纸片上写下歌词,涂涂改改,写写划划,嘴里念念有词,手里握着walkman……很有感觉的是他坐在公车去工厂那段,车外的破房子,广告牌,破烂不全的单词,这就是他灵感的来源。
忽然间你都会不愿再听到那些矫情的爱情歌曲。
关于结局,和很多人一样,我也很喜欢,更别提结尾那首lost yourslef了。
仍然很有腔调的,穿着大衣服大裤子在黑暗中走,头也不回的举起左臂向身后的pal们招呼回应……音乐想起:Lookif you had one shotone opportunityTo seize everything you ever wanted…One momentWould you capture it or just let it slip?
昨天晚上看了一下下《功夫熊猫》,总体感觉是很平淡无味。
有些动画效果和搞笑情节自然是好莱坞水准的,画面也是非常美观非常耐看,对于中国文化的把握也比较到位,没有太生涩的地方——但也仅此而已。
个中人物太缺乏真实而鲜明的性格、故事情节太过平淡显然是处理得不是很尽如人意的地方——当然,对于一部娱乐性质和科普意味很浓(科普中国文化)的影片来说,对于电影本身深度的要求显然不必过于苛刻。
功夫熊猫总体来说是一部让中国人看起来很舒服的片子~不过既然想到了这个问题,就不得不让我联想到一些人物性格鲜明,故事情节很有张力的影片了。
搜索自己关于电影的记忆,《8英里》,真的是我所看过的影片中不得不提的一部影片。
其实说起来,自己看过的自认经典的、有深度的同时又被广泛认同为经典的、有深度的同时又名利双收、在文艺界和商业领域都获得成功的影片并不少,这些影片中我自己也非常喜欢的有:《海上钢琴师》《天堂电影院》(也就是传说中托纳托雷三部曲的两部)《肖申克的救赎》《辛德勒名单》《毕业生》《这个杀后不太冷》等等在这些影片中,《8英里》显然显得有那么点而微不足道。
但论个人感情,和对影片中人物的喜爱以及对剧情的迷恋程度,《8英里》显然是在我心里面排第一位的。
看完《海上钢琴师》,我会有一丝丝怅惘。
看完《8英里》,我只有莫名的激动。
阿姆本身就是个比较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
自从第一次听他的《lose yourself》(也是《8英里》的主题曲)就被他的rap深深吸引。
尤其是那充满爆炸力和思想性的歌词,真的让我一改往日对说唱粗俗、没有内涵的偏见(其实说唱有可能是最有思想内涵的一种音乐形式了,当然从纯享受和艺术的方面看,说唱可能一文不值)。
故事梗概一开场,rabbbit在freesyle battle中的惨痛落败将我们慢慢吸引着观众去探究这个有点儿颓废有点愤怒的白人的内心世界,随着非常具有节奏的《lose yourself》的伴奏慢慢响起一张大幕缓缓拉开,rabbit的生活向我们敞开。
原来,这个家伙刚刚和女朋友分手,他把自己的车子留给了她,所以无家可归。
他只好在自己已经成年之际重新回到母亲的身边,蹭她的拖车一住。
他母亲和他的小学同学同居,每日想的只是与她的这位性伴侣在如何行乐。
他要忍受那位性伴侣对她母亲生活不知廉耻的盘剥和对自己明晃晃的羞辱,还要忍受自己的无能为力和摆脱不了困境的挣扎。
他爱她的妹妹,却也只能看着她在这样的环境中无法得到应有的保护和快乐的童真。
他在汽车厂上班,管事的永远不会给他好脸色。
他有一群死党,忠实的朋友,他们自称313,但却有一个叫free world的团体总和他们做对。
他爱上一个叫alex的女孩儿,那个女孩儿也爱他,却因为发展所迫和另一位经纪人似的人物上床,rabbit撞见后将其狠狠痛打,却又被追杀打得更加惨不忍睹差点儿丧命。
他抱怨,他愤怒,他知道自己惊世骇俗的说唱才能,但是,生活的艰辛让他苦于无法施展,他一直在等待一次机会,one shot,去绽放,去升华,去seize everthing he want。
故事就是这样,最终rabbit在freestyle battle中连战连捷,甚至在决赛中让papa dad一言无发,以压倒性优势获得冠军。
当他的朋友们正幻想将有多美好的明天等待着这个说唱奇才的时候,他却只是说自己要回去汽车厂接着干自己没敢完的工作。
最后一个镜头,定格在,他为回应朋友祝福而高高举起手臂的背影上。
那背影,坚毅,自信,有那么点而冷酷,有那么点儿嚣张。
人物事实上,这个影片的人物实在是整个影片的亮点。
rabbit自然不用说,带着eminem本身的诸多印记。
愤怒,颓废,才华横溢,有那么点儿神经质和自闭,唱起rap来却妙语连珠,技惊四座。
而其他诸多人物也是性格鲜明惹人喜爱。
他的朋友future的热情、开朗和仗义,chad的不成大器和对rabbit的忠诚,那个胖朋友(不记得名字了)的和蔼和仗义,还有那个瘦朋友(也不记得名字了)略带神经质的思想家气质。
alex的甜美和开朗,还有对美好未来的向往,rabbit母亲的糜烂和对rabbit的母爱,rabbit妹妹的自立和天真活泼,信号灯喋喋不休的游说才能,甚至是剧中所有反面人物的羞辱和嚣张也是入木三分。
始终无法忘掉的一幕是chad在和free world的打斗中中掏出了枪却射到了自己的那一幕。
总是会想起这个有点儿可笑的小人物,他的追求,他的快乐,他的内心,他对rabbit的崇拜和忠诚。
当其他朋友想来探望他伤情时他故意装作不在家,却跟rabbit一人敞开心扉。
这一幕,总是让人体会到在残酷世界中的那么一点点温情。
以前不怎么听rap,参加英语口语班的时候跟同学组织的exchange dvd才换到这样一张碟。。。。。
感受很强烈。
有个白皮肤的小个子在高大的下层黑人中格外扎眼。
他叫兔子,被朋友认为是rap天才。。。。
但是此刻,蛟龙困在了沙滩上。
他的生活贫穷地位低微,矛盾接踵而来,不知如何解决。
其实这个时候,亲情友情爱情才显得那么可贵,无疑他又是一个非常幸运和富有的人。
他妈妈把汽车送给他那情节极其感人。
也许,是此时的我和兔子有同样的境遇————遭遇了人生的低谷。
虽然我衣食无愁,但为了考英语证书我放弃了工作,爱情也飘忽无着落,我父亲对我的种种不满和讽刺挖苦,我的母亲都默默为我分担了,她还倾其所有让我离职后的生活不致于落差太大。
我也有朋友,也有若有若无的男生,同样,他们随着母亲,从近到远,给我排出一列微弱的光明。
我会继续努力的。。。。
证明我的选择和坚持不是一时冲动。
不知道自己在什么时候爱上了eminem,从此喜欢上了黑帕,这部[片子大约看了17遍,多还是少,我自己也不知道.关于那些梦想,从一个不敢上台的孩子,到一个打败诸多歌手的能人,站在台上他像一个英雄,其中的种种磨难,又可想而知励志,是我们年轻人所需的.伍兹可以把高尔夫打的完美,而eminem的说唱也如此犀利,呵呵小人物存在大大的梦想,努力付出,得到实践lost yourself,然而梦想的旅途切莫迷失自己
Eminem一个被受争议的名字。
也许在许多人眼中,他是一个口不择言,惹人讨厌的家伙。
但是,认识他的人,了解他的人,一定会觉得,这是一个敢爱敢恨的家伙。
在8mile之前Eminem已经在音乐领域取得成功。
然而,他的音乐却没有荡气回肠的旋律,没有华丽的歌词。
更多是沉重的鼓点,充斥着性,暴力的话语。
Eminem喜欢揭短,流行偶像到美国政府都被批的体无完肤。
他将愤怒付诸于歌词当中,批判社会现实,也因为这样的直率,Eminem树敌众多。
有时候我会想,中国有一个Eminem该多好啊。
可是,有可能吗?
不,因为中国人比美国人更怕揭短。
中国人会像美国一样禁播那样的“反动”音乐吗?
不,他们不会,因为播出前音乐已经胎死腹中了。
有人说8mile是一部自传式电影,因为电影的四条线索:亲情、友情、爱情、事业会令观众容易联想到Eminem的现实生活。
不过本人认为在自传式之前,应该加上象征手法这四个字,因为故事的情节跟Eminem真正经历的生活还是有出入的。
B-rabbit象征Eminem。
一个在“汽车城”长大的年轻人,没有受过良好教育,没有稳定工作,抱着对音乐的热忱,在理想和现实中苦苦挣扎......母亲象征Eminem之母Debbie。
电影中的母亲终日无所事事,被男人骗财骗色。
在Rabbit眼中,她是一个不长进的人。
现实中Eminem对母亲也是抱有怨恨,在歌曲《without me》中更用F××K U大骂母亲,这次电影中塑造的坏妈妈形象,恐怕也是宣泄自己的怒气。
Rabbit女友象征Eminem离异的妻子。
现实生活中,Eminem经历了婚姻失败。
所以电影中的Rabbit也同样是一个爱情的失败者。
Lily象征Eminem的女儿。
尽管在美国家长委员会眼里,Eminem是一个荼毒青少年的恶魔。
可是,现实生活,Eminem对女儿爱护有加,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好爸爸。
Eminem说过,自己不愉快的童年,糟糕的遭遇告诉她应该好好保护下一代。
Battle赛象征Eminem的事业。
Eminem是一个白人,在许多人眼中白人应该是偶像派。
Eminem却深深迷恋于黑人音乐,凭借自身努力,他冲破各种枷锁,终成大器。
通过8mile,我们可以对Eminem这个名字有更深入的了解,可以对这个名词作新的诠释。
这是一个受争议的名词,但同样是一个时代的符号。
刚刚看完这部在硬盘里面放了快1年想看了快5年的片子此刻脑海里响彻最多的单词是f开头的4 letter用作动词或问候语形式以及其加ing作定语黑人的rap是其hiphop文化的一部分作为一个白人,但却身爱rap不可自拔jimmy's got that talent, but he got choked the first time he got onto the stage battle一个没有工作,没有主见,喜欢赌博的老妈一群虽然能一起打打闹闹,但也看不到未来的哥们儿一个开始受人白眼的体力下等工作跟一个长得漂亮,but just a face 的新女友what KINDA life is this?!而且说实话,本片在描述jimmy的这种生活时让我失望了感觉极为混乱无比或许这就是他们的原本方式而我们作为一个文化的outsider不能理解罢了还好哥们儿在必要时能挺身而出老妈在儿子被打后还能说come on in, I'll make you some pancakes看不顺眼的包工头最后让他加班挣外快而女友也始终相信着他这个只有rap的大男孩本片的精彩之处还是在于rap battleDJ 主持 观众 一起营造出的气氛完全可以让台上的MC窒息而平常街边聚众街斗型也有模有样YO rabbit!
在漂亮的用自嘲的rap让上次的rap king papa doc直接交出了mic之后哥们儿都上来祝贺他,畅谈着一个新星的诞生hey tell me you don't wannna host with me,now everybody know who you are....future说道Yeah I know,but...rabbit耸耸肩,I think I kinda just need to do my own things,man...you know拍拍手,然后头也不回的走在漆黑的街道此刻响起的lose yourself也只能用恰到好处来形容了!
成为职业rapper或许并不重要生活怎样无所谓,fuck it all真正重要的就在刚才lose yourself in the musicthat's enough
所以8miles是贫民区,17miles是面朝大海后有高尔夫球场的别墅区,是除了八大关,这个世界我最想有个房子的地方单纯的喜欢这个电影,喜欢所有有力量感的,massy成一团糟的生活,这样的环境生活的孩子,怎么可能乐观,开朗的起来?
有点阴郁的但是很倔强的很有爱的男孩子,在绝望里重生才是real power没有钱,危险的生活环境,娈童的废弃房子却也是男主从小想要有的房子,汽车工厂的工人午休时间就可以battle,可以即兴,这和悲惨世界里面工人们随时唱起来at end of the day有什么艺术上高低贵贱之分?
甜美,积极对生活充满希望,颇有姿色的小女友,她和wink ml也不是什么不能forget,不能forgive的事,但是伤人的是她那次看起来好像比自己那次要爽喜欢这样的电影,讲了很多生活的事,讲了社会,讲了想要做到但事实却又似乎不是想要的那样,那种说不清的惆怅,明知道cpa还没考过,明知道该去找一份能自己更好生活的job,但是还是要和fella social去爬梯去逛街去做头发时心里空落落的感觉,讲了倔强和温暖,并不去judge也并不去做判断,赢了battle之后回不回工厂做工是你自己的决定,赢不赢battle之后红不红生活如何going on也是你自己的决定底特律的经济条件如何,社会治安如何,在某片小区域聚居着怎样生活习惯的人群,种族,他们如何来到这个城市,这片街道,他们做什么工作,如何营生,闲余时间如何打发日子,他们有怎样的精神诉求灵魂人物身边总有一些并无genius但是能够慧眼识珠的人物,关于有天赋而又找到渠道发挥自己优势的人,目标明确,热泪盈眶喜欢这种精神和文化,也喜欢这种表达方式Look, if you have one short, one opportunity, to seize everything you ever wanted, one moment. Would you capture it or just let it slip?任何一种形式,向上的,勇敢的,愉悦的,就好了~“当他的朋友们正幻想将有多美好的明天等待着这个说唱奇才的时候,他却只是说自己要回去汽车厂接着干自己没敢完的工作~”离开这里去一个更好的地方生活,电影里总是在讲,我想我也走了一路,在这里遇见了一个彩虹般的人,然后,继续赶路i know my place to go,i know what’s kind of person i wanna be
本来看时长特别担心电影还没有演到阿姆成功就结束,感觉这样会不爽。
但是结局阿姆说他要回去工作,他知道他想要什么的时候,我知道,他会想方设法地让自己成功。
全篇除了最后的battle没有热血的地方,就感觉很sadsadsad,但是挣扎着上游的阿姆实在不让人不喜欢,即便开始存钱,做一些不酷的事情,但他在我眼中越来越酷。
甚至在工头针对他的时候我都想他辞职不干,但他没有,我以为像他这么酷的人一定不能忍受这些,但是他忍受了,他早就在悄悄成长,为了生活舍弃自己的骄傲,磨去自己的棱角。
被迫改变自己真的是一个不酷的选择,但是,在结局,他在赢了比赛以后,被313的人们尊敬了,没有人再瞧不起他的时候,他没有被这盛大的喜悦冲昏头脑,他知道他的终极目标,为了实现目标,他需要工作去维系生活。
最后一幕,他转身走向街头,坦荡地走进那个漆黑肮脏的街头,lose yourself前奏响起。
没有豪言壮志,但我看到的是最坚定的背影。
一下子给了我力量。
其实,直面生活,直面困难,才是最最最酷的。
这篇电影让我了解了阿姆都一点,也了解了他的歌他的词多一点,希望我也能像阿姆一样在生活的街头上勇往直前。
EminemSlim Shady Marshall Mathers 我也说不清到底哪个才是现在他的了一个是因M&M戏称而成的单词 一个是亦真亦假好莱坞式的角色 一个是真实的那个最初的人物他现在大概应该都不是了 但又都是 因为试图仅仅用三分之一的概念去描述EM已经是不可能和不科学的了你必须要结合他所有的人格和人生阶段才可能明白现在他所处的状态大概他从没觉得这么安全过吧 他是一个那么没有安全感的男人 这不难考证他从没对他负过责的生父;那个酗酒成瘾 often acted crazy并没有好好照顾他的妈妈;那个从高中就在一起了的深爱的妻子,后来却逐渐fell apart甚至背叛了他(曾短暂复合过但后来彻底结束了);最好的哥们儿proof在十几年前的一场枪案中中枪身亡;恩师和伯乐,父亲一般的Dr.Dre的儿子由于吸毒过量而死,Dre险些从此一蹶不振……任何人来看,这一切的一切,怎能让一个人有一丝安全感可言?
EM在Hallie's Song里说了这样一句心里话:“My insecurity could eat me alive.” 我想大多数他的听众,只要稍稍去真的了解和理解一下他,就会明白,这真是一个男人在打碎了牙后往肚子里咽。
因此也可以相见Hallie和另外两个领养的女儿对他的重要程度了。
They are what he feels that he could really hold on to. They are his only and forever family,his whole world so that he's not gonna screw it up ever.而他现在在王位上了 Hardcore-rap界里的King,没人敢和他叫板大骂且讽刺之,而后又能在Grammy的舞台上被全体起立鼓掌致敬的大概也只有他了然而对于这样一个富有的boss和king,他的年龄在增长,he‘s growing older like he sang in the song himself. 他还是没有一个正常的家庭和陪伴的人 纵然有一些朋友常在身边,也还是不能与真正的家庭相比拟的吧那么,孤独感必定越发难以下咽 他会发现他越发难以keep lying to himself.所以题目上的那句话,大概很能反映EM内心的一些什么受过伤之后的不再相信 Just couldn't let go.. 那种感觉,I get it.We all get it.当你第二轮爱上一个人的时候 第二轮发现一个人的好的时候 似乎是比第一次更深刻、纬度更广一些的那吸引你再次把目光和关注和倾听放到他身上的东西,一定是一些你第一次朦朦胧胧却没有明确的,并且他身上至今一直具有的某种特质。
那是一种值得你hold on to it的特质 那种特质定能概括你内心的某种伤口亦或是能够抚慰你现在还隐隐作痛的创伤还不仅仅是这样,这次 你对他的缺点和局限也是那么的明了 而当你第二次敞开心胸,你已经可以做到坦然接受那一切 因为那一切都无关紧要 与那些你能有共鸣的东西比起来不值一提。
我对现在EM就是这样。
And I just wanna say thanks to him.
嘿!在1995年的底特律,我的生活像个悲剧,我失去勇气,我总是恐惧,我像个懦夫一样喜欢逃避,掉头就跑是我的拿手好戏!像往常一样回到家里,看我妈的裸体,和我朋友搞在一起!不停做爱,把灵魂出卖,只留天真的lily在角落里等待!等待关怀,等待拥抱,傻傻等着恶臭的房间重新充满家的味道!哦好吧,我知道我从来没有选择,兄弟们就在旁边看着,看我把冲床一遍一遍压着!似乎人生已经定格,只能重蹈覆辙,像个地头蛇,活在暗无天日的街头王国!但你错了,机会来了,我不想再做那个只会低头的废柴了!我漫步走上楼梯,开始还击,用最凶猛的语速送你回到你本该待在的旧城区!你没听错,你身在8英里,可你的胆量只有8厘米,16岁以后你的人生就一贫如洗,一病不起,一直活在你的面具里面而已!你可以认错了,该面对你的软弱了,因为我要工作了。
对说唱欣赏无能 完全冲着阿姆的颜去的。。。
一个不务正业的小混混实现美国梦
比《川流熙攘》差,太黏糊了
居然就还挺量身定制的人生故事,虽然影片的调色与动感十足的摄影机很契合人们印象中的hip—hop文化特点。但终归是个将现实问题请蜻蜓点水,让观众沉醉于情节的快感之中,最后抛个想像性解决让人感动。
不了解rapper文化,叙事太过松散,男主的形象也太单薄了
偏激 神经的MUM 乱糟糟的年代
这个评论很经典:“做一个清醒者,冷冷的旁观这个世界,向世界索取自己想要的东西,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人,该抓住的抓住,该舍弃的舍弃,该背叛的时候就背叛,这才是真正的够酷 水木丁”
噗.....才发现好早就看过,最近才知道这电影叫啥。= =只怪自己当年看的时候还不熟姆爷~最后的Hip-Hop太精彩!
带你领略Rap世界魅力
因为BM去看的。对hiphop这种文化不是特别感兴趣,外加本来对传记题材不是太喜欢。虽然听起来蛮带感的,但是感觉就是口水骂战,各种自曝揭短或是戳人痛处,anyway 底特律这环境emmmmm怕。这种生活不易的,浑浑噩噩的,想转变还是得靠自己,底层这些真的看的是,太难太苦了。rap battle champion又如何,还不是得回去加夜班赚钱,fck free world 还是得向现实低头,虽然之后翻身逾越了,不过都是后话了。Bm那会真的好瘦,plantsex那场真的精彩。
音乐好听,影片不错
在网络视频上看过中文现场RAP唱歌对骂的比赛,对英文不佳的我来说看上去感觉比本片中的几个比赛片段更加有趣投入一点。
青春、音乐、暴力,还有梦想。男主那犀利的眼神!!
不要随便评论我,因为你根本不知道我经历了什么···那乱七八糟的街区,浑浑度日的生活,其实我们都一样,有真的有几个人能不顾一切的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
最棒在结局Eminem说:我要回去工作。
我最爱的励志“传记”片!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传记”片。但是每每总是归类为五十部经典传记片。。。
喜欢这类音乐电影
不是每个红了的人都可以拍传记。
非常不耐煩這種女性形象的建構方式,不耐煩這種音樂,姑且稱為音樂好了。也非常不耐煩這種initiation的故事,尤其是最后的所謂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