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聊聊英剧《马普尔小姐探案集第2季》。
片名Agatha Christie's Marple Season 2 (2006),别名马普尔小姐。
马普尔小姐继续深耕农村,从一个村子到另一个村子侦破案件。
渐渐地,她也闯出了自己的名号,越来越多的人向她寻求帮助,得到过她帮助的警察们也开始佩服这位老太太。
第二季中,可以很明显地感受到马普尔小姐的人脉上升,不熟悉她的人通过打听开始相信她。
老太太一双眼睛见过的事情太多,她总能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找出案件中人物对应的关系,笑眯眯的打着毛衣就把案件破了。
在前一季中,观众可能还没有感受到马普尔小姐对打毛衣的热爱,第二季中,一有机会,她就在打毛衣,哪怕坐车的时候也在打毛衣,真像是织毛衣谈笑间案件灰飞烟灭。
就像家长里短,这些案件无非是为了感情或金钱,就像是日常生活中鸡毛蒜皮的琐事,后果扩大化。
这些案件也基本都处于马普尔小姐的熟悉领域,因此侦破起来会有一种熟悉的味道。
S02E01 神秘别墅 Sleeping Murder简评:格温达是一名英国外交官的女儿,常年生活在印度,最近才回到英国生活。
她搬进新家后,经常莫名地看到一些恐怖幻想,经人推荐,找到马普尔小姐寻求帮助驱除心魔。
所谓幻想,就是她三岁时候看到的杀人场景。
年幼时格温达还不记事,并没有能够正确认识当时发生的一切,紧接着她就被送往印度,生活了18年。
长大后的格温达甚至以为自己一直生活在印度。
马普尔小姐敏锐地察觉到记忆背后的谋杀案件,于是开始发挥特长,寻找蛛丝马迹。
《神秘别墅》这个故事和大侦探波洛当年破获的《啤酒谋杀案》,又名《五只小猪》(Five Little Pigs)十分相似。
《啤酒谋杀案》中,波洛受托解决一起14年前的陈年旧案,波洛仅凭借着对人性的深刻理解和现场五位证人的回忆,就找出了当年案件的真相。
马普尔小姐这次要找出18年前的连环命案,难度显得更高一些。
按照阿婆常用的翻转套路,《神秘别墅》中加入了身份障眼法、家庭伦理畸恋,最后真相大白的时候绝对会令人大吃一惊。
S02E02 魔手 The Moving Finger简评:《魔手》和第一季第4集《谋杀启事》(A Murder Is Announced)有几分相似。
一个小村子里的居民们纷纷收到一份匿名信,里面充满恶毒的诅咒和咒骂,信中所指控的事情基本也都是子虚乌有。
如果仅仅是无聊人士的恶作剧也就罢了,不幸的是谋杀案接踵而至。
接连发生的死亡案件让匿名信事件变得扑朔迷离。
一时间小村子上的居民人人自危,大家都将匿名信当做死亡预告,迫切地要求警方破案。
男主角杰里和姐姐乔安娜来到小村里疗养,不巧正遇上了这起连环杀人案。
一同而来的还有马普尔小姐,马普尔小姐仔细观察一段时间后,找出了居民们的情感纠葛,顺藤摸瓜推理出了杀人凶手。
为了抓捕凶手,马普尔小姐设计了一场苦肉计,成功将杀人凶手抓了个现行。
凶手移情别恋,想抛弃原配追求另一位年轻貌美的姑娘,于是到处投寄匿名信,扰乱视线,随后实施了多起谋杀。
色字头上一把刀,凶手纯粹是精虫上脑后,用仅存的智商开始祸害别人……
S02E03 煦阳岭疑云/拇指一竖 By the Pricking of My Thumbs简评:在这集中,塔彭丝·贝雷斯福德(Tuppence Beresford)、汤米·贝雷斯福德(Tommy Beresford)夫妇和马普尔小姐来了一次联动。
汤米和塔彭丝去养老院探望上了年纪的艾达姑妈,没过多久艾达姑妈就过世了,留下一幅满是谜语的油画做线索,牵扯出一系列窝案。
塔彭丝首先在艾达姑妈的去世中发现端倪,无奈丈夫不把这些线索当回事。
塔彭丝决定自行寻找线索,在村庄里她遇到了常年盘踞各个村庄的马普尔小姐。
就这样两位女性联手探案,深挖小村庄里的秘密。
所以不要小瞧女性的直觉,敏锐起来,波洛都赶不上。
这个故事玩了一手障眼法,其实整个故事的答案在一开始就给出。
如果观众弄明白整个故事,再回过头来看,就会发现一切都是那么直白。
S02E04 斯塔福特疑案 The Sittaford Mystery简评:马普尔小姐的《斯塔福特疑案》和大侦探波洛的《赫尔克里的丰功伟绩》颇为相似,都是一起被暴雪围困的密室杀人案件。
故事发生在大雪季节,各位客人齐聚山顶的“三皇冠”酒店,其中不乏和丘吉尔竞选首相的政坛要人特里威廉上校。
大半夜一群老大不小的人围在一起,非要玩碟仙游戏。
结果“碟仙”“显灵”,发出要取人性命的预言。
结果一群人搞得大晚心事重重,只能悻悻回房休息。
当天晚上案件如期发生,特里威廉上校被人刺死在床上,凶手要么是碟仙,要么就是住店的某个人。
马普尔小姐很“凑巧”地与特里威廉上校同行,一起来到旅店住店。
案件发生后,大雪封路,警察一时半会上不来,马普尔小姐很自然地帮助侦破案件。
通过案发现场留下的证物和特里威廉上校的一些私人物品,马普尔小姐推断出特里威廉上校当年的不光彩历史,找出遇害原因和真凶。
这里是硬核影迷集散地,欢迎关注公众号:妙看影视
目前看到第二季第二集,截止现在最喜欢的是第一季第三集里面Lucy和警察的感情线,觉得最无法接受的是第二季第二集Mr.Burton和Megan的感情。
Lucy在所有人面前都是大方得体的淑女形象,唯独在警督面前流露出傲慢调皮的少女心,两个人见面90%的概率都会斗嘴,但是这种斗嘴让身为观众的我看得不亦乐乎,毕竟谁能抵抗这种 “只在你面前闹腾” 的甜蜜反差呢。
警督虽然是大叔,但是关键时刻也不掉链子,Lucy拿手帕擦了擦你的脸颊,你便说她脸上也有脏东西,于是用大拇指轻轻摸了摸她的下巴。
How sweet!
最后Lucy的抉择时刻,面对大帅哥Brian,Lucy仍然像温柔知心的good girl那样安慰他; 但是the moment she turned to 警督(sorry大叔,确实不记得你叫什么了),便瞬间切换到大小姐模式:诺,你来帮我拎包吧!
最后不忘摸摸警督的鼻子,OH MY GOD,简直糖分超标了!
而Burton和Megan的感情线,虽然我可以理解两个人内心的互补性,但是剧情里处理的仍然感觉有些突兀和牵强。
一开始剧情的导向便是Burton对美女家教非常心动。
不管是初见的时候盯着人家不眨眼,还是对律师说家教太美会自己根本学不进去,还是每次见到Elis都会紧张得行为和说话都不自然,这不处处表现他明显地对Elis有Crush吗!
但是突然就要接Megan去自己家住,突然就要和Megan一起畅想未来,突然就梦到Megan,我真的不理解,这条感情线的铺垫也太少了吧,怎么两个人都没有怎么交流就发展到如此浓情蜜意,太牵强了太牵强了太牵强了!
再表白一下奶奶!
第一集,男主真的看起来好舒服啊啊啊!
傲娇地说“我求婚的时候我才不单膝跪地呢”最后真香了。
猜到凶手是谁,以及方法了,但是猜不到原因啊!
谁能想到前妻和第二任是同一个人!
这TM……给阿婆一万个赞!
第二集,我一开始就觉得!
Barton和Burton这他妈也太像了这哪里分的清楚!
结果竟然真的确实有点用!
妈耶!
还有为什么每集都要在爱情剧里面插播侦探解谜!
第二集真的美人收割机,年轻漂亮的妹子怎么这么多!
第三集,因为近亲结婚一个大家族败得只剩下最后一个小姐,结果高龄产妇还是失去了自己的孩子自此崩溃。
她的老公为了她买了以前的房子,买了孩子的小别墅,就是为了这个还没出世的宝宝,最后在妻子崩溃之后不断转移她到不同的养老院,这爱情故事真踏马!!
最后老奶奶躲在老爷爷怀里指着姑娘说“她知道了,她知道了”,真的是,太心酸了哭哭
恐怕这个世界上再没有什么类型的谋杀案比孤岛类谋杀案更惊险刺激了,不是通讯阻断时的荒凉的高速公路边的MOTEL,就是风暴雨雪封山时的别墅旅馆,光是封闭的空间就够让人心生寒战,更别说离奇的死亡和恐怖鬼影,然而最让人窒息的莫过于每部孤岛谋杀案中的那句老话——“凶手就在这里”,每个人都可能会无辜地被牵扯进来成为下一个目标,每个人也都有可能掌握破案的关键。
女王的风格就是最不可能的人才是杀人凶手,亦或是一开始被怀疑而之后被逐步脱离怀疑的角色。
SITTAFORD MYSTERY中的谋杀案并非真正意义上得孤岛谋杀,勉强可算作类孤岛谋杀,悬疑有余而惊险不足,所谓贯穿其中的降神会和法老蝎子的诅咒起到的混淆视听的作用只能算是差强人意,。
再说类孤岛谋杀,首先,凶手非“孤岛”中人,在雪地中遇到恩德斯先生时很容易引起推理爱好者的质疑,当然,女王让这个角色参与罪案调查很容易消磨掉观众的怀疑,这一点是纯女王风格。
其次,最终揭晓答案的阿婆这次没有在孤岛之中,当然啦,阿婆年事已高,暴风雪中如果再赶到THE THREE CROWN断案太滑稽。
此次阿婆坐镇家中,真正实现了远程遥控,类似《杀人一瞬间》的一开始。
不过这回阿婆不用亲自赶到现场,因为与杀人一瞬间不同的是,这一回谋杀的原因不在当下的儿女私情,而是源于25年前的始乱终弃,很佩服阿婆能不受感情因素的干扰。
正如她在《乡村寓所杀人事件》中与凶手的对话,想当时还未被揭露的凶手假惺惺地说:“There's nothing can ever escape from your eyes."阿婆自信满满地说:" Hardly ever."没想到这一句让阿婆掉以轻心险些误事。
慈祥的阿婆打着毛衣,总是说一些不着边际的家庭琐事,眼光却像猫头鹰一样锐利,很喜欢Geraldine McEwan 奶奶的表演,不过如果阿婆能完全不露任何聪明的神色而如奶奶讲故事般将凶手的行为娓娓道来,也许会更接近女王理想的阿婆形象吧。
BY THE WAY,看了两季后太欣赏这部剧里演员的表演了,偶有名角跑跑龙套也是小亮点,多数叫不出名的英国电视剧演员的表演真的很专业,尤其喜欢他们对眼神、词汇、小动作方面的处理很合适,也许是因为这种类型剧目不用依依呀呀揪揪扯扯的感情戏,虽然多数作品都为爱而杀,但感情倾泻的一瞬间也是警察锁上手铐的时刻,感动不足的时刻遗憾可以填补。
一部剧目完成后,心里又有多少感触,亦是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吧。
看完了两季05年播放的英剧《马普尔小姐探案系列》,心中对这位Miss Marple的扮演者Geraldine McEwan很是喜欢。
她似乎就是我在阅读小说时脑海里浮现的那位善解人意,目光敏锐,爱打听八卦对一切都很好奇,深谙人性却总是很乐观的有趣老太太,要说超出我想象的部分,也不外乎比我能想到的更加漂亮更加可爱而已。
每季四集的故事,绝大部分都是忠于原著地改编自同名系列小说,只有一部改编自间谍汤美夫妇的故事《拇指一竖》,还让这对业余侦探跟马普尔小姐在片中正式相遇一起破案了,瞬间有种穿越的感觉。
虽说最后是马普尔小姐破的案,但她在结尾对汤美夫人说:“You did most of this yourself,Tuppence.",也算是对原作的读者一个交代吧。
这次想谈的《斯塔夫特疑案》算是本系列中与原作相比改动最大的一部了。
想借助原作的好故事和人气,将小说改编成影视作品对导演来说是一项很大的挑战,改编的好自然是开创了另一番天地,更多时候是被大家挑剔说不如原作甚至侮辱了原作。
本作中除了修改了些许细节外(这不奇怪,本系列每个故事细节都略有修改),最让人吃惊的是连凶手都变了。
熟悉并喜欢推理作品的童鞋们应该知道,凶手改了基本就是个新故事,起码也算是同人作品了。
所以撇去原作不说,我们姑且来讨论改编后的《斯塔夫特疑案》。
相信故事进行到一半,给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阿婆终于地使用“暴风雪山庄”模式了。
(爱好本格的童鞋们看到这应该一阵鸡冻吧。
)于是自然而然的,我们会将凶手限定在没有不在场证据的被困于暴风雪旅馆中的人们,当然他们看起来都各有可疑之处,从一开始,大家都有刻意表现得不自然的地方。
让我印象深刻的镜头一个是,为了表示Mr Hopkins眼镜丢了看不清楚东西的状态,镜头特意变得模糊起来;另一个则是最喜欢的片段,嫌疑人直接面对观众讲述自己对案子的看法,这也是给予暗示和线索最好的时机。
这次马普尔小姐没有亲自出动,而是由这对年轻的男女以及忠实护主的俄国人脸担任起侦探的角色,自己则成了“安乐椅侦探”。
随着案情的进展,我们和片中的三个前线侦探似乎掌握了大部分线索,几乎快要够到真相的时候,发现我们认为的可疑人士的动机已经一一曝光,这跟阿婆一直秉持的“有嫌疑的都不是凶手”原则完全相违啊,这时剧情开始大逆转。
剧中的“咳嗽声”就成了重点,当然也是个成功的误导。
于是“暴风雪山庄模式”从不可能犯罪变成了狡猾的叙述性诡计。
虽然被耍,还是很开心,起码这是个成功的改编故事。
凶手是谁我当然不会害大家失去推理的乐趣,但其实说出“叙述性诡计”这词本身就是个大剧透了吧o(╯□╰)o除了精彩的故事,本系列剧还是个Fashion Show,不管是乡村风光还是人物造型都很美轮美奂。
本集中女人们的穿衣风格是学院派复古风,有着今年冬季最流行的元素,比如BOBO头,大垫肩,毛呢外套和皮草。
🎬 《马普尔小姐》第二季E1 《沉睡的谋杀案》[并不简单]书也看过剧也看过就真的是一点印象都没有,大无语事件。
虽然舅舅是杀手这个一开始就能看出来但身份叠加这个点很妙,一开始还在心里痛骂她爹怎么这么……渣最后吧,马普尔小姐真的一如既往地喜欢当红娘(或者说是阿婆毕竟大菠萝系列也是这样了)E2《魔手》前两天才刚重温完火焰杯就看到了老熟人,马克西姆夫人你好!
看着看着突然回忆起来了,这是那个瘸子小哥为了养伤去了个有人到处匿名写拼贴诗(bushi)写攻击八卦私信的小镇的故事!
但谁死了谁杀了谁完全不记得啦🥰梅根真的好piu釀哦E3《煦阳岭的疑云》对那对吵架的小情侣印象深刻就是说任何亲密关系里都不能有隐瞒和欺骗女主本应也有美好的事业却为了家庭和孩子退居幕后,最后还要被丈夫说孩子离开后你就疑神疑鬼blabla,最后狗屁不懂跑出来颐指气使我真的气死那个小姑娘实在是……是姑奶奶吧……看得人烦躁,什么熊孩子(结果口无遮拦的娃最后什么都说了,瞧瞧你们这些蠢货惯坏的小孩,很难不说一句孽力回馈开车真的很重要的技能吧……这几年越发感受到小时候妈妈逼着我学车的心理了E4《斯塔福特疑案》我没看错的话,Clive是 Doom Patrol里的Chief吧😳又是完全不记得的一个故事混日子二世祖得到了一切,也是滑稽只有Violet 2.0受伤的世界达成了(哦1.0也)最后的感想就是马普尔小姐系列真的美女含量比大菠萝高太多惹
马普尔小姐探案,每一集都是一个独立的故事,相同点是古灵精怪的马普尔小姐身边总有人离奇死去,而且在有一个明显的犯罪嫌疑人的情况下,马普尔小姐要通过种种细节判定出:M才是凶手!
电视剧最后十分钟总是最精彩的,犹如——我常常挂在嘴边的少年包青天——电视剧前大半段的沉闷铺垫,只是为了这最后十几分钟的柳暗花明。
十年前曾立下宏愿,将侦探女王的小说一网打尽。
学校图书馆恰好也有阿婆的全集,可是贪玩,而且没有做好时间管理,以致十年后只能通过电视剧种只动眼睛少动脑的方式体会女王布下的重重迷阵。
因为本季前三集看的时间年代久远,已经回忆不清具体细节。
今天刚看完第四集,且将此集讲一讲。
明天去舟山玩。
能写多少算多少吧。
斯塔福特庄园疑案。
受害者特里维廉上校二三十年代曾在埃及服役,因盗墓笔记获得人生第一桶金,凭借此原始积累步入政坛,受害前夕是下届首相的热门人选(接替丘吉尔)。
竞选前,特里维廉前往斯塔福特庄园,不料在庄园附近的X冠旅店遇害。
阿婆扯了一堆线索,眼花缭乱的角色。
在谋杀案发生前夜,这些主要角色还在X冠旅店开了个Party,玩一种叫做召唤亡灵的游戏。
亡灵通过塔罗牌传递今夜上校将死的讯息!
从后面剧情的发展看,这游戏还蛮准的(此处情节有漏洞)。
因为凶手正踩着滑雪板赶往犯罪现场的路上。
一桩让人叹为观止——或者至少为了让人叹为关注的谋杀故事,需要满足以下几个条件:首先,有干扰角色。
在这方面,阿婆用料不可不谓猛。
首当其冲的是上校领养的儿子,同时也是个浪荡角色。
酗酒,不学无术。
在上校遇害前,儿子收到别人捏造上校笔迹的信笺,通知其被剥夺继承权。
儿子怒不可遏,一路从市区追到庄园找上校讨个说法。
因此儿子有杀人动机;第二位嫌疑人则是上校在埃及曾经的战友兼目前生意伙伴,生意上不干净,两人在X冠旅店密谋对策,也可能谈不拢动刀子的情况;第三位嫌疑人是越狱犯,偏偏这几天在旅馆四周游窜。
其次,有干扰情节。
故事只有一条主线(谋杀线),但必须存在千丝万缕的分支情节线干扰主线,扰乱视听,如此方可体现我马普尔小姐火眼金睛。
比如,在这集中存在特里维廉上校与年轻女士A的地下恋情,筹划逃亡阿根廷度蜜月;年轻女士A守寡的母亲B与越狱犯C的地下恋情;丢眼镜女士D与庄园管家E的恋情;这三段恋情似乎都可能与上校之死有关,但从后面故事发展看,这些似乎让剧情有转折的旁枝线,不过是编剧带给观众的又一层的薄幕。
再者,不在场的证据。
真正的凶手必须有明显的不在场证据,然后通过马普尔们细致入微的观察,抽丝剥茧,还原真正凶手巧妙隐藏证据的过程。
而这往往便是一部侦探剧的核心所在——用现在流行词——这就是这部侦探剧的IP。
回到该剧,青年记者——上校的亲儿子,是如何伪造其不在场证据?
雪橇是也。
可惜壁炉里面的靴子和旅店前台登记册的炭灰出卖了他。
最后,细节致胜。
马普尔和波洛们的精髓在于,他们将所有的细节拼图组成完整的故事,而将凶手主动提供的假拼图舍弃到一边。
在完成拼图,即还原完整故事后,侦探们再顺手解释下假拼图是咋回事。
这部剧的关键细节有蝎子匕首、撕掉一半的照片、A女士姓名、特里维廉上校对A一见钟情的可能原因,等等。
其它许多细节不过是给读者或者观众的干扰项。
总体来说,这部剧情节线较弱。
没有让人眼前一亮的东西,而且部分跳跃有些牵强。
马普尔在庄园决胜于千里之外,根本没有去过犯罪现场!
构思写作这样的故事,先准备好纸笔,把角色之间的关系,用类似思维导图这样的东西串接起来,充实各自细节,最好用倒序的手法写出来。
这样一部侦探小说的框架基本差不多了。
不过,侦探小说最重要的是IP,其次对情节节奏的把握和文字拿捏的技巧。
这可都是需要奇思妙想呢!
第二季第一集:沉睡的谋杀案富家小姐根据第六感选择了未来自己的婚房,谁知住进去后,竟看到一个女人在房子里被杀害的幻景。
随之萌生了弄清楚这一切的冲动。
最后竟然发现,父母都死于舅舅之手的悲剧。
不过女主一张母亲的照片也不曾有过也是很奇怪。
第二集:魔手村里很多人收到了流言蜚语的信件,接着一家女主人被杀害。
这一集还是没逃过配偶是凶手的惯例,这个男凶手未免也是太性急,仅仅是对家庭教师动了心,就狠心杀害了自己的太太,好给自己的新感情让路。
第三集:煦阳岭的疑云,养老院的老太太声称孩子在壁炉后面被杀了,引起了去探望姑妈的塔彭丝的注意,谁知过了几天姑妈竟然也死了,而声称孩子被杀的老太太竟离奇失踪。
马普尔小姐和塔彭丝抱着救人的想法去寻找老太太的下落,最终发现这是一个凶手自曝的故事。
第四集:斯塔夫特疑案克莱夫上校被杀,埃及的宝藏混淆其中,还有不争气的养子,最终发现竟是被遗弃的亲生儿子复仇的故事。
这一季的爱情(暧昧)气息明显多于上一季,更多于Poirot系列,多得有些喧宾夺主,把Miss Marple译为“媒婆小姐”也没什么毛病。
改编力度不小。
不太习惯,犯了原著党的毛病,所以本文很可能是一篇吐槽贴。
01 沉睡谋杀案 Sleeping Murder一桩沉睡的谋杀案。
我很喜欢这个案件开头的设定,女主格温达从印度来到英国,买下一栋心仪的房子,盘算着婴儿房的壁纸应该是罂粟花、矢车菊,一面墙上应该开道门,不料那间房原本的壁纸正是她心中所想,那面墙上原本就有一道门——诡异!
她半夜起床,从楼梯向下望去,竟然看到了一个被掐死的女人,更惊悚的是那女人竟然扭头看向镜头,瞪着吓死人的眼睛。
(还有人把这一幕截图传到了豆瓣图片里,又被吓呆!
)这是她的童年记忆,给全剧打下了诡异的气氛。
扮演格温达舅舅、精神病医生的演员长了一副坏人脸,他一出场,即使没读过原著的人也能猜个七七八八。
他在《皇家律师》扮演的那为操纵乾坤颠倒是非的角色已经深入我心。
在这一集,他也把那种扭曲和病态拿捏得很到位。
整个戏班子的人都是新塑造的,我最喜欢巴兰廷小姐,从原本蹦蹦跶跶被人看不起的小角色变成霸气迷人的歌唱家。
海伦的人设更复杂,掺杂了印度珠宝盗窃案、车祸假死的戏份和戏班歌手的身份。
编剧开心就好。
格温达的形象跟原著差距不小,我觉得原著里她是一位温和而有勇气的女性,剧里则是极自信、强势的女强人,浑身散发着“听我准没错、不听也得听”的蛮横感,更不是21岁的样子。
总觉得表演有些过,有些脱节。
更糟糕的是剧里还新加了一位赫尔宾先生小跟班,总是一副有话说不出、噎在嗓子眼的憋屈样子。
最终这俩人居然成了,这不强行给马普尔小姐盖一个媒婆的帽子嘛!
如果只是为了增加浪漫元素而改动,那实在没有必要,何况原著里恩爱的、偶尔不合的小夫妻挺讨人喜欢的。
难道是强调女性意识崛起?
把女主塑造成一个很独立的人,把她未婚夫刻画成一个毫不关心她的人,再加一位时刻守候的暖男,以此警世:如果男一做得很过分,无论他多么有钱有名,只要他不真心待人,女主就会果断离开他,投向好人男二的怀抱。
总之,女主后面的表演自然了不少,赫尔宾先生也大气了一些,看着顺眼起来了。
解谜部分抖出许多秘密,脑洞挺大。
不妨当成一个新故事来看。
魔手 The Moving Finger这一部我也是先看过了原著。
总体上忠实于原著,除了又多加了暧昧戏份!
非让男主伯顿先生在裸女身边醒来,让家庭教师霍兰德小姐穿那么开放,让伯顿多次对霍兰德露出无法移开视线的花痴脸,最后还让霍兰德主动凑到男主伯顿先生唇边,亲几秒被推开,才终于确信她不是他的心上人。
该铺垫的情节却做的不够,没有刻画出伯顿兄妹对女孩梅根的感情,导致梅根母亲去世后接她过来的情节很突兀。
最让我念念不忘的角色是伯顿小姐,外貌是大眼睛波波头娃娃,内里是一种遗世独立的气质。
这一内一外都离不开饰演她的演员Emilia Fox,她是95年BBC版英剧《傲慢与偏见》里达西先生的小妹妹,《梅林传奇》里魔法公主莫佳娜的姐姐莫加斯,《钢琴家》里钢琴家落难前爱上、落难后帮助他的女人。
她的豆瓣主页说“一大家子都是演员”,难怪她这样令人难忘呀。
煦阳岭的疑云 By the Pricking of My Thumbs这是Tommy & Tuppence系列的,没想到塔彭丝这么爱喝酒!
剧里把马普尔小姐加了进来,马普尔小姐去养老院看老友,遇上看望艾达姑妈的塔彭丝,合情合理。
姑妈突然去世,留下一封信和一幅画,开启了两位女士的探险之旅。
塔彭丝一路过关斩将,证明了自己不仅是酒鬼,更是有头脑有能力的新时代女性,赢得了在MI6如鱼得水的丈夫的尊重和爱慕。
又是一个女性意识崛起的例子?
当故事里牵涉到精神病人的时候,整个人都会被带到扭曲的世界里,气氛诡异,无法辩驳。
爱妻杀了人,是要掩护她保护她还是揭发她呢?
掩护,那么下半生将背负她的所有罪行,将为了保护她而不断作乱。
这是对人性的拷问,是非黑白变得模糊。
看完挺压抑的。
斯塔福特疑案 The Sittaford Mystery这集看完我也压抑,伯纳比,这么风流倜傥的男人怎么能是凶手呢?
豆瓣图片下的评论怎么能剧透呢!
他递火柴而后凝视的出场简直妖孽,把经典色中长款风衣穿出了新高度,实在是如今Burberry的任何模特都比不上的。
对于女主艾米丽,他除了要利用,也应该是有所爱慕的,他跟她告别时,总是往前一倾,似是要俯身一吻,却侧身离去,背影一身正气。
让人呼吸一紧,太会撩了。
女主的造型和行为不属于阿婆笔下典型优雅女性,夸张的上挑眼线,大面积绿色眼影,明显的块状腮红,还有用力过猛的发型,总让我觉得她像是村里来的,要很努力得打扮,还要让人看得出来自己很努力。
她很爱洗澡嘛,第一次是在家,遇到擅闯进门的伯纳比后一声尖叫,给我的感觉是,叫是为了告诉人我被吓到了,而不是真的被吓到了,很浮夸;第二次是在三皇冠旅店,妖孽的伯纳比来加水,她露出那种颤抖又满足的表情,超浮夸。
四集里我最喜欢这个故事,对它的浮夸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它让一个帅到让人不愿意承认是坏人的演员当凶手,最终的大回转就变得格外惊人。
情节推进快,没有庞杂的支线剧情。
杀人动机也是四集里相对朴素的,没有兄长畸恋,没有精神病人,单纯是为了被抛弃的母亲和自己而复仇。
问题来了,最后开枪的是艾米丽还是伯纳比本人呢?
上校是假死。
证据如下:上校早就知道了他亲儿子在调查他,之前他看着老照片念叨“son, son… something need to do” 假死前,医生问:“真的要这么做吗?
”上校答:“必须这么做” 后来有人提出疑问,为什么上校的尸体面带微笑,医生的回答很心虚。
关于上校的尸体处理,医生有心虚地提出挪到外面用雪埋着,其实是让上校复活逃回家。
当别人问医生为什么可以当这么脾气暴躁的上校的私人医生时,医生说他缺钱。
因为缺钱,也就有动机配合上校的假死计划。
女人写下的犯罪里总是有无奈的爱情,却不像柯南道尔手底下莫名的癫狂。不过四个故事都很精彩噻~~~
马普尔小姐再这样乱改原著,我就要放弃了,人家波洛虽然也有原创扩充部分,但是人家演员有魅力,编剧还靠谱,这部剧本来演员魅力就一般,还乱改原著感情戏和真凶身份,生气。就靠各种闪闪发亮的配角撑着了。
严重怀疑马普尔小姐有上帝视角看点在英伦美人美景不在剧情
部分剧情精彩的不行,另一部分真的是能气死我……
奇怪的是,Sleeping Murder竟然是我看的第一本Agatha的书...
詹姆斯达西真帅...是那种亦正亦邪的帅,为什么看倾国之恋时没注意到。这一季比上一季来说,节奏更加紧凑,镜头更加讲究,气氛更加紧张悬疑惊悚。但是前两个案子,各种圈圈绕绕,干扰因素较多,真相其实非常简单。个人喜好程度:煦阳岭疑云>斯塔福特疑案>魔手≈神秘别墅
案件漏洞颇多,有故弄玄虚之嫌。
第二第三集从各自意义上来讲都很好看,古典田园,绅士淑女,有什么比来一桩迷人的英式谋杀案更好看的呢?
1.变态哥哥强吻妹妹之后杀了她和她老公。2.老婆突然死了,通常都是老公杀的。男的表白两次都被女的拒绝,最后突然吻她她就接受了,这样的桥段,真是在宣传强奸文化。3.失去了孩子的女人成了杀人狂,被丈夫囿于家庭的女人失去了生活的意义。4.一个家庭,儿子杀了爸爸。另一个家庭,妈妈随时随地贬损女儿。
本季画风很诡异,不喜
希望智商能有逐步提高
不会再看第四季了,只喜欢这个演员演的马小姐。
非常爱这个老太太
感觉沉睡的谋杀案,魔手还不错,后两个越来越扯淡了
这部算是马普尔系列里面比较喜欢的,糅合了很多元素,恐怖,悬疑,还有爱情,还有阿婆一如既往的世态炎凉,喜欢
这一季阿婆有些游离在案件之外的感觉。鉴于此剧动不动会安排些蕾丝边情节,我深深地怀疑再心爱的帅哥死后,女主又一次甩了未婚夫跟女继承人跑了……
咋么觉得阿婆的故事还是差一点呢
看到了哈利波特里的女巨人~~~~
觉得魔手是这次改编中的上乘之作,演员都不错,尤其是Megan,太可爱了~~但是家庭女教师美则美矣,不符合书中的形象,还有女主人也被改成了八卦婆....有点小遗憾.
看出来了 百合忙着杀人,帅哥帮着破案 制片方的癖好。下一季更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