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集,刘奎璧问郦君玉:兼济天下还是独善其身?
答曰:抱定的宗旨是,不管做什么事,都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人生在世,哪能事事周全,不求别人理解,不计较一时的得失,但求无愧于心罢了。
昨日座上宾,今朝阶下囚。
此后的很多次,君玉都要经历这种事。
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上一秒亲亲热热,下一秒就怨憎会了,只不过对方不是皇帝,不会成为阶下囚,但彼此关系不是像皇帝和臣子那样,不需要维系了。
18集,皇甫长华说要为家族洗刷冤屈,要去权利最集中的地方—皇宫,的确很明智,想要翻案,要么自己做大官,要么成为影响最高统治者的人,这里,因为长华的原因,皇上重视了皇甫少华的冤情,半夜就主动给小舅子查案去了,这速度的确比当臣子强啊,要不然还不知道要走多少弯路。
只是,有点难过,皇上发现长华不是真哑,有点疏远默妃之意,感觉皇上不需要一个会说话的人,只想要一个漂亮的会弹琴的花瓶,看他给后宫妃子取的封号,长华是默妃,还有静妃,难怪他不喜欢原先的太子妃,太吵闹了。
这里有点膈应,感觉他不需要一个活生生的有思想能说话的妃子,只需要一个静静的雕像!
太强了,我一开始还以为是烂尾了,结果33集有头有尾,所以这是制作方行为,42集被砍到了33集,以前得是有多水呀?
问问问问问问问问问问问问问问问问问问问问问问问问问问问问问问问问问问问问问问问问问问问问问问问问问问问问问问问问问问问问问问问问问问问问问问问问问问问问问问问问问问问问问问问问问问问问问问问问问问问问问问问问问问问问
对这部剧的谋略还是比较满意的,看得还是比较满足的,在坏人的世界里讲仁义是行不通的,要抓住坏人的把柄,让坏人无话可说,才是正确的打开方式,这才能达到一种平衡。
招武场上刘捷在兵器上作弊,皇甫少华佩剑被轻易砍断,君玉甩出自己的随身佩剑,刘捷反咬一口,贼喊捉贼,指责君玉作弊,君玉直接把刘捷安排的作弊人员和脆弱易折的刀剑亮在他面前,哈哈,这下,知道闭嘴,没话说了吧!
哎,跟坏人是没有道理可讲的,有的只是知己知彼,能够制衡住对方,让对方有所忌惮。
关乎自己的生死大事,在别人眼里只是不值一提的闲事,报到皇帝跟前,也只得一句:冤家宜解不宜结。
君玉替孟丽君鸣不平,替自己鸣不平,但在别人眼里,这叫不懂事。
在天下大事,在朝堂平衡间,一个女子的性命,微不足道,封建君权不能保障基本的人身生命权。
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对自己来说,生命才是最重要的,可这些都入不了别人的眼,人生对君玉来说,注定只是属于她自己一人的单打独斗。
有些人就是太善良了,总是喜欢把责任揽在自己身上,君玉就是这样的人,皇甫家查办私盐案危及到了刘国舅,皇甫家败,苏映雪大婚夜听到了刘国舅的奸计,没有及时投诚,孟家败。
在这里,君玉起到的作用就是帮助皇甫家发现了刘国舅贩卖私盐的证据,让性情还不够圆滑的苏映雪替嫁,映雪没有能够顺利度过危机,危及孟家。
这两件事,间接导致两家危矣。
但凭良心说,君玉帮忙帮错了吗?
皇甫家败,虽然是被人陷害,也的确技不如人,怪不到君玉头上。
映雪替嫁,虽说有自己的私心,但也是想着成人之美,谁知,映雪太过耿直,没有假意投诚,还要刺杀刘国舅,这里要说责怪,真想责怪苏映雪,临场应变能力太差,带累小姐一家!
世事多变化,怎么可能仅凭一己之力,就能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呢,自己也只是千千结中的一个环节,将世事拦在自己身上,又何必呢,自己也不过是被带累之人罢了!
皇上宣见郦君玉,也挺好玩的,不说自己为立后之事多烦忧,反倒是先说自己吃嘛嘛不香,睡嘛睡不着,白天精神不济,然后引出君玉道出君王担忧的武胜王一事,君王最后欣慰不已:知我者,君玉也。
还是很符合现实人性的,有些人就是不喜欢一下子说出自己的烦恼,想要别人去猜,猜中了,那就是高山流水遇知音了。
这里,皇甫长华,用草莓以提示梅妃,与君玉配合默契,如果他俩联手,一个在后宫稳定君心,一个在朝堂高谈阔论,再加一个皇甫少华,在军队大杀四方,多完美的组合啊,一直这样到老,还能保长华儿子顺利坐上太子皇帝!
哎,可惜,没有这样编,心痛!
其实,朝堂上的老狐狸刘捷梁相都知道皇帝找君玉是干啥,但皇帝就是不找他们谈,估计皇帝还是喜欢和同龄人说话做事吧。
皇上刘燕玉这边,太猥琐了,再帅的一张脸都白瞎。
本来燕玉被逼去做皇上的女人就心不甘情不愿,皇上估计厌恶刘国舅,轻视燕玉,一点尊重都没有,直接就是一副油腻倒人胃口的样子,一下子把燕玉吓着了,这下燕玉死都不肯入宫了。
这里感觉皇上很不尊重女性,膈应,就算人家想要做妃子,用了点手段,放了香珠,可这也不是他为所欲为的理由啊。
皇上在全剧的形象,这里是最差劲的,只能快速跳过,忘了这一茬,要不然后面的皇帝都不忍直视了,伤眼睛!
又在重温小时候的电视剧,一直萦绕在脑海里,不管是剧情,还是歌曲,都会把我带回到那个时代,那个故事里,国仇家恨,儿女情长,让人难以忘记。
还记得这是我小学六年级的时候看过的,当时我们整个宿舍都在讨论这个剧情,还学唱它的片头曲《飘》,至今仍让我记忆犹新。
眼下的那滴泪真的很绝。
孟丽君她自小就是有着思想的一个女性,她敢于去打破这个世间对女性的种种束缚,所以在最开始第一集师傅对她说的那段话,其实也相当于是整个电视剧的走向。
现在再看,会发现很多之前从未注意到的细节。
作为一个女子,作为一名女扮男装的入考学生,她用自己的才能去解决发生的危险,用自己的才华去解决危难,救自己和皇甫少华于水火之中。
其实有一个情节特别触动我,就是在她最落魄的时候,她的丫鬟也为了她而死去,真的能感受到那种绝望和无助。
那段的艰难,铸就了她不屈的意志,也成就了她今后的人生。
她是幸运的,有皇甫少华的爱,有皇帝的爱,还有苏映雪的爱,还有后来的丞相的爱……她也是不幸的,作为一个女性,依旧不被朝代所认可,女性依旧无法被正视。
这不是她的原因,是整个时代和社会的原因。
再看这部剧,里面有好多好多现在熟悉的演员。
陈龙,石小群,高鑫,王灵(当时对她演的卫子夫记忆深刻,但后来就很少看到她了)等等,再回首,依旧如梦。
剿杀武胜王这里,不得不说大反派刘捷太有魅力了,光芒四射啊,所以说,一个只知道贪污腐败的官员肯定是走不远的,人家的确是有真本事的。
一到地方,马上斩杀地方官,接收大权,那叫个快速利索,一点都不拖泥带水,够狠够绝!
迅速分析局势,做出对自己最有利的判断,对下一步行动有很好的预判,真的是有脑子能做实事的反派啊!
郦君玉在衙门和武胜王的较量里,对刘捷也是心服口服,也的确是把皇帝的话听进去了,是想着要跟刘捷好好学习来着。
姜还是老的辣,君玉担心会激武胜王叛变,而刘捷根据武胜王连皇帝特派的钦差都要杀,确定武胜王有随时叛变的可能,要早做准备。
可见在谋略,在前事眼光上,刘捷的确更胜一筹!
君玉这个职场混的也太难了,和同事即是伙伴也是敌人,既要同仇敌忾,又要谨防背后一箭,人生哪里有十足的周全呢,好多事情不能如己所愿,真不应该怨天怨地,看看君玉,既要防着外人,还要防着自己人,同时还要完成皇上规定的KPI,心累!
这里不得不遗憾一下,如果郦君玉是刘捷的儿子就好了,这两人如果不是敌对方,行事作风太像了,刘奎璧真不像刘捷的儿子,和刘捷比起来差远了,君玉就不一样了,是最佳的传承衣钵之人啊!
郦君玉特别适合那种奸臣之女小说里的女儿了,太有感觉了!
看过各个版本的孟丽君,这版编的挺好,编剧的台词写的很有深意,里面有不少金句。
其实哪一版的孟丽君都和陈端生笔下的不一样。
陈端生写的孟丽君是真正意义上的大女主,思想开放,做了雄鹰之后又怎么愿意再回到牢笼里受束缚呢。
皇帝和丽君好般配啊,看剧时真希望他俩在一起,萤火虫那段好浪漫。
两人没有在一起真可惜,孟丽君那么有才华,最后却归隐山林更可惜,她就应该站在朝堂上,治国安邦是她的志向,政治才是她的舞台。
该剧以孟丽君的成长历程为主线,通过一个独特的视角,展现了女性励志图强的奋斗过程和皇室斗争风云。
带着中国传统故事的底子,又是一个女人的复仇故事,苦情戏自然必不可少,《再生缘之孟丽君传》全剧带给观众印象最深的,就是一幕幕悲欢离合的缠绵悱恻。
情字当头,一段段情深意重,一段段情真意切,把《再生缘之孟丽君传》的整个故事包容在段段催泪情弹中。
皇甫少华调兵被扣留,君玉凭三寸不烂之舌救出,不知现实如此是否能够这样还算顺利,但还是能看出,他们一武一文犹如左手右手,对彼此都很是重要。
刘奎璧被他爹嫌弃,文不如郦君玉,武不如皇甫少华,哎,既生瑜何生亮,其实就局外人来看,他虽然不是天下第一,也算是天下第二了,他老爹对他,他对他自己,要求都太高了。
刘捷回去想道德绑架君玉拒绝皇上的加官,但君玉不吃他这一套,这里君玉一开始就知道刘捷不是个好人,处处提防,所以不理他,如果是一个自己不了解的人道德绑架,还能理直气壮的说自己是为了更好的为皇上分忧吗?
看看梅妃也挺可怜的,这个设定感觉有点像李治的淑妃,是张扬跋扈了点,可也算是至情至性,对皇上用情至深,作为高门贵女,受尽宠爱,没有像皇甫长华经历过家门巨变,没有像她一样忍辱负重过,怎么会小意讨好皇上呢?
哎,孽缘啊,像她这样的,就应该家里招婿,凭着父兄骄横一辈子,偏偏进了宫,偏偏皇上喜欢皇甫长华这种温柔小意的。
士之耽兮,尤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皇上不喜欢,还能纳其他妃子,聊以自慰,梅妃不喜欢皇上,却不能找别人,哎,还好现代可以离婚。
女人的感情真的很复杂,皇上有那么多妃子,长华表现大度不嫉妒不使小性,却对君玉处处提防,君玉和皇上聊国家大事,走近了些,就眼神不对了,难道是传说中的那种谁都可以,但我的好朋友好闺蜜不行?
应该是的了,不过君玉如果想成为武则天,要和皇上组cp,组就组吧,是为了真爱自由幸福之类,皇上不是良配啊!
这样的孟丽君,我真的喜欢不起来。
因朝堂辩论而入坑,朝堂辩论以及后面王湘为孟丽君身份的辩护的台词立意很高,其他对女性能力和意愿的展现只是假象,内核还是那套传统价值观。
可能是先看的港版,有点先入为主了。
这一版的孟丽君有点恋爱脑,中间几度想弃剧,但又想看看她到底能干个啥出来,终究是失望了。
有一说一,这版孟丽君也比较像正常人,作为一个大小姐,在家里没有出事前,基本上没有体会过人间疾苦,当面对突然的变故有各种不适应,这些片段算是比较真实了。
还想说,这里的孟丽君有点傻白甜,或者说是过度善良吧,荣兰就那么没了真的是太可惜了。
孟丽君一谈恋爱就降智,你师傅和丞相真的是白死了。
想说一说这里的爱情。
看到弹幕里有人嗑皇帝和丽君的CP,我也是嗑不动的。
这一版的孟丽君事业心没那么强,感觉她考状元也就是被推着走,只是刚好饱读诗书能发挥起作用。
皇帝看起来好像很明事理,那是没有得到之前,一旦丽君答应成为妃子,很难保证丽君不会是第二个皇甫长华。
皇帝对孟丽君不是爱,是一种占有欲,他需要的不是孟丽君,是有才有貌的女子。
另外,皇帝对皇甫长华的爱我也一点都感觉不到。
当他得知长华不是哑巴时,他表现出的不是高兴,而是有点难过为什么欺骗他(虽然长华骗他本来也不对吧)。
不会说话的长华对他而言是一个随时可以倾诉的对象,而他不需要了解长华的感受,归根结底两个人的爱情根本就不是对等的。
说实话,我也不喜欢长华,不晓得她怎么就喜欢上皇上了,然后呢,对伤害自己的人圣母心,却奇奇怪怪地吃自己朋友的醋,有这样的女性朋友也是很悲哀了。
这里最讨厌的女性角色当属苏映雪了,纯粹的推动剧情的工具人。
古代的爱情,作为现代人的我是没法理解的。
苏映雪和刘奎璧就见了一面,两人就爱的死去活来,非君不嫁。
且不说丽君作为其主子或者朋友,她一个已婚妇人而且是丞相之女跑去和刘奎璧睡在一起就挺令人费解的。
最后,刘奎璧都已经叛变自己的国家了,她还要带他走。
他爹害死了你的养父啊?
他差点害死了你最好的朋友啊?
他爹害死了你家夫人啊?
这女的没点家国情怀吗?
苏映雪除了爱情好像没有其他追求,只有在刘奎璧变成傻子时才能与他相守,这难道就是男权社会下对她的最好成全?
《再生缘》不管哪一版我都不喜欢皇甫少华。
简单说来就是有勇无谋,关键时刻掉链子。
小时候看港版,结局孟丽君跟皇甫少华一起之后, 我觉得孟丽君眼里的光都没有了。
这一版的皇甫少华总有一种只顾儿女私情没什么家国情怀的小家子气。
整个剧情贯穿的也是他们的爱情,我也感受不到他有多么爱孟丽君。
孟丽君想留在朝廷做官,但是他只想归隐,天天说要带她去江南,他从来都没有真正地了解过孟丽君想要什么,只是一厢情愿地觉得带孟丽君离开朝廷就是最好的选择,喜欢和爱只停在口头上,唯一让我觉得他爱孟丽君的行为大概就是他毫不犹豫地为孟丽君挡了一箭吧。
最后献上剧中两段到现在也不过时的台词。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怎么看?
】---“穷者,谁不想达,达者,更畏惧穷。
力求发达,穷人兢兢业业,辛辛苦苦,农耕其田,工利其器,商务其业,学读其书,人人独善其身,可是除了那些少数的书生可以考取功名,其他大部分人仍然生活在艰难困苦之中,是他们不努力吗?
是他们不上进吗?
非也,皆因如今的达者,不愿意也不允许把发达的机会赐予穷人,更不愿意与他们分享锦衣玉食。
他们视穷为一种羞耻,也更因为他们曾经目睹诸多显贵之人在尔虞我诈中沦为穷人,于是更加惧怕贫穷。
因此,他们不遗余力地压榨穷人,聚敛财富,以求将这种发达保持永久,福荫子孙。
在他们眼中,所谓天下不过是他们鼻子尖上那一点点的金钱和地位。
所谓上行而下效,穷者见达者做成如此不光彩的榜样,力求发达,只能另辟蹊径。
农弃其耕田而不做,或进城流浪,或落草为寇;工弃其后器而不用,或聚赌成瘾,或狂饮作乐;商弃其贸易而不做,或巴结权贵,或放贷渔利;学弃其功课而不专,或投机取巧,或攀龙附凤。
尽管有些人还在口口声声地说圣贤道德,不过修炼成了一个伪君子而已。
其实,圣人古训本来无错,只是我们今人是否能扪心自问一下,穷时,我们心忧天下了吗?
而今的达者是否应修缮自心,诚所谓,己不正焉能正人!
【王湘为孟丽君的女性身份辩护】---“孟丽君的所作所为,如果落到你们的头上,你们早就论功行赏,封侯拜相!
而她呢?
她现在却落得个欺君罔上、祸乱朝政、败坏朝纲的罪名。
为什么会是这样?
只是因为她是一介女流。
看看我们这些高高在上的大好男儿,竟然害怕一个女人走得比我们远、站得比我们高!
” “也许只有到了男女不分尊卑,众生皆平等的一天,才会有一个大治天下。
只是我孟丽君怕是看不到了。
”想不到几百年后的今天,我们依然还没看到。
裡面真的蠻多台詞讓人深省的…以前的大女主竟是如此。
感情戏垃圾。女装没一个好看的,都不好看,搞的不认真。两颗星星给女主男装和她的仕途线
这个也看过,一般
经典语录第9集全文背诵,后面逐渐恋爱脑和拉垮了
好一个奇女子。
喜欢TVB版的
只想说女主好惨,原来身为女性就是原罪,王湘的那段话至今仍振聋发聩。
一般般,被抖音剪辑骗来看,结果最好看的部分还是抖音里的那段话。
主题曲很好听啊~
说真的,人设台词剧情都比港版的强,演员和演技不做评价,这版立意比港版高多了,编剧真有料,台词讲究,港版的终究只是只是套路轻喜剧,不过这版整体色调有点阴暗,略显沉闷,没有港版那么简单明快,看着着实有点辛苦。然而评分不如港版真是看不过去,加一星鼓励。
当年爱过,奈何叶璇作死。
现在这个年代大陆真的太缺真正的大女主了,女主在里面谈恋爱搞事业全部都能搞得风生水起的,以男人的身份入朝堂和其他人站在同一水平线上公平竞争,真正用自己的智慧和人格魅力让其他人为之折服,这才是大女主的本质,童年看这部剧的时候是真的觉得女孩子凭自己能力也可以挣出一片天地,而不是如今国产剧里流水线一样的因为爱女主所以为女主牺牲而营造出来的“美强惨”假象,这样的剧情说到底本质还是男强女弱。除了剧情,最近有好几部女扮男装的剧,看到眼影睫毛一应俱全的男装扮相之后,狠狠怀念男装飒爽女装惊艳的李冰冰了,仪态气场还有日常的一举一动真的都模仿得很像男生🤧黄海冰剑眉星目,气质高贵儒雅,真的就是我小时候的古装男神,古装剧什么时候能摆脱古偶的框架支棱起来啊🥲
开头几集有点拉垮,恶心人,甲以为乙死了,乙以为丙死了,丙以为丁死了,丁又以为甲死了,如此循环反复几次……打电子游戏也没这个整法!差点就弃了。考状元以后就凑合能看了,也就是朝廷里的明枪暗箭,孙兴这个反派演的还可以。虽说都是明枪暗箭,可有没觉出什么高智商的谋划出来,又显得有点索然无味。男主也显得很薄弱,总感觉没什么能力,都让女主把风头抢光了,黄海冰演个小奶狗小奶狗的样儿还是逊一点,还是沈浪或者秦琼这样的靠谱。大结局也没翻出多大的波浪来,刘奎璧搞得动静远不如刘捷,没显出智谋也没显出勇武,还真就是个神经病发点小牢骚闹点小情绪的感觉……反正还算可以吧,也没多好。7/10
剧情有点牵强,还可以看
只能说喜欢演员吧,剧情是真的没有香港那部精彩
基本色调都不合我口味
自恨罗衣掩诗句,举头空羡榜中名。
很早以前就看过这个评书话本,很为孟丽君这个奇女子慨叹,包括她那个发小闺蜜都是了不得的烈女。虽然现在看有主角光环护体和玛丽苏情节,传奇故事就得有奇遇和奇迹才能满足观众的神往
是帅的,男女主都很帅——我指内核。李世荣老师的配音真的相当出彩啊,节奏,力度,超级帅!当然,如果没有文化硬伤就好了
蛮好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