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剑寒光十九洲。
残秋。
木叶萧萧,夕阳满天。
昨天忙了一天,跟荇去看了电影,许久不看电影,许久不写影评。
作为一个古龙迷,我感觉晚上饭吃太多,看电影的时候血全部流到肚子里了。
医术高超剑技绝伦的燕十三,手无缚鸡之力地被谢晓峰戳死;一直想要隐身最后斩断自己手指的谢晓峰,他出世了;满腹心机的大老板,被演成一个土豪;一个隐匿多年的竹叶青,变成了高调的天尊;人生悲苦的娃娃,最后居然终成眷属;四大家族的慕容秋荻,居然成为天尊的手下。
(逗号前为原著,后为电影)夺命的十四十五剑没有出来,渴求名利的人没有死去,伤心人也没有再让别人伤心。
大家知道,古龙与金庸的武侠区别在于古龙的武侠是没有正恶的,神功是天成的,杀人更多是凭感情的。
无爱无恨、骄傲不俗的燕十三是一个执着剑术最后自戕的侠。
社会越来越复杂,越来越现实。
现代人受到的约束在武侠世界中就不同,那是个很痛快的时代,快意恩仇,敢爱敢恨,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用不着老天替你报,你自己就能报。
他写的就是那个时代,他写的就是那种时代的江湖人。
他们的生活充满了冒险与刺激,他们也有寂寞与痛苦,在欢呼与喝彩中,一个人回到家里,面对漆黑的窗户,只希望快点天亮。
如果你们认为侠只是不会逃避,终做善事的人,你可以去看看;但要知道这里是地球,不是所有努力都有回报,不是所有风云都能看淡,一旦你做了江湖人,就永远是江湖人。
最后请谨记:片头的古龙原著是瞎说的,电影不好不要批我们的中国武侠小说三大宗师之一古龙先生。
今天看了这部电影,原因无他,只是很想看。
从之前看过那部有原创剧情的电视剧开始就很喜欢《三少爷的剑》这个名字。
影院档期延后的时候心里有一丝不适意,莫不是片子不好看吧?
上映期间看了一些影评,最终没去看,倒不是因为一篇一篇各说各道的评论,而是实在不喜3D电影。
现在想一想最初吸引我的是什么呢?
应该是毛笔书写的“三少爷的剑”那五个字吧,不知是谁书写设计的,但笔法气魄,确是令人心动,仿佛从笔画间瞥见了江湖侠情、人间烦忧。
看罢影片,满脑子也还是这个字体,剧情恨不得全忘光。
也许是为了突出影片的3D效果,片中大量外景的CG感实在太重,这种一眼就看得出来的特效背景在一部武侠电影中显得十分突兀。
武侠片的确是应该实中有虚的,但我总觉得那虚的地方应是存在于奇门遁甲或是巧妙招式中,而非这种打斗的场景,毕竟即使身处武林,每个人也还是生活在真实世界中的,场景总不该是真空的、现代感十足的布景。
其次,影片的人物形象让人感到无所适从,甚至有些无力吐槽,古龙独特的短句对话写法和行文构造,在小说中看来真是简单畅快、直击人心,但是倘若全文照搬,就会使得人物在讲话时呈现出一种极其不正常的状态,加上高清晰度的放映,观看时即使想将自己调整到邵氏武侠片的状态中也很难办到。
总之你会看到在色彩鲜明的背景中,这些或俊朗或美丽的演员在屏幕(银幕)上讲着上世纪腔调又带有古风的台词而显得与整个场景格格不入的样子,这种尴尬感也将伴随影片始终。
在这部电影中,几乎每一个人物都形象模糊,他们行事的动机也根本经不起推敲。
可能最成功的角色就是燕十三了,个人感觉他戏份最多而且我也最想看他(倒不是因为我喜欢自杀小队那位纹成骷髅面目的哥们儿也不是因为喜欢何润东),只是觉得也就这个角色的性格、行为和整个故事线的发展能大致统一起来。
虽然中间他酒后转性一副老子想开了的样子跑去妓院帮助穷人铲奸除恶真的有些突兀,但联系到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也算是说的过去吧。
在最后他获得了自己想要的较量,那是真正靠着自己的本事一板一眼和三少爷比试之后得来的,没有虚伪的礼让,也没有任何背后暗算,在几乎没有赢面的基础上,输也输得光彩,一点都不丢人。
燕十三之外其余主角就真的是一言难尽。
林更新有在努力演好三少爷这个角色,但是片中的人设感觉非常奇怪,你说这是个身不由己的懦弱的人吧,在面对深爱的他女人时,他却可以毫不犹豫地一次次伤害她,并始终不肯把原委讲清,只是不断地逃避问题。
而且从闪回片段看,在第一次婚礼场景上,他拒婚时女方还怀了他的孩子,后面就没有说明这孩子的问题,我想应该是死了吧。
这使得三少爷的形象从懦弱上升到几乎不负责任的软弱上来,以至于后面他对慕容秋荻说什么都让人觉得这男人太不真诚了,讲的十成,九成半都是假话,也就这傻姑娘还愿意相信他,傻不傻?
蒋梦婕的角色小丽相对来说比较讨喜,戏份也不很多。
本片中最令人讨厌的是小丽和那些穷苦百姓去求(要求)燕十三教阿吉武功的一段,以现在眼光看来完全是“恶人惹不起,但我穷我有理,你条件比我好,所以你为什么不肯帮我”,可是燕十三并没有不帮他们啊,也没有直接一口拒绝,但当时的阿吉连剑都拿不住,那你让人家从何教起呢?
总之是莫名其妙的一场戏。
慕容秋荻这个角色是我在电视剧中最喜欢的,即使后面剧情诡异也不妨碍她的光彩。
结果电影中,白白浪费了演员的脸和演技,使得她成为了偏执狂父辈培养出来的一个养尊处优的神经病。
更可怕的是,影片还设置了竹叶青作为辅助神经病来体现反派一方,很难让观众感受到天尊座下那些被神剑山庄压迫过的人的可悲的处境,只觉得这个团体就是为了坏而存在,这种设置简直孤立的不知所云。
而片中不论好人、坏人、富人、穷苦人,都仿佛生存在一个单薄的世界里,不论是悲伤的时刻,难过的时刻,亦或心情崩溃的的时刻,主角们总是要激动地向天嚎叫,一副天啦,为什么会这样!
为什么!
的样子,我只能理解为导演或许想用这种方式让观众感受到人物内心的伤痛,可惜我不是老天爷,所以没感受到。
况且表现悲伤这回事,方法千千万,大家都用这么统一的方式不觉得很没创意吗?
影片临近结束,两人赶着车行在路上,娃娃问谢晓峰,我们要去干什么?
他淡淡的说:行侠仗义,整顿江湖。
我只是深深地感到:大家也都努力了,不过,你们还是赶快歇歇吧!
当我知道尔导决定翻拍自己的成名作《三少爷的剑》,真心满怀期待!
那可是导演的出道之作!
再次翻拍肯定是充满情怀。
事实很快给了我一个响亮的耳光,充满情怀不假,我几乎能说出哪些景色仿照了当年的邵氏武侠,片头燕十三那里仿了尔导自己演的三少爷的剑,片中神剑山庄大堂挂满了剑的墙仿了白彪的《至尊一剑》,片尾燕十三跟三少爷决斗那里仿了狄龙的《白玉老虎》,虽说都是尔导演过的角色但满满的怀旧感扑面而来。
戏里加重了慕容秋荻的戏份,连带身边的竹叶青也有感情戏了。
但真的,在这里我体会到了为什么中国人讲究留白了。
看旧版只是忠于女主人,现在变成了爱而不得,不知是演员的问题还是剧本问题竹叶青变成了个娘娘腔,很是违和。
公主给了个还算好的结局,起码比尔导演的那版结局要好。
人还活着,只是毁容了。
只是可怜了老苗婆和苗子了。
尤其不喜欢燕十三的改变。
冷峻的杀手什么时候来个临死前做好事的人了?
三少爷不提也罢。
看到最后反而觉得慕容秋荻片中不可多得的闪光点,难道现在武侠真的式微了吗?
片尾写着根据天映娱乐三少爷的剑改编,但真的我看完以后很怀疑这真的是徐克、尔冬升的作品吗?
先说优点:3D布景色彩和部分特技动作还是体现了江湖二字。
接下来说说不足:1,武侠片,或者说功夫片,这种类型的电影为什么会存在, 有什么特色,主要适合表达什么, 观众为什么要看这种类型的电影,请导演好好做做工作,了解清楚了之后,再去拍片子。
不要用西部片来表达悬疑,不要用爱情片表达恐怖, 不要用科幻片表达爱情。
也不要用武侠片表达和侠义无关的东西2,太多的妓女,太多的非主流, 太多的人生思考, 太少的武侠和江湖3,人物的妆容不要向西方魔幻看齐,东方的魔门也有自己的风格和尊严。
电影里面天尊那一派的装束那叫什么东西待续
怎么说呢?
尔冬升加徐克的组合不是这水平吧,但是转念又一想,服装 场景 美术 造型镜头 都还是在线的,原因出在了演员身上,除了女主稍有气质以外,何润东和林更新 一点侠气都没有,为何来演这类电影,毁了古龙啊…毁了我大侠啊 那是燕十三吗?
是那个一心与谢晓峰一绝高下的夺命十三剑吗?
是那个在使出第十五剑时,有一系列心里活动的燕十三吗?
是那个在最后 宁愿自己剑穿喉也没有惧怕的十三吗……神剑山庄三少爷的剑是有灵气的,三少更是有灵气的存在,林更新饰演的谢晓峰 有灵气吗 有剑气吗?
是“剑非剑 我非我”的境界吗?
好在还有整个场景救场,还有服装救场,还有女主救场。
神剑集团的少东家谢晓峰是典型的人生赢家:含着金汤匙出生;作为难得的天才帮助家族把集团事业搞得蒸蒸日上;未婚妻秋荻来自门当户对的慕容家族,不单是白富美而且是雄心勃勃的女强人……就在谢晓峰与秋荻要洞房花烛的时候,新郎官却退婚跑了;秋荻不得已改嫁,结果大婚之日,谢晓峰又将她带走,然后自己又跑了——典型的《落跑新郎》套路。
谢晓峰走了,只是为了尝试另外一种人生轨迹。
于是,他夜总会吃霸王餐,又化名阿吉在夜总会当上了服务员,在此期间他与夜总会最没有生意的公主(艺名宝宝)暗生情愫。
或许是觉得生活还不够刺激,他又皈依了宗教,顺便去挑战更卑微的职业——厕所清洁工,还认了一名大哥,巧的是这位大哥的妹妹就是宝宝——典型的《霸道总裁爱上我》套路。
黑道杀手燕十三一直有一个心愿,就是要杀了神剑集团的少东家谢晓峰。
刚好有个叫慕容秋荻的美女要他帮忙去杀一个叫谢晓峰的富二代,于是他很为难的接下了这笔生意——开出的筹码是与慕容姑娘春宵一度。
慕容家的管家竹叶青一直暗恋秋荻,看到秋荻一直对谢晓峰念念不忘之后,他纠集一批被谢家搞得灰头土脸的人成了一个黑社会组织,并趁机攻入了神剑集团总部,但是关键时刻聊足了人生理想的燕十三与谢晓峰出现,轻而易举地端掉了这批人。
最后,谢晓峰又杀了燕十三,毕竟他干过的、知道的太多了——典型的《我是杀手之王》套路。
这三部网文杂糅成一块,拍成的电影,就叫《三少爷的剑》。
因为是古龙先生原著改编,我给一星。
舞美的中国水墨画风,我再给一星。
糟糕的讲故事水平,我只能给半星,四舍五入之后,三星。
另外,演员的普通话水平需要好好练练。
燕(姓)、勉(强)、商(贾)、黥 这些字全都读错,听得我一愣一愣的。
只能三星,不能再多了!
很多年前看的古龙小说,谢晓峰这个名字连同古龙老先生一起留在了那个青春回忆里,本着回忆一下过去看看影视作品是怎样描述这个人的而去看了这个新版的三少爷的剑……整篇故事看下来,我只有一个感觉,这是古龙小说中的那个剑神吗?
确定吗?虽然不一定非要把他拍的有多神,但是请不要崩啊,好在看着这部电影里的另一位剑术高手燕十三,我心里又平衡了,没法不平衡啊,这燕十三简直太可怕了,不是因为他的快剑他的实力,而是因为他的造型啊,这什么……啊?!
小何怎么说还能算长得过得去吧,有必要把人整成这样吗?
而且故事里直接成谢晓峰的师父了?!
还被黑的那么惨…再看我们剑神小谢同志这悲催的成长史,整个一个被他爹坑死不偿命史,这成长没有心理阴影怎么说得过去,难怪心理歪了,对着纠葛不断的慕容家大小姐真是剪不断理还乱,渣的不能再渣了!
最后剑神功法大成,反派死一片,我只觉得这功成身后白骨真是可怜,全是主角光环下的牺牲品。
尽管古龙在小说里多次标榜他笔下的人物是名门正派,比如《武林外史》中的沈浪或者陆小凤楚留香。
但是这些大侠的行事风格和所处环境仍然是黑社会的那一套。
在《楚留香传奇之蝙蝠传奇》这一本里面古龙描写了一个名门正派华山派,掌门人为枯梅大师。
枯梅大师二十五岁的时候遇到“冷面罗刹”挑战华山派,自知力弱不能胜的枯梅大师燃起一锅沸油,将手伸入沸油中,并对冷面罗刹说:“只要你也敢这么做,华山派就认败服输”。
冷面罗刹自是不敢,但枯梅大师的手也已成为焦骨,自此得名枯梅大师。
纵观历史,这种斗狠的手段大多数都是黑帮火并的时候才用到的。
最出名的比如民国时期的天津混混,有的甚至能把自己整个的炸了。
白道的人不会这样原始而露骨,无论是怀柔政策或霹雳手段,面上总要阿弥陀佛的一片慈祥。
所以理解古龙笔下的所有人物,需要明白一个前提,他们都是底层人物,他们的逻辑是黑社会的逻辑。
即使混到了堂主掌门,也是黑社会的堂主掌门,登不得大雅之堂。
在“黑社会”这个设定的前提下,古龙笔下常见的一种意向,叫做“绝望”。
对人生和社会的一整个的绝望。
一个人绝望常常是因为他怀有希望而希望又破灭掉,倘若是这样,那人生尚有可以救赎的余地,因为他见过什么是美好。
而古龙的绝望是生于贫民窟的那种绝望,比如《流星蝴蝶剑》里的孟星魂,孤儿被收养,被培养成杀手,又看着前辈杀手们死的死废的废。
他所生活的地方就是无间地狱,明知走下去只有死路,但也根本没有别的路可以走。
那么好了,三少爷的剑在讲什么呢?
讲的就是这种绝望和怎样逃出这种绝望。
整部电影不断出现的枯木和繁花就是这种意向的外化。
下面的影评独立于《三少爷的剑》原著。
燕十三出场的时候是以鬼魅的外形出现的,黑衣,黥面。
出身底层的苦孩子,为了在地狱里保住一条命,只好把自己也化成恶鬼。
他的第一次出场就是在杀人,杀成名的剑客。
这时候他的逻辑是,只要我跑的够快,命运就追不上我。
殊不知命运根本就不想追他,而是早已在终点处等着他。
没有败给任何人的燕十三败给了自己的身体,这是必然的,他并不是三少爷那样的天才,能走到巅峰,靠的是献祭自己,过苦,过劳,过伤。
燕十三在知道自己必死之后也没有什么惊诧,他很快就接受了自己要死的结局。
做杀手的,就是得有这个觉悟。
但是在他真正面对死亡的时候,燕十三的世界里第一次有了绿草和繁花。
他带着一车酒,走向了自己的墓园。
本该是一片孤凄的墓园出乎意外的欣欣向荣,与死气毫不相关,只有一片生机。
连死都能接受,还有什么放不下的,向死而生,这才是燕十三真正生活的开始。
这个时候谢晓峰在干什么呢?
在苦海镇的妓院里做龟公,苦海中的苦海。
电影后面反复提起谢晓峰的双手不能再拿剑,应该不是他不愿意拿,而是患上了某种创伤后应激障碍,他是真的不能再杀人,不能再见血,不能再拿剑。
所以他只能被家族抛弃,被流放。
他出走以后家族里没有任何一个人出来寻他,即使家族面临着灭顶之灾也没有人想到他,因为他是真的废了。
天纵奇才的三少爷原本是武林的继承人,如果他不出事那是板上钉钉的下一任武林盟主,现在只能在妓院里给妓女姐姐倒尿,给妓院洒扫,给达官显贵偷偷送人,还得从小门进出,算是从天上跌到了泥里。
谢晓峰和燕十三,此时的境遇已经坏到不能在坏了,两个人都离死不远了。
其实这里才是大多数江湖人的结局,像燕十三一样在巅峰的时候死去,或者像谢晓峰一样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被放弃,在甘心或者不甘心中寂寂无名的消失。
那么当一切都已经坏到底的时候,触底反弹的时刻也就来了。
“连死都不怕,那就挑大粪吧。
”如果实在找不到人生的意义,那就回归最原本的生物渴望:活着。
三少爷从小锦衣玉食的长大,所以他的成长中始终就缺失一块。
而他偏偏又天资太高,所以他不得不去面对那些他这个年龄不能承受的江湖恩怨。
燕十三跟谢晓峰不同,他是一步一个血脚印走到了今天,见过最丑恶最凶险的人世,所以他杀人毫无负担,而谢晓峰始终不明白为什么要杀人却不停的杀毫无恩怨的人。
所以谢晓峰就像一棵树,基础还没有打的很牢靠就已经长得太高。
而挑大粪的这段日子弥补了谢晓峰缺失的那节成长教育课,用谢晓峰的话说,走到泥泞里,活的真实一点。
一开始谢晓峰流落到妓院的时候身上的银子都是一大把一大把的撒,丝毫不心疼,挑大粪之后两文铜板也要揣在怀里。
钱的来路不一样,意义也不一样。
到娃娃回家的时候,谢晓峰终于不想寻死了,他好歹找了作为一个平凡人活着的意义。
但是谢晓峰是神啊,他怎么可能一直做一个平凡人,所以造神的人也来了。
造神的人,就是燕十三。
燕十三背着自己的墓碑走过人群的场景堪称整部电影最浪漫的画面,比他住的鸟语花香的墓园还要浪漫,他居然还有力气调侃一句,雕的不错。
仿佛对他来说,死亡只是另一场伟大的冒险。
燕十三从来就是为自己,他只相信人为自己而活,所以那群村民跑到燕十三的墓园道德绑架的时候,燕十三毫不留情的斥责,你们那么多人,为什么不指望自己,要指望别人。
这就是强者成为强者的逻辑,弱者成为弱者的原因。
这一段道德绑架也是这部电影被人骂得很多的地方,但是导演自己不知道吗?
肯定知道啊,而且他不是借着燕十三之口怼回去了吗?
但是如果弱者有这个觉悟他就不再是弱者了,起码得是一群反贼。
燕十三被道德绑架之后坐在自己的棺材旁边喝酒,他在想什么呢?
也许是在想,他可以强迫自己成为强者,但没有办法强迫每一个人都变成强者。
而弱者,就不配活在这个世界上吗?
就不配活得稍微轻松一点吗?
总之他决定,就帮一回,为了别人一回。
最终,燕十三成神了。
人们给他笑脸,欢呼,赞美,这些东西可能他以前也拥有过,但是这一次的笑脸里面没有恐惧,没有虚伪,没有谄媚。
在生命的最后,燕十三终于放松了。
燕十三之后就是谢晓峰了,他的觉醒之路比燕十三要艰难。
燕十三孤身浪迹江湖,来去无牵挂,他只要一个转念就可以完成蜕变。
但是谢晓峰身为神剑山庄的少爷,他想要回头需要面对太多人,还要面对自己的PTSD。
这时候燕十三给他指明了道路:你是去救人,不是去杀人。
杀人需要夺取另一个人的生命,救人只需打败即可。
最后谢晓峰回到神剑山庄,给恩怨一个交代。
他和他的家族驱逐的人,他亏欠的女人,因他而死的村民。
最后谢晓峰终于重回巅峰,再度封神。
电影的一开始燕十三就要找谢晓峰决斗,一心要杀了谢晓峰。
电影最后他俩也决斗上了,但是两个人心里都没什么戾气,就纯切磋。
一直不能杀人的谢晓峰,再拿起剑后杀的第一个人竟然就是燕十三,一直指引他的燕十三。
所不同的是,这是满怀着尊敬和慈悲的一剑。
电影的结尾是露出微笑的佛像。
这个佛像以前也出现过,就是在谢晓峰最无助最迷茫的时候。
那时候佛像被枯枝败叶所包裹,莲台前堆满了尸骸,挑粪的过路人跟跪在佛前的谢晓峰说,“他早已忘了我们”。
这尊佛像就是谢晓峰,他怀着普度众生的能力,却一直困在仇杀之中。
结尾谢晓峰踏上整顿武林,扶危济困的道路时,佛像前的枯枝终于掉落,重新露出慈悲的微笑。
他知道自己的使命,记起他该做的事,该渡的人。
一个人只顾自己行不行,当然行,这条路顶了天就是觉醒之前的燕十三。
自己生病,自己受苦,再自己挖个坑把自己埋了。
燕十三是顶天立地的汉子,他能承担自己的结局,不会在受苦受难的时候痛哭流涕悔不当初。
大多数人都做不到这一点,大多数人只顾自己只是希望享福的时候只有自己,受难的时候有人照顾,凭什么呢?
在这部电影里,逃脱这种绝望的方式只有一种: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尤其是当一个人的能力特别强大的时候,这个世界上会有很多只挣扎于泥泞的手向他伸过来,这是出于人性本能的求救,救不救全在他一念之间。
他可以选择害人,选择踩着别人称霸,那就必须要服从狼的规则,愿赌服输,被人踢下来的时候也认命。
同样他也可以选择去拉别人一把,和别人产生连结,病了有人照顾死了有人埋,有家有归处,活在一个不那么冰冷的世界里。
你的选择是什么样的,世界就是什么样的。
谢晓峰最终也没有回到神剑山庄,世间不再有三少爷,只有一个游侠。
他离开了那个体系,要去创建他心中的江湖。
- 这部片子的古龙味个人认为是非常正宗的。
古龙的打斗场面和招式很难影视化,因为他写的时候就很写意。
古龙一生嗜酒,不知是不是他喝醉以后才写出这些飘渺又神奇的招式。
比如写三少爷的剑快,需要慕容秋荻放慢几倍以后才看得分明。
这明显就不符合物理学定律,怎么拍?
总不能拍的跟某中悍刀行一样全靠慢镜头撑吧。
在招式还原这一块,我不是专家,但是每一场打斗的场景做的都挺好,比如神剑山庄决斗时候树林里苍松翠柏和毒烟来表现险恶,大堂部分用白色来表现凄绝,最后的决斗用非常唯美的花树和云海来表现人物内心的美丽和阔朗,总体合格。
另外,古龙的语言非常的散文诗化,就导致他的很多小片段拿出来都非常的唯美。
连在一起反而少了点韵味。
这部电影也是,把很多段落拆分出来剪成短视频都是绝佳的,连在一起反而平庸。
比如燕十三买酒买马时候的问对,还有在妓院里挨4刀要钱,还有慕容秋荻的临死遗言。
每一段都浓缩着大篇故事。
最后一定要踩一下林更新的演技,整部电影他演的最好的部分就是在妓院里当龟公的时候,因为这一时期的阿吉是麻木的,不需要什么表情和情绪的。
等后面三少爷不得不去面对生死和恩仇的时候,他的演技实在太扯后腿了,完全没有演出三少爷内心的痛苦挣扎。
在最后决斗的时候三少爷在燕十三面前简直惨不忍睹,明明他才是锦衣华服的那个,气场却被一身破布的燕十三死死的压制,还驼背,毫无大侠的风姿。
倒是何润东的燕十三很让人惊喜,一人血书请何润东放弃霸总路线,多演些纵横江湖的豪侠。
抛开效果不谈,谈谈人性。
燕十三一生都活在三少爷的影子下,终其一生追求摆脱影子与三少爷决一死战。
就像他说的,人在江湖,总要有个名声。
他杀人不拘形式与理由,心中郁结以致得癌症。
大概他这一辈子都没有活出自己想要的样子,直到自己身患绝症才开始直面自己,找到了一条回内心的路。
在村民们称赞他是大侠,让他教阿吉武功,以便保护他们他试验了一下,说了句:“真是没用的阿吉”,便没有教他,此时他已明白阿吉不是普通人,是会武功的,既然阿吉不想,他便没有勉强。
村民们一看,燕十三不教阿吉武功,便质问他:“你算什么侠客,大侠都是为百姓着想,为民除害。
”在这一处中,是否也反映出,现实中的人们看到曾经帮助过你或者有能力帮助你的人,你再一次有求于他,只要你有让他们能满意,他们便会嘲讽与你。
当然,电影里的这句话是为燕十三铺陈。
燕十三一辈子在杀人,在他眼里,希望自己是个侠客,被村民一激,决定做一个行侠仗义,为百姓除害的侠客,终于做了回自己想要的样子。
结尾,他用自己的方式死在了三少爷的剑下。
再说说阿吉,也是三少爷,他的十三剑神出入画,被父亲逼迫,连归隐山天的武林高手都不放过。
自己的内心承受不下去,知道这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所以离家出走,不愿再杀人,到最后,在燕十三的帮助下,找到了归于内心平静的路。
最后做了一名侠客。
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自己的态度,但是终其一生也只为找回自己内心的路。
忙忙碌碌几十年,只为活出自己内心的样子。
看完新版电影,最难受的是剧本完全矮化了三少爷的精神和人格。
原著里,三少爷首先是个强大的人,是剑神谢晓峰。
这样的人即使把自己放逐到尘埃里去,但内在的气场气度是仍在的。
电影里的改编第一个让我懵逼的地方就是把三少爷生死边缘走一遭的经历安到了燕十三身上。
这本是三少爷人生中的重要经历,也是塑造体现他的重要一章。
不管是原著还是老版电影,对这段经历的刻画体现的是三少爷内心对死亡确有迷茫痛苦,但又并不惊慌失措的反应,这样的反应既真实,又体现了古龙笔下江湖儿女生死面前不改色,谈笑喝酒的气派。
这样一段刻画人物如点睛之笔的经历,在新版电影中却完全让渡给了燕十三???
其次更难接受的是回忆里谢晓峰被父亲逼迫击杀隐世剑客的一幕。
在这一幕里,谢晓峰变成了一个毫无主见,被父亲逼迫杀人,甚至毫无胆气定力,被闲杂人等一句议论“三少爷的剑不能对付女人”便心神俱乱,被对手伤到脸的无脑剑客。
被伤到脸之后落、慌、而、逃的反应更是让我目不忍视。
那是剑神谢晓峰吗???
那是一个怂包。
即使抛开原著,一个七岁就能达到人剑合一境界(电影中语)的人,一个心智正常的江湖高手,都绝对不会出现那样的反应。
剑是什么?
剑有剑锋,剑是杀人利器。
一个能达到人剑合一境界的江湖第一高手,会是一个毫无主见的软弱窝囊怂包吗?
电影里这一段的刻画实际上已经把三少爷这个角色毁掉了。
再往后,三少爷的人物形象一路往下探底。
当全村村民被屠,娃娃身负重伤,父亲和全族族人性命危在旦夕之际,三少爷竟仍然囿于内心心结,因为不想再杀人而不愿出手相救。
直到燕十三用酷炫的方式提点他可以“伤人而不杀人”时,才大彻大悟,赶回神剑山庄。
看到这里我和电影院其他观众一起笑了。
其实前边的刻画已经把三少爷这角色毁得差不多了,但是我没想到到了这处,竟还要把他的智力水平打到及格线以下。
伤人而不杀人,这是什么极难领悟的大道理吗?
需要燕十三提点一次不够,在山庄决斗时竟又由燕十三之口亲自指挥一番。
其实看到这里我已经明白,这部电影实际上的隐形男主是燕十三。
他历经生死,大彻大悟,落拓潇洒,又执著剑道,这是一个大放光彩的人。
所以到谢晓峰重归身份,在神剑山庄一番打斗之后,当两人最后在孤峰之上决斗时,剧本竟还安排燕十三最后当了一次谢晓峰的人生导师。
在两人动手之前,谢晓峰说,你赢不了我。
这里,隐约可体会到谢晓峰并不愿意出手。
而燕十三便对他说,剑客痛死病榻是屈辱,让剑更是侮辱对手,这才说服谢晓峰出剑。
所以这一部《三少爷的剑》,谢晓峰从头到尾其实都像提线木偶。
即使偶尔有一两点能让人窥见一星神采,但于整体而言,这个角色真是让人叹息,他俨然就是电影《燕十三的剑》的捧哏式男二,用他的单薄,去衬托燕十三的可爱。
电影上映后有诸多诟病三少爷,诟病演员的人,林更新的演技确实有其不到位的地方,但我还是想说在这些批评中,林更新也受了人设剧本的牵连。
作为电影名义上的男一号,当谢晓峰出场,在开头背景介绍下,观众已知晓他是避世的江湖第一高手。
对于这样的男主角,读过或者没读过原著的观众,自然而然都有一种期待,那就是期待他由低走高,从蒙尘再到重放光彩。
这种期待也并不止于对三少爷的期望,这种期待是古往今来全世界观众的一种最最朴素的观影心理。
然而,电影却反其道行之,在开头一次惊艳点题“他七岁就人剑合一”之后,对三少爷的刻画不走高反而走低。
一开始刻画其迷茫颓废,但在大段矛盾冲突情节之后,三少爷却并未表现中任何认知上的突破甚至进步,一直停留在迷茫迷茫继续迷茫的水平上,甚至还有倒退迹象。
在全村人被屠之后,娃娃受重伤之后,他愤怒至极,仰天长啸,然而镜头一转却仍然萎靡困顿,不愿出手,需要燕十三强行提点推动。
那么前面这些经历对他来说到底有什么用???
再者说这版三少爷没气场,我同意。
因为林更新演的并不是大家心目中的那个寂寞高手,他演的是独一无二的无脑软弱小怂包三少爷(此处要配一个笑哭的表情)当一个角色本身站不住脚,演员的表演即使再强劲,也是做的小数点后头的工作,而不是小数点前头的。
netflix上点开看了两个场景,不知道是穷还是审美癌,大部分画面都丑得令人颤抖,妆效也是,好丑,丑得看不进去他们在演什么……
哈哈哈哈笑死我了,表演真是各种做作,台词各种出戏,剧情也是非常愚蠢老套生硬的,这种电影转3d除了为钱想不到更多的理由。真是浪费时间浪费青春……
慕容秋荻选角失败,以及慕容秋荻的设定不是很喜欢,但是整体来讲,还是很不错的一部片子
什么中年危机,人剑江湖,旁边的人可是从头笑到尾。明明是燕十三动了善念、为了不让第十五剑留存于世自杀的,却改成谢晓峰刺死了燕十三。多么崇高的人物就这么白死了。然后谢晓峰也没断指弃剑,莞尔一笑,跟娃娃江湖救世了!呵呵,开什么国际玩笑。三少爷的剑在书迷心中地位那么高,你就不怕被寄刀片吗
三少爷一脸基佬样,想推倒cos小丑失败的燕十三不成,就把人家戳死了…动作也谈不上创新,看来徐克也死透了
这个台词说的得给负分啊!我的天,已经很多年没有在电影院听到这么僵硬的对白了,杨幂说的都比他们好!尔冬升的一个败笔,徐克是仁义尽至了。
电影其实挺武侠的,但是演技是真的撑不起来
毫无意义,一塌糊涂
特别丧,没看过原著的觉得整体挺好的啊
这个爱恨交杂的故事好喜欢!慕容秋荻的改编很出彩(因为没有先入为主,该疯魔的时候一秒疯魔,很让人动容,燕十三好可爱何润东真的是个被低估的演员。不足也很明显,竹叶青那个角色奇奇怪怪的,三少爷整个人物没完全立起来,前期的表现我都当他失忆了,结果只是临近结婚开始怀疑人生……
快来人呀,古龙的棺材板就要压不住了!!!
看见谢晓峰的一身白袍和薄底快靴、全片的色调和音乐几乎要给三星了,可这是古龙的三少爷啊!瞬间觉得尔冬升这逼装得武侠的形还在神却无。最后的尬剑其实还好啦勉强三星吧。ps竹叶青到底是什么鬼拉下去砍了!
拉人看了这个电影是我人生的污点。。
江一燕减分了
许久没见的古龙系列,希望主创这份心意能起个好头。十三和秋荻出色发挥,三少页无功无过,就是遗憾3D特效不多、动作太过平实
换批演员阵容的话,就完全是两回事了。其实还是有意思的。
CG用的还不错,估计是后面经费不够了
爾東升演出的舊版看過. 7/10
近二十年以来最古龙的电影!虽然剧情有所改编但原著精髓全把握住了!想二刷!
哪有那么差,古龙本来就很雷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