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内核其实不错的。
拍摄太粗糙了,题材架构过于深刻庞大,远远达不到想要的效果,韩式幽默成分喧宾夺主。
故事线索太肤浅,剧情不流畅,完全撑不起它的内核。
吸引我的亮点有2.5,一是赵去刑警办公室时,回荡着受害者朋友的声音,其他刑警们动作放缓声音压低,电视新闻播放着案情和警局弊端现状,是一种控诉;二是朴开头结尾打斗对比,前后呼应稍有变化的伏笔。
其实它好好打磨会是一个精彩的故事的,不论是两个组的组长还是第一个罪犯,这个组合还是不错的,最后0.5给赵擦脸这个比喻,脸蛋上的污垢纸巾可以擦掉,那么心理上的呢?
今天看了《女警》这部剧,有一些想法。
首先,这部戏的打戏过关,俩女主的打戏很爽,很真实。
第二,女性被下药,导致被侵犯被拍视频发出去这件事情,在这部电影里给了我们很好的观念,女性在这类犯罪事件中是受害者,不能因为长得好看、穿的少等等一切原因就说苍蝇不叮无缝的蛋,每个人都有权利决定自己穿什么、做什么,但这不是你心理变态的理由。
第三,我们做任何工作都要知道自己的责任,不仅仅是为了挣钱,还要有良心。
最后,这部电影喜剧效果不错啊,不密集但是很轻松。
十多岁的女性自杀。
过度执法的女刑警被降职信访科。
制毒。
迷奸。
非法传播视频。
贩毒。
那些猪狗不如的混蛋,通过制造新型毒品,强暴被迫吸毒的女性。
偷拍视频,上传到网络,以此招揽会员,再把毒品转卖出去。
年轻的女刑警赵智惠,因为没能没帮到重案组,成为了拖油瓶,然后被调到信访科,与前刑警的嫂子朴美莹共同工作。
她们意外接到一名大学女生报案,介入一桩团伙性犯罪及毒品交易。
赵智惠向警署要求出警调查,却遭到男同事的拒绝,“谁迷奸谁啊?
她们不都是自愿拍的吗?
”难道自愿拍摄的就可以随意发布吗?
市民处于危险,作为警察可以袖手旁观吗?
国家公务员是为了保护国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为了维持社会秩序而存在的,不是吗?
因为业绩。
哪怕是刑警,也是要展现业绩的国家公务员。
抓住再多的偷拍女性的罪犯,也不会算进他们的考核绩效。
人吧,一旦蒙冤或愤怒,肯定会找别人倾诉,以求帮助。
光靠自己的话,根本无从解决。
可是没人会愿意为你说话,当然如果仔细看看,也许会有人站出来,问题是势单力薄。
那时候只能向警察求救了。
如果同样都是人,理应感同身受,无比愤怒才对。
可是赵智惠的同事们,为了业绩和保住饭碗,比起偷拍女性的罪犯,他们更乐意稽查毒贩。
借此机会,他们可以升职加薪。
他们不会知道那些女性被强暴的时候,有谁在她们的身边。
当赵智惠决定孤军奋战,朴美莹站出来施以援手。
她说,不是因为那些学生可怜,或是同样身为女性,她觉得很心痛。
那些女性只是不幸被坏人算计,被下药,被偷拍。
为什么是她们自己的错误?
为什么她们要结束自己的生命?
警察就是为了抓住那些猪狗不如的家伙才存在的。
发现女主是金福珠,演员可塑性也太强了吧,完全看不出来一个人,气质不一样了都,不管怎么样,看了全程我都笑死了,真的很搞笑。
建议看看女警很正义,自己的嫂子和小姑子分到一起,太逗了吧,还有平衡车哪里,还有夏威夷服装,进群酒吧没让她嫂子进去,之前还说是时候展现自己魅力了,结果就她没进去,因为有年龄限制。
哈哈哈哈哈
只是个人观点 有几段印象深刻的 说说自己的感受就像很多韩国电影,电视剧一样,这部影片也是讲述正义小蚂蚁撬动地球的故事。
毒品迷奸和偷拍犯罪,女性的职场歧视和社会弱势是整部片子的主题。
而女性的自我拯救及相互帮扶也是重要的一部分。
并且在最后,信访室长的帮手们,坐在信访室里进行调度和工作的几乎都是用的女性演员。
当然,这都是导演有意而为之。
朴美英警官本身是一个女强人的形象,在与无能丈夫的对比上虽然很夸张,但废柴丈夫作为一个喜剧的搞笑元素并不是这部电影讨论的重点。
丈夫没有工作,看孩子的事情也都是丈夫来做。
朴美英一早上对着电话另一头的丈夫大喊。
实际上只不过是把传统韩剧中的家庭结构颠倒过来,女性的强势显现的时候,有些观众就已经直呼离谱。
可即使是这样的古典摔跤手女强人,最后也是会被生活压下。
婚后的生活和规则也让她不得不放弃热爱的刑警职业,转战到信访室里,为能继续保住工作而学着拍马屁。
在开头,朴美英给年少的赵智慧心里种下了独立女性的种子。
“原来女人也可以做刑警啊。
” 这样不经意的引导使赵智慧的天性也好,后天的培养也好,强势的性格在日后的刑警工作中展现的淋漓尽致。
暴躁的脾气,冲动的性格和不畏惧的勇气就像是跟嫂子朴美英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会让人怀疑,她们其实才是亲姐妹吧。
无论是朴美英,赵智慧还是信访室长和蔷薇,每位女性角色都有自己的热爱和擅长,但各自都因为各种原因而被迫窝在小小的信访室里。
最后互相鼓励共同再次“出警”。
片里提到,女性被伤害本身并不是女性的错,但很多人却因为无法躲过自己心里的负罪感而自杀,这些负罪感却是男性与社会强加给她们的。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挚爱与希望,女刑警们热爱的工作,正义和梦想。
被害女学生的青春人生。
性别和社会规则不该成为她们放弃这些挚爱的理由,别人也不该强迫她们放弃或者夺去她们的人生。
朴美英最后抓捕逃犯时,被倒在地上的逃犯问到是怎么逃出那个爆炸的房子时。
朴美英说到“是拼了命出来的啊。
”
就像是朴美英的职业生涯一样,每一次行动都是拼了命在奔跑和搏斗。
对很多女性来说,在这个沼泽泥潭一般的社会里,摸爬滚打的活着,好一些的能出人头地这也都是拼了命出来。
但不管多么困难,这些人始终在紧握自己的人生,不让它在挣扎中被洪流冲散。
女警 (2019)6.92019 / 韩国 / 喜剧 动作 悬疑 犯罪 / 郑多元 / 罗美兰 李圣经
看了剪的片段去看的电影。
本来充满期待,但看着看着,失望感逐渐加重。
为了突出女性对于受害女性的同理心,把男性完全置于对立面,这对吗?
合理吗?
不否认社会中确实有一部分人(不分性别)在女性性侵犯事件中认为“受害者有罪”,但是也不乏更多人,很多男性,对此不以为然。
影片前大部分讲男性角色完全放在了对立面,除了傻乎乎的哥哥,警察同僚、犯罪分子、夜店工作人员,几乎没一个正面形象,甚至连受害女性的家人都只是母亲出场。
这个对立制造的太过刻意。
剧情上更是太多硬伤。
“多名女性被迷奸并被偷拍且非法传播从而至其自杀身亡”那么大的案件没有一个机关受理甚至关注。
为什么?
要留给主角来管。
男警察们拿到了“magic perfume”犯罪团伙,并明确表示要根据贩卖网络打击犯罪,却唯独放过了“迷奸女性”的团伙。
为什么?
强行冲突,主角陷入绝境,只能以身犯险。
自带“制毒师”却从别处买“magic perfume”的反派团伙。
为什么?
强行给主角留线索。
一间制毒工厂发生爆炸,和后续逮捕行动之间的关联完全靠观众臆想,剧情里看不出明显相关性,反而偏向于是主角们遇险之后的绝处逢生。
这期间突然觉醒的科长就更莫名其妙了。
叫醒你的,是警察的使命感吗?
恐怕是女主用手铐砸电视给吵醒了吧?
最后,我是女的,看完这部并没有感受到来自女性本身的骄傲感。
反而因为影片中描述的性别对立而非常烦躁。
很反映现实社会的一部电影,用搞笑的手段反讽社会的不作为,作为一名曾经意气风发的女警因家庭原因被调到市民窗口上班,昔日的飒爽英姿变成日常的柴米油盐,甚至还有随时被辞退的危机。
小姑子进入刑警大队,热血冲动的性格在刑警大队是一个头疼的存在,一直游走在排挤的边缘,执行任务中因为误会把亲哥误认为变态狠揍了一顿,视频还直冲热搜榜,作为惩罚被调到嫂子一个部门共事,2人在一起是针尖对麦芒。
大学生遗留的手机开展了姑嫂2人的热血破案之旅,一个组织迫害女性拍摄视频上传暗网并收集会员资料以此买卖毒品,2个人非常愤慨于犯罪分子的手段,惋惜于自杀的女大学生,同时也深切感受女性在社会中被无形被贬低、歧视、权利得不到保障,惺惺相惜的姑嫂2人痛下决心开启侦查。
一路的坎坷和无助,2个女性用坚韧的行动向大众表示,女性也可以做到男人的事情,也可以做的很好,只要我们愿意。
影片中的一些场景带入情绪挺快的,尤其姑嫂一家人死里逃生后,嫂子回到市民窗口收到的劝退书,小姑子回到刑警大队,电视里一遍播放着新的女大学生自杀新闻,而一旁的同事则在恭喜新的同事升职,环境和事件鲜明的对比,刺痛着观看者的内心,而下一幕刑警大队的觉醒,又让观看者看到希望的曙光,2个部门通力合作开展强力的追捕,最后犯罪分子全部被捕入狱,是一出欢喜的结局,但是让人痛惜的是2个女大学生,如果有人能够更早的发现,2个花一样年纪的女孩还在校园里上着课跟同伴玩闹着。
在阳光明媚的某一天中,刚发配到民怨室的小姑子和老前辈嫂子获得一部手机,而手机的主人有些奇怪,说起话来欲言又止,在看到一群小混混时,突然惊慌失措的跑了出去,却发生了突如其来的车祸。
那部手机里是女生被性侵的视频,故事也是由此展开… 我想起电影里面的这样一句台词 :“ 人在感到蒙冤或者愤怒时,肯定会找人倾诉 以求帮助,因为光靠自己无从解决,可是这种情况下没人愿意为你说话,那时候就只能向警察求助了,如果是人,理应感同身受、无比愤怒才对吧。
”击垮自己的往往不是身体所受到的伤害,而是世俗眼光里的自己有多么不堪嗯。
在接受了这样的眼光之后,连最后的救命稻草都变得虚无。
打戏很爽,看着就疼。
全片最搞笑的是正峰出来的时候,正峰竟敢对豹纹女士这样,真的笑死我了。
最后追车看着好刺激啊,追到人山人海的街道那里,看着好危险又好心疼那些布景和道具 。
最后最后的打戏依然看着就疼,反派出手好重好重哦,可能是因为吸过毒品吧,像疯了一样,一边打女人一边说“我说过不打女人吧”,一脚一脚地踢,那声音,和反派的表情,好疼。
还有那些围观的人,我看了半天,觉得那些人在干嘛呀,也不帮忙,枪都打了,枪口对着的那群人(就是站在反派后面的)都不躲开,还在拿着手机一个劲地拍,不知道导演是讽刺还是纯属搞笑呢,我也不知道该不该笑。
德善爸爸醒过来,还挺惊喜的,除了1988,也看过他演警察、法官的剧,挺喜欢他的,只是这点出场时间太少了,没有干什么。
还有一点点俗套的是,常见的韩剧韩影套路,警察常有对立面,正直方总会经历一些以己之力难搞定的事情之后,回来对只顾业绩的“反派”痛骂一顿,然后有一点觉醒,最后合力捉拿罪犯,不知道这是烘托主角光环的万能套路,还是真实生活的警察就有这样的现象。
如果现实也是这样,那很真实了,不管是题材还是电影中的打戏。
字数多了,所以不成文的感受从短评搬到这了。
韩国🇰🇷很多时候都会在影视作品里嘲讽本土的社会构造以及政府无能问题。
从《内在美》开始我就震惊于韩国已经在把平权带入到剧里了。
这部电影一开始的吐槽也很有意思,女性在职场中容易被视作麻烦,警察们口中吐槽的难道我们以后专门处理女性案件吗?
被拍也是自愿的啊?
你怎么什么事情都搞不好?
包括想要立案时女主受到的吐槽,那位女警察有些冷漠不耐的态度。
而当下的情况是,时间紧迫,已经有生命逝去,还有无数女性被威胁,惶惶不可终日。
这让我想起之前我天朝热门微博男孩性qin视频被网站售卖,一直无法得到处理。
这种se情淫秽网站层出不穷,确实不止是女性受到威胁和伤害;很多人都需要维权,需要公正,需要尽快处理这些问题。
人性的恶是难以估量的,距离多远我们也未曾得知。
而我们在屏幕前能做到的有很多:搞清楚平权主义是什么,我们到底应该如何倡导两性平等,不是大家都站在对立面。
女性也要尊重女性,2019了,听到恶性案件求真,不以谣传谣,帮助增加热度,对受害者提供自己能够提供的帮助,哪怕只是一句关心,我还在关注你,你没有错,这都有很大的作用。
去夜店完全没有问题,好的环境不是告诉女性应该在黑天之前回家,不允许衣着暴露。
我们可以结伴而行,可以记得不喝陌生人的东西。
性ai中双方自愿拍的视频,也没有问题,但是首先我们要清楚对方的人品,要衡量好这个度,不是怀疑,是保护自己。
去公众场合,记得留意摄像头,多多注意。
我们不能因恶性案件而畏畏缩缩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也不必因别人给我们的舆论压力而感觉羞耻,不能做好多事情。
我们无能在短时间内改变社会,改变fu权男权,那我们就坚定做自己,保护好自己,穿衣自由,出行自由,自己保护好自己,女人不是只能在家里,被男人保护。
拒绝所有荡妇羞辱和不公平对待,现在法律制度在一步步完善,不能什么都不做,只是打字高喊,坚定女权意识,思考清楚尽一点点力量也好。
只是偶然被坏人算计了,不是女人自己的错,警察是为什么存在的呢?
保护公民的权益,财产与安全,抓起来这些猪狗不如的人。
(写的有点乱,看到的人抱歉啦。
但是是真心的,希望屏幕面前的你,尊重所有性别的人,不对任何一个人施行暴力,不冷漠以待,对每个被侵权的人施以援手,谢谢。
罗美兰女士身手矫健啊!尤其是现在被害者有罪论一大堆,女性题材真的很不错!
韩国少有的双女主电影,看的好燃,李圣经的模特长腿踢飞人看的好给力哈哈哈哈豹子女士骂脏话也好爽。但是剧情略微老套了有点无聊
生硬老套了一些,但喜剧效果不错。题材结合时事,可以加一星鼓励。
不是说这个电影非常好,在于所聚焦的问题真的与每一名女性密切关联,而非无病呻吟
爱了,李圣经的腿!
最后交手铐的一刹那算靠点谱,其余的都是初级到回到十五年前都不能在韩喜剧同行里抬起头的料
有些地方还是太理想化了,而且虽然是以性侵和偷拍作为主题,但最后还是得给罪犯们加上制毒贩毒的罪行,才能让抓捕更顺理成章,只能叹气。拍得其实一般,但冲这个题材,国内要是能拍的话绝对爆了。
李圣经这美貌啊!
一般,女二过美了,导致幽默点都被消解,感觉整体节奏不对
①坦白说这电影喜剧元素用的不错,尤其是前半,按照创作团队这样的商业电影水准,如果平心静气地拍一个喜剧片,三星半是妥妥的,但现在只能给两星半。女权当下是一个一点就燃的话题,但如果利用这个话题去引领和煽动一部分观众的情绪,那么这样的创作者真的是其心可诛了——男人非蠢即坏,女警的丈夫像个白痴,而所有男警察都被丑化矮化,全凭三个底层最底层女警深入毒窝一举破获,而案件也是典型的凌辱女性事件……虽然是喜剧,但如此狭隘地去理解和诠释女权,这不是正能量,而是毒药。两星只给喜剧元素。
剧本严重有问题,虽然有点新奇
正峰哥哥!
我爱罗女士 不过电影是一般
最后那个,都没人管吗???每次看到这种场景,我都无语,可是……
最后那场动作戏让我看得脊背出汗了。这部戏确实不是天才之作,但它做好了基本的好看,也很想让人夸了。罗美兰其中有段词儿有撼动我的信念。以及,编导本人竟然不是女性。感谢!
好好笑啊
跟时事的情节有点拽
无新意的流水线作品,看个热闹足够。。。
比想象中更好看 韩国今年出了郑俊英事件 这个电影的内容也讲了关于偷拍女性的问题 上映的时间很恰到好处 罗女士的表现力还是很强
最后捉反派那一段,怎么跟《老手》一模一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