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代人的故事,两代人的乐子十七岁的贾代玉做出了一个冲动的决定,和对象私奔!
结果:未遂。
以车子半路抛锚,被分手而结束十七岁的程苗苗也做出了一个冲动的决定,去香港迎接回归!
结果:未遂。
以伙伴被蜜蜂蛰而告终
故事从妈妈贾代玉的私奔开篇, 引出了女儿程苗苗的17岁, 母女俩都在同样的年纪做出了同样冲动的选择, 先后展开了一场半路夭折的离家出走。
这其实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切入点,因为这部剧把两代人的群像故事都讲得特别鲜活有趣,父母也有孩子气的一面,孩子也有小大人的一面,“迎风的青春”本质上展现了两代人的青春。
已播的这几集开头都是以贾代玉年轻时的故事作为序章,正片开始后却更多呈现了苗苗的故事,有一种微妙的应和感——俩人有着同样的少年心性 ,但也有着不同时代的思想代沟 , 当初的少年人长成了大人 , 又迎来了新一代少年人的故事。
看下来只觉得母女俩年轻时的叛逆如出一辙,让人好笑又感慨,或许你的童年我的童年其实都一样, 有很多勇气和想法, 但不是所有想法都会有理想的结果。
很有意思的是 , 剧里在呈现不同年龄层的群像时, 采用了很有喜感的方式。
林七四人组主打一个脑回路奇特:先说冤家姐弟,程苗苗程芽芽日常给对方挖坑 , 逮到机会就告状,结果坑人也坑己,更多的时候还会误伤到李肆 hh,不免让李肆发出“怎么你们姐弟俩斗法,受伤的总是我”的控诉。
至于程苗苗和李肆, 更是将好心办坏事贯彻到底, 再离谱的计划也一个敢说一个敢做,苗苗心血来潮说要去香港 ,李肆想都不想就拍大腿支持 ,动用钞能力攒饭局拉芽芽入伙,在挺苗苗这块儿李肆绝对认真。
四人组假装大人,一起攒钱、一起学粤语、一起“品”咖啡, 哪怕是最正经的胡秋敏也总是被带偏了画风。
切回中年父母组, 也是很有自己的乐子。
妈妈团一起练舞一起吐槽杨松柏:“他对你哪儿好 , 连好好说话都不会”“有本事的男人,女人穿啥他都不管, 没本事的男人,太平洋他都想管”简直金句频出, 有时候真想让贾代玉开个班 ( 不是)
每一次妈妈团聚在一起我都格外能感受到女性之间的友谊传递出来的力量,碰上办事利落的牛玲玲和脾气火爆的贾代玉,胡悦的爆改也是迅速安排上了 , 就要一起穿短裙,就要一起出风头 !
在家里, 贾代玉发脾气, 程鹏飞浇熄火 ; 牛玲玲护犊子, 李大海揍犊子 , 夫妻拌嘴搞笑多多 , 完全演出了我印象中那个年代的父母不同的一面。
有趣的父母撞上有趣的孩子,两代人之间的相处也乐子不断,前有苗苗声东击西,一边指导老妈练舞,一边和芽芽打配合干坏事,年轻时机灵胆大的贾代玉也逃不过闺女的千层套路;后有李肆搬运李大海库存,靠爸爸的存货养自己的梦想 hhhh要么说孩子是来讨债的呢, 日常就是四人组鬼点子不断, 家长们接招花样百出, 只有我看得喜滋滋。
总之,看到现在真的让人觉得非常快乐,每代人有每代人的专属故事,其中的酸甜苦辣并不相同, 尽管我们不一定出生在同一个时代, 但我们总有着许多相似的情绪和念头 ,这也是这部剧很让我心动的一点——它真的有勾起我很多青春的回忆。
前面真的很好看,可临近尾声却像是被泼了盆冷水,五味杂陈,只能给出三星。
前期剧情极具吸引力,将90年代油田子弟的青春刻画得真实又鲜活。
程苗苗、李肆等角色就像从回忆里走出来,他们的嬉笑打闹、懵懂情愫,还有对外面世界的憧憬,都特别有代入感。
剧中对家庭、友情的描绘细腻入微,那些琐碎日常和温暖陪伴,让人不由自主沉浸其中,追得停不下来,满心期待后续发展。
然而,后期剧情走向实在让人难以接受。
把李肆写死这一设定太突兀,就像晴空霹雳,瞬间击碎观众的美好幻想,好好的青春励志剧一下添了浓重悲剧色彩。
程苗苗独自生活,让人满是心疼。
更离谱的是远山青偷了程苗苗的人生,这情节发展毫无逻辑,人设崩塌严重,不仅破坏角色间情感,也让整个故事陷入混乱,前面积累的好感大打折扣。
八九十年代时候的油田是确实有钱,油田职工各种待遇也是外面地方上很羡慕的,其实九十年代中后期差不多也就是顶峰了,之后逐步就开始走下坡路。
到了2010之后,国内几个大型油田社区都不可避免的衰落了,但是很多从小在油田长大的和接触过当年油田辉煌时期的,都在应该对那个时期的油田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剧里油田子弟们富足的经济条件和面对外面非油田体系时候的自豪感,都是有点根据的,当然,能比较轻松的拿出百元大钞的孩子,也得是油田里效益较好单位且父母职位不错的家庭出来的,并不是油田所有单位所有工种的家庭都能达到这样的经济条件。
剧里的三对父母的人设都挺符合那个年代家长们的真实状态,有家庭和睦会教育孩子的,也有着急上火恨铁不成钢的,有忙于赚钱缺乏点细致耐心的,也有对孩子百依百顺溺爱一些的,有再婚家庭里略显尴尬的相处模式的,也有只图自己舒服不负责任的。
在我小时候成长的父母单位大院里,几乎都能找到这样的邻居叔叔阿姨们的原型,这点毫不夸张。
再加上田宇刘琳李乃文曾黎黄曼贾冰刘冠霖等实力派毋庸置疑的演技,感觉这些角色无比的生动鲜活。
相比于大放异彩的父母们角色,几个少年主角的人设就稍微有点,怎么说呢,也不能说不好,只是有点偏现代了一些。
这几个高一高二的孩子的人设,其心智的成熟程度远超那时候的普通孩子,就连生气吵架打架的时候都有种超越年龄的成熟。
90年代中后期的北方绝大部分地区,在那些比较好的高中,同学之间的学习氛围会比较浓厚,很少有人淘气捣蛋,但对学习以外的事情几乎都会被弱化到无视的状态。
比如诈骗嫌疑犯的女儿袁山青的事情,如果放在我上过的那个全国示范高中班里,大家基本都是不会关心的状态,就算某一位或几位同学的家人是诈骗直接受害人,但除他们之外的其他同学大概率会事不关己漠然处之,不会像剧里那些其他同学一样跟着起哄或者激动,当然,剧里班级上都是油田子弟,可能同学之间会有更深的参与感吧。
同时期不太好的高中也有所接触,那些学校的学生们心态会更成人化一些更活络一些,对成绩也没那么在意,家庭条件好的,不在乎成绩,家庭条件不好的,更不在乎成绩了。
所以他们反而有机会去接触更多非学习的事情,同学之间的情感也会更复杂和外露一些。
如果把袁山青的事情放在那样的环境中,可能比剧里油田中学会更激烈一些。
剧里几个高中孩子的人设情感状态,是介于以上两种完全不同类型的学校的,反而更接近当下后互联网时代的高中生的状态,也许是为了吸引年轻观众吧,但这样的安排也让真正在九十年代中后期上过高中的观众看起来,会感觉既熟悉又陌生,既现实又虚幻。
最后补充一点,其实在九十年代中后期的高中生,以现在的审美看起来都有点土土的,甚至说绝大多数看着有点没太长开的样子,即便是大城市的,也没有现在这些高中生看着光鲜亮丽,但剧里这几个少年角色,看着都有点过于成熟和亮眼了,可能跟饰演者的年龄有点关系,人到了一定的年龄,身上的气质就会跟青少年时候有本质的区别,发型衣着都掩盖不住的。
断断续续的看完了迎风的青春,这部剧有一股神奇的力量,它需要积蓄、需要沉淀。
因此,我更愿意把这部剧分为前后两个内容去看待。
前半部超级平常,特别适合一个人在家的时候当一个背景音来播放,听着苗苗、李肆的青春,是那些看似平常到可以忽略的程度,就像生活中我们根本不会在意的日常琐事,它们没有节日的加持,没有特殊的含义,悄悄,悄悄地完美隐藏在我们的生活之中,根本无法发现,也很难形成清晰地记忆刻在脑海之中。
然后有一天,这些细碎的、模糊的内容在一瞬间积成了巨大的能量,爆发,爆发,然后轰然倒塌,让你泪流满面,让你无比思念,让你拼命地想去抓,却根本抓不住。
而这就是后半部剧带给我的感受。
在最后几集中,李肆的癌症,袁勇的死亡、杨松柏的意外,如洪水般接踵而来,让人无法喘息,仿佛这不幸没有了终点,但这就是人生最写实的部分,幸福,痛苦,你要接受这种突变,但你千万不能讲人生停在这里,命运要你做的便是在体验过幸福和痛苦之后重新站起来再去寻找或者再去创造幸福。
你要带着这份痛苦,才能更加珍惜手中的幸福。
你才能知道在幸福来临的时候,要紧紧抓住,不再轻易放手。
毕竟,迎风的青春才更加美好。
认真看过的人都发表了一样的想法,我深表认同。
①袁山青真的像一颗老鼠屎,膈应所有观众。
她最开始恨袁勇,是因为周围的人找不到袁勇把所有的恶意发泄在袁山青身上,袁山青活得艰难所以怨恨这一切的罪魁祸首袁勇,她觉得找到袁勇这一切就有了结果,她不用承担那么多的恶意。
后来呢?
程芽芽帮助了她,苗苗肆哥小娃程家,很多人帮助她,她走出了当时的困境后发现,身边所有人都有爱人,有爸妈,有家人的爱护,而自己什么都没有,她开始渴望家人,她说出“那毕竟是我爸”的时候,她就已经忘记了曾经的苦,背叛了曾经身陷囹圄的自己和那些帮助过她的人。
人可以自私,但是不能又当又立。
袁山青应该是近年来,内娱塑造的最糟糕的角色了。
②多搞笑啊,我对各种角色的包容心都是很强的。
袁山青的人设就是崩的。
一开始说多恨他爸,后来就包庇他爸,就是又当又立。
要不是影响了她们姐妹俩的利益,她才不会杀他爸爸。
③ 在看到袁山青拉住芽芽的时候她可以说因为袁勇是亡命之徒,因为他身上有刀,担心芽芽会受伤,这可以理解,偏偏她还要说一句毕竟他是我爸,那她开头在警察局说的他比谁都更想袁勇能被抓住算什么?
那些被诈骗依然帮助她的人又算什么?
④ 我特别特别不能理解过年的时候为什么花那么大篇幅写袁山青和程芽芽在一起去玩的画面,甚至后面还有他们和罗政一起笑嘻嘻合影,真不觉得讽刺吗?
罗政过的第一个没有奶奶的年却还和罪魁祸首的女儿过年在一起玩,编剧你看合理吗,我最想看的铁三角苗苗他们过年去干嘛都没有什么画面。
⑤ 值得去想的一点是袁🔪他爸不是为了被骗的受害人,而是因为她妹妹要被他爸卖掉,侧面还是反映袁为了自我利益而已,可能编剧觉得这种冲突能看出袁对妹妹有多爱,只有观众觉得呕 。
大结局青紫人生赢家,亲姐姐变嫂子,好一个隐瞒,这个隐瞒有什么必要啊?
你他妈的编剧!
写的什么破狗屎剧情!
还和弟弟沉淀两年写出来的,你赶紧退出编剧这个行业吧,你是童年过得多悲惨啊?
写的啥烂狗屎剧本啊?
我为你特地下载的豆瓣,不打个低分我意难平!
1/【到底谁是主角】为毛程芽芽和袁山青的戏份这么多?
打着群像剧的头衔挂羊头卖狗肉!
程苗苗➕李肆➕胡子他们仨的剧情都没你这个煞笔写的cp戏份多!
2/【程芽芽的人设】我真想骂人,一开始机灵又有点小腹黑的芽芽去哪里了?
怎么自从袁山青一出来,就围着她转了,就满脑子想着替她解围了?
还说不喜欢人家,装鸡毛啊?
有帮同学帮到愿意顶罪,还把人家妹妹收养的吗?
嘴上说着不早恋,干的叫啥事啊?
真踏马虚伪!
自己家人都不在乎了就要帮这个女的!
恶心死了,搞什么救赎文了?
还报恩,去你大爷的,还跟罗政打架,还她是她,她爸是她爸,去尼玛的!
有本事最后别结婚啊!
立鸡毛人设啊!
恶心人!
踏马的,救赎20集!
袁山青是你妈啊?
你这么偏向她?
3/【袁山青人设】一开始把她塑造得楚楚可怜,受尽袁勇打骂的可怜女高,大发善心带着拖油瓶妹妹。
居然还挨家挨户道歉保证希望袁勇早日被抓?
踏马的后来又跪着求程芽芽说“那是我爸啊”,编剧你自己看看合理吗?
在这装白莲花博同情啊?
大伙的钱被你爹卷走了,后面又捐款给拖油瓶妹妹治耳朵,你就是这个回报你的恩人的啊?
白眼狼,忘了自己的妈咋死的了吧?
埋哪儿都不知道,还帮着没良心的爹?
你妈的棺材板都盖不住了!
最后居然和程芽芽结婚了,老天爷啊,程家真是疯了,自己有闺女还收养一个拖油瓶!
你,袁山青!
你对得起罗政吗?
人家奶奶都因为你那个丧良心的爹死了!
你凭啥最后过得最美满啊?
死编剧,你的原型就是袁山青吧?
这么偏向她?
4/【程家人设】老好人做惯了吧?
程鹏飞你脑子被驴踢了吧?
还鼓励自己儿子去帮助诈骗犯女儿?
还美名其曰做个善良的知恩图报的人,可显着你了!
家里太有钱了吧?
帮了大的又帮小的,你自己有闺女,你收养别人闺女干嘛?
又是带着去北京看病,又是收养的?
我的老天爷啊?
你们一家欠她的啊?
不知道的以为这俩女孩是你的私生女呢!
自己的闺女在外面漂泊到37岁,你不在乎,还跟这俩鸠占鹊巢的成为了一家人,其乐融融地吃团圆饭?
人够了吗你就吃?
5/【李肆之死】我受够了,编剧你是不是报复社会?
李肆这么一个善良,可爱,活泼,正义的大男孩,作为男主戏份没男二多就算了,你大爷的,你把人家写死?
你是跟李肆有仇吗?
还是跟程苗苗有仇?
好人不长命,祸害姐妹幸福美满?
你三观有问题!
真该查查这个程小猫的背景!
你是反动派吧?
就来宣扬这样的价值观?
没人家【遇见王沥川】编剧的写作水平,你东施效颦写鸡毛男主死了啊?
不知道以为李肆掘了你家祖坟呢!
强行be!
6/【一些零碎吐槽】为毛给杨松柏写残废?
他是前期不咋地,后面不是改了吗?
至于安排这样一个结局吗?
胡悦好不容易忙碌半辈子鼓起勇气离婚了,你踏马又把人家拽回去了?
牛玲玲李大海多好的一对夫妻啊,草泥马的让人家中年丧子!
程苗苗不是女主吗?
戏份被夺了不说,竹马给人家写死,家庭父母也被那对晦气姐妹占了,自己在外一直漂泊!
我试问?
剧里面除了那对恶心的要死的cp拥有了美满的结局,里面还有哪个好人有好报了?
你大爷的,你是间谍吧?
【总结】白瞎了一堆资深老戏骨做配角,你踏马打着群像剧的名头恶心观众,搞烂俗的救赎文!
人设一个个塌的稀巴烂!
你赶紧收拾收拾退出编剧的行业吧!
观众的命也是命!
一想到花费时间金钱看你这种层次的人写出来的电视剧,真想揍死你!!!
你他妈的,发微博给观众道歉!
还有脸当编剧!
不把你揍一顿都难以平息,我看前八集的高兴到后面的落差!
啥人啥三观都能当编剧,笑死了!
半夜睡不着,评价一下。
首先对于我个人来讲,第一集的开头是我判断一部剧好不好看的重要因素。
所以编剧可谓是掌握了爆款流量密码,开局一些似是而非的“慢点,轻点,别用力,我来找”这样的台词设置和场景设置实在令人恶心。
我根本找不到这样设置剧情的笑点是在哪?
是让观众觉得可能有人在偷情诶但其实是有人在偷车,请问下这好笑吗?
国产编剧什么时候能放弃这些烂俗的黄梗?
当然你也可以说我心脏眼脏。
此外,想还原过去的日子能不能尽量和过去贴合一点?
给我感觉就是一个没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想象出来的1997,好像那个年代唯一的缺点就是没有手机。
整部剧都充斥着一种为赋新词强说愁的不和谐感,女主经常说啊我的1997啥也没有,我们条件不好不像你们能享受,首先就限定生活区域在油田,给出交通不便利购物不方便的前提。
但是主要的三个家庭目测没有一家房子小于九十平,衣食住行四大基本生存条件以及一些基础设施的设置几乎能超过那个年代70%以上的人。
这是第一点,第二点,仍旧是台词,你想把人带回过去那个年代,让人有共鸣,就不能只靠大事件,靠那个年代的音乐,要靠表演和台词。
女主随口一说“你可真奇葩”,奇葩最早出自于司马相如的美人赋,但这个词用于形容人不太正常有正式记载的应该是自09-13年开始,所以我绝不相信一个97年的学习不好的女孩儿可以随口说出这个词并且明显包含调侃意味。
再说回表演,父母辈发力稳定,刘琳老师的舒适区,也是为了刘琳老师看的,只是曾黎老师可能不经常演这种角色,融入的不是很好。
以鼓励为主,期待后期的表现。
子女辈堪称各有各的烂,演的最好的竟然是弟弟和闺蜜。
女主和另一位男生的问题就是表演痕迹过重,能看得出来很想演好,但是发力过猛就是油腻。
让人感觉就是一群人在玩年代剧本杀。
孙千把萌探探探案的人设直接拿过来用可能都比现在舒服。
此处愈加发现张颂文老师那句“演得越好你就演得越差”(大概类似不能回忆出原话)的含金量。
以上,这只是一部披着97年代外衣的青春剧。
即便设定在油田想贴正剧的边,目前来看也只是一部21世纪群相青春剧。
能看得出来很想模仿请回答1988,也很期待国产剧能有自己的“1988”,正剧赛道很多作品都很不错,但大多都是着眼于那个时代真正在发力的人,对于青春期少男少女着墨不多。
新赛道的开辟是值得肯定的,但目前来看也足够令人失望。
最后,以上只是个人意见,会持续追更,如果后续让我有新感受我会修改,最后的最后,刘琳老师少接点烂本。
看了一集就惊呆了,油田职工97年住的房子真大啊,那个时候貌似还是分配房子吧,油田领导也就70大的房子。
感觉不像是油田子弟,更像是京圈部队大院。
然后画面里还出现了水上的钻井平台,我国貌似从08年才建成半潜式钻井平台,97年那个时候还是靠陆地上的磕头虫提油的吧。
王老师家身为油田家庭竟然可以生二胎,在那个时代难道不应该革职吗?
被一水阳光活力的少年主角团和一众老戏骨吸引过来看剧,老天奶,谁能想到我的cp雷达就没停过!
好像走进了百家饭放饭现场,什么都能嗑一口,忍不住来盘点一下剧里那些追着喂糖的cp李肆x程苗苗:欢喜冤家幼驯染,一个眼神就懂彼此的意思翟子路和孙千的颜我直接垂直入坑,怎么能这么搭啊啊啊啊啊,关键这俩拿的还是我最喜欢的青梅竹马本!
李肆去游戏厅被苗苗不小心“出卖”,面对竹马的质问三连,苗苗立马开启一哄二帮写检查三共享试卷答案的道歉套餐,试问谁能不心动?
平常的日子里李肆跟苗苗就是欢喜冤家,日常斗嘴没停的,但彼此有事儿这俩人也是真帮啊,苗苗说去香港,李肆绞尽脑汁“变废为宝”,差点把家搬空给苗苗凑经费,李肆受伤苗苗也是在他旁边护送,看得我嘴角忍不住的疯狂上扬,这种“没事儿我就是你最亲密的闯祸搭子,有事儿我就是你最坚实的后盾”的关系,我直接就是一个大嗑特嗑谁懂!
强小娃x程苗苗:冷酷转校生配火热小太阳,铁汉柔情我先押了一次搭乘三轮顺风车的神奇初遇,一场e人和i人的冷热较量,天降不合群插班生x究极热心肠快乐小狗的校园日常太好玩了为了班长竞选拉票,苗苗使劲浑身解数,买早饭、帮值日甚至小娃上厕所她也要跟着,e的主动吓得i人立马逃跑,强小娃主打一个不说话不合作,沉默地拒绝程苗苗抛来的一切橄榄枝,但苗苗也不是吃素的,帮助转校生的一颗热心肠库库燃烧,我先押一个强小娃迟早被感化,期待油盐不进的寡言小娃被苗苗拿下!
程芽芽x程苗苗:嘴硬心软一对姐弟,终身陪伴的亲情比什么都好嗑这一对非常彻底地让我意识到,亲情有的时候比爱情还好嗑!
开场即搞笑,姐弟俩一个告状,一个在套路中见招拆招,每天在家里上演互坑三十六计,闹腾的姐+毒舌的弟乐子简直不要太多但是日常的折腾都是表象,一到正事上,姐弟俩的默契直接大爆发。
苗苗心血来潮提出离家出走去香港的大计,芽芽嘴上说着不参与,但还是在姐姐失落的时候选择安慰+给予帮助,高效产出19页的出行计划,主打就是姐姐发疯我也陪一个!
为了旅行,俩人合作在老妈眼皮子底下联手偷户口本那段给我看上头了,姐弟俩的默契看就完了,一看一个喜滋滋
贾代玉x程鹏飞:日久见人心的父母爱情,甜咸交织太好品没想到有一天也是看到王启年和大娘子组cp了,还是绝对不能错过的父母爱情!
他俩的生活就像喝一碗酸辣汤,主打一个酸辣有味,回味无穷。
一个是直肠子快人快语的虎妈,一个是和稀泥的高级选手,嬉笑吵闹之下全是爱的表达,就算一时气急吵到说离婚,也压根儿谁也没当回事儿,只有小棉袄苗苗当真了,替爸爸说话的时候程鹏飞还满心向着老婆,忙不迭否认然后弱弱看向老婆,生怕老婆生气,这求生欲也太真实了,这对儿锁亖我可以
还有很多其他值得发散一下的cp,比如李大海和牛玲玲的暴躁乐子父母组,程芽芽和袁山青的救赎组合.....这部剧就是各种设定都齐全了,想嗑什么都能找到口饭吃,看得我贼拉快乐,555邀请大家一起来嗑cp
怎么能释怀呢,李肆永远停在17岁,苗苗永远走不出17岁,故事是假的,但一晚上哭湿的半包纸抽是真的,我释怀不了,我会记得李肆很久围着苗苗肆哥的青春故事后期变成了袁山青和人渣父亲袁勇与爱人程芽芽的破碎女生涅槃重生史。
苦难能引起共情,但似乎过于表达苦难好像会把共情变成可恨,反而适得其反,没有逻辑了聪明的芽芽本来可以在未来向着他喜欢的考古研究努力,但好像被一个小时后救过自己的小姑娘绊住脚步,从此“变性”,成为一个恋爱脑。
从一个成绩优异,爱好考古的优秀少年因为什么长大后成为了一个没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满心满眼只有袁山青的普通人呢?
没有答案,靠观众品条件艰苦的小娃,未来是怎么找到他人生的目标呢?
爷爷和大哥过上好日子了吗?
妻子是在什么时候认识并相知相恋的呢?
如何有的女儿当了老师呢?
没有答案,靠观众品目标清晰志向坚定,且成绩同样优异的胡子不是想在毕业后投奔哥哥吗?
她有考上深圳的大学找哥哥吗?
上课什么学校学了什么专业后来当了一名拍卖师呢?
学习粤语的过程是不是也会遇到问题,哥哥有帮助她吗?
哥哥后来考上研了吗?
兄妹俩又是什么时候各自追梦的呢?
没有答案,靠观众品当初袁山青再三强调感谢油田的大家为小紫的捐款,不会忘了大家的恩情,一定会回报大家,也没有叙述有没有回报?
如何回报?
不知道,没有答案,作为观众我品不出来了好像在袁山青这个角色登场之前,整部剧的氛围和基调一直都是欢快活泼的,好像所有人遭遇的一切苦难和不幸都是她出场后带给大家的。
到现在我都对角色本身和演员本人没偏见,甚至某些程度上我能理解山青和小紫后来幸福生活,安慰自己她摆脱了可怕的家庭终于过上了好日子…但看到后面爸妈对小紫的偏爱,小紫对芽芽叫哥哥亲姐姐却叫嫂子,一家人除了苗苗全坐在一起吃团圆饭的时候我真的有些感到委屈…我曾经认为这是近五年看到的个人觉得最棒的一部讲述青春的年代剧,但我还是感觉有些被欺骗,被背叛最好的李肆,他明明是个生动有趣的角色,人设塑造的非常鲜明,可好像编剧没有找到他身上一个特别明显的闪光点,最后一个肠癌草草结束…好像大家都过上了好日子,开始了新生活,只有李肆永远停在17岁,苗苗永远走不出17岁,除了小舅小舅妈守着小蜀都,似乎没人再想起当年还有那么鲜活的少年了,只有苗苗和每一年的生日蛋糕还纪念他希望李肆在天上,自由如风如果有超能力,希望回到9月9号,我不要打开《迎风的青春》
一开始挺好玩的啊!很像那个年代的我们!但是袁山青那段又臭又长又极度狗血,极其不耐看!艰难的度过那段情节,后面打打闹闹的日常,就又好看了一些了……但是编剧把李肆写死,是真的绝了,艹!!!!越想越气,再减一星!
本来是冲着刘琳、田雨、孙千去看的,结果为了捧 程芽芽和那个什么远山青,卧擦,结果编剧居然如此罔顾人性的瞎jb编,擦,弃剧
70.80后既得利益者对过去时代红利的缅怀和献礼
我也是在这种地方长大的,很喜欢这种地方不大,几个家庭互相认识、其乐融融的感觉。
无聊
你一个青春剧给我演带娃我忍了,给我演中老年狗血三角恋我也忍了,请问男主做错了什么要把男主写死,编剧是从多年前的韩国穿越过来的吗?还写癌症治不好这种老掉牙的桥段。本来冲着翟子路的演技不想打一星的,但是编剧不配!!!!!
如果结局没有拉一坨大的完全就是五星。好家伙搞诈骗埋伏笔和刀子是吧?强行升华是吧?贴近现实是吧?把全剧唯二小太阳变成小苦瓜是吧?这部剧在过新年那一集就完结了,over。
整体观感还不错,仿佛看到了自己的青春期学生时代,致力于挑战父母的底线太真实了,当然最后总会被狠狠制裁
中国版的1988,什么时候会出现
这剧情这也太癫了。现在国产青春剧已经不满足于恋爱流产了,已经开始走向杀人包庇这种问题了。袁山青杀人这事儿也没圆好啊,袁勇都要杀死她了怎么不是正当防卫了。
该有7分的,被结局害了。
矫情撕逼的台词,小肚鸡肠。
这剧孩子太老,亲子相处模式真的很典。
老戏骨们赛高!贾冰老师嘿嘿。李肆最后居然si了?????哭得头都懵了
李肆很美好,大人们也都很可爱。苗苗在青梅竹马里走不出来
看了7集,后面不想看了……
追剧中,目前还没代入进去,我的高中可不这样;第五集就弃了,全班都是坏同学,就你弟是好人行了吧
年代感太差。
编剧在干嘛?你很闲吗?非得给人家李肆写4了。你怎么不把袁山青给写4呢?
看完了,很不错的剧,结尾有点遗憾但也可以接受,谁规定了青春剧就要he。袁山青也没有评论讲的那么不堪,她做法也都是可以理解的,感觉恶语相向的应该都是演员的黑粉,对人不对角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