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草

艾草,Artemisia

主演:潘丽丽,莫子仪,周姮吟,唐振刚,陈希圣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台湾语言:闽南语,汉语普通话年份:2008

《艾草》剧照

艾草 剧照 NO.1艾草 剧照 NO.2艾草 剧照 NO.3艾草 剧照 NO.4艾草 剧照 NO.5艾草 剧照 NO.6艾草 剧照 NO.13艾草 剧照 NO.14艾草 剧照 NO.15艾草 剧照 NO.16艾草 剧照 NO.17艾草 剧照 NO.18艾草 剧照 NO.19艾草 剧照 NO.20

《艾草》剧情介绍

艾草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58岁的母亲吴艾草(潘丽丽 饰)跟其他台湾师奶别无两样:膝下一双儿女,生活清闲平静。早年间曾与异乡老师私奔,可算是思想开放的女性。然而她在不经意间发现了小儿子宋海(莫子仪饰)举止异常,种种迹象都证明儿子是名同志。面对儿子的离经叛道,艾草并没有道破,但也使她无所适从,困惑不已。此 时,留学而归的大女儿宋伶(周姮吟饰)居然带回了跟黑人所生的私生女。这时的艾草再也按耐不住,长年建立起来的伦理观瞬间崩塌。作为一名母亲,她不能接受这种违背社会道德的行为。面对社会舆论的压力,艾草的内心陷入苦苦的挣扎中。最终,她会接受子女的选择么?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燃情密码别告诉任何人小玉的中二魂-我想拍电影傀儡姬原乡厨神小当家第一季烈火雄心廉政行动2009孵梦赤脚黎明不良帅之大蛇灾变异九头蛇青蛙鼹鼠之歌热血青年千秋令又见阿郎澳门人家玛丽莲下辈子我再好好过第一季艋舺邂逅在釜山史酷比:加勒比海盗关于我妈的一切无限商社2016:危机的公司职员初次爱你活着乐着执行者茶恋岭南药侠

《艾草》长篇影评

 1 ) 碎碎念。

想到哪里写哪里。

虽然乱七八糟的但不打算改了()开始看艾草。

怎么说呢,其实有点意外的惊喜。

目前注意到的地方有,外婆对母亲的态度,能看出外婆的控制欲,我给你的东西你即使恭恭敬敬的拒绝也是在下我的面子。

母亲应该是一个柔软又比较倔强的人。

会自己学习进步,和儿子的交谈中自然地接触更多英文并掌握,肯更新自己。

在因为吃饭和婆婆有了分歧的时候会温柔拒绝,即使被训斥也不去反驳,但也不会更改自己的决定。

在儿子卧室发现儿子聊天,几次试图打断,但也没有强行控制。

有种静静的温柔。

“把房子打通,这样大家就都离不开你了”“房子,关得了孩子吗”突然想到开局宣传多元化教育的儿子,虽然身为一名同性恋,但依然被传统观念束缚。

怎么说呢,看这部电影的时候会感觉,时代在交锋。

外婆,母亲,子女,三代人,三个时代,三种观念,也是三种对新鲜事物不同的接纳程度。

母亲和外婆其实也都很可爱,嘴硬心软。

不过其实嘴硬也会给别人带来很大伤害。

大家都很善良撒花~

 2 ) 艾草是母亲的名字

艾草是母亲的名字——这是围绕一个母亲去叙事的故事:是以一个早年也曾经是叛逆少女的中年母亲的视角去看待未婚产女的女儿和同性恋儿子而展开的、讨论当代家庭关系以及矛盾的社会背景的故事。

首先先说剪辑,本来因为拙劣的剪辑我是想给三星的,但是瑕不掩瑜,整体来说还是不错的。

所以私心多给一颗心。

剪辑放在现在来说确实十分一般,生硬的转场和基本没什么特色的调色看起来显得粗糙和低成本。

然后是摄影,摄影整体来说还是挺稳的,不过也就是这一个优点而已。

由于看的是资源,所以画质挺渣的,让我看不到任何摄影技术和摄影美感,当然,我也是个三流的编导生,最没资格说摄影了。

说完前期和后期。

接着就要说剧本、演员演技、整体完成度了。

《艾草》的剧本给我的感觉就是很接地气。

感觉台湾导演拍文艺片都很有感觉,很有家庭气息。

故事整体给我的感觉就是平淡到极致 就连争吵都是轻声细语,台湾人说话真的很温柔!

故事以母亲(艾草)为主线,以儿子、女儿、阿嬷为副线。

艾草和艾草的母亲、艾草和儿子、艾草和女儿。

艾草其实是个思想开明的女人,从她和自己母亲的几段对话都可以得知。

不然她当年也不会和男人私奔;而她之所以会介意女儿没结婚生孩子则是因为她被世俗的眼光所牵绊,所以虽然她虽然生气最后还是接纳并疼爱着有黑人血统的孙女。

同样,儿子的性取向也曾经困扰她,但是她并没有任何怨言,只是默默接受。

不得不佩服这位母亲的开明,试问多少母亲能做到完全体谅自己的孩子;试问多少母亲能够做到该放手就放手,让孩子自由的高飞而不是让孩子变成自己要控制的机器,遵循自己规划的路线去走;试问多少母亲能够做到不在乎世俗的眼光而接纳自己孩子的不同——记住,和别人不同不是什么丢脸的事,每个人都是不同基因组成的,这就是物种的多样性,正因如此生命才丰富多彩。

演员演技部分:影片里每个人物塑造得都很立体、包括友情出演的演员——儿子的隐忍孝顺温柔体贴、女儿的倔强和坚强、阿嬷的刻薄封建爱面子典型的“刀子嘴刀子心”、艾草的大度 低调 善解人意以及地铁客串路人甲的阿姨刻画出的也栩栩如生,这个路人甲看似微不足道,其实导演想刻画主题——【关于这个社会的偏见对家庭的影响】其实这个电影已经有些年代感了,可是电影里体现的主题却一直没有过时。

生而为人,即使是普通人,存在于在这个社会里,永远无法避免来自社会的偏见自己家庭的压力。

更何况是特殊群体,比如性少数 比如未婚妈妈……他们面对的偏见和歧视,只会更多。

 3 ) 这个世界需要更多的宽容

今天看了部台湾电影《艾草》。

艾草是主人公的名字,一位饱受家人责难的单身母亲,丈夫过早离世,辛辛苦苦养大一双儿女。

女儿在法国留学,儿子在一家大公司做白领,一切看上去都是那么的平静、和谐,让人羡慕。

就像母亲打的太极,表明波澜不惊,却已暗流涌动。。。。。。。

问题很快出现了,女儿回国,一家团聚,本来是件多么让人开心的事情,儿子去接女儿,艾草精心准备水饺。

但是,让她万万没想到的是女儿未婚而育,领着已经三四岁的孩子(中非混血)回来了。

一切都始料未及和无处宣泄。

“你让我一会怎么出门”,母亲对女儿说的话,可以看出母亲内心的挣扎和痛苦难以言状。

当自己的母亲过生日,全家人去祝寿时,先看到艾草早早先回到母亲家,在厨房忙活着,听到自己的母亲在念叨这着:“什么样的人养什么样的女儿。。。。

不知羞耻。。。。。

”艾草想到自己当初不顾叫家人的反对,邻里的指手画脚嫁给外乡人时,内心积压的埋愤和委屈瞬间爆发,她冲母亲吵到:这么多年了还是这么念叨,这么刻薄。。。。。

心境难以平抚的 艾草走出母亲家门,到熟悉的湖边练气了太极,也许正是这一刻她体会到了女儿所面对的压力和委屈,也开始理解女儿了。

回来的路上,她看到女儿抱着外孙女、儿子、一凡站在母亲的门口,不知如何踏进家门,而周围堵满了围观的相邻。

艾草毅然抱着女儿怀着的外孙女走到母亲面前,对外孙说:“叫阿祖”,母亲一阵沉默,空气中一片寂静;当艾草再次让外孙叫阿祖时,母亲终于有所退让地喊道:“饿死了”。

沉默中的亲戚终于感觉招呼吃饭。

艾草对孩子的认可,是让人感到阵阵温暖,她可以大方的介绍女儿小学的老师,而且可以不去避讳的说:女儿还没结婚。

带孩子去玩时,告诉外孙女是世界上最漂亮的小孩,甚至教孩子练太极。

最后自己的母亲也竟然打电话来说:听说有一种护肤品可以帮小孩的皮肤变白些。。。。。。。。

所有的这些都可以通过影片的点点滴滴找到和解,找到慰藉。

然而影片总另一种情感却留下了太多的空白和思考,那就是儿子和一凡的情感归宿。

儿子可以说是一个典型的乖乖仔,有稳定的收入满意的工作,性格温和,人又长的帅气、健康。

然而他却是一个同性恋,有自己深爱的恋人一凡。

艾草第一次看到一凡是在电脑上看到他跟儿子亲密的照片,儿子迅速点过,却没有逃过她的眼睛,问儿子那个人是谁?

儿子草草答到是公司信聘的摄影师。

第二次见到一凡是他的突然来访。

从未艾草的一凡要见见这位“岳母”。

相比下,一凡是勇敢的,他已经出柜,被父亲发现,又一次次跟父亲沟通,慢慢得到了理解;因此,他似乎也期待一天“岳母”可以理解自己的BF,并且终有一天可以同意他们在一起甚至祝福他们。

他以送照片的名义贸然闯进这个家庭,让小海措手不及。

反而是艾草把一凡让进家里,盛情邀请他一起吃晚饭。

当艾草问一凡吃过晚饭了没有,一凡说:自己不饿。

当小海告诉母亲艾草一凡要忙着去送稿时,一凡告诉“岳母”稿子已经送完了。

这样艾草就更热情的邀请他坐下来吃晚饭。

然而这一切却随着一凡手机的突然响起来,让艾草心里有一丝触觉而开始思考。

她甚至让儿子教她上网,她要了解这个世界究竟还有什么她不知道的事情。

一凡人长的帅气、温文尔雅,公司高薪聘请的摄影师,一切今后完美。

开着自己的车与小海一起去机场接归来的女儿,载着儿子、女儿、外孙女去母亲家拜寿。。。。。

一凡尽心的做着一切,想融入这个家庭。

对于在法国留学那么多年的女儿而言,对弟弟跟一凡的关系是第一眼就可以解读出来的,对他们有更多的理解和宽容。

一凡看到艾草接受自己的外孙女的过程,便对小海说:要不你试着跟你母亲讲讲我们,或许她可以理解。

儿子太懂事了,她不想让母亲再受煎熬。

然而这一切其实早已被艾草所洞察到了。

在与女儿的一段对话中,女儿想母亲认错,艾草叹息到:你们自己的生活要自己去打算,一个女孩子家没结婚就生小孩——还有你的弟弟那么乖、懂事,一切正常,却——女儿惊奇的问母亲:原来你已经知道了。

母亲回道:他的事,我怎么可能不知道。

我现在希望他以后额可以遇到一个好女孩可以改变他。

言语间的无奈让人心头一颤,然而艾草对这一事实无法接受时,她仍然保持了一份理性和试着去理解,这是多么的难能可贵的一份宽容的心态。

这部电影让我想到了台湾的另一部电影,李安的《喜宴》。

同是受儒家文化根深蒂固的父辈一代,在爱与传统的观念中,痛苦的反思和重新认识这个世界,但值得肯定的是艾草似乎比喜宴中的父母要开通一些,至少是她没有逼儿子结婚,传宗接代的压力也没有加在小海的身上。

不得不说这是一部比较唯美和理想化的电影,或者说台湾跟大陆的观念还是有很大的差异。

台湾人更开放一些,而大陆的又是什么状况呢?

 4 ) 接受并承认每个决定都是值得,尊重才开始存在

《艾草》是由姜秀琼执导,潘丽丽,莫子仪,唐振刚主演的是一部家庭伦理电影类电影,影片由真人真事改编,融入了“同性”、“未婚生育”等冲突元素,2009年于台湾上映,获得2009年旧金山影展最佳电视电影奖等多项国际奖项。

《艾草》讲述了一个名为艾草的单身母亲,她远离故土,只身来到台北发展的故事。

故事以“家”为核心,记录了一个平凡而深刻的家庭伦理故事。

艾草上有一位视钱如命的老母亲,膝下有一儿一女,一个留在台北从事教育相关工作,一个远赴法国求学,她梦想有着一个圆满的家庭,憧憬着儿孙满堂的美好场景,而上天却给她以最大的讽刺,儿子举止异常,被证实是一个同性恋,女儿则与黑人在法国未婚生育,漂洋过海带回来一个私生女。

作为一名母亲,长年建立起来的伦理观瞬间崩塌,面对社会舆论的压力,艾草的内心陷入苦苦的挣扎中。

纵观整部作品,影片的拍摄成本相对较低,没有酷炫的特技、没有高难度的镜头、也没有明星大腕的加盟,而是平淡记录了是一段真实生活的点滴,是一部充满人文关怀的电影。

某种程度上看,影片甚至存在一定拍摄角度和画面的缺失,就比如在八分钟左右,老母亲批评女佣的话音落下以后,没有适当给一个女佣的尴尬表情,还有就是宋海接到姐姐以后,他们在进入电梯的一刻,我认为在电梯门关闭的一刻可以适当给一个在场所有人的表情,突出不同人物角色的复杂心情。

此外,剧情设计还可以更为巧妙,比如艾草出现的次数可以更频繁,起到点题的作用;小女孩与宋伶一起吃早餐的时候,可以拍摄一个小女孩喂妈妈吃东西的照片;艾草带着小女孩去公园玩耍时,发现孩子不见的音乐旋律可以加重,艾草的情绪也可以更焦急;最后,艾草带着小女孩练太极的时候,天空中可以拍摄一个飞过的飞机,表示宋海和小凡已经远赴印度••••••当然,我们不能总拿大片与这样大众的文艺片相提并论,换句话说,《艾草》之所以获得肯定,很大程度原因是故事本身,导演提升了“家”作为整体的重要性,而不是单讲几段死去活来的爱情。

潘丽丽,莫子仪,唐振刚,李高阿女,周姮吟五位主演用其细腻的演技刻画了几段完全不同的人生,母亲先是透过“合影”、“换洗床单”、“花式内裤”、“喝剩的啤酒”、“儿子衣着的变化”以及“小凡对宋海家的熟悉”发现了儿子的同志情,之后又更直接的接到一份大洋彼岸的惊喜——“女儿的女儿”,真实风趣的电影对白、讲究的电影道具、充满寓意的剧情设计让作品立体且带有时代特色,就连两位男主人公的手机铃声的设计都极为用心,作品体现了当时的台湾有一定的理想主义,却又没有做到像国外一样的真正的开放。

“接受并承认每个决定都是值得,尊重才开始存在。

”《艾草》是我所见到的一部最文艺也最真实的同志电影,导演姜秀琼非常在意写实度,而不是靠特技、激情戏来博眼球,表达的所有的镜头都是自然而不造作的,整部电视电影看起来非常的贴近生活,演员也表演的很到位,作品获得了当时相当范围内电视电影观众的充分肯定。

 5 ) 什么是传统

看完艾草,觉得很为这个母亲感动。

其实每个母亲都是伟大的,但是表现方式不同罢了。

虽然我没同性倾向,没未婚生子,但是同样有让母亲头痛的问题。

她有时会很恨的说:”真希望没有生过你。

“我知道那是气话,就像电影里的艾草,说到:”你们是我生的,你们有什么事我会不知道,我能怎么做,塞回去再生一次吗?

”那是一种无奈,对不争气儿女的一种自我安慰。

艾草面对女儿未婚生子,平静地说道:“不是你们做任何事情,我都必须接受。

”我还不是母亲,可能不能理解,但是平心而论,你能接受母亲做任何事情嘛?

我们有时候总是认为家人就应该无条件接受我们所有都一切,其实这也是一种自私。

艾草对待儿子是GAY的态度,是最朴实的反应,自我欺骗。

希望出现一个女孩能改变儿子。

但是也不敢直接捅破这层窗户纸。

同样身为儿子的宋海,也绝不会和母亲说的,大家互相善意的欺骗着大家。

片子的结局很安静,TINA和阿嬷一起练太极,姐姐找到了工作,弟弟和心爱的人准备一起去印度旅行......就是这种安静才让人辛酸,一家人在一起生活不容易。

最后只想再说,请别把这本片子当成GAY看,而是家庭片来看,看一个母亲的儿女的那种爱护。

 6 ) 真希望艾草能幸福

  当宋伶与艾草同坐在餐桌前对峙时,宋海与母亲站在一起,用胳膊轻轻环着她的脖颈。

当母亲终于说了句狠话,沉默占领了整个桌面时,三人的眼神又是多么值得玩味。

  姐姐求助得望着弟弟,但是弟弟却坚定地看着母亲,母亲目光的焦点早已不知飘到了哪里。

姐姐终于失望了,收回了目光。

因为宋伶已经明白,宋海做出了选择:为了母亲,他不会想姐姐那样唐突,他绝对不会出柜。

面对这样的弟弟,站在私自生女的立场上,姐姐又能说什么呢?

她对母亲的这份亏欠,毕竟是弟弟牺牲了自己才弥补的。

  可是艾草真是个聪明的母亲,蛛丝马迹之间就看穿了儿子的性向。

怪不得她那么生硬地拒绝了儿子BF的汽车邀请。

  可她终究拉起了Nina的小手,终究告诉全世界这是她的孙女,终究微笑着说女儿未婚先孕,终究放宋海去了印度。

  她到底是为了谁这么做的?

是为了儿女,还是为了自己?

真希望是后者。

如果这份爱只为儿女,只是容忍,只是耐受,为子女的任性吃尽世上冷嘲热讽的苦,那又何必出柜。

  真希望艾草能幸福,真正地幸福,为自己感到幸福。

因为她终于舍得放手,虽然带着叹息,带着遗憾,却也平静地承认了,那些诞生于自己的生命终究不是自己。

于是她更好地明白了自己是谁,明白什么才是幸福,明白自己是可以用阳关下的八段锦征服他人相机的灿烂生命。

  “出柜”这两个字,对很多同性恋真是一辈子的纠葛。

  有的时候,担心的真的不是父母,而是担心担忧本身。

我不是父母,我只能妄加猜测他们的想法。

我把最坏的结果运算出来,就像弗洛伊德笔下那些故意躲起来假装被父母遗弃的小孩子那样,享受自虐的快感和噩梦醒来的幸福感。

于是更加怯懦,更加犹豫,自己成为自己最大的敌人。

  可是,我实在是个同性恋,不是异性恋,不是双,绝对不能容忍欺骗女孩子。

不是我选择了此生,是此生选择了我。

  种种不可测,除了因缘是没人能控制到的。

出柜了,父母精神恍惚也好,不能接受也好,扫地出门也好...这终究不是我能控制的。

我能做的,只有一直爱他们,照顾他们,包容他们,在他们面前哭,在他们面前笑,告诉他们我能生活得很好,告诉他们没有必要为世界的压力烦忧。

  真希望父母能幸福。

 7 ) It's life

勢力的阿嬤大概在不久的將來也會受到人民幣的一塊錢硬幣吧,當鏡頭轉到最後我的想法開始有些奇怪。

還有,那個可以看見中正廟的陽臺,很近。

也許他們是故意找了這樣一個布景。

中正紀念堂,不,現在該叫民主紀念館,或許還會改回原來的名字,不就是這個世界上不同觀點的人們碰撞著的想法么。

他們說父母和子女之間沒有隔夜的仇恨,沒有拗得過子女的父母,只是這個架構這個前提,也許在這個迅速分崩離析的社會中不一定再有效。

碰撞衝撞是逃避不了的,即使艾草走去海邊打一套八段錦,她還是需要回到這個家面對那么多人。

她抱起nina走進屋子的時候需要的不僅僅是勇氣,也許還有那么一點點的絕望,好吧,就這樣了,豁出去了我自己造的孽我也一定得承擔下來。

她挺過來了,靠著兒女更靠著她自己。

看到這裡我也很絕望,這就是人生,無法調和的人生。

我們無法期盼這個世界里不會有衝突,更無法期盼我們自己的生活里能避免衝突。

其實有什麽人造了孽又有什麽人害了別人?

我由此而討厭別人站在道德的高地來批判我,沒有人有這個資格這樣做,若是要比道德,婚前性行為者同性戀们不會比貪官污吏不會比輿論操弄者更差,不是嘛?

艾草接受現實的時候是有那么一點點無奈和絕望的,這就是人生,一方面不得不接受現實,另外一方面,這接受的過程很傷人。

我突然想到,如果也有一個姐姐或者哥哥該多好。

宋伶出狀況的時候宋海可以陪著母親,宋海出狀況的時候宋伶可以端著紅酒坐在艾草的身邊任由她喝下那一口。

這時候突然就想哭,突然就濕潤了眼睛。

其實我也不知道該怎么去面對未來,我也不知道當我的父母知道了以後會如何,而我又如何去面對那種傷痛。

也許陳正凡是個好榜樣,也僅僅是也許。

台灣是片美麗的土地,因為這片土地承擔著這個民族的試驗,無論是民主自由還是社會道德,它都在承擔。

 8 ) 父母之爱子,必为之计深远

更多内容,关注公众号【穿旗袍的书】观影起源这部电影是很久很久以前看过的片子,当时看完发自内心的感慨,台湾在同性题材上的创作,相比大陆早已糜烂的耽改剧,甩他不知道几条街。

但也不是说大陆的不好,比如《春风沉醉的夜晚》就很出色,只是出于各种众所周知的原因无法上映罢了。

回过头来说,《艾草》这部电影内容上涉及了同性题材,(当然这也是我选择观看这部影片的主要原因),私以为这个片子最想要探讨的还是一个家庭两代人完全不同的生活理念,如何才能在彼此相爱的基础之上和平共处,相互接纳。

(其实,更多的是父母接纳自己的子女啦!

)在这样的主题立意之下,无论是同性恋还是未婚生女,都不过是导演亦或编剧用来制造冲突的一种手段,重点在于原生家庭要如何面对这件事情所带来的(或许用“揭露”应该更准确)两代人不可调和的思维与生活观念的矛盾。

这大概是每一个父母,或者即将成为父母,或者将来想要成为父母的人都需要学习的一课吧!

(可惜的是,我们引以为豪的高等教育并不把这样的教学内容放在心上呢!

剧情推演影片一开始是艾草在小区公园树下,在午后暖阳的笼罩之中练太极。

类似的画面在不到90分钟的片子中出现了四五次,我个人觉得这个画面借助一种具象化的事物更加形象具体地展现了女主艾草的一种太极化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

大概也是这种态度的原因,在影片的结尾艾草才能以一种儿女自有儿孙福的心态接受了自己一双儿女不同寻常的生活。

接着,镜头转向和艾草生活在一起的儿子,我们就叫他小余吧。

小余在校园内推广自己公司多元化的教育理念,身为专业摄影师的小余男朋友,自然是在一边帮着拍照了。

晚上回家,艾草告诉小余,自己要回乡下几天去看祖母。

能够和男朋友单独相处几天,小余自然开心,为了迎接男票的到来,小余还专门换了新的床单被罩。

艾草帮小余拿回换洗床单时,刚好小余在整理当天活动的照片,艾草凑过去和儿子一起看,翻看到最后,有几张小余和男朋友的合照,这也算是艾草和小余男票第一次打照面。

有一个插曲,艾草坐公交去乡下,碰到一对男同性恋,看到他们在车上公然靠在对方肩上时,她拎着包换了个看不见他们的位置。

(想到自己大龄未婚的儿子了呢?!

)艾草走后,小余和男朋友的二人世界,那家,怎么说吧,吃饱了!

晚上俩人准备运动的时候,小余妈打来电话,心里一不小心邪恶了一下。

(画外音:该!

让你俩撒狗粮!

艾草从乡下回来,到家接到在法国留学的女儿电话,说再过几天要回来了。

(前方高能预警,老艾家第二大麻烦即将登场!

)小余男票开车(唉,又一个有车的男人,怎么好事儿全是别人的)载着小余去接艾家女儿,就叫小邱吧。

在机场,小余就见识到了小邱强大的破坏力,因为,小邱带了个女儿回来,黑人混血儿,而且,还没结婚。

(据小邱后面交代,当时发现怀孕的时候,已经和男朋友分手了)

可想而知,在家殷切地盼着好不容易回来的女儿,见到这幅画面,艾草该是多么的震惊。

(其实,我也不知道该用什么字眼形容艾草当时的心情,毕竟我也没有这方面经历,更关键的是,我觉得没啥大不了的啊...<捂脸.jpg>)

接下来影片的核心就放在小城镇生活了一辈子的艾草要怎么接受,并且要怎么让在小城镇的乡下生活了一辈子的婆婆接受,自己一手带大的女儿未婚有女的事实。

谈几个我比较印象深刻的画面吧:小邱回家当天,艾草得知之后,放下锅里还炒着的菜不顾,只说了句“太过分了”就回了自己房间,但晚上还是和女儿坐下来好好聊了聊。

(艾草内心独白:毕竟是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直戳内心的两句话,一句是小邱的“可是我生孩子并没有错吧”,另一句是小邱妈的“你做什么事情都有你的道理,可是,我就一定要接受吗”。

前一天谈崩盘,艾草生气地说不想再看到小邱,第二天早上坐在沙发上的艾草(在沙发上做了一夜,未睡?!

)看到小邱女儿盯着自己,还是起身把前一天包的饺子热给外孙女吃。

(感觉天下父母都这样,刀子嘴豆腐心!

<眼睛湿润.gif>

去乡下给小余小邱祖母做生辰,艾草刚进门就被婆婆指责上梁不正不会管教,艾草当即顶了回去,生气,出门散心,(此处也有一个太极画面),等艾草回来之后,刚巧小余小邱也到了,但碍于祖母和一大群看热闹的人,囧的不敢进门,艾草抱起小邱女儿,一个一个的叫人,改口。

(应该是从这个时候,艾草开始接受女儿未婚生子的事实吧。

从乡下回来,小邱在阳台抽烟,进来之后刚好看到艾草坐在沙发上,借此聊了起来。

艾草问小邱为什么回来,她这种情况在法国不是更好吗?

小邱说她可以不在乎任何人的眼光,如果自己母亲没有接受,心里总会不踏实,还说艾草可以独自拉扯自己姐弟两个,自己一样可以把女儿带大。

当然,他们还聊到了小余,起因是小邱说母亲不要总把事情想的那么复杂,艾草接着话就说起小余,看着挺单纯的,但他的感情问题难道不复杂吗?

艾草之后的一句话,给我印象也挺深的,“你们都是我生的,你们有什么事我会不知道,我能怎么做,塞回去再生一次吗?

影片到此,也就接近尾声了,最后就是为一个家庭三个人未来的生活轨迹做出一些不算预言的预言吧。

艾草带着小邱女儿在公园玩滑梯,小邱女儿顽皮,躲起来让阿妈找,艾草发现孙女不见了,焦急地到处找,如果说在婆婆生日宴上的行为是被动接受的话,小外孙女不见之后那种发自内心的焦急如焚,大概就是从心底里把这个黑人混血儿当做自己的亲骨肉了。

所以,在回家的路上看见邻居,也坦言这是自己女儿没有结婚生的小孩,还说“你是全世界最漂亮的小孩喔”!

小邱为了养活自己的女儿,为了不给妈和家里增加负担,生活也不再那么理想化,开始做一些自己并不那么喜欢的事情。

至于小余,虽然在结尾他还是坚持不会像艾草出柜,(熟不知,自己妈早就知道了),但,最终还是决定抛下原本始终放心不下的老母亲,和男票去印度度蜜月去了。

(这里插播一则未提前声明的情况,就是,在影片中间的时候,小余男票曾经邀请小余一起去印度,但是,小余姐姐也就是小邱还在国外,小余不放心艾草,没有答应)

畅所欲言(潜台词:瞎聊)啧啧啧,又到了我们的瞎聊环节。

这部片子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无论艾草一家人的生活观念如何的不相容,但母子三人始终都是爱着对方的,即便有的时候相互之间都不理解不明白对方为什么会做出那样的事儿。

这让我想起了《暹罗之恋》中Tong姐姐在接近结尾时写给Tong的几句话,也是我看了那么多遍一直以来最喜欢的一段画外音,其实我们都是深爱着对方的,只是有的时候太爱对方了,反而会做出一些伤害对方的事情。

而艾草给我一种不同于一般父母的一点,至少是我妈妈无法企及的一点就是,已经接近五十岁的人,却还在努力地学英文,努力让自己跟上时代的洪流,而且,还向儿子表示想要学上网(虽然被小余吐槽连开机都不会)。

相比之下,虽然我妈妈平时也会问我一些上网的问题,但我都很不耐烦,并不是我不愿意去教,而是她从内心不愿意学,在家老是唠叨着自己被时代淘汰了,这也搞不懂那也搞不懂,我说你又不是不认字,你不是不懂,也不是学不会,只是不想费那个脑子。

我妈呢,就嗯嗯嗯的表示附和,第二天接着重播同样的剧情。

这大概就是思维上的差异吧,爸妈都是在农村生活了一辈子的人,说句难听的,连市里都没出过,那种刻入骨髓的求安稳心态,如非逼入绝境,根本不愿去学习新鲜事物、接受新的观念,折腾这些干啥呢...?

连小余妈都无法第一时间接受子女的异样生活,何况是这样的上一代人。

在网上看到过很多说自己出柜之后被父母指责不孝,并扬言不许他/她再进家门,但我还是相信无论发生什么,天底下所有的父母都是爱自己孩子的,也许某一时刻我们会彼此恶语相向,但谁又保证那不是气急之语,谁又能够保证自己不是刀子嘴豆腐心,说好了不在和儿子说话的母亲,不会在他已经上了火车之后还发短信道歉说自己后悔了呢?!

就像我们不愿意父母把自己所认为的那种幸福强加在我们身上一样,你又有什么资格为了自己的幸福和自由,强迫一辈子只求安稳顺遂的父母接受他们认知之外的事情,强迫他们承受街坊四邻投来的冷眼与非议呢?

“你们要怎么过活,要有什么癖好,都离我远一点,后果自己去承担。

”说到底,我还是喜欢小余妈(也就是艾草)的这句话。

父母之爱子,必为之计深远。

或许,有的时候,很多时候,能够彼此尊重,不要强求,便是为之计了!

PS:影片资源后台回复[艾草]自动获取。

更多内容,关注公众号【穿旗袍的书】

 9 ) 儿子是同志,女儿未婚先孕,母亲该怎么办?

我们这一代人正在经历着传统社会秩序的瓦解,新的个体正从中分化出来并觉醒一种叫做个人主义的东西。

对大多数的家庭来说,都在承受着这个世代的价值冲突,上一代传统的价值观与下一代个人主义的对立。

艾草这一代的母亲正面临着这样的转折点,选择接受或者拒绝的当下,开放一半的思想是充满矛盾的。

是否每个母亲甚且每个人都会面临到自己人生的限制?

要如何勇敢的迎战呢?

吴艾草今年58岁,生长于保守排外的闽南村落,年轻时为了跟大她二十岁的外省籍老师谈恋爱,不顾她母亲的反对,嫁去台北。

38岁时丈夫过世,独自抚养一双儿女宋海和宋伶。

好不容易把孩子拉扯大,艰苦的日子总算过去了。

已经做好了自己一双儿女结婚生子的准备,抽空会去看看适合三代同堂居住的房子。

艾草每隔些日子会去看望乡下唯利是图的母亲杨乖。

杨乖78岁,35岁时丈夫癌症死亡。

在北海岸的村落开杂货店,人生以赚钱和存钱为目的。

三个儿子都在大陆经商,雇用一外籍劳工照顾她。

杨乖觉得人生最可悲的是穷,远离贫穷是第一要件,名誉是其次,名誉不好可以靠钱补充。

整天都想着怎么能多贪点小便宜,数钱数好多遍,还每天都怀疑她的佣人偷她的钱。

艾草受不了母亲的价值观,常常意图教育杨乖,她认为自己独立坚强,让儿女受良好教育,对自己身为母亲的角色满意又骄傲。

直到发现一向乖巧孝顺的小儿子宋海是同性恋,在法国留学才艺纵横的女儿宋伶带回和黑人生的私生女,艾草长年建立的价值观,被迫瓦解。

她发现儿女跟她并不处于同一个世界,感到愤怒、孤独和无助。

剧中有这样一个对话让磊磊印象深刻,宋伶:“我知道你一定没办法接受,可是我生孩子并没有错吧?

婚姻是另外一件事情,人不一定需要结婚的。

”艾草:“给你读那么多书,是让你回来对付我,瞧不起我的是不是?

你做什么事都有道理,我就一定要接受吗?

两代之间永远必须透过艰难的沟通来取得谅解,正如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

艾草看到母亲的保守封闭是与现实相抗衡的,自己与女儿的价值观冲突又何尝不是一种封闭呢?

最后她决定做个母亲战士带着孙女,一同面对人类生存永不停止的挑战。

此片非常地生活化,不做作,让人们从普通的生活场景中,看到不一样的风景。

本片不仅适合同志人群观看,也适合普通人观看,磊磊想:每个人都能从中得到生活的智慧,在人生旅途中变得更坚强。

“妈,你知道了?

”“你们都是我生的,有什么事我会不知道,我能怎么办,塞回去再生一次吗?

”女子本弱,为母则刚,每一位母亲都带着一身的铠甲,而孩子就是她的软肋。

今天刚好就是母亲节,也祝天下所有的妈妈母亲节快乐!

今天,你给妈妈打电话了吗?

 10 ) 今年看的最好的一部同志片

没有莫名其妙的床戏,没有撕心裂肺的冲突,一切都平淡的发生,过去。

隐隐间竟有了点小津的味道。

艾草很坚忍,阿妈很可爱。

两人间的感情似曾相识。

自从林一峰的《天使》以来很久没看到这样让人心动的片子了。

《艾草》短评

这片比那些什么台湾烂偶像剧强百倍,这才是真实的台湾吧.莫子仪,我喜欢你

8分钟前
  • 花花花……
  • 力荐

正中穴位。前面一团糟,我却笑;后面很美好,我却想哭。

9分钟前
  • 肖浑
  • 力荐

人生剧讲人生,是位勇敢的母亲。小莫演G我不惊讶,但拍得很别扭,穿成这样更是奇怪。/ &amp;#34;我能怎么做。塞回去再生一次吗。&amp;#34;

10分钟前
  • kusch
  • 还行

啊 这个为什么8.3...

11分钟前
  • 宿久う
  • 较差

淡淡的温情,很感动。

12分钟前
  • 李子木
  • 还行

我们的人生,也许从来都不完美,可是,当你能够接受这十之八九的不如意,勇敢的去面对,你会发现,其实,情况并不是那么糟糕。

13分钟前
  • 乡巴佬
  • 力荐

我没有办法逃避你。

17分钟前
  • 推荐

莫子仪很帅

18分钟前
  • 大宸
  • 推荐

这部电影最大的好,在于真实。对白、表情、行为,於我心有戚戚焉。没有大起大落的高潮,细节之处打动人

22分钟前
  • 雨夜飞行
  • 力荐

有这样的母亲,让她伤心真的忍心么?

24分钟前
  • 齊克斯尼力佐飛
  • 推荐

“你是不是觉得我很没用”“至少你没有逃避自己的性向啊”“曾经有想过 但是我不能逃避你”这句对白好动人

25分钟前
  • 小疯nn
  • 还行

是有多难看多无聊多做作。

30分钟前
  • 盲忙
  • 较差

很真实,时钟的声音让我分不清是家里的还是电影里面的。

33分钟前
  • momo
  • 还行

湾湾深知平淡是真,团圆是福,让所有的“不和谐”都点到为止,剩下的就交给时间来慢慢磨合吧。朴实无华的家庭影像,母亲的形象最为突出,其他的都是华冠上的点缀而已,包括同性情感,像蜻蜓点水般,好在很甜就是了。

34分钟前
  • 大洋洲
  • 还行

冲破底线,迎接新生!

36分钟前
  • 蓝sir
  • 还行

超乎意料地喜欢。没想到竟然还是真人真事改编的,难怪整个故事那么的写实化。 无论是戏剧张力,还是人物描写,都很到位,不过那个“视财和名如命”的阿嬷有些让我讨厌。这个故事要是拍成院线电影,只需要更加电影化的镜头语言就足够了,因为剧本本身真的挺出彩的!至于结局,感觉太过于点到为止了!

39分钟前
  • Panda的影音
  • 推荐

这么短的电影我竟然看哭了。温柔缱绻,怀念那个安静的时代。。

44分钟前
  • 嗯嗯嗯
  • 力荐

很多讨论点,性取向、婚恋观、不同辈之间的隔阂、甚至连佣主关系都有涉及,但离不开爱与包容的母题,尤其是艾草坚韧的魅力。作为一部集大成者的公益电影,把这些都糅合到一个家庭中,可能失真但情感细腻而细致,总的来说非常动人。

45分钟前
  • 瓜。相信这个世界很变态。
  • 推荐

五星是给母亲的。。。

46分钟前
  • 桑杨
  • 力荐

人生犹如艾草般苦涩

51分钟前
  • 圈总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