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片除了分解人体,其他的硬伤太多1女主有机会拿刀不拿2躲在树丛里就可以很好的隐藏,偏偏要跑车前边3牧马人和小货车比越野比不过真是搞笑了4男主油箱还有余量的时候停车,不继续前进5大直路的情况,大货车能撵着牧马人屁股撞6一脚刹车就可以让大货车超到前边,大货在那种路上掉头很困难费时,牧马人机动灵活可以绕大货的屁股调戏他。
7失控刹停到悬崖边,看到大货来了不跳车8永远不知道拿武器,老大爷倒下的地方就有两把大枪
第一部血腥镜头不多但是剧情逻辑清晰。
这一部血腥镜头突然变多,但是剧情也太强行了。
印象最深的是JEEP牧马人居然跑不过坏蛋装满工具的破皮卡(捂脸笑),你说坏蛋破皮卡是改装过的,那也不会跑不过坏蛋的擎天柱大卡车吧,土澳鬼佬黑完英德,JEEP也被黑了一脸。
不过只是当做一部无脑血浆片看,还是很爽很刺激的,推荐一看。
有意思吗?
排外,歧视,不,完全是蔑视,太明显了。
地窖问答一场戏,以老歌,澳洲历史和由来,通过杀人者高高在上的口吻极大的展示出作为一个澳洲“本地人”的优越感和对外来者尤其英德的厌恶,极端蔑视仇视外来者,这种杂种片子做个视频当作吐槽也就算了,还一本正经拍个电影出来恶心人,真tm找死。
滚nmd澳洲佬,本来就是囚犯和殖民者的后代,有什么资格蔑视别人?
还杀人,当初没让这帮混账死在异国他乡简直就是对仁慈的侮辱。
澳洲土著快被他们杀完了,现在又杀起他们口中的外来者,一群该下地狱的杂种!
多次看到影评和讨论吐槽这电影里牧马人居然被卡车追上,觉得这是逻辑硬伤。
但是认真看电影的话就会注意到:两车追逐的时候导演给了牧马人的油表和水温表的如下镜头,大概在五十多分钟的时候吧。
油表
水温表这辆牧马人的性能明显不在正常状态,被后面的卡车追上是迟早的事。
所以我觉得这不算逻辑硬伤,而是很多人没看清楚电影就先入为主地觉得电影里这辆牧马人必须能逃脱卡车的追捕。
无聊是说我,不是指影片。
影片是极好的。
事实上,在电锯惊魂之后,再没有让我愿意看第二遍的恐怖片了。
直到这部。
所以我有些鸡冻了起来。
但我并不清楚这份鸡冻的感觉有多大程度上是来自于影片本身,或者只是因为男主实在很对胃口。
男主,指的是好人男主。
杀人魔米克不是我的菜。
他身材太胖。
澳洲是个美丽又辽阔的地方。
一开始,米克就出场了。
跟两位警官的戏份有点科恩兄弟的黑色犯罪片味道。
但仍旧还是恐怖片的经典套路。
所谓杀人魔的劲爆亮相,这通常都得牺牲数名执法人员。
然后,一对情侣背包客出现。
此时,我的想法是,就两个?
死两个人就算再怎么虐杀也撑不满一整部片子。
总以为他们会跟另外一群或几名年轻人汇合,谁知没有。
就两个。
且中规中矩地,男性角色秒杀,女性角色无脑尖叫。
再然后,正牌男主保罗登场。
他这时看起来很一般,如同多数恐怖片里的五分钟过客。
特别是载上逃跑的女青年之后像是被传染般地狂吼怒喊让人觉得这位肯定也是垫背的材料。
可是没几分钟后女主也歇菜了。
于是保罗的男主地位得到了确定。
他表现得胆小且过于多愁善感,当然这是相对于恐怖片的氛围来说。
但不知为何,随着剧情发展,这种M特质反而跟片子越来越搭调起来。
比如迷路后误入老夫妇家这一段,要是没有保罗苏醒后的战战兢兢,没有那谨慎脆弱的小眼神,这一段就可能达不到它预计的效果:一个反转和意外。
另外,草丛里的追逐,马匹和鞭子,这难道不是专门为M特备的吗?
米克明明到哪儿都带着枪,枪法神准到小李飞刀的境界,可他却从没用枪对付过保罗,这到底是几个意思呢?
地下室审讯显然是高潮。
这也是保罗集中展现魅力的场所。
被绑在审讯凳上,无助地悲泣。
还有比这更老派的场景了吗,有多少恐怖片就有多少这样的镜头。
刑具挂了满屋子,黑暗处传来恶魔米克邪恶的笑声,这一切预示着一场腥风血雨惨无人道的人体肢解表演。
但是几分钟后,谁能想到,保罗和米克一起唱起了澳大利亚民谣。
保罗是怎么做的,保罗再一次证明了知识就是力量。
保罗布满鲜血的脸庞在半明半暗的光线下帅得一塌糊涂,他在巨大的恐惧和绝望中依然用理智和勇敢成为了出人意料的“有趣的英国佬”。
我几乎相信这就是米克最后会放过他的原因。
澳大利亚跟英国有什么过节,或者澳洲人对路边停车搭人有什么心理阴影我一概不知也没什么兴趣。
我只知道这片绝不沉闷。
西方恐怖片向来不擅长亚洲这一套“心理惊悚”,他们对真正的恐惧总是缺乏些想象力。
所以拍来拍去,就是杀人魔,变态杀人魔,连环杀人魔,单个杀人魔,团伙杀人魔,被能源污染的杀人魔。
能拍出本片这样不沉闷,不让人想快进,想说矮马又是这招的套路已经实属不易。
搞不清为嘛评分只有六分多,怎么不能冲着一演员给一片打高分么?
Ryan Corr。。。
我给八分。
这部影片告诉我独游的危害,尤其是国外。
两个警察,咎由自取,罪不至死。
警察戏弄老百姓,无理开罚单,然而却招来杀身之祸。
人生在世,聊聊不到100000个日夜,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一对情侣,只因露宿公园,说悄悄话被杀。
在途中遇难,没有人愿意伸出援手,并不是他们没有社群意识,这是用自己的生命去换取你的性命。
别想着乐于助人,有时助人之后可能搭上性命哪来快乐心情,还是在什么山做什么事的好。
英国青年,助人引来杀身之祸。
在路上,被一户人家拯救却使得这户人家白白搭上性命;在与杀人狂魔的游戏中,想法逃脱过程中,可以说是用生命在告诉我们,出世之前丰富的学识很有必要,至少出世的基本常识需要知道,如去某地旅游,风土人情民风民俗还是得清楚的;在危难的时候,疼痛喊叫内心恐惧不能解决问题,更别想着难题会自己消失,最好的办法就是忍痛冷静想法抗争与逃脱。
杀人狂魔,人性扭曲。
价值观扭曲,仇恨社会,把人当做玩具,处事偏激。
对于本部影片,血腥惊悚,少儿不宜。
可圈点的是惊悚不断,不冷场,为写续集轻埋悬念。
对于舒缓心中恐惧,清凉一夏还是有一定的效果。
相关影片推荐《电锯惊魂》,更加烧脑,同样血腥惊悚。
“搞不懂你们这些城里人,你们自以为沿着***公路来到这里就可以进化心灵,就纯洁了。
你们留下的是满地狼藉和大小便!
”“1,在原住民的语言中,‘错’是什么意思?
”“2,PLA是哪一年来到这里的?
“”3,修建**公路的重大意义?
”(上学时最烦主观题,因为老师随时可以耍无赖)”4,谁是这里最著名的民族歌唱家,上过好多次春晚喔“ (其实也算主观题,断指警告)
2005年的澳洲著名恐怖片《狼溪》终于出了续集,进一步给澳洲大陆的地貌风光做广告。
美国杀戮片开头让人物一股脑儿出场,《狼溪2》喜欢渐次亮相,互相接故事跟递接力棒似的。
类似的影片有不少,我把这个类型统一称为金庸式叙事,就像金庸小说前几章一样,你无从知道主角是谁。
不过本片还是买了个破绽,男女情侣是一对德国人,其中一个甚至不会说英文,最讨厌看字幕的西方观众,怎么可能受得了从头到尾听德语呢。
这两位让我想到《倚天屠龙记》的张翠山和殷素素,撑了好久,终于没当成主角。
正牌男主上场后,影片一度继承了《决斗》和《魔鬼搭车人》的遗产,小车追小车,大车追小车,在荒凉开阔的公路上演,简直是杀戮版《疯狂麦克斯》,当然麦克斯是不会碾压袋鼠那么恶趣味的。
那几场追杀并非一通乱追乱撞,有内在的层次感,车和车的较量就像人过招一样,此消彼长,应环境影响和运气因素,变数不断,比新世纪的爆炸贝那种干烧钱有美感的多。
即使作为纯动作片也十分出色,大货车冲下悬崖那一幕,比大多数大片都具想象力,金属碰撞的快感酣畅淋漓。
最叫人吃惊的是,影片的预算只有几百万美元。
澳洲俗语说,动若货车,静若飙歌。
前半段风驰电掣闹了一通后,后半段安静下来,终于有了些像样的对白,也给了演员施展演技的机会,双方先是包了房间唱卡拉OK,然后玩了一个智力竞猜,以一种很残酷的方式。
英国帅哥历史知识丰富,填空题对答如流,杀人魔王恼羞成怒,出了一道论述题,终于把帅哥考倒了,可见学霸也玩不过无赖。
不过看了这片,历史课上再也不敢玩手机了,最起码少锯掉几个手指。
我说后半段对白像样,并不是指前面的对白很蹩脚,而是因为那些对白都可有可无,呼救、闲聊,以及各种威胁恫吓,猜也猜得到。
我突然想到,为什么欧美恐怖片明明涵盖各种类型,大众对其的印象却总停留在“血浆杀戮”一种呢——因为只有这个类型没有任何文化差异,持刀追杀、开膛破肚是人人都看得懂的,对白、情节之类,有没有完全无所谓,而那些宗教异端、妖魔恶灵、邪教诅咒、连环凶杀、心理迷局等题材,要么费脑子,要么需要一定文化背景,流行度当然不如血浆片广,导致很多人误解欧美恐怖片只会砍杀。
跟我们熟门熟路的美式杀戮片一比,这部澳洲恐怖片就像一块夹心巧克力,不吃下去永远不知道里面什么馅儿。
导演颇懂得利用成规来制造新鲜感,看到一半,观众多半以为那老头老太是杀人魔一伙儿的(参考《德州连锯杀人狂》),还坏坏地暗示食物有问题,把人耍了一记;主角打翻恶人,第一反应不是逃跑而是上去补招,也有悖杀戮片的“低智商套路”。
总的来看,这场猫鼠游戏的较量,大致是公平的,双方都没有故意放水,因此具有出类拔萃的真实感。
跟上集一样,恶人是个真正的疯子,就像蝙蝠侠漫画里那些神经失常的对手,他把一切有违人性之举都当成游戏,或生活的一部分,心安理得,乐在其中。
他轰杀老头一家,响起的是《蓝色多瑙河》。
他竟然还是个崇高的“爱国主义者”。
到了结尾,影片还借他之口升华一下,表明此人代表的是一个为数众多的群体,归根结底,这杀戮是两个不同制度和文化的大陆之间的矛盾的一种“外化”,而这种斗争永远不会有结果。
这表示系列片可以一直拍下去,是件好事。
至于由此引发的话题之争,就不劳我这样的纯恐怖片迷操心了。
(文/方聿南)
《狼溪2》~导演:克瑞格·麦克林~一部澳大利亚惊悚片,没有看过狼溪1,这部2不错,14年的片子~影片大概的可分为三段情节,每段都有杀戮,可是这位澳大利亚导演在讲述事件的时候,却带着澳大利亚清新的风,明显能感觉到导演的年轻,清透中突来的血腥,那个惊悚就显得没有那么凝重,不同于好莱坞,不错~
虽然恐怖片里的尖叫一如既往的蠢!
但几场血腥戏码和追车桥段还是十分不错的,尤其袋鼠横穿马路被卡车撞的血肉横飞的视觉效果震撼且扣人心弦。
结局的开放性感觉主角是在做了个梦,也许这家伙是被人暴打一顿,昏了一夜,做了一夜怪梦吧。
这个片子不知在澳大利亚是怎么能够上映的,除了风景宜人,就是这残酷和血腥,尤其对于背包客,绝对是件恐怖的事。
澳大利亚的影片审核标准还真宽。
傻游客和垃圾杀手的故事
相比于第一部的公路风景片,第二部就找到了犯罪惊悚片的门道了,比第一部强,这才是这种类型片该有的样子。
“我的爱好其实挺简单,就是没事儿的时候杀杀人虐虐人。”最后那群受害者挺震撼的。
根据真实事件改编,还原无数人被害幻想,荒野景色很好,导演想必是个影迷,多处可见模仿
很牛逼的电影。当然我推荐它的理由是不作就不死。仅送给各种义无反顾自虐的人。
老套~血腥
同类型中比较不错的
比第一部好太多了
编排上略有新意和突破,但剧情不合逻辑,比较沉闷
地图炮恐怖片
好软弱的男主角,好无语的排外,屠杀者还被塑造成个英雄一样的,恶心
上次看这么纯粹的血浆片感觉已是好多年前的事了。
今日头条推荐,片段看着解恨,看完电影以后真是觉得血腥,也是在反讽英国佬对澳大利亚的殖民,资本主义来到世界每一个毛孔都是肮脏的。
这是专门黑jeep的电影吗?开不过皮卡,开不过满载的卡车?而且游客都是弱智??2014年的澳洲是没有手机还是没有gps?像极了剧情粗糙的爱情动作片
口味是更加的重了,但品味还是上不去。
他妈的,看的一肚子气
多读书 有机会活下来啊
变态,好喜欢!
世界各国的恐怖片各有千秋 澳洲的比欧洲的僵尸和淌哈喇子的异型恶心多了 而且脑路不通 变态变的逻辑好奇怪 你丫是环保主义者呢 还是英国犯人的后代自卑呢 我愣是不能明白你啊变态你为啥要变态 还有 刻画细节刻画到割鸡鸡 我一直以为只有朴赞郁可以 原来嗷大梨呀也可以的!傻逼。
澳洲观光片。罪恶到极致,恃强凌弱的真恶心,很奇怪咋就没人治了这糟老头