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武生》暗藏了“断臂”情节其实《大武生》里暗藏“断臂”情节,这说出去,别人会以为是笔者一厢情愿。
但是通过偶然手段,得到了《大武生》第一稿的剧本时,得知原本,高晓松是准备拍两个美男的“断臂”故事的,所以才找到花样美男韩庚和吴尊,两人都是属于美少年,而且不是那种硬汉式的美,都是属于细致的美。
但是广电总局认为这么好的题材,如果拍了“断臂”,就太浪费了,勒令高晓松更改。
但是高晓松不是简单的人物,暗藏了许多的“断臂”段落。
如果您还是觉得这是笔者意淫的话。
就看看一些原剧本的细节吧。
(1)众所周知,在影片《大武生》里面,余胜英余老板给二武生定了一个规矩:1、不能练天桥的把式;2、不能与花旦苟且;3、不到万不得已时不能与武生比武。
其实这三个规矩并不是真正的梨园行的规矩,那为什么余胜英要定这个规矩呢?
首先,不能练天桥的把式,片中根本没有天桥把式的元素,小孩自己射飞镖根本不能算得上天桥的把式,那为什么余胜英要定这个规矩呢?
其实导演删除了一场戏,在两个小孩两小无猜的童年的时候,他们俩在北京城里玩耍,看到别人在表演双簧,便彼此玩起了双簧,一个负责翻跟头,一个负责唱戏。
玩的不亦乐乎,而且彼此产生了莫名其妙的情愫,感觉彼此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两人从小睡一张床。
还有许多暧昧情节然后两人互相产生好感。
而《大武生》中射飞镖的戏份其实是临时加上去的,所以才显得牵强。
对于第二的规矩,根本是胡编乱造的,为什么不让武生和花旦苟且,那是因为花旦的角色是后来硬加的。
这就说明了,为什么高晓松把大S花旦的角色设计的那么不堪了。
不仅和自己的师傅上演不伦之恋,而且又和自己的仇人,两个武生发生了感情,还有跟那个卢局长也纠缠不清。
高晓松本来就不喜欢这个角色,所以干脆就设计成了一个荡妇,但是为什么到最后,大S扮演的花旦又钟情于自己的师傅了呢?
抱着匾独自离开了呢?
因为她自己知道,二武生之间是相爱的。
自己是分不开的。
还有武生不能与花旦苟且,明显就是告诉你,武生可以和武生苟且~~(2)原剧本中两人的情愫是有很多细节可以表述的,在原始剧本中可以发现:小时候的一龙常常安慰二奎:咱们俩以后不管怎么样,一定不要分开,就算你要报仇,我也陪你一起。
像此种场景,原剧本比比皆是。
而师傅平时常常哼唱的曲目《郑风子矜》还有《楚宣王与安陵君》,里面其实就有不少是关于男同性恋间的情爱描写,这是高晓松高明的另外一点。
(3)待到二武生长大成人后,找岳江天报完了仇之后。
电影里面,他们俩看中了一套别墅,然后一龙就对二奎说:“以后咱们俩就住这里。
”其实原剧本里还有一句“永远不分开”,然后彼此互相注视,微笑。
在《大武生》电影里也不难看出,不管二奎看上了什么好玩的东西,一龙都大方的买下。
而二奎的神情和说话的方式都温文尔雅,像极了一个跟男朋友逛街的小女生。
而二奎也常常为了要照顾一龙的面子,为一龙解决一些琐事。
彼此常常去看电影,吃饭,都在一起。
虽说这兄弟二人这样很正常,但剧中二人一张一弛,互相逗趣的场景实在是有爱。
但是此场景又不能继续下去,会导致观众错觉。
只好让大S扮演的花旦席木兰来勾引一龙,但是勾引不成,因为一龙是喜欢二奎的。
这里就有观众要问了,那一龙不是还和一个冯师长的太太鬼混到一起吗?
对,这就是一个转折点,在舞厅,二奎一直在嗑瓜子,而一龙是和冯师长的老婆跳舞。
明显,如果二奎喜欢女人,他完全可以去搭讪,或者直接就有女人送上门来的。
但是他选择了一个人默默嗑瓜子,其中感觉,只有小女生可以体会的吧。
但是为什么一龙既然喜欢二奎还去和冯太太跳舞呢?
因为开始的时候,一龙和二奎不懂礼数得罪了卢局长,卢局长又知道席木兰一直在勾引两个武生,就很不开心想要弄二武生。
此时冯太太来告知一龙危险。
所以一龙不得不冒着二奎吃醋的风险来以美色勾引冯太太,希望可以假借她手摆平此事。
在舞厅跳完舞后,二奎醋意大发,要和一龙告别回去北平,此时感情很好的两兄弟怎么可能分开呢?
但是一龙却答应了,其实,一龙在保护二奎,他从冯太太口中得知卢局长对他们不利,所以就希望二奎可以暂时避避风头,而满身醋意的二奎却不知道,那是一龙的爱。
这就是导演的高明之处,其实如果想象二奎是个女性角色,很多事情的理解就是很容易的了。
(4)而当最后,一龙发现自己是最后一个王子的时候,心理防线马上崩溃了,既接受不了自己父辈杀了自己心爱的人一家,也接受不了二奎杀了自己全家。
剧本中,他们安静的对话,但是被删除了的一句话就是,二奎说:“我还是搬走吧,以后我们不能在一起了。
”后来在比武的前夕,一龙安静的想了一整晚,最后觉得还是爱大于恨,所以在被二奎打的时候尽量没有还手。
事实上,两位主演表现的非常好,从采访中也可以看的出来,其实他们看过原始剧本。
吴尊在接受中央电视台的采访的过程中说:“他一直在攻我,我一直没有还手,因为我是爱他、疼他的。
”而导演也是非常高明找到一个非常像模像样的韩庚来表现了内向的二奎。
二奎在比武前也说:“爹,娘,最后一个仇人找到了,没想到是我师兄。
他对我有恩,师父临终让我俩发誓一生友爱,我该怎么办?
”(5)故事的结尾,导演不得不不设计席木兰夺匾离去,不然二武生怎么在一起?
在二奎用力打碎了镜子之后,从镜子里面看到了一龙,然后他们紧紧相拥,相互抚摸对方的脸蛋,然后默默的流泪,因为他们怀念起一起快乐的日子。
还有故事的最后在公交车上那个段落,大家一定记忆犹新吧,非常有爱的对话,这个不用解释了。
不管你信也好不信也罢,《大武生》原本是准备出续集的,里面还有不少情愫。
但是由于刚刚拍摄完电影,导演就进去了。
不过据幕后人员说,原始剧本如果拍成电影,绝对更好看。
这是一次奇妙的观影体验。
当你坐在电影院里,听着周围发出的阵阵爆笑,你会恍惚以为你所在的应该是黄渤或者是周星驰所参演的电影场次;而当你听到周围的观众对这屏幕上两个将额头靠在一起的男人鼓掌喝彩的时候,你会恍惚以为你自己来到了酷儿影展or whatever。
但对不起,这里是《大武生》的放映场。
那个曾经看似牛逼的手绘分镜预告片,那个曾经号称超越《叶问》的“铜炉火锅”对打,都在影院这样欢乐和谐的氛围里化成了无限泡影,只余下一句句仰面问苍天的疑问:“说好的正剧呢呢呢呢呢呢。。。。?
”■ 明目张胆卖腐 好吧,其实本不该怀疑这是一部致力于卖腐的片子。
它的cast一出来,它的宣传一出来,明眼人都心中有数。
但看完片子,才不得不对于导演卖腐卖得如此明目张胆大张旗鼓深感佩服。
您还不如直接打着“同志片”的旗号出来得了,免得无辜的纯洁群众在影厅里被身旁腐女的桀桀怪笑吓倒。
什么?
您说这就是兄弟情谊?
坑爹吧,这样的叫兄弟情谊,那世上的兄弟都去搅基了。
现在,就让我们来好好得来数一数这两兄弟之间的基情时刻。
【一见倾心】什么叫一见倾心,什么叫一见钟情,什么叫看对眼?
追溯到关一龙和孟二奎的相遇,我们可以找到答案。
凭什么那么多人斩首,关一龙一眼就相中了孟二奎?
凭什么他两于茫茫人海当中瞬间看对眼?
甚至关一龙还央求他师父去救孟二奎于水火?
(而且孟二奎就站在那里待斩了,他师父区区一个唱戏唱得好的武生,何德何能轻松救下一个死刑犯?
)凭爱啊。
此时容我唱一句:“只是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再也未能忘记你容颜”。
【再见患难】这俩小崽子陪他们师父经历了从事业巅峰到身败名裂的戏剧性转变,一起在山中度过了刻苦练功的悠长岁月,其间一起面对面罚站、一起并肩看星星看月亮的次数数不胜数,更不用提天天抵足而眠了,堪称培养起了青梅竹马式的最牢固感情。
【家长之命】或许你会注意到,这俩小崽子长大下山的时候,他们的师父嘱咐了他们三项不许。
一不许练下三滥的功夫,比如飞刀;二不许和武生比武;三不许和花旦苟且。
而且从影片最后来看,还有一项嘱咐是“俩兄弟要好好在一起”。
稍微琢磨一下,“不许和花旦苟且”,恩,没说不许和武生苟且。
然后,俩兄弟还要好好地在一起,师父您老人家存得是什么居心啊!
【渣攻成长史】下山之后,我们这两位帅哥就即将从两小无猜时代慢慢进入相爱相杀虐恋情深时代。
孟二奎从一个天真善良的忠犬演变成了一个是非不分的渣攻,着实令人想打。
一开始是“什么都听师哥的”,再后来是被某个甩饼脸女人勾了过去,然后与师哥关一龙上演相爱相杀的戏码,当他们扭打着从二楼跌下来,关一龙为了保孟二奎周全而自愿单腿致残的时候,我相信整个影厅的姑娘们心都化了。
但渣攻孟二奎居然还落井下石用根破木棒子击打他师哥的脑袋!
当鲜血顺着关一龙的额头流下来,当他瞪着一双深情的双眼凝视孟二奎的时候,周围的姑娘们已经骂孟二奎这个渣攻骂出声。
【女人的自动退出】都是因为席木兰这个女人的设计,原本相亲相爱的两兄弟才一次次上演虐恋情深。
但这个女人复完仇之后,拍拍屁股潇洒走人,还赠语:“你们好好地在一起吧”。
简直就是这两兄弟情感之路的通关BOSS,打败她之后,王子和王子就可以幸福快乐的生活在一起了。
【宿命的重逢】我颤抖地忍不住要用这个小标题。
失踪了那么久的师哥,偏偏在师弟最脆弱的时候就出现了。
他俩眼含热泪,互相抚摸对方的面庞,执手相看泪眼凝噎。
最后,两颗迷路的头终于靠在了一起。
此时此刻,电影院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人们纷纷抹泪,多么不容易的一对啊,还好有情人终成眷属了!!!
看着这两兄弟这样一路走来,您还敢说他们之间不是爱么?!
如果这都不算爱?!
■ 莫名其妙搞笑早就料到本片会是一部腐剧,但还真没料到会是一部爆笑腐剧。
除了设计的笑点确实起到了逗乐的作用,全片还充斥着许多莫名其妙的笑点,惹得全场观众连连爆笑。
说实话,韩庚的脸第一次特写出来的时候,整个厅就爆笑了;吴尊的声音一出来的时候,整个厅就爆笑了;刘谦那句“我是您的忠实票友”一出口,整个厅也爆笑了;韩庚那句撒娇的“师哥”一出来,整个厅更是爆笑了。
可能是因为韩庚吴尊的演技太稚嫩,导致了严重的出戏感。
使得观众在观影过程中,不觉得是在认真投身一个故事,而是看着他们熟悉的两个演员在一板一眼地念台词。
有种莫名其妙的喜剧效果。
所以说,《大武生》是部很神奇的电影。
它绝对说不上是一部好片,但如果当做搞笑片来看,它某种程度上算是。。。
值回票价?
如果当做腐片来看,它更是。。。
名副其实?
-PS:大家不要纠结攻受问题了。。。
这个只是个人喜好
就不说跳跃、奇怪的情节发展和几个傻逼没事耍酷的嘴脸了。
不要说这样的电影外行看了不是会对戏曲感兴趣么,打入门就接受全是错误的印象,错误的东西,那能好得了么。
1.陶阳唱了句斩马谡,小伙子你打哪儿看出来丫是个武生坯子啊,诸葛亮真是要火在心头了。
2.武生行哪儿来的比武的规矩,还输了就要撅枪认输,退出舞台。
虽说武行有武功的底子,但台上靠的是通过程式来表现人物的性格和精神,要边式、漂亮,哪儿有真刀真枪动功夫的,民国年间,上海倒有在台上用真刀真枪的,不过那都是为了吸引观众打噱头、洒狗血,不是正道儿的东西。
以为打架打赢了就是泰斗了,就能挂头牌了,你问观众答应么。
3.晚清时候北京的戏台都是挂着守旧,演员从正面掀帘儿出来亮相,从舞台侧面上台那都是后来的事儿了。
4.一师傅俩小孩儿以为躲深山里练些年个功夫就以为能背个枪出来挂头牌儿了吗,谁不是打小儿在台上摸爬滚打从后台从前台攒阅历靠观众红起来的,自己躲山里你就是学一辈子那也不是玩意儿。
5.说什么武生和花旦不能苟且,不知道是哪个王八编剧意淫出来的破规矩,不知道那时候绝大部分花旦都是男旦吗,这编剧腐多了吧。
6.于荣光扮个霸王出来决斗,那不是还不够嫌自己晦气吗,就不要提额头的妆居然都是拿布贴上去的画的,假的太明显了,而且带髯口勾脸一般都是不勾嘴的。
大挨屎的妆和扮相也是,眉毛也不吊,靠旗也歪的。
这么大场面的对打,连个锣鼓都没有,就一面大堂鼓,鼓点儿还那么差劲。
7.说没有了刀马旦,武生的戏怎么唱呐,我就想不通这刀马旦和武生到底有几出对戏啊。
8.说电影里余派武生有个规矩,成了角儿不喝别人的茶,其实这不是他一家的规矩,也是旧社会艺人们的无奈,因为京剧演员靠的就是一张嘴吃饭,倘若有人在茶里下药,毁了嗓子,那就毁了一辈子了。
不过相对于嗓子,武生最注重的还是那双腿吧。
9.上海舞台规制向来与北京不同,北京的角儿都是有自己的底包,演戏分戏份儿。
而上海如丹桂、新新等,都是舞台的老板自己雇有底包,多从京津邀角儿,给包银。
这样角儿远去上海,也不用带上一众底包,挑费就小得多的。
这些底包当然是看舞台老板的脸色,怎么会看角儿脸色办事儿。
《大武生》是高晓松的第三部电影长片,它无疑证明了当年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将那位年轻人拒之门外是一个正确的决定,否则中国便可能多了一位三流导演,少了一位一流的音乐制作人——现在却二者兼得。
对高晓松而言,写歌是事业,音乐制作人是职业,电影导演则充其量只是一门业余的手艺,工作之余玩一回票也是一件充满乐趣的事情。
02年的《那时花开》为远去的校园民谣时代添加了一个充满表现主义色彩的影像注脚,之后的《我心飞翔》则以非常不成功的意识流诠释了高晓松的玩票是多么的货真价实。
《大武生》诞生在一个中国商业电影高歌猛进的美好时代,这就注定了它的面貌将与前两部片子不同:玩票般的自得其乐蜕变为技术粗糙的低劣,过多商业资源的整合则让导演有限的艺术能力原形毕露。
当观众掏钱买票时,没有人希望会看到又一部《霸王别姬》,或者另一部《刀马旦》,尽管正是那些电影激活了京剧这一题材,为《大武生》这样的商业片铺好了类型道路。
观众可能为了纯粹的娱乐,或者因为对高晓松这一名字的感情和好奇而去看这样一部电影。
《大武生》的问题在于,面对并不高的观影要求,导演和演员们究竟投入了多少职业精神?
在商业圈钱和艺术素养之间,至少应该保持一个不至于太过夸张的比例。
所幸还有洪金宝,还有元彪和于荣光,如果《大武生》还有几分可看之处,那便是这些香港影人所呈现的武戏部分。
电影中的武打表演原本脱胎于京剧,本片有一点让武打回归本源的意思。
岳江天挑衅余胜英和“一龙二奎”击败岳江天两场戏都发生在舞台上,洪金宝在设计编排动作时有意把武术的攻击性和京剧武生的表演性融合起来,两场打斗视觉效果极佳、气氛热烈节奏紧凑,极具可看性。
这两场戏都发生在电影的前半部分,可惜整部电影却没有跟上它们的节奏。
开头的紧凑,越发衬托出之后的拖沓;武戏的精彩,让文戏、情感戏显得尤为苍白、狗血;尤其是,香港导演和演员出色的职业精神让那些明显来打酱油的人情何以堪啊!
《大武生》的各种不好许多都属于电影基本功问题。
所谓基本功大体是指这几个方面:导演的叙事能力、剧本的编剧水平和演员的表演水平。
由于之前两部电影都带点现代派和实验色彩,观众不好理解,所以也不大有人责难过高晓松故事讲不好。
《大武生》中生硬的跳跃感则把这种局限完全暴露了出来。
电影开始时余胜英救孟二奎的段落被莫名奇妙地作了省略处理,余胜英把帽檐一压,便直接跳到了之后的某个时间点。
其实,这本该是很重要的一场戏,这时候如果适当地让余胜英露一露身手,既可以建立观众的认同感,又可以对之后与岳江天的对决戏起到一定的呈递和过渡作用,况且,观众一开始并不认识余胜英,光把帽檐一压,谁知道他怎么救的人呀!
一些对剧情有重要意义的关键点,电影没有进行有意识的铺垫,这也是叙事跳跃感的另一个原因。
比如,与关一龙身世有关的挂件,在童年阶段的戏份中辟一两句话交代一下本是举手之劳,电影里却差不多要真正“用”到这件东西时才让它第一次出现。
《大武生》的整个故事对我而言显得缺乏吸引力,因为类似的故事已经在其他电影中出现过无数遍,编剧则基本没有对其进行创新性的改写。
这是一个过于冷血的故事,在嗜血的复仇中,人们感受不到情感的温度。
一句话概括,这样的故事“没有倡导正确的价值观”。
关于角色和表演,《大武生》对角色时尚感的塑造完全是失败的,在他们身上,你看不到民国上海与现代流行偶像剧之间的区别。
关于这一点,《大武生》应该向《建党伟业》学习。
在《大武生》里,刘谦是演魔术的那个刘谦,徐熙媛仍是那个常常与票房毒药联系在一起的大S,韩庚是韩庚,吴尊是吴尊,他们都是偶像明星,没有一个人是演员。
导演没有想把偶像“塑造”成演员。
《大武生》的缺点基本上也是当前许多国产烂片共有的,它不是个别现象,它折射出的是一个普遍的态度问题。
电影是一门开放的艺术,也是一桩人人都可以做的生意。
但导演是一种职业,像任何职业一样需要一种职业精神。
无论你之前是写歌的还是说相声的,当你放下其他活拍电影时,请记住你是一名导演。
首先找的演员太业余,唱歌的、变魔术的、做美容的。
唯一的老戏骨于荣光很早就挂掉了。
这个BOSS也太弱了吧可惜!!
吴尊和韩庚基情四射,从小在一个床上睡觉,师弟什么事情都听他师哥的,本以为会一直没好下去,谁想到杀出来个大S,吴尊又勾搭了一个徐若瑄,于是剧本变成这样,韩庚喜欢吴尊但是吴尊勾搭个少妇不吊他,韩庚喜欢大S,大S喜欢吴尊,刘谦演的2B警察也喜欢大S,于是刘谦吃吴尊的醋,韩庚也吃吴尊的醋。
电影到了半截吴尊勾搭的少妇挂了,吴尊也发现自己喜欢韩庚,但是韩庚还是喜欢大S,也是那个2B警察又开始吃韩庚的醋,最后把这对苦命的兄弟俩个拆散。
到了结尾吴尊和韩庚意识到自己一直深爱着对方并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我一直在努力找这个电影的亮点,最后发现什么点都没有,配乐平淡,剧本糟糕,到结尾也没给观众带来一首给力的歌曲。
中国不缺好导演,缺的是好编剧!
对于昨晚无聊的电影观感,我本来不愿意发表什么评论的,但是今日在《看天下》这个本杂志上看到商业宣传稿后,有一些愤怒。
那篇文章这么写到“其实,剧组当时在选角色的时,就确定‘这是一部给年轻人看的戏’” ,还有“有业内人士质疑,片中京剧花车上街巡游,摩登的法式浴缸,以及周围的道具装饰太具现代感,会令观众的代入感和共鸣度下降。
不过对于也爱吃着爆米花享受西式大片的年轻人来说,又有多少人会注意这些呢”......等等一些对该片的溢美之词和狡辩之语。
《大武生》这个部片子在作为商业片上的宣传无疑是成功,各种话题在电影开机之初就能“hold”住大家的眼球。
可是作为一部电影,它似乎定位的不是很清晰。
美女帅哥,国粹、特效、爱恨纠葛,虽然俗套,但是也可以俗套的很好看,但是肿么在这部片子里就是那么的不对味呢?
说实话,我并不太乐意花钱到在电影院看这部戏的,但电影的第一幕那个小胖子用嗓子先声夺人的那一幕,我有些放下了成见。
但是我还是十分的警惕的看着荧幕,生怕有什么“雷”下来我躲不开。
到最后我还是躲不开,当女主设计并爱上男主,男主都死光残光的时候,当韩庚哑了,吴尊基情无限的抱着韩庚的时候,而当吴尊搂着韩庚的时候说,“只有这点我们做到了.......你怎么不点头啊.......难道.....你...”我感觉五雷轰顶,甚至认为李安曾经来客串。
绝对不是宣传稿说的那样“赶上了‘莎士比亚’这种经典,演出来也是别有味道"。
或许这是“一部有娱乐精神的青春偶像片”,但一定不是“故事讲得极其成功的商业片”。
至少我是没有明白为什么电影最后的走向会这样。
我相信也有很多童鞋不明白,场中不断哄笑声,俨然是证明,特别是在大S和韩庚突然的感情高潮,和最后有些狼狈的结尾时,我后面的一对女生笑的最为大声,还有我顶着粉丝称号的小猪同学也不得不笑了。
到最后,我来说个大方面的,近几年来中国电影鲜少有好的作品诞生了,本来中国电影星光溢目的戛纳电影节上也,,,,,,我认为这是不单是新生代演员和导演青黄不接的原因,更是中国电影人在这个时期追求最大化利益的躁动的心在作祟,拍出了各种大制作的烂片。
那篇文章中还有这么一段话“据说有很多当时没有投资该片的投资方,在看完电影后咬牙切齿地表示,要是当时启用陈宝国、孙红雷等老戏骨出演,可能会成为又一部经典大片”,如果《X国》是一部经典的话,那无疑是再创高峰啦。
诚然,我不是科班出身,要我拍我也未必能拍好,但是我至少在看了不少TVB电视剧和不少美国大片后,我还愿意静下心来看一些看似沉闷而精彩无比的书,还愿意在看到IPAD各种好之后,一直压抑自己的购买欲,当然我还是哈那些新技术的,而且现在我还在吵着要新手机,对买个新nano跃跃欲试。
以上,完了,不是影评哦,亲!!!
被一个韩庚的粉丝忽悠着去看了这场电影。
没抱什么幻想,除了知道韩庚以前是学民族舞的,知道这是一部跟京剧有关的电影,想着能看到他有点功底的身段。
进场有点晚,从于荣光踢馆开始看到片尾曲,雷点不少,亮点也有。
罗列如下(电影中的角色名字记不住,以演员名代之):雷点:1 作为一个唱京戏的,元彪那一口比韩国人还别扭普通话真坑爹,咋不像吴尊刘谦大S一样找个字正腔圆的配音呢?
2 元彪自杀时烧的竟然是山西恒山悬空寺!
3 兄弟二人的服装,从cosplay智取威虎山的杨子荣开始到后来2011秋冬款男装T台走秀模样,还有刘谦一百年不变的发型,和民国背景存在巨大的违和感。
4 吴尊伊能静偷情的桥段和故事主线毫无关系,纯粹拖沓剧情;韩庚和大S感情爆发莫名其妙,没有铺垫和交代。
详略安排不当。
5 本以为刘谦是腹黑男,却被大S轻而易举地给耍的团团转,原来他的没表情不是气场是面瘫。
6 这是一个关于戏子的故事,但除了于荣光那声“哇呀呀呀呀”之外,没有人唱过一句戏(开头没看不知道有没有)。
7 打戏很多,为打而打,几乎全是局部特写,镜头不断切换,看的眼晕。
8 自杀复仇杀人殉情,每个人只是跟着任务走,而没有自己的性格,整部电影设定简单粗暴反人性。
9 片尾曲弱爆了,不过反正都散场了没人听。
亮点:1 色彩不错,个别场景有古典韵味。
2 音乐佳,最喜欢的是大S在台上,配乐不是京戏鼓点而是百老汇音乐。
那一瞬间有从偶像片上升到文艺片的趋势。
3 开头那俩小孩挺逗,特别是跟元彪那让人感到难为情的普通话一对比,他们的京片子真是绝了。
4 兄弟俩刚到上海时,面对镜头扎架子瞪眼,算是笑点吧。
5 大S在花车上的的亮相还是很惊艳的,面对挑衅那句果断的“放屁”也够泼辣。
6 于荣光的所有镜头都气势磅礴。
7 黄磊和徐峥都是我喜欢的演员,黄磊的配音为吴尊增色不少,徐峥太熟悉了,听到他的声音就想起那张表情丰富的脸(所以刘谦出现时我宁愿闭上眼睛)8 最后韩庚那个无语望苍天的镜头可以截下来用作QQ表情总结:感觉电影的制作方应该还是挺有野心的,想拍出一部好电影,剧本应该本身也是比较曲折,我想故事的主线应该是韩庚扮演的孟二奎。
如果做得再用心一点,也许能成为一部好电影。
但是,演员找的是唱歌的跳舞的变魔术的,而不是专心用心演戏的,就注定了这只是一部靠粉丝拉票房的偶像片。
可能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才导致详略安排不当、故事铺垫混乱、人物设定单薄,镜头取景受限。
总之,这个电影给我的感觉和之前预料的差不多,不怎么值得一看。
ps 既然是被韩庚的粉丝忽悠去的,自然被动地对韩庚的关注多一些。
我知道粉丝眼里出西施,但是作为一个非粉丝,我想说的是,比起五官立体很上镜的吴尊,韩庚当年那俊美青春已不再,他唱歌也过于底气不足,今后恐怕必须考虑走实力派演技路线了。
从这部电影来看,他演的很卖力,复仇那一段的那种阴郁风格很赞,加把劲也许能走的通。
邹静之和高晓松攒了这么久整出这样一个老套的剧本真是让人伤心,大S拍了这样一部息影之作我也无话可说。
我只想说,看到结尾我很想给关一龙和孟二奎这哥俩再整一块匾:身残志坚。。。
PS:有一幕是大S抱着一根法式长棍,我后排的姑娘问旁边的男人这是啥,那哥们说是油条吧!!!!!!
首先我要表示,我忍痛看完大武生后就吐血了,竖日去看豆瓣评论更是差点气绝身亡,急着找把枪来厥掉自捅,只能哀叹现在豆瓣也被托占领了,亲爱的水们,不带这样的,你写影评能报呕吐袋么?
亲!
这戏你还能夸编剧?
我来教教你怎么做托,做托最重要的就是扬长避短,避实就虚,这本子烂的无以复加,逻辑不通,转折生硬,剧情狗血,还有武生比武蕨枪自杀等科幻桥段。
自然你不可以在本子上托他们,演员表演生硬,吴尊一直等这个硕大的眼睛演戏,韩庚一直紧锁着眉头,衬托着大S好似一个表演艺术家,自然也不可能从表演上托。
一定要从有开创精神的实验性的来托。
比方这样:这是一部神奇的电影,你想知道逻辑么?
但是导演根本不屑与逻辑,你想知道表演么?
演员压根无所谓表演,你想知道剧情么?
这是一部披着京剧外衣的魔幻黑色幽默剧,看不懂吧,这就是艺术,人生难得糊涂派电影!
不懂的话去北京酒驾一次去牢里问高导吧。
这是一部坑爹的电影,对,没错,坑的就是爹!
本来只是单纯的看了想睡觉,但刚才在百度谷歌了一下发现导演是高晓松后我就精神了,啧啧啧,难怪,难怪那么坑爹。
我很好奇,这货结束车祸刑拘了么?
好,现在来扯扯这部SB的电影,在此先声明,在下对吴尊、大S、韩庚、元彪、刘谦等人完全没有任何不满,还有道一句你们辛苦了,面对这么烂的本子,还能这么投入的演出,不愧是专业的。
对洪金宝道一声谢谢,没有你的武术指导,这电影就TM是马铃薯视频网站出品的无差别流手机超长篇一枚…… 括弧:手机还是山寨滴!
括弧完。
首先概括一下这个故事,大致上是打北边来的吴尊和韩庚的师傅被打南边来的大S的师傅欺负抢走了玩具,于是两人在师傅的调教下在深山中长大,然后下山找仇人报仇,然后仇人死了,仇人的徒弟大S继续报仇,然后兄弟被离间,然后各种肉搏和“肉勃”,然后大S良心发现,然后吴韩继续搞基……这故事真“不简单”,它挫,但为什么这么挫,我们要从头说起。
吃晚饭前我看了开头被元彪震慑住了。
是的,打得很漂亮,很舒服,让人很有食欲。
然后最重要的是,这是故事背景在清朝有摄政王有国仇家恨的关于京剧关于武生的电影。
LZ从小就被《霸王别姬》迷住,尤其随着年龄的增长,对霸王和姬的故事更有了进很多步的认识。
于是LZ觉得这片子不错,打算吃晚饭来继续把它看完。
(现在想来LZ实在太淡村太侧蛋儿了,要是不继续看说不定能留个好印象。
)结果呢……妈逼的这什么鬼东西啊!!!
掀桌!!!
因为一回来就看到,吴尊和韩庚在山里修炼结束了,师傅叫他们下山,他们走到一半跪下,山上的房子就着火了!!!
着火了有木有!!!
放眼看去悬崖峭壁上就只有那一座房子!!!
钉子户自焚啊我擦泪!!!
你们师傅真伟大啊养孩子的钉子户啊我擦!!!
这都不算什么,牛13的来了,他们一下山就是上海,很现代化很fashion的上海,可是,吃饭前看的时候明明还是清朝啊我嚓!!!
长辫子呢???
清兵呢???
摄政王呢???
我以为山中一日地上千年,所以他们穿越了,可谁知到,台词告诉我,这只是十五年后……十五年后……尼玛你当大家都是NC粉啊,直接背景架空不就好了,干嘛非要把清朝拉出啦玩一下,然后闭个关修个炼就进入民国N年!
把观众当SB就算了,刘谦出场还给他安排了一句毫无逻辑的台词,什么英国租界什么京剧国粹blabla的,把大家都给搞SB了。
然后就是吴韩二人与仇人的对决,然后这一段打得又挺不错的,然后和仇人有奸情的仇人的徒弟大S也参与了战斗,然后仇人输了自杀,然后,就没有然后了……总之,吴韩二人报了仇成了角儿,狗血也就正式洒出来了。
其实这电影到这里完全已经可以结束鸟,让吴韩二人快乐地搞基不失为一个很好的结局。
可是,编剧是后妈,后妈懂不,虐虐更健康!!!
于是某些很2B的桥段就为插入而插入了。
其一,韩庚的报仇故事。
他本来全家被摄政王满门抄斩,结果被吴尊和师傅救了,就成了师弟。
后来,为师傅报仇后,韩拜入小李飞刀门下,成为一名天地会的游击队员,为了反清复明大业,杀了7个前清王子。
是的你没看错,王子……嚓!
谁不知道清朝的王子叫阿哥,你TMD满屏幕王子王子的,以为大家都没看过《新还猪格格》是伐?
关键是,他中了大S的反间计,以为师兄吴尊是流落民间的还猪阿哥,于是他对师哥大打出手,终于彻底歼灭了清朝的王子们。
可是后来,大S告诉他真相后,他想自杀,结果被没死的吴尊看到,两人幸福的依偎在一起,从此永远不再分离……其二,大S的无间道故事。
总之,这就是个女版无间道,情人+师傅的设定被杀死后,她忍气吞声地埋伏在吴韩两人身边,利用刘谦对她的迷恋指示刘谦去找吴韩的麻烦。
她表面是个贞洁烈女,可骨子里是个荡妇,色诱术用得杠杠的。
结果,好死不死把情人的头像纹在背后,被韩庚看到,啧啧,露馅了吧。
结果呢,人家提着刀一副“你看了我后背你要对我负责“的样子追杀了一阵子韩庚后,在一间破陋的小房子里,干柴碰上烈火,轰地照亮了整个宇宙。
相信很多色男们看到这里会想掀桌,是的,拍ML就ML吧,结果你猜剪辑怎么着?
镜头一:两个人渐渐靠近,靠近,要亲上去了,亲上去了……光线渐暗,渐暗,渐暗……镜头二:光线渐亮,渐亮,渐亮……韩庚小受状靠在大S肩上,两个人都光着!!!
是的你没有看错,这,就是传说中得激情戏!
尼玛要是把大S换成某种动物,这还是人畜什么的重口味戏!!!
但是,问题的关键在于,这场“肉勃”战太没有存在感了,简直不理解它为什么而存在,它和《新还珠格格》比起来简直弱爆了有木有!
还有很多的其三四五六七,但LZ实在不想再看一遍细致吐槽,因为为吐槽而蹂躏自己的双眸是一件很小月月的事。
但只是想说一句,最后,吴尊和韩庚又幸福地依偎在一起,真好。
还有,高晓松GG,请不要染指电影业了好吗,国产电影已经够TMD弱智了,你再牵着几头草泥马过来溜溜,那2012来之前国影铁定玩完儿好伐!
这是一部融合哈姆雷特与雷雨的清穿民国搞基剧,观者请抱着“我不被爆菊谁被爆菊”的心态观看。
Over
一龙:师傅说,不可以和花旦苟且,就这点我们做到了。师弟,你为什么不说话丫。。。
刘谦这哪是客串啊,怎么也是男2号了吧。服装,画面,武打都不错,把韩庚换了就好了
刘谦nnd
看完电影,说实话来看电影的年轻人比较多,这样看这部电影确实宣传了中国的国粹,现在的年轻人对京剧的了解越来越少,我想通过这部戏能改变一些他们的想法。整部电影蛮精彩的,特别是武戏的部分,洪金宝大哥看的出来是很用心在这部电影上。文戏的部分,惊艳到我的是韩庚的眼神,每次看到他饱含泪水的
有那毅力和武艺不如杀个鞑子也好过奴才间的窝里斗
释凡说:不比《剑雨》差!!!
一星给四溢的基情。一星给大S,吴尊还有刘谦的配音,辛苦你们了,配的真好。
哈哈哈神作啊全场笑翻高晓松你赢了
一切旨在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作品都应该是值得赞颂的,无论拍的好坏。韩庚和刘谦如此第一次在大荧幕上的表现,实在是令人惊喜。影片的视听效果是亮点。人生如戏,我们都在别人的戏里,留着自己的泪,流水般的舞台,没人离开,没人回来。
挺好看的,
基本3星。韩庚1星。首次触电挺不错的~
差点在电影院笑昏!
除了大S,我都稀饭。
高晓松真心不是个好导演,您还是喝酒吧。吴尊演技烂的令人发指,大S的扮相超丑。全片都不在一个对的节奏上,按理说高晓松一搞音乐的,怎么配乐也搞得那么糟糕啊!洪金宝的好武术指导浪费了。
竟然还不错,都是高晓送酒驾断送了这个片子啊
色彩与剧情都很不错
大S服装秀
老套!找几个帅哥美女变魔术的,也改变不了!
我不腐俩男猪所以觉得看的没什么劲儿,有点做作。尤其大S出场时候我觉得浑身冒汗。。。真是一点都没花旦的气势啊啊!!!替身好利落!老演员都很棒诶。冲老演员也要打分不是那么2
客观一点好伐 这戏不错 吴尊和韩庚也不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