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栗旬主演的悬疑惊悚剧。
电影长达两小时10分钟,开始一小时节奏很好,杀人狂魔处处得手,警察每次差一点就能抓住他,却功亏一篑。
虽然剧情有不合理的地方,一个独狼式的罪犯,居然可以把上百个警察耍的团团转,实在不可思议。
后一个小时,当主演的泽村警察被抓,然后玩起了猜谜游戏,故事节奏开始变得缓慢冗长,最后的抓捕场面如此拖沓,简直是在侮辱日本警察智商。
不过,反派居然是妻夫木聪出演,实在是看不出来,这是化妆师的功劳。
”恶魔蛙男“漫画版——日本漫画家巴亮介的人气作品,以悬疑、恐怖、血腥为卖点,在广大漫迷引起不小的反响。
”恶魔蛙男“真人版——大友启史执导的又一部漫改作品(上一次改编了《 浪客剑心》),由小栗旬、妻夫木聪联合出演,完美还原惊悚变态杀人事件始末。
”恶魔蛙男“——讲述了警视厅刑事泽村在探案过程中与“蛙男”形成的孽缘,为解开“蛙男”之谜,泽村以身犯险,最终水落石出。
当“漫画”遇见“真人”改编,能否擦出新的火花?
能否有新的看点?
能否吸引漫迷的眼球?
一个个问题在我脑中浮现出来。
不多说了,直接看片、一一点评。
I. 一致的重口味作为一部猎奇、暴力、血腥、残忍的漫画,许多内容,不忍直视,这样的大尺度画面如何搬上大荧幕?
我一直怀疑。
可是当第一个案发现场出现在大荧幕上时,我的顾虑消除了。
导演用最本色的方式,完完整整、毫无掩饰的将漫画中那些画面植入了真人电影版,没有一丝含糊,真是惊悚至极。
(画面过于血腥,图就不放了)
II. 同样的推理不够,智商缺失缘何说“推理不够”(当然这部作品不是探案系列,弱点罢了)?
从蛙男的作案动机来说,两个字“变态”。
“变态”的选择作案对象,“变态”的采用私刑手段,“变态”的与刑警产生了关联。
原作者将这些“猛料”抛出,都是噱头,意图简单,用“惊悚”之感冲淡剧情衔接的弱项。
回头再看电影版,同样情况,导演没有丝毫的改进,而是照单全收,直接导致整个事件缺少有机的联系。
如”日本刑事裁判中的裁判员制度为何盛行?
“、“蛙男为何如此执着的针对泽村?
”、“泽村又是如何推断出蛙男的属性?
就凭借他怕日光?
”如此不甚连贯的情节,如此缺失正常思维理性的推理,着实让作品整体的成色降低了不少。
III. 似曾相识的片尾原作的结局与电影版的尾声”似曾相识“,却略有不同。
原作版特意强调了泽村的心理阴影,暗示他与蛙男的故事只是暂告一段落,至于以后如何发展,需要看作者心情。
电影版则略有小回味,怎么讲?
聚焦影片最后一个镜头(伏笔)——摄影机内泽村的孩子一直在用手挠脸颊,何意?
明显暗示孩子“得了日光过敏症”,这个与“蛙男”早期的症状一样,讲的深入一些,这个画面可能是预示“这个孩子同样有着心理阴影、生理缺陷,极有可能成为下一个‘蛙男’”。
这是为了拍续集而设下的“局”。
写在最后,真人版基本原汁原味的copy了漫画版,有利有弊。
画面血腥暴力感十足,故事悬疑解疑感羸弱,社会内涵深度锐减,如此不分青红皂白(准确的说,是缺少适当的改编),照单全收的处理方式让人觉得略微不妥。
尤其是作品中提及“童年创伤导致蛙男的变态行径”这一桥段,有些过于随意,一笔带过,思想性明显降低。
导演★★★☆☆(执行力一流,实际操作三流)演员★☆☆☆☆(妻夫木聪饰演的“蛙男”,可圈可点,小栗旬成了日版“马景涛”,其他人基本上忽略不计)剧情★★★☆☆(忠于原著,可惜沿袭了太多原作松散、脱节、推敲不够的弱点)视效★★★★★(日本做恐怖视效一流,满屏的血腥味和不忍直视的变态道具)音效★☆☆☆☆(无感)推荐人群:心理强大的人详细影评+剧照首发于“floyd与helen的旅途集锦”,谢谢
其实剧情里的血腥场景不是最让我难受的,蛙男杀手也是因为小时候的阴影才会如此变态,杀人对他来说有快感;看到最后最让我难过的是小朋友挠痒痒的镜头,一下子觉得好绝望,是小时候有过这样的经历,会影响终身吧!
哎~好可悲,感觉是个无解的命题,就这么把恶一代一代传下去吗?
希望最后有很多爱可以感化这些人。
小栗子每次的干吼和大叫我都想笑怎么办🙃🙃越到后面越感觉蛙男是因为陷于栗子颜值才策划的这起看似版权之争的连环杀人案——宅男似的舔屏,暗喻的提示和告白(这是我第一次想和别人一起完成艺术作品、总共1000个拼图你打算拼到什么时候👉),蛙男几次明显出现的一脸高潮脸,完蛋了,我看了部什么。。
杀人的手法真的是变态又新颖——抛弃狗狗的被狗反噬、靠母亲养食的被割肉以感受母亲分娩之苦、爱美的被永远冰冻,让我一度以为栗子吃的自制汉堡里是人肉!
结尾处的心因性过敏,刚放下的心又被提了起来,这可能是蛙男没想到的第四种结局吧。
故事情节还是紧凑引人入胜的,栗子与蛙男的演技也还是不错的,可为什么看完觉得冗长沉闷呢?
最后说说女性吧。
一个妻子竟然能隐忍到这种地步——丈夫不知道自己怀孕还流产、每天早晨笑脸相送丈夫然后再以泪洗面!
不知说她是太爱丈夫爱孩子爱家庭呢,还是说她太过阴郁太过自我,夫妻间有了问题不该是坦言相告共同解决?
自己默默承受难道就显得伟大无私?
然后就可以理直气壮的把责任推到另一方身上?
倒是喜欢医生姐姐的性格——你是警察然后你要难道我就得给呀?
小栗子那眼神分明是说"你成功引起了我的注意"
我能想起来的,关于栗子饰演的泽村警官的片段都是他喘息着,犹如困兽一般在挣扎着寻找真相、和杀人魔做纠缠。
或许这样的表现符合人设,但论到表演的层面的话,太外放了。
泽村真是一位容易冲动的警官。
不过有一个惊艳的片段。
栗子打开冷冻柜见到妻儿的头颅时往后退时的眼神是到位且不过分的。
丰叔这个角色,出场不多,一旦出来,演技秒全场。
说到杀人魔这个角色,我明明也不排斥杀人者犯罪是出于艺术表演的心态,但对于本片里这位罪犯却完全无感,并且对其定义为无趣。
作出彩的地方太少了。
不过光头小哥哥对着管道说话那一小段好评。
说是悬疑电影,但唯一令我不寒而栗的只有最后小孩子在抓挠的镜头。
我相信片子是可以缩短时长的。
呃……这剧就算我是妻夫木聪的脑残粉,我也不能昧着良心说好看了……剧情实在是有点老套无聊了,不过单纯是为了寻求猎奇重口味的可以欣赏一下,像我这种将《嗜血法医》《汉尼拔》当成童话故事看的就感觉不出啥新鲜感了,打着哈欠坚持两小时不睡欣赏完整部剧…… 是的,这剧神类似《汉尼拔》(还能看到《电锯惊魂》的感觉,蛙男童年换汤不换药的抄袭了《嗜血法医》主角的童年经历),同样的凶手玩弄人心和杀戮艺术化,同样的“主角早已猜到谁是凶手,但同伴都蠢得一定快结束才发现的情节。
” 不过对看过这么多重口猎奇剧的我来说,这剧有个非常大的败笔,非常大!
就是蛙男推警察坠楼的情节,这非常不符合一个极端完美主义反社会变态杀人狂的规则,因为那个警察坠楼死亡方式异常普通,非常没有艺术感……这么做一点也不像是因为自己的“作品”被玷污从而进行“复仇式捕猎”的人所会做出的事,这简直就像是自己做了一件失败的艺术品,自己玷污了自己的艺术……“如果不制作一件完美作品,不如不制作这件作品”(完了……我汉尼拔附身了~捂脸笑) 其他蛮多槽点的,也懒得吐了……真的就像是在看一部融合了一大堆美剧剧情的电影的感觉……肯定有人会觉得好看的啦~闲着无聊这剧是可以打发时间的!
冲着我妻颜值去的,结果我妻露个脸……吓得我……(拍胸口)
看完怒 就找来小七的蛙男 之前对小七的印象就是各种角色都敢演 不看演员表认不出这种 比如须清里的织田这次的蛙男设定变态的可以 舔屏好评2333
但是这部片子对蛙男的描写其实不多啊。。。
蛙男出场率不算高 大多都是通过侧面成果表现蛙男的变态着重点偏于男主和男主家庭吧虽然小七颠覆形象的演技是个亮点 起初我也是冲这个看的但是不得不说栗子最后那点太厉害了看过栗子日剧刑警跑的知道 他跑起来是真的很卖命还很会跳跃的那种 这部剧更是 用生命在诠释这个角色 遍体鳞伤啊真是 关键是那种疼痛感还演的很到位 被车撞的时候我都感受到那种撞击了喂 还有被小七的铁钩子扎进后背带着跑的时候 好带感就是和蛙男上演素鸡东京漂移这里欠了点 总感觉油不给劲儿似的23333说起来 本片有些地方还真有点汉尼拔犯罪现场即视感比如开场的狗粮之刑的架势 有没有想到汉尼拔那个养猪场的男子 尤其是neet被割脸的时候 一下子就想到养猪场男子被汉尼拔割脸喂食 好在这部片没有过程只有成果还不是特别重口有两个地方我觉得比较爆点第一个 就是母子人头冻冰箱看到这里我是又恶心又兴奋= = 栗子也把那种发疯了的心情演的很到位尤其是心起杀意的时候 那个眼神太赞
蛙男这么变态其实真的用母子的肉喂食栗子也很说得过去啊到这里我觉得刚好第二个 算是小爆点 就是遥假扮的蛙男之所以是小爆点是因为最终栗子也没开枪如果这里把她当做蛙男开枪杀死的话就好了不过接下来看了他们的演技也不觉得遗憾了撕心裂肺的那种 怕死又怕亲人死的崩溃 棒棒棒栗子中枪后也很厉害 那眼泡肿的
我觉得到这里 五郎直接把蛙男毙了就好啦 因为最后在太阳下面一群警察不敢靠近他的样子有点瞎有点拉低前面剧情 不过最后结局有点意思冤案自始至终没怎么提起的意思 所以安排一个自由记者出现是不是为后续铺垫用?
以及剧终将太的表现是因为紫外线异常吗也许不是哦回到蛙男的姐姐?
在病房里对蛙男说的话也就是说紫外线敏感只是蛙男心中的魔 是有心理疾病才觉得不舒服觉得紫外线敏感而造就他内心有疾病的原因应该就是童年阴影 目睹被大卸八块的父母尸体这可怕的童年阴影再转回将太 经历过被蛙男绑架 差点目睹父母互相残杀等等一系列的事情 一个本就缺少父爱 生活在假性单亲家庭的孩子心里上的压力和阴影得多大啊。。。。。。。。
还是第一次写这么多内容情节的影评啊 还有本片卡斯强大哦 很多熟脸还有大长腿特别能吃的五郎在厕所里教训同事真是又硬?
又帅哦 23333
总的来说2.8星 演技多给1星 是个不错看的片子
虽然有点像七宗罪,虽然各种刑罚之名有点生搬硬套,虽然各种梗的连接有点生硬。
但是如果你别带着审视的眼光你会看到:大雨瓢泼的都市,邪恶欲望肆意横行。
残忍而血腥的猎奇案件接连发生,有人被恶犬撕咬而死,有人被割掉和出生时同样重量的肉而死掉,有的被平均切成两半分送给妻子与情人,有的则被冻在冰库中永葆不老的青春,更有人嘴里被塞满了大大小小的钉子。
而正为家庭矛盾所苦恼的刑警泽村也在追查此事,随着调查的深入,他发现凶手热衷在雨天行凶作案,之后他更发现所有死者全与许多年前的一起案件有关,而偏偏此处泽村离家出走的妻子也被卷入其中。
泽村陷入了争分夺秒地追查中,但是他却不知道凶手已经对他亮出了獠牙,他也不知道正在前方等待他的究竟是怎样的恐怖 ,,,,,,
如果把这个由漫画改编的电影当推理小說,那么一定是硬汉社会派的推理加上一点乱步的元素与阴暗。
小栗旬演这样的角色太合适了,而且也演了不少,如果译制引进翻译成同一个人,一定大火。
(当然本身也火) 看完之后,可能出于工作本能,马上就想到应彩云老师常提的,「用一生去弥补童年」的话来。
这是对罪犯之所以陷入这种变态的解释。
当然,我们一般人即使童年再不幸,也不至于陷入这样的连环杀人之中,不过也难掩某种感同身受,因而各种背负某种悲哀。
杀人者固然变态,可是陪审员就仅仅因为报道和舆论就定人死亡吗?
这恐怕就是在反省日本的99.9%的定罪率和陪审员制度了。
忽然想到狄更斯其实也有过推理小说的创作,并且其实在过去的一些小说里有过一些自己的发想。
在皮普去伦敦前,某日律师在酒馆里当众斥责伍甫赛先生这种不负责任的仅凭借新闻就将人定罪的做法。
(当然其实这一段并非犯人的想法)所以,对于很多看不清楚的事情,「安乐椅」侦探并不合宜。
最后,不得不说,社会派和硬汉这两种本格之后的推理小说类型真的很适合改成电影。
而与谜团相关的雨的元素真的就是将答案就摆在你面前,你却只能熟视无睹。
毕竟,雨夜跟连环杀人真的很合。
人性中阴雨幽暗的东西都会被激发出来。
范仲淹说「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事先看了些剧透,做好了心理准备去看的,所以那些会引起不适的镜头还算能接受。
能感受到这部电影是主创和工作人员花了不少心血的作品。
美工做的真是好逼真的,胆小的可能要注意了。
演员们,尤其是主演栗子和小七真的为了塑造角色好拼命。
心疼。
故事比较侧重表现了蛙男的变态杀人手法。
在心理上表述的不多。
小时候的案件介绍的非常简略。
基本就是靠妹妹的最后一句话说明了一下病因。
我觉得如果能更挖掘一下就更好了。
以下有剧透以下有剧透老实说,医生是妹妹这个角色的设置我觉得有点怪。
行为也很奇怪。
被栗子抢顶着给了老哥的地址,其它刑警就不说。
除了皮肤病的病因她知道,哥哥的罪行是不是也知道呢?
最后来下药是给他解脱的话早干嘛去了。
是不是只要不被抓,就当没事一样。
蛙男对栗子这么着迷的原因也有点不大理解。
明明追求的是物理上的“杀人艺术”,居然对让妻儿死心的栗子那么向往。
工作忙不着家的父亲角并不是什么新鲜角色,影视和生活中都挺多的呀。
而且对妻子的那个“参观工作之刑”是什么意思?
看完片子也没明白。
结尾摄像镜头里孩子抓痒的画面让人很不安呢。
童年心理阴影是恶的种子啊。
一般,前一小时挺好的,但后一小时节奏太慢太拖沓了,如果片长缩减成90分钟左右就好了。
感觉很像七宗罪 但是剧情冲突弱很多。 片子一般般,哪怕是血腥的噱头也只是中流水平。最好笑的是日光性皮炎变成了破案突破口,太出戏了,我自己就是啊哈哈哈
感觉七宗罪电锯惊魂都拿来拼了拼,罪行设计太抽象了吧,我等着看小七结果居然是严重毁容版,等着看实日子居然就三场戏还要跳反再反转。非常喜欢伊藤健太郎但回忆那段完全没必要,就是不停恶心害我一天没吃好饭
说不好谁更拼,但我栗连续代价和之后的crisis我真担心他身体吃不吃的消啊!我夫的怒り也是得用力的作品!都不容易!就冲这个日本奥斯卡也欠拼命栗三郎一座奖杯!
浪费我俩小时
《七宗罪》+《杀人回忆》+《电锯惊魂》+《月光光心慌慌》。这电影有个不能不说的优点就是“道具做的太精致了”。最后一幕是挠痒痒的将太。
这种犯罪电影的模式更多地是通过不断犯下惊世骇俗的凶案来刺激加速剧情,然后警察在间隙抽丝剥茧。但这次仅仅从蛙男挠下巴就猜出有日光性皮炎简直是要气死皮肤科医生。妻夫木聪化妆成这样也是蛮拼的
这傻逼电影就是在考验你的容忍度底线 这部片子把日本警察拍的好像都是些干会吼的二傻子 开头用几个血腥的案件有种猎奇的吸引力 看到中间几次都让蛙男跑掉尤其是中间大厦那段?既然蛙男跟男主有过接触而且他肯定按耐不住自己要查案 那就随时关注男主动向啊?你同事被这么轻易被退下楼 你不机智一点赶紧去抓犯人 通知同事包围大楼派遣狙击手狙杀扯什么淡呢…
什么nt警匪片,小日本就是喜欢编这种毫无逻辑表面牛逼的所谓连环杀人魔,真是侮辱观众智商
枉费栗子演技和小7扮丑
恶心啊~
这么多人都没把这片子撑起来🌚
七宗罪类型,前面还行,最后10分钟有点软了。细节有bug。栗子和小七表现都不错。最后挠得我也挠起来……
结尾强行反转有意思吗
节奏混乱,胡编乱造
七宗罪的痕迹太深,故意引导剧情走向暗黑的意图太明显,各种变态的暗示没有实现就像在抖包袱,编剧应该是个影迷吧~不过小栗旬真的演的不错,还有四郎叔在里面,还算可以吧。
分这么低不科学啊,虽然《七宗罪》《汉尼拔》赋罪审判、艺术杀人珠玉在前,但是这剧也不赖啊
还行啊
人生得一小栗旬足矣。
三星半,还可以,稍微冗长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