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带离魂
Ghost Tropic,我与布鲁塞尔的距离(港),热带鬼影,Atograzu vaiduoklis
导演:巴斯·德沃斯
主演:萨迪亚·本塔伊布,娜拉·黛莉,玛艾可·纽维尔,安内莫尼·瓦尔克,斯特凡·戈塔,劳伦特·昆巴,左威尔·姆本加,萨拉·桑佩拉约,米克·德·格鲁特
类型:电影地区:比利时,荷兰语言:荷兰语,法语年份:2019
简介:经过漫长的工作,58岁的卡迪娅在末班地铁上睡着了,醒来时已抵达线路终点。她决定穿过沉睡的布鲁塞尔,徒步回家……凭借《下一站,地狱》入选柏林电影节的比利时导演巴斯·德沃斯的新作,由法国实力派女演员莎迪娅·本太耶布(《监护风云》)担纲主演。在这部“徒步的公路片”中,导演以惊人的绘画性,对照荒凉重复的城市环境与窄小静谧..详细 >
BJIFF滴。冬夜很冷,大姐很暖,柔软的坚定的温暖。夜游的视角更像鱼,有点喜欢。我也想去热带啊!!
非常细腻 情绪捕捉到位
好漫长的一夜,片中不断出现的鸟鸣我理解关联的是热带(雨林),而最后场景也回到了热带的海边。很符合漫步者这个主题 3.5
以為會一直走到清晨。
为什么喜欢午夜,当蛛网退潮,掩埋多余的喧扰,失语者开始诉说,用寂静的语言,季风穿越建筑物,REM呼吸秘密的额度,紫色和你的想象不同,你游荡,心愿坦诚地裸露在城市的半空,
3.5,或许是hellhole素材里单独拎出来的一条线,夜的静谧在质密16mm中擦出了视听的痕迹。文本层面的做作和空洞,大抵是这类知觉系导演需要克服的瓶颈。
+. 不再直接依托摄影机作为幽灵,人物承载着城市的精神,其目光已然流转于气候迥异的地域。
三星半,空镜甚至有取代人物和情节的倾向,画面极佳的审美意识,你还不能说是不是监控录像也能成精?究竟是人在感受空间,还是一直都是空间在凝视人,不仅令人琢磨ghost究竟是寄居在肉身还是空间之中。也或者,人的肉身不过是游荡在“空”间的鬼魂?就影像的质感来看仍是同类型的知识分子口味“观看”,感知的主体放在一个体力劳动者身上,并穿越大量的劳工阶级,城市究竟是谁的城市,夜晚究竟是谁的夜晚?最后莫名想到,巴斯·德沃斯在践行着佩德罗·科斯塔的拍片策略
我心中的《下班后》,夜行的浪漫,善意的观察者,生活中被忽视的角落,沉浸在善良中,时间从影像里流出来生命有多么无常,生活还不是如常就用人类的日常,放过人生的无常
流媒体时代,满网络的web1080和假4k,这片久违的胶片质感真让人舒服。
3.5 有人的情绪 城市的情绪 似乎少了点土地、风和气候的情绪。文本弱,热带是他者,也是形容这个城市和时代的状态,只有在夜里降温。
布鲁塞尔夜旅人
听到保安介绍鹦鹉感到很暖,看到流浪汉在街头冻死感到很冷。喝到便利店冲泡的薄荷茶感到很暖,看到女儿局促等待男孩感到很冷。余额已无法从提款机里提款,巴士已无法将我护送回家,我只拥有布鲁塞尔寒冷的夜色,流浪汉只拥有那条拴着的狗。想触摸陌生人的手,想凝望客厅到天明,想如幽魂般在热带游走。
人是冷漠而又温暖的。
#BJIFF2023#片名就是我看片时的状态:影厅太热,电影太闷,半睡不睡,热带离魂。
夜晚是复杂的漫游。/BJIFF23.
简直是梦想中的电影。《热带离魂》拥有着一股来自漫游与行走的沉寂力量,这种沉寂却内蕴着强烈升腾气息的能量依托于某种纯粹的“素描”状态。当夜幕降临,流光溢彩的建筑开始沉睡与静滞时,“游荡”则变成了一种对城市空间的轻柔抚摸。在这样一种暗夜下的都市漫游中,一切都开始变得漂浮而无意义,在路上与陌生人相遇闲聊、拐入流浪汉栖息的僻静小巷、窥视行人与情侣的状态,思维运动开始达到临界点。一切都在当刻发生但又瞬间消逝,隐匿在纯粹记忆当中。黑夜是世界的潜在状态,城市建筑的机械声响与静谧的自然音在无人称的灵化(etherealize)镜头中飘然掠过,那些夜色下轻柔的凝望、静默的游走、随意的攀谈与奇幻的探索都切实发生过,但却消失得无影无踪,好似幽灵一般消隐在无边暗夜中。
城市中的夜色,看出了王家卫的味道
开始有点莫名其妙 看不明白可能人生无聊 才是常态吧 节奏贼慢他们怎么都这么热心肠 晚上看众生 一个普通人 普通却又离奇的一晚 是不曾见过的世界 醒来还要继续日复一日的生活 开始有点怀疑北影节的质量
一位做家政工作的阿姨,在晚上回家的地铁上睡过了站,终点站已无末班地铁,最后的公交车也因故停了,身上没有钱,她选择了走回家,影片就是她走回家的途中遇到的几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