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刀才是最强大的 ——简评和谐版《大搜查》直觉敏锐过人﹑行事总是快人一步﹑做事全然煤油冷静模样的女警郑秀文。
暴戾成性﹑动辄以命相搏﹑一个电话便能掌控人命于鼓掌之间的黑帮老大陈奕迅。
男女对抗,黑白相掐,港内互撼,各显神通——但也敌不过广电总局的一把流着带金钱腥味热血的剪刀。
始终,在这部片子里,剪刀才是最强大的。
21世纪最贵的是什么?
和谐。
曾经对这部片子充满期待——黑帮题材,黑白联手,虽然有点老,但是也不失趣味。
习惯了黑对白,白对黑,有时候突破常规,也算是种享受。
但,导演强大,剧本强大,演员强大也不及剪刀强大。
一个布局缜密的故事剧情被剪数下,顿时支离破碎,百般头绪无从找起。
一部黑帮片,就这样被废掉了。
或许从经济角度出发,广电是应该这样做的——版本不多,咋赚钱?
不剪剪,哪来观众看完电影版再看dvd版?
一剪,钱就漏出来,好。
和谐版的《大搜查》,前半部还算搞笑出彩,但后半部实在不敢恭维——国立兄,一看见他,第一感觉,奸的。
但后来,围绕此人的剧情让我如堕无里雾中,甚至找不着出路。
其实不知所云是应该的——打从我看到广电总局开始便应该知道,很多事情,是应该的。
我甚至在1小时07分的那里毅然决定了关机,睡了,因为完全不知道看出什么来,直到第二天早上,才勉勉强强地把余下的片子给看完。
失望如期而至。
当陈奕迅举起手投降的瞬间,我懵了——面对举枪的警察,他举手是应该的,但是举手为什么在片子里就代表了投降?
我完全搞不懂。
难道一大早我的脑子就出现了清晨性短路?
有点想对那个私仇填膺的警察说:你捕他干嘛?
他犯什么罪了?
你拿到什么证据了?
人赃并获你懂不懂?
由始及终,陈奕迅都没有把柄被你握住,凭什么捕他?
要抓个黑帮老大倒不是凭借他拿着两袋大钱就当证据。
无证无据,刚碰上,因为知道对方是路上的,所以就迸出一句:兄弟,你被捕了。
妈的。
一个黑帮老大,刷完牙,洗把脸,吃完饭,散个步,顺便交个赎金,有个人拿着枪走近,于是,被捕了,还得举手一脸惶恐。
广电,你是好样的。
3星,仅为和谐版而给。
我觉得,这段时间看过的几部Eason电影里,这部好。
演技有增进,那段熄灯后他帮老婆揉腿湿了眼角时郑的角色打开房门,光线进来,他轻轻地划了一个安静的手势,呵呵,不改那份温暖的感觉,更多了点沉稳和厚重。
整部戏的风格我喜欢,调调我也喜欢。
只是加入的大陆演员很不协调有点讽刺,XX。
郑秀文的气质气场也喜欢。
郑和陈的角色对戏真的很过瘾很有趣,这次五颗星不需用理性去看,或者用文化艺术青年的脑袋去思考,就单这两个好玩的家伙就足够。
看的是98分钟的导演加长版,看了豆瓣上的评论之后居然发现另外还有那么多的版本,庆幸中...总的来说觉得这片完全不能说是喜剧,也不晓得哪个白目的人称它是喜剧...剧情有点飘,好象很多事情没讲清楚,就这么结束了。
各么影片的中心思想就是:合作。
是吧?
警匪合作,香港内地合作,男女合作。
真是和谐啊~~觉得这是我看过的港剧里内地部分里多的一部,董勇也演得挺好,内地的公安都被港化了,个个西装笔挺的。
喜欢他的几句对白:你是神经有问题,还是月经有问题?
你早产啊,那么急!
香港都回归十年了,还听不懂普通话啊。
哈哈,真有爱~~看到传说的几个结局里有一个说绑匪其实是董勇,唉,真放出来的话,一定很棒的!
从大家都说好到莫名其妙的叶问,矫情的梅兰芳和掩盖不了廉颇老矣苍苍皱纹的非诚勿扰,对了,还有彻底不知所云的女人不坏走出来,我的圣诞档期电影终于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香港人真是会拍电影,H.K.S.C.和H.K.S.E的摄影师和editors们真是我的心水。
镜头摇起,四叶风扇那么一吹,光线通过百叶窗横打在陈奕迅的脸上,二叔舅舅表弟每人拿起一个手机,慢镜头送出不知名的拉丁音乐,那场景,活脱脱一个东方版教父啊。
还有些非黑社会性质的,比如杜汶泽靠着和徐子珊说话,先是彩色的廊柱,然后两人的脸迅速分开,镜头横过来,发现他们并非在亲热而是离着有一定距离在谈天,焦点转到两人的脸上,就是这部戏的另一种气氛,温馨和人性的善良。
两种气氛都是这部戏的经典,当然,并不是这部戏是经典之作。
缺少了无间道中那种人在世上苦苦挣扎的心理,审查局和香港市场简直是齐心协力把大搜查拍成了部贺岁片,哎,只能是部商业片而已。
令我欣慰的是郑秀文又恢复了她疯疯癫癫的大傻妞形象,看着比长恨歌里安心多了;陈奕迅打扮打扮竟然还挺帅的,以前真是没有发现。
另外,香港终于还是有批会演戏的演员,那批龙套啊配角啊哪个不比黎明强啊。
另外,我非常好奇港版的结局是什么样子。
这个版本的结局也就比《黑社会》大陆版好一点而已。
今天真热啊,会把人晒化,下午都在修车厂呆了一下午,出来的时候意外发现竟让下过一场雨,里面的人浑然不知。
像我这样珍惜时间的人,如果白白浪费一个下午会捶胸后悔死的,好在楼上可以看电影,看了三部,都是枪战警匪片。
只有一部《大搜查》看得既全又认真。
我真喜欢陈奕迅扮演黑社会大佬形象,特别是有着温情家庭面的大佬,形成强烈的反差,另一个喜欢的这种类型就是《顺流逆流》里的伍佰。
大佬可以很有型,并且疼老婆又爱孩子,而不只是打打杀杀。
神经大条的傻姑郑秀文,真是让人开怀啊,她不漂亮,但是瘦而有味道,喜欢她穿着高跟鞋踩着自己太阳眼镜的样子,喜欢她在笔记本上装做正经其实涂抹的样子,喜欢她总用一些夸张的肢体语言掩饰自己羞涩的样子。
比起花瓶或者中性美,我更怀念她的时代,在她的时代里,善良简单的女人,哪怕是傻姑,往往会有好报,爱情有好的结果,生活最终有出口。
大搜查之港女遇上中國公安大搜查之女(含劇情)製作特輯中,陳奕迅說鄭秀文是一個很Charismatic的演員。
我想導演的確把不少心機放在角色設計之上,在不同的細節例如陳奕迅拿贖金時她只定睛在放贖金的Chanel包包之上表現其性格,但我實在不覺得那是charisma。
那只是杜琪峰<<龍鳳鬥>>等等讓鄭作其本色演出的作品之一,在細節上加以誇張,增強戲劇效果:都是神經質、刁蠻、愛物質,作勢往往比男主角都兇的「港女」形象,不論她演兵還是賊。
當然這叫久休復出的Sammi來說是駕輕就熟,但對於曾經在<<長恨歌>>尋求突破的她來說未免有點浪費。
或許觀眾的期望就是要熟口熟面,但這樣下去港產片難免就會TVB化像歐陽震華演甚麼劇都是那樣子相對美國像拍電影那樣拍電視劇,差距只會越來越遠。
<< 大搜查之女>>的試驗是,既要懸疑,又寫人物。
從戲名可見,後者比前者更重要,查案只是司徒慕蓮這角色的身份屬性之一,所以既寫她查案又寫她的感情轇轕,而對手是否黑道油王是否陳奕迅是否做綁架案是功能性的,旨在設置一個場景讓司徒慕蓮發揮。
若此片在票房和口碑上皆成功,其實可以發展為電視劇,換其他男星作對手戲。
只是拍電視劇的野心放在,電影的長度中,就顯出很大的限制,不是說不可能,而是難度很高,導演須有取捨,但這顯然是<<大搜查之女>>作為聖誕新年檔期商業大片的硬傷註定了其「雜燴炒飯」的性質。
「雜燴炒飯」是好像甚麼都有,但吃不出任何一種材料的真味。
所以不同的飯店用料稍有不同,但吃進去還是差不多的味道。
莊文強和麥兆輝多拍警匪懸疑類型,在<<大搜查之女>>之中繼續在佈局上下功夫,但卻久缺了力度,變了故弄玄虛得來又犯駁。
這也許是香港近年懸疑類型電影的通病,為了扭撟而犧牲劇本合理性例如杜汶澤為何要裝作徐子珊的舊同學並假意追求?
他是先發現徐的背景才決定接近她;然而,若他早知徐掩飾了身分,那麼「舊同學」也不會套出甚麼秘密來……究竟杜、徐這條線在劇本的作用為何?
就只是為了讓觀眾消費一件名叫「意想不到」的商品?
為了資金而在製作上和劇情上皆「中港合拍」也許是另一個要「硬食」的限制但突兀之處使人看不見中港有幾「合拍」。
基本上,若不是為了打進中國市場,內地公安和張國立那條線其實是可以刪去的,省下來的劇本空間根本可以用來描寫人物性格。
如果司徒慕蓮是電影的重心,應該描寫更多她的過去如何塑造今天的性格;葉璇的角色也應該著墨更多,現在只是在電話上對綁匪發狠話一場表現了一下,讓人以為會有下文,卻是無以為繼;她與陳奕迅的感情線也可以豐富一點,使陳的角色更立體不只是又一個「黑幫慈父」之典型。
其實張國立的角色找誰演也行,找他只是為了吸引國內觀眾。
公映版的結局是陳奕迅在國內被公安隊長抓住了,政治正確,遠不及director's cut的結局般有趣:陳逃脫了,表面上改做正行,與鄭秀文成為朋友;但原來陳還是繼續做黑幫生意,鄭其實也暗地裡繼續偵查,開放性的結局就使戲中警察和黑幫既合作又對抗的張力延展開來。
從商業角度看,加插中國大陸的一條線和政治正確的結局是可以理解,卻也令人黯然的,因為犧牲的不是「香港特色」而是一個本來可以發揮得更好的劇本又或者,所謂的「香港特色」,就是對「政治正確」視若無睹。
我借用了milk的標題(372期對二人的專訪),因為我實在想不到更好的標題這是一出二人沒有火花但又能擦出奇怪火花的戲電影進行中,朋友一直在旁邊問,他是不是跟老婆關係不好呀,好像預感到兩人會有所發展似的講真我真是不知劇情呀但很明顯的就是,這不是一出講感情的電影啦看完,有人在旁邊一頭霧水的自語,"到底什麽意思呢",好像非要等到一個結局可是結尾Sammi給Eason那通電話讓我恍然大悟因為她本來沒必要給他一個交代的,她分明是一個連生孩子都覺得老套的人!但她因為與他夜間一席說話改變了自己的態度:她叫手下打去服務臺del掉對男朋友攤牌的留言,因為他提醒了她要認真對待某些東西而最終,她也能夠為這個10多年的等待修成正果兩條平行線幾乎從未出現過交點但如果真有機會相交,交匯處也不一定是人人都想得到的曖昧人和人可能就是這樣各行各路,然後不經意地改變了別人,又不經意地被別人改變然後,又不一樣地繼續走下去好簡單是吧,未夠喉是吧,於是便增加喜劇的細節咯,豐富主角的個人性格咯這是港產片的套路...不要說我們厭了,因為,這些東西的確會使得一部有主題的電影蓬蓽生輝不說有多么的精彩,但是,那層意思,我明白了!!最後,還是要說,電影的配樂,實在是正到喊啊
郑秀文又回来了,虽然之前已经有太多人在网上骂这部片子已经被剪得面目全非,但只这一点就足够吸引我去看。
她不再是齐宣王身边的钟无艳,也不再是喊着“时间不多”为爱而瘦的肥婆,当然更不是长恨歌里的王琦瑶,她是司徒慕莲,一名香港警察。
她的第一次出场,好像是刻意要混淆她警察的身份,皮肤依旧白得惊人,但却不像之前那么毫无血色,红唇、墨镜、细眉,只是笑起来不再有之前“傻大姐”的感觉。
忘记了多少年之前,《当代歌坛》上刊登过一张她和旧爱的合照,似乎是第一注意到这两个人,于是便先入为主的认为这两个人理应长相思守。
后来她在某次登台演唱《上弦月》,天底下的人都知道那是他的成名曲。
她带病为他演唱会站台,率先起身为他鼓掌喝彩,欣赏他、信任他。
终于有天他得到了一直想得到的大奖,他致谢时,台下的她早已泪流满面。
那个时候是不是所有人都在想,让他们早日结为佳偶,皆大欢喜。
相爱容易相处很难,普通人尚且如此,何况是身处娱乐圈的他们。
若干年的分分和和、闪闪躲躲之后,终于有一天他说,我们只是普通朋友,而后拍戏唱歌主持拍拖,一切进行的有条不紊。
而她呢?
那个在银幕上总是乐呵呵,傻兮兮,总是傻人有傻福的她,却开始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
很长一段时间她是香港电影票房的保证,同时她也是那间坊间戏称“天后宫”的唱片公司的一姐,她的专辑没有一张不会大卖。
的确有一些女艺人会在鼎盛时期急流勇退,但绝大多数都是归隐家园相夫教子,而她不够资格。
于是“被情所伤,治疗情伤”便成了最好的解释。
大家都知道她有哮喘病,却很少有人想象到在台上尽情挥洒的她病情发作时是何种窘态。
大家都知道她是天后,却渐渐忽视了她也不过是一个三十多岁的女人,有自己钟爱的事业,也需要钟晴自己的男人。
他们在一起的时候,恨不得明天就挖出猛料让他们尽快分手,各走各路;等到他们中午挨不住分开了,又有打着这样那样旗号的人说她种种不好,逼走了自己的爱人,还落得如此凄惨下场。
当面对铺天盖地有关自己声音的时候,选择只有两个,解释来使声音减小或倍增,亦或者撤身离开,让时间出来说话。
她选择了后者,离开公众视线,休养生息,做更好的自己。
于是她再回来的这天,虽然比原先丰满了一些,却更加妩媚动人,笑声还是如此爽朗,眼神里看不出再多哀伤。
从司徒慕莲看到霍青松拿来装赎金的catier之后下意识的写画,到听到男友说结婚之后的欣喜,再到最后得知男友手机被盗根本无从知晓自己留言的窃喜。
她所展现的并不是那个高级督察,只是个再平凡不过的女子。
至于电影的其他细节,我只想用“混乱”二字形容,牵强的、生硬的、毫无联系的,从最初的宣传片到电影正式上映,中间间隔的这些日子大家都知道是为了什么。
幸好还有港版dvd可以期盼,到时候再谈细节也不迟。
配乐真的很赞,为这部凌乱的剪切片增色不少。
另外不得不说的是小齐的出场很惊艳,虽然只是友情出演,但还是让人小兴奋了一下。
还有便是杜汶泽,他胖了,胖的很可爱。
-是catier,果然是我搞错了,囧,已经改正,还请大家见谅好多人留言,想必都是同道中人^^登录邮箱忘记了,我承认,是我自己太2了kiss all
其實都只系因為中意SAMMI所以先去銻呢部片,因為之前銻介紹篇過陣已經知道自己唔會話有幾霖講真果句, 真系唔好銻.
不知道因该当作警匪片看还是一部浅幽默的搞笑剧看说警匪片很明显不是这样的完全被整的面目全非说喜剧片很多地方冷笑话冷到我打寒颤甚至有些情节不知道是不是在搞笑诸多明星的出场拼凑出来太多的不伦不类放在一起结果是谁也没玩好这回广电总局的同志终于满意了
海哥的短短出场很到位!
真挺好玩。各种配角各种熟悉。不论情节经不经得起推敲什么的,单看各场戏的对白、表演都挺有意思。不过对比下翡翠台播的结尾跟网上所说的港版还是有差诶。
广电局死一边去!
我吃鱼香肉丝盖饭时看的。还是盖饭更吸引 我
08.12.29 青宫
改了六七次之后的和谐版,怪不得。。。
什么叫又臭又长
内地那条线明明就是重案六组的感觉。一部只有屌丝才会关注的戏,卡地亚投放那么多广告有毛用。
其实nice boat了就当欢乐剧看也ok。 所以所谓导演剪辑版也不是原版。 Eason最大~
丢人现眼的片也敢拿出来,看的过程是一把鼻屎一把泪......
因为你最后的pose,多加了一颗星 ~~
什么啊这是!!
eason演技真好
怎么几年不见,杜汶泽和董勇都发福了?唉...
这么烂的片整这么多大牌干嘛啊!
貌似我看的又是阉割版,Sammi很帅喔~~
我看的应该是港版的吧,我觉得也不怎么样啊,还是说我看杜琪峰看惯了
Sammi算是捱出頭啦。愛!
和我期待的有点不同,这个警匪片一点都不让人紧张,反而有点搞笑,这个算新的尝试么?支持下吧~
偶像不爱唱歌 爱演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