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安莲恩——美国影坛常青树 从美少女,到中年美妇,总是让人惊叹哦!
集妩媚、优雅、纯情于一身的角色,硬是让这位老牌美人给演绝了。
记得她在火车上回忆的那段么。
突然出现的这场情欲,对于这个美丽的女人来说,绝对算是生命的顶峰。
这种至高点,不是财富、地位、爱情、等等可以取代的。
那就是一种生命的里程碑!
每个人一生中都会有属于自己的里程碑。
当它到来的时候,是那么不可思议。
一瞬间,让人受到巨大的震撼!
让人欣喜若狂,让人疯傻痴巅,根本无法自拔!
在这种极限之感里,人会脆弱之极,因为害怕失去极致的快乐,理智尽丧。
于是,不折不扣地成了命运的俘虏,甚至于,还会落入永不超生的境地。
太辉煌——无法超越、更无法复制!
太短暂——无法留存、更无法永远!
年轻美男子的性诱直接而火爆,充满活力。
让她就感到自己被强烈的需要!
用力地楼抱她,把她如孩子般倒挂着抱起(这会让女人找回婴儿般的感觉),激烈争吵后的一个猛烈的性,带着粗的爱,从没经历过的爱(洗手间那段哦)。
都激发出她灵魂里需要被狠狠地爱,毫无遮掩地释放爱的深深渴望。
女人就吃这一套,不可思议!
这一点,是黛安莲恩告诉了大家。
所以,“她”这个角色非她莫属沙!
2010.04.21 22:52时隔一年半,再回到这个评论这里,沉默无语。
沉思良久,一丝叹惜从心肺中长舒而出。
还是范晓萱的那首《流浪狗》(去掉最后一句)说得算清楚。
unfaithful,残忍的词,让爱情颤抖.导演好,从lolita开始就发现他喜欢玩一些传统性较强的作者性的东西。
编剧就花了400万美圆.靠,还咋说人家不好呢.a 只是效果处理上,风太大了点,容易让人不舒服,但直到最后大风吹,挖土机推出尸体,才发现风的作用.b 水晶球,家里那么多水晶球,都是老公送的,然后这媳妇竟然给送了情人,自然,厚重,可以做凶器,老公舍不得,洗干净了拿回家,自然成了杀人证拒.真后悔看了那么多cis.NYPD这个词让我一直担心这,要是早知道有那么一群编剧就好了。
所以,唯一的结论就是,好的编剧,比NYPD要能干得多.c 男女的细节.妻子的双腿一夹,丈夫就心有隔膜,咖啡,很客气的咖啡,也让人心苍白在镜头中.书,要显得无关紧要了,只是扔书的形式和丈夫扔血衣的方式相同.最棒的一场戏当然是丈夫和情人见面.镜头中可以明显得感觉到情人很戒备,身影一直不会背对丈夫,继续,倒酒,有把刀在桌子上,细节太神奇了,观众一下子就找到了平衡,两人估计不会打起来了。
美国绅士,法国绅士,即使老婆被上了,也不能动手啊.但老公一阵哭诉,很不舒服,很不舒服,再突然动手。
太棒了,血流得比北野武昆汀他们的血流得要漂亮得多.d 厕所偷情.这场戏镜头上表现不是很多,但效果很好.属于编剧的功力.街头偶遇,本以为不会影响故事发展,但被强拉去喝咖啡.好了去就去吧,那边丈夫怀疑着呢,刚好有了借口,但情人突然出现,让一切都疯狂起来了。
也显示了情人的性格特点。
疯狂终究是每个人的天性.能这样疯狂的机会也不多.偷情能到这样程度,也太让人妒忌.出轨,不忠,终究是一个悲剧,所以车停在了路口,police还用霓虹灯.这点和中国不同.
说《不忠》是世界上最好的情色电影也不为过。
它改编自法国新浪潮大师夏布洛尔的作品《La Femme Infidele》(直译为:不忠实的妻子),是部充满希区柯克式悬念的经典之作。
2002年被世界级情色大师——导演阿德里安·莱恩改编成为电影,也许导演的名字你不熟悉,但是轰动全球的《洛丽塔》、《桃色交易》、《爱你九周半》这些片名,你一定知道。
《不忠》光听片名,就知道这是一部「不正经」的电影,不忠,虽是一个行为动词,但同时也是个饱含很多内心戏的名词,爱德华和康妮是令人艳羡的一对夫妻,男主外,爱德华行为端正,略显古板,经营着一家公司,
女主内,康妮温柔贤淑,照顾家事,保养甚好,
结婚十一年,日子过得平静而幸福。
若不是一场大雨,康妮也不会在命运的风里「摔个跟斗」,在风雨交加的街头,康妮膝盖受了伤,
康妮再三犹豫,最后还是应允了法国帅哥的邀请:去他家简单包扎一下,此时的康妮坚定的相信,不过是一次普通的帮助而已,不会有什么,虽然帅哥的撩妹大法已经炉火纯青,
但是,见过大风大浪的康妮也绝非善茬,没有一些过人的气魄和见识,也不会拥有现在的幸福人生,康妮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于是,她起身告别·······
帅哥保罗是一个任何女人都无法拒绝的男人,年轻俊美、彬彬有礼,棕色长发,浑身散发着强烈的男性荷尔蒙,是个书商,博览群书,文艺又多情,
他还会说:根本没有错误,全看你愿不愿意而已。
风雨过后,平淡、温馨的生活仍在继续,给丈夫、孩子做好早餐,注视着丈夫、孩子离开……刘若英曾经说过:女人会寂寞不是因为没有男人,而是因为她的自我没有出口。
表面还是那么平静,但康妮的内心早已波涛汹涌,她有种渴望,那不是对某一个人的渴望,而是种能把生活点燃的渴望。
钱钟书曾经说:女人有女人特有的聪明,轻盈活泼的跟她的举动一样。
比起这种聪明,才学不过是浮泛渣滓。
康妮就是这种女人。
她那「妖娆且千娇百媚的情欲」,在保罗眼里就如同是毒品的同宗。
还记得康妮与保罗初次邂逅的那场狂风里,狂风中,雪花般的纸片在康妮身边纷飞旋转,镜头里的中年女人头发凌乱,一颦一笑却美若天仙。
该发生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并且异常激烈,在平静无波的婚姻衬托之下,久违的浪漫和激情,对女人来说,是致命的毒药。
丈夫把纯真的儿子举上头顶,保罗把性感小野猫举过头顶,电影剪辑手法堪称优秀和卓越,大篇幅的混剪,把正常的婚姻生活和出轨之后的激情生活混合在一起,柴米油盐酱醋茶的平淡日子里,婚外情的爱恋猛烈汹涌,能把人灌得晕头转向。
康妮一边戒不掉温存,一边被道德所折磨。
她是矛盾的,既沉迷于保罗的激情和性爱的新鲜感,又后悔对家庭的背叛和对婚姻的不忠。
而心思缜密的爱德华,作为一个历经浮沉的成功男人,又怎么可能不知道这一切?
一次,康妮和保罗在楼道里偷欢,纵情忘我,
他们不知道,此时此刻,丈夫就徘徊在门外的街道旁,鱼水交欢之后,妻子偷偷溜走,而丈夫前思后虑,还是上了楼,
接着就是影片的高潮:爱德华与保罗进行了正面接触,一个是隐忍沉稳的中年男人,一个是年轻热情的青年男子;一个背负妻子背叛的伤痛,一个则被情人丈夫的来访弄的手足无措; 而之后,悲剧就发生了·····从此处往后,就变成了惊悚片、悬疑片、变态杀人片,
偷情一时爽,偷完火葬场。
杀人之后的爱德华,却听到了妻子留给保罗的分手留言,实在嘲讽。
更为讽刺的还在后面,之后,爱德华和康妮两人在学校相拥观看儿子表演,他们各怀苦楚,脸上却又挂着相同的幸福,
警察到来之时,他们相互隐瞒、相互揭穿、相互包庇、又相互坦白,爱德华最后痛心疾首的对康妮说:我想杀的不是他,而是你!
康妮精神终于崩溃了!
罗曼罗兰曾说过:在婚姻中,每个人都要付出代价,同时也要收回点什么,这是供求规律。
作为情色大师的导演,将暧昧的情欲表达得低沉婉转、欲说还休,而戴安·连恩出色的演绎了中年主妇欲拒还迎的姿态,把出轨心理展现得细致入微,丝丝入扣,浑身上下都散发着遮掩不住的欲望和性感,表演堪称教科书级别。
电影并非只是单纯的讲欲望,除了欲望之外,还有「中年危机」。
中年,孤独,欲望,责任。
人们不能简单地做自己想做的,要取舍,要忍受。
欲望总是一往无前,最终可能会毁了一个人。
不过不管偶然还是必然,最后都没有后悔的余地。
电影的最后,还有一次重来的戏码:如果那天康妮打车走了,他们就只是萍水相逢的路人;如果那天康妮只是擦完伤口,除了感谢,他们再无联系,也不会有后来的悲剧;如果,如果,如果,就是特么的没有如果啊!
有人说,欲望的火苗在萌生时就该被掐掉,等它燎原便是你堕落的开始。
也有人说,欲望才是牵引人类前进的光,没有欲望的时候做什么都会累,而欲望是能让你飞起来的工具。
很难说,哪种是对错,哪方是偏颇,我只能说,作为成年人的我,不想只要快乐,也不能,只想着快乐。
刚跟情人缠绵过的康妮回到家,泡在浴缸里自得其乐地回忆着,爱德华拿着红酒也进了浴缸,当他靠近康妮时,康妮挣扎,然后快速逃离,只留下一个被泼了盆凉水的发福中年男人下不来台。
那些赘肉仿佛是在那一个瞬间,跟着他的自信、神气一起垮下来的,尴尬地在他身体的四周,无处可藏。
下属的暗示印合了爱德华一直以来的不安,他去找一个私人侦探,他们在路边碰头,风很大,吹得他的裤子皱在一起,上半身显示有些不合比例的长,以前在他身上熨贴无比的西装突然滑稽了起来。
他慢慢地坐到侦探身边,艰难地开口:我这次找你不是为公事……我要你去跟踪一个人,是我的妻子。
找过那么多次私人侦探,这一次却是这般的屈辱。
看到妻子和年轻情人保罗照片后的爱德华站在保罗家楼下,犹豫着要不要上去。
当他最终站到保罗面前时,几乎有点不知所措,卑微地问着“你和她怎么开始的”“她喜欢这里吗”诸如此类的问题,保罗看似无心机地回答,是的,她喜欢这里,因为这里比郊区有趣。
这个为了家庭付出了一切的男人几近崩溃:是她喜欢郊区我们才从城里搬出去的啊,她说郊区方便孩子受教育。
从来没看到过的Richard Gere,以至于,当爱德华坐到保罗凌乱不堪的床边,看到自己送给妻子、里面还藏着秘密卡片的水晶球竟然摆在这里,而呼吸急促、快要窒息时,我还以为是他为了把保罗吸引到他面前而故意装出来的。
直到,他用水晶球把保罗砸死后,非常stupid地凑到保罗面前看,整张脸痛苦得扭曲起来,双手不停地来回撮着血迹。
尽管我不想接受,但是不得不承认,Richard Gere将一个小人物诠释得如此逼真。
说实话,《unfaithful》的故事并没多少新意,也并不讨巧,但是讲得非常流畅,又细腻,没有什么可以省略的,也没有什么没有交代清楚的。
尤其是爱德华杀死保罗后的章节,不停地带领我走向一个个岔路口,发展的方向既让我揪心最后也能让我微微一笑。
片子的最后,爱德华开车带着家人从一个派对上回来,路过一个红灯,车停下来,已经得知事情全部真相的康妮跟他说,我们把房子卖了离开这里好吗,去墨西哥,重新开始人生,我们每天去钓钓鱼,晚上你弹着吉他哄我睡觉……一切还能重头来过,多好。
镜头拉远,车旁边的建筑物写着几个英文字母“POLICE”。
之前,爱德华说过,他要去自首。
不知道是不是老了,我竟然喜欢片子的警示意味。
原来,没有什么可以重头开始,所以,在开始的时候,就要谨慎选择。
其实,这个爱德华虽然比不上《风月俏佳人》里那个有些童话色彩的、能让麻雀变凤凰的翩翩公子爱德华,但真还算是个现实世界里不可多得的好男人——有自己的小公司,还能照顾家,送儿子上学,辅导儿子做功课,有点小情调,结婚11年后还会为了妻子突然来办公司而激动,面对打扮得越来越时髦的妻子,自己只穿些打折买回来的衣服也不介意。
你还想要男人怎么样啊??
男人无所谓正派,正派是因为受到的诱惑不够;女人无所谓忠诚,忠诚是因为背叛的筹码太低。
花花世界,诱惑真是层出不穷,那就让自己的筹码高级一些吧!
最近这一段时间狂补电影,很多电影都没有用心去看。
昨晚看《不忠》的时候,开头的戏份就吸引了我。
我放开手头别的东西开始认真的观看这部电影。
不忠即背叛,电影里所指的背叛分为三个方向。
1,康妮的背叛。
康妮是一个半家庭主妇,她有个结婚十一年的丈夫,九岁的孩子。
可以说这样的生活是正常女人所必备和必须的。
日子久了连夫妻两人的房事都像是复习功课一样,缺少了激情。
于是那一场大风让一切都发生了变化,康妮偶然认识了马提尔,其实她完全可以拒绝马提尔进他家包扎伤口的,是生活的平淡驱赶她进入到这个法国帅哥的怀抱里。
在马提尔的挑逗下,康妮终于越轨,或者说她终于放下自己作为已婚女人的底线,主动解放了自己。
这里康妮背叛的是丈夫爱德华,这时候她没有愧疚,她沉迷在偷情的愉悦之中,她拒绝丈夫爱德华的午饭邀请,拒绝跟爱德华浴缸造爱却宁肯手淫,这里面刻画的这个女人是自私的,婚后漫长的生活里她麻木的只需要性爱,新鲜感,而不是感情。
康妮丝毫没有因为对爱德华的背叛而感到羞耻和罪恶。
康妮为了新鲜的感觉而背叛了自己的丈夫。
孩子是康妮的身为人母的底线,直到康妮在马提尔处云雨过后忘记了接孩子才让她重新意识到这段不伦的感情影响到了对她的正常生活,她才意识到自己身体的背叛使整个生活偏离了轨道,而自己荒唐爱上的毛头小子说不定还有多少这样的女人。
她才开始要结束这段不伦之恋。
2,爱德华的背叛。
爱德华是基督教的信徒,温文尔雅,拥有自己的事业,手底下有一群仰仗他生活的员工。
而他在一次训唤手下时被手下嘲讽才意识到与自己朝夕相处的那一伴可能出了问题。
他派人调查妻子,知道妻子出轨的真相后仍装作不知情,这是对婚姻的背叛。
他在跟马提尔的交谈中激动着杀了后者,作为一个上帝的信徒和社会秩序约束的人,他即背叛了信仰又背叛了自己的良知。
圣诞餐的火鸡和尸体快速的剪辑让观众意识到了爱德华这种无辜的背叛者的痛苦,备受煎熬。
3,生活的背叛。
在警察的深入调查中,康妮终于知道情人马提尔是丈夫爱德华所杀,她想质责,可爱德华说“你是如何一而再再而三的和他上床却欺骗我!
“多么有力的审问。
康妮没有勇气再去质问爱德华,因为她错在先,一切都因为她的背叛才引起。
可以说两个人此时即是夫妻,也是背负了命案的罪犯,怎么样才能和一个人心托心的要好?
答案是同他一起犯罪。
他们仍旧相爱,可是那一声长鸣的警笛提醒着他们有个叫马提尔的人在他们之间存在过,那将是永远的良心的拷问。
从两个人隐瞒警察的时候开始,他们俩的过去平稳淡的生活将不复存在,生活背叛了他们,或者说他们共同背叛了生活。
一条简单的叙事线,将三个人的情绪拿捏的恰到好处。
结尾处爱德华一家停在十字路口不知道未来将会发生什么,观众在思索他们的故事的同时怕也会想到自己的生活里,是否夹杂着欺骗与背叛,沉重闷响的耳光该是煽痛了很多人。
What is love? And what is passion? Maybe love couldn't be an eternal thing. Passion,too.The beginning of the unfaithful relationship has not any vicious intention, but it hurted three people finally. At the end of the movie, Connie supposed if she made a definitely different decision,their life will be changed totally. But, it is too late.Can we refuse the lure of passion in our insipid life? If you meet real love or an attractive person or a soul mate outside of your marriage,is it a sin to accept it?
我经常想,世界告诉女人,不漂亮,老公可能出轨。
漂亮,自己可能出轨。
如果这样看,怎么都不好避免出轨。
也有其他的可能。
如果两人都甘于平淡,婚姻可以是一件合理的事情。
即使这世界诱惑太多,人还是可以选择平淡,远离诱惑。
女主角最后大概懂了,结婚就是两个人相守一辈子。
或许她本来就懂,只是遇到他后忘记了。
悲剧已酿成,她还有平淡机会吗?
影片没有交代。
编剧对她是残忍的,没有为她的出轨找任何借口,也没给她留后路。
等待她的,是无尽的后悔。
当然这是一个极端的例子,作为警告它是合适的。
现实中出轨的故事大多是以不了了之或者离婚结束。
但是,一定要付上代价。
拥有了就浪费,失去了才珍惜。
人需要以失去作为代价才会变聪明一点。
只是有时我们不知道哪些代价只是买个教训,哪些代价是我们承担不起的。
接下来不知该说什么了。
顺便说下最近有两件让我感慨的事。
事件一,学校某男同事,在西班牙有老婆有三个孩子,与我们学校两个女老师同时有染,并且还在勾搭别的老师。
事件二,大学某同学,比我小两岁,也是在美国,去年分娩前一星期,丈夫突然查出恶性脑瘤。
她无微不至的照顾了他半年,他还是在前天去世了。
第一件事让我恶心了一礼拜,第二件事让我泪流了一晚上。
是的。
感情会变,即使不变,婚姻还是有别的不确定因素。
所以,在结婚前要考虑清楚,至少如果不确定要终生厮守,就不要进入婚姻。
如果结婚了,就遵守承诺,将计就计也好,将错就错也好,总规是要珍惜眼前人。
出轨的原因不必其来有自,灵魂有着我们理智所无法知觉理解的原因,这或者说明了为什么康妮在一段看似无可挑剔的婚姻中会越界;在《不忠》中,康妮和艾德华是一对模范的夫妻,幸福的家庭生活和物质基础使得他们衣食无忧,然后就像所有美丽的意外一样,这场邂逅其实是一个错误的开始,康妮在犹豫、挣扎之后还是陷入这段关系。
lust,七宗罪之一,尽管康妮的良心理智不断的谴责着她,但却不可自拔的沉溺在偷情的刺激欢愉中,这样的lust控制着她的心思意念,甚至每天早上睁开眼的第一个念头都离不开,康妮爱的是丈夫及儿子,她对保罗很明显的只有情欲而已,两人一开始或还有些浪漫的情调,但一发生关系后就是情欲的纠缠,他们在公寓里、餐厅厕所、电影院内、公寓的走廊上宛如展示般的、不停的做爱,外遇一旦开始就很容易陷入肉欲的回旋与沉溺,是因为时间宝贵所以要拼命做?
外遇的魅力正来自其高度的危险性与刺激性,快乐是要用更多的罪恶感及恐惧来换的,渐渐康妮没有办法再过这种双面人般的生活,她开始忘记去接儿子放学、烧焦了晚餐、说着轻易就会被拆穿的谎言,而艾德华亦察觉出妻子的异样……阿德里安·莱恩可能是电影界最后的卫道人士,《致命诱惑》、《桃色交易》及《不忠》可以说是他的外遇三部曲,尽管题材、类型、情节不同,但这几部片都泰半传达着“外遇是错误的”的讯息,这样的思想听来面目可憎,不过话说回来,现实中有多少外遇能像《英国病人》一样凄美动人足以成为史诗般的可歌可泣?
而《不忠》的重点就是要探讨外遇在一个美满的婚姻中可能造成的影响及后果。
《不忠》改编自法国新浪潮大师夏布洛尔的作品《La Femme Infidele》,是部充满希区柯克式悬念的经典之作,但《不忠》只有极少惊悚悬疑的成分,反之莱恩花了不少时间试图切入每个角色的心理状态,尽管此举被很多影评批为通俗剧式,但是本片终究没有成为“老婆版”的《致命诱惑》。
凡是老片新拍的电影几乎很难得到正面的评价,但若拿《不忠》和《La Femme Infidele》比较却是毫无意义的,尽管本片的故事情节和原著大致相同,但两部片从叙事法到着眼点都完全不同,所以看到有些影评毫不留情地攻击《不忠》并大肆歌诵原著时,忍不住感到啼笑皆非。
《不忠》没有走调陷入歇斯底里的惊悚类型片,但又对原著惊悚片的成分原封不动,所以康妮和艾德华这对夫妻只好以“理性真实”的方式面对应该属于惊悚悬疑片中的噩梦,因此两人最后和好的过程不免有点避重就轻的交代过去,不过也许让两人在心照不宣中默默僵持对峙,会比较容易也不会那么洒狗血吧。
当康妮发现艾德华藏在水晶球底座的秘密时,虽然再次证实了两人相爱的事实,但想要回到过去那样是不可能的,尽管电影的结局似乎是模糊而发放的,但根据整幕戏的处理方式及画面提供的一些线索,结局其实早已决定了。
拿一部经典惊悚悬疑片来改编成剧情片是《不忠》成功也是失败的地方,想当剧情片又从剧情到对白都“忠于”原著,结果前半部成为性爱展示台,后半部在悬疑片与通俗剧中暧昧,用剧情片的手法解决悬疑片的问题也略嫌差强人意,整部片合起来可以说是莱恩的公民与道德课,这样的观点与其反对者间的辩论永无止尽的,我无法断言谁是谁非,只能说比起一味地风花雪月,这样也没什么不好,不过结局的处理方式可能会让很多人不满意。
比起《致命的诱惑》癫狂的纠缠乃至两败俱伤与《桃色交易》一厢情愿的剧本与失败的选角,《不忠》的剧情或者单纯的近乎无聊。
影片拍摄的非常细腻,绵绵不断的配乐和剧情完美结合使影片如入画境!
在这个阴郁闷热的下午(其实从上午九点就开始看电影,之前已经看了3个了)这部影片《不忠》(Unfaithful)着实触动了我,看的时候就有很多想法,可是拖到现在刚才的很多想法已经有点朦胧了:) 我自己感觉二十世纪福克斯公司很少拍这样的纯剧情片,虽然她也是一部商业片,但她完完全全是在努力讲好一个故事。
没有任何花巧,特效…我看到的只是一个非常现实的.每个人身边都有活生生例子的婚外情的一个故事!
一个典型的美国中产家庭,男人有一份很不错的工作,过着舒适安逸的生活。
9岁的男孩活泼可爱。
一切都是从一个大风天妻子和一个风度翩翩的男人无意的相撞开始的。
她本可以拦下眼前慢慢驶过的出租车回家的,但却鬼使神差地来到了那男人3楼的公寓。
虽然没有发生什么,但是她平静多年的心被这一份小小的意外彻底粉碎。
随后发生的我不用细说你们也可以猜出来。
理查 基尔饰演的丈夫是我很喜欢的角色,不出几天她就发现了妻子的蛛丝马迹。
一般的婚外情的电影都是描写男人出轨,好像男人鬼混就是天经地义,女人注定都是要老老实实在家做一个无辜的受害者。
这个电影完全反过来了,男人是受害者。
我原来对婚外恋没有什么感觉觉得很正常,可是看这个电影看到剧情发展到这里的时候,我不知道怎么都觉得有点恶心,为了他的妻子。
有这么好的丈夫还有孩子却还在不断地做伤害自己亲人的事情。
她第一次和情人做爱是紧张 兴奋 享受的,在回家的路上那段情绪描写非常真实,脑海中不停的回放刚才的点点滴滴的细节,内心充满了矛盾。
有幸福 有享受 有刺激 也有愧疚!
此后的每次约会她都精心打扮,对丈夫敷衍 欺骗 冷落 直到有一天她看到情人和另一个女人在一起逛街,但是他们还没有结束,但是她终于明白自己应该回到丈夫身边了,毕竟那是他们的家!
丈夫也采取了行动,拍到了妻子和情人约会的照片,查到了情人的地址。
终于丈夫和妻子情人面对面地碰面了,看着妻子和情人缠绵的床 看着自己送给妻子的礼物变成妻子送给他的礼物,他心如刀割,完全控制不住自己(想想你要是面对这样的事会怎么办?
)终于失手将他打死了,至于以后的剧情我不想再透露了…….大家要是感兴趣的话自己找来看看吧。
这部电影可以说是我2003年来看过最精彩的剧情片了,片中的一句台词我觉得很对“婚外情大部分都是以悲剧收场”影片中就是因为妻子的一个不经意的决定改变了好几个人一生的命运。
婚后的平淡生活是很多夫妻面临的问题,要怎么去面对她那?
你要是碰到令自己心动的情人会怎么样哪?
每个人心里都有不同的对待异性(非配偶)的向往吧?
这部影片改变了点我以前对一些事的看法!
本来还有不少要写的,可实在是有点懒了,等有时间再补写上吧:)
每次看西方这种探讨欲望、道德、婚姻及人性的婚外恋作品都会加深一种绝望:他们没有我们这里常见婚姻里的冲突——从门当户对和彩礼开始一直到婆媳矛盾和学区房,更别提房子收入工作职位等,统统没有。
有房有车有钱有孩子有漂亮老婆有自己公司有体面生活——标准的富裕中产阶级——然后就是出轨出事沉沦一发不可收拾。
什么意思?
意思就是婚姻是条死路。
当我们还在纠结非婚姻元素对婚姻的影响时,人已经告诉我们了,问题不在其他,问题就在于婚姻本身。
所以,我们其实在给自己制造一种幻觉——一种可望不可即,权当糊弄自己的幻觉——以为搞定了婚姻里的外部元素就可以过上琴瑟和谐的美满生活。
不过,糊弄一时是糊弄,糊弄一世就是哲学了。
就算这一次搭上出租车,那下一次,下下一次呢?总有叫不到车的那次。你是什么样的人终究会做什么样的事。后悔后悔,只有经历过后才有悔。
一个将出轨罪恶化的故事,不能跳出隐瞒、爆发、犯罪这样的枷锁吗,它为什么不可以是一件能够被理解,被缓冲,被饶恕的事情。人们只有表面的情绪,根本没有真正面对它。
演技都不错吧 但为什么总觉得女主缺根筋 最后是但愿一切从未发生么 这种思路 真不是我的菜 是谁推荐看的来着。。。
这么完美的丈夫还要出轨 。作的要死个钢笔样子
剧情一般,三颗星纯粹为颜。戴安·琳恩这里穿黑色长风衣金色头发清爽扎起,再搭配一条浅蓝牛仔裤的样子实在太charming,中央车站电话那个镜头回看N遍。感觉这种身材这种瘦削脸薄嘴唇,相较美国长相,更像是一个迷人优雅的法国女人。
我的人生中没有一件事是从「不可接受」到「能理解」,除了「婚外情」。经历过给我提供一部分基因的那个男的的事后,我可以说这电影很真实。比如会和第三者聊家人,比如约会时会真假难辨地抱怨,比如热心美国路人会offer帮抬东西,比如第三者也已婚,比如比起第三者更恨出轨者。就算排除真实,拍得也很好看,值得反复鉴赏,分镜是模范作业。唯一受不了的是主角的儿子,又丑,又吵闹,又不坐着小便,菜糊了只会叫妈,唱歌又难听,唱那么难听还要夸,九岁还尿床还需要妈妈安慰。如果我还是小孩子,也许会羡慕,但我只觉得有个儿子真恶心,家里有个不是经过自己挑选、无法控制、教又教不会、不喜欢也摆脱不掉的尿失禁生物真恶心,怎么可能会爱他啊,我要是女主光是因为讨厌儿子这一件事我就能出轨,给这种儿子当全职妈妈谁能忍下去?太违反天性了。
很明显 那个第三者根本就没有动情
一时之放纵,一生之折磨。
本能和责任冲突下,所有人都成为婚姻的牺牲品。没想到Oliver会演这部电影,总觉得不值,好感还停留在《屋顶上的骑兵》。
怎么办 我一看到这个题目 就各种快进的看完了整片 这是病么 据说加分点都在细节里 我只好诚实的给了两星
老公比情人帅多了好吧,而且还这么绅士,这女人眼光有问题。
大概是丈夫这个角色由李察基尔扮演,过于优秀的条件让很多人不解,为何妻子要出轨。出轨又不同于婚姻,千挑万选权衡利弊。只要意志力稍微薄弱一点,气氛暧昧一点,就很容易沦陷。说白了,人也不过是高级一点的动物,吃得是五谷杂粮,有的是七情六欲。更何况人总是渴望未知的领域,喜新厌旧是本性。这种痴男怨女现实中太多了,偷吃是会上瘾的。最关键一点,妻子没搞清楚自己的定位,偷吃的精髓在于“偷”,而不是占有。当把握不住的时候,多点和姐妹聊聊,剧中妻子一个知心的朋友都没有,也是不合情理。
老公是里查基尔还出轨!!!
如何给出轨做铺垫,暗示女主枯燥的生活和不安分的内心,火车上的一个舔唇的舌头,下车时曼哈顿街边的风给她造成了困扰,把内心的波澜外化,还有风吹起她的裙子,无处不在暗示,但这些都不是特写。看中产家庭如何杀尸埋人,撞破奸情又如何掩面自泣。
Diane Lane和Michelle Pfeiffer是一款滴,分不清她和Joan Allen,美男子的风衣简直千金不换
演员都爱,剧情不知道怎么了,男小三干吗要死
戴安林恩真是越老越风骚。。。李察吉尔也是。。。为那个法国男银抛弃他。。。一板砖拍死我吧。。。
本来还满心期待地看的,结果原来激情戏这么少,重点完全错了。男主颜我不喜欢,戴安演人妻好适合,身材一级棒。后半段快进看的,好没劲。结局不了了之像match point。
每次看美国式中产阶级电影都让我尴尬,因为他们没有脑袋,只懂拍一种愚蠢的挣扎,无法结尾。而此时我怀念起伍迪艾伦,应该是李察基尔晕在了老婆情人的家里撞破了头;不过我还是欣赏他们从动物的角度发现了兽欲与文明的关系;风中的人,玛丽莲梦露还是鲍勃迪伦;不让李察基尔脱简直犯罪。
明明是那麽一位成功人士,對妻子忠誠,對孩子疼惜,奈何妻子耐不住寂寞出軌,也從此改變了他的人生。面對妻子日漸的冷漠,怎麽可能當作無視發生?可他還是願意与妻子共度,至少為了孩子,只是為了一個貪戀新鮮男人給予性帶來快感的女人又是否值得?甚至最后走上犯罪,賠上自己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